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孟子》五章
《孟子》中非名词谓语判断句探析
巡 所狩 ”这名 词性 这 个 句 子 判 断 了事物 的 涵 义 。 “ 国不 相 征 ” 的 言 ,谓语部 分 “ ”是 动词 ,而 “ 敌 巡 巡 “ ” ,是 一种 行 为 ,谓 语 “ 征 上伐 下 也 ”不 是叙 述 词 组 是 “ ”所 涉及 的对 象 与范 围 , “ 所狩 ”是
根据 谓 语 的语法 特 点 ;一 是根 据 谓语 和 主语 在语 义 况进 行 判断 的都是 判 断句 ,它包 过 具有此 种 作用 的 上关 系 。这 样 的观 点影 响深 远 ,得到 大 多数 专家 、 名词 谓 语句 、动词 谓 语句 和 形容 词 谓语 句 。狭 义地 教 材 的认 可 。 然 而 ,在 阅读 《 子 》一 书 的 过 程 说 ,判 断句 是 具有 以下 条 件 的句 子 :( ) 孟 1 主谓 两 部
中 ,我们 发现 某 些 非名 词 ( ) 谓语 时 也能 够表 示 分有 等 同关 系 ;( ) 组 作 2 主语专 由名词 、代 词充 任 ;( ) 3 判 断 。本文 就此 书 中的此 类句 型进 行讨 论 。 在 主语 谓 语 之 间 由系 词 联 系 ” , 、何 两 先 生 从 杨 广 义 和狭 义 两方 面对 判 断 句作 出较全 面 的界 定 ,既
—
《 孟子 》 中非名词谓语判 断句探 析
口胡 勃,徐 流
( 重庆 师范 大学 文学 院 ,重庆 4 1 3 ) 0 3 1 [ 摘 要] 一般认为,判断句的谓语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是根据谓语语法特点及主谓语 的语义关系为标准的。但从 《 孟子》看,非名词——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词、形容词作判断
判 断 诗 句 的 涵 义 。而 “ 斯 言 也 ”是 表 假 设 的分 信
句。
试析《孟子》'何'的用法
文化长廊试析《孟子》“何”的用法魏秀霞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摘 要:《孟子》中的“何”字出现了198次,兼具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又可作为构词语素,本文试着对其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孟子》;何字;意义;用法[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170-02“何”字是古汉语中很常见,不仅具备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也可作为构词语素。
《孟子》中就出现了不少“何”字,共计198次。
本文在对《孟子》中的“何”字作了穷尽性的搜索后,对其用法和意义进行了归纳。
下面将分为三部分来展开讨论:1、代词“何”;2、副词“何”;3、构词语素“何”。
1、代词“何”“何”为代词时,是疑问代词,在句中可作宾语、定语、谓语、主语。
1.1“何”作动词或介词宾语。
表示询问事物、处所等。
可译为“什么”、“哪里”等。
1.1.1作动词宾语(1)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梁惠王上)(2)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公孙丑下)(3)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滕文公上)(4)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滕文公下)(5)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离娄下)“何”在实际例子中,并未都具有疑问性,如例(2)(4)(6),“何”都不具有真正的疑问性,只是虚指,不需要作出回答,而例(1)(3)(5)就是切实的疑问,要求对话者作出回答。
1.1.2作介词的宾语。
主要有“何以”、“何由”、“何为”等。
分述之。
1.1.2.1“何以”“何以”,用以询问事物,译为“用什么”,“凭什么”。
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何以”表真正的疑问,需要作出回答;二是“何以”不具有实际疑问性,不需作出回答,出现在反问句中。
这种反问的意义不是“何以”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句子在的上下文语义所带来的。
例如:(6)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古代汉语孟子
❖ 《诗·小雅·常棣》:“兄弟鬩于牆,外禦 其務。”
❖ 《论语·季氏பைடு நூலகம்:“及其壯也,血氣方剛, 戒之在鬭。”
词头“有”+名词/形容词 ❖ 用在专名之前,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
、国名、部族名: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
。(尚书·召诰)
❖ 也可以用在某些名词或形容词的前面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告子 下)
❖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 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 ,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下)
❖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万章上)
❖鬥 ❖ 《孟子·梁惠王下》:“鄒與魯鬨。” 赵岐
❖ 仁者爱人。 ❖ 恻隐之心,仁也。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 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
