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科学儿童观内涵
科学儿童观内涵
科学儿童观内涵
科学儿童观是指对科学知识的一种认识和态度,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追求真理、探究未知的一种科学精神。
科学儿童观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知识
科学是一种理性的、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
科学知识是指在科学实验、研究和实践中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所得到的关于自然世界及其规律的知识。
培养儿童的科学儿童观就要从科学知识入手,让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规律,追求自然的真理。
二、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科学家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所具备的分析、推理、实验、评价等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是基本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应该学习和培养科学思维,不断发掘问题,寻找答案,提高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指追求真理、探究未知、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一种精神追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是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儿童培养科学精神,并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激发他们去追求自然规律和未知的领域,发挥他们天生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总之,科学儿童观是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追求真理、探究未知的一种科学精神。
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儿童培养科学儿童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实训科学儿童观总结
实训科学儿童观总结
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妇联的儿童工作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现实都要求我们转变儿童观,从新的视角认识儿童,理解儿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
其一,儿童是人,具有和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样丰富的精神世界、-样的差异性。
其二,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正处于发展之中,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成长特点,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
其三,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与成人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法律赋予了儿童基本的人权。
科学的儿童观是每一个儿童快乐健康的源泉,它诉求尊重与平等,儿童工作要以促进儿童平等发展、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为重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儿童的各项权益,保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一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从培养祖国合格接班人和和谐社会建设者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教育引导城乡儿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滴做起,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科学儿童观的各个观点
科学儿童观的各个观点
1.儿童是人。
儿童是人,这是构建科学儿童观的基本点。
儿童作为人,具有和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差异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儿童是人,他不是教育的“白板”,更不是“小大人”。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是指儿童有发展的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儿童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成长特点。
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
儿童需要时间去成熟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让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儿童与成人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法律赋予了儿童基本的人权。
1959年11月20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肯定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当得到人的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
成人和社会应当保障儿童的这些权利。
现代科学的儿童观
现代科学的儿童观
1、树立新时代儿童的正确形象;
2、尊重儿童的人格;
3、发挥每个儿童的潜能;
4、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
5、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
6、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化的儿童观内容:
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基本权利,具有独立的人格。
学习和发展是儿童不可剥夺的权利。
成年人应为儿童提供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和学习的条件与机会。
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发展的各种需要;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完整的儿童是指全面发展和谐平衡的儿童,其发展是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和人格的整合性的发展。
3.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
儿童发展中共性与个性并存,儿童个性发展,有些特征与共性一致,有些特征在发展速度上会超前或者滞后于共性。
此外每个儿童都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同龄儿童中,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儿童,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是创造性的前提。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在适当环境会和教育的条件应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力。
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对待。
科学的儿童观ppt课件
展望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发展趋势
多元化教育模式
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将更加注重多元化教育模 式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个性化教育、差异化教学 、情境式教学等,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和特点 。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 习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潜能,提高他们 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竞争力。
儿童是学习主体:尊重儿童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提供适 宜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儿童是需要特殊保护的人: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教育,预防和纠正不良影响。
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从以成人为中心到以儿童为中心的转变
历史上,儿童观经历了从将儿童看作成人的附属品或工具,到认识到儿童具有独 立人格和权利的演变过程。
发展个性
根据每个儿童的特长和兴 趣,因材施教,发挥他们 的优势,培养个性化的人 才。
全面教育
