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言时代》教案
高一语文《双语言时代》学习要点

《双语言时代》学习要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1)什么叫双语言;(2)什么叫双语言时代;(3)什么叫国际共同语;(4)该怎样理解英语的洪水泛滥;(5)在语言争霸战中法语为什么失败了;(6)东南亚、印度、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先后走向双语言时代说明了什么问题;(7)中国的双语言情况是怎样的;(8)双语言和双语言时代有什么意义。
2、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看清课文的结构。
3、弄懂课文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步骤和内容:一、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
这一部分共有6个自然段,第二个自然段讲的是国家共同语,第一和第三、四、五自然段论述的是国际共同语。
第六自然段是结论:现代是双语言时代。
这部分中的关键句子有:①地球村必须有大家公用的共同语。
②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
③文化和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已实行了双语言。
现代是双语言时代。
这部分的层次和结构可以简单图示如下:这一部分使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例证法和类比论证法。
例证法的自然段有一、二、四、五、六段,类比论证法主要是在第五自然段,如“三百年来的‘日不落'的大英国‘日落'了,留下来一份遗产‘英语',正像罗马帝国瓦解之后遗留下来的‘拉丁语'。
‘公历'失去了基督教特色,‘米制'失去了法国特色,‘英语'失去了英国的特色。
”使用的修辞方法有仿句、比喻、设问等。
例如,仿句“登月球而小地球”,比喻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庄。
设问“世界语行吗?不行。
”二、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英语的洪水泛滥。
这部分共有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写了英语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第五~第七自然段写了英语的洪水泛滥及其原因。
在这部分课文中,重要的句子有:“英国打败历史传统,努力开创新的历史局面,在政治上开创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开创工业化生产方式。
这两个开创改变了人类历史,使英语在全世界中独占鳌头。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双语言时代》说课稿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双语言时代》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双语言时代》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教材,是围绕着当代双语文化进行的教学设计。
本书主要以双语文化为主题,通过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双语文化的背景、特点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书,学生将能够提高对双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本单元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四个微型小说,通过阅读短文学习双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描写双语文化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与分析,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3.双重语言背景下的诗歌创作,通过创作诗歌提升学生对双语文化的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让学生了解双语文化的背景、特点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能够分析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中双语文化的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和观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双语文化的现象,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学习短文中的文学语言和技巧,加深对双语文化的理解。
2.分析美术作品中双语文化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双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引导学生创作与双语文化相关的诗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本单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外阅读等。
学时安排:1.第一课时:导入与热身活动,介绍双语文化的概念和背景。
2.第二课时:学习第一篇微型小说《两位夫人》。
3.第三课时:学习第二篇微型小说《两个幸福的女人》。
4.第四课时:学习第三篇微型小说《苦茶》。
5.第五课时:学习第四篇微型小说《天公伯》。
6.第六课时:欣赏并分析几幅描绘双语文化的美术作品。
7.第七课时: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创作的双语文化主题诗歌。
2024年语言教育教案(通用

2024年语言教育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语言教育》教材第四章“语言表达与运用”,具体内容包括: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语言运用的常见技巧、实际情景中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使学生了解并灵活运用语言运用的常见技巧。
3. 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语言运用的常见技巧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例句、情景模拟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a. 情景:小王去超市购物,遇到了导购员推销商品,他想用恰当的语言拒绝。
b. 学生讨论: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拒绝?2. 新课内容讲解:a. 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b. 语言运用的常见技巧c. 实际情景中的语言表达3. 例题讲解:a. 教师给出例句,分析其表达技巧。
b. 学生模仿例句,进行实际操作。
4. 随堂练习:a. 教师给出情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b.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2. 语言运用的常见技巧3. 实际情景中的语言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段实际情景对话,注意运用语言表达技巧。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学习优秀的语言表达,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表达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 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2024年大班语言示范课教案通用