❖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公孙 丑上)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击鼓)
《古代汉语》文选选目
《古代汉语》文选选目第一部分1.○学而十六章(论语)(集解)2.桀纣之失天下(孟子·离娄上)(赵岐章句)3.牛山之木尝美矣(孟子·告子)(赵岐章句)4.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朱熹注)5.○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杜预注)6.臧僖伯谏观鱼(左传·隐公五年)(杜预注)7.郑子产有疾(左传·昭公二十年)(杜预注)8.老子五章(老子 1 章, 2 章, 11 章, 25 章, 39 章)(王弼注)9.辞过(墨子)(孙诒让间诂)10.公输(墨子)(孙诒让间诂)11.项羽本纪(节选)(史记)(三家注)12.留侯世家(节选)(史记)(三家注)13.孔子世家(节选)(史记)(三家注)14.李将军列传(史记)(三家注)15.○管晏列传(史记)(三家注)16.扬雄传(汉书)(颜师古注)17.萧何传(汉书)(颜师古注)18.秦围赵之邯郸(战国策·赵策)(高诱注)19.燕太子丹质于秦(战国策·燕策)(高诱注)20.梁山崩(国语·晋语)(韦昭注)21.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上(国语·越语)22.○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晏子春秋·外篇)(张纯一校注)23.疑似(吕氏春秋)(高诱注)24.仲春季(节选)(吕氏春秋)(高诱注)25.原道训(节选)(淮南子)(高诱注)26.本经训(节选)(淮南子)(高诱注)第二部分1.微子(十章)(论语)(集解)2.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梁惠王上)(赵岐章句)3.○不见诸侯(孟子·滕文公下)(朱熹注赵岐章句,焦循正义)4.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左传·闵公二年)(杜预注,孔颖达疏)5.○齐晋鞍之战(左传·成公二年)(杜预注,孔颖达疏)6.○子产坏晋馆垣(左传·襄公十九年)(杜预注,孔颖达疏)7.大同(礼记)(郑玄注,孔颖达疏)8.○学记(节选)(礼记)(郑玄注,孔颖达疏)9.正名(荀子)(杨倞注,王先谦集解)10.志意修则骄富贵(荀子·修身)(杨倞注,王先谦集解)11.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节选)(王先谦集解)12.泉涸(庄子·大宗伯)(王先谦集解)13.柏舟(诗经·邶风)(毛诗诂训传)14.黍离(诗经·王风)(毛诗诂训传)15.定之方中(诗经·鄘风)(毛诗诂训传)16.鹿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毛诗诂训传)17.无羊(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毛诗诂训传)18.崧高(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毛诗诂训传)19.○橘颂(楚辞)(王逸章句)20.离骚(楚辞)(王逸章句)第三部分1.季氏将伐颛顼(论语·季氏)(刘宝楠正义)2.尽心三章(君子有三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道则高矣美矣)(孟子尽心)(焦循正义)3.鹤鸣(诗经·小雅·鸿雁之什)4.访落(诗经·周颂·闵予小子之十)(毛传,郑笺,孔颖达疏)5.○城濮之战(左传·僖公二十七、二十八年)(杜预注,孔颖达疏)6.泓之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杜预注,孔颖达疏)7.赵穿弑君(公羊传·宣公六年)(何休注,徐彦疏)8.西狩获麟(谷梁传·哀公十四年)(范宁集解,杨士勋疏)9.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礼记·檀公下)(郑玄注,孔颖达疏)10.龟为卜筴为筮(礼记·曲礼)(郑玄注,孔颖达疏)11.博学之(礼记·中庸)(郑玄注,孔颖达疏)12.秋水时至(庄子·秋水)(郭庆藩集释)。
《孟子》的阅读心得(通用8篇)
《孟子》的阅读心得(通用8篇)《孟子》的阅读心得篇1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
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说:“不会。
”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
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
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
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
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
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
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
新解《孟子》"举舜而敷治焉"之"敷"字
普遍 ”之 义 ,作状语修饰 “ ”。这种用 法在上古汉语 中 治
通 过 分 析 归 纳 《 训 汇 纂 》 《 语 大 字 典 》 《 语 大 产 生 , 中 古 、 近 代 汉 语 沿 用 ,直 到 现 在 , 《 语 大 词 典 》 故 汉 汉 汉 词 典 》等 对 “ ” 的解 释 , 我 们 大 致 可 以 把 “ ” 的义 项 还收有 “ 敷 敷 敷天 、敷光、敷求、敷 时”等。如 :
对于 “ 舜而敷 治焉 ”之 “ ”字 ,历 来学者 的观 点 云, ‘ 举 敷 理分地 里也 。’ 《 礼记 ・ 乐记 》云: 乐者 ,通伦
( ) 8 还上 淘宝?亲你o t u 了!用ia 购物” ( 网) Pd 腾讯
