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选讲
古代文论选讲笔记 1到18周 12汉2
古代文论选讲 主讲:赖力行导语: 本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文、史、哲不分,古代的文学和文学思想往往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门类,因此,《古代文论》一直是国学的一门基础课。
同时,回顾当代中国文艺学的发展,古代文论的遗产和西方文论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文艺理论的两大资源,这又使《古代文论》成为文艺学的主要后续课程之一。
【补充:1、文: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天文、地文、人文(文饰)】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第一,古文论资料的杂揉性、分散性特点;(古人说话点到即止;举一反三) 第二,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思维特点 ;多点兴、逗引的隐喻,少分析性解说的表述特点。
第三,由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古代文论范畴、术语、命题的模糊性、具象性和多义性特点。
第四,从分体文论的角度,古代诗论发达,小说戏曲理论发展较迟;第五,注重语言技巧,汉语修辞诗学占有重要地位。
第六,中国文化儒家为主导,带来古代文论重教化的传统。
(儒家文化特点: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
重教化:道德、伦理。
)【补充:1、《四库全书》“诗文评”。
2、诗话、词话(专门讲诗词的作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 )3、总集:“序”、“跋”。
4、单篇论文《典论·论文》 《与元九书》 ;专著《文心雕龙》。
5、四声八病 (沈约 “四声八韵”)诗论中最早的是《诗经》,《诗经》之论是最早的诗论,关于诗的论述比较具体。
小说:消小,微不足道。
正儿八经之外的,可以自娱的,娱人的。
】小说:可以自娱自乐的、非正经的文章。
(最早的概念)不登大雅之堂,至明清才发展起来。
第二讲 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第一编:中国古代文论的奠基(先秦两汉)。
第二编:文学自觉意识的崛起与文论体系的创建(魏晋南北朝)。
第三编:古代诗歌、散文理论的演进(唐宋金元)。
第四编: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兴盛与古典诗学的总结(明至清中叶)。
第五编:传统与西学的融合(晚清)。
初稿:叶海坤 初审:张万康 复审:吴希楹第三讲先秦儒家文论选讲古代文论的萌芽:“美刺”、“诗言志”、“中和之美”。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全套课件254
3·知人论世
文学批评除了以意逆志外,还要联 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 和时代背景加以考察。 王国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 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 解者,寡矣。”
第二节 总结·孟子的继承与新创
孟子的“仁政”更为空想和理想化, 把它建立在“不忍”之心的心理原 则上
孟子的“性善论” “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第四章《庄子》选录
庄子其人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
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 也。”
妻死,鼓盆而歌
第一节逍遥游——庄子哲学的核 心
《大宗师》“安时而处顺,哀乐不 能入也。”
《齐物论》 与天地“并生”,与万 物“为一”
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在任自 然而无为的精神遨游中实现个体身 心存在对现实的超越。
第二节《庄子》对古代文艺 思想的影响
浪漫·奇崛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
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傥,不 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 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 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 来。”
第三节《庄子》的主要内容
1·探寻规律
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 开辟了与儒家的功能论不同的本体 论研究的新角度,对文艺创作内部 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对“政”与“刑”
2 .文艺思想
2·1文艺与政治 《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2·2文学的社会作用 《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
接上
2·3文艺批评标准——中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
之,曰:思无邪。”(《为政》)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 《八佾》 )(孔安国释 为“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 也。”)
古代文论讲义
