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折纸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一.1折纸_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一.1折纸_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折纸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数学下册的第一单元——折纸。

该单元主要掌握折纸基本操作,了解不同折法带来的不同效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折纸方式及其基本操作2.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折纸任务3.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4.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常见折法及其操作方法2.理解不同折法的作用难点1.折线的画法和位置2.理解折纸原理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折纸作品,引入新课。

随后,向学生提问:折纸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依次展示,列举重点。

第二步:梳理学生已有知识教师请学生们将自己已学过的折法依次主持出来,之后让学生用纸测试每一种折法的效果。

第三步:讲解新知识1.折法分类及操作:从基础折法讲起,按难度逐步讲解。

教师先让学生看图、实物,再让学生自己做。

2.折纸细节:教师让学生认识一些折纸细节,如:–不要用力过猛–折线要准确 (不要歪歪扭扭)–弯折的地方要顺–重要折痕 (例如:折中线)第四步: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做折叠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操作的熟练度,也能让学生的操作更加准确。

第五步: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该知识点。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认真讲解,边讲边做,讲解时注重示范。

2.演示法用实物示范后请学生自行操作,纠正细节错误。

3.作业法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和提高操作技巧。

六、教学反思针对折纸这一内容,反思后,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程度不同导致的差异,同时可以选拔一些学生进行示范,发挥其表率作用,适时安排更好的操作时间和内容。

同时,在教学中切忌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不盲目地提高折纸难度,要根据学生基础调整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折纸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 2 页内容及“练一练”第 1~3 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引导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折纸”中的教学情境图,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图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如: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1 + 12 4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1 - 12 42、提问: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探究1 +12 4(1)师:这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能直接相加吗?谁先估计一下他们的和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2)小组内讨论并动手操作:该如何计算1 +1 的结果2 4(3)全班交流,组织汇报。

可能会出现一下结果:我们是用折纸的方法研究的,1 +1 =3 ,指名上台展示研究的过程,2 4 4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我们的方法是先通分。

指名上台讲解解题过程: 1 +1 =2 +1 =3 ,并2 4 4 4 4说说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分数进行通分。

(因为以前学过通分,也学过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所以就想可不可以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通分,再计算)我们是先把他们化成小数然后再相加,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4)先肯定这些方法都很好,再找同学说说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由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通分是一种最简单、最通用的方法。

如:计算1 + 1 ,用折纸或化成小数都不太方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教学设计2,主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杂的折纸作品。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折纸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折纸的基本手法、折纸作品的创作和展示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折纸基础,对折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折纸的基本手法,如折叠、剪切、粘贴等。

但是,学生的折纸技巧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折纸作品还难以独立完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纸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折纸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折纸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2.示范法:展示折纸作品的制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折纸作品。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折纸作品。

5.评价法:对学生的折纸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折纸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2.准备折纸作品: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

3.准备教学课件: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折纸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折纸的基本手法和技巧,让学生初步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尝试制作简单的折纸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折纸作品。

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复杂的折纸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折纸作品。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二》教案:赏析折纸大师作品,体验厚重的文化底蕴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二》教案:赏析折纸大师作品,体验厚重的文化底蕴

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数学下册中学习到了折纸二的内容,这是一项融合了文化和艺术的学科,通过手工折纸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厚重和神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折纸大师的作品,了解折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基本的折纸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设计,制作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折纸作品。

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融入中华折纸的绮丽世界,学习并领略中西文化的艺术之美。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赏析折纸大师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或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个折纸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其中的美感和构造、动态和静态的巧妙结合,了解其中的技巧和设计思路。

2.学习折纸技巧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一些基本的折纸技巧,比如折叠、旋转、扭转、剪切、粘贴等,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并实践。

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折纸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技巧。

3.创造性设计和实践在学习了基本的折纸技巧后,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作品样例供学生模仿,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和创作。

让学生在练习和实践中逐渐提高技巧,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加强数学计算和空间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计算长宽、面积、体积等数学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折纸还需要灵活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老师还可以进行一些空间构造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实施步骤1.讲解折纸二的内容及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PPT、手绘图等方式,讲解折纸二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

2.赏析折纸艺术大师作品。

教师通过展示图像、作品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欣赏中西折纸艺术大师的作品,并向学生介绍其特点、技巧和思路。