2024年大班语言示范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教材第三单元“想象与创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2024年的世界》、《未来的我》和《时空穿梭信》三篇文章。
通过这三篇文章,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2024年的世界、未来的自己,以及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信。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能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关于2024年世界的短文。
3. 能够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培养时空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创作一篇关于2024年世界的短文,以及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信。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2024年的科技发展图片,激发学生对未来世界的兴趣,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学习《2024年的世界》,让学生了解未来科技的发展。
(2)学习《未来的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的未来。
(3)学习《时空穿梭信》,让学生学会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信。
3. 例题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示范如何创作一篇关于2024年世界的短文。
(3)示范如何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信。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篇关于2024年世界的短文。
(2)让学生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5. 课堂互动: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的世界》、《未来的我》、《时空穿梭信》2. 内容:(1)2024年的世界:科技发展、创新成果等。
(2)未来的我:职业、成就、生活等。
(3)时空穿梭信: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内容,创作一篇关于2024年世界的短文。
(2)给过去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2. 答案:(1)例文:2024年的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无人驾驶汽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远程交流,太空旅行成为常态。
2024年语言领域标准教案万能模板3

2024年语言领域标准教案万能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人间真情”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背影》,以及相关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背影》深层含义,体会父爱伟大。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感悟人间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背影》情感内涵,运用写作技巧表达情感。
重点: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父爱瞬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
2. 课文学习(15分钟)课文讲述什故事?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② 逐段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写作技巧讲解与练习(15分钟)① 讲解写作技巧,如:以事写人、以景写情等。
② 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学习心得,引导他们感悟父爱伟大。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背影2. 重点词汇和句型3. 写作技巧:以事写人、以景写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爱作文。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答案:作文:见附件。
课后练习题:见课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教学方法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父爱文章,观看相关电影,进一步感悟父爱伟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环节。
在本教案中,我通过展示生活中父爱瞬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
为使这一环节更加有效,我需要准备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实例,以便让学生产生共鸣。
补充说明:1. 在选择实例时,要注意多样性,涵盖不同类型父爱表现,如关心、陪伴、教导等。
多元化语言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名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活动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特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活动,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适合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活动。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 学生能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四、教学内容1. 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2. 语言知识: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语法特点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文化展示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文化背景知识。
2. 文化背景知识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如饮食、节日、习俗等。
- 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3. 语言知识学习- 教师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语法特点等。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活动。
- 每组向全班展示活动方案,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
5. 活动实施-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 活动结束后,各组分享活动成果,全班共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活动收获。
-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活动设计:评估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实用性。
3. 活动实施: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
4. 总结与反思:评估学生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教学活动的认识和体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运用好第二语言来促进孩子英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运用好第二语言来促进孩子英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建议》一、教学价值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逐渐增强。
在幼儿教育中,教育者对英语的教学越来越重视。
通过运用好第二语言,可以促进孩子的英文阅读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英文阅读的基本规律和技巧;2. 提高幼儿的英文阅读能力;3. 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4. 激发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区域英文阅读区域,包括阅读角、图书馆等。
四、教学准备1. 相关英文阅读材料;2. 阅读角或图书馆的布置;3. 制作教学素材,包括英语单词卡片、图片等。
五、教学介绍本课程以运用好第二语言来促进幼儿英文阅读能力为主题,通过互动游戏、阅读活动、音乐欣赏等形式,帮助幼儿提高英文阅读水平,培养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六、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2. 提高幼儿的英文阅读能力;3. 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英语互动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阅读教学法:通过阅读英文故事、图书、诗歌等,提高幼儿的英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音乐欣赏法:通过欣赏英文歌曲,提高幼儿的英语听力和语感。
八、教学过程1. 游戏环节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例如“找词游戏”、“拼音游戏”等,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熟悉英语字母和单词。
2. 阅读环节教师为幼儿选择一些适合阅读的优秀英文短篇故事或图书,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和美妙。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跟随英文短篇故事朗读,以培养他们的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3. 音乐环节教师为幼儿选择一些优美的英文歌曲,让幼儿在歌曲中感受英语语言的美妙,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跟随英文歌曲唱歌,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和语感。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可以看到,通过运用好第二语言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英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2024年中班语言多彩的世界教案精选