古代文论讲义第一章绪论一、对中国古代文论了解的必要性(一)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艺术表现方式与视角1、大全式的视角——上观天文,以察时变;下观地理,以化成天下2、散点透视法与警语点睛3、文史哲合一的批评平台(二)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与西方的对话及其对世界的贡献的可能性(一)又一次中外对视中的中国话语——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建构1、注重于“生生不已”的流程与“天下之大德曰生”的终极关怀的结合2、文以气为主的“气本论”3、以趣味为核心的审美境界论4、意象、意境与兴象兼具的形神观与鉴赏论(二)可能性1、文字训释的文本论意义与西方语言分析法的对接与错位直探本源法及其琐碎性2、总体观与西方系统论的对接3、点评(微观)与文艺理论体系的结合第二章先秦文论先秦诸子的哲学视野与其文学审视1、《尚书》诗言志(感性、理性),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伦夺(各显其特色,不能相互替代、僭越,追求和谐)。
2、《周易》上观天文——文学表象,以察时变;下察地理,以化成天下。
忘——文言与象象与意——超越性——归根复命易——简易、不易、变易3、《老子》道论——被遮蔽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语言无能与离不开语言的艺术语言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诗意的栖居艺术辩证法——有无相生:整体观——向后看————文学的功用:言无言美学观——天下皆知美(善——恶,伦理范畴——历史功用)之为美,斯恶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如何艺术地统一?修养论——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览,澡雪精神)——外身而身存——灵感的产生——作品生成文学风格与境界——自然——天然与道法自然——复性表现形式——见素抱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文学意象论:方法论——执大象,天下往——得一文学驮载——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器免成4、管子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多言不当,不如其寡也——要言不繁;博学而不自反——自反性——文学就是人学,必有邪。
第一章-《古代文论选读》导论-《古代文论选读》教学课件全文编辑修改
❖ 4、《庄子》继承《老子》,说“道”是“自
❖ 5、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提出“道之文”这种观点。 刘勰之后,唐代司空图作《诗品》,二十四诗品就是道的 二十四种外化形态。
二、关于文学创作的构思
❖ 1、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发展是循环往复 的:“反者,道之动”、“归根曰静,是曰 复命”;他贵柔守静,提出“致虚极,守静 笃”的主张。此后,守虚静,抱元一,便成 为老庄玄学思想的一个根本特征。
2、庄子则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 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虚静必须在 “绝学去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 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进 入“大明”境界。
❖ 刘禹锡提出创造意境的关键是要做到“境生于象 外” ,司空图要求诗歌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 景” ,即是就其意在言外的特色而说的。这正是受 道家和佛家对言意关系认识影响之结果。
(一)哲学领域中言不尽意论
❖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言不尽意论的提出除了文学的因素外,主 要受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因为言不尽意的提出首先是 在哲学领域中而不是在文学范围内。哲学的分析加深了对言 意的认识和理解,为文学理论中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供了理 论参考和认识方法。
(二)古代文论中言不尽意论
❖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在文学创作中“象”的地 位和作用尤其突出,文学创作的思维被称为形象思 维,文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被称为文学形象。在 古代文学创作和理论中非常重视景、物、境,观物 取像是创作的基本方法。
❖ 刘勰的《物色》可以算作物象论的代表,同期梁简 文帝《答张缵示集书》、钟嵘《诗品序》都有相关 论述。他们从对创作过程分析中形成的关于言不尽 意的基本认识便构成古代文论中言不尽意论的基本 点。
中国历代文论辅导讲座_OK
1.怎样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要“为 时”、“为事”而作的观点?
• 白居易诗歌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创作要有为而
作,不为艺术而艺术。他说过:“总而言之,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他对诗歌的抒情本质是有深
刻认识的,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
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
20
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鵾,燖炰煨爊孰飞 奔,祝融告休酌卑尊”等句),读来要翻字典, 但《山石》诗虽也追求矫健怪奇风格,却是一 首风格雄健的好诗,受到元好问《论诗》绝句 的称赞(“‘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 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总之,韩愈的创作是在实践他的诗歌理论主张, 其风格也基本上是雄健怪奇一路。
5
2.陈子昂的“兴寄”说的内涵 是什么?
• 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 之有物,寄怀深远,因物喻志,托物寄情。他自 己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就借咏物叙事抒发自己 壮志情怀和以物喻人,托物喻志,寄托自己对社 会政治的主张和见解,是他对自己的“兴寄”主 张的最好的实践和最明确的注解。
6
3.陈子昂的风骨说的内涵社什 么?
16
1.为什么韩愈提倡的“古文”? 他的“古文”理论主张是什么?
