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1单元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框架版课件(15张PPT)

③人的关系: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
上层建筑 氏族制度
国家产生 奴隶主专制
封建君主专制
自由平等博爱 民主政治制度
二、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原
始 社
原始 社会
会
的
解
体 从原始社会 和 到奴隶社会 阶
级
社
奴隶
会
社会
的
演
进
①地位:最初阶段,最低级阶段。 ②生产力状况: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 ③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④生产关系特点 ⑤原始社会氏族管理方式:氏族议事会 ⑥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 ⑦阶级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生产关系的特点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意义 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主要表现是: 原因:a.直接原因b.根本原因: 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
二、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科学社会主义产 ①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焕发生命力
进
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历史进步性、残
原始社会
酷统治(局限性)、主要矛
地位、阶段、生产力、生产
盾及斗争、解体
关系、社会组织、解体……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议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核心考点
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义 的 创
1.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 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背景、 标志、意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理论成果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绩和进 步的根本原因
上层建筑 氏族制度
国家产生 奴隶主专制
封建君主专制
自由平等博爱 民主政治制度
二、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原
始 社
原始 社会
会
的
解
体 从原始社会 和 到奴隶社会 阶
级
社
奴隶
会
社会
的
演
进
①地位:最初阶段,最低级阶段。 ②生产力状况: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 ③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④生产关系特点 ⑤原始社会氏族管理方式:氏族议事会 ⑥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 ⑦阶级
①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生产关系的特点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意义 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主要表现是: 原因:a.直接原因b.根本原因: 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
二、知识整合 网络构建
科学社会主义产 ①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焕发生命力
进
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历史进步性、残
原始社会
酷统治(局限性)、主要矛
地位、阶段、生产力、生产
盾及斗争、解体
关系、社会组织、解体……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议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核心考点
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义 的 创
1.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部 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背景、 标志、意义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理论成果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绩和进 步的根本原因
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总结 (共30张PPT)

3.(2015·课标Ⅰ卷,15,4分)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 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 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 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 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 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 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交换。材料中的“惊险一跃”指的是产
品销售的困难,A项符合题意;只要有商品流通,货币的流通手段 就能够得以发挥,B项错误;商品使用价值的损耗与“惊险一 跃”(即销售)没有直接关系,C项排除;商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 值都是用货币表现的,D项错误。
答案:A
2.(2016·课标Ⅱ卷,13,4分)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 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 明( )
答案:D
9.(2014·大纲全国卷,25,4分)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 000~10 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 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 700美元,这 意味着我国居民( )
A.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解析:价格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化,国家实施补贴意味着商品 本身的价格没变,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A符合题意, B反映的是供给数量减少,C、D是价格的变化,与题意不符。
答案:A
7.(2015·课标Ⅰ卷,12,4分)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 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 000元,乙为18 000元;甲的 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框架PPT

市
发展观 康社会的新要求: 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场
与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科学 ②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小康社会 发展观: 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市场经济:
★不是万能的:——公共物品、特殊物品市场不能调节。
发 走进
C、局限性: ★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展
社会主 义市场
③市场秩序: A、意义: ★危害:——资源配置……社会经济……收入分配不公……
B、要求: ★市场规则;
★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
★社会信用建设; ★法制建设; ★企业经营者…… ★消费者……
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主干知识体系
(1) ①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社会再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4、 生产与
B、消费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导向、动力、劳动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针的依据。
生产
消费: (2)
价格变动 的影响
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A、需求曲线(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B、生活必需品(弹性小)与高档耐用品(弹性大) C、互为替代品(反方向变化)与互补商品(正方向变化)。