注重儿童的德、智、体、 美等多方面的发展,培养 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 面发展。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身体健康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 生关系,培养儿童积极向 上、乐观开朗的个性,提 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将更加 注重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大 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 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家校合作和社会参与
未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将更加注重家校合作和社 会参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儿 童的发展,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科学儿 童观的教育实践和发展。
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科学儿童观的内涵科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而对于科学育儿这个概念最好的解释,就是用最符合客观规律的方法去养育孩子。
客观规律Objectivity (in science)是事物自然发展的秩序和原因。
是一种固定的因果关系,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则。
一切事物都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关于人类发展有什么客观规律?首先,我们是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纲(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无论生产方式如何,哺乳动物的母亲都会给出生后的幼体哺乳,直到幼体成长至可以单靠取食乳汁以外的食物存活。
哺乳动物的双亲抚育后代的时间较长,这在其他动物中比较少见。
幼体出生后几周甚至几年内都得依赖母亲分泌的乳汁来生存与发育,这段时间叫做哺乳期。
幼体在成长到可以自立之前都受到亲代的仔细照料,尽可能被安排在安全的环境中。
抚育后代的责任一般由雌性承担,但一些哺乳动物的雄性甚至整个社群的成员也会共同承担起抚育的责任。
亲代照料下一代的时间根据物种有很大区别。
兔子和老鼠的照料期只有几星期,而在象、猿和人类中这段时间可以长达10年以上。
幼体在被照料的时间内可以有较长的童年期来观察、学习同类的行为,通过玩耍增加体验,锻炼体魄,为日后独立时增加存活的可能。
那么人类婴儿出生后要吃母乳,这是科学给婴儿吃配方奶也一样?这是违背科学!人类婴儿离乳的时间可以在生后好多年,这是科学。
六个月就要断奶,是违背科学!人类需要仔细照料孩子到他们可以自立,是科学。
要求孩子过早独立,是违背科学!另外,还有哺乳动物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显示,母婴持续肌肤接触及频繁哺乳是人类婴儿的标准模式那么持续肌肤接触及频繁哺乳,是科学追求定时哺乳以及母婴分离,是违背科学!养育的真理就是人类身心发展所需的真理,最接近真理的必然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客观规律)的。
那么,科学育儿的本质即是:最接近客观规律的养育。
中国早早的也出现过哲学:老子在《道德经》里写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正确儿童观的内涵
正确儿童观的内涵正确儿童观是指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观念,它关乎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正确儿童观的内涵包括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保障孩子的权益和利益等方面。
正确儿童观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能力。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要期望所有的孩子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去发展和成长。
要给孩子提供适合他们个体需求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能够发展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正确儿童观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要尽量减少孩子面临的压力,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第三,正确儿童观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除了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创造力、体育素养等。
要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正确儿童观要保障孩子的权益和利益。
孩子是社会的脆弱群体,他们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和关爱。
父母和社会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要重视孩子的意见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权益,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利。
正确儿童观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它要求我们对待儿童要以尊重和关爱为基础,注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利益。
只有从这些方面出发,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正确儿童观的社会氛围,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名词解释现代科学的儿童观
名词解释现代科学的儿童观
现代科学的儿童观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教育中,把儿童视作科学
的主体和发展的对象。
它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开展科学教育,注重培养
儿童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同时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健康。
现代科学的儿童观在科学教育中的实践中体现为,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教育方式,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提出疑问
和做出解释等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好奇心,促进其科学认知
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同时,儿童在科学教育中的需求和特点也受到重视,如注意保护其身心健康、尊重其个体差异、引导其情感体验等。
拓展:现代科学的儿童观在推动科学教育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强调儿童是探究和创新主体,有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潜能,科学教育
需要儿童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
学的儿童观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科技教育中,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
幼儿教师应具备科学的儿童观.doc
幼儿教师应具备科学的儿童观.doc
幼儿教师应具备科学的儿童观
幼儿教师应具备科学的儿童观
科学的儿童观就是人们对儿童的正确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在学前教育中转化为幼儿教师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儿童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
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当得到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颁布的《童年宪章》中指出:“所有的儿重都有权享受一个安全、快乐和健康的童年;所有的儿童需要在家庭里成长,在那里有特别亲密的成人,让他们体验爱和关怀;所有的儿童有权在安全并有激励性的环境里游玩、成长和学习,不受伤害和烦恼;所有的儿童需要得到机会和支持,逐渐形成对自己和别人宽容、谅解的态度……”教师只有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尊严,维护儿童的地位和权利,才能让儿童感到他们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2、儿童期具有独特的价值
儿童期是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的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它奠定了人后期发展的基础。
德国诗人诺瓦利斯指出:“在儿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身心的纯洁和道德的纯粹,看到了他们特有的生命特质:纯洁、乐观、富有生命力、拥有未来。
”教育家杜威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因此,教育应成就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并以此为基础,成就他们一个幸福而美好的人生。
《科学儿童观》PPT课件
• 案例 达尔文从小喜欢玩昆虫,到了着迷的程度。一次,他 抓昆虫,两手抓得满满的,为了抓得更多,竟然忘形地将 装不下的虫子塞进嘴里。虫子在嘴里不停地分泌着臭气, 他却全然不顾,回到家里,达尔文的父亲不仅没责备他, 还帮他制作标本,由于老达尔文有一颗童心,满足并保护 了小达尔文的强烈爱好和兴趣,使小达尔文萌发出献身生 物学研究的理想,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生物学家!
