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翻译的技巧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口诀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口诀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所谓逐字逐句直译,是指尽可能逐字逐句直译中文原文。
直译的优点是逐字翻译;缺点是有时翻译句子的意思很难理解,语言不够流畅。
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翻译,以便尽可能地符合原意,句子尽可能地照顾原意。
意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增加或减少单词,可以改变单词的位置,也可以改变句型。
意译的优势在于文本和意义的连贯性。
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相对流畅易懂。
有时,原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无法实施。
这两种翻译方法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下”的意思是保持。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古代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名、年号、计量单位等,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保持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充”指补充。
(1)将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2)在省略句中补上省略;(3)填写省略的陈述。
注:在省略的部分或句子中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将古代汉语的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型。
倒装主谓句、介词宾语句、介词宾语句和定语后置句的语序应进行调整,以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代汉语翻译公式。
提高课文翻译能力的技巧与方法
提高课文翻译能力的技巧与方法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翻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掌握好课文翻译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课文翻译能力的技巧与方法。
一、加强对原文的理解在进行课文翻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多次阅读原文:在第一次阅读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大意。
在第二次阅读时,可以逐句理解每个词汇及其在句子中的意思。
在第三次阅读时,可以尝试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2. 注重语境理解:语言是有上下文联系的,我们需要着重理解原文中的语境,包括上文、下文以及比较文中出现的词汇。
只有将词汇放在正确的语境中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
二、积累并运用词汇和短语词汇是翻译的基础,掌握好词汇是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几种积累和运用词汇和短语的方法:1. 阅读大量真实材料: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词汇和短语,并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2. 制作词汇卡片:可以将生词和短语写在卡片上,一面写单词或短语,另一面写释义和例句。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温习和复习这些卡片,加深记忆。
3. 运用词汇和短语:在进行翻译时,要主动运用已学的词汇和短语,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注重语法和句型的学习掌握好语法和句型是进行准确翻译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几种学习语法和句型的方法:1. 学习基本语法知识:掌握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和翻译句子。
2. 分析典型句型和短语:通过分析常用的句型和短语,可以提高我们对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的理解,并运用于实际的翻译中。
3. 练习语法填空和改错题:通过做一些语法填空和改错题,可以加强我们对语法和句型的掌握,并熟悉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用法。
四、理解文化差异和习惯学习一门外语,不仅是学习其语言知识,还需要了解其文化差异和习惯。
以下是几种理解文化差异和习惯的方法:1. 学习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习俗等,对于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具有重要帮助。
【翻译技巧】英汉翻译中的选词技巧
【翻译技巧】英汉翻译中的选词技巧选词,即选义择词,贯穿于整个翻译的实际操作过程之中。
这里的“词”指表达某一实体或整体性概念的单词、词组和短语。
“选义”是由人类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决定的。
任何一种发展完备的人类语言,其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是一词多义。
例如单词charge动词含义有两个,在科技英语的环境下是“充电”,而在日常生活中是“索取(费用)”。
名词通常是指“电流”。
该如何措辞则要看具体语境了。
此外,英语中有一些名词,同时有两个形容词,比如名词sun,它的形容词可以是sunny,也可以是solar,这里就有个辨义和确定词义的问题。
另外,语言使用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义多词的现象,即同一意思对应不同的词语。
现代英语中不仅有许多词汇是从古英语演变而来,还有约80%的词汇从外国输入,经过历史变迁,这些词汇并存和融合,使英语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特别普遍。
因此译者除了具有辨义这项本领外,还要具备“择词”这方面的技巧。
无论是“选义”,还是“择词”,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说,没有词是完全孤立的(No word is an island entire to itself.),词的意义必然受到前后相邻词句的影响。
从词语与语境的关系看,有些词基本不受语境影响(context-free),如意义相对固定单一的专有名词、科技术语、数量词等;有些词则受语境制约(context-bound),如那些含有感情色彩、价值判断且意义极为丰富的普通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
对于这些词语,先利用各种手段确定其意,然后恰当措辞表达。
下面介绍两种确定词义的方法。