②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供给曲线(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化): B、调节生产规模;C本因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C、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1PPT

6
三、纸币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 _____强__制__使用的____价__值__符__号____。
2.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 所需要的__货__币__量___为限度,否则,可能会 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影响人民的生活 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3.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 _全__面___、__持__续___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4
(1)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 商品___价__值__大__小_____的职能。 ②特点:货币在执行该职能时,并不需要 __现__实___的货币,只需要__观__念___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__媒__介__的职能。 ②特点:货币在执行该职能时,必须用现实 的货币。
16
(2)具体表现 ①当___供__不__应__求____时,商品短缺,价格上 涨,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 是所谓的__卖__方___市场,它是由___卖__者___起 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②当__供__过__于__求___时,商品过剩,价格下降, 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 谓的_____买__方__市场,它是由____买__者_起主导 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14
简要回顾:信用工具和外汇
15
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 引 起 价 格 变 动 和 差 异 的 因 素 很 多 , 如 __气__候___ 、 时 间 、 地 域 、 生 产 条 件 、 ___政__策____ 等 , 甚 至 宗 教 信 仰 、 习 俗 等 ___文__化____ 因 素 也 能 对 价 格 产 生 影响。 2.各种具体因素影响价格的途径 (1)途径: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 变该商品的__供__求__关__系___来实现的。
三、纸币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 _____强__制__使用的____价__值__符__号____。
2.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 所需要的__货__币__量___为限度,否则,可能会 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影响人民的生活 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3.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 _全__面___、__持__续___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4
(1)价值尺度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 商品___价__值__大__小_____的职能。 ②特点:货币在执行该职能时,并不需要 __现__实___的货币,只需要__观__念___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__媒__介__的职能。 ②特点:货币在执行该职能时,必须用现实 的货币。
16
(2)具体表现 ①当___供__不__应__求____时,商品短缺,价格上 涨,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 是所谓的__卖__方___市场,它是由___卖__者___起 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②当__供__过__于__求___时,商品过剩,价格下降, 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 谓的_____买__方__市场,它是由____买__者_起主导 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14
简要回顾:信用工具和外汇
15
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 引 起 价 格 变 动 和 差 异 的 因 素 很 多 , 如 __气__候___ 、 时 间 、 地 域 、 生 产 条 件 、 ___政__策____ 等 , 甚 至 宗 教 信 仰 、 习 俗 等 ___文__化____ 因 素 也 能 对 价 格 产 生 影响。 2.各种具体因素影响价格的途径 (1)途径: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 变该商品的__供__求__关__系___来实现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总复习课件(共123张PPT)

价值规律的 表现形式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 Nhomakorabea消费类型及结构
树立正确消费观, 健康理性消费
产生、含义、本质(是什么) 基本职能 其他职能 含义、国家权力 发展:纸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职能
通货膨胀
货币
结算和信 用工具 外汇与汇率
发行依据
违背
信用卡 支票
通货紧缩
现金
转帐
含义及表示法 汇率 升值、贬值影响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对生产 的影响
成本方面 质量方面
决定因素
根本途径:
影响消费 的因素
(经济)
提高消费水 平的途径
主要途径
主要因素 消费类型
含义 消费结构与恩格 尔系数的关系
消费
消费类型 及结构
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含义、与生活水平的关系
消费心理
消费原则(行为)
树立 正确 消费 观, 健康 理性 消费
核心概念:商品
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 产品。
(2)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首先要确
定商品的价值,这就需要交换双方通过观念
中的货币衡量一下商品的价值,此时货币也
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尽管这一过程人们 不易觉察。
(3)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以货币为媒介。
(4)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分:流通手段一
般是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
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而出现的,特征是取 得商品和给付价值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 货币清偿债务、支付税款、租金、工资都属于 支付手段。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基本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决定因素: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ppt

措•施(:5)消费心理也为会影什响么人们?的消费水平 1、根本措施:消大力费发展的生反产力作,用保持经济的稳
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4、稳定物价
主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2、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及措施 4、财政的作用 5、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6、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 7、科学发展观:内涵、必要性、措施
人与人 社会问题 人与社会
4、规范引导企 业和个人行为
人与自然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措施)
2、宏观调控(三大手段、财政的作用)
国家(政府)
3、整顿规范市 场经济秩序
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 监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解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决
企业
个人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结果优化升级 2、制定正确的战略,名牌战略、走出去战 略(如何应对国际市场)
劳动者:
4.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注意对应) ①基 础 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 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 依 据 《劳动法》、劳动合同制度
③ 途 径 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 请仲 裁、向法院起诉等
