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地几点心得

合集下载

CT引导下经皮定位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定位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查的方法 、步骤、可能发生 的并发症等。( )指导 患者进 3
配合完成穿刺外 ,8 8例顺 利完成穿刺 ,其 中 7 6例获得组
行呼吸及屏气训练 : 扫描时和穿刺时练习平稳 呼吸和屏 气 动作 ( 平静呼吸数次后屏气 1 秒 ,反复训练 ) 0 ;有 明显咳 嗽者 ,术前应 采取措施控制 咳嗽 ( 如服镇 咳剂等) 。
盐水 、组织标本 固定液 (0 1 %甲醛 )等。( )患者的胸部 2 片和 X光片。 2 2 术前准备 ( )常规进行 E G、出凝 血时间检 查, . 1 C
对肺压缩在 3 %以上 并有进 行性 加重 者,应 协助 医生及 0
时行胸腔穿刺抽气术 ,并注意做好 稳定 患者 情绪 的工 作 , 必要时协助医生做胸 腔闭式 引流术 。 ( )咯血 :活 检后 2
】 2 9
织碎片 ,1 2例获得血性粘稠液体 。穿刺结束后 C ' T扫描示 发生气胸 4例 ,肺组织 压缩 5 ~l %,经卧床休 息、吸 % 5
氧 ,观察 3天后 自行 吸收 ,无需特殊 处理 ;l例有轻度 咯
维普资讯
干预 [] 护士进修杂 志,20 ,1 3 : 7 J. 03 3() 20
2 周玉珍 . 冠心病介入诊疗 患者的心理 问题与护理对 策
6 石
丽 ,薛秀兰,张玉琴 .主动脉 内球 囊反搏的护理
[] 广西医学, 07 2 1 ) 14-14 J. 20 , 9(0 : 68 69
3 武玉华 .急性 心肌 梗死 患者 的心 理 问题及 护理措 施
2 小 时 内 ,应 密 切 观 察 有 无 咳 嗽 、咳 痰 、 咯 血 等 情 况 发 4
生 ,如 出现咯血者 ,按咯血护理常规护理 ,确保呼 吸道通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的经验体会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应用的经验体会
肿 块 。最 小 为 大 16c × m, 大 为 62c × 74c . m 2c 最 . m . m。
三、 术前 准备 常规检 查血 常规 及凝 血 机制 , 出血 倾 有
9 . % 。2 54 6例取得 了明显 的病理结果 , 阳性率 为 9 %。其 中 3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 ( 5例 鳞癌 1 , 0例 腺癌 5例 ) 转移性肺癌 , 3例 , 未定型可疑癌 1 , 例 炎性 病变 2例 , 肺脓 肿 1例 , 结核 肺
1 , 例 感染 1 。 例 二、 并发症情况 术后发 生气胸 3例 , 出血 1例 , 肺 咯血 1 , 例 发生率分别 为 1. % 、. 7 35 %。大量气 胸 1 , 07 35 %、. 7 例 采取 胸 腔闭 式 引流术 后恢 复 , 度 气胸 2例采 取 吸氧 治疗 轻 ( 实际可 自然恢复) 2天后正常 。其他并发症经检 查属轻微 , , 做常规处理而愈。
生命体征 , 观察穿刺点 有无 出血 、 痛 、 胸 咳嗽 、 咯血 、 吸困难 呼 发生 。若有气胸 、 出血 等并 发症 , 根据 发病 程度 对 症处 肺 则 理, 若无 , 则在术后 4~ 4h作胸部透视 一次 。 2



2 8例病例为 20 09年 1月 至 2 1 0 1年 9月 在我 院就诊
总结 C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l 临床应用的实践经验 。方法
皮 肺 穿 刺 活 检 , 析操 作 的技 术 方 法 , 键 细 节 、 床 经 验 、 发 症 及 善 后 处 理 事 宜 。 结 果 分 关 临 并
穿刺准确率达到 9 . % , 5 4 诊断 阳性率为 9 % 。结论 3
关键 。
针 、—2号 腰 穿 针 。 91 五 、 作方法 操 术前 根据 正侧 位胸 片 和胸 C T扫 描 确 定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其并发症的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其并发症的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其并发症的护理刘仕蓉关键词: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护理1.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上肺部疾病由于解剖位置影响,结节性、单发性、包块性的病变无法得以明确诊断。

由此,通过CT扫描的引导方式,将穿刺针管打开胸腔皮瓣,直接在肺部存疑组织中,进行活检送病理学检查,明确局部存疑病变部位情况。

这种在影像学仪器引导下,直接采集肺部组织样本的方式,具有诊断精准、创面微小、临床损伤较少的优势,被胸外科、呼吸内科广泛用于诊断鉴别良性、恶性结节性疾病中。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前后,不仅需要临床医生、护士与病人进行全面深入沟通、密切无间配合,更需要患者与仪器设备、医生操作良好配合,才能实现明确诊断的效果。