3.学习折纸技巧教师现场演示一些基本的折纸技巧,并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练习和复制,同时,老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折纸的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二》教案: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不同难度级别的折纸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二》教案: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不同难度级别的折纸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二》教案:从简单到复杂,学习不同难度级别的折纸折纸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它不仅能练习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锻炼其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折纸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逐渐体会到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过程,学会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结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二》教案,介绍从简单到复杂的折纸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折纸成品,引导学生猜测如何折出来的,让其对折纸有初步的认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基本折法学习之前,可以先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简单的讲解。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折法:对折、翻折、折痕等。

从两张纸条开始讲解,让学生自己尝试,并鼓励一些小创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验折纸的乐趣。

在这个阶段,让学生熟悉了基本折法后,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检验学生的折叠技巧。

3.学习难度递增折法在学习了基本折法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更有难度的折纸了。

在教学中,可以将难度按照递增顺序进行设计,从简单到复杂。

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参考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二》教案中的设计:从熟悉基本折法的简单动物、花朵、空心立方体等,到中等难度的青蛙、鸽子、吊环、鲸鱼等,再到较为复杂的蝴蝶、蝉、犀牛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教学可以采用示范加辅导,不仅让学生清晰了解整个折叠过程,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难点进行解决。

4.巩固在完成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可以让学生自编一道折纸题目,由同学互换作答。

在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画画折纸作品、写一篇心得体会,做出一份纪念册,激发学生求知的韧性。

同时,巩固阶段也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体现出折纸乐趣、美感和智力风范。

二、教学反馈折纸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实践技能,学生在学习时也有可能遇到难以折叠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对折纸进行深入研究,把握重点和难点内容。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和情况,看是否有同学只能看不会做,及时加以调整。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折纸》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折纸》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折纸,学生可以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折纸的基本概念、基本折法以及折纸作品的设计与创作。

教材以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探索折纸的规律,最后通过实践创作出自己的折纸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折纸这一活动并不陌生。

他们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认识、变换等知识,这些都为学习折纸提供了基础。

然而,学生在折纸方面的技能和创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折法,能够独立完成折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概念、基本折法。

2.教学难点:折纸作品的设计与创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教学法、分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PPT、折纸材料、实物展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折纸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折纸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基本的折法。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折纸的规律,互相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折纸创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折纸的基本概念、基本折法以及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折纸说课稿

折纸说课稿

《折纸》说课稿(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一节《折纸》中的第一课时。

一、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折纸”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年级时,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五年级上册又学习了通分的知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比较抽象,所以教材设计了通过“折纸”活动的直观操作来探究算理,然后画方格图,把直观操作上升到半抽象的表征,最后抽象出算式归纳出计算方法。

掌握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的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教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情感与价值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分析与概括能力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的算理。

关键: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四、说教法主要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主动探究,交流出探究结果,并利用发现式教学法让学生独立发现,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归纳出算理。

以此同时,我还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

在具体的情境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五、说学法注重让学生在计算法则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计算法则,让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体验转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具体方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练习巩固法。

六、说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

2020春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单元-单元课件 (2)

2020春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单元-单元课件 (2)

1- 2 - 3
77
=5-3 77Biblioteka =2 7留在 家中
男生人数
2
3

7
7
1-( 2 + 3)
77
=1- 5 = 2
77
算一算,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淘气和笑笑计算
4 9

1 4

5 9
时用了不同的方法,你能看懂吗?
小试牛刀(源于《典中点》)
1.计算。 (1) 1 1 5
答: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
1 4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怎么计算?算一算,说一说。
35 48
52 63
小试牛刀(源于《典中点》)
1.看图填空。 (1)
2 1=( 6 ) ( 1 ) ( 7 ) 3 9 (9 ) (9 ) ( 9) (2)
1 1=( 3 )( 1 ) ( 2 ) ( 1 ) 2 6 (6 ) ( 6) ( 6) ( 3 )
8 1 24 3
改正: 3 5 = 6 5 11 8 16 16 16 16
( ×) ()
辨析:没有正确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导致计算错误。
易错辨析(选题源于《典中点》)
5.一这张张彩彩纸纸,的做16 彩,旗做用彩去花了用这去张了彩这纸张的彩纸49 ,的比几做分彩之花几多?用去了
2.计算下面各题。
7