• 读完案例,您准备如何对待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呢?
当你的孩子告诉你,他 想造轮船、想做麦饼;想到 月球上去;想当小丑。
你怎么回答?
第二,儿童就是儿童。
1.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2.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快乐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头 。 什么样的童年是幸福的?
3. 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感谢观看
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首先,儿童是人,具有和成人一样人格、
尊严和一切基本权利。
生活中,有哪些不把孩子当人看、不尊重孩子 的现象?
请评价“长大成人”的说法?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儿童就是儿童。
1.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身心稚嫩需要保护;又 具有充分的发展潜能,需时间和空间去成熟发 展;且存在个体差异,需因材施教。
儿童不成熟,所以会犯错误,要允许孩子有 缺点、有错误,不要指望一锄头挖下去,就见 一个井。——有的缺点是“可爱的”。
名词解释现代科学的儿童观
名词解释现代科学的儿童观现代科学是指当代人类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儿童角度出发,解释现代科学的相关名词,以期引导儿童正确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一、科学科学是指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等方法,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究的一种知识体系。
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物质、能量、生命、社会等方面。
儿童应该从小学习科学知识,了解自然规律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二、科学家科学家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他们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等方法,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奥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儿童应该学习科学家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成就和精神,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打下基础。
三、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指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科学假设和理论的一种方法。
儿童应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指应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活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儿童应该学习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重要性。
五、科学普及科学普及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的一种活动。
儿童应该参加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了解科学知识和文化,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为未来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六、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儿童应该在科学教育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实验,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七、科学竞赛科学竞赛是指通过比赛形式,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活动。
《科学儿童观》教案
《科学儿童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理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儿童观的内涵3. 科学的重要性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科学的定义和特点,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2. 教学难点:科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学的定义、特点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科学儿童观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科学的内涵、特点,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
3. 讲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阐述科学儿童观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列举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学生了解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科学儿童观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科学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科学儿童观的认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2. 邀请科学家或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士进行讲座,分享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故事。
3. 开展科学竞赛或科学展览,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科学儿童观》教材,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科学资料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3. 实验器材: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简述儿童观的结构是什么?科学儿童观的内涵是什么?
简述儿童观的结构是什么?科学儿童观的内涵是什么?
答:一、儿童观的结构:儿童观作为一种指向儿童的观念,有内在的结构和内容。
(1)自然构成——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儿童的身体,身体组织是长期在自然界的制约下进化、发展的产物。
作为生物个体,一方面具有独立性、个体性和完整性,有自身生理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又具有对外部世界和周围事物的依赖性。
(2)社会构成——儿童是社会的存在
由于儿童的存在,社会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社会生活才更加绚丽多彩。
作为社会的存在,一方面儿童应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另一方面儿童的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需要有一种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3)精神构成——儿童是精神的存在????
