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PPT课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点ppt优质版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搭设要点
对立杆稳定性的说明
❖ 考虑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受人为操作因素影响很大的一种 临时结构,设计计算一般由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故 所给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力求简单、正确、可靠。 应该指出,第条规定的立杆稳定性计算公式,虽然在表达形 式上是对单根立杆的稳定计算,但实质上是对脚手架结构的 整体稳定计算。
防护 栏杆
❖ 脚手架通道内侧要搭 设防护栏杆。
连墙件的说明
脚手架的连墙件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经常采用的 ❖ 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 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形式有:扣件式连接、焊接,螺栓连接等,但涉及 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 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的有关规定执行。
外脚手架垮塌砸中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要点
1、 限制连墙件偏离主节点的最大距离300mm,只 ❖ 脚手架验收:1、每搭设完 6m~8m 高度后;
位于江苏镇江闹市区一幢6层楼脚手架突然坍塌,造成正在拆楼改造的工人1死3伤。
有连墙件在主节点附近方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 脚手架连墙件扣件式连接。
试验表明:一个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的承载能力大 2.
国内外发生的脚手架倒塌事故,几乎都是 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
❖ 1、 限制连墙件偏离主节点的最大距离300mm,只有连墙件在主节点附近方能有效地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
脚手架通道内侧要搭设防护栏杆。
脚手架通道内侧要搭设由防护于栏杆连。 墙件设置不足或连 墙件被拆掉而末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工人将拆下的废弃物堆积在脚手架上,堆积物过于沉重,加上砸墙时造成脚手架晃动,导致脚手架被压趴。
最新-《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9)培训-PPT文档资料

8、将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由单排架取3kN改为 2kN,双排架取5kN改为3kN ;
表4.3.1 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项目 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 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型钢悬挑梁
的强度、稳定与变形
立杆稳定
连墙件强度与稳定
满堂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 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
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四周和内部水 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m~6m设置连墙 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 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当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1.5m, 架体四周及中间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 并且刚性连接点的水平间距不大于4.5m,竖 向间距不大于3.6m时,可按双排脚手架的规 定进行计算。
9、增加了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的构 造和计算内容。
10、补充了与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相关的 内容。包括结构体系、构造要求、荷载取值、 设计计算等。规范中将此类支架体系划分为满 堂脚手架(顶部荷载通过纵、横向水平杆传至 立杆)和满堂支撑架(顶部荷载通过立杆顶端 的可调顶撑传至立杆)二种体系。满堂支撑架 根据剪刀撑的间距(5m)细分为普通型满堂 支撑架和加强型满堂支撑架。
4、双管立杆脚手架的经济性不好,在施工现场已经很少使用,本次修订 中予以取消。
5、脚手架柔性连墙件的做法粗糙,可靠性差,不符合安全要求,本次修 订中予以取消。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 困难时,应采用 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6、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将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 准值的计算公式形式由:wk=0.7μz·μs·w0(w0取n=50)修改为: wk=μz·μs·w0(w0取n=10) w0—基本风压值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4课件

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 6、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
一端下斜连接。 • 7、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
二、构造要求
(六)连墙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通常可以布置为 三步三跨、两步三跨以及两步两跨等,一般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在20 ~40平方米 。
• 2、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 3、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
• 规范中推荐以双轴对称截面钢梁 做悬挑梁结构。悬挑脚手架的搭 设高度不超过20米。悬挑梁截面 高度不应小于160mm。每个型钢 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 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 丝绳、钢拉杆作为附加保险措施, 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悬挑 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 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用于锚固 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 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规范》
(JGJ130-2011)
一、基本认识——相关术语
1、扣件:采用螺栓紧固的扣接连接件为扣件;包括直 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2、底座:设于立杆底部的垫座;包括固定底座、可调 底座。
3、水平杆:脚手架中的水平杆件。沿脚手架纵向设置 的水平杆为纵向水平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水平 杆为横向水平杆。
• 在建筑结构角部,钢梁宜扇形布置;如果结构角部钢筋较多不能留洞,可采 用设置预埋件焊接型钢三角架等措施。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培训ppt课件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 置。
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不得滞后
42
脚手架基础
1、基础平整密实;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 2、立杆垫板或底座地面标高搞出自然地坪5-10cm; 3、基础排水通畅,使用期间不得有积水; 4、对脚手架基础沉降进行经常性检测。
4、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 斜道宽度
5、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 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m,挡脚 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6、运料斜道两端、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 设置连墙件。
47
构配件设置几何原理分析 几何不变 几何不变
F 几何可变
48
F
几何可变
49
F
几何可变
50
斜腹杆
16
扣件
1、可锻铸铁、铸钢,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
合格证、 质检报告
锈蚀、变形、 滑丝等缺陷不
得使用
按扣件 类型使用
螺栓扭力矩 65N·m不得
破坏
17
1、可用钢、木、竹,单块脚手板质量不宜大于30kg
脚手板 2、质量、尺寸等要求;
竹笆片
木脚手板(厚 5cm,宽20cm)
≥1m,不少于2 个旋转扣件
40
15m
高度在24m 及以上 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 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 刀撑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 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 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 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 顶连续设置。
41
横向斜撑
高度在24m 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 架可不设置;
5
4、事故分析
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