整个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流程,可以分为术前明确告知风险。

患者要先期接受CT扫描检查整体肺部情况后,必须要帮助患者摆正心态位置,保持术中要求的体位姿势,不随意扭动身体、变换姿势。

患者要保持平静,在正常呼吸状态下,接受整个穿刺活检术过程。

同时,患者要配合好医生,在穿刺活检术中配合屏气,从而确保肺部穿刺正常进行,能够确保从预设的角度进入疑似部位,取到相应组织样本。

最后,患者要配合医生,再次进行CT扫描,整个过程中要继续保持好平静呼吸,确保穿刺针到达位置,并保留在此位置上。

由此可见,要达到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良好效果,必须要患者积极有效配合,需要术前术中术后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2.穿刺活检完毕后的系列并发症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需要穿过胸腔皮肤肌肉,还会触及肺结构组织,尽管属于微创手术,还是具有一定损伤性,特别是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完毕后,还有可能并发系列症状,临床上需要对此症状加强观察,及时予以处置处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术后加强监测,防止气胸情况发生。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针会穿透肺组织与胸膜之间的距离,容易造成胸膜之间进入空气,或者存在少量出血情况。

漏入空气或因穿破胸膜所致的气胸,原则上可以通过夹紧穿刺针皮管来实现。

CT导引下肺部穿刺术的护理体会

CT导引下肺部穿刺术的护理体会


12・ O
医堂剑麴 Q 生
箜 鲞箜
13 22—1 3 26
!ln f h aFb a . 1 .o 8 。 a0 。 Ci ,。r r 2 1V 1 4 i n uy 0 .N

[ 4]钟淘 , 于红光 , 王勇 , C 等. T引 导下经皮 肺穿活检 术后气 胸发生
管行走的微小结构 改变及 时发 现早期 癌。 由于结肠 镜插 入
人体弯曲的大肠管腔 , 给患者带 来不适 , 者易 产生紧 张、 会 患
2 12 1 清 洁 肠 道 . . .
结 肠 内 清 洁 程 度 是 影 响 结 肠 镜 检 查 质
量 的关 键 凶 素之 一 。如 果 肠 道 准 备 欠 佳 , 腔 中残 留 的 粪 水 肠
入透 视 准 备 状 态 , 动 C 启 T透 视进 行 穿 刺 , 监 视 器 上 可 实 时 在
3 1 加强监护 .
穿刺 过程 中应密 切观 察患 者生 命体 征 , 如
出现 头 晕 、 悸 、 闷 、 色 苍 白 、 冷 汗 、 激 性 咳 嗽 、 血 心 胸 面 出 刺 咯
甚至晕厥等时 , 及时 报告 医生 , 止穿 刺 , 应 停 让患 者平 卧 , 必
应 保 持 与定 位 时一 致 , 制 咳 嗽 , 要 时 术 前 给 予 止 咳 剂 , 控 必 以 免 影 响操 作 ; 有 不 适 或 痰 要 咳 出 , 患 者 用 手 势 示 意 J 若 让 。
本组 l 例患者咳嗽 剧烈 、 怕痛 , 又 术前 半 小时 口服磷 酸可 待
因 片 3 g 咳 嗽缓 解 , 0m , 穿刺 顺 利 进 行 , 者 未感 到 穿 刺 疼 痛 。 患 3 3 护 理 人 员 密 切 配 合 存 穿 刺 时 护 理 人 员 应 帮 助 消 毒 、 . 铺 巾、 醉 , 助医生 选择 穿刺 点 、 针 方 向及深 度 , 做好 麻 协 进 并 穿 刺 标 本 的处 理 , 同时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情 况 , 到 反 应 敏 捷 , 做 随 时果 断 处 理 意外 情 况 。 参 考 文 献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作者:逄淑静张洪岩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28期【关键词】经皮肺活检术; CT引导;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8—0068—01自1976年Haage等首次在CT引导下开展肺穿刺活检以来,为肺结节占位性病变和肺弥漫性病变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方法,被认为是肺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1]。

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自2006年10月开始开展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笔者整理了2009年10月—2011年6月92例经皮肺活检取得最终诊断的病例的临床资料,发现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92例患者中男59例,女33例,年龄32~79岁,平均(56±1)岁,包括肺结节占位性病变83例,两肺弥漫性病变9例。

穿刺前有24例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未能明确诊断,其余68例病变部位在肺周经临床判断支气管镜不能到达而行经皮肺穿刺取材活检。

83例结节占位性病变中,73例原发性肺癌(32例腺癌,25例鳞癌,14例小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3例转移性肺癌,1例肺原发性淋巴瘤,2例肺结核球,4例诊断未明。

