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原理图

合集下载

电饭锅工作原理图

电饭锅工作原理图

图所示,是电饭煲电路简图。

其中,K1为磁钢式限温开关,K2为双金属片保温开关,R为电热盘中管状电热元件,T为热熔式超温保护器,R1、R2为限流电阻,L1为煮饭指示红色氖灯,L2为保温指示黄色氖灯。

试述电饭煲的工作过程。

原理如下:电饭煲的奇异功能,就在于K1、K2两个开关的妙用。

插头插入电路,闭合K1之前,你会看到红、黄两指示灯交替发光。

内锅温度开始较低,双金属片开关K2自动接通,L2支路被短路,黄灯L2不亮,红灯亮,且 R发热。

当内锅温度达到70摄氏度—80摄氏度时,K2自动断开,由于R<<R1,L1支路被R短路,红灯L1熄灭,L2支路与R串联,黄灯发亮。

由于R2阻值很大,所以,流经L2、R2、R、T回路的电流很小,R消耗的电能很少,内锅温度降低。

当温度低于70摄氏度时,K2再自行接通。

如此循环,内锅温度保持在70摄氏度—80摄氏度之间,饭煮不熟。

用手按下磁钢式限温开关K1,此时L2支路被短路,黄灯L2不亮,L1支路与R并联,红灯L1亮且R持续发热。

当内锅温度达100摄氏度时,内锅中的水汽化完。

饭煮熟后,K1自动跳开,如同K2自动跳开一样的道理,进行上一段分析中的循环,米饭温度保持在70摄氏度—80摄氏度范围。

一旦磁钢式限温开关 K1失灵,内锅温度过高时,热熔式超温保护器T将发挥作用,使电路断开普通电饭煲的结构: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1、发热盘: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PTC自动恒温式电饭锅电路图

PTC自动恒温式电饭锅电路图

家用电器的自动控温原理介绍一、控温装置介绍家用电器中的自动控温装置常用的有双金属片、压力式继电器、热敏电阻式继电器、PTC 发热体等。

1、双金属片图一为双金属片原理如,常温下双金属片呈平直状态,静动触头闭合,常用于电饭煲和饮水器。

它的工作原理为:当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膨胀系数小的那边弯曲,电接头中的触点断开,电路被切断,当温度下降到一定值时,电接头中的触点重新闭合,如此反复作用,来控制电路。

2、压力式继电器 常在电冰箱中应用,图二是它的结构示意图,A 、B 为两个接线柱,C 、D 分别为静、动触点,一般处于断开状态,E 为温差调节螺丝,F 为温度高低调节凸轮,G为感温包、H 为感压腔,感温包和感压腔内充有一定量的气体,I 为弹簧。

它的工作原理为:当电冰箱内的温度升高时,感温包内压强随之增加,感压腔缓慢向左凸,使动触点与静触点闭合,工作电路被接通,冰箱开始制冷,当温下降时,感压腔内压强下降,动静触点又被分离,制冷停止;如此反复,从而把箱内温度自动控制在所规定的范围内。

3、热敏电阻式继电器常在空调中使用,图三中R P 为调温电阻,R t 为热敏电阻,电阻随温度上升而增加,J 为继电器。

它的工作原理为:安温度升高时,由于热敏电阻阻值变大,所以B 点电势升高。

当B 点电势升于某一值时,A 点输出高电平,三极管被接通,驱动继电器J工作,吸合制冷工作电路开关K ,空调开始制冷;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B 点电势降低,A 点又输出低电平,继电器断开,制冷工作电路停止工作,如此往复控制温度。

二、常见家用电器控温原理介绍 (一)、电饭煲电饭煲是家庭中最常用的电器,原理图也较简单,如图是“三角牌”自动西施煲(电饭煲)的电路图。

工作原理如下:当按下手动按钮(AN )后,保温元件(BR )、保温指示灯(ZSD 2)和R 3被短路,发热盘R 1正常工作,煮饭指示灯(ZDS 1)发出红光,当加热温热达到1030C 度,磁钢限温器(XW :是磁钢限温开关,当温度达到1030C (居里点)以下时,呈现出磁性物质特性,当高于居里点时,失去磁性)产生动作,手动按钮被断开,保温指示灯被接R 2L 2 R 4 R 1R 3L 1 KM ( ( (( 220V ~RD 固定端 膨胀系数大 膨胀系数小 电接头 动触头 静触头图一 GF E C DBA HI图二 R P R tBAJK制 冷 工 作 电 路图三入电路,发出黄光,发热盘两端电压下降,煮饭指示灯因电压太低而不再发光,发热盘功率明显变小,起保温作用,当温度下降到700C 左右时,保温元件(BR :双金属片自动开关,当温度达度70~800C 时自动断开,当温度低于700C 时自动闭合)闭合,保温指示灯和R 3又被短路,发热盘又正常工作,煮饭指示灯又发出红光,当加热到70~800C 时,保温元件又自动断开,发热盘功率又下降,如此往复,起到保温作用。