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 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 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一、二、三 产业协同转变
C、增加物 质资源消耗
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劳动者素质提高
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必要性
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4、稳定物价
主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2、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及措施 4、财政的作用 5、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6、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 7、科学发展观:内涵、必要性、措施
人与人 社会问题 人与社会
4、规范引导企 业和个人行为
人与自然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措施)
2、宏观调控(三大手段、财政的作用)
国家(政府)
3、整顿规范市 场经济秩序
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 监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解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决
企业
个人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产业结果优化升级 2、制定正确的战略,名牌战略、走出去战 略(如何应对国际市场)
劳动者:
4.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注意对应) ①基 础 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 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 依 据 《劳动法》、劳动合同制度
③ 途 径 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 请仲 裁、向法院起诉等
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 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 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一、二、三 产业协同转变
C、增加物 质资源消耗
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劳动者素质提高
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必要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

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 收入 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增加居民收入。
(3)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
善社会保障体系。
(4)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要提高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 距,实现社会公平。 (5)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人们的消费行为受 消费观念 的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量入 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 奋斗。 (7)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疏通流通环节,促进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使消费 者乐于消费;改善消费环境,使消费者方便消费;规范市场秩序,使消费者放心 消费。
品的价格上升,生产者获利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导生产要
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
低生产成本,企业会增加降价的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减少涨价的生产要素。
2.消费知识整合 (1)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
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
单元复习总结
价值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求实心理
1.理顺一条主线:立足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条主线分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以 及消费的作用。
2.突破两个难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物价、收入、分配与消 费的关系。
3.把握三个重点: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价格变动对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影响消费水 平的因素。
如果你建议该同学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根据图表情况,应该提出哪些建议? 答案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个人消费不追赶时髦,不盲目超支。大量的负债消费不 仅给家庭资金带来了紧张,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还会增加自己的诚信风险。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应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课件

规模;
子信息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
……
振兴提供专项资金;
……
(3)比较两次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我国当前采取 的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项财政措施,说明其 经济意义。(12分)
小结
运用框架教学复习是一种思维, 一种方法。按题作答和按理作答 是最基本的思路。
一,有利于老师的教学(自圆其说)
“三个有利于” (山寨版)
货币 购买 商品 用于 消费
是什么(定义)
实现
为什么(本质职能)
劳
价值 价
怎么办(发行量、金钱观)
值
多少
量
劳动
动
科技
时间
生 产
管理
通胀 通缩
人民币
币值
率
决定
价格
影响 影响
生
决
供求
定
消
产反(供)
作
费用(生活,求)
外币 信用工具
外汇
竞争
是什么(类型,结构) 为什么(影响因素) 怎么办(理智消费)
消费
反作用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
利用知识框架备考—以经济生活为例
复习目的:重温知识、巩固基础,提高能力, 解答问题。
复习重点:解决主观题。主观题的特点是: 答题的内容跨度大,知识运用要求准确。
复习手段:知识整合。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理解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主干知识系统化,知识细节简单 化,知识内容理论化。
复习要做的第一件事
整合主干知识。
以单元内容为知识整合的基本范畴。范围不 大,内容较少,便于掌握。
寻找的本单元知识内容的中心,并将其他知 识与中心知识联系起来,环绕中心知识展开 整合。做三件事,有多少内容?中心是什么? 内容与中心之间形成什么联系?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

反方向
活 的
对
调节生产
价格下降 价格上涨
生产缩小(供给) 生产扩大(供给)
影 响
生 产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根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消
影响消费 的因素 主要
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 基础;受当前收入、未来收入的影
费
响(正比 );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
及 其 类 型 消费的类型
小(反比) 按照交易方式
外汇汇率(利、弊)
外 汇率的变动
汇 (上升、下跌) 人民币本币汇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1.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和
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通过改供变求该影商响品价的格供—求—供大价低,供小价高 关系来影价响格商影品响的供价求格——价高供大,价低供小
直接因素:供求关系 1、供求影响价格
国家经济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做理智的 消费者
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三个避免?)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核心?)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合理消费,不浪费
消费者的要求
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四点要求
钱是什么?