一、根据上下文和汉语习惯搭配来确定词义理解原文是整个翻译过程的第一步。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步。
以下我们通过翻译实例来具体讲解在理解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根据上下文确定词义:A.意群拆分确定词义:“In short”, 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contends,“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as we call it, was largely the improvement and invention and use of a series of instruments that expanded the reach of science in innumerabl e directions.”本句可以分四个意群来确定词义:第一个意群:in short 简言之 school 学派 contend 坚持认为,争辩,讨论第二个意群: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科学革命(不可译为“科技革命”)as wecall it 所谓的第三个意群:largely 在很大程度上 a series of 一系列 instruments 器具、仪器第四个意群:expand 拓展 reach 影响范围 innumerable 无数的、数不清的 direction 方面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ate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本句可以分三个意群来确定词义。
杨绛谈翻译的技巧
杨绛谈翻译的技巧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杨绛:翻译的技巧5月25日凌晨一时,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
杨绛谈翻译技巧:一九八六年,我写过一篇《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记不起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过。
文章未引起任何反应,我想是不值一看,打算削弃。
钟书说:文章没有空论,却有实用,劝我保留。
这篇文章就收入我的《作品集》了。
如今重读旧文,觉得我没把意思表达清楚,所举例句,也未注明原文出处,所以我稍加修改,并换了题目。
我对自己的翻译,总觉未臻完善。
所以我翻译的作品虽然不多,失败的经验却不少。
由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就是从经验中摸索怎样可以更臻完善。
我就把原题改为《翻译的技巧》。
我暂且撇开理论----理论只在下文所谈的经验里逐渐体现。
反正一切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达。
原文说什么,译文就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
这是翻译家一致承认的。
至于如何贯穿这个指导思想,却没有现成的规律;具体问题只能各别解决。
因此谈翻译离不开实例。
可是原作的语种不同,不免限止了对这个问题的共同认识;而实例又东鳞西爪,很难组织成为系统。
我试图不引原文而用半成品为例,并尽量把问题组成系统。
谈失败的经验,不免强调翻译的困难。
至少,这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
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
译者一方面得彻底了解原著;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须领会字句之间的含蕴,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
另一方面,译文的读者要求从译文里领略原文。
译者得用读者的语言,把原作的内容按原样表达;内容不可有所增删,语气声调也不可走样。
原文的弦外之音,只从弦上传出;含蕴未吐的意思,也只附着在字句上。
关于翻译家杨绛
13级英语1班 马玥
导读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据说,朋友的友情往往建立在互相误解的基础上。
恋爱大概也是如此。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 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杨绛生平简介-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1911年7月17日-),原名杨季康,作家,戏剧 家、翻译家。丈夫钱锺书是著名文学研究家和作家。 杨绛是杨荫杭之女,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在苏州东吴大学毕业,之后入读北京清华研究院 做外国语研究生,并认识钱锺书。二人结成夫妇,一同 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育有一女钱瑗(1937-1997)。 1966年文革开始后,杨绛也如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 迫害和打压。 2011年,百岁老人杨绛查出患有心衰, 但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 晚上一点半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中午休息 两小时。吃得很清淡。
“大跃进”开始,学术界搞起“拔白旗、插红旗”,把反对浮夸风的知识分 子当作有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白旗”。杨绛和钱锺书的一些学术论文都成 了“白旗”。杨绛暗下决心,“再也不写文章,从此遁入翻译”
杨绛与《堂吉诃德》
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 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并最终在文革中将书稿保护下来。杨绛《堂吉诃 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 译本。1978年3月,杨绛的心血译作、72万字的《堂吉诃德》终于出版, 这是直接从西班牙文译为中文的第一个版本,人们排着长队,将首印 的10万册抢购一空。
杨先生说,“翻译就像是走钢丝,既要沿着钢丝的路线行走,又拥有 一些“容许运用技巧不左右倾跌的自由”。
翻译技巧汉译英的八大要点
⼀、勿“从⼀⽽终” 汉语⾔简意赅,句⼦灵活,往往是⼀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论坛)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哪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译者功⼒的地⽅了。
⽐如:都是“问题”,下⾯的翻译各不相同。
共同关⼼的问题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 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 问题的关键the heart of the matter 关键问题a key problem 原则问题a question/matter of principle 没有什么问题without any mishap 摩托车有点问题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 问题不在这⾥That is not the point. 译者要掌握这种汉英翻译中的“游击战术”,翻译家应是不同“⽂化王国”边境线上的“游击战略家”。