家电维修8-电饭锅与微波炉

家电维修8-电饭锅与微波炉
自动功率调节。
郭 迎 春
家 電 維 修 教 案 之 八
(1)漏磁变压器的结构
漏磁变压器它主要由铁心和绕组两部分组成。
漏磁变压器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的窗口装有漏磁铁心,
提供磁分路。工作时,磁分路产生一定量的漏磁通,以使磁控管
的阳极工作电流稳定,也就是使磁控管的输出功率稳定。 郭 迎 春
家 電 維 修 教 案 之 八
磁路是由永久磁铁、轭铁、极靴组成。散热器就是压箍在管
芯阳极筒上的一组散热片。
管芯的阳极采用高纯度的无氧铜材料制成。阳极内腔是
由偶数个扇形(或孔槽形)腔口连接而圆形腔体,即微波谐振
腔,谐振频率为2450MHz±50MHz。管芯的阴极是采用发射
电子能力很强的钍钨丝(或纯钨丝)材料绕成螺旋状,再经碳
化工艺处理而成碳化钍钨丝直热式阴极(灯丝),同心安装在
电压力锅的内部主要部件名称、结构作用
名称
结构
作用
定时器 发热盘
用于控制电压力锅的保压时
间,有机械控制与电机控制

和电脑板三种,目前主要是
迎 春
电机控制式与电脑板控制两
种。



修 教
案 之

通电产生热量,对食物进行 加热。
四、微波炉
微波炉又称为微波灶,不仅能煲、蒸、
煮、炖、烤食物,而且还具有快速解冻和杀 菌消毒等多种功能。
微波的电场强度以及微波的频率等因素有关。
微波炉的基本组成部分
1.炉腔:食物加热空间 2.炉门:
5.搅拌器 6.漏磁变压器和整流器
3.磁控管 4.波导
7.定时器


8.功率调节器

9.过热保护器

电饭锅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电饭锅可分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定时保温式电饭锅、压力电饭锅等三种。

各类电饭锅的常见规格和工作能力见表1。

(一)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图1是一种双层自动保温式电饭锅的结构图,主要由锅盖、外壳、内胆、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

下面介绍它的主要部件:1.内胆内胆系采用纯铝板拉伸成型,底部加工呈球面状,使与发热板很好吻合,以提高热效率。

胆的内壁上有刻度,可指示出放米量和放水量。

内胆的边向外翻口,既可增加强度,又可使溢出的饭水流到壳外,以防损坏内部电器零件。

2.外壳外壳是用冷轧薄钢板拉伸成型,外面喷涂装饰性漆层。

外壳与内胆之间有一层空气间隔,起保温作用,同时可以安装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

3.锅盖有的锅盖中央部位嵌有一块玻璃,能观察烹饪情况;有的装有压紧锅盖用的手柄,兼具便携作用。

4.发热板发热板是将环形金属管状电热元件铸造在铝合金体中,再经加工而成,它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和较大的机械强度,板面形状要求与锅底相吻合,在其中心处装有磁性温度控制元件,如图2所示。

5.温度控制装置电饭锅所以能够自动断电和保温,是因为它内部装有磁钢限温器和热双金属片恒温器两个自动装置。

磁钢限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3。

它是利用感温磁钢(软磁体)的磁性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特性来设计的。

当低温时,感温磁钢是顺磁性物质,具有磁性;当温度升到某一界限时,感温磁钢变成逆磁性物质,因而失去磁性。

这个温度界限,叫做居里点。

通常,居里点的温度略高于。

在饭煮熟前,锅内有水,所以电饭锅的内胆温度不会超过,感温磁钢仍然具有磁性。

当饭熟后,内胆没有水,温度便会上升超过。

此时,紧贴于内胆底面的感温磁钢温度,也随之上升到居里点而失去磁性。

这样,永磁体在重力或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感温磁钢不能继续吸住它而跌落。

下跌时,永磁体通过连杆作用把触点分离,于是电饭锅断电,表明米饭已经煮熟。

热双金属片恒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4。

它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制作,当电饭锅的温度升向时,热双金属片受热,使它向膨胀系数小的一面弯曲。