9例肺弥漫性病变患者中,1例肺泡细胞瘤,2例粟粒型肺结核,3例间质炎性病变,3例诊断未明。

2 护理2.1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对肺穿刺活检不十分了解,常产生恐惧、害怕心理,且担心肺部占位在穿刺活检后病理结果为恶性病变,因此护士应耐心细致向患者介绍穿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般过程及安全性,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发生率,以及医师处理的方法、后果,介绍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治疗。

2.2 术前准备2.2.1 患者准备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机制、肝肾功能、抗HIV、HCV、心电图等,详细询问患者基础病史及过敏史。

凡有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者,胸部CT显示穿刺路径上有肺大泡、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活检者均不能行此活检术。

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张春玲

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张春玲

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张春玲发布时间:2023-06-22T02:55:10.554Z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5期作者:张春玲[导读] 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祁阳市人民医院湖南祁阳 426100摘要:目的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13例患者,记录患者检测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基础资料及检测相关指标。

结果患者检测后气胸发生几率为23.00%,出血发生几率为26.76%,以患者检测后出现并发症为因变量,以相关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直径、病变周围炎症及慢性肺部疾病均为患者出现并发症危险因素(P<0.05)。

结论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病灶深度、病灶直径、病变周围炎症及慢性肺部疾病均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通过采取术前评估、止咳、高浓度吸氧、术后生命体征观察、镇痛干预等措施,降低并改善患者检测后出现的并发症。

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危险因素;护理对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作为临床上对肺部疾病监测的常用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精确度,且能够对纤维支气管镜无法达到的部位开展检测工作[1],但由于该检测方法需对患者进行穿刺,因此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进而导致相应并发症的出现[2]。

临床经验表明[3],该检测方法造成的并发症中以出血及气胸作为常见,为探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本次研究特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13例患者,其中男性130例、女性83例,年龄18-82岁,平均(53.82±5.98)岁,肿块直径1-8.5cm,平均(3.13±0.79)cm,穿刺部位:右上叶51例、右中叶39例,右下叶43例、左上叶54例、左下叶26例。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护理

CT(一)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护理1 术前准备1.1 心理支持:大多数患者对此项技术不了解,存有不同程度的疑虑、恐惧和紧张等负性心理。

为此,耐心向患者及家属阐明作此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意义及其安全性,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之有思想准备,以便取得合作。

询问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等,了解和排除可能影响手术的有关问题。

1.2 物品准备:备齐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局麻药物及穿刺所使用的器械及无菌物品等。

扫描间常规空气消毒,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以防感染。

1.3 患者准备: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查,常规CT扫描,必要时强化扫描,以明确病变位置、形态特点、血供及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

术前嘱患者禁食6 h,禁水4 h,地西泮10 mg术前30 min肌内注射,以降低迷走神经反射,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根据肺内肿块位置及穿刺要求决定其卧姿,尽量取舒适位。

2 术中配合严格无菌操作,准确应用局麻药物。

由于呼吸可影响穿刺方向及深度的准确性,穿刺中嘱患者平静呼吸,并根据穿刺的进度要求患者屏气及固定体位,以保证穿刺准确。

观察穿刺进展情况,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胸闷、气急等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年老体弱、肺功能不良者,穿刺期间及穿刺后给予氧气吸入。

穿刺过程中,患者如出现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心率加速等,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必要措施。

活检成功后,迅速包扎穿刺点,立即采取患侧卧位,静卧1 h,可避免因液体流动性大,在重力的作用下实变区偏离针道及胸膜穿刺口使液体向胸膜下聚集,形成以胸膜为底的金字塔实变区,有效预防气体外溢,起到压迫止血和防止气胸的作用。

3 术后护理3.1 一般护理:术后置患者头低足高位,以利于脑部血供,绝对卧床休息1 h方可离开CT室。

24 h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胸闷、憋气及疼痛等,观察呼吸、脉博、血压有无异常,以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告知患者术后可有胸部微痛、痰中带血等症状,24 h内要避免剧烈活动和咳嗽,如出现呼吸困难、憋气等症状时,及时就诊;鼓励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周围型肺内占位灶明确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检查手段,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因此,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1],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由于定位准确,具有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弥补了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腔外病变难以活检的不足[2],它对肺内结节、包块及其周围病灶的定性诊断有重大意义,显著提高了疾病的确诊率。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有效护理是保证成功的关键。

我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7月对219例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检查,均获得成功。

现将有关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1年7月肺穿刺活检患者219例,其中男148例,女71例,年龄27—84岁,受检患者术前常规CT增强扫描,了解病变的部位、大小,病灶内有无坏死、液化,为选择活检区域提供依据,检测凝血功能,做好解释工作并签署手术协议书,穿刺后所取组织标本经固定送检。

1.2 使用仪器及物品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穿刺针为18GG×150mm分体式软组织切割活检针,针槽推有10mm及20mm两档。

穿刺包一个,内有(弯盘1个、孔巾l条、试管2个、小标本瓶2个、纱布5—8块、镊子两把)无菌手套2付,无菌盘1个,内有 (棉签、碘伏、弯盘)胶布,注射器4个(5ml、20ml各2个),带金属标记物1个。