“ o d ”立 即作为一个 固定词在 网络上疯狂流 传。其实 h l住
关键 词 : ( 子 》 敷 ( 孟 释 义
《 子 》记 录 了 “ 圣 ”孟 轲关 于 仁 政 、王 道 、德 孟 亚
( )敷 ,治也 。汉代赵 岐注 《 子》云: “ ,治 一 孟 敷
治 等 言 论 , 作 为 一 部 儒 家 经 典 著 作 ,历 来 颇 受 重 视 。 自汉 也 。 ”持 此 看 法 的均 依 赵 岐 。 “ , 治 ( 赵 岐 说 ) , 指 敷 依
由 于 电视 广 告 和 网络 媒 体 的 传 播 , 很 多 年 轻 人 将 “ “ 0 d ”在很 早 以前就 已经 使用 ,尤其在广 东和港 台地 你 h l住
ot u 了”放在嘴边 。年轻人与 自己的长 辈间常有代沟 ,对 于 区 ,据 说其发源历 史不下2 年 。近期在一档 台湾娱乐节 目 0
语 言本体研 究
治释敷 ,即以理释敷 ,亦 正以分释敷 。”今 人武
王力《古代汉语》教材精讲讲义(第7讲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圣才出品】
第7讲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约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
他受业於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
孟子处於列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代,他提出了"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的战争等主张。
他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所谓"仁政"、"王道"。
他发展了孔子的"宗周"思想,希望在诸侯中选出一个能够王天下的君主。
当时各国诸侯正热中於征伐混战,认为他的主张迂阔不切实际,都不采纳,於是他退而与弟子著书,就是留传到现在的《孟子》。
孟子长於辩论,善用譬喻。
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极为突出,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在宋以前,只列於诸子之林,宋始列於经部。
南宋朱熹又把它编入《四书》,并为之作集注,此后研究《孟子》的人也就渐渐多起来。
《孟子》共七篇(各篇分上下)。
现在通行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宋朱熹的《四书集注》,和清焦循的《孟子正义》。
寡人之於国也(梁惠王上)[1]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2]:河内凶[3],则移其民於河东[4],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5]。
察邻国之政[6],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何也?"[1]孟子在这里指出了梁惠王所用的"爱民"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他认为治国的根本之道是实行"仁政"。
梁惠王,即魏惠王(魏是国名),姓魏名罃,因魏都大梁,故又称梁惠王。
"惠"是谥号。
古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中词类活用
名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
▪ 名詞的使動用法 ▪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史記·項羽本紀》 ▪ 吳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 齊桓公合諸侯而國异姓。《史記·晋世家》 ▪ 名詞的意動用法 ▪ 友風而子雨。《荀子·賦·雲》 ▪ 孟嘗君客我。《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 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
爲古漢語中的代詞不受名詞或形容詞修飾)。 ▪ 漢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給我衣服穿。 ▪ 既來之,則安之。
5
(四)詞類活用的識別
▪ 6、名詞後面用介詞結構作補語,這個名詞活用爲動詞(因 爲補語一般置于動詞謂語之後)。 浴乎沂,風乎舞雩。——吹風、乘凉。
▪ 7、 名詞用連詞“而”連接時活用爲動詞。 ▪ 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 ——稱王、稱霸
古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中词类活用
(四)詞類活用的識別
▪ 1、兩個名詞連用,如果不是幷列或修飾關系,那麽其中必 有一個名詞用爲動詞,構成支配關係(動賓)、陳述關係 (主謂)、或補充關係(動補)。
▪ 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 ▪ 乃丹書帛曰: “陳勝王。” ▪ 沛公欲王關中。 ▪ 2、名詞、形容詞放在輔助代詞“者”前或“所”後,一般
(做盟主)。 ▪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鹽鐵論·相刺》 ▪ 8、 形容詞用在名詞前面,如果不是修飾關係,則該形容詞
活用爲動詞,構成支配關係。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 將在于衆賢而已。使賢人增多。
6
第二節 需要特殊理解的動賓關係 ——使動、意動、爲動等
▪ 一、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識別 ▪ 動詞沒有意動用法。名詞、形容詞的使動或意動用法,都是
7
動詞的使動用法
古代汉语@二、第五章 古书训释2
之二虫,又何知?