电饭锅电气原理图

电饭锅电气原理图

电饭锅电气原理图电饭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厨房家电,它利用电能将水加热到沸腾,然后将米饭煮熟。

在这个过程中,电饭锅需要运用一些电气原理来实现加热和控温。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饭锅的电气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

首先,电饭锅的核心部件是加热器,它通常采用导热油或导热水来传热。

当电饭锅通电后,加热器开始工作,将导热油或导热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将热量传递给内胆,使内胆内的水温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加热器需要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加热功率,以及通过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内胆的温度,从而实现对水温的精准控制。

其次,电饭锅还需要一个控制电路来实现对加热器的控制。

这个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的电子元件组成,它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煮饭模式和时间来控制加热器的工作。

当用户按下启动按钮后,微处理器开始运行预设的程序,根据程序控制加热器的工作时间和功率,以及监测内胆温度,从而实现对煮饭过程的精确控制。

另外,电饭锅还需要一些安全保护装置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例如,过温保护装置可以监测内胆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切断电源,避免温度过高造成安全事故。

此外,还有漏电保护装置可以监测电饭锅的绝缘情况,一旦发现漏电现象,也会自动切断电源,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总的来说,电饭锅的电气原理图包括加热器、控制电路和安全保护装置。

加热器通过控制电路实现对加热功率和时间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水温的精准调节;控制电路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电子元件组成,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程序来控制加热器的工作;安全保护装置可以确保电饭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通过这些电气原理的运作,电饭锅可以实现煮饭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电饭锅里面的传感器

电饭锅里面的传感器

二 电饭锅中的传感器
电饭锅中应用了温 度传感器,它的主要元件 是感温铁氧体。感温铁氧 想一下:为什么不能 体是用氧化锰。氧化锌和 氧化铁的粉末混合物烧结 用电饭锅烧热水? 而成的,它的特点是:常 温下具有铁磁性,能够被 磁铁吸引,但是温度上升 到约103℃时,就失去 了 铁磁性。这个温度被称为 该材料的“居里点”或“ 居里点”
R3
R1
R2
拓展
利用电饭锅控温元件完成的趣味实验: 1、2——电饭锅内取 出的传感器元件
点燃蜡烛给铝片 加热,当加热到一定时 间硬磁体和软磁体分开 ,最终喷头管出水将蜡 烛熄灭
电饭锅里面的传感器
演讲人 : 王传瑶 20112403
电饭锅,家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 ,电饭锅及类似器具的传感器,经历半个世纪的 参产品实践,已经有磁钢温控和热敏电阻两种。 在过去十几年间磁钢温控电饭锅占据着国内主流 市场。但是现在逐渐被数字温控电饭锅所替代, 但是其实质的原理依然没变。
如何了解电饭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饭锅工作电路原理图
值得注意的时 ,开关S1的作用不 可忽视,如果一开始 S1:限温开关 未闭合S1,也会重 S2:自动温控开关 复断开后的红灯黄交 (70℃-80℃) 替发光的过程,但是 黄灯:保温工作中 由于电饭锅的温度只 红灯:加热工作中 在70~80℃之间所以 饭不能煮熟。这也是 R1=R2=500Ω 最常见的电饭锅坏的 R3=50Ω 原因。
电饭锅原理
电饭锅中的 温度传感器
一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我们在家做饭的过程
1、为什么在按下煮饭键之后不 会反弹回来 2、饭煮熟后自动计入保温状态 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图
按下开关感 应磁体与感应磁体 相接触,同时两个 触电相接触,电热 板电源接通。在永 磁体的作用下开关 不会复原,持续进 入加热阶段。

电饭锅 原理

电饭锅 原理

电饭锅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热丝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和保温,从而将米饭加热煮熟或保持温热状态。