• 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他的古文是指与 当时流行于文坛的骈文相对而言的散体文,因为 他是先秦汉代的古代散文为号召的,故称“古 文”。他提倡古文,反对内容空洞无物、形式雕 琢华丽的骈体文,而主张写作以古文为主的语体 散文。内容要言之有物,着重实用,文以明道, “道”就是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融化在 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强道德修养。
么见解?
• 关于诗歌创作中的“意”与“境”的关系问题, 皎然认为,诗歌创作,是诗人的情意受外界触发 而起,情意又要凭借境象描绘来抒发。所谓“诗 情缘境发”。因此,“取境”就成了诗歌创作的 品格高下,风格类别的关键。他说:“夫诗人之 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 则一首举体便逸。”这样重视“取境”的诗论, 皎然是第一人。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串讲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考笔记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
3、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论语(节录)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
2、了解孔子的“论文”的观点:答: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六艺。
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
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极为重视的。
不但自己熟悉,而且还把这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3、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答: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了文艺在礼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他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在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的教育顺序上,应先从容易感动学生,情志的《诗经》开始,然后才是礼和乐。
4、掌握“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答:“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
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
“兴”-孔子已经意识到诗在感情上打动人的力量,但重点仍在理性上的启发。
“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
“观”-孔子把握到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但落脚点仍在政治教化。
“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
“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
“群”“怨”-体现了孔子的礼冶思想。
“兴”“观”“群”“怨”对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5、理解“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答:“尽善尽美”:美指艺术形式,善指政治内容,说明孔子已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衡量,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进步。
中国历代文论选串讲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中国古代文论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同步关系,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农 业性、宗法性对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影响;
2.了解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范畴的特点;理解中国古代文论偏重抒情言志的文 学观念;
3.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中国古 代文论民族特色形成的原因、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
4.精讲课与串讲课兼听 精讲课帮助大家粗线条理解课本,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串讲课精准抓住考点,利于提高通过率。 两者兼听,先精讲后串讲,听两遍课程更由于记忆。
四、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例题: “诗可以兴”出自于( ) A.《今文尚书》 B.《毛诗大序》 C.《左传》 D.《论语》
谢谢
第一章 先秦文论
第一章 先秦文论
一、单选及填空
1.《尚书》也称《书》或《书经》,是战国以前流传下来的关于上古历史和部分 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2.《尧典》是我国古代文论的最早记录。 3.舜命夔用乐教胄子,使他们“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阐明了 文艺的教育作用。 4.从“诗言志”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表明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具体情况。 “诗”是“乐”的歌词。 4.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特点。 5.朱自清: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6.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中国历代文论选
考试分析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是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必修课程之一。 根据时代先后分先秦文艺思想、两汉文论、魏晋南北朝文论、隋唐文论、宋金 元文论、明代文论、清代文论、近代文论文论八部分。 其中两汉文论、魏晋南北朝文论为重点,隋唐、宋金元、明、清、近代文论为 次重点,绪论和先秦文艺思想非重点。
01古代文论课
《古代文论课》杨宁01:孔子的文学理论柏拉图和孔子都认识到诗歌对人的影响,但前者选择了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后者则选择用诗歌来教化人。
不过二者都对文学理论做出了一定贡献,影响至今,但越是影响大的圣人,对其误解也更多,其言行很多在流传的过程中遭到曲解,如果没有深入研究,也只会对其产生“不过尔尔”的肤浅看法了。
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诗教: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
(了解时代背景,提出观点的目的)一、孔子诗教的文化背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对老子是相当敬重的。
《论语》中的哲学品质孔子的文学理论参考书《论语》的阅读参考书:杨伯峻《论语译注》(入门)何晏《论语集解》(进阶)朱熹《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黄式三《论语后案》刘宝楠《论语正义》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南怀瑾《论语别裁》李泽厚《论语今读》(不正经读物哈哈哈)1、孔子面临的社会情况:礼坏乐崩特征:礼乐文化流于形式2、孔子拯救社会的方式一体两面:复古——形式(恢复周礼)开新——精神(在现实的物质基础上告诉我们如何建构新生活,同时和传统文化相接)二、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一)文质彬彬《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人的内在品格(内容)文:人的外在仪表(形式)彬彬:恰当。
——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
——人的外在仪表与人的内在品格要兼美。
——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
1、“质”有无善恶就是一种内在本质的直接性呈现质:直接性——不经由一个他者表现的自己。