沙博⾥将《⽔浒传》译为: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地上的亡命之徒),杨宪益译将屈原的《国殇》译为: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将《儒林外史》译为:The Scholars。
这些都是译者吃透了原⽂的原意⽽译出的佳作。
⼆、勿望⽂⽣义,机械直译 这多半是初学者犯的⽑病,他们易于被表⾯现象所迷惑。
黄⽜(yellow cow——ox前误后正,下同) 黄鹂(yellow bird ——oriole) 黄⽠( yellow melon——cucumber) 紫菜(purple vegetable ——laver) 红⽊(red wood——padauk) 红⾖杉(red fir——Chinese yew) ⿊社会(black society ——sinistergang) 三、忌“⽔⼟不符”,习惯搭配失当 这的确是难度系数较⼤的问题,它要求译者既有较⾼的中⽂修养,⼜要有较⾼的英⽂造诣,⼀知半解的⼈常常在此“翻车”。
文学翻译方法
文学翻译方法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熟练的语言功底,更需要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目标语言文学的深刻理解。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译文能够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学翻译方法。
首先,文学翻译需要注重对原文的理解。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和情感,把握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风格特点。
只有深入理解了原文,译者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感,使译文更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其次,文学翻译需要注重对目标语言文学的理解。
译者需要熟悉目标语言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方式,了解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学品味。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学品味。
此外,文学翻译还需要注重对译文的审美效果。
译者需要注重译文的语言美感和节奏感,力求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译文更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最后,文学翻译需要注重对译文的校对和修改。
在完成初稿后,译者需要对译文进行反复校对和修改,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译者还可以邀请其他具有文学翻译经验的人士对译文进行审查,以获得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它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学修养。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需要注重对原文和目标语言文学的深入理解,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和技巧,力求使译文更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文学翻译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杨绛翻译观研究
收 稿 日期 :2 01 5 . 0 7 . 1 7
作 者简 介 :刘 杰辉 ( 1 9 7 4 一) ,男 ,沈 阳人 ,副 教授 ,硕士 ,从事 翻译理 论与 实践 、译 介学研 究 。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d l Y U W E N H U A 囤
边一 经济 与文化 2 0 1 5 年第 1 1 期
二 、翻 译观研 究
1 . 对原 作和读 者负责 回忆 《 堂 吉诃德》 翻译 时 ,杨绛这样 说过 : “ 翻译工作又是没有弹性的,好 比小工铺路 ,一小 时铺多 少平方 米 ,欠一小 时就欠 多少平 方米— —除 非胡乱塞责 , 那是另一回事 。我如果精神好,我就 超 额 多 于 ;如果 工作 顺 利 ,就 是 说 ,原 文 不 太 艰 难 ,我 也 超 额 多 于 。超 额 的 成果 我 留作 ‘ 私蓄 ’ , 有亏欠可以弥补 《 堂吉诃德》的译稿 , 大部分由涓 涓 滴滴 积 聚 而成 ” 。其 实 ,何止 是 《 堂吉诃 德》 的 翻译 ,杨 先生 翻译 任何一部 外 国文学作 品时 ,都始 终 坚持对 原 文和读 者认真 负责 的工 作态 度 。这在 先 生 晚 年 总 结 自己 翻 译 体 会 的文 章 中 有 明 确 表 述 : “ 谈 失 败 的经 验 ,不 免 强调 翻译 的困难 。至少 ,这 是 一 项 苦 差 ,因 为一 切 得 听 从 主 人 ,不 能 自作 主 张 。而且 一仆 二主 ,同时伺 候着两个 主人 :一是 原 著 ,二是译文 的读者 。 ”因此 , “ 译者一方面得彻 底了解原著 ; 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须领会字句 之间的含蕴 ,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另一方面,译 文的读者要求从译文里领略原文。译者得用读者的 语言 , 把原作的内容按原样表达 ;内容不可有所增
杨绛翻译思想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杨绛翻译思想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作者:冯琳娜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20年第10期【摘要】译者以十足的信心去呈现有血有肉的译文是需要极高的语言功底和人文修养的。
本文介绍了杨绛翻译思想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杨绛;翻译思想;启示【作者简介】冯琳娜(1982-),女,陕西西安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正如谢国先在《人类学翻译批评初编》中所言,“对作者,译者应该怀有必要的敬意,不要曲解他们的思想;对读者,译者应该抱有基本的同情,不要误导他们。
”翻译家杨绛(1911~2016)就是这样一名既尊重原作者又尊重译文读者的译者。
杨绛的一生,做过教师,当过校长,写过剧本,编过小说,并著有杂文若干。
而经她之手翻译的外文作品,颇受读者欢迎。
杨绛著有译作《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作品》等。
董衡簨这样评价杨绛的译作,他说:“杨绛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译者,在于她不是用一般语言干巴巴地在作线条式的翻译,而是用符合原作精神的色彩绚烂的文学语言去临摹一幅原画,所得到的自然是一件有血有肉的丰满的艺术品。
其效果仿佛原作者在用汉语写作,而对翻译者来说,则如同自己在进行艺术创作”。
这一评论说明杨绛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了在忠实于原作基础上的灵活处理,以使译作不仅忠实于原作,且对译文读者而言具有可读性。