首先,将米饭和适量的水放入电饭锅的内胆中。

接通电源后,电饭锅内的控制电路将电流传递到内胆底部的电热丝。

电热丝受到电流的加热后,就会产生热量。

当内胆底部的温度低于设定的加热温度时,电饭锅内部的控制电路会继续提供电流给电热丝,以保持加热,直到达到设定温度。

此时,水开始沸腾,米饭被热水煮熟。

当米饭煮熟后,电饭锅会自动切换到保温模式。

保温模式下,电饭锅的控制电路会发送适量的电流给电热丝,以维持内胆底部的温度,使米饭保持温热状态。

通过这样的循环加热和保温,电饭锅能够将米饭煮熟并保温,使其保持在可食用的温度,给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烹饪体验。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电饭锅的工作原理开始煮饭时,用手压下开关按钮,永磁体与感温磁体相吸,手松开后,按钮不再恢复到图示状态,则触点接通,电热板通电加热,水沸腾后,由于锅内保持100℃不变,故感温磁体仍与永磁体相吸,继续加热,直到饭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温度升高,当温度升至“居里点103℃”时,感温磁体失去铁磁性,在弹簧作用下,永磁体被弹开,触点分离,切断电源,从而停止加热.如果用电饭锅烧水,在水沸腾后因为水温保持在100℃,故不能自动断电,只有水烧干后,温度升高到103℃,才能自动断电.向左转|向右转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

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还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

现在已经成为日常家用电器,电饭煲的发明缩减了很多家庭花费在煮饭上的时间。

普通电饭煲的结构: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1、发热盘: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

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

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

当温度达到80C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

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C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

电饭锅原理与维修1讲解

电饭锅原理与维修1讲解

第一节 电 饭 锅
四、常见故障及检修
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常见的故障现象有电热板不热、煮不熟饭、煮焦饭、 保温失灵、外壳带电等。压力式电饭锅还有保压失效、限压阀不排气等常 见故障现象。
(一)自动保温式电饭锅 1.一通电即烧电源熔丝,原因: (1) 熔丝容量过小。 (2) 插头内部引线脱落形成短路。 (3) 电饭锅上的电源插座中两铜柱之间因电木绝缘板烧焦碳化后导 电短路。 (4) 电热板内部短路。
部件名称
实物图
电路符号
故障检测
保险电阻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其电阻,正常时电阻值很 FU 小,熔断后电阻值呈现无穷大。需更换同规格
新加热盘。
加热盘
EH(1)
加热盘的表面要平整,无凹陷、发黄、发黑现 象。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其电阻(表笔分别接 到接线柱的两端),正常时呈现几十欧的阻值, 损坏后呈现阻值为无穷大。需更换同规格新加 热盘,注意安装固定孔的部位一致。
减少锅内热量的散失。
用于支撑锅体,使锅体离开灶台一定高度,增大空气流通量,保证散热效果,防止 火灾的发生。
放置待蒸或加热的食物。
又称内胆,多采用合金铝板拉伸成型,锅底呈凹球面,与发热盘表面充分吻合,以 提高传热性能。内锅表面常涂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层,既杜绝铝元素与食物反应, 减小人体的摄入量,又防止煮饭时粘锅,易于清洗。
又称外壳,通常用冷扎钢板或不锈钢拉伸或卷筒成型,表面喷涂漆层,印有图案。 锅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内锅、发热盘、磁钢限温器、按键开关和电源插 座均装在锅体上。
用于连结交流电源与锅内加热器件、控温元件。为了保证安全防止触电,电饭锅的 电源插座一般采用三头插座,其中有一根接地线与锅体相连接。
该灯亮时说明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
该灯亮时说明电饭锅处于煮饭状态。

电饭煲工作原理及结构

电饭煲工作原理及结构

电饭锅的构造与工作原理2010-02-09 11:57电饭锅可分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定时保温式电饭锅、压力电饭锅等三种。

各类电饭锅的常见规格和工作能力见表1。

(一)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图1是一种双层自动保温式电饭锅的结构图,主要由锅盖、外壳、内胆、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

下面介绍它的主要部件:1.内胆内胆系采用纯铝板拉伸成型,底部加工呈球面状,使与发热板很好吻合,以提高热效率。

胆的内壁上有刻度,可指示出放米量和放水量。

内胆的边向外翻口,既可增加强度,又可使溢出的饭水流到壳外,以防损坏内部电器零件。

2.外壳外壳是用冷轧薄钢板拉伸成型,外面喷涂装饰性漆层。

外壳与内胆之间有一层空气间隔,起保温作用,同时可以安装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

3.锅盖有的锅盖中央部位嵌有一块玻璃,能观察烹饪情况;有的装有压紧锅盖用的手柄,兼具便携作用。

4.发热板发热板是将环形金属管状电热元件铸造在铝合金体中,再经加工而成,它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和较大的机械强度,板面形状要求与锅底相吻合,在其中心处装有磁性温度控制元件,如图2所示。