药品准备2%利多卡因10ml。

1.3 CT引导定位及穿刺方法根据病灶的所示层厚间距测出病变所处平面,使用自制体表金属栅条定位确定穿刺点,并做好标记。

接着在病灶区以5 mm层厚及层距进行扫描,选择最佳的穿刺层面,确定穿刺点。

进针时动作要稳、准、快,穿刺成功后按所定的床位重复扫描,层厚及层距5 mm。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0 6年 1 一 0 9年 1 肺 穿 刺 活 检 患 者 . 20 月 20 2月
16例 , 中男 8 5 其 6例 , 7 女 O例 , 龄 2 7 年 4 4岁 , 均 4 平 9岁 , 受
及平静呼吸等动作利于术中配合。 14 C . T引导定位及穿刺 方法 : 根据病 灶的位置 让患者 采取 合适的卧位 , 以让患者舒适 及方便穿刺 为宜 , 并根据 C T片 中
[ ] 尤 黎 明 .内科 护 理学 [ .北 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2 M] 人
20 2: — 1 . 0 3 67
[ 收稿 日期 :0 0— 4— 6 编校 : 21 0 2 康赢 ]
C T引 导 下经 皮肺 穿 刺活 检 术 的护理 配合及 体 会
张丽萍 ( 吉林 省敦化市医院, 吉林 敦化 130 ) 37 0
年 内, 可以帮助患者获得必 要的健康 知识和 减少不 良行为 的 技能 , 培养 良好 的健康行 为习惯 , 减少并发症 , 高患者的生 提 存几率 , 促进机体早 E康复 , t 提高生活质量。
7 参考 文 献
病的发病率 、 伤残 率 、 亡率 , 而提 高生活质 量为 目的。健 死 从
碘伏 , 龙胆紫 1 ( 瓶 定位标记用 ) 。③患者准备 : 协助 医生为患
者做好必要的检查 ; 化验血小板计数 , 出凝血时 间, 血常规 , 肝
定位准 确 , 有检 出率 高 、 具 并发症 少的特点 , 弥补 了纤维支 气 管镜对支气管腔外病变难以活检 的不 足 , 它对肺 内结节 、 包
理, 熟练掌握术前 、 中、 术 术后 的护理是保证成功的关键。结论 :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准确性较高 , C 良好 的护理在肺穿刺 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体会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体会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体会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中,样本需求量为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将患者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一次性活检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诊断准确率、分型诊断准确率等指标作为检验依据。

结果:80例患者一次性定位成功例数为70例,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为87.50%;80例患者一次性活检成功例数为68例,一次性活检成功率为85.00%;80例患者发生气胸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75%,其中出血1例(1.25%),感染1例(1.25%),空气栓塞1例(1.25%)。

80例患者诊断准确例数为75例,诊断不准确例数5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80例患者分型诊断准确率显示,肺鳞癌诊断率为95.00%,肺腺癌诊断率为96.00%,小细胞癌诊断率为86.70%,大细胞未分化癌诊断率为93.30%,良性病变诊断率为100%。

结论:在肺部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效率、诊断准确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诊断质量。

标签: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占位病变;应用效果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当中,一般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及CT等方式进行诊断[1],但是根据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其诊断准确性有待提高[2],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从诊断准确率与诊断效率上来看均较为优异[3]。

本次研究通过临床实例分析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定性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样本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样本选取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5月。