2024年中班语言多彩的世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语言活动手册》第四章“多彩的世界”,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概念;通过观察、描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生活中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基本颜色、形状、大小的概念,能够准确运用相关词汇。
2. 提高观察、描述事物的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生活中色彩的热爱和欣赏,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准确的词汇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
重点:认识基本颜色、形状、大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颜色卡片、形状卡片、大小不同的物品。
学具:彩笔、画纸、颜色形状大小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大家看看这幅画,都有哪些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和大小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颜色卡片、形状卡片和大小物品,讲解基本颜色、形状、大小的概念,让幼儿认识并学会运用相关词汇。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画纸,让他们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形状和大小,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观察、描述对方的作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对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贴上颜色卡片、形状卡片和大小物品,对应标注名称。
2. 在旁边写上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以提醒幼儿关注学习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笔和颜色形状大小贴纸,创作一幅自己的“多彩世界”。
2. 答案:幼儿完成的作品,颜色丰富、形状多样、大小合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颜色、形状、大小概念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描述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物品,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语言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二、学习阅读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从中筛选内容要点。
三、了解现代社会语言日趋国际化的特点,了解我国双语言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
一、认识各部分的逻辑联系,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二、理解本文的结论:“双语言是一种现代化的指标。
从双语言的水平,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测知国家现代化的程度。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听说过“双语言”吗?双语言时代是个新颖的说法,大家对此说法有什么感受?本文是一篇论文,大家对论文有多少了解?
二、介绍有关论文的一些知识。
论文是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
它不同于我们常见的议论文和说明文,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从观点和内容上看,要有相当的创新性;从材料占有上看,要有相当的可靠性;
从论证过程上看,特别强调逻辑的严密性;从语言表达上看,必须做到准确、恰当和流畅;从结构上看,往往分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三、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什么是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为什么说我们这个时代是双语言时代?双语言时代有什么特点?
2、本文的七个部分可以分为几层意思?这几层意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联系?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第1组问题比较简单。
学生主要应当了解地球村和国际共同语两个概念。
第2组问题比较复杂,要正确回答这几个问题需要对的内容和结构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主要意思有两句话,一是“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二是“现代是双语言时代”。
第二到第七部分是本文的本论部分。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二、三部分是第一层,从全球范围论述英语已逐渐取代法语,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
第四到第六部分是第二层,以东南亚、印度、日本几个地区或国家为例,反映世界各国殊路同归,论证走向双语言时代是国际大趋势。
第七部分是第三层,将双语言的发展与现代化结合起来,指出我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改进汉语教学和提高英语水平的双重紧迫任务,从而引出了本文的结论。
最后一段包含了本文的结论——
“双语言是一种现代化的指标。
从双语言的水平,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测知国家现代化的程度”。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给“国际共同语”下一个定义。
2、“英语的洪水泛滥”应如何理解?造成这种现象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3、法语为什么在与英语的竞争中失败?
4、给东南亚国家的双语言化列一个一览表,表中应反映两方面的内容——国家语言和英语的地位。
5、印度与日本的英语发展有哪些不同之处?
6、在改革开放时代,形势对我国的双语言发展提出了哪些要求?
以上这些问题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主要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
、国际共同语是一种由历史逐渐形成的各个国家都可以方便使用的语言。
注意,要点在“一种”。
2、指在全球范围内流通。
原因有政治、经济、英语本身的优势和美国的推动等。
3、原文中有四条明示信息。
(略)
4、略。
5、印度:英语长期作为教学语言得以流通;英语成为有利可图的商品。
日本:受美国影响;受旅游影响;受大企业用人制度影响;受教育影响。
6、内外并举,兼程前进。
五、教师总结。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获得了两方面的收获。
一方面,我们对信息化时代的当今世界对语言的要求有了比较清楚地了解;另一方面,我们对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广泛地接触这种问题,希望今天的学习对你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