树立金 钱观
钱能做什么? 获取的途径?
怎样花钱?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复习
认识货币(第一课)
消 费 者 关注价格(第二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信用工具和外汇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变动的影响
学会消费(第三课)
消费及其类型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商品: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货币的产生原因与过程
高考政治必修1单元课时复习课件

例3 (2010湖南卷12题)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 议,成员国 90% 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 一件 10 人民币元的 M 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 N 国 的关税为 5% ,本外币间的汇率为 1∶8 。 2010 年该 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 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 高 25% ,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 M 商品在实行零关 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 分别为 A.80 C.84 84 64 B.84 D.84 80 100
【分析】2009 年甲产品的总量是 100 万件,每件产 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 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 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 胀率为 20% 的情况下,物价上涨 20% ,则甲商品的 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 答案 A
(3)等价交换原则。等价交换原则是指交换双方的价 值量等价交换原则要注意以下各方面:
第一,等价交换的原因: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 产者之间劳动的交换,只有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量进行交换,才能公平合理,互利互惠,商品交换 才能长期进行下去,否则商品交换就要中断。可见,只 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形 成平等竞争的环境,从而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经济 的快速健康发展。
【分析】 计算分两步完成:(1)实行零关税前,“本 外币间的汇率为1∶8”,价值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就 需要80个单位N国货币;又因为“关税为5%”,因此, 出口到 N 国的价格用 N 国货币单位表示为: 80(1 + 5%) = 84 。 (2) 实施零关税后,“中国生产 M 商品的 劳动生产率提高25%”,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 的价值量成反比,因此,原来价值 10 元 ( 人民币 ) 商 品的新价值为: 10÷(1 + 25%) = 8 元;另外,“本 外币间的汇率为 1∶8” ,因此,出口到 N国的价格用 N国货币单位表示为:64。 答案 C
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会考复习PPT课件

5.用100单位外币可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
A.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 B.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贬值, 有利于进口 C.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有利于出口 D.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 有利于进口
A
(二)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
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也有价值
媒介的商品交换。
其 他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其公式为:
价值是价格 的基础, 商品—货币—商品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尺度
基本职能
货
流通手段
币
的 五
贮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 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
种
职 能
支付手段 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
会考高中政治《》
复习
关于商品(含义、基本属性)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1. 劳动产品和商品的最大区别在于
A耗费劳动时间的多少
B是否用来交换
B
C是否有用
D产生时间不同
关于货币
1.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文化因素间接通过影响供求,进而影响商品的价
格 气候
时间 地域 生产
宗教信 仰习俗
间
直
接 商品的 接
供给或
影 者需求 影
响
响
商品 价格
关于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卖方市场
供不应求
商品短缺
价格升高
买方市场
供过于求
必修一政治ppt课件

02
03
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 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两个属性。
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也是价值的尺度。
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 现,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市场机制为基础,国家宏 观调控为辅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多选题
市场机制的有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THANKS
感谢观看
• 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一切。
• 党的执政理念: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 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在强调法治的同时,也要重视德 治的作用。道德教育、道德规范 和道德引导对于培养公民良好的 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
义。
依法行政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 行使职权,遵守法律法规,接受 监督。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
举报。
02
经济生活
商品与货币
01
•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建立和完善了全面、系统的领导制度体系,包括党的集 体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请示报告制度等,确保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国家治 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依法治国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国家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 社会行为,保障公民权利,维护 社会秩序。公民应遵守法律法规
,不得违法乱纪。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ppt--高中政治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人移居 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 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 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 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 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 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 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答案 (1)C (2)可行。该史料为文物图片史料, 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可信度高;该史料反映出秦朝丞 相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等有关内容。
命题视角 1.将宗法制与当今民间的修“家谱”,“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人们重视亲情、团聚等社会现象联系起
来,探讨宗法制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影响。 宗法制作为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其影响是深远而持久 的。现代中国人仍然重视血缘和宗族观念,重视亲情,渴 望节日团聚、修“家谱”、“尊宗敬祖”,“认祖归 宗”等都表明宗法制、宗法观念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是 全面而深刻的。辩证地看待宗法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尽可能消除其落后消极的一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 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 国家的完全统一。因此,这一视角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热 点。