所有患者均参照胸片、CT等多种诊断结果明确诊断为肺部占位病变。

纳入标准:(1)经过正规抗感染治疗不吸收的肺部周围型病变;(2)支气管镜检查难以到达,反复留痰进行脱落细胞检查均阴性;(3)恶性肿瘤行放化疗或手术前需明确病理类型;(4)晚期肺部恶性肿瘤需动态病理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治疗肺癌12例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治疗肺癌12例护理体会
的信心 。 35 一般护理 . 保 持安 静舒适 的治 疗 环境 , 术后 6 h给予 半 卧位 , 既利 于消 化道 患 者术 后 引流 和肠 功 能 的恢 复 , 轻 疼 减
高血 压亦增 加 手术 的危险 性 。对 冠 心病 伴 发 心律 失 常 的患
者, 重点是指导患 者准 确地 服用抗 心 律失 常药物 及密 切观 察 疗效 ; 于冠心病 伴发高血压的患者 , 对 应密 切观察并 记 录血 压
并发症得 到及时处理 , 保证 了手术的效果 和安 全性 , 患者均 得
到及 时治疗出院。
3 护 理
3 1 治疗 前护理
12 方法 .
C T扫描体表 , 进针定 位 、 标记 , 测量 进针 点至肿瘤
3 1 1 心理护 理 向患 者讲解 治 疗 的有关 知识 。微波 热凝 .
量导致 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我们认 为 , 密 的术 后监 测 , 学 严 科 的护理措施 , 是冠心病患者腹部 手术 成功的关键 。
参 考文献 :
[ ] 黄 明礼, 1 王庆旭 , 德才 , 心脏病 心衰 患者 非心脏 手 李 等. 术围手术期处理[ ] 四川 医疗 ,0 12 :1— 2 J. 20 ,2 2 2 .
4 2 对 冠心病患 者应 仔细评 估手 术 的耐受 力 。心 脏病 患者 . 腹部手术 的危 险性 取 决于 多方 面 , 主要包 括冠心 病 的严重 程
C T引导下 经皮 穿刺微波 治疗肺 癌 1 2例护理体会
牟秀 云 , 刘 玲 ( 东中 医药大 学第二 附属 医院 山 东 济 南 200 ) 山 50 1
况, 及早发现 心脏并 发症 , 防患 于未然 。并 根据病 情的变 化制 定相应 的输 液计划 , 严格保 持液体 出入 量的平衡 , 防止补液 过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方法的探讨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C T引导
18 患者 , 2例 本院病理科确诊 10例 , 2 标本送上级 医院确诊 定性 6例 , 未能定性 2例 , 并发症 1 例( . o 1 8% 6
经 皮肺活检 操作方法
结论 本 CT引导 下经皮肺 穿刺活检 的方法具有操作 简单 ,病人 暴露 于 x 线下时间短 ,取材准确 ,并发症 少的优点 。
pl n e , l c t n e h d a d m t o f o e a i n n w B h S m t o , w x mi a e 2 a i n s w t u m n r ugr o a i gm t o n e h d o p r t o o . y t i e h d ee a n t d 1 8 p t e t i h p l o a y
T e t d f t em to s o e c t n o s u g b o s u d db o p t r t m g a h h s u y o h e h d f p r u a e u l n i p y g i e y c m u e o o r p y
H i f , H a g Y a d n ,W f n ,S e h n l n e J a u u n u n o g u e g h n Z e g i De a t e t o ul o a y M d c n ,Xi n f n H s i a f T n j M d c l C l g , u z o g U i e s t f S i n e pr m n fP m n r e i i e a g a o p t l o o g i e i a ol e e H a h n n v r i y o c e c
ln i p yg d db op tr tm ga h . M T O S u g b o s ui e y c m u e o o r p y E H D :W a e s u i d v r o s p u g r , l c t n n p r t n e h v td e a i u ln e s o a ig a do e a i g m t o s i c 9 7 t r uh t ec o e a i no h e a t e t fp to o y ad C .A a t w sa ls h e h d s n e 1 9 , h o g h o p r t o f t e d p r m n s o a h l g n T tl s , ee t b ih t e

对1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血胸患者进行抢救及护理的体会

对1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血胸患者进行抢救及护理的体会

192《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0期•病例报告*该药的中枢神经毒性,并可使其抗菌作用更好地覆盖一些常用菌,特别是耐药的革兰阴性菌。

在调整治疗方案3d后,患者的病情好转,其白细胞计数为8.4x109/L,嗜中性分叶核细胞值为76.4%,嗜中性粒细胞计数为6.4x109/L,其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趋于正常,故对其进行维持治疗。

用药5d后,患者的血细胞计数降低,其白细胞计数为2.7x109/L,淋巴细胞值为17.2%,红细胞计数为3.2x1012/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155U/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75U/L。

考虑患者因使用抗感染药物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根据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血象检查的结果分析,其炎症病变得到有效的控制。

药师建议停用患者用药方案中的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改用头抱地尼胶囊(口服)对其进行治疗,并用0.1g的异甘草酸镁和2.4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其进行护肝治疗(进行静脉滴注)。

用药后,复查患者的生化指标,其肝功能相关的指标均明显下降。

2.2选择适当的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患者发生AE且处于癫痫持续状态,应重点治疗其癫痫。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主要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广谱抗癫痫药物控制患者癫痫的症状。

奥卡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均可单独治疗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但临床上在进行抗癫痫治疗时,多联用多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肝药酶诱导效应[51o左乙拉西坦属于乙酰毗咯烷类化合物,其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不经肝脏代谢,副作用少。

丙戊酸钠是通过影响Y-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或代谢来增强对GABA的抑制作用。

