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

确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审计机关名称)

重要性水平初步确定表

-------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会计期间

被审计企业:

审计人员:审计日期:复核人员:复核日期:

重要性水平的概念与考虑因素

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的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审计人员需要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报表中的错误对其决策的影响,如果这个错误的金额和性质足够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或者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那么,此业务就是重要的。 但是,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时候,除了以上基准之外,还需要根据审计人员本身的专业判断能力,以及被审计单位的特定环境。这是由于不同的审计人员对于同一公司的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得出的结论可能会相差甚多,而不同的公司面临不同的环境,即使是同一公司,由于所处的时间段不同,其情况也会有所变化。 除此之外,审计人员在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时候,还需要了解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原因。这就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举措是否有效的问题,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效,那么,其可信赖程度就会比较高,审计人员在初步评估的时候就会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点,以此来缩小凭证抽查的范围,节约审计成本。 综上所述,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计划阶段时,对重要性水平的评估需要考虑到审计人员以往的审计经验,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业务性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金额及各项目的相互关系、金额波动幅度这些因素。 之后,审计人员就可以合理地选用合适的判断基础,并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计算方法来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从而初步确定审计的范围、性质、时间。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额、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而固定比率的百分比一般参考税前净利润的5%-10%、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以及营业收入的0.5%-1%;变动比率的变动百分比一般根据资产总额或者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具体的百分比需要根据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决定。 如果同一时期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一样,那么,审计人员应该考虑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关联性,选择其最低者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果财务报表还未编制完成,那么,审计人员应该根据其中财务报表推算年度财务报表,或者根据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和经营情况变动对上年度财务报表做出必要修正,以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确定之后,审计人员需要将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账户或者各类交易中,这时候,需要考虑到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错报的可能性以及其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然后确定是按分配法还是不分配法来具体确定不同账户的重要性水平。如果账户的金额超过重要性水平,则需要抽取其相应凭证进行检查。

最新浅谈对财务报表的认识教学内容

浅谈对财务报表的认识 俗话说“人不理财,财不理你”可见理财的重要性,而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政府监管机构、投资人而言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客观状况的重要凭据,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笔者将通过简单介绍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与财务报表的一系列特点,对当前财务报表的机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财务报表的基础内容 财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报告文件,他的主体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有时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此外,还包括附表及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独立审计报告。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部分,指会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情况至少应当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状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进行说明。 其中,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报表。损益表是反应经营盈利或亏损情况的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哪个企业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所有

者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内的权益变动情况。财务报表附注是反映关于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以及选择并运用于重要交易和事项的特定会计政策的信息。 二、财务报表的价值属性 按照财务报表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财务报表可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就外部报表而言财务报表企业必须定期编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财税部门、债权人等报送或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表。这是一种主要的、定期的、规范化的财务报表。它要求有统一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和编制时间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均属于对外报表。 同时作为内部报表是企业根据其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供其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财务报表。它不要求统一格式,没有统一指标体系,如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企业既然存在外部报表与内部报表,则必然可以说明,两份报表之间的信息是不会完全一致的,因此外部财务报表在信息上就非常可能存在粉饰乃至虚假的情况。这就不得不谈到安然事件,安然事件的出现,直接推动了塞班斯法案的出现,但塞班斯法案的出现缺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像2012年八大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就是一道警示符!云南“绿大地”事件,董事长何学葵因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以及范文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以及范文 财务报表分析有什么用呢?下面就告诉大家!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公司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请看下面的三个作用。 一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充足性等作出判断。 二是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判断。 三是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 范文: 一、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公司实收资本为万元,其中:万元,占93.43%;万元,占5.75%;万元,占0.82%。 2、经营范围及主营业务情况我公司主要承担等业务。上半年产品产量:

3、公司的组织结构(1)、公司本部的组织架构根据企业实际,公司按照精简、高效,保证信息畅通、传递及时,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的原则,现企业机构设置组织结构如下图: 4、财务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 (1)、财务部职能(略) (2)、财务部的人员及分工情况财务部共有X人,副总兼财务部部长X人、财务处处长X人、财务处副处长X人、成本价格处副处长X人、会计员X人。 (3)、财务部各岗位职责(略) 二、主要会计政策、税收政策 1、主要会计政策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会计年度1月1日—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本公司业务。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0.5%计提;存货按永续盘存制;长期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借款费用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费用按 权责发生制确认;成本结转采用先进先出法。 2、主要税收政策 (1)、主要税种、税率主要税种、税率:增值税17%、企业所得税33%、房产税1.2%、土地使用税X元/每平方米、城建税按应交增值税的X%。 (2)、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车桥技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

确定重要性水平(2010.10)

确定重要性水平习题一 某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正在做3家客户2004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计划。依据事务的审计程序,他们首先运用不同的计算基础算出了这3家客户2004年度会计报表层次上的重要水平,然后结合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以及其他因素,最终确定了各自的重要性水平。 (一)客户A 客户A基本情况:1、是一个小规模、私营粮油制品制造商。2、从银行借款以满足经营需要,按照银行要求,需要定期提供经审计的报表。3、其供货商为粮食批发商,在过去10年间,粮食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其客户则为当地的城镇居民,客户A的产品销售价格在过去数年间一直比较稳定。4、从事粮油制品制造已经有15年的历史,盈利一直比较稳定。 表1:客户A若干财务指标 表2:客户A重要性水平计算过程 (二)客户B 客户B基本情况:1、是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计算机制造、销售及其相关IT产业。2、公司于1997年上市,1998-2001年间高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长率平均为100%以上;但受IT行业大环境的影响,公司于2002年后收入增长幅度下降,2002、200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6%、9%。3、按照公司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需要审计。4、受增长率降低的影响,公司的管理层在过去两年内致力于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5、过去一年,公司的审计师辞聘,公司因而雇佣了另一家会计事务所。

表3:客户B的若干财务指标 (三)客户C 客户C具有如下特征:1、是一家从事公益性事业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业务是接受国内外捐赠,救助失学儿童和少年。2、经过初期的大幅度增加后,在过去3年中,捐赠收入一直比较稳定。3、作为该组织最高管理层的理事会致力于扩大捐赠收入,并努力使之增值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支出要求。4、理事会建立了严格的内部控制系统,以保证所有支出符合该机构的章程及捐赠者的意愿,但该内部控制目前还不够健全。 要求:分析并确定A、B、C三客户的重要性水平,请说明理由。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 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对上市公司的应用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 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股东都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营收入、每股收益等,但发起人股东或国家股股东则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则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此外,对于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对报表分析侧重不同,短线投资者通常关心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以及其他可作为“炒作”题材的信息,如资产重组、免税、产品价格变动等,以谋求股价的攀升,博得短差。长线投资者则关心公司的发展前景,他们甚至愿意公司不分红,以使公司有更多的资金由于扩大生产规模或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虽然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了大量可供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但它只是一种历史性的静态文件,只能概括地反映一个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种概括的反映远不足以作为投资者作为投资决策的全部依据,它必须将报表与其他报表中的数据或同一报表中的其他数据相比较,否则意义并不大。例如,琼民源96年年度报表中,你如果将其主营收入与营业外收入相比较,相信你会作出一个理性的投资决定。所以说,进行报表分析不能单一地对某些科目关注,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面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衡量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内容包括:

重要性水平的理解

重要性水平的理解 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财务报表使用者所能容忍的最大错报,也就是说如果错报的金额超过了这个重要性水平,那么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因此,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不是随便的制定,而是根据报表使用人所能承受的错报金额,运用一定的职业判断做出的。并且这个重要性水平是在计划审计阶段做出的,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性质和关联关系,财务报表项目金额以及变动幅度,还需要从性质和金额上进行考虑。 从性质上来说,就是项目金额小的也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项目金额小但是性质重大,比如该项目具有舞弊可能,违法操纵高度主观性。 从数量上来说,需要考虑两个层次的重要性一个是报表整体层面,另一个是特定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层面的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整体层面重要性水平是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时候制定的,因为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就需要确定财务报表层面的重要性水平,一般通过一个恰当的基准*适当的百分数来确定,如果超过这个重要性水平,就可能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特定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层面的重要性水平如果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则应当单独制定重要性水平,但是一般低于财务报表整体层面重要性水平。 还有一个就是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要水平的确定,一般这个重要性水平要低于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就是计划阶段可能确定的重要性水平100万,而实际执行过程中确定重要性水平是60万,这样是为了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防止由于未发现的错报超过计划中重要性水平的可能性,更能体现出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的职业谨慎。一般来说,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水平是财务报表重要性水平的50%-75%,需要考虑各种因素,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前审计期间发生的错报,根据以前期间的错报预计本期发生的错报可能性。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被审计单位情况会发生重大变化,或者说了解到新的情况,或者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与其以前期预期不同,则需要修改计划阶段重要性水平,同时修改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什么关系呢? 重要性水平越高,也就是说财务报表使用者所能容忍的最大错报金额越高,那么审计风险就越低,因为注册会计师出错的机率就会降低,这里姗姗不多讲,课本上有理解,很简单,也就说成反比关系,但是注册会计师不应当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而随意的将重要性水平提高,因为这里要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接受程度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确定重要性水平不同,审计风险程度不同,则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果重要性水平较高,则注册会计师可以相应的实施简单的程序,获取较少的证据,但是反之,如果重要性水平较低,注册会计师为了合理保证,将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低水平,则注册会计师就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审计程序,获取较多的审计证据(和第四章联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也是反向关系

重要性水平

1. 选择基准时考虑的因素可能包括: (1) 财务报表要素(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2) 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如为了评价财务业绩,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 (3)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 (4) 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 (5) 基准的相对波动性。 2. 选择基准时,我们认为以下选择可能是合适的: (1) 以营利为目的的制造行业实体,可以以税前利润或亏损(取绝对值)作为计算基准; (2) 税前利润或亏损波动较大,或以前年度营利而本年度亏损的实体,可以考虑将异常项目或非经常性项目扣除,或使用近几年平均税前利润/亏损(通常3至5年)作为计算基准;异常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 (3) 非营利性组织(如学校、慈善机构、研发中心等)不宜以净利润作为判断重要性的基准,可以考虑用营业收入、资产总额、费用总额作为计算基准; (4) 新设立实体运营初期可以考虑以资产总额、费用总额、净资产作为计算基准; (5) 以资产为主的实体(如基金)可以考虑以净资产作为计算基准; (6) 如果被审计单位属于商品流通企业,可考虑以营业收入作为计算基准; (7) 如果被审计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不宜以资产总额和净资产作为计算基准; (8) 如果被审计单位属于上市公司,且已连续亏损两年,确定财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时,应遵循谨慎原则。 3. 基准数据的选择 以资产总额或所有者权益等为基础计算重要性水平时,采用资产负债表日或接近该日的余额。当以营业收入、税前利润、费用总额等为基础计算重要性水平时,如果采用的是最近的中期数据,应当将其换算为年度数据;如果年度间波动显著,应考虑采用3-5年的平均数,同时应扣除重大的偶发因素影响。数据来源可以选择资产负债表日未审报表、总账或内部财务报表等。 4. 确定经验百分比 为选定的基准确定百分比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百分比和选定的基准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税前利润对应的百分比通常比营业收入对应的百分比要高。例如,对以营利为目的的制造行业实体,税前利润的5%可能是适当的;而对非营利组织,总收入或费用总额的1%可能是适当的。百分比无论是高一些还是低一些,只要符合具体情况,都是适当的。 5. 当存在多个恰当的基准计算所得的重要性水平之间存在差异时,应选择较低者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菜菜10:09:09 好的 向峥10:09:37 恰当的基准经验百分比如何选择百分比 税前利润或亏损5%-10% 税前利润或亏损较小时用10%,较大时用5%,税前亏损取绝对值计算 扣除异常项目或非经常性项目的税前利润或亏损;或使用近几年平均税前利润/亏损(通常3至5年) 5%-10% 税前利润或亏损较小时用10%,较大时用5%,税前亏损取绝对值计算 营业收入0.5%-5% 营业收入较小时用5%,较大时用0.5% 资产总额0.5%-5% 资产总额较小时用5%,较大时用0.5%