文:间接性——中介(例如作者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文质关系:(1)要在质中,要真实地呈现自我。
(2)真实的呈现自我必是经由一个我们所不是的他者折射和反映出来的。
2、“文”“质”轻重关系问题——“文”——表达自我的恰当形式(二)尽善尽美《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一讲先秦一、填空题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作《论语》。
2、教材指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为政》篇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就确立了儒家文艺批评的标准。
4、《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教材指出: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6、教材认为: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7.教材指出: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精神品格之美,培养作者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然后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因此提出了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较大的“知言养气”说。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10.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12.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3.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4.《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望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5.《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考汉语言文学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简化版带译文(第1章至第6章)
第一章先秦墨子1、《非乐上》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锺、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牛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
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译文:墨子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
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
”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使身体安适。
让这些来掠取民众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
因此,墨子之所以反对音乐,并不是认为大钟、响鼓、琴、瑟、竽、笙的声音不使人感到快乐,并不是以为雕刻、纹饰的色彩不美,并不是以为煎灸的豢养的牛猪等的味道不香甜,并不是以为居住在高台厚榭深远之屋中不安适。
虽然身体知道安适,口里知道香甜,眼睛知道美丽,耳朵知道快乐,然而向上考察,不符合圣王的事迹;向下考虑,不符合万民的利益。
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是错误的!”2、《非命上》然则明辨此之说,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仪。
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
故言必有三表。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译文:然而如何去明加辨析这些话呢?墨子说道:“必须订立准则。
”说话没有准则,好比在陶轮之上,放立测量时间的仪器,就不可能弄明白是非利害之分了。
所以言论有三条标准,哪三条标准呢?墨子说:“有本原的,有推究的,有实践的。
中国历代文论选上课讲稿
《中国历代文论选》导学(讲稿)第一部分:绪论一、课程说明:(一)、“文论”——文艺理论,有关文艺(文学与艺术的统称)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
“历代”有古代()和近代。
(二)、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的性质:1、中国古代文论具有多学科综合的性质:它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经典作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汉语等多种中国古代文化精髓的最有效、最生动的载体。
2、中国古代文论具有理性表白审美感受的性质:3、中国古代文论展示了比较全面的审美文化:(三)、学习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1、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有助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审美感受的理性升华;3、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要想真正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精髓中最动人的中国古代文学,不借助中国古代文论是作不到的。
4、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有助于提高审美意识和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四)、中国古代文论的学习方法:1、抓住重点,理性提炼;即抓住每个文论家作品后面的现代汉语[说明],并进行自我的有效的归纳。
2、借助注解,读懂原文;真正理解古代文论的精髓,只靠现代学者的简单提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重点作品进行认真的阅读领会。
3、掌握原理,实现审美;可以也应该利用古代文论的概念范畴和方法对古代文学的作品进行鉴赏,同时也应该仔细体会古人对古人作品的审美观点。
4、利用网络,充实学习;一些学习的资料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往往发布在网上,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积极上网学习。
5、思路清楚,有的放矢;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要对古代文论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掌握,然后在一个时期中把握相对的重点。
(五)考试题型大体上会有:单项选择题18、填空题10、名词解释题4、简答题5及论述题3。
比例大体为单项选择题18%,填空题10%,名词解释题12%,简答题30%,论述题30%。
(六)学时学分介绍:共15周,今年9周(11月----12月),明年6周;4学分,一周两次课,4节课,共60节课。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第一章先秦文学理论第一节诗言志1、简述先秦文学理论的概况?2、《尚书•舜典》关于诗言志的一段文字主要阐述了那些问题?在文学史上有何意义?◆先秦时期指有史以来至秦王朝建立这一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文学理论的性质特点和先秦时期文学的历史现状是相呼应的。
首先,先秦文学理论还处于萌芽时期,诗歌还没有完全从音乐、舞蹈中脱离出来,人们对文学本身的性质特征还缺乏自觉的认识;其次,先秦早期文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尚书》时代,主要成就则反映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著述当中,由于当时的社会性质急剧变化,各阶级都企图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寻找理论依据,于是出现了“诸子横议,百家争鸣”的盛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两家。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的文学理论阐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兴观群怨”说;孟子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具体方法,主张“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学说,阐述了文学创作的原则,奠定了“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的封建社会正统文学观。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道家很少直接谈论文学,而是从哲学的高度论述美与道的关系。
