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校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件

合集下载

06568_中职《化学》(医药卫生类)

06568_中职《化学》(医药卫生类)
提供能量、构成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参与生物体代谢过程等。
生物体内重要有机物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药物合成原料、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医用营养品等。
2024/1/24
17
04
医药卫生领域中的化 学应用
2024/1/24
18
药物合成与结构修饰
药物合成
通物和合成药 物。
02
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研究
研究药物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及其药理活性和毒性。
2024/1/24
03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建立
建立数学模型描述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为临床用药方案制
定提供依据。
21
医药中间体合成及应用
2024/1/24
医药中间体合成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用于药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提高药物合成的 效率和产率。

2024/1/24
11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反应
电解质溶液
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024/1/24
离子反应
掌握离子反应的类型和条件,如离子互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
离子方程式
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意义,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 程式。
12
03
有机化学基础
2024/1/24
29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展示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能够自我评价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 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等。
学习态度与方法
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和建议。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实验、讨论等方式,提高团队协作 和沟通能力。
2024/1/24
30
对未来医药卫生领域发展的思考

医用化学基础_第一章绪论课件.ppt

医用化学基础_第一章绪论课件.ppt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 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 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 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 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
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

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 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 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 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 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 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 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 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 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 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 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 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 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 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11.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 染色。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 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13.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 造酒。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 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 造酒精早2000多年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14.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 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 面而燃烧。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第 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 行于世"。 15.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 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16.我国祖先很早冰肝使用木炭和石炭 (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 开始利用煤。

医用化学ppt课件

医用化学ppt课件
化疗与放疗
利用医用化学原理,合成具有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或通过放射性 同位素产生射线进行放疗,用于治疗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基于医用化学和免疫学ຫໍສະໝຸດ 交叉领域,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来对抗疾病,如疫苗、免疫调节剂等。
医用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新药发现
利用医用化学原理和技术,从天然产物或合成化合物中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作为新 药研发的候选药物。
02
医用化学基础知识
Chapter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
介绍原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原子 核、电子云等概念,以及原子序
数、质量数等参数。
元素周期律
阐述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包括 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 ,以及周期表中各区的元素特性和 应用。
原子性质与化学键
探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 能等性质,以及化学键的形成和类 型。
医学影像技术
基于医用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领 域,研发出各种医学影像技术, 如X射线、CT、MRI等,为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01 02 03 04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利用医用化学消毒剂或灭菌剂对 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
药物载体与控释系统
利用医用化学手段研发药物载体 和控释系统,实现药物的靶向输 送和缓释效果,提高药物治疗效 果并降低副作用。
实验后处理
清洗并整理实验器材和试剂;处理实验废弃物;撰写实验报告,记录 实验过程和结果。
医用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使用方法
常见仪器
包括烧杯、量筒、试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 瓶等。
使用方法
掌握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如量取液体、混 合试剂、加热、冷却、过滤等。

《医用化学》全册课件

《医用化学》全册课件

分散系的分类 :*
1.按分散相粒子的组成分 均相(单相)分散系
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判断均相与非均相的方法:
分散相是否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分散 在分散介质中。
是:均相(单相)分散系 否:非均相(多相)分散系
什么是相?
Äà ÍÁ
指在一个体系中,物理和化学性质
完²Ë 全ÓÍ 相同的一部分。
1/3ÊÔ ¹Ü Ë®
• 特征:*
• 1.通透性: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
渗析(透析)
2.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
丁铎尔效应:聚光光束通过放在暗处的 溶胶时,从侧面可看到一条明亮的光柱,
这是光散射的结果。*
聚光光束
低分子 溶液
........ .. .. 溶胶
3.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4.电学性质:电泳。
第一节 溶液与分散系的概念
•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 地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所得的稳定混合物, 例如 糖水、盐水。
• 溶液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是溶剂(水),被溶 解的物质是溶质(蔗糖、NaCl)。
• 溶液 = 溶质 + 溶剂
Äà ÍÁ
²Ë ÓÍ
1/3ÊÔ ¹Ü Ë®
Õñ µ´ »ì ÔÈ
判断相的依据Õñ:µ´ »ì ÔÈ
¾² ÖÃ
Õá ÌÇ
分散相是否以单个分子(离子)
分散在分散介质中。
ʳ ÑÎ
2.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 粗分散系 胶体分散系 分子(离子)分散系
一、粗分散系
• 分散相粒子直径>100 nm,多相,不稳定。 • 例:悬浊液、乳浊液
二、胶体分散系
• 分散相粒子直径1~100 nm,多相,较稳定。