译文一:这两个小生物,又怎么知道? 译文二:这两个小生物,又知道什么?
子谁师?臣师仲尼。
第三节 古文的翻译
3.古文中的修辞手段,今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并提:在翻译时应分别对应。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愍知音之难遇, 伤门人之莫逮也。 译文一:古时候,伯牙听到钟子期去世就把琴弦弄断, 仲尼知道子路战死就把肉酱倒掉,是因为痛惜知音再难 遇到,感伤门人没有一个能及得上他。 译文二:古时候,伯牙听到钟子期去世就把琴弦弄断, 是因为痛惜知音再难遇到;仲尼知道子路战死就把肉酱 倒掉,是因为感伤门人没有一个能及得上他。
练习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左传》)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 有原隰(xi)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召公谏 弭谤》)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晋 灵公不君》)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勾 践灭吴》)(宁可)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一:我听到庖丁的话,获得了养生的道理 啊! 译文二:我听到庖丁的话,从中获得了养生的 道理啊!
第三节 古文的翻译
2.在句法结构和词序方面,应尽可能直译。 古今不同的语法形式,可按现代汉语的表达 方式予以转换。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译文:当初,赵宣子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
①岭南尝献入筒捆布一端八丈,……(《资 治通监》 卷一百一十九) ②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 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监》)
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
《孟子》“名词用为动词”现象考查
词活用为 动词时 ,一 定要分析 其字源 、字形和字义 ,并查
学 习 古 汉
语。
活用 为动词 ,因为其本身有动词义 。
( 7 )五 百年必有 王 者兴 ,其 间必有 名世 者 。 ( 孟
子 ・ 公孙丑下》 )
“ 支 ”,表 示手 持棒 槌 击鼓 。本 义 是 “ 敲 打 ”,引 申为
“ 敲 鼓 ”。 例 ( 4 )中的 “ 鼓 ”字 不 应 该 属 于 名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因为其本身有动词义
( 5 )雨我 公 田 ,遂 及 我私 。 ( ( 《 孟子 ・ 滕文公上》 ) 《 说文》: “ 雨 ,水 从 云下 也 。 一象 天 ,门 象 云 ,水 灵
性 奴 隶 ” 。例 ( 3 )中 的 “ 臣 ”表 示 “ 使 … … 为 臣 ” , 属于 名 词 活用 为 动 词 。 三、 《 孟 子 》 中 非名 词 活 用 的 动词
( 4)填 然鼓之 ,兵 刃既接 ,弃 甲 曳兵 而走 。 (( ( 孟
子 ・ 梁 惠 王上 》 ) 《 说文 》 : “ 鼓 , 郭 也 。 春 分 之 音 。 万 物 郭 皮 甲而 出 ,故谓 之鼓 ”。从 支 ( p i f ) , 从 壹 。 会 意 字 。 据 其 甲 骨 文 字形 ,左 边 是 “ 壹 ” ,表 示 一 个 鼓 的 形 状 , 右 边 是
“ 刑 ”也有两个对 应的字 ,一个 是左 边为 “ 开 ”,右 边为
“刀 ” , 本 义 为 “ 刭 ”;一 个是 左 边 为 “ 井 ” , 右 边 为 “ 刀 ” ,本 义 为 “ 罚罪”。 “ 刑 ”字 在 例 ( 6 )中 不 是 名 词
现 几种事 物或情理 的相互关系 的修辞方 法,形式上表现 为
《古汉语》(下)问题答疑资料2009.12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介绍】《孟子》是儒家又一经典著作,记录的是孟子及其弟子对于政治、教育、哲学、伦理方面的思想和孟子主要的政治活动。
由孟轲及其弟子编纂而成。
南宋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列为四书,并作集注。
《孟子》是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著作。
《孟子》通行的注本有《十三经注疏》本(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以及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
今人杨伯峻的《孟子译注》便于初学。
孟子名轩,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的一位最重要、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他系统地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理论,并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他又主张法先王,恢复井田制,坚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坚持“性本善”的唯心主义观点。
【说明】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一次谈话的片断。
它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指出梁惠王满足于灾后救济的片面认识,集中阐述了他的发展生产、重视教育、推行仁政的王道思想。
【学习要点】一、语音:数①shù 数目、数字。
②shǔ 数数。
③cù 细:“数罟不入洿池。
”胜①shâng 胜利、战胜。
②shēng 尽:“五谷不可胜食也。
”衣①yī 衣服。
②yì 穿:“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畜①xù 蓄养。
②chù 六畜、家畜:“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罟gǔ 洿wū 彘zhì 莩piǎo二、文字:古今字:涂/途“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假字:莩/殍“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颁/斑“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无/毋“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三、词汇:凶、察、加、甲、兵、时、走、胜、申、树、检、岁、罪、洿池、黎民、王道四、语法词类活用: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
名作动,种植 状语后置句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
名作动,穿衣
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
六、线索
民何以加多?