这一过程不增加该药自身的降解作用,也不增加其他药物的降解作用。

选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方案合理。

不过,丙戊酸钠具有严重的肝损害性,用药前需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

治疗期间,患者持续发作烦躁不安、抽搐的症状,提示其癫痫症状的控制效果不佳。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时嘱患者屏气 , 沿穿刺点按 预先设定的方向迅速进针 , 掌握进
针深度 , 快速进针后再行 扫描 , 以证实针 头在病灶 内 , 速扣 迅 动板机 , 取出穿刺针 , 内芯刀 槽 中取 出标 本放 入 9 % 乙醇 从 5 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 如所取标 本不满 意 , 可重复活检 2— 3次 。 活检完毕立 即复查 , 观察有无 出血 和气胸发 生。如有必须 及
近年来 C T引导 下 经 皮 肺 活 检 技 术 在 临 床 周 围 型肺 占位 病 变 的 确 诊及 病 理 组 织 的获 取 中 得 到 很广 泛 的应 用 。本 科 自 20 0 8年 1月 ~ 0 9年 9月 在 C 20 T引 导 下 进 行 经 皮肺 活检 术 2 0
变 1 ( 0 ) 其 中腺 癌 8例 , 癌 6例 , 分 化 癌 2例 ; 6例 8 % , 鳞 未 良
皮肺 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 占位病变的诊断阳性率高 , 肺组织损伤轻 , 发症低且轻 , 并 值得 临床推广。严 密观 察及精心护理是 防治并发 症 的重要
措施之一。
关键词 经 皮 肺 活 检 ; 发症 ; 并 护理 d l1 .99 ji n 1 7 o :0 36 / . s .6 2—9 7 .0 0 1 .2 s 66 2 1 .3 0 9
例 , 5a > m 6例。C T报告 均为肺 周 围实 质性病 变 , 痰细胞 学 及纤支镜刷片及活检病理检查为 阴性者 。
12 主要 设 备 和材 料 .
3 护

3 1 术 前 护 理 . 3 11 心理护理 .. 术 前 患 者 常 有 以下 心 理 状 态 , 了解 有 无 禁 忌 证 。 检 查 出 凝 血 功 能 、 规 心 电 常
图等 。训练患者屏气 , 以便穿刺能在平静呼吸下屏气时进行 ,

CT引导下350例经皮穿刺肺活检体会

CT引导下350例经皮穿刺肺活检体会

刺肺活检 , 3例所取组织中混有皮肤碎 屑等 , 2 0例经改进穿刺方法后 , 有 后 5 无此现象发生。结论 【 关键词 】 c T扫描 ; 经皮 穿刺 ; 活检 肺
透皮肤的针孔穿刺肺活检术 , 安全性强 , 准确率及阳性率高 , 是对肺周 围病变定性诊断 的安全 、 准确 、 可靠的方法。
3 0 c sso 5 a e f CT- u d d p r u a e u u g b o s x e in e D NG J a g i e e c t n o s l n i p y e p re c I u n,L a — i F N n,L AN i I Y h me A Xu I G Hu 一
如n Z A G W i o g G a gD n o g J n o i 1 u n d n 5 8 0 g, H N e d n u n o g T n i gH s t .G a g o g 2 3 0 — a pa
【 s at Obet e oepoetesft n epsi t f T gie a s hrc edebos.Meh d 3 0p— Abt c】 r jci T x l ae adt oiv r eo -uddt n- oai ne l i y v r h y h te a C r t c p to s 5 a
p stv ae T e eo e.i i a c u a e a d r l b e me h d t i g o i e i h r lp l n r e i n . oi ert. h rfr i t s n a c r t n e i l t o o d a n ssp r e a u mo a y lso s a p
te t d t o we e d a n s d b i n s a a wh r ig o e y CT—u d d p r u a e u u g b o s s r v e d I u e h p n o e b o s e d e o h 6t g i e e c tn o s l n ip y wa e iwe . t s d t e s r g c r ip y n e l rt e 1 h i n e l o p e c k n t r u h t e p i twh c ie t n a d d p h we e d t r n d b c n e d e t ir e s i h o g h o n i h d r c i n e t r e e mie y CT s a .Re u t 3 u f3 0 p t n ss o d o sl s 41 o to 5 a i t h w刺 点 及 进 针 方 向和 深 度 , 弹 簧 活 检 针 , 皮 或 经 用 1 确 用 经 6号针 头刺 透 皮 肤 的针 孔 穿 刺 。 对 比这 两 种肺 活 检 方