关于财务报表中附注的重要性

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应当全面阅读附注,附注相对于报表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性。 根据本准则规定,附注应当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排列和分类,有顺序地披露信息。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等38 项具体会计准则要求在附注中至少披露下列容,但是,非重要项目除外。 企业金融工具业务重大的,应当比照商业银行附注中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4.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企业所有者或其他方面有权对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的事实。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1.会计年度。 2.记账本位币。 3.会计计量所运用的计量基础。 4.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构成。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企业应当明确说明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企业应当披露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具有重要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可以不披露。判断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否重要,应当考虑与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相关项目的性质和金额。

企业应当披露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例如,如何判断持有的金融资产为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而不是交易性投资;对于拥有的持股不足50%的企业,如何判断企业拥有控制权并因此将其纳入合并围;如何判断与租赁资产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企业;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判断标准等等。这些判断对报表中确认的项目金额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应当披露会计估计中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的确定依据。例如,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需要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在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需要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选择适当的折现率,并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所采用的假设及其依据、所选择的折现率的合理性等等。 企业主要应当披露的重要会计政策如下: 1.存货 (1)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2011)

技术指引—— B50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及未更正错报名义金额 引言 基本概念 通常而言,重要性概念可从下列方面进行理解: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因此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的确定属于职业判断,受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认识的影响。我们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以及未更正错报名义金额是建立在对经营风险以及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展望和预期所作出的职业判断的基础上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和未更正错报名义金额最终会影响审计风险。我们需要通过恰当确定和运用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和未更正错报名义金额,将风险控制在我们认为可以接受的较低水平。 基本定义: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层面的总体重要性水平。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恰当的低水平。 我们所使用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的金额在审计策略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尽管审计工作的范围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相关,但与这两个金额并无直接联系。换句话来说,如果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上

确定重要性水平指导意见

确定重要性水平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 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 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 号-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相关规定,为更好地指导审计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章非集团财务报表审计重要性的确定 第二条在审计过程中,项目组应当分别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以及明显微小错报金额。 第三条项目组应通过选取适当的基准乘以经验百分比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基准和经验百分比的选取均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基准可以选择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费用总额、营业收入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等财务指标。但基准采用的财务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考虑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定,如:成长期看营业收入指标,成熟期看盈利指标。适当的基准可以参考以下原则确定:1.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适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2.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亏损波动较大的实体或以前年度盈利而本年度亏损的实体,将异常项目或非经常性项目加回或使用近几年平均税前利润/亏损(通常3 至5 年), 或使用其他更为恰当的基准,如毛利或营业收入;3.费用总额、营业收入总额或资产总额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如公共部门实体、学校、慈善机构、研发中心等);

4.所有者权益总额、费用总额或资产总额适用于新设立实体运营初期;5.净资产适用于以资产为主的实体(如基金);6.业主以薪酬的形式拿走大部分税前利润的小型被审计单位,应以扣除薪酬与税金之前的利润(或考虑使用其他基准)。

(财务管理)三大财务报表的作用

在会计上有三大财务报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应企业报表日财务状况,损益表反应企业会计期间的盈利情况,现金流量表反应企业会计期间的经营、投资、筹资现金流情况。三张报表在编制上相对单独存在,而在财务分析时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实际的使用中一定要把它们综合起来看,对表间的各种财务数据的关系要辩证的看。如净利润大增而经营性现金流量反而减少,那这个业绩增长的质量就不可靠了,很可能是“突击销售”的结果,又比如负债水平与财务费用不匹配,有可能这些负债是预收账款,该类负债不增加费用反正增加利润,这样的负债多些放在银行吃利息也不见得是坏事。 三张报表以一个三维立体式展现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多角度对同一经济实体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作报告,从三大报表的时间属性上看,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属于期间报表,反应的是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的经营业绩,资产负债表是期末报表,反应的是报表制作时企业的资产状况。从相互作用上看一个经营期间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改变资产负债表结构,但长期而言,资产质量对企业盈利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这又是资产负债表决定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从某种意义上讲,资产负债表系静态报表,而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系动态报表,表现为在一段时期内如何改变资产负债表,有点像资产负债表提供一个平台,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在上面长袖善舞。也许从这点上看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时候应该以资产负债表为根本,可我个人并非太看重企业资产结构,更愿意把损益表即利润表作为分析的根本出发点,它更好的反应了在一个期间之内企业的经营成果,高质量的资产就是通过盈利水平体现价值的。当然,同期间前后两份资产负债表也可以大致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迟钝和间接的。现金流量表对不同行业的表现大相径庭,如港口、高速公路、医药等这些行业一般都有较充足的现金流,可对银行、房地产、制造业而言现金流一般都是较为紧张也算常态。 如何看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最主要的是看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即资产的配置和权益负债的组成,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报表从等号双边两个角度分别反应企业资产存在组成明细,一方面是资产的配置情况,另一方面是股东权益与负债的比例和组成明细,在报表中分左右两列记录,如公式般报表左右一定要相等,在会计上这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表内勾稽关系,很多其它会计勾稽关系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故上面等式可变成: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又可进一步分解成: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有者权益+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双边一定是均等关系,这是会计的基本原则。总的方面正常情况下流动