七、三要素
论点:以民为本的王道思想 论证:比喻(类比)、对比、排比、归纳
八、整体特色
先抑后扬、循序善诱
大猪 小猪
畜养 通“毋” 不要 繁殖的季节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矣;
强迫改变
形容词作动,谨慎对待
通“斑”,斑白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学校
反复陈述
状语后置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百姓
王(wàng)者,未之有也。
使天下百姓归顺
第三部分: (5、6) 提出解决“民不加多”的措施 第五段:王道之始的标志 A、不违农时——谷不胜食 B、数罟不如洿池——鱼鳖不胜食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胜用
二、作品:《孟子》
6、由孟子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编 纂而成,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行, 详细记载了孟子与各国诸侯或学者 的论辩之词。
7、作品特色:
(1)善用比喻
(2)“欲擒故纵,引君入彀” (3)文章气势磅薄、具有雄辩之 风、生动形象。
三、文体
《论语》——语录体 《孟子》——论说体
四、正文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名作动,击鼓
古代汉语必背10篇
古代汉语必背10篇古代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10篇必背的古代汉语文章,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的魅力。
第一篇:《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论述,对于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篇:《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了风、雅、颂等三个部分。
其中的诗歌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第三篇:《楚辞》《楚辞》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以楚地的民歌和乐府诗为主。
这些诗歌形式多样,内容包括了爱情、离别、忧伤等多种主题,反映了楚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四篇:《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
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人性、道德、政治等方面的论述,对于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篇:《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庄子的言行。
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自由、自然、人生等方面的论述,对于人们追求自由和超越尘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六篇:《列子》《列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列子的言行。
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人生、修身、修道等方面的论述,对于人们修行和追求真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七篇:《管子》《管子》是法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管仲的言行。
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论述,对于人们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八篇:《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了纪传体和表等多个部分。
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方面的记述,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九篇:《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著作,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政治、战争、外交等方面的记述,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子》读书心得500字优秀7篇
《孟子》读书心得500字优秀7篇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话以彰显民心的重要,他还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
《孟子》读书心得500字篇1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
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孟子所说的“揠苗助长”演变到今天一般都说成是“拔苗助长”,但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孟子认为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
”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然就会像宋人那样“闵其苗之不长而使自己的根基一点点变得牢固,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成长得更好,由一颗幼小的树苗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孟子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守规律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凡是应顺其自然,适应事物本身的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正所谓:“其进锐者其退速”,即是继承了孔子“欲速则不达”的思想。