(3)最大特点是 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就是 分封制。
(4
②大宗可以 命令和 约束 小宗,小宗必须 服从 ③ 周王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 政治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 特权地位 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课标点击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世袭制、分封制和宗 法制。其主要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 族色彩。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 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 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 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 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 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答案 (1)C (2)可行。该史料为文物图片史料, 是第一手研究资料,可信度高;该史料反映出秦朝丞 相制度,中央对地方的政令传达方式等有关内容。
命题视角 1.将宗法制与当今民间的修“家谱”,“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人们重视亲情、团聚等社会现象联系起
来,探讨宗法制对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影响。 宗法制作为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其影响是深远而持久 的。现代中国人仍然重视血缘和宗族观念,重视亲情,渴 望节日团聚、修“家谱”、“尊宗敬祖”,“认祖归 宗”等都表明宗法制、宗法观念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是 全面而深刻的。辩证地看待宗法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尽可能消除其落后消极的一面,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 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 国家的完全统一。因此,这一视角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热 点。
(3)最大特点是 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就是 分封制。
(4
②大宗可以 命令和 约束 小宗,小宗必须 服从 ③ 周王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 政治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 特权地位 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课标点击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世袭制、分封制和宗 法制。其主要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 族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商品价格的高低由供求关系决定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对点练1](2014·郑州期中检测) 无需 WiFi [WiFi全称 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 上网。昨天,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 信号的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2013年11月5日,10台样机亮 相2013年上海工博会。下列对这项发明专利转让认识正确的是 ( )
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对点练3]2013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4中国甲午(马)
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6枚,其中金币9枚,银币7枚,均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这些纪念币( )
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
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③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2.商品的价值量 (1)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 社_会_必_要_劳_动_时间
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_反_比_;单位商品价值量与
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商品销售是按_社_会_必要_劳_动_时_间__ 决定的价值量出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命题角度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典例1](2014·福建高考)“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 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告诉我们( ) 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获取更多利润 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是暂时的经济行为
①使货币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
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A.①②
B.①④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C.③④
√D.②④
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1.纸币的含义:由_国_家(_或_某_些地_区_)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流_通_中所_需_要_的货_币_量_ 为限度。
×100%,其次要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计算过程如下:
意两点:一是 人民币升值不
24×(6.27-6.32)÷144≈-0.0083,换成百分比是下降0.83%。利是所于明以出确A口利;润二率
项正确。
=利润÷成本
[命题探究]
三、外汇与汇率
命题角度二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典例6]2013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到5月9日跌至619.25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使( )
A.5元 9 000万元
B.10元 9 000万元
C.5元 18 000万元
D.10元18 000万元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解析]选A 由于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 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即社会劳 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成反比,故2012年M产品的价格为10/(1+100%)=5(元);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所以M产品 的社会总价值为(500+400)×10=9 000(万元),故选A项。 以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为(500+400)×10=9 000(M产品的 社会总价值为(500+400)×10=9 000(万元),故选A项。
√A.8 000 0.5 通货膨胀 B.4 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 000 2 纸币升值
D.2 000
3
购买力提高
[命题探究]
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解析]选A 该题为计算类选择题,注意准确运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 量公式。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 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量×单位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 速度,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 000×8)/5=8 000(亿 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纸币为16 000亿元,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2倍 ,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定考点:价 格、价值总 量、劳动生 产率
抓关键:明 确以上以价 值量为核心 的几个概念 之间的关系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1)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量_减_少_;价格下降需求量_增加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①对生活必需品:影响比较小。 ②对高档耐用品: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 相_关_商_品