总之,儒家的文学理论以政教为中心,注重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道家的文学理论以审美为中心,注重探讨文学自身的规律。
墨家的墨子主张文学要“尚用”“尚质”提出了“言有三表”的写作原则和标准。
儒道互补,为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尚书•舜典》中关于“诗言志”的片段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1、用“诗言志”概括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特征,“诗言志”的初始意义就是说诗歌要表现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活动,把人藏在心里的志意,意念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论断高度概括了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本质特征:诗是表现的、抒情的。
2、提出了诗歌教育作用的要求和理论,阐述了诗歌内容、形式和作用三方面的要求是互相联系的,内容和形式都达到一种统一和谐的美,就能为统治阶级培养具有“中和”之美的理想人才。
◆意义:朱自清先生指出“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说明这一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这说明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生活独特感
《古代文论选读》导论教学内容和要求一、中国古文论的文学本源论二、中国古文论的创作构思论三、中国古文论的创作方法论四、中国古文论的文学形象论五、中国古文论的审美风格论一、关于文学的本源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以道为本源论和以心为本源论,决定了文艺学中的两种不同的文学本源论;文学本源论可以说是从哲学本源论推衍出来的,而文艺本源论则对文艺理论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了解古代的文源论,就很难理解和把握古代文艺理论的基本精神。
(一)源于道“道”的原始涵义是指道路。
但老子所说的“道”已经远离了“道”的本义。
《老子》中说:“道”是“万物之宗”(四章),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庄子》继承《老子》,说“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师》),道产生一切,却自为本根,即道为万物的本根,却没有其他事物作为道的本根。
早期儒家虽然也用“道”这个词,但不是最高范畴。
如《论语》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孟子》中说:“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离娄上》)。
这是指一种学说的基本观点或核心精神,还是道路涵义的引申。
(韩愈《原道》中解释“道”是“由是而之焉之谓道”,仍恪守“道”的原始义。
)更明确地在文学理论上提出这种观点的是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中出现了“道之文”这样的提法。
文是“道之文”就是说文是道的外化。
既然道必然外化为文,就找到了“文”必然产生的依据。
这种观点也为后人所继承,直到近代,刘熙载写《艺概序》还是说:“艺者,道之形也。
学者兼通文艺,尚矣!次则文章名类,各举一端,莫不为艺,即莫不当根极于道。
”《艺概》中所论,除了诗、赋、文以外,还有词曲、书法、经义,都是以道为本的。
刘勰所谓的“文”,是一个外延极广的概念,包括天文、地文、人文,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美”。
天文、地文指自然界的文,动植万品皆有文。
人文所指则涵盖了典章制度以及一切用文字写成的典籍。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
1.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
• 大体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 《诗经》的批评。 • (1)阐述了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提出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2)涉略了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指 出:诵《诗》三百,不达政、不能专对四方, 多而无用; • (3)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提出“思无邪” 说; • (4)论文学的社会作用,提出了“兴、观、群、 怨”说; • (5)论雅乐与正声,提出“尽善尽美”说;
• 《论语· 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 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 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 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 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 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 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 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 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 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 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 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 一个重要理论。 • [总结]总之,“诗可以怨”成为我国诗歌的一 个优良传统,对我国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 响。
3.《论语》的“思无邪”说
• 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 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 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 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 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 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 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整理资料解析
论述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
主张言辞通晓畅达即可。“辞”指
语言,文学。达:表达。“文质”
说,孔子在《论语·雍也》云:“子
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关于文
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论述,后来
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
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