当我们太想办成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急于求成而显得过于浮躁,沉不住气,冒冒失失的前进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把握不住事物前进和发展的速度,方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孟子的观点就好像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道理一样,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越大,那它产生的反作用也就越大。
同样,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付出了太多的努力,那我们必然抱有更多的希望和企盼,而一旦事物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和想象,那我们将比用平常心对待一件事物的时候更难以接受眼前的事实。
所以凡是我们不必看得太重,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当事情成功时,我们才不致于过于高兴,被成功的喜悦麻痹了清醒的头脑;在事情失败时,才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致于过于失望和难过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
古代汉语全文及翻译
《夫子至于是邦也》【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够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求教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温和、善良、恭敬、谨慎、谦让,是凭着这些德性得到的。
先生求取的办法,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方法吧!”《贫而无谄》【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其斯之谓与: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译文】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哀公问社于宰我》【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站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
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
”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评析】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
《孟子》中的“之”字用法分析
《孟子》中的“之”字用法分析作者:吴建兵指导老师:吴义江(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 010108083)[内容摘要]“之”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虚词,主要充当代词,在介词和一般动词后面作宾语;也可以当指示代词,作定语和状语用法;还可以当助词使用,比如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使句子仂语化,也可以在语末充当语气助词等等;“之”还可以作兼词使用。
《孟子》中的“之”字用例接近1900个,基本涵盖其在古代汉语中的全部用法了。
本文拟在对《孟子》中的“之”字的使用情况作量化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其使用规律,同时简要探讨下与《孟子》文体语言的关系。
关键词《孟子》;之;代词;助词;动词;语录体一《孟子》中“之”的用例一共出现了1894次,经过考察,这1894个“之”字的使用情况可以归纳为充当助情况。
如图表1所示:其中,“之”字的助词用法和代词用法在整个用例中占的比多达94%,助词用法在整个用例中占了一半以上,而代词用法也有40%。
同时这两种用法也是比较复杂多样的,各自都包含着几种不同种情况,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讨论。
而剩下的6%则包含了“之”字的动词、兼词用法、连词用法、介词用法以及其它人名和复音词等情况。
这种分布基本也是符合“之”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实际的,而具体的用法和语法功能特点将在下文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第一,《孟子》中的“之”作助词使用的一共有1024次,在整个调查样本例占得比重超过一半,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用法也是最复杂的。
“之”字在《孟子》中用为助词的情况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结构助词这种情况的用例在《孟子》中一共出现了703次,这是“之”字助词用法的最重要的一种情况,也是最基本的用法。
1.“之”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句子构成名词性偏正短语,体现了前后了两项之间的关系。
在《孟子》中此类用法共有693次,这基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法。
而根据这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定语是限定性或领属性的例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
《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本文对《孟子》中“主+之+谓”结构的性质和结构中“之”字词性进行了探讨。
首先分析了《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的语法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其结构性质进行探讨。
其次,对“主+之+谓”结构中的“之”的词性进行分析,最终认为它是一个连词.标签:《孟子》“主+之+谓”结构代词连词文言中的“主+之+谓”结构是指由相当于短语结构中主语的成分和短语结构中相当于谓语的成分加上“之”后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结构。
关于这种特殊的“主+之+谓”结构的性质,一直都有主谓结构和偏正结构两种解释,并且对结构中“之”的词性是连词还是助词也是众说纷纭。
本文试图通过对《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的用例进行穷尽性的统计分析,希冀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定性研究。