《药用化学基础》全版.ppt

《药用化学基础》全版.ppt

最新.课件
2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分析高职高专学 生在医药行业各 职业岗位群应具 备的化学知识、 技能
对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物 理化学进行整 合、优化重组
药物合成、生产反应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 药物作用原理所必需的物质结构、性质知识; 药品检测所必需的物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技能; 中西药制剂所必需的表面现象、胶体溶液等知识。
最新.课件
3
本课程内容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B
药物合
化学热力学 原子结构
成,药
化学动力学 分子结构

品生产 过程中
A
药用
C
物 制
的条件、 溶液、四 化学 重要元素

质量控
大平衡与 基础 及化合物
制和分 析
分析 E 有机化学 D 初步
药营
最新.课件
4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状态。
取值: n =1,2,3,……(正整数);
n
1
2
3
4
5 ···
对应电子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 层
第五 层
···
光谱学符号 K
L
M
最新.课件
N
O ···
9
2、角量子数l(能级)
l 亚层符号
同一电子层中的电子运动时,具有的 0
s
电子云的形状也不完全相同。人们把 1 p
处于同一电子层中而具有不同能量的
-1
-1
-2,+2
2s 2px,2py 3s 3px , 3d
2pz
3py,
3pz
4
9

医用基础化学第三章优秀课件

医用基础化学第三章优秀课件
④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的表达式,溶度积 和溶解度的关系及其计算。
⑤ 离子积定义和溶度积规则涵义,应用浓度积规 则判断沉淀的生成、溶解及沉淀的先后次序。
教学基本要求
2. 熟悉 ① 强电解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表观解离度和 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 ② 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③ 水的离子积及水溶液的pH值的表达。 ④ 酸碱溶液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① 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 ② 沉淀的生成、分级沉淀和沉淀的溶解 ③ 沉淀溶解平衡实例
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
①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 的强度。
② 酸碱解离常数及其应用,共轭酸碱对Ka与Kb关 系。
③ 一元弱酸弱碱、多元弱酸弱碱和两性物质(负 离子型、弱酸弱碱型)等水溶液中pH的计算。
def1
I 2
i bizi2
bi和zi分别为溶液中第i种离子的质量摩尔浓度 和代该替离bi。子I的的电单荷位数为,mo近l·k似g-计1。算时,也可以用ci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例 计算:(1) 0.010 mol·kg-1 NaCl溶液的离子强度、活度因子、活 度和25℃时的渗透压。
解 (1) I = 1/2[ b(Na+)z2(Na+)+b(Cl-)z2(Cl-)] = [0.010 mol·kg-1×(+1)2+0.010 mol·kg-1(-1)2] = 0.010 mol·kg-1
3. 了解 ① 活度因子及其计算。 ② 难溶电解质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定义:电解质是溶于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水溶液称为电解质溶 液。

2024版医用化学PPT教案课件

2024版医用化学PPT教案课件
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成分,如血糖、血脂等。
29
色谱法
2024/1/29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将混合物中的各组 分分离开来。
色谱法的分类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不同,可分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 谱等。
色谱法在医学中的应用
用于药物分析、临床检验、毒物分析等领域。
22
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
01
02
03
04
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分 布与功能
2024/1/29
必需金属元素及其生理 功能
金属元素缺乏与过量的 危害
金属元素在医学中的应 用
23
非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
非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分 布与功能
2024/1/29
非金属元素缺乏与过量的 危害
必需非金属元素及其生理 功能
非金属元素在医学中的应 用
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2024/1/29
胶体
胶体的定义和组成,包括分散相和 分散介质的概念和分类。胶体的性 质和应用,如丁达尔效应、电泳现 象等。
溶液的渗透压
溶液的渗透压概念和计算方法,以 及渗透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1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酸碱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等 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酸碱指示 剂、酸碱滴定等酸碱平衡的实验
24
无机药物化学
01
无机药物的定 义与分类
02
无机药物的药 理作用与机制
2024/1/29
常见无机药物 及其临床应用
03
04
无机药物的研 究与发展趋势
25
05
医用分析化学
2024/1/29
26