因此,杨绛自己感慨,“这是一件苦差事。
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
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
”为此,杨绛总结经验,提出了“翻译度”这一翻译理论。
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我曾见译者因为把握不稳,怕冒风险,以为里原文愈近愈安全——也就是说翻译度越小越妥;即使译文不通顺,至少是信的。
”“死译,硬译,直译,大约都是认为翻译度越小越妥的表现。
”可见,杨绛是不主张为了贴近原文的表达而牺牲译文的审美的。
在她看来,“翻译度”愈小的译文,可能在字面上与原文“贴的愈近”。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摘要:翻译是一项久远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译者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原作者的仆人,其职责在于“忠实”地传达原文,“服务好”读者。
而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译者仆人说主体性著名翻译家杨绛在其《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中曾谈到:“翻译至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
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
”[1]因为译者面对自己的主人,即作者,必须惟命是从,“忠实”地传达以话者或作者所写的话语的意思,不能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必须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不能有任何违背。
但著名文学翻译家杨武能也指出:“作为译者,对‘主人’的服从是有一定的前提的,一是作者作为主人,要确实贤明可敬;二是面对可敬的和真正心爱的作品,译者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自然而然地谦卑忘我。
”[2]因此,译者应该心中装着读者,尊重读者,对他们负责。
通过此二人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处于中介的位置,既要对作者负责,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但译者也不必完全死扣原文,对原文的作者的服从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作者的可敬佩性及译文的可接受性。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家渐渐认识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由于要把翻译从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译文很难做到对作者及译文的绝对服从,也正是因为如此,译者主体性才能彰显出来。
每种语言因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实践过程中相应地也会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会有了翻译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翻译家叶君剑就曾发出过“如何忠实于原文”的疑问,他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原作要表达的思想传达给读者,包括原作的思想、感情、意境,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差不多。
杨绛文学翻译成就概要
兰lantaizongheng□李婷雯杨绛是钱钟书的夫人,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其通晓英、法、西班牙语,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翻译成就斐然,译法独领风骚。
一、牛刀小试杨绛生于1911年7月,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至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长期任教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
留学期间,杨绛掌握了扎实深厚的英语和法语能力,并尝试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
但真正引起行家注意的,则是在抗战胜利之后。
当时,储安平主办的《观察》杂志盛情向杨绛约稿,她便将自己正在看的散文《世界公民》中的一则片断翻译好之后投寄给了该刊,结果居然受到了大翻译家傅雷的交口称赞。
对于傅雷的称赞与好评,起初杨绛认为这不过只是一种礼貌的敷衍罢了,便对傅雷也惯常性地作了一番谦逊的回应,哪知傅雷怫然忍耐了大约一分钟,然后铁青着脸对着杨绛发作道:“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受到傅雷发自肺腑的认可与好评,杨绛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也增强了自己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信念与决心。
20世纪40年代末期,杨绛着手向国内民众翻译和介绍西方文学史上首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
在这部小说中,通过16世纪时期的主人公小癞子对于个人一生中种种坎坷遭遇的详尽自述,作者以幽默俏皮的描写手法,有力地鞭挞了日趋没落的贵族教士阶级,辛辣地讽刺了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观念,使读者可以在忍俊不禁之余,慨叹时事的复杂多样和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某种程度上,《小癞子》这部小说展示了西方城市的众生相,尤其是书中对于僧侣的贪婪与伪善、贵族的傲慢与空虚等进行的独到描写,充分揭露了西班牙社会统治阶层的腐朽与没落,因而其不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欧洲的文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譬如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以及高乃依的《戏子的梦想》,都曾引用过这部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或者提及过这部小说的若干情节[1]81。
翻译中的语言变通
浅析翻译中的“语言变通”—以本学期翻译作业为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翻译本身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活动更是如此。
翻译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非有强大的双语功底,才能自由翱翔于译海的天空。
关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技巧、翻译的策略、过程等等。
国内众多译界名家有着诸多精辟见解。