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缘情”而不讲言志,使诗从“止乎 礼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缘情” 就是要诗歌注重感情的抒发。说明 陆机对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又 在前人基础上大大深入了一步。 18.《文心雕龙》的“神思”说: 《神思》篇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 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 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 刘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 维与语言的非对应关系,即是认为 思维中想象容易奇特,写成却往往 大打折扣。 19.《文心雕龙》的“才、气、学、 习”说:刘勰的《体性》篇中提出, 才、气、学、习。才,指作家才能; 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指 后天的,指作家的学识和习染。刘 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 天的才和气之上。这种认识比曹丕 只强调先天作用大大进步了一步。 20.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 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 生了深远影响。风是一种表现得鲜 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是一种精要 劲健的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 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 种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表达作家 个性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它具 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 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 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 就此而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 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 21.钟嵘的“性情”说:钟嵘在《诗 品序》里认为诗歌的本性是表达人 的感情的,他指出:诗歌既是人的 “性情摇荡”的产物,又可反作用 于人的“性灵”,使之受陶冶感化。 性情之所以摇荡,是因为“物之感 人”。“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 人事两者,这就对文艺和现实的关 系作了正确的解释,具有进步积极 的社会内容,《诗品序》还特别强 调诗歌要抒发怨情,“诗可以怨”, 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一个 进步传统。
第十三章 王国维理论 《古代文论选读》教学课件
(三)关于文学创作主体
天才说
❖ (1)内美与修能 ❖ (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 (3)独能洞见
❖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 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 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 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王国维《文学小言》
❖ 天才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王国维《叔本华与尼采》
悲剧论
1、人生之“欲” 2、悲剧的种类 3、《红楼梦》之悲剧意蕴;美术之目的,
描写“人生之苦痛”,求得“暂时之平 和”。
❖ 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 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侄梏之世界中,离此 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暂时之平和。此一切 美术之目的也。 美术之价值,对现在之世界人生而起者, 非有绝对的价值也。其材料取诸人生,其理 想亦视人生之缺陷逼仄而趋于其反对之方面。 如此之美术唯于如此之世界、如此之人生中, 始有价值耳。
❖ 王国维还举例指出五代、北宋词从整体上突出体现 了“境界”的这一特色,因而成为他所称许的词史 上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同时他又从反面以南宋词 人姜夔为例,说明作品若无意境,即使词人格调高 洁清绝,终不能成为一流词人。即:“古今词人格 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 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长期以来,浙西词派、常州词派在清代词坛上分庭 抗礼,王国维则跳出两家之窠臼,在更高的理论层 面上标举“境界”,开创了词坛新气象,产生了深 入影响。浙派词人崇尚幽深窈渺之思、洁静精微之 旨,因此极为推崇姜夔,但其末流则不免陷于幽冷 颓唐、类乎寒蝉哀鸣之境地。
❖ 此处王国维立意于“格调”,明确指出姜夔的局限, 在客观上具有涤荡浙派词人流弊、为诗词的创作指 出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其次,指出“境界”、“意 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即:“大家之作,其言情 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 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 矣。”“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 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作品内容方面的情景之 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 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惟有如此,作品方能具有 “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
古代文论选读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在 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民 族文化传统和东方美学的特点,它与中国古代 绚丽多彩的文学创作是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的,是在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不同体裁 文学的批评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 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的结晶。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有以下这样五个 重要的特点,它们都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发 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
是指文学源于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亦即六经
之道。后者可以传统的“文以载道”言之,这
个“道”不是抽象的哲理性的道,而是具体地
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人伦道德的道,亦即圣
人之道,而圣人之道则是圣人之心的体现,所
以它和“诗言志”在文学本源上有共同之处,
都是指文学本源于人心。这里我们讲的文学源
于道,是指前者,即是指文学源于具有宇宙规
2
第一讲 导 论 (三)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 声。”此原理亦通于诗。不过,物感只是促使 人心发生由静而动的变化之条件,人的喜怒哀 乐等七情六欲,仍是人心所固有的,不过因物 感才使之由隐而显而已,故诗之源非在物仍在 人之心。扬雄在《法言·问神》篇中说道: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 小人见也。”中国古代讲文学的真实性,不是 讲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生活的 真实,而是讲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否真实 地反映了作者内在的心灵世界。
1
第一讲 导 论(二)
第一、关于文学的本源 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本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本于心,二是源于道,而究其原委实出于 儒道两家之哲学观和文学观。先秦时代流行的 “诗言志”说,就其对文学本源的认识来看, 即指文学本源于人心。代表正统儒家文学观的 《毛诗大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 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动情发,借 语言作为工具,这就是诗。然而人的感情之激 动,系受外界事物之所触发。《礼记·乐记》在 解释音乐产生原由时说道:“凡音之起,由人 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古代文论名篇选读课件
《孟子》中提到“浩然之气”,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刘勰提 出“才、气、学、习”的 “气”。请问:文章中的“气”到底是什 么?