一、《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的语法功能《孟子》中的“主+之+谓”结构共出现了186次,主要以下列四种形式出现:“主语·之·谓语”“主语·之·谓语·也(与)”“主语·之·谓语·宾语”“主语·之·谓语·宾语·也(与、耳、矣)”。
下面我们具体谈谈这四种形式的语法功能。
(一)“主语·之·谓语”(共33例)其具体的语法功能包括:1.充当单句的主语(5例)。
如:(1)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①(《孟子·公孙丑上》)(2)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
(《孟子·娄离上》)2.充当分句主语(10例)。
如:(3)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梁惠王上》)(4)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孟子·公孙丑上》)3.充当分句宾语(8例)。
如:(5)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6)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孟子》五章(一)师承关系:孔子—曾参—子思(孔伋、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孟子生平事迹:约BC372~289年,孟轲,字子舆(《文选·辨命论》李善注引《傅子》)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
从事教育,游说诸侯,晚年著书。
孟子宣扬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学说:制民恒产(并非是分田到户,土地所有权仍属于平民,但是给老百姓耕种);薄税敛;省刑罚。
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建议统治者要“保(安抚)民而王4”(破读wang4,安抚百姓,从而统一天下而称王)。
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告子下》君子所,其无16(毋)逸。
——《尚书》所,处在自己的岗位上;其:语气副词,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尽心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离娄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上》《孟子》全书七篇,每篇分上下(引文要分上下篇)。
每篇若干章。
全书共261章,34685字。
作者:大致是孟子自作,其弟子(万章等)和再传弟子都做过一些润色工作。
内容:着重记载孟子言行,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
体制:语录体。
特点:气势充溢,雄健有力,感情激越,条理明晰,善用譬喻,畅达感人。
注本:《十三经注疏》:(东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shì)疏(可能是托名);《四书集注》:(宋)朱熹集注;《孟子正义》(模范本):(清)焦循正义;《诸子集成》本《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
1 寡人之於國也(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6,盡心焉耳11矣。
河内凶10,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内;河東凶亦然。
寡人之於國也6,常式:寡人尽心于国矣。
焉:之于,词序强调;耳11:┏(打消、弱化语气)罢了,而已;[大部分场]┗(加强、强化语气)相当于“可……着呢!”[此处为加强]译:我对于治理国家啊,可算是尽了心的啊!凶10:┏凶:不吉利;饥荒;┗兇:兇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内闹了饥荒,就把那的一部分灾民移到河东;把河东的一部分粮食移到河内;《孟子》五章(二)察鄰國之政,無如10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11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4戰,請11以戰喻10。
4填10然鼓10之,兵刃既接,棄3甲曳兵10而走10,或11百步而後止,或11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11不百步耳11,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則無16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如10:(动词)像;加11:程度副词,更加請11:谦敬副词,表客气,请容许我……喻10:打比方说明填10:形容鼓声咚咚咚,象声词可以归入形容词的副类或直接归为形容词。
鼓10之:本义就有动词用法,演奏各种乐器:鼓琴,鼓瑟,鼓钟;击鼓使我方的军队进军。
之,代我方,击鼓进军;棄3:“弃”的异体字;盔甲战衣兵10:武器;走10:逃跑;或11:(无定代词)有的人;直11:相当于“只”,只不过;無16,毋,同源字;《孟子》五章(三)不違農時10,榖不可勝4食也。
數4罟不入洿10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10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榖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11使民養生5喪5死5、8無憾10也。
農時10:《吕氏春秋》收录了四篇古代农业科技论文:《上农》:上、尚,同源字。
崇尚农业《任地》:开发地力《辨土》:什么样的土质适种什么庄稼《审时》:农业生产与时令的关系勝4:破读shēng,能承受、尽。
译:粮食吃不完。
數4:破读shǔ计算,列举;如字shù数目;其中有不确定的数目“几”:数口之家——几口之家;引申shuò屡次;引申shuò(人)密切:朋友数,斯疏矣;引申cù(物)细密:数罟由数目shù继续向前引申:引申为技艺,其中“占卜”也是技艺中的一种。
引申为命运:“李广无功缘数奇”;數罟:网眼小于四寸的网;(生态平衡观念)洿10:许慎的两种解释┏浊水不流;┗洼下:深;此处当为此解。
時10:季节,时令;是11:指示代词,这;生5:动词用如名词,活着的人;死5:动词用如名词,死者;《孟子》五章(四)養生喪5、8死無憾10,王道之始10也。
”五畝之宅,樹10之8以桑,五十者可以衣4帛矣。