杨绛在她的名篇《失败的经验》中,曾经把翻译的过程仔细剖析。
她说:“翻译包括三件事:(一)选词;(二)造句;(三)成章。
”金圣华教授认为,“翻译必须慎言慎行,掌握分寸,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方能在翻译的重重险阻中立于不败之地。
”余光中教授认为。
“白以为常,文以应变,即在白话文的译文里。
正如在其创作一样,遇到紧张关头,需要用非常句法、压缩字词等,则用文言来加强、扭紧、调配,当具功效。
”思果认为,“如若学翻译,功夫在翻译外。
”当然,还有很多名家诸如钱钟书、老舍、林语堂、傅雷等对翻译之见解颇为精妙,在此不一一列举。
关于翻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然其做好翻译之精髓是一致的,即夯实的中英文功底,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变通。
本文就本学期翻译作业为例,通过译文比较,来探讨翻译中如何实现“语言变通”,从而原汁原味的翻译出原著的精髓、本质。
(一)句法比较结构与翻译策略英语是典型的“主谓一致”型的句子形式,以“主谓结构”来控制句子的语义信息与形式要素,具有明显的树式结构。
汉语句子是典型的“话题+说明”型的句子形式,以语段意义及内在逻辑关系来控制语言组织,具有明显的竹式结构。
因此,英汉句子翻译中,要注意分析原文的句法性质和表现形式,明确“主谓”结构,梳理语义信息的次序与层次,再以汉语灵活多样的句子形式以及逻辑表达习惯加以传达。
在汉英句子翻译中,首要认为是确定原文语义内容所代表的主谓关系,选择适当的词语类型作为英语句子的核心主谓成分,再配以灵活的句式类型,有效传达原文语义内容。
例一原文:最打动她的,是“这会是个德国公司”:在德国建厂、产品由德国工人制造、聘用德国管理层,由本地研发中心为欧洲客户量身定做产品。
教你技巧,翻译英文
教你技巧,翻译英文在翻译界,翻译理论众多,各派观点不一,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除了在我们论坛里出现过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外,还有“归化”和“异化”之争。
我们将在今后的两期节目里,讨论这个话题,希望对有志于翻译的沪友有所启发。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绛先生曾经形象地比喻说,译者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仆二主”的事情,即译者这个“仆人”不仅要忠实于原著这个“主人”,还要忠实于读者这个“主人”。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心中既要想着原作及原作作者,尽可能的把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准确而生动的表达出来;同时,译者还要想着译文的读者,翻译出来的东西要尽可能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但是,要完全做到这两个方面却不容易。
有时,由于各种因素,译者不得不“背叛” 自己的一个“主人”,于是就出现了“归化”或“异化”的现象。
今天先说说“归化”。
归化,就是不考虑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而用读者熟悉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尽可能地达到原文的意义和功能。
例如:汉语英文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a lion in the way 拦路虎lick one’s boots 拍马屁Diamond cuts diamond 棋逢对手A flash in a pan 昙花一现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风烛残年To grow like mushrooms 雨后春笋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boy.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从以上例子,大家也许可以看出,“归化”的方法经常用于翻译习语或典故,以利于读者理解原文。
=---=---=---=--=--==---=---=---=--=--=--=---=---=--=--=---=---=---=--=--=---=---=---=--=--=---=---=---=--=--= 本期练习:请用“归化”的翻译方法,翻译下面几句话:⑴ Lead a dog's life⑵ Jack of all trades⑶ A drowned rat⑷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⑸ Every dog has his day.⑹ Don't shed crocodile tears to me; you know you are really glad that they're met with misfortune.⑺ Your honor, I confess the corn. I was royally drunk.⑻ Don't play your ace in the hole until the critical moment.⑼ The gravy train is just not for me.⑽ George Washington adopted a Fabian policy during the war of Independence.注意:千万不要拘泥于英语的形式。
杨绛先生的翻译技巧
杨绛先生的翻译技巧杨绛先生的翻译技巧杨绛,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杨绛先生的翻译技巧!1.以句为单位,译妥每一句翻译总挨着原文的一句一句翻,但原文一句,不一定是译文的一句。
原文冗长的复句,可以包含主句、分句、形容词组、副词组等等。
所以断句是免不了的。
怎样断句,怎么组合断成的一句句,没有一定的规律,不过还是有个方法,也有个原则。
方法是分清这一句里的主句、分句、以及各种词组;并认明以上各部分的从属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把原句断成几句,重新组合。
不论原句多么曲折繁复,读懂了,总分得清。
好比九连环,一环扣一环,可是能套上就能解开。
原则是突出主句,并衬托出各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
主句没有固定的位置,可在前,可在后,可在中间,甚至也可切断。
从属的各分句、各词组都要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使这一组重新组合的断句,读起来和原文的那一句是同一个意思。
分解了主句、分句、各式词组之后,重新组合的时候,译者还受原句顺序的束缚。
这就需要一个“冷却”的过程,摆脱这个顺序。
经过“冷却”,再读译文,就容易看出不妥的地方;再对照原文,就能发现问题,予以改正。
不可任意增删原文,但不是死死的一字还它一字。
比如原句一个主词可以领一串分句,断句后就得增添主词。
原句的介词、冠词、连接词等等,按汉文语法如果可省,就不必照用。
不过译者不能回避自己不了解的字句,或苦于说不明白,就略过不译;也不能因为重组原句的时候,有些部分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就干脆简掉。
2.把原文的一句句连缀成章连缀成章不仅要注意重新组合的短句是否连贯,还需注意上一段和下一段是否连贯,每一主句的意义是否明显等等。
尤需注意的是原文第一句里的短句,不能混入原文第二句;原文第二句内的短句,不能混入原文第一句。
原文的每一句是一个单位,和上句下句严格圈断。
因为邻近的短句如果相混,会走失原文的语气和语意。
浅谈英语翻译技巧及其灵活运用
浅谈英语翻译技巧及其灵活运用摘要:翻译作为一个大国经济贸易交流的桥梁,它有着高深莫测的理论和技巧,同时这也是一个文化学术的体验,准确掌握翻译技巧是达到翻译目的的重要条件。