三、外汇与汇率
1.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__支_付手_段_;汇率又 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_兑_换_比率_。
2.汇率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
的汇率_升_高_;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_跌_落_。
本币 外币
币↑
↓
值
汇↑
↓
率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 人_民_币_汇率_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 _持_续_健康_ 发展,对世界金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的因素 (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
习俗等文化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_供_求__关_系__ 实现的。 (2)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3)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 ①价值__决__定___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__货_币____ 表现。 ②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的大小与价格的高低成__正__比_____ 。
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3.信用卡 ①性质: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 用 贷 款 等功能的_电_子_支_付_卡
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_信_用_凭_证_。 ②功能和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_存_款_、取款、_消_费_、结算、_查询__为一
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 便利。 4.支票 ①性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_出_票_人_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 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_转_账_支票_和_现_金_支票_。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_一_般_等_价_物_。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__其他_一_切_商_品_价_值_大_小_的职 能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_交_换_媒_介_的职能。 (3)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典例1]2013年11月18日,北京至南宁高铁全线贯通,北京至南宁 只需10小时。对命此题多角家度客一运公商司品与的高基铁本之属间性展开了“对决”,消费 者也纠结得很。当然谁的票价合理、方便快捷、服务优质,乘客就 会选择谁。由此可见( )
A.减少11.8%
B.增加11.8%
C.减少1 6.2%
D.增加16.2%
高频考点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命题探究]
[解析]选B 本题的题眼是“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物价水 平上涨”。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和物价上涨因素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物价总水平/货币 流通速度可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14%)×(1+ 3%)/(1+5%)≈1.118,1.118-1=0.118=11.8%。故流通中所 需要的货币量约增加11.8%。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网络构建
第 1 课 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1.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_交_换_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_用_价_值__和价_值__。
物品 劳动产品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商品
(1)产生:货币是_商品_交_换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_般_等_价_物_ 的商品。
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
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定(考点:)人民
币升值对出口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 D.上升0.76%
的影响及利润
率的计算
[解析]选A 首先要明确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利润率=利润÷成抓本关键:要注
A.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是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命题角度二 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典例2]2013年11月,赵先生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6万元 的新房,首付现金26万元,然后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50万元和利 息43.4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6万元、首付现金26万元、 支付利息43.4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对点练2]目前来说最方便的车票分销方式莫过于网络直销,即电子车 票。火车票网络服务可以解决老百姓买火车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 为老百姓购票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特别是为商务人士出行提 供了较大的便利。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 )
1 欧元兑美元 1.423 5 1.425 8 1.424 1 1.422 2
A.甲和丁
B.丙和乙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对点练1](2014·郑州期中检测) 无需 WiFi [WiFi全称 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 上网。昨天,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 信号的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2013年11月5日,10台样机亮 相2013年上海工博会。下列对这项发明专利转让认识正确的是 ( )
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对点练3]2013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14中国甲午(马)
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6枚,其中金币9枚,银币7枚,均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这些纪念币( )
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
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③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2.商品的价值量 (1)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 社_会_必_要_劳_动_时间
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①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_反_比_;单位商品价值量与
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商品销售是按_社_会_必要_劳_动_时_间__ 决定的价值量出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命题角度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典例1](2014·福建高考)“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 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告诉我们( ) 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
√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获取更多利润 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是暂时的经济行为
①使货币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
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A.①②
B.①④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C.③④
√D.②④
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1.纸币的含义:由_国_家(_或_某_些地_区_)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_流_通_中所_需_要_的货_币_量_ 为限度。