5.温度控制装置电饭锅所以能够自动断电和保温,是因为它内部装有磁钢限温器和热双金属片恒温器两个自动装置。

磁钢限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3。

它是利用感温磁钢(软磁体)的磁性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特性来设计的。

当低温时,感温磁钢是顺磁性物质,具有磁性;当温度升到某一界限时,感温磁钢变成逆磁性物质,因而失去磁性。

这个温度界限,叫做居里点。

通常,居里点的温度略高于103℃。

在饭煮熟前,锅内有水,所以电饭锅的内胆温度不会超过100℃,感温磁钢仍然具有磁性。

当饭熟后,内胆没有水,温度便会上升超过100℃。

此时,紧贴于内胆底面的感温磁钢温度,也随之上升到居里点而失去磁性。

这样,永磁体在重力或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感温磁钢不能继续吸住它而跌落。

下跌时,永磁体通过连杆作用把触点分离,于是电饭锅断电,表明米饭已经煮熟。

热双金属片恒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4。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普通电饭煲的结构: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1、发热盘: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

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

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

当温度达到80C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

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C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

如此反复,即达到保温效果。

4、杠杆开关:该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个常开触点。

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

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

此后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

5、限流电阻:外观金黄色或白色为多,大小象3W电阻,按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热管的作用。

常用的限流电阻为185C 5A或10A(根据电饭煲功率而定)。

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的关键元件,有能用导线代替。

图不好在网上画出自己想一下很简单的参考资料:/dfb.htm网上豪华自动电饭煲(锅)·煮饭-插上电源线,按下煮饭按钮,磁钢限温器吸合,带动磁钢杠杆,使微动开关从断开状态转到闭合状态,从而接通电热盘的电源,电热盘上电发热,由于热盘与内锅充分接触,热量很快传导到内锅,内锅也把相应的热量传导到米和水,使米和水受热升温至沸腾;由于水的沸腾温度是100℃,维持沸腾,这时磁钢限温器温度达到平衡,维持沸腾一段时间后,内锅里的水已基本被米吸干,而且锅底部的米粒有可能连同糊精粘到锅底形成一个热隔离层,因此,内锅底部会以较快的速度,由100℃上升到103℃±2℃,相应磁钢限温器温度从110℃上升到145℃左右,热敏磁块感应到相应温度,失去磁性不吸合,从而推动磁钢连杆机构带动杠杆支架,把微动开头从闭合转为断开状态,断开电热盘的电源,从而实现电饭煲(锅)的自动限温;进入保温状态,焖饭10分钟后,方可食用。

电饭煲结构分析讲解

电饭煲结构分析讲解
电饭煲
---- 材料、结构与工艺分析
机电工程系 李 敏
二、电饭锅的分类: 1、一种是采用机械控制的普通电饭煲
2、一种是采用微电脑模糊控制技术的自动电饭煲
三、普通机械控制电饭煲结构与工作原理
1、普通电饭锅结构
发热盘面板 煮饭指示灯 机械按钮开关 保温指示灯 温控器
2、电饭锅内部结构图 电源插座
保温片 保险丝 温控器 机械开关
普通电饭煲主要由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关、杠杆开关、限流电 阻、指示灯、插座等组成。
19世纪末,著名物理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 石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 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
发热盘的中央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 一个弹簧,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 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 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 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 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 ±2℃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 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 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在常温下,软磁有磁性,能吸住硬磁,当 温度上升到某一限界时,软磁会消失磁性,硬 磁脱落,软磁消失磁性的温度点叫居里点。
电饭煲结构及工作原理
机械煲结构
组成 双金属片温控制器是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
的金属组合而成,在常温时,双金属片保持平 直,属常闭型。
机械煲实现自动保温的最 关键零部件
双金属温控器
5.电饭锅指示灯不亮或者指示错误 这类故障从原理图分析可知,一方面是连接指示灯的线路不通。用
万用表量连线的通断即可查找。 二是指示灯损坏。更换相应的指示灯即可。 三是指示错误,这类故障常出现在经过维修后的电饭锅上,基本都