重要性习题

一、审计重要性 (一)[资料]审计人员受委托对渝香食品有限公司20X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X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 (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 (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 (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即计算财务报表层次在重要性水平,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别说明上述三个发 现的问题是否重要。

答案(一)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4 000 *0.5% = 20万元 根据利润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 800 * 5% = 40万元 根据稳健性原则,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万元。、 2.问题(1)、(2)涉及违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问题,性质严重,尽管金额不大,但属于重大错报;问题(3),存货低估16万元,达到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80%,超过了存货的可容忍误差,属于存货项目的重大错报。

3.因所发现问题的性质重要或金额重大,因此,应当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 4.在审计报告阶段,如果被审计单位调整了所有的重大错报或漏报,使会计报表反映公允,审计人员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性质严重,或其汇总数可能影响个别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但就会计报表整体而言是公允的,审计人员应当发表保留意见;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的性质极其严重,或其汇总数可能影响大多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使会计报表整体不公允的,审计人员就应当发表否定意见。

会计师审计准则第重要性指南页

会计师审计准则第重要 性指南页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221 号——重要性》(以下简称本准则)第一章(第一条至第四条),主要说明本准则的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重要性的含义,并对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提出总体要求。 一、重要性的含义 本准则第三条界定了重要性的含义,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重要性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财务报表错报包括财务报表金额的错报和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 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所谓数量方面,是指错报的金额大小,性质方面则是指错报的性质。一般而言,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更重要。在有些情况下,某些金额的错报从数量上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上考虑,则可能是重要的。对于某些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难以从数量上判断是否重要,应从性质上考虑其是否重要。 3.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判断一项错报重要与否,应视其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经济决策的

影响程度而定。如果财务报表中的某项错报足以改变或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则该项错报就是重要的,否则就不重要。 值得说明的是,在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的判断是基于将财务报表使用者作为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能理性地作出相关决策的一个集体来考虑的。注册会计师难以考虑错报对具体的单个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因为他们的需求千差万别。例如,就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由于投资者是该企业风险资本的提供者,能满足这些投资者信息需求的财务报表也将能满足该财务报表的其他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在审计这类企业的财务报表时,投资者群体可被视为所有信息使用者的代表,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是确定重要性的合适的参考依据。 所谓通用目的财务报表,是指被审计单位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的、用以满足广大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求的财务报表。 如果注册会计师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在确定重要性时需要考虑特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以实现特殊审计目标。 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由于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面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报表使用者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因此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也不相同。某一金额的错报对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来说是重要的,而对另一个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来说可能不重要。例如,错报 10 万元对一个小公司来说可能是重要的,而对另一个大公司来说则可能不重要。 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影响重要性的因素很多,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环境,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同一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主要是因为对影响重要性

财务报表有什么作用

财务报表有什么作用 财务报表作用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有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通过对 各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各行业、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以便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各方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投资收益、发展前景等,为他们投资、贷款和贸易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1、数字真实 财务报告中的各项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 2、内容完整 财务报表应当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满足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凡是国家要求 提供的财务报表,各企业必须全部编制并报送,不得漏编和漏报。 凡是国家统一要求披露的信息,都必须披露。 3、计算准确 4、报送及时 及时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征,财务报表信息只有及时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才能为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否则,即使是真实可靠和