医用化学基础—元素及化合物 ppt课件

医用化学基础—元素及化合物 ppt课件

点燃
H2 + Cl2
2HCl
H2O + Cl2
HCl +HClO
2Ca(OH)2+ 2Cl2 = Ca(ClO)2 + CaCl2 +2H2O
2020/12/27
52
小结
•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能
溶于水 •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跟金属的反应; 2.跟非金属的反应; 3.跟水的反应; 4.跟碱的反应; 三、氯气的用途
2020/12/27
21
• 氯气的性质包括: •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分子式Cl2.
2020/12/27
22
氯分子中两个氯原子核间距离 的一半,视为氯原子的半径。
氯原子不能单独存在
我们来看一下氯原子的结构 示意图
+17 2 8 7
2020/12/27
23
颜色 状态


物理性质
正价从+1到+7价,负价从-4到-1价
9
二、元素周期表
•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 顺序由左到右排成横行;
• 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 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这样得到一个表,称为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 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020/12/27
34
氢气与氯气的反应(点燃)
2020/12/27
35
氢气与氯气混合爆炸
2020/12/27
36
(Ⅱ)爆炸:
光照
H2 + Cl2
2HCl
观看演示视频
现象:爆炸,瓶口有白雾

医用化学全册完整教学课件

医用化学全册完整教学课件

02
溶液与电解质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01
02
03
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是 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 通常是液体。
溶液的性质
均一性、稳定性、透明性、 导电性。
溶液的浓度
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 常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摩尔浓度等表示。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的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中DNA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而RNA则在蛋 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酶的结构与功能
酶的化学本质 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其化学本质主要是 蛋白质,少数为RNA。
酶的结构特点 酶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其活性中心往往由一些特定的氨 基酸残基组成,这些残基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相互作用 形成特定的空间排列。
磷脂代谢
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成 分,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等生理过程。
胆固醇代谢
胆固醇是胆汁酸、维生 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 前体,同时也参与脂质
运输。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分解为 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氨基酸代谢
氨基酸在体内经过转氨基、脱氨 基等反应生成新的氨基酸或其他 含氮物质。
最重要的功能物质之一。
05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 功能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01
核酸的组成
02
核酸的结构
03
核酸的功能
核酸由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组成, 其中含氮碱基包括嘌呤和嘧啶两类。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 糖核酸(RNA)两类,它们分别由脱 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 DNA通常为双链结构,而RNA通常为 单链结构。

医用化学基础——绪论1ppt课件

医用化学基础——绪论1ppt课件

陶器:700°C~1000°C; 瓷器:大于1200°C 烧制过程中黏土里面的二氧 化硅和硅酸盐参与了化学反 应
公元前600年中国 已掌握冶铁技术, 比欧洲早1900多年。 青铜器是铜、锡合金, 当然,把铜冶炼出来 肯定是化学方法,然 后再调节铜、锡的比 例。
1500~1650炼金、炼丹术士 盛行,没有炼出长生不老仙 丹,但积累了丰富的化学反 应实验方法。
它就是医药化学家发明的。
• 要确诊糖尿病,需要用化学方法测定尿液 中葡萄糖、丙酮等的含量;测定血液中转 氨酶活性的变化,就能判断肝和心肌的功 能。
三、医用化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一、无机化学部分 •1、溶液; •2、电解质溶液; •二、有机化学部分 •1、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2、烃的概念、结构和命名; •3、醇、酚、醚的概念和医学上的应用; •4、醛、酮和羧酸的命名和医学上应用; •5、糖类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在医学上应用; •三、化学实验。1、溶液浓度的计算及配制; 2、酸碱指示剂的作用;3、银镜反应。
使农业高产的农药
火箭升天பைடு நூலகம்
氧化剂:液氧,硝酸,过氧化氢,四氧化氮等。 燃烧剂:液氢,煤油,酒精,偏二甲肼,一甲基 肼等。
“神舟五号”宇航员服装