CT导航下经皮肺小病灶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CT导航下经皮肺小病灶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f cnt anyhnd釉f ent ani l f or e pi dur al a na l ge s i a i n t he f i r st s t a ge of l abor [ J] .Anest hAnMy,20 03,96( 6) :1178一11 82.
( 收稿日期:2 010- 03·17)
·852·
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10月第38卷第5期Cl i n J Med O伍c ,V01. 38,No. 5,Oct ober ,2 010
层面,打开定位显示灯,沿其在皮肤上的投影,标出上下位 置标记,然后退出扫描床,利用标尺在上下位置标识线上 做出旁开距离位置,并用甲紫标识。常规消毒铺洞巾,于 穿刺点位置进行局麻,并留置局麻针头再次进行穿刺前预 定位。 1.2.3穿刺过程我院使用的是日本产的18G弹簧式自 动活检 针( 另有 套管针) , 穿刺前要 使活检针 处于待发 状 态。由于每位患者呼吸的幅度及深度的不一致性,我们均 采用病人平静呼吸的情况下,屏气下穿刺。在进针前,认 真分析病灶,个别病例还应参考CT增强检查片,防止穿到 病灶坏死、空洞和毗邻重要脏器上。总之,严格掌握其适 应证,尽可能选择靠近胸壁的病灶,合理选择穿刺层面,力 求垂直胸壁进针,谨慎操作,是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 关键所在【2。3】。我们穿刺进针时严格按以下几点进行: ( 1) 按预定位置、角度及深度进针;( 2) 在穿刺时一定嘱咐 患者屏气,突破胸膜时动作要迅速;( 3) 穿刺针到达预定深 度时,经CT扫描针远端位于病灶边缘时,方可推进针芯, 否则,要把穿刺针退至胸膜下进行调整,不能在肺内进行 调整,防止肺钝性损伤,但穿刺针微小偏差( 2r am以内) 可 在肺内进行适当调整;( 4) 扳动活检针时,手一定要稳,防 止活检针移动位置,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5) 对于穿刺 针必须经过皮下较厚的软组织时,为了防止穿刺针套前冲 阻力过大,影响组织取材,可在穿刺定位区的皮下软组织 内先置人穿刺针配套的套管针,经其内进行穿刺取材;( 6) 穿刺物应立即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 1.2. 4术后处 理穿刺针 拔出后,压 迫穿刺点 约5 r ai n并 贴上创口贴,再立即行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病灶及穿 刺道周围有无出血等并发症,文献报道98%的气胸可在操 作后立即或 1 h内检查发现,1 h后再检查意义不大H】,故 在穿 刺后立即 CT扫描 和观察 1h的胸部 透视, 可及时了 解 有无气胸 ,以便及时处理 。少量气胸可自 行吸收( 让患者 穿刺侧朝下卧床休息,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有条件的可适 当吸氧) ,对有中等量气胸者给予静脉留置软针抽气,大量 气胸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规止血、抗感染处理。胸 壁疼 痛可适量 服用止 痛药如 双氯芬酸 钠双释 放肠溶胶 囊 ( 戴芬胶囊) 。 2结果

CT导引下经皮肺组织活检术常见并发症及穿刺体会

CT导引下经皮肺组织活检术常见并发症及穿刺体会

lso sf m u e 2 0 u e2 0 n o rh s i . h o l ain d te wh l r c s fp n tr r e in o J n 0 6 t J n 0 7 i u o p t T e c mpi t sa h oe p o e so u cu e we e r o 1 a c o n
a a z d o b an h e p r n e o r e u i g h o c re c o o l a in . n l e t o t i t e x e e c f r d cn t e c u r n e f c mp i t s y i c o Re ul C — u d d s t s T g ie
维普资讯
佥 堕 堂盘查 o 笙 1 7
6 卷第 1 期 Jnr nRdl07 V16 N. 2 tv t a o20, o1, 0 2 Ie e i . 1
~ 8 一 4 7

临床研 发症 的种 类 、 分 主要 并 发 症 及 其 处理 措 施 , 讨 C 探 T导 引 下 经 皮 肺 内肿 物 穿 刺 过 程 及 其 体 会 。 结
果 16例 经 皮肺 肿 块 穿 刺 活检 术 均 穿 刺 成 功 。发 生 的并 发症 主要 有 气 胸 (55 )穿 刺 道 出 血 (03 , 1 1. % 、 1. %) C T导 引 下经 咯 血 ( . , 他 (.%) 除 l 43 %)其 1 7 。 例气 胸 患 者 予 以胸 腔 闭 式 引 流外 , 均 未 作 特 殊 处理 。 论 余 结
p ntr L u—og Z U Z egrn , L nt , P N iu . u c e IG odn , HO h n- g u o IWe —o o E G We- n j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几点心得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几点心得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几点心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肺部疾病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当然也很老了,是指在CT扫描定位协助下,通过体外的穿刺针或活检枪对肺病灶进行负压吸引或切割活检,取得病灶组织后送检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手段。

具体的操作步骤:在CT光标指示下,以记号笔标记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穿刺针进入皮下后行CT扫描,直观地确定进针角度和病灶的关系后,按预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进针至靶点,再行靶层面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即负压吸引或活检枪击发取材。

抽吸活检时抽吸针保持负压拨出,将容物推到玻片上;组织针取出有形组织条送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

术后常规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如无不适,嘱患者回病房静卧1-2小时。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常见的并发症有气胸、肺出血、少量咯血和胸膜腔出血等。

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肺出血,文献报告气胸发生率为9%~44%,多在10%左右,大多是少量气胸,无需特殊处理休息吸氧后短时间可自行吸收,需做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仅占 1.6%~14.3% ;肺出血1~3日可自行吸收,少数病人有痰中带血;大咯血和胸膜腔出血的发生率较低。