内容完整的财务报告,由于编制和报送不及时,对报告使用者来说,就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5、手续完备 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应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财务报表封面上应当注明:企业名称、企业统一代码、组织形式、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报出日期,并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 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 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当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由于编制财务报表的直接依据是会计账簿,所有报表的数据都来源于会计账簿,因此为保证财务报表数据的正确性,编制报表之前 必须做好对账和结账工作,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 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准确。

浅议实务工作中重要性水平的问题

浅议实务工作中重要性水平的问题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应用指南等38项应用指南的通知》会协[2010]94号的要求,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审计准则及应用指南。新的审计准则及指南是对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又一次变革。新审计准则体系在全面贯 彻风险审计理念的同时,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审计理念再次带来了变革 和强化。其中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变化中的主要部分。 至2013年新准则已实施一年多来,实际执行效果还需从实务来验证,笔者从大量实务案例角度出发,对重要性水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解决方法提出初步建议。 一、重要性的概念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的规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角度阐 释重要性概念。1221号重要性水平在准则中明确指出,重要性的定义与财务报表中的一致。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对重要性的规定是,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 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予以判断。由此可知,审计中使用的重要性,是和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在审计准则及其指南中进而对对审计中如何使用重要性,则分别从财务报表总体的重要性、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和未更正错报的重要性等进行了规定,为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了准则和指南,目的旨在提高审计的效果的同时提高审计的效率。 二、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是项目组在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用来评估重 大错报风险并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所以它对下一步的审计程序和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计算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础数据 错误则会导致确定的重要性水平错误,如某公司是一家目前正处在IPO申报阶段的过程中的公司,在申报期内该公司收入和利润均稳定增长。项目 组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是按照毛利的一定比例来计算,底稿摘录如下:第一重要性水平计量基础的考虑,基础项目为毛利,采用该基础确定 整体重要性时考虑因素是因为与收入成本有较强相关性,该项目的合并报 表层次的整体毛利金额为6,262.72万元。 第二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确定,计算基础金额6,262.72万元作为

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

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除了财务报表揭示的信息外,还包括与财务报表相关联的其他背景资料。 面对财务报表上一系列的项目和大堆数字,还要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才能透视数字后面的真实含义。 背景资料主要包括:财务报表附注、审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年度报告。 2.1 附注分析 2.1.1 附注的作用 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准则30号)。 附注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财务报表,充分披露。 附注是为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1、提高报表内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准则,规定多种处理方法,允许公司选择使用,明确公司所采用的处理方 法。 会计程序、方法与原则,不得随意变更,但不是绝对不能变更。 因此,在财务报表中通过注释的方式,说明公司采用的会计方法及其变更对公 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才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2、增进表内信息的可理解性 对报表内的数据进行更详细的解释,有助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 信息。例如,应收账款、销售收入等。 3、突出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通过注释,可将财务报表中重要的数据进一步予以分解、说明,引起读者注意 和重视。 4、提供更详细的会计信息 例如,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等等。 2.1.2 附注的主要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准则中对附注的规范内容:

第六章附注 第三十一条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第三十二条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第三十三条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二)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三)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四)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七)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总额)。 第三十五条下列各项未在与财务报表一起公布的其他信息中披露的,企业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三)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 固定比率:实务中的常用比率 (1)净利润5%大--10%小 (2)资产总额0.5%---1% (3)净资产1% (4)营业收入0.5%---1% 变动比率:根据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出年度会计报表或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修正,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判断基础:资产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不同会计报表之间,应选取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计算方法 固定比率:在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一个固定比率,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参考数值:资产总额的0.5%—1% 净资产的1% 营业收入0.5%—1% 税前净利润5%—10% 例:某企业税前净利润为200000元,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指标比例为10%,则 计划重要性水平=200000*10%=20000元 变动比率法的基本原理:规模越的大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历年的总收入、总资产、股东权益等指标变动较大,那么基于合理性考虑,可按历年平均数计算重要性水平;对于同一被审计单位,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审计人员可采用几种基本方法混合的方法来计算重要性水平或根据经验进行调整。 帐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可采用分配的方法,既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帐户。 例:CPA初步判断的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资产总额的1% 不分配的方法 假设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则可根据帐户或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将其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20%——50%。 4、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评价内容:存在的审计差异在性质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舞弊或违法; 存在的审计差异在金额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