4
17
=
12 15 20
57= 1 6 9 18
2 1 =17 3 7 21
5 3 = 11 8 7 56
3.解方程。
x 1=3 68 x= 5 24
4 x= 5 9 1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折纸》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折纸》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提高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折纸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1. 折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折纸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折纸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折纸样品、折纸图解、PPT课件。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折纸样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折纸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通过PPT课件和折纸图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演示:教师演示折纸的基本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数学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折纸中的问题。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折纸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折纸》北师大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折纸作品制作: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制作一个折纸作品。

2. 数学问题解答:解答课堂上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折纸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同时,对于折纸中的数学问题,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数学问题解决”环节。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 - 数学问题解决1. 引入数学问题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折纸技巧之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折纸相关的数学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折纸》优秀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折纸》优秀说课稿

一、1 《折纸》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折纸》.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方面。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I、《折纸》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倍数与因数,分数的再认识、约分,通分。

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将为本单元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五年级下册的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分数应用题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方法与过程:通过直观的折纸操作活动,感受计算异分母加减法的必要性,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車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三、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顺利达到本节课预定的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讨论法。

通过学生的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借助展台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抢答、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指导学生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四、说学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己能说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五、说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

“数学课没有新课,新课就是复习课。

2020春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单元-单元习题课件 (2)

2020春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单元-单元习题课件 (2)
1 分数加减法
第1课时 折纸 分母成倍数关系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BS 五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1.看图填空。 (1)
23+19=( (
6 9
)( )+(
1 9
)( )=(
7 9
) )
(2)
21-61=((
3 6
)( )-(
1 6
)( )=(
2 6
C.1110-153+110
(3)从 3 里面连续减去( B )个81,最后的得数是 1。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 () () ()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面算式的结果最接近21的是( A )。 A.23-19 B.58-14 C.112+13
(2)下面算式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是( C )。
A.95+23-35
B.1-27+29
BS 五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 1 分数化成小数
1.填空。
(1)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所以190 化成小数是( 0.9 ),13070化成小数是(0.37 )。
(2)把245化成小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 4 )÷( 25 ) 直接计算,结果是(0.16 )。
数。
12-14=
1 4
112-214=
1 24
14-18=
1 8
19-118=
1 18

五年级数学折数法

五年级数学折数法

我们要学习五年级数学中的折数法。

折数法是一种计算方法,通常用于解决与分数和小数有关的问题。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比如10,我们想知道它被折成了多少份。