×100%,其次要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计算过程如下:
意两点:一是 人民币升值不
24×(6.27-6.32)÷144≈-0.0083,换成百分比是下降0.83%。利是所于明以出确A口利;润二率
项正确。
=利润÷成本
[命题探究]
三、外汇与汇率
命题角度二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典例6]2013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到5月9日跌至619.25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使( )
A.5元 9 000万元
B.10元 9 000万元
C.5元 18 000万元
D.10元18 000万元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解析]选A 由于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 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即社会劳 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 成反比,故2012年M产品的价格为10/(1+100%)=5(元);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所以M产品 的社会总价值为(500+400)×10=9 000(万元),故选A项。 以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为(500+400)×10=9 000(M产品的 社会总价值为(500+400)×10=9 000(万元),故选A项。
√A.8 000 0.5 通货膨胀 B.4 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 000 2 纸币升值
D.2 000
3
购买力提高
[命题探究]
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解析]选A 该题为计算类选择题,注意准确运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 量公式。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 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量×单位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 速度,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 000×8)/5=8 000(亿 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纸币为16 000亿元,为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的2倍 ,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定考点:价 格、价值总 量、劳动生 产率
抓关键:明 确以上以价 值量为核心 的几个概念 之间的关系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1)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量_减_少_;价格下降需求量_增加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①对生活必需品:影响比较小。 ②对高档耐用品:影响比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 相_关_商_品
三、外汇与汇率
1.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__支_付手_段_;汇率又 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_兑_换_比率_。
2.汇率变化: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
的汇率_升_高_;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_跌_落_。
本币 外币
币↑
↓
值
汇↑
↓
率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 人_民_币_汇率_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 _持_续_健康_ 发展,对世界金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的因素 (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
习俗等文化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_供_求__关_系__ 实现的。 (2)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3)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 ①价值__决__定___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__货_币____ 表现。 ②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的大小与价格的高低成__正__比_____ 。
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3.信用卡 ①性质: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 用 贷 款 等功能的_电_子_支_付_卡
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_信_用_凭_证_。 ②功能和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_存_款_、取款、_消_费_、结算、_查询__为一
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 便利。 4.支票 ①性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_出_票_人_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 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_转_账_支票_和_现_金_支票_。
(3)本质:货币的本质是_一_般_等_价_物_。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__其他_一_切_商_品_价_值_大_小_的职 能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_交_换_媒_介_的职能。 (3)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典例1]2013年11月18日,北京至南宁高铁全线贯通,北京至南宁 只需10小时。对命此题多角家度客一运公商司品与的高基铁本之属间性展开了“对决”,消费 者也纠结得很。当然谁的票价合理、方便快捷、服务优质,乘客就 会选择谁。由此可见( )
A.减少11.8%
B.增加11.8%
C.减少1 6.2%
D.增加16.2%
高频考点二——纸币及其流通规律
[命题探究]
[解析]选B 本题的题眼是“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物价水 平上涨”。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和物价上涨因素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物价总水平/货币 流通速度可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14%)×(1+ 3%)/(1+5%)≈1.118,1.118-1=0.118=11.8%。故流通中所 需要的货币量约增加11.8%。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网络构建
第 1 课 神奇的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1.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_交_换_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_用_价_值__和价_值__。
物品 劳动产品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商品
(1)产生:货币是_商品_交_换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_般_等_价_物_ 的商品。
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
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定(考点:)人民
币升值对出口
A.下降0.83% B.下降0.76% C.上升0.83% D.上升0.76%
的影响及利润
率的计算
[解析]选A 首先要明确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利润率=利润÷成抓本关键:要注
A.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是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命题角度二 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典例2]2013年11月,赵先生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6万元 的新房,首付现金26万元,然后在2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50万元和利 息43.4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6万元、首付现金26万元、 支付利息43.4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一、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对点练2]目前来说最方便的车票分销方式莫过于网络直销,即电子车 票。火车票网络服务可以解决老百姓买火车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 为老百姓购票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特别是为商务人士出行提 供了较大的便利。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 )
1 欧元兑美元 1.423 5 1.425 8 1.424 1 1.422 2
A.甲和丁
B.丙和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