雞3豚10狗彘10之畜2,無16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喪5、8:读如字sāng,这里名词用如动词,办丧事;破读sàng,垂头丧气;喪5、8死:非支式,为死者办理丧事;憾10:不满;始10:开端王道之始10也:判断句,名词性的词组做表补,充当谓语樹10:本义动词,种植;名词义为后起义;樹之8:非支式,在屋前屋后的空地种植;以桑:介宾词组作了补语;衣4:破读yì,穿衣服雞3:“鷄”的异体字;豚10:小猪;彘10:大猪;畜4:(1)破读xù,饲养,养活;(2)古今字,储蓄,后作“蓄”;古代的普通平民不允许吃肉,如:肉食者谋之(肉食者指官员)译:养殖业搞得好时,允许满七十岁的老人吃肉;飢:飢饿饑:饑荒《孟子》五章(五)谨庠10序之教8,申10之8以孝悌之義,頒1白者不負戴10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4帛食肉,黎民10不飢不寒,然而不王4者,未之有也6。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10,塗1有餓莩1而不知發10,人死,則曰‘非我也,歲10也’,谨庠10序之教8:广义的非支式(谨:形容词做谓语,如“慎其独”),狭义的非支式(动词与后面宾语的关系为非支配式)对于学校的教育很谨慎(非支式翻译时可以插入一个适当的介绍词)庠10:“学”、“校”、“庠xiáng”(如上庠:高等学府)、“序”都可指学校。
申10:反复说明;之:代被教育者,申之8:向受教育者反复说明;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向被教育者反复地说明。
申之孝悌之义:双宾语(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之-直接宾语,孝悌之义-间接宾语)申之以孝悌之义:非支式(动词+宾语+介词结构;加“以”意思不变)頒1:本义大头,通“斑”;分,古音读重唇音(双唇音):f→b戴10:头顶着;黎民10:众百姓;黎,众;黎献,众位贤人;王4:wàng未之有也6:否定句中,代词往往作前宾语。
檢10:原义捆书简绳结上的印戳→引申:约束→引申制止;塗1:通“途”;莩1:piǎo,本义芦苇里头的薄膜(可作笛膜),通“殍”;饿死的人。
發10:打开粮仓救济;歲10:年成、收成;《孟子》五章(六)是何異3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16罪歲10斯11天下之民至焉。
”異3:“异”的异体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单句:主语+谓语(由形容词充当)是,主语;何,疑问词作状语;异,谓语;無16:副词,毋,同源字;歲10:年成、收成斯11:斯天下之民至焉(承接连词:那么就)/闻斯行诸(副词:马上)。
2 齊桓晉文之事(梁惠王上)齊宣王問曰:“齊桓晉3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6以11後世無傳焉,臣未之6聞也。
無以,則王4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4矣?”曰:“保10民而王4,莫之6能禦也。
”曰:“若10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7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王見之,曰:“牛何6之10?”對曰:“將以釁10鍾1。
”晉3:“晋”的异体字;可得闻乎:能讲给我听听吗;之徒,这帮人,这个派别的人,之有指代性;無道:没有称说。
無,(动词)没有;是6以11:因此;“是”做“以”的前宾语;無以:不得已;則王4乎:那么就谈谈统一天下而称王的道理吧;保10:安抚;莫之6能禦也:之是前宾语,莫:没有谁;若10:(动词)像;臣聞之胡齕7:非典型的双宾语;“闻”不常用带双宾语/问、赐、授…常用双宾语;牛何6之10:何前宾语,之(动词);鍾1:通“鐘”,乐器;鍾的原义有三种:①量具、酒器;②专注、钟爱;③姓:钟嵘;釁10:简化字为“衅”,衅钟即为祭钟:牛角对称美观,纯一毛色;以牛血涂在新钟上,既可弥补铸造中的砂眼与裂纹,使鸣声清亮耐敲,又可显示神灵的存在;《孟子》五章(七)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對曰:“然則廢釁鍾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不識有諸?”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百姓皆以王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説,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謂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豪之末,而不見舆薪。
’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10何與2?然則一羽之不舉,為4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見,為4不用明10焉;百姓之不見9保10,為4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4,不為10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10者與不能者之形10,何以異3?”曰:“挾太2山以超10北海,語4人曰:‘我不能。
’是誠不能也。
為4長4者折枝,語4人曰:‘我不能。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5吾老5,以及人之老5;幼5吾幼5,以及人之幼5:天下可運10於掌。
獨10:偏偏;與2:為4不用力焉:破读wèi,因为然则:既然如此,那么/那么;不見9保10:被动式,得不到安抚;不為10也,非不能也:读如字wéi,不肯做;形10:表现;太2山:大山→太山→泰山;超10:跳过;北海:渤海;語4:破读yù,告诉;折枝┏(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案摩(按摩)折手节,解罢枝也(罢通疲);(容易做的事,更可取)┗(唐)陆善经:折草树枝(折草枝容易,折树枝不易)┗(宋)朱熹《四书集注》:折草木之枝;(杨伯峻《孟子译注》同此)┗(宋)陆筠:折腰(枝与肢同源字)枝—树干—树枝;肢—躯—四肢。
故:躯干的腰不用折枝。
老5吾老5,以及人之老5:老,(用如动词)敬爱;老,(形容词用如名词)老人;幼5吾幼5,以及人之幼5:幼,(用如动词)爱护;幼,(形容词用如名词)小孩;運10:转动;天下可运于掌:那么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孟子》五章(八)《诗》云:‘刑2、5于2寡妻10,至于2兄弟,以御10于2家邦。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10子10。
古之人所以大過人10者,無他焉10,善推其所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5,然後知輕重;度4,然後知長短。
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