例如,如果我们把10折成两份,那么每份就是10 ÷ 2 = 5。

折数法的核心思想是:总数÷ 份数= 每份的数量。

假设总数为T,份数为N,那么每份的数量就是T ÷ N。

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计算一些具体的例子。

例如,如果我们有10个苹果,并且我们要把它们分成5份,那么每份有多少个苹果?计算结果为:2个苹果每份。

再比如,如果我们有100米的路,并且我们要把它分成10段,那么每段有多少米?计算结果为:10米每段。

通过折数法,我们可以快速地找出每份的数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折纸》|北师大版(2023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折纸》|北师大版(2023秋)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非仅仅是评判者。我发现这种角色转变有助于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过,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发言机会较少,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观点没有被充分听取。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4.增强审美观念:让学生感受图形对称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对数学美的追求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举例解释:
a.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b.识别对称轴: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并理解对称轴将图形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关于对称轴是完全重合的。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折纸》这一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通过折纸活动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的对称美,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如何准确地找出对称轴感到困惑,这说明我在讲解对称性质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c.应用对称性质:利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计算图形面积等。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举例解释:
a.理解对称性质:学生需要通过折纸活动观察和思考,理解对称性质,如对折后的图形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
b.空间想象:在无具体操作的情况下,学生需要想象出图形的对称轴,这对于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制作七巧板》浙教版劳动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制作七巧板》浙教版劳动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新知讲解 ◎劳动创意坊
板的分割方式丰富多样,有直线型、折线 型、圆弧型等,它们各有什么特色?能拼出 怎样的图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名称
板块样式
典型拼图
六巧板
新知讲解 ◎劳动创意坊
板的分割方式丰富多样,有直线型、折线 型、圆弧型等,它们各有什么特色?能拼出 怎样的图形?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名称
新知导入
项目二:传统工艺需传承——传统玩具我制作
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经典的布艺、泥塑、竹木、 折纸玩具。这些饱含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的传统玩具,值得我们传承境
制作传统玩具
中国的传统玩具有很多,比如竹蜻蜓、七巧板、华容道等,但现在这 些玩具正在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令人惋惜。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 可以自己制作它们,然后和同学们比赛玩一玩。
2.待胶水晾干、粘合稳固,用 钢丝锯切割。
新知讲解 ◎劳动实践·实施
同学们,请根据设计图开始制作吧。下面是老师的创作过程。
3.用砂纸打磨,使每块巧板边沿平直、表面光滑。
作品完成后,拼一拼、玩一玩, 试试你能拼出哪些图案!
新知讲解 ◎劳动创意坊 你能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出哪些有趣的事物呢?
房子
蝴蝶
新知讲解 ◎劳动创意坊 你能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出哪些事物的东西呢?
新知讲解 ◎劳动创意坊 你能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出哪些事物的东西呢?
数字
新知讲解 ◎劳动反思
1.你对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满意吗?说说它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2.你设计的七巧板能否顺利拼出各种事物呢?如果失败了那是为什么?
新知讲解 ◎劳动反思
认识七巧板材料 学习制作过程 七巧板大赛
作业布置
在学习制作七巧板的过程中,你一定收获了很多 本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或许还有失败的作品。 请把这些经历都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名校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名校教案

第1节折纸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学具: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l.出示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这两个人物是谁呀?生:孙悟空和猪八戒。

师:这节课他们将陪我们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可以说他们历尽磨难,师父唐僧有时也会给他们出一些题目,要是全做对了就有奖励。

这不,师父又给他们二人出题了,想知道师父出了什么题吗?2.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幻灯片出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

2 5+15=110+710=34+14=38+18=7 10-110=25-15=813-413=56-16=师:师父这几题可把孙悟空和猪八戒难住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答吗?师:咱们五年级一班的同学就是有爱心。

师:谁愿意帮助猪八戒解答这几道题?生回答。

师:谁愿意帮助孙悟空解答?生回答。

(2)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全算对了,可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还是不会算呀,谁来告诉他们计算像这样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题目的方法是什么?生: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孙悟空和猪八戒按照我们的方法,也将师父出的题目全做对了,师父奖励他们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饼。

设计意图:抓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这一新知生长点切入.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师生共讨,学习新知幻灯片出示“师父奖励他们每人一张大小一样的饼,猪八戒吃了这张饼的二分之一,孙悟空吃了这张饼的四分之一”。

学生质疑。

师:师父看到他们二人吃的饼,又要给他们提出问题了,谁来说说师父可能会出什么问题呢?预设问题:(1)谁吃得多?(2)各自剩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3)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4)猪八戒比孙悟空多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12+14)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ppt课件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ppt课件

=3 6
2 3

2×2 3×2
=4 6
6是2的倍数,也是 3的倍数,叫做2和 3的公倍数。
3 6
<
4 6
所以
1 2
<
2 3
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 叫做通分。
练一练:在下面的圈里填上>或<。
2 3
>
3 7
3 7
>
1 4
5 6
>
4 5
3 8
<
4 7
例2:红红和聪聪比赛打字,两人打同样的一份稿子, 谁打得快呢?
3 4

4 5
5 9

4 7
7 8

5 9
4 5

28 35
3 4
= 15 20
5 9
= 35 63
7 8
= 63 72
3 7
= 15 35
4 5
= 16 20
4 7
= 36 63
5 9
= 40 72
28 35
>15 35
所以
4 5
>3 7
15 20

16 20
所以
3 4
<4 5
35 63

36 63
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如 4 、7 和 13 都是假分数。 44 8
你能说出几个真分数和几个假分数吗?
真分数
7 5
、2 5
、3 5
……
假分数 3 、5 、 7 …… 2 22
例2: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几个?
每人先分1个,把剩 下的1个苹果平均分 成4份……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课件