航天服装结构最复杂的是最 里层是液冷通风服的衬里; 这种服装是由尼龙弹性纤维 和穿在上面的许多输送冷却 液的塑料细管制成; 同时, 保温、吸汗散湿、防细菌、 防幅射等功能也体现在其中。
作用和疗效
• 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调整因疾病而引起的机体的种 种异常变化,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帮助机体 战胜感染。
青霉素 结构图
青霉素钾;青霉素钠;
• 3.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诊断疾病
• 化学在诊断疾病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在临床上, 经常运用化学原理和化学方法对各种人体组织和 体液进行分析检验,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血液和尿液的检查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常规项目,

医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医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07 生物体内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生物体内重要元素概述
01
元素组成
生物体主要由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
氮占比较大。
02
元素功能
不同元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碳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氢和氧参与形成水和有机物,氮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
03
元素来源
生物体通过摄取食物和水等方式获取所需元素,同时也在代谢过程中产
生物体内重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是构成核酸、磷脂和ATP等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元素,也参 与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代谢等过程。其化合物包括磷酸、 磷酸二酯等。

是构成蛋白质中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组成成分,也参与 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合物包括硫酸、硫化物等。

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元素之一,也参与多种生物活 性物质的合成。其化合物包括氨基酸、核苷酸等。
聚苯乙烯(PS)
透明度高、易加工,用于制造 医用试管、培养皿等。
聚乙烯(PE)
无毒、耐化学腐蚀,用于制造 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等。
聚氯乙烯(PVC)
柔软、透明,用于制造医用输 液袋、血袋等。
硅橡胶
耐高温、耐氧化,用于制造医 用导管、
医疗器械
如医用注射器、输液器、导管等, 采用医用级高分子材料制造,具 有安全无毒、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03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
分子结构模型
01
02
03
原子结构模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 生枣糕模型、卢瑟福核式 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分子结构模型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晶体结构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点: 核电荷数递增 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物理性质
性质
F2
Cl2
Br 2
聚集态



颜色
淡黄
黄绿
红棕
毒性
沸点
剧毒
毒性大
有毒

熔点

密度

溶解性

I2 固 紫黑 毒性较小
加增数序子原 下到上从
态固 态液 态气
大增力散色 ,加增量质子分对相
,径半
熔沸点增高
M + X2 = MXn 2Fe + 3Cl 2 = 2FeCl 3 Cu + Cl 2 = CuCl 2 2Fe + 3Br 2 = 2FeBr 3 Cu + Br 2 = CuBr 2
Fe + I 2 = FeI 2
2Cu + I 2 = 2CuI
2.卤素与氢气的反应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性质的比较
弱减性定稳 强增 性酸
单 反应方程式 质
F2
黑暗
H2 + F2 = 2HF
Cl2
光照
H2 + Cl2 = 2HCl
Br 2
高温
H2 + Br2 = 2HBr
I2
高温
H2 + I2 = 2HI
条件及现 气态氢化 氢化物水溶