酚挛走烃首易惋厨露诞敌兵谆逸腥挠冒痪惋医浅埋分痈瑰元蜒瓦挠你薛贩[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
纵向水平杆的搭设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鲤琵慢鹏幽及丘元显瑟竟箕鸽略陆琉详辛态甄刃棚叶戒搞厂累蜡旁无宁雷[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
连墙件作法
仗卷敝擂润民退叠络界改帘具携净观锄耘已塑忌乱抵扩黎疯舌驹俺撩胃痪[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
连墙件作法
(三)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 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久宏瞪氮缝咨肾舍率僚惕基甸钞量忍篆曾姿橡沫彼殉简敖帆力囤忱拭烬蜀[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
根据连墙杆设置情况及荷载大小 常用的脚手架规格如下表所示
饲音碱蹈挺磅斡的圈券汁啮澜骸求枕梳绵啼空喝禹跃炕筷冕冲墩扎垄骗蓑[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
螺栓
党恭菜属圣佑横矮渣入扛眺镊舞耗篆廷算簿给蒂哎衍嫉致迟聂敏镁女唆杉[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
直角扣件
朴的鲤座垢米坏巴丰蒲征乎宝亩茧簧贤哭虫酝舀裂赫抱攘都揉儡悍玖借怂[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课件
3 脚手板 脚手板可用钢、木、竹等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竹脚手板,则应用毛竹或楠竹制成竹串片板及竹笆板。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工程

第一章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工程结合该工程结构形式和地下室的布置、建筑物的有效高度及施工用地的实际情况,该工程六层以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七层以上全部采用悬挑式扣件式脚手架。
确保文明施工。
钢管脚手架封闭施工,四周满挂绿色密目式安全网,起到确保周边居民安全,减少施工灰尘外扬和美化施工环境的作用。
脚手架必须分段挂牌脸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因脚手架搭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管理,所以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脚手架搭设方案。
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拆卸、使用管理等将严格遵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01)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河南省有关标准执行。
第一节脚手架的主要配件及材料选用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组成构件有:立柱、纵向水平杆(大横杆)、横向水平杆(小横杆)、扣件、脚手板、剪刀撑(十字撑)、横向支撑(横向斜拉杆)、连墙件、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底座。
2、材料选用048mm,厚3.5mm的钢管,竹笆脚手板和18Cnl高木质踢脚板。
第二节落地式脚手架构造根据施工安排,1-6层均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排距Lb选用1.05m,步距h选用1.8m,最大柱距LmaX选用1.5m,连墙件每两步两跨设一点。
1、立柱构造要求:立柱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o2、纵向水平杆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水平杆之上,并以直角扣件扣紧在横向水平杆上。
纵向水平杆在操作层的间距不宜大于400mm。
(2)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大于6m。
(3)纵向水平杆一般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o3、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柱上,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一般为400mmo4、竹笆脚手板的构造要求:(1)竹笆板主筋应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脚应用直径为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ppt

钢管间通过扣件连接,其基本形式有三种
直角扣件,用于连接扣紧两根互相垂直相交的钢管; 旋转扣件,用于连接扣紧两根呈任意角度相交的钢管; 对接扣件,用于钢管的对接接长。
立杆底端立于底座上,脚手板铺在脚手架的小横杆上,直 接承受施工荷载。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Page 3
二、立杆的构造
Page 14
七、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的设置
1.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连续设置 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 侧立面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 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Page 15
2.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 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 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Page 11
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小 横杆在上,大横杆在下;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小横杆在 下,大横杆在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 。
木脚手板
竹笆脚手板
Page 12
六、连墙件的设置
1.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 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 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 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
Page 13
4.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 筑物连接。
与砼梁拉结
与砼柱拉结
与砼楼面预埋件拉结
Page 8
四、横向水平杆的构造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小横杆),用直角扣件 扣接且严禁拆除。
脚手架安全施工PPT课件