• 17 分数除法(一)
• 18 分数除法(二) • 19 分数除法(三) • 20 确定位置(一)
• 21 确定位置(二) • 22 邮票的张数 • 23 相遇问题 • 24 “象征性”长跑 • 25 有趣的折叠 • 26 包装的学问 • 27 复式条形统计图 • 28 复式折线统计图 • 29 平均数的再认识
把这4个纸箱换一种方式放在墙角处,可以怎样摆,各 有几个面露在外面?想一想,与同伴交流。
1234 5
想一想,做一做,填一填。
①号
②号
想一想,做一做,填一填。
活动任务和要求: 1.按记录单上的摆法摆放小正方体; 2.观察并记录小正方体的个数和露在外面的面数; 3. 试着找一找规律,然后把表填完整。
1.看图列式计算。 甲、乙两队合修一条公路。没修的部分占这条 公路的几分之几?
2.一个人一天中大约有 1 的时间学习和工作, 1 的时间用餐, 1的时间参3 加文娱或体育活动,剩8
6
下的时间睡觉。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一天时间的
几分之几?
3.算一算,与同伴交流你的计算方法。
5.一瓶果汁,淘气分四次喝完。第一次喝了这瓶果
汁的 1 ,然后加满水;第二次喝了一瓶的 1 ,
6
3
然后再加满水;第三次喝了半瓶,又加满水;第
四次一饮而尽。淘气喝的果汁多还是水多?你是
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0.5 0.75 0.875
3
29
20
5 20
1.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
的 3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10
8.估一估,连一连,下列算式结果与哪个数最接 近?算一算。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纸》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折纸》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折纸,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折纸。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折纸活动不陌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折纸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几何图形的特点运用到折纸活动中,进行创新折纸。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引导启发等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折纸材料等手段,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折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导入: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特征是如何体现在折纸活动中的。

3.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体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4.创新折纸:学生根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进行创新折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几何图形的特点运用到折纸活动中。