翻译大致分为两类,即笔译和口译,在实践中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翻译要求。
本文主要讲述现代笔译技巧中的几大主要技巧,以帮助翻译者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笔译翻译技巧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经历了时间的打磨逐渐蓬勃发展,到现在翻译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对其技巧进行灵活的运用,才能让文字的魅力绽放。
一、什么是翻译(一)翻译概念简述1.古代翻译中国自古就有着悠久的翻译史,在我国古代,翻译官最早出现于周朝。
当时的翻译官不是将外文翻译成中文,而是翻译北方民族语言,纵观历史,译学作为一条长河,源远流长,贯穿着古今中外。
在我国,最早在种族和部落间就有了交际和来往,被称为史前交流融合的过程,再后来,就是的玄奘译经,通俗称“三藏法师”,他推崇的理论是“玄奘五不翻”,他不仅在印度苦心钻研经学,而且玄奘的译经也是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境地,最为出众的便是《大唐西域记》,但对于玄奘的译论,留存下来的却极少,这本也是其中一部。
综上就是对古代翻译的大致介绍,若想要对古代译学的创新和继承就必须要更深层次的了解现代译学理论。
2.现代翻译近现代的译学大多是民国时期的翻译理论,主要是用于两国或多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
翻译大家层出不穷,如翻译“神雕侠侣”的杨宪益与戴乃迭,“翻译与创作并举”的杨绛,还有朱生豪等。
伴随着丰富的翻译实践,很多翻译家和学者也都跻身于翻译理论的探讨,关于很多大家的理论有很多,如:郭沫若的“风韵译”,钱钟书的“化境”。
总的来说,民国时期的文学对我们现在的翻译影响很大,至今我们还在沿袭。
(二)翻译类别简述1.笔译笔译,是文字翻译,它是一种用于笔头进行的翻译,但须注重文字的功底,即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把握。
杨绛先生:翻译的技巧
敬爱的杨绛先生于2002年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杨先生曾被朱光潜先生誉为“中国最好的散文译者”。
翻译的技巧一九八六年,我写过一篇《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记不起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过。
文章未引起任何反应,我想是不值一看,打算削弃。
钟书说:文章没有空论,却有实用,劝我保留。
这篇文章就收入我的《作品集》了。
如今重读旧文,觉得我没把意思表达清楚,所举例句,也未注明原文。
所以我稍加修改,并换了题目。
我对自己的翻译,总觉未臻完善。
所以我翻译的作品虽然不多,失败的经验却不少。
由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就是从经验中摸索怎样可以更臻完善。
我就把原题改为《翻译的技巧》。
我暂且撇开理论----理论只在下文所谈的经验里逐渐体现。
反正一切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达。
原文说什么,译文就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
这是翻译家一致承认的。
至于如何贯穿这个指导思想,却没有现成的规律;具体问题只能各别解决。
因此谈翻译离不开实例。
可是原作的语种不同,不免限止了对这个问题的共同认识;而实例又东鳞西爪,很难组织成为系统。
我试图不引原文而用半成品为例,并尽量把问题组成系统。
谈失败的经验,不免强调翻译的困难。
至少,这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
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
译者一方面得彻底了解原著;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须领会字句之间的含蕴,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
另一方面,译文的读者要求从译文里领略原文。
译者得用读者的语言,把原作的内容按原样表达;内容不可有所增删,语气声调也不可走样。
原文的弦外之音,只从弦上传出;含蕴未吐的意思,也只附着在字句上。
译者只能在译文的字句上用功夫表达,不能插入自己的解释或擅用自己的说法。
译者须对原著彻底了解,方才能够贴合着原文,照模照样地向读者表达。
可是尽管了解彻底,未必就能照样表达。
彻底理解不易,贴合着原著照模照样地表达更难。
我的经验只限于把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的原著译成汉语。
英译汉翻译技巧总结
英译汉翻译技巧总结翻译是为个体承作,也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
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
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
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
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
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英文翻译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不加修改的直译,这种翻译大概只比google 或者金山快译好一点,句式和语法完全是英式的。
这种翻译多出在社会科学的专业学术著作中,基本上意思还是看得懂,但是读起来味道怪怪的,而且一眼看出来是翻译文章。
而好一点的译文,句式和语法也换成了汉语语法,但是不符合汉语的用于习惯。
当然,习惯是比规则更难把握的东西,下面介绍下几个通用的翻译技巧、方法,以及自己个人常用的习惯和方法。
1. 通用的技巧、方法1.1 词义选择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
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词性不同,词义有别,如: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 翻译为“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Things like air, water or metal are matter. 翻译为“像空气、水和金属之类的东西都是物质”。
这两个句子中的“like”,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介词。
1.2 词类转换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杨绛的一生:尊严和信仰汇总
杨绛的一生:尊严和信仰作者:王恺“大嫂杨绛”的韧性钱锺鲁先生向本刊记者回忆,他永远记得他第一次见到杨绛的情景,那时他还是孩子,在钱家那个被称为绳武堂的几间大厅里跑来跑去,新婚的杨绛带给他一把有蛇皮外套的蒙古刀,他喜欢极了,立刻就别在腰上。
钱家规矩大,按照钱锺鲁先生的回忆,是极其“古板”,“一套封建老规矩压在小辈头上”,婚姻一般是遵从父母之命,像钱杨这种自由恋爱,“给我们以后小兄弟自由恋爱开了一个好头”。
按规矩,新媳妇进钱家门,必须穿着红裙在钱家祖先群像前和长辈前跪拜磕头,才算钱家的媳妇。
传说杨绛没有磕头,可是按照钱锺鲁先生的回忆,大嫂向钱锺书的父母亲磕头跪拜,一切如仪。