电饭煲原理详解

电饭煲原理详解

电饭煲概述
4、普通电饭煲的主要元器件
( 4)、杠杆开关:该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 个常开触点。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 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饭好时, 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此后发 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
电饭煲概述
4、普通电饭煲的主要元器件
( 5)、限流电阻:外观金黄色或白色为多,大小 象3W电阻,按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 热管的作用。常用的限流电阻为185C 5A或10A(根 据电饭煲功率而定)。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的关 键元件,不能用导线代替。
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 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
世界上第一台电饭煲,是由日本人井深大的东 京通讯工程公司发明于20世纪50年代。
电饭煲概述
2、电饭煲工作原理简述
当饭煮好的时候,电饭煲内的水便会蒸发,由 液态转为气态。物体由液态转为气态时,要吸 收一定的能量,叫做“潜热”。这时候,温度 会一直停留在沸点。直至水分蒸发后,饭煲里 的温度便会再次上升。
铸铝或铝合金制成,在盘体底面设置环形或四 根以上带字的一体发热管。这种结构能有效解 决发热盘的变形、裂纹和熔塌等缺陷,提高导 热效率,大大提高发热盘的使用寿命,并能提 高电饭煲的热效率。 主加热盘的功率一般小的几百瓦,大的几千瓦。 超过5KW的就采用三相供电。
智能电饭煲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关键构件及元器件
电饭煲里面有温度计和电子零件,当它发现温 度再次上升的话,便会自动停止煮饭。
电饭煲概述 3、普通电饭煲结构
2.电饭煲的结构与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饭煲概述
3、普通电饭煲结构
普通电饭煲的结构:发热盘、限温器、保温开 关、杠杆开关、限流电阻、指示灯、插座等组 成。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

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及原理图1、发热盘:这是电饭煲的主要发热元件。

这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就放在它上面,取下内锅就可以看见。

2、限温器:又叫磁钢。

它的内部装有一个永久磁环和一个弹簧,可以按动,位置在发热盘的中央。

煮饭时,按下煮饭开关时,靠磁钢的吸力带动杠杆开关使电源触点保持接通,当煮米饭时,锅底的温度不断升高,永久磁环的吸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当内锅里的水被蒸发掉,锅底的温度达到103±2C时,磁环的吸力小于其上的弹簧的弹力,限温器被弹簧顶下,带动杠杆开关,切断电源。

3、保温开关:又称恒温器。

它是由一个弹簧片、一对常闭触点、一对常开触点、一个双金属片组成。

煮饭时,锅内温度升高,由于构成双金属片的两片金属片的热伸缩率不同,结果使双金属片向上弯曲。

当温度达到80C以上时,在向上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下,弹簧片带动常开与常闭触点进行转换,从而切断发热管的电源,停止加热。

当锅内温度下降到80C以下时,双金属片逐渐冷却复原,常开与常闭触点再次转换,接通发热管电源,进行加热。

如此反复,即达到保温效果。

4、杠杆开关:该开关完全是机械结构,有一个常开触点。

煮饭时,按下此开关,给发热管接通电源,同时给加热指示灯供电使之点亮。

饭好时,限温器弹下,带动杠杆开关,使触点断开。

此后发热管仅受保温开关控制。

5、限流电阻:外观金黄色或白色为多,大小象3W电阻,按在发热管与电源之间,起着保护发热管的作用。

常用的限流电阻为185C5A或10A(根据电饭煲功率而定)。

限流电阻是保护发热管的关键元件,有能用导线代替。

图不好在网上画出自己想一下很简单的参考资料:http://www、gx1688ZZZ/dfb、htm网上豪华自动电饭煲(锅)·煮饭-插上电源线,按下煮饭按钮,磁钢限温器吸合,带动磁钢杠杆,使微动开关从断开状态转到闭合状态,从而接通电热盘的电源,电热盘上电发热,由于热盘与内锅充分接触,热量很快传导到内锅,内锅也把相应的热量传导到米和水,使米和水受热升温至沸腾;由于水的沸腾温度是100℃,维持沸腾,这时磁钢限温器温度达到平衡,维持沸腾一段时间后,内锅里的水已基本被米吸干,而且锅底部的米粒有可能连同糊精粘到锅底形成一个热隔离层,因此,内锅底部会以较快的速度,由100℃上升到103℃±2℃,相应磁钢限温器温度从110℃上升到145℃左右,热敏磁块感应到相应温度,失去磁性不吸合,从而推动磁钢连杆机构带动杠杆支架,把微动开头从闭合转为断开状态,断开电热盘的电源,从而实现电饭煲(锅)的自动限温;进入保温状态,焖饭10分钟后,方可食用。