明确需要拆除的脚手架类型、规格、数量 及所在位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拆除方案 ,包括拆除顺序、方法、人员配置等。
准备工具和材料
检查脚手架状态
准备必要的拆除工具和材料,如扳手、锤 子、安全带等。
对需要拆除的脚手架进行检查,确保其处 于安全状态,如有损坏或不稳定情况,应 先进行修复或加固。
2024/1/27
2024/1/27
检查脚手板铺设是否严密 、平稳,无探头板现象。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 检查和维护,确保脚手架 安全使用。
检查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 网、护身栏等是否齐全、 有效。
12
03
脚手架使用安全与防护措 施
2024/1/27
13
使用过程中安全要求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使用脚手架前,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024/1/27
加固措施
在恶劣天气来临前,应对 脚手架进行加固处理,增 强其稳定性。
防滑措施
在雨雪天气中,应采取防 滑措施,如铺设防滑垫等 ,避免人员滑倒。
15
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在脚手架周围应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
全。
2024/1/27
配备灭火器材
在脚手架使用现场应配备灭火 器材,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 事故。
选用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荷载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2024/1/27
优先选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脚手架类型。
6
选用原则与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2024/1/27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的内外脚手架搭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③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④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
21
.
22
(三)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
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整坚 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 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于100mm。
.
26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
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
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
27
纵向水平杆搭接要求
.
28
.
29
.
30
.
31
.
32
5.设抛撑
在设置第一层连墙件之前,除角部外,每 隔6跨应设一根抛撑,直至装设二道连墙件 且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抛撑应采 用通长杆,上端与脚手架中第二步纵向水 平杆连接,连接点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300 mm。抛撑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 30°。
.
12
钢筋网片脚手板
.
13
4 连墙件 连墙件将立杆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
可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刚性连墙件 (脚手架高度大于24m),
也可采用钢筋作拉接筋的柔性连墙件(脚 手架高度小于24m)。
.
14
连墙件作法
.
15
连墙件作法
.
16
柔性连墙件(图中有拉无顶)
.
17
5.底座 底座形式有内插式和外套式两种 内插式的外径D1比立杆内径小2 mm, 外套式的内径D2比立杆外径大2 mm。
架高超过40m 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
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
.
4
2 扣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铁铸造
的扣件,其基本形式有三种:用于垂直交 叉杆件间连接的直角扣件;用于平行或斜 交杆件间连接的旋转扣件以及用于杆件对 接连接的对接扣件。
.
5
螺栓
.
6
对接扣件
.
7
旋转扣件
.
8
直角扣件
.
9
3 脚手板 脚手板可用钢、木、竹等材料制作,
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竹脚手板,则应 用毛竹或楠竹制成竹串片板及竹笆板。
.
2
(一)构成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通过扣件将立杆、水平 杆、剪刀撑、抛撑、扫地杆、连墙件以及 脚手板等组成。
.
3
构配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钢管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外径48 mm、壁厚
3.5 mm的焊接钢管,也可采用外径51 mm,壁厚3.1mm的焊接钢管。用于横向 水平杆的钢管最大长度不应大于2m;其他 杆不应大于6.5 m,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 应超过25kg,以便适合人工搬运。
一、脚手架的类型
脚手架的类型按照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木脚 手架、竹脚手架和金属脚手架;
按照用途分为操作脚手架、防护脚手架、 承重和支撑脚手架;
按照其构造分为多立杆式、框式、吊挂式、 悬挑式、升降式以及工具式;
按照搭设部位分为外脚手架和里脚手架
.
1
二、扣件式脚手架
单排脚手架 单排脚手架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墙体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 2、建筑物高度超过24m; 3、空斗砖墙、加气块墙等轻质墙体; 4、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M1.0的砖墙。 双排脚手架 1、落地式脚手架 2、悬挑式脚手架
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
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或矩形布置。 4)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
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 步)。 5)对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 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 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6)对高度在24m 以上的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 建筑物可靠连接。
.
23
根据连墙杆设置情况及荷载大小 常用的脚手架规格如下表所示
.
24
纵向水平杆的搭设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 不宜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可采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 接。如采用对接扣件方法,则对接扣件应 交错布置;
如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 m, 并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
.
10
冲压钢脚手板是常用的一种脚手板一般用
厚2 mm的钢板压制而成,长度2~4 m,
宽度250 mm,表面. 应有防滑措施。
11
木脚手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50 mm的杉木板或松 木制作,长度3~4m,宽度200~250 mm,两 端均应设镀锌钢丝箍两道,以防止木脚手板端部 破坏。
竹脚手板,则应用毛竹或楠竹5
(3)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
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 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 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 径为4mm 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 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 的钢筋。
.
33
6.搭设连墙件
(1)连墙件数量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尚应满 足下表要求。
脚手架 竖向间 水平间距 每根连墙件覆
高度 距h
(la)
盖面积/㎡
≤50m 3h
3 la
≤40
注:h——步距;
la——纵距。
.
34
(2)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
25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 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 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 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
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
.
18
a)内插式底座;b)外套式底座 扣件钢管架底座
1—承插钢管;2—钢板底座
.
19
脚手架构造示意图
.
20
(二)扣件式脚手架设计
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 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一般 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