钱锺鲁的母亲,也就是杨绛后来文章中提到的“婶婶”喜爱她,因为聪明,有幽默感的婶婶觉得,杨绛“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宣哥痴人痴福”。
钱锺鲁先生说,当初大嫂要去振华女校当校长,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不愿意,觉得应该在家做家务,但是大嫂的父亲老圃先生不乐意,鼓励她出去工作。
可是杨绛在抗战后期真的身任钱家的“灶下婢”,为了节约开支,她自己和煤末,做煤球,踮着脚站在大水缸前,弄一脸煤灰;她还负责洗衣服买菜,知道她不好意思上菜场,钱锺书陪她一起去,两人说笑着就把菜买回家。
她当时还在写喜剧,解放后夏衍、胡乔木都提出想重版她的戏剧作品,被她拒绝了。
她承认,当时写喜剧,主要原因是为“稻粮谋”,出版后给家里买肉吃。
钱锺鲁先生最佩服的,也是大嫂身上的这种坚韧之劲,钱锺鲁先生觉得,杨绛先生身上的坚强性格有她父亲老圃先生的传统,老圃先生豁达,并不训示子女,不过他自己的言传身教,使杨绛变得坚强乐观。
最著名的是老圃在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任上,因为坚持审理交通部总长许世英受贿案,宁可被官官相护的北洋政府罢官的事例。
很多人是通过“文革”时期杨绛的坚强表现,觉得她不光是“文弱书生”,还有“怒目金刚”的一面。
可是钱锺鲁先生说他早觉察这点。
“她像一个帐篷,把大哥和钱媛都罩在里面,外在的风雨都由她抵挡。
文学翻译方法
文学翻译方法
文学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需要对文
学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确保译文能够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学翻译方法。
首先,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对原文的语言风格、情
感色彩、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把握。
只有深入理解了原文,译者才能更好地把握原作的意境和情感,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译者需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感。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语义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原作的韵律和美感。
译者在翻译时需要注重词语的选择和句子的结构,力求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能够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原作的美感和节奏感。
此外,译者还需要注重文化的转换和传达。
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将原作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传达给目标读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原作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译者需要注重审美的再创造。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不仅仅是在进行
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译者需要在保持原作风貌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需求,对原作进行再创造,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审美情趣。
总之,文学翻译是一项复杂而又富有挑战的工作。
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
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再创造能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译者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翻译水平,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和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绛先生:翻译的技巧敬爱的杨绛先生于2002年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杨先生曾被朱光潜先生誉为“中国最好的散文译者”。
翻译的技巧一九八六年,我写过一篇《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记不起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过。
文章未引起任何反应,我想是不值一看,打算削弃。
钟书说:文章没有空论,却有实用,劝我保留。
这篇文章就收入我的《作品集》了。
如今重读旧文,觉得我没把意思表达清楚,所举例句,也未注明原文。
所以我稍加修改,并换了题目。
我对自己的翻译,总觉未臻完善。
所以我翻译的作品虽然不多,失败的经验却不少。
由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就是从经验中摸索怎样可以更臻完善。
我就把原题改为《翻译的技巧》。
我暂且撇开理论----理论只在下文所谈的经验里逐渐体现。
反正一切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达。
原文说什么,译文就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
这是翻译家一致承认的。
至于如何贯穿这个指导思想,却没有现成的规律;具体问题只能各别解决。
因此谈翻译离不开实例。
可是原作的语种不同,不免限止了对这个问题的共同认识;而实例又东鳞西爪,很难组织成为系统。
我试图不引原文而用半成品为例,并尽量把问题组成系统。
1谈失败的经验,不免强调翻译的困难。
至少,这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
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
译者一方面得彻底了解原著;不仅了解字句的意义,还须领会字句之间的含蕴,字句之外的语气声调。
另一方面,译文的读者要求从译文里领略原文。
译者得用读者的语言,把原作的内容按原样表达;内容不可有所增删,语气声调也不可走样。
原文的弦外之音,只从弦上传出;含蕴未吐的意思,也只附着在字句上。
译者只能在译文的字句上用功夫表达,不能插入自己的解释或擅用自己的说法。
译者须对原著彻底了解,方才能够贴合着原文,照模照样地向读者表达。
可是尽管了解彻底,未必就能照样表达。
彻底理解不易,贴合着原著照模照样地表达更难。
我的经验只限于把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的原著译成汉语。
西方语法和汉语语法大不相同。
如果把欧洲同一语系的语言从这一种译成那一种,就是唐吉诃德所谓“好比誊录或抄写”;如要翻成汉语就不那么现成了。
略有经验的译者都会感到西方语言和汉语行文顺逆不同,晋代释道安翻译佛经时所谓“胡语尽倒”。
要把西方语文翻成通顺的汉语,就得翻个大跟头才颠倒得过来。
我仿照现在常用的“难度”、“甜度”等说法,试用个“翻译度”的辞儿来解释问题。
同一语系之间的“翻译度”不大,移过点儿就到家了,恰是名副其实的“迻译”。
汉语和西方语言之间的“翻译度”很大。