自动恒温电饭锅的课件

自动恒温电饭锅的课件

磁钢限温器
220V
磁钢限 磁钢限温控制器
内锅 发热盘 磁钢限温器开关
220V
磁钢限 磁钢限温控制器
内锅 发热盘 连杆支点
220V 返回
双金属片恒 双金属片恒温器
调温螺钉
双金属片
返回
自动恒温
电饭锅
(1)普通型 普通型
(2)自动恒温型 自动恒温型
(3)电子式 电子式
(4)电子式 电子式
(5)紫砂锅 紫砂锅
(6)电压力锅 电压力锅
(7)微电脑控制型 微电脑控制型
(8)电火锅 电火锅
(9)紫砂锅 紫砂锅
(10)电压力锅 电压力锅
(11)分体式 分体式
(12)油炸锅 油炸锅
机械方面 改 进
2、工作原理:
S1
接通电源 按下S1 按下 温度升高 至70度 度 温度升高 至103度 度 温度下降 至60度 度 温度升高 至70度 度 温度下降 至60度 度
S2

亮 亮 灭 亮 灭 亮
加热器
通电加热 通电加热 停止加热 通电加热 停止加热 通电加热 S1 S2
闭合 闭合 闭合 断开 断开 断开 断开 闭合 断开 断开 断开 闭合
教学目标:
1、掌握自动恒温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2、掌握自动恒温电饭锅故障分析的方 法 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知识, 解决难题的习惯 4、展现网络资源对电器专业的巨大帮 助 电路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分析故障现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实现 启发式教学 逻辑推理教学 图解法 2、教学重点的处理 通过实物接线训练,加强记忆 3、教学难点的突破 制作实物结构原理图 模拟实物接线训练 模拟实物故障现象 练习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饭锅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电饭锅可分为自动保温式电饭锅、定时保温式电饭锅、压力电饭锅等三种。

各类电饭锅的常见规格和工作能力见表1。

(一)自动保温式电饭锅
图1是一种双层自动保温式电饭锅的结构图,主要由锅盖、外壳、
内胆、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组成。

下面介绍它的主要部件:
1.内胆内胆系采用纯铝板拉伸成型,底部加工呈球面状,使与发热板很好吻合,以提高热效率。

胆的内壁上有刻度,可指示出放米量和放水量。

内胆的边向外翻口,既可增加强度,又可使溢出的饭水流到壳外,以防损坏内部电器零件。

2.外壳外壳是用冷轧薄钢板拉伸成型,外面喷涂装饰性漆层。

外壳与内胆之间有一层空气间隔,起保温作用,同时可以安装开关、发热板和温度控制装置。

3.锅盖有的锅盖中央部位嵌有一块玻璃,能观察烹饪情况;有的装有压紧锅盖用的手柄,兼具便携作用。

4.发热板发热板是将环形金属管状电热元件铸造在铝合金体中,再经加工而成,它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和较大的机械强度,板面形状要求与锅底相吻合,在其中心处装有磁性温度控制元件,如图2所示。

5.温度控制装置电饭锅所以能够自动断电和保温,是因为它内部装有磁钢限温器和热双金属片恒温器两个自动装置。

磁钢限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3。

它是利用感温磁钢(软磁体)的磁性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特性来设计的。

当低温时,感温磁钢是顺磁性物质,具有磁性;当温度升到某一界限时,感温磁钢变成逆磁性物质,因而失去磁性。

这个温度界限,叫做居里点。

通常,居里点的温度略高于103℃。

在饭煮熟前,锅内有水,所以电饭锅的内胆温度不会超过100℃,感温磁钢仍然具有磁性。

当饭熟后,内胆没有水,温度便会上升超过100℃。

此时,紧贴于内胆底面的感温磁钢温度,也随之上升到居里点而失去磁性。

这样,永磁体在重力或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感温磁钢不能继续吸住它而跌落。

下跌时,永磁体通过连杆作用把触点分离,于是电饭锅断电,表明米饭已经煮熟。

热双金属片恒温器的动作原理,见图4。

它由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制作,当电饭锅的温度升向时,热双金属片受热,使它向膨胀系数小的一面弯曲。

弯曲时,它把两个触点分离,于是电饭锅断电,温度下降。

而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双金属片就收缩回复原状,两个触点重新闭合通电,如此反复作用,使电饭锅的温度,能够自动维持在65±5℃的范围。