“文气”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但其 具体所指很难一概而论,不同的文论家所提的“气”有不同 的内涵。举例说,《孟子·公孙丑上》篇说:“(孟子)曰: ‘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这里的“气”是指一种 作者具有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形成于文章中就有一种 “浩然之气”的正气和美而正的言辞。而曹丕《典论·论文》 中所说的“文以气为主”的“气”则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 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因此,不同的作者的文章就会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曹丕在文 章中还提到了“徐干时有齐气”,则是指徐干文章中常表现 出来的齐鲁人的地方特征和风格。“孔融体气高妙”的“体 气”又是指孔融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孔融人格上的高雅超俗的 风度气韵。至于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提到“才、 气、学、习”,他的原话是“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 深,习有雅正”。“气有刚柔”的“气”,主要是指作者的 气质性格。后人对“气”也有与上面不完全相同的解释。我 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有可能,将来会就这一问题 作一专门辅导。
载他为妻子之死而鼓盆而歌。崇尚自然、崇 尚自由的精神是他的审美的追求。
墨法两家与儒家一样从社会功利出发而论文艺,却 提出了与道家相似的否定性结论。墨子主要的文论 观是“非乐”论和“三表”法。他认为文艺对政治 只能起消极的破坏作用,主张先质后文,强调文学 的功利目的和实用价值。
三表法:在《墨子·非命上》提出“有本之者,有原 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 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 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 有三表也。”在“三表法”中,墨子强调判断一种 言论或知识的真假,必须参证历史的经验、百姓的 见闻和实际的效用。认为要以对国家人民是否有利 为标准来衡量言谈文学,要参考历史的经验和具有 现实根据,要注重在实践中检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的服饰、语言、行为、动作
☆“服,心之文也。”(《国语· 鲁语》)
☆“言,身之文也。”(《国语· 晋语》)
☆“动作有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以“文德”为“文” ☆“昭文德”(《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修文德”(《论语· 季氏》) ☆刘勰《文心雕龙· 原道》:“日月叠璧”为 “天文”,“山川焕绮”为“地文”,“傍及 万品,动植皆文”。 与“美”的概念接近,是指事物的一种美的形 式。 ☆刘勰《文心雕龙· 情采》分艺术之美为“形
狭隘之“文”:文化之“文”。 ☆《论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 ☆“天之将丧斯文也。” (孔子)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 ☆《论语》:“文学:子游、子夏。” ☆ 《左传》:“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战国中期以前----“学术”之文
战国中期以后----“文章”之文 ☆吕不韦主编撰《吕氏春秋》,曾“布咸阳市门, 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 者,予千金。”(《史记· 吕不韦传》)
中国古代文论选讲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9 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9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5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李壮鹰、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
☆《周礼· 考工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 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 备谓之绣。” ☆ 《左传》桓公二年臧哀伯:“火、龙、黼、黻, 昭其文也。”
☆ 《系辞》:“物相杂,故曰文。” ☆ 《国语· 郑语》:“物一无文。”
自然事物之“文”
社会事物之“文”: ★ 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学艺术;
☆ 《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 ☆ 《怀沙》中所说:“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 抑。…‘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诗言志”说的实质: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 的表现。 ★不同于西方,把文艺看作是对现实的摹仿和再 现。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观念和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第一节 阶段性特征明显 先秦的文学观念
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
☆《墨子· 公孟》:“诵《诗》三百,弦《诗》
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文”的概念
☆ 《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
广义的“文” ★纹身 ★陶器上的编织文有关 ★色彩的交错:五色成文
☆师旷对晋平公说:“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 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 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 (《左传》襄公 十四年)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审乐观诗:完全把 文艺作品看作是政治状况的反映。