如果“翻译度”不足,文句就仿佛翻跟头没有翻成而栽倒在地,或是两脚朝天,或识蹩了脚、拐了腿,站不平稳。
2翻跟头只是比喻。
而且翻跟头是个快动作----翻译也是快动作:读懂原文,想一想,就翻出来。
要讲明怎么翻,得用实际的语言,从慢镜头下一一解释。
“胡语尽倒”的“倒”,并不指全文语言颠倒。
汉语和西方语言同样是从第一句开始,一句接一句,一段接一段,直到结尾;不同主要在句子内部的结构。
西方语言多复句,可以很长;汉文多单句,往往很短。
即使原文是简短的单句,译文也不能死挨着原文一字字的次序来翻,这已是常识了。
所以翻译得把原文的句子作为单位,一句挨一句翻。
翻译包括以下几道工序。
一以句为单位,译妥每一句翻译总挨着原文的一句一句翻,但愿文一句,不一定是译文的一句。
原文冗长的复句,可以包含主句、分句、形容词组、副词组等等。
按汉文语法,一个句子里容纳不下许多分句和词组。
如果必定要按原著一句还它一句,就达不出原文的意义;所以断句是免不了的。
可是如果断句不当,或断成的一句句排列次序不当,译文还是达不出原文的意义。
怎样断句,怎么组合(即排列)断成的一句句,没有一定的规律,不过还是有个方法,也有个原则。
3方法是分清这一句里的主句、分句、以及各种词组;并认明以上各部分的从属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把原句断成几句,重新组合。
不论原句多么曲折繁复,读懂了,总分得清。
好比九连环,一环扣一环,可是能套上就能解开。
原则是突出主句,并衬托出各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
主句没有固定的位置,可在前,可在后,可在中间,甚至也可切断。
从属的各分句、各词组都要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使这一组重新组合的断句,读起来和原文的那一句是同一个意思,也是同样的说法。
在组合这些断句的工序里,不能有所遗漏,也不能增添,好比拼七巧板,原是正方形,可改成长方形,但重拼时不能减少一块或增添一块板。
试举例说明。
我采用冗长的复句为例,因为翻译这类句子,如果不断句,或断句后排列不当,造成的不信不达较为明显,便于说明问题。
这个例句,包含A、B 两分句。
去掉了枝枝叶叶的形容词组和副词组,A句的主句是“我大着胆子跑出来”。
B句带着一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可是我的命运注定,当时我的头脑特别清醒(主句);所以我不愿向冤家报复,而要在自己身上泄愤(分句)。
”我分别用三种表达方式:4(一)最接近原文的死译,标点都按照原文(但每个词组的内部不死译,否则,全句读来会不知所云)。
(二)断成几句,并颠倒了次序。
(三)因意义欠醒豁,再度排列断句的次序。
我把三种译文并列,便于比较。
第(三)种译文未必完善,只是比第(二)种对原文更信,也更能表达原意。
A 句 (一)我在看到全家人一片混乱时,我大胆跑出来,不顾被人看见与否,我带着决心如果被人看见,我就大干一场,叫全世界都了解我胸中理直义正的愤怒,在对奸诈的堂费南铎的惩罚中,甚至对那尚未苏醒的水性女人。
(二)我瞧他们家一片混乱,就大着胆子跑了出来,不管人家看见不看见。
我打定主意,如果给人看见,就大干一场,惩罚奸诈的堂费南铎、甚至那昏迷未醒的水性女人,让人人都知道我怀着理直义正的愤怒。
(三)我瞧他们家一片混乱,就大着胆子跑出来,不管人家看见不看见。
我打定主意,如果给人看见,就大干一场,惩罚奸诈的堂费南铎,也不饶那昏迷未醒的水性女人,让人人知道我满怀气愤是合乎公道正义的。
5B 句(一)可是我的命运,为了更大的坏运,假如可能还有更坏的,准保留着我,注定在那个时候我往后昏迷的头脑特别清醒;所以,我不愿对我的两大冤家报复(这,因为他们绝没有想到我,是容易办到的),我要用自己的手,把他们应受的惩罚加在自己身上,甚至比对待他们的海厉害,如果那时候杀了他们,因为突然一死痛苦马上就完了;可是延长的痛苦用折磨连续地杀,不能完结性命。
(二)可是命运准是保留着我去承当更倒霉的事呢 - 假如还会有更倒霉的事。
命里注定我往后昏迷不清的头脑,那时候格外清醒。
我当时如果向自己的两大冤家报仇,很容易做到,因为他们心上绝没有想到我这个人。
可是我不想这么办。
我只想对自己泄愤,把他们该受的痛苦加在自己身上。
我即使当场杀了他们,也不如我对待自己的那么残酷。
因为突然的痛苦,一下子就完了,而长期的折磨,好比经常受杀戮之痛而自杀,比马上送命更加痛苦。
(三)可是命运准保留着我去承当更倒霉的事呢 - 假如还会有更倒霉的事。
命里注定我往后昏迷不清的头脑,那时候格外清醒。
我不愿向我的两大冤家发泄怨愤,只想惩罚自己,把他们应得的痛苦亲手施加在自己身上,甚至比对待他们还要残酷。
我当时如果向他们俩报复,很6容易办到,因为他们心上绝没有想到我这个人。
可是我即使当场杀了他们,突然一死的痛苦是一下子就完的,而我糟蹋自己,却是长期的慢性自杀,比马上送命更加痛苦。
-------------------------------------------------------------------------------------------------------------------------从以上三种译文里,可看出如下几点。
原文不断句,是瘫痪的句子,不对照原文就读不通。
复句里的主句、分句和各个词组,正如单句里的单字一样,翻译时不能不重作安排,也不能照用原来的标点。
长句断成的短句,重作安排时如组合不当,原句的意思就不够醒豁。
译文(二)的一组句子,读上来各句都还通顺,可是有几句散漫无着。
全组的句子没有突出原文的主句,也没有显出各句之间的从属关系,因此原句的意思不醒豁。
译文(三)重作安排后,较译文(二)更忠实于原意,语气也更顺畅。
短句内部没什么变动,变动只在各短句的部位。
可见最大的困难不在断句,而在重新组合这些切断后的短句。
译者总对照着原文翻,不免受到原文顺序的影响;这是不由自主的。
原句越是冗长曲折,译者越得把原句读了又读,把那句子融会于心。
原句的7顺序(外国句法的顺序)也就停滞在头脑里了。
从慢镜头下来看,就是分解了主句、分句、各式词组之后,重新组合的时候,译者还受原句顺序的束缚。
这就需要一个“冷却”的过程,摆脱这个顺序。
孟德斯鸠论翻译拉丁文的困难时说:“先得精通拉丁文,然后把拉丁文忘掉。
”“把拉丁文忘掉”,就是我说的“冷却”。
经过“冷却”,再读译文,就容易看出不妥的地方;再对照原文,就能发现问题,予以改正。
我曾见译者因为把握不稳,怕冒风险,以为离原文愈近愈安全----也就是说,“翻译度”愈小愈妥;即使译文不通畅,至少是“信”的。
可是达不出原意的译文,说不上信。
“死译”、“硬译”、“直译”大约都是认为“翻译度”愈小愈妥的表现。
从上面所举的例句,可以看出,“翻译度”愈小,就是说,在文字上贴得愈近,那么,在意思的表达上就离得愈远。
原意不达,就是不信。
畅达的译文未必信,辞不达意的译文必定不信。
我相信这也是翻译的常识了。
这里不妨提一下翻译界所谓“意译”。
我不大了解什么叫“意译”。
如果译者把原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说,那不是翻译,是解释,是译意。
我认为翻译者没有这点自由。
德国翻译理论家考厄(P.Cauer)所谓“尽可能的忠实,必不可少的自由”,只适用于译者对自己的两个主人不能兼顾的时候。
这点不忠实和自由,只好比走钢丝的时候,容许运用技巧不左右倾跌的自由。
上文曾以拼七巧板为喻,说不该加一块板或减一块板。
这话需稍加说明。
这不过是说:“不可任意增删原文,但不是死死的一字还它一字。
8比如原句一个主词可以领一串分句,断句后就得增添主词。
原句的介词、冠词、连接词等等,按汉文语法如果可省,就不必照用。
不过译者不能回避自己不了解的字句,或苦于说不明白,就略过不译;也不能因为重组原句的时候,有些部分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就干脆简掉。
一方面,也不能因为表达不清楚,插入自己的解释。
上面例句里的“我”字译为“我这个人”,因为原意正是指“我这个人”,并没有外加新意而“加一块七巧板”。
这种地方,译者得灵活掌握。
有时汉文句子言简意赅,也有时西方的文句简约而含意多。
试举一比较句为例。
原句是充满感情的一句对话。
主句是“你为什么不去把那个忠实的朋友叫来呀,”分句是“[他是]太阳所照见的、黑夜所包藏的朋友中最忠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