5.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如何在折纸活动中运用这些特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创新折纸的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的折纸作品评价,以及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天国际
[问答题,简答题]气柜过滤器的作用是什么?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颈动脉听诊区位于()A.胸锁乳突肌外缘与甲状软骨连线的交点B.锁骨上窝C.胸锁乳突肌后缘上方2~3颈椎横突水平D.锁骨下窝E.胸锁乳突肌内缘与甲状软骨连线的交点 [单选,A1型题]某患者男,24岁。右下腹疼痛难忍,到医院就诊。经医师检查、检验,当即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遂对其施行阑尾炎切除术。手术情况正常,但拆线时发现伤口愈合欠佳,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手术医师告知,此系缝合切口的羊肠线不为该患者的人体组织吸收所致,在临床中少见。经 [填空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单选]西方人认为,其年龄、婚否、收入状况等问题属个人隐私,根据礼仪的()原则,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应避开这类问题。A、礼B、敬C、仪D、尊 [单选]谁对机组成员遵守飞行基本规则负责:()。A.航空单位负责人B.机长C.民航总局及其地区管理局 [单选]慢性胆囊炎的CT特征性表现是()A.胆囊大,囊壁水肿,密度低B.胆囊正常大小,肝内胆管扩张C.胆囊小,囊壁增厚D.胆囊大,胆总管扩张E.以上都不是 [单选]下列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实质重于形式的是()。A.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资产进行入账C.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D.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单选]在催化重整汽油馏分中,其()远比直馏汽油馏分的高。A、芳烃B、异构烷烃C、正构烷烃D、不饱和烃 [单选,A1型题]砒石的功效不包括()A.攻毒B.杀虫C.逐水通便D.截疟E.敛疮 [填空题]机器制造的装配方法有()法、()法、()法和()法。 [单选]肺结核咯血的最常见原因为()A.病灶钙化B.病灶形成纤维化C.渗出和空洞病变D.病灶出现硬结E.血小板减少 [单选]保存蜡封接穗的适宜温度是()A、&mdash;5~10℃B、0~5℃C、5~10℃D、10~15℃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不包括().A.血液中的缓冲体系B.细胞内外的离子交换C.肺的呼吸交换D.肾脏的排酸保碱功能E.肝脏的生物转化 [单选]下列工程分析的方法中,()最为简便,但所得数据准确性差。A.物理模型法B.物料平衡计算法C.专业判断法D.资料查阅分析法 [多选]桥粒胞质内蛋白的主要成分是()A.桥粒芯糖蛋白B.桥粒斑蛋白C.桥粒芯胶蛋白D.桥粒斑珠蛋白 [单选,共用题干题]患者女,17岁,8岁时因老师发问首次突然昏倒,17岁时因频繁晕厥、抽搐4年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ECG示窦性心律,Q-T间期460ms,T波电交替。对明确诊断无意义的检查是()A.家族成员有早发猝死史B.运动试验C.动态ECGD.Valsalva试验E.颅脑CT [单选]在下列情况中,何种情形将会使预算约束在保持斜率不变的条件下作远离原点的运动?()。A、x的价格上涨10%而y的价格下降10%B、x和y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下降5%C、x和y的价格都下降15%而货币收入下降10%D、x和y的价格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上涨5%E、上述说法都不准确 [单选]初治涂阴肺结核的治疗方案()A.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3个月B.强化期1个月/巩固期8个月C.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4个月D.强化期3个月/巩固期3个月E.强化期3个月/巩固期9个月 [单选]不符合甲状腺危象的诊断标准的是()A.心率160次/分B.体温37.5℃C.恶心呕吐D.皮肤潮红、多汗E.失水、休克 [单选]诊断化妆品痤疮时重点需要了解()。A.痤疮发生的时间B.痤妆品的卫生质量E.施用化妆品的种类和频率 [单选]胃间质瘤起源于胃壁的()。A.浆膜层B.黏膜层C.黏膜下层D.黏膜肌层E.固有肌层 [单选]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哺乳妇女每天摄人钙()A.800mgB.1000mgC.1200mgD.1500mgE.2000mg [名词解释]内生环境 [名词解释]卷内目录 [单选]超声检查盆腔需适度充盈膀胱,目的是:()。①作为透声窗;②推开肠管;③作为辨认脏器的标志;④作为解剖的参照结构;⑤有助于提高子宫位置,以便充分显露脏器。A.①②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E.①②③④⑤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刺激腕部尺神经,用表面电极在小指展肌记录诱发电位的形状()A.起始为正相的三相波B.起始为负相的双相波C.起始为正相的双相波D.多相波E.单相波 [问答题,简答题]纯化器出口露点偏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颅脑MRI技术叙述错误的是()A.增强检查,注射对比剂后行T2WI成像B.增强扫描常用对比剂为顺磁性对比剂Gd-DTPAC.常规颅脑扫描横断位成像应在正中矢状位像上定位D.层厚4~8mm,层间距取层厚的10%~50%E.血管性病变常做平扫加血管成像 [单选,A1型题]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的是()。A.健康心理学B.变态心理学C.神经心理学D.药物心理学E.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侯马晋城遗址 [多选]下列各项中,影响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金额的有()。A.当期应交所得税B.递延所得税收益C.递延所得税费用D.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 [单选,A1型题]当进入第二产程时何时开始保护会阴()A.宫口开全时B.儿头拨露使会阴后联合紧张时C.儿头着冠时D.儿头仰伸时E.儿头俯屈时 [单选]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医疗废物应依法()A.封闭场所并销毁物品B.强制隔离治疗C.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D.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处理E.报卫生防疫部门处理 [单选]由于()耐磨性差,用于室内地面,可以采用表面结晶处理,提高表面耐磨性和耐酸腐蚀能力。A.瓷砖B.花岗岩C.微晶石D.大理石 [单选]关于普查的目的,以下哪项不正确()A.早期发现病例B.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C.了解疾病的分布D.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E.验证病因假设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自何时起实施?()A、1995年6月30日B、1995年10月1日C、1996年6月30日D、1996年10月1日 [填空题]粗集料在混合料中起()作用。 [单选]()不是旗帜广告的制作技巧A、增加旗帜广告的吸引力B、选用多媒体形式C、选择最佳的位置D、在广告上加上Click或"请点击"字样 [单选]下列指标中,属于建设项目动态财务评价指标的有()。A.利息备付率B.财务内部收益率C.资产负债率D.偿债备付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