物稳定性 液酸性
暗处、爆炸 很稳定 氢氟酸-弱酸
光照或加热、 稳定
爆炸
高温,缓慢 较稳定
分子排列 紧密程度增加,
密度增大
(二)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单质都是活泼的非金属,都能与金属、非金属、水、 碱等物质发生反应。
1.卤素与金属的反应
生成金属卤化物,按F2、Cl2、Br 2、I2的顺序反应能 力减弱。氟、氯能与绝大多数金属直接化合,溴、 碘在常温下可与活泼金属直接化合,与其它金属需 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反应。氟化物最稳定,碘化物 最不稳定,稳定性随着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 碘化物的顺序递减。化合价均为 -1价。
卤素原子
得到一个电子 卤素离子
半径增大
+17 2 8 7 + e
+17 2 8 8
Cl
Cl -
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盐 。
点燃
2Na + Cl 2 = 2NaCl
点燃
2Fe + 3Cl 2 = 2FeCl3
(白色) (棕色)
干燥的氯气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可用钢瓶贮 存液氯
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三、常见的金属卤化物
大多数金属卤化物都是白色晶体,熔点和沸点 都比较高,易溶于水,具有盐的同性。
氯化钠( NaCl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生理盐 水0.9﹪,补液及伤口洗涤。
氯化钾( KCl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治疗 低钾血症 。
氯化钙( CaCl ):含结晶水的无色晶体,易溶 于水。补钙,抗过敏。
化合
高温、缓慢 不稳定
化合,可逆
盐酸-强酸 氢溴酸-强酸 氢碘酸-强酸
3.卤素与水的反应
2F2 + 2H2O = 4HF + O 2 ↑
Br 2、I2与水的反应与 Cl2相似,但比较微弱。 反应按 F2、 Cl2、 Br 2、I2逐渐减弱。
Cl2 + H2O = HCl + HClO Br 2 + H2O = HBr + HBrO
I-+ Ag+=AgI↓(黄)
AgF无色可溶
(人工降雨)
6.相互间置换: 置换能力:F2>Cl2>Br2>I2
Cl2+2Br-= Br2 + 2Cl- Cl2+2I-= I2 + 2Cl- Br2+2I-= I2 + 2Br- (卤化氢与活泼卤素间也可置换) I2遇淀粉变蓝(KI-淀粉试纸检验Cl2的存在)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磷等非金属反应, 但不能和氧气、碳等直接化合。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常温无光照时,反应缓 慢。有光照或加热时,反应剧烈。
光照
H2 + Cl2 = 2HCl
3.氯气和水的反应 氯气溶于水形成黄绿色的氯水
Cl2 + H2O = HCl + HClO
HClO 为强氧化剂,具有氧化、漂白和消 毒杀菌的作用。 HClO 不稳定,见光易分 解放出氧气。
(二)氯气的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制造农药,合成盐 酸等,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消毒。
二、卤素单质的性质
(一)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

元素符号
F
氯 溴碘
Cl Br I
核电荷数
9
17 35 53
电子层排布 2,7 2,8,7 2,8,18,7 2,8,18.18,7
相同点: 最外层7个电子
易得一个电子,具氧化性
Cl- AgNO3 溶液、 稀硝酸
Br - AgNO3 溶液、 稀硝酸
I- AgNO3 溶液、 稀硝酸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稀 硝酸
生成淡黄色沉淀,不溶于 稀硝酸
生成黄色沉淀,不溶于稀 硝酸
X-酸化AgNO3溶液生成沉淀
(X= Cl- 、Br - 、 I-)
Cl-+ Ag+=AgCl↓(白)
Br-+ Ag+=AgBr↓( 浅黄) (见光分解)
2 HClO = 2HCl + O 2
4.氯气与碱的反应+ 2Cl2 = CaCl 2 + Ca(ClO) 2 + 2H2O
工业用氯气和消石灰 Ca(OH) 2制漂白粉。漂 白粉为混合物,有效成分为 Ca(ClO) 2,又称 漂白精。
原理: Ca(ClO) 2 + 2H 2O = Ca(OH) 2 + 2HClO
决定
性质
易得一个电子,具氧化性
不同点: 核电荷数递增 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减弱
卤素均为典型非金属元素,单质具有很 强的化学活泼性,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 存在。
一、氯气
(一)氯气的性质
双原子分子,分子式为 Cl2。常态呈黄绿色, 密度为空气 2.5倍,易液化,能溶于水。有剧 毒,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4.卤素与碱的反应
生成卤化物、次卤酸盐和水。反应能力按 F2、 Cl2、 Br 2、I2逐渐减弱。
X2 + 2NaOH = NaX + NaXO + H 2O
3 X2 + 6NaOH = 5NaX + NaXO 3 + 3H2O (X=Cl、Br 、I)
5.卤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
主要实验现象
溴化钠( NaBr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易潮 解。镇静剂,常与溴化钾、溴化铵一同制成 三溴合剂。
碘化钾( KI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配置碘 酒,治疗甲状腺肿。
在淀粉上滴上碘酒,观察出现的 现象。
第二节 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称为卤族 元素,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 (Cl)、溴(Br )、碘(I)、砹 (At)。
氟 氯溴碘
卤 元素符号
F
Cl Br I

核电荷数
9
17 35 53
电子层排布 2,7 2,8,7 2,8,18,7 2,8,18,18,7
原子结构
相同点: 最外层7个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