☆(《周南》、《召南》)“美哉!始基之矣。 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 (《郑》)“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 其先亡乎?” ☆ (《小雅》)“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 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诗经》的“言志”特征得到强调 《左传》“赋诗言志”:“断章取义,余取所 求” 保留在《国语》、《左传》等书的文学理论批 评: ★一是献诗讽谏说 ★二是观诗知政说
☆《国语· 周语· 邵公谏厉王弭谤》:
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 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 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 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 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 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诗经》中关于写诗目的的表达: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巷伯。
----《大雅· 嵩高》
☆ 家父作诵,以究王汹,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小雅· 节南山》 ☆ 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小雅· 巷伯》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 四月》
☆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 葛屦》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魏风· 园有桃》
☆ 《荀子· 儒效》:“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 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 《书》、《礼》、《乐》之(道)归是矣。 《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 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 是其微也。”
《诗经》的认识 ☆赵衰:“《诗》、《书》,义之府也;《礼》、 《乐》,德之则也。”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孔子: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 ☆ 《左传》中大量“赋诗言志”记载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
语》)
总的看来,先秦的文学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过 程,即是从最广义的一般性总体文化观念来看 待文学,到逐渐认识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且开 始和学术相分离的过程,这是和中国文化发展 的特点及其历史轨迹,互相契合的。 ☆ 《论语》中的“文质彬彬”
第节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 类象形,故谓之文。”“文者,物象之本。” 与文字创造相接近的是八卦的创造。八卦以一 和--为两个基本符号,组合成八个基本卦象, 即乾、坤、巽、震、坎、离、艮、兑。
☆赵孟请郑国七子赋诗:“武亦以观七子之志。”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韩宣子对郑国六卿说:“二三君子请皆赋,起 亦以知郑志。” (《左传》昭公十六年) ☆ 《论语· 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 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 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 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绝大多数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表现了人们 因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而产生的各种各样思想 感情与愿望要求。
与现实、政治、伦理、道德等有关
★《诗经》中就对“天”的不公正,公开作了批 评。如《大雅· 节南山》说“昊天不平”,“昊 天不惠”。《小雅· 十月之交》提出“下民之孽, 匪降自天”。
★郭沫若《金文丛考· 周彝中之传统思想考》: 西周统治者强调“德以齐家”,“德以治国”, “德以平天下。
第三节 诗、乐、舞三位一体与 “诗言志’’的提出
☆《吕氏春秋· 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 掺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 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 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 《尚书· 尧典》舜曰:“夔!命汝典乐,教胄 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 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朱熹指出《诗经》中的“兴”和《易经》中的 “立象以尽意”一致的。( 《答何叔京》) ☆ 《左传》僖公十五年载:“初,晋献公筮嫁伯 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 ‘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无血也;女承筐, 亦无贶也。’’’ ★宗教意识和宗教色彩
☆最早比较明确地表现了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见 解的是《易经· 家人· 象辞》:“君子以言有 物。” ☆《易经· 艮· 六五》:“言有序。”
☆《礼记· 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
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 (当作“器”)从之。” 必须把先秦的乐论作为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组 成部分
先秦时代对文艺本质的一个基本认识,这就是 “诗言志”。 “志”的内容: ☆“心所念虑”(赵岐《孟子· 公孙丑》) ☆“心意所趣向”(郑玄《礼记· 学记》) 主要指政治理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