儿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丰富的情感、独立人格、形成的个性。
二、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1)儿童是人
儿童作为人,具有和成人一样的人格和尊严、一样丰富的精神世界。
(2)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
儿童需要时间去成熟和发展。
要提供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活,让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
(3)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 儿童与成人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法律赋予了儿童基本的人权。
(4)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
儿童最终要长大成人,而成人是经由儿童期、经过儿童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儿童创造了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
科学儿童观与儿童教育实践中的误区审视
▪ 孩子未来过得幸福与否是判断教育成功 的“试金石”。
▪ 周国平对幸福做过如下定义:“一个人要获 得幸福,要做好两件事。即八小时内找到一
件自己喜欢的且能够干好的事,八小时外找 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样,24小时 都幸福。”
▪ 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 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 它涉及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期的意 义与价值、儿童的权利和地位、教育与儿童 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和引导。
▪
▪ 第五,儿童总是期待着生命处于一种活动状 ▪ 态,时时刻刻能够充分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由于儿童所具有的这些本性和特性,所以, 儿童的整个童年都是“不设防的”,完全凭 着他的本能,天然地信赖人、依赖人。
▪ 这样的孩子到学校去,他的老师怎么对待他 的脆弱与纯真?这是对教育的考验,对教师更 是一个带根本性的考验。
▪ 儿童时期的创造力更多地体现为想象力,创 造力的匮乏无异是想象力的匮乏。
▪ 教育如何保护和促进儿童想象力发展,如何 使儿童的精神生活不致被枯燥乏味的理性教 育所压抑,这无疑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儿童权利是生疏而又不 可思议的。
▪ “教育的真谛,就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 让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展现是家长和教师的终极使命。
▪ 横向--儿童是与“成人”相对应的概念,由 于生理、心理、智力以及社会的特点,儿童 是需要成人特别保护的人,但儿童不是成人 的缩影,是有着不同于成人特殊需要的人。
▪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指 十八岁以下的所有人。它既包含了“儿童” 的生物意义与特征,更体现了社会性的“儿 童”的内涵。
《儿童权利公约》中对待儿童的 四个基本原则:
园领导和教职工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园领导和教职工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园领导和教职工拥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将会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指导。
科学的儿童观意味着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特点,适时地为他们提供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而科学的教育观则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因此,园领导和教职工拥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将会有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科学的儿童观是指理性符合时代要求和儿童成长需要的有关儿童的观点。
科学儿童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必须符合现代科学、伦理、定律、
道德等对儿童的认识。
在这里才儿坊整理了五点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1、儿童是全方位不断发展中的人
儿童首先是一个人,是权利主体,享有一切基本的人权。
因此,教师应尊
重每个儿童的人格尊严与基本权利,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儿童又是一个
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的人,因而享有一些特别的权利,如被保护的权利、发展的权利、被照料的权利等。
儿童还是一个“完整的人”,其发展包括
生理、认知、情感与社会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学前教育必须
以每一个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本。
作为不断发展中的人,儿童不是“小大人”,而是有其独特的文化,即儿
童文化。
“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
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综合。
儿童文化是儿童内
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
”成年人在教育儿童时,首先要
认识、尊重儿童文化。
2、儿童期具有独立存在和为成年期作准备的双重价值
儿童期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必然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因此要关
注与重视儿童期的独特需要(如游戏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本身就很有价值。
与此同时,儿童期还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必将成长与过渡到成年期、老人
期。
在此过程中,前面阶段是后面阶段的基础与准备,后面阶段也是在前面阶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因此,儿童期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同时,还具有为成年期作准备的价值。
儿童期的双重价值并非矛盾与对立,不能为了实现某一价值而忽视或损害另一方面价值,而应内在统一。
“教育不仅应当使儿童发展,而且应当使儿童欢乐。
”
3、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与游戏式的存在
儿童天生好奇好问,富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主动的学习者。
但儿童只有在其自发的、感兴趣的活动中主动探索与学习时,才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同时,儿童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是一种游戏式的存在,儿童在游戏中并且通过游戏生活、生长、学习与发展。
正是基于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也强调“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
4.儿童是富有差异的存在,理应受到平等对待
儿童发展遵循一些基本规律,具有一些共性,但具体的儿童是丰富多彩的,是富有差异的存在。
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儿童之间的合作成为必要与可能,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儿童在对话与合作中相互学习与共同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差异非但不是教育的不利因素,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与发展价
值。
总之,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儿童之间有的只是差异,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等,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均应受到平等对待,包括特殊需要儿童。
所有儿童均应受到平等对待的核心与关键是每个儿童都能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受到他人(尤其是成年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因此教师在保教实践中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儿童,不因民族、性别、地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儿童,设计丰富多样、适宜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5、儿童有权享有幸福的童年
享有幸福快乐的童年,不仅是学前教育理应追求的一个重要目的,更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人都无权以任何理由剥夺这一权利。
幸福不仅是物质满足后的快乐,更是精神需要的满足,特别是成长(如独立站起、蹒跚学步等)中不断自我超越的成就感体验。
所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用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