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进针次数、穿刺针与穿刺点胸膜切线位的角度及患者肺的质量如有无肺气肿等因素有关。

心得一:首先如何预防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并发症?1)首先术前进行患者教育,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相同的呼吸状态。

2)正确地评估,要确定好穿刺层面和进针点,以及进针深度、角度和呼吸对穿刺的影响。

穿刺点到病变距离最短,以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为佳。

尽量避开叶间胸膜、肺大疱及CT下能显示的粗大血管影或肺纹理等。

3)麻醉针不宜穿刺太深,若刺破胸膜,会增加气胸的概率。

4)穿刺胸膜时,病人应在平静呼气后屏气状态下进行,动作迅速地刺入靶点,尽量缩短穿刺经过胸膜的时间。

5)穿到细胞或组织后,应在呼气末负压迅速拔出穿刺针。

心得二:如何穿到肿瘤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几点心得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肺部疾病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当然也很老了,是指在CT扫描定位协助下,通过体外的穿刺针或活检枪对肺病灶进行负压吸引或切割活检,取得病灶组织后送检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手段。

具体的操作步骤:在CT光标指示下,以记号笔标记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穿刺针进入皮下后行CT扫描,直观地确定进针角度和病灶的关系后,按预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进针至靶点,再行靶层面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即负压吸引或活检枪击发取材。

抽吸活检时抽吸针保持负压拨出,将容物推到玻片上;组织针取出有形组织条送入10%福尔马林液固定。

术后常规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如无不适,嘱患者回病房静卧1-2小时。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常见的并发症有气胸、肺出血、少量咯血和胸膜腔出血等。

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肺出血,文献报告气胸发生率为 9%~44%,多在10%左右,大多是少量气胸,无需特殊处理休息吸氧后短时间可自行吸收,需做胸腔闭式引流的病人仅占 1.6%~14.3% ;肺出血 1~3日可自行吸收,少数病人有痰中带血;大咯血和胸膜腔出血的发生率较低。

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进针次数、穿刺针与穿刺点胸膜切线位的角度及患者肺的质量如有无肺气肿等因素有关。

心得一:首先如何预防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并发症?
1)首先术前进行患者教育,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相同的呼吸状态。

2)正确地评估,要确定好穿刺层面和进针点,以及进针深度、角度和呼吸对穿刺的影响。

穿刺点到病变距离最短,以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为佳。

尽量避开叶间胸膜、肺大疱及CT下能显示的粗大血管影或肺纹理等。

3)麻醉针不宜穿刺太深,若刺破胸膜,会增加气胸的概率。

4)穿刺胸膜时,病人应在平静呼气后屏气状态下进行,动作迅速地刺入靶点,尽量缩短穿刺经过胸膜的时间。

5)穿到细胞或组织后,应在呼气末负压迅速拔出穿刺针。

心得二:如何穿到肿瘤组织。

当然,常规的、较大的、贴近胸膜的病灶是不用说的,要讲的是小病灶、骨组织后的难以取得的病灶或靠近大血管病灶和肺气肿患者。

1)小病灶
图1:56岁女性患者,病灶太小,不到1cm。

某三甲医院无法找到病理。

针对图1患者,病灶太小,一定要镇静,患者的任何呼吸都会影响病灶的位置,因此必须告诉患者CT扫描时保持同样的呼吸状态(呼气末),当然进针时也必须把握好短暂的呼吸暂停。

一般情况下,我不建议告诫病人保持屏气,这样病人反而紧,主要是操作者要及时把握时机,迅速准确进针(见图2,图3):病理细胞学提示为非小细胞肺癌:倾向腺癌。

图2:针尖进入病灶(纵膈窗)
图3:针尖进入病灶(肺窗)
2)位置不好:如肋骨挡住
图4:82岁老年患者,矽肺II级,该病灶几乎完全被肋骨挡住,怎办?
这种情况,建议是上下看,进针可以是立体的,如扫描此病灶层面是100,则可以考虑从120层面进针,向脚端斜行前进,也可到达病灶。

如下图(上)依次所示,从上面的肋间隙进针,向脚端斜行进针,最终到达病灶。

(病理结果:鳞癌)。

图(下)除了胸骨挡住,靠大血管很近,这种方式尤其适用(建议针尖避免直接刺向大血管方向),病理:腺癌。

3)肺功能不好的患者(肺气肿、肺大泡)
这有三点注意点,一患者皮下结缔组织少,麻药针不宜深;二,针路上避免肺大泡或气肿组织;三,呼气末进针,果断迅速。

病理结果,腺癌。

图5:55岁的肺气肿患者,入院时PaCO2: 57.6mmHg. 其他医院拒绝肺穿刺。

其实,肺穿刺“高手”无论在肺科医院还是在其他医院都很多,本人就自己几个穿刺的案例弄出来跟大家交流,不足之处,多多指教。

当然,确实有些医院不能做的肺穿刺或患者有需要的可以到市肺科医院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