图5是单按键开关的自动保温电饭锅的电气线路,这种电饭锅的工作程序:①插上电源插头,双金属片保温器接通电路,指示灯亮,加热器升温,但不能升到煮饭所需要的温度。

②揿下按键开关,磁钢限温器按通电路,温度上升,开始煮饭;当饭煮熟后,磁钢限温器动作把电路切断,电饭锅处于自动保温状态。

③若不需要保温,可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路。

图6是双开关自动保温式电饭锅控制线路。

K1为煮饭开关;K2为限温器,即磁性温控元件,动作温度为103±2℃;K3为保温开关,K4为恒温器,即双金属温控元件,调定为65±5℃
煮饭时,先按下K1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开始工作。

当温度上升到103℃时,K2动作切断电源,煮饭操作即终止。

如需保温,则在开始煮饭时将K1、K2同时按下,当温度上升到65℃时,K4触点自动跳开,但电路仍接通,继续升温至103℃时,K2动作而切断电源。

此后,当锅内温度下降到65℃时,K4触点又合上继续通电加热。

当温度超过65℃时它又断开电路。

如此交替通断,以达到保温目的。

(二)定时保温式电饭锅
它是在保温式基础上加了定时器,能经过若干小时后自动启动电路。

图7是定时保温式电路,图中K2、K4、R1、NDl与图6保温式电饭锅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电路的作用相同;K3是定时器触点,为常闭式,在不使用定时器时,它起上述保温式电饭锅自动控制电路的作用。

当使用定时启动时,闭合电源开关
K1,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定时器调节旋钮到所需的时间,此时K3跳开使电路中断,电热元件不通电加热,但氖泡ND2是起辉发亮的,显示着定时器已开始工作;当到达预定煮饭开始时间时,定时器触点便恢复到闭合状态,电热元
件就接通电工作,电饭锅进入如同保温式电饭锅相同的工作状态。

这种电饭锅的定时器分6h、12h、24h三种,可在任何时间内选定做饭时间。

以节约电能,并能保证按时获得新鲜的米饭。

(三)压力电饭锅
1.结构
压力电饭锅集压力锅与电饭锅的优点于一体。

用压力电饭锅做的饭香软、富有弹性且易于消化,用它烹调肉类能保持原汁原味、骨酥肉烂。

此外,压力电饭锅比普通锅有更好的消毒作用,节省时间和能源。

图8是普通压力电饭锅的结构图。

各部件介绍如下:
(1)锅体——由铝合金铸造或者压铸而成。

锅体的底部安装了加热盘、塑料底座及主控器,锅体的侧面安装把手。

(2)锅盖——由铝合金铸造或者压铸而成。

锅盖放在锅体上,在锅盖的上面安装着把手、限压阀座、安全塞等,在锅盖的上口内侧放置密封胶圈。

(3)加热盘——由二组管状电热元件铸在铝合金盘内,构成外侧、内侧加热器,并安装在锅体的底部对锅体进行加热。

(4)安全塞——由低熔点金属等组成,其结构形式与作用完全与普通压力锅相
同。

⑸密封胶圈——由橡胶制成,起封闭保压作
用。

⑹塑料底座——由酚醛塑料热压而成,用以支撑锅体与安装主控制器。

(7)限压阀——由阀体、阀瓣、阀座组成。

阀体由铝合金或锌铝合金制成,阀瓣由普通黄铜加工而成,阀座由硬铝加工而成。

(8)主控制器——由测温传感器、温度开关,温度调节器、温度熔断器、琴键开关等组成。

2.电路原理
图9是普通压力电饭锅的电路图。

下面结合做饭过程介绍。

(1)把淘好的米放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密封胶圈放在锅盖的内侧,加盖盖好。

(2)按动琴键开关,使温度开关接通电源,指示灯发亮,外侧加热器通电,以小功率的热量给锅体加温。

(3)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气,要立即加上限压阀。

(4)当锅内温度达到60℃时,米开始糊化。

这时温度调节器闭合,内侧加热器通电,用加大的功率以急火给锅体加温。

(5)当锅中温度达到110℃时,温度调节器断开,内侧加热器的电路被切断,此时仍然用弱火继续升温。

(6)由于锅中的水分逐渐减少,温度继续上升,当温度达到135℃时,温度开关断开,切断电源,指示灯熄灭。

锅中的饭以70℃以上的温度持续保温
15min,便可开锅食用。

(四) 表2 电饭锅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