专家谈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专家谈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韩国良并不是一个天之骄子,自19岁中专毕业开始,他就与财务打起了交道,这一打就是十数年。虽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现成为天洋控股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但是谈起从业工作经历,韩国良表示,读懂财务报表是一名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但同时它也是能让会计人员变成卓越的一项技能。 “财务报表就像一杯茶,越品越有味道。它也是企业的‘脉搏’,是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转换器,更是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韩国良这样形容他手中的财务报表。 月薪三千VS月薪三万 韩国良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对于有记者拿着精心准备的采访提纲准备倾听其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时,他却给该记者讲起了故事。 “前些日子我们单位面试了一个人,岗位是集团财务经理。其简历着实吓人一跳:在知名上市公司子公司担任财务经理六年;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硕士,英语六级。说实话,刚开始面试的时候我的压力很大,但后续发展却让人大跌眼镜。”接着,韩国良详细地描述了面试时两人对话的情形。 韩国良:“你的履历和资质相当好,请问你觉得这么多年你最擅长财务哪个领域?”面试者:“财务管理工作我应当比较全面,比如我很擅长财务分析……”韩国良:“谈谈你怎么个擅长法儿?”面试者:“比如,我公司的财务报告相当正规,质量和编制时间都符合上市公司标准,每月都要进行财务分析,采用比率分析、因素分析法等,对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等进行详尽分析,还要加以各种图表说明……”韩国良(眼前一亮):“这样好的报告和分析你做了6年,你举一个例子,说明你的价值吧。譬如CEO是如何采纳你的分析结果的,创造了什么价值。”面试者(呆住,沉默了将近1分钟后):“CEO没有采纳过建议,也没有利用分析的结果,没有案例,对不起。”……“来面试的人中,很多人的学历都高过我,凭他们的履历和资质,本来是可以轻轻松松地拿月薪三万的,但最后,他们却往往只能找到月薪三千的工作。”韩国良叹了一口气,不无惋惜地说。 听完韩国良的故事,有些费解,也颇不以为然。仅仅从一个财务人员处理和对待财务报表的方式,就断定这个人的财务管理能力,这是否有些武断呢? 4张财务报表 我们通常所做的财务报告主要由4张报表组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是在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方法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的书面文件。“4张财务报表构成了财务报告的主体,很多人都能把财务报表的各项内容背诵下来。但为什么是4张报表、4张报表为何是这个布局、你知道吗?” 韩国良认为:“无论企业有多大,无论制度怎么变,都是这样一个道理:怎么样成立公司?要投入资本,形成资产规模,经营开始后还要借入一部分,这是铺摊子,于是有了资产负债表;经营的目的是什么?是盈利,怎么反映盈利情况?于是有了利润表;盈利了,“口袋”里面有钱吗?于是有了现金流量表;上述都实现了,会使公司股东财富发生哪些变化呢?于是便出现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以说,4张财务报表概括了企业的所有行为结果。”韩国良为记者揭晓了答案。 在韩国良看来,资产负债表的左边是投资活动结果,包括了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是短期与长期投资的结果,这些信息将会提示我们如何管理营运资金及怎样进行投资管理等;右边是负债及权益,是筹资活动的结果。这些信息将会提示我们资本结构怎样?筹资方式、期间、资金成本等;利润表的上半部分是经营活动的结果,下边是非经营活动的结果,这些信息将会告诉我们如何管理收入、成本、税金、理财产品等;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同样也是如此。 财务报表的秘密 韩国良为了更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他抄起一支笔在纸上比划起来:“举个小例子,公司成立之初形成财务报表的第一笔分录就很有学问,譬如我们公司异地拿个房地产项目,前期粗略的投资决策已经做完,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