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862d76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3.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是一课关于家庭关系和亲情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爱护家人,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懂事,对家庭和亲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家庭关系紧张、不尊重家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关系,培养良好的亲情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学会珍惜和爱护家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亲情之爱的内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庭温馨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家庭关系的故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3.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和措施。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家庭亲情的手工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亲情之爱的内涵。
部编版初中语文爱在家人间
![部编版初中语文爱在家人间](https://img.taocdn.com/s3/m/2e42b26950e2524de4187e0a.png)
第2爱在家人间1教学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知识目标知道亲情对自己的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撞;掌握应对爱的碰撞的方法能力目标用体验法感受亲情的存在;讲述生活中爱的碰撞的具体事例,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味亲情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表达了游子什么样的情感?2.播放视频《我对妈妈的情感变化》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体味亲情1.割舍不断的情感资料里约奥运赛场上的亲情如影画面一美国选手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左)在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后和儿子相拥而泣。
画面二家人在安慰刚刚输掉比赛的阿根廷队女排球员阿科斯塔(左)。
(1)看到了奥运赛场上“亲情如影”,关于“亲情之爱”,你有什么样的感悟?提示亲情之爱表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奥运赛场夺冠后,在亲人面前,有人掩饰不住无尽的喜悦,有人纵情泪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2.亲情碰撞(教材P77)设计意图通过亲情碰撞活动,让学生了解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亲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深入体会亲情的存在。
(1)共同完成要求学生在课外与家人按要求共同完成“亲情三碰”活动形式并进行记录。
(2)展示分享学生在课堂上对记录结果进行展示与分享。
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教材P78)设计意图选用生活中真实的小故事,关照再婚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旨在让学生懂得,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家庭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精品公开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精品公开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dc3657168884868762d6f6.png)
探究与分享 教材72页材料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 能的认识。
例: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父 母教育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感悟 教材73页材料
这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 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 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状元成才路
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则具有_巨_大__的__隐__ 状元成才路
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 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 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与勤俭节约有异曲同工 之妙,我们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言之有理即可)
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 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3.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课堂小结
身心寄居之所
家的意味
生命的居所
心灵的港湾
状元成才路
中国人的“家”
状元成才路
孝亲敬长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爱在家人间
1.学会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认识爱的碰撞,有效化解家庭中的冲突,学会与父母互动 沟通。(重点) 3.感受家庭的美好,培养自己热爱家庭的情感。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1.知道家的内涵和重要性。 2.理解孝亲敬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孝 亲敬长。 3.增强对家的热爱的情感。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是地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06e5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e.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爱在家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围绕家庭关系和亲情展开。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和探索自我,对家庭关系和亲情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等原因,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引导和讨论,进一步感受家庭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家庭和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学生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理解。
4.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相关家庭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小组讨论的主题和问题。
3.情感分享引导:准备情感分享的引导语,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分享家庭故事。
4.角色扮演剧本:准备角色扮演的剧本,包括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互动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家庭视频,引起学生对家庭关系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在家人间》。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部编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
![部编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https://img.taocdn.com/s3/m/af599a1ab52acfc789ebc9bd.png)
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
父 生理上 心理上 成熟,有主见 母 我 们
成人,正值中年,壮年
青春期,并未成熟
渴望独立,自控能力差
阅历上
知识上 思想方法上 行为方式上
饱经风霜,经验丰富
良好教育或知识多 求稳,保守
冷静,谨慎,恪守规则快、讲效率 子女、被监护人、学生
烦恼的不只是我们—《一份杂志上的两封信》
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中逐渐长大的。可她初中后,与 我的交谈逐渐减少了,问她学校的事,总是一句“你不知道”就打发了 我。平日里,你要她向东,她偏要向西;你认为美的,她嗤之以鼻;你 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有一天,我发现女儿的抽屉上了锁,难道年 仅14岁的女儿就有了隐私权?有一次,我趁她不在家砸开了抽屉,发现 里面只有一本记着学校生活的日记,几张明星照片,一本琼瑶写的小说 和一些小玩意儿,并没有什么“出格”的秘密。可为此,女儿却与我大 吵了一场。望着抽屉上那无言的锁,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儿似乎飘然离我 远去。我的心隐隐作痛…… 一筹莫展的母亲
②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
亲情表现形式是一成不变的吗?
敏感话题:二胎时代
我谁都不喜欢,我都是 个野孩子了。
新成员的出现,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P书78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
结论:③亲情表现形式不是一成不变,但只要我们用心体 悟,亲情仍然存在。
过渡:我们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幸福的,然而,无论多么 幸福的家庭,其成员之间都会发生一些碰撞和摩擦,这是 十分正常的。你能例举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你还接受了哪些人给你的爱?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https://img.taocdn.com/s3/m/fc3965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3.png)
三单元师长情谊《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家庭关系与角色”,请帮我生成“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为标题的内 容 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03
亲情之爱
亲情的重要性
亲情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 情感
亲情是家庭关系中最亲密、最 牢固的情感纽带
亲情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 具有重要意义
亲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 要组成部分
亲情的表现形式
血缘关系:亲情的 基础,包括父母与 子女、兄弟姐妹之 间的关系
情感依赖:家庭成 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表现为相互关心、 支持和照顾
Hale Waihona Puke 添加标题对未来家庭教育的建议:为了促进未来家庭教育的发展,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提 高家长的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THANK YOU
汇报人:
家庭教育与个人成
06
长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家庭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方式: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家庭教育的方法:沟通、引导、榜样 家庭教育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式等。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01c1af964bcf84b8d57b06.png)
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很反感呢?(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下面就让我们听听袁璟怡同学和她妈妈的故事。
2、播放视频《少年说》.(女孩的妈妈经常拿她与别的孩子作比较,母女两人参加综艺节目进行对话)3 、设置小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教材82页的内容思考一下,你认为璟怡和妈妈产生碰撞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观点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璟怡希望妈妈多鼓励她的进步,肯定她的付出。
但是妈妈认为教育璟怡最好的方式是多批评,多使用激将法,由于两代人看待问题的高度和角度不同,所以亲子冲突难以避免。
4、同学们想一想亲子冲突要不要解决?(引导同学们解决)没错,亲子冲突一定要解决,如果不解决会影响亲子关系,甚至会影响家庭和睦,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解决呢?四、沟通传递爱(写板书)1、是的,我们需要用沟通的方式去解决亲子冲突,用沟通传递爱,正确的应对亲子冲突。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而这恰恰体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璟怡勇敢的站出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最后沟通的效果差强人意,大家说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引导同学们提出沟通技巧)教师总结:沟通需要技巧.2 、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82页的方法与技能进行讨论,应该如何与妈妈进行有效的沟通呢?(小组讨论,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总结:是的,我们需要注意5点沟通小技巧。
分别是: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和考虑环境。
我们给静怡的故事编写了一个精彩的结尾。
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但我们都知道父母的行为中其实蕴含着对我们满满的爱。
我们要用正确的沟通方式让父母了解我们的需要和变化,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段视频,让我们感受一下父母对我们的包容与爱。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8196b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5.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材中,《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爱家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感受亲情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独立思考,对家庭关系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可能对家人的付出和关爱有所忽视,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不够深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家人,学会关爱家人,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感受亲情的力量,学会如何去爱家人。
3.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爱家人。
2.难点:引导学生处理家庭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增强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
3.情境体验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如何去爱家人。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家庭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2.视频资料:准备关于家庭的视频资料,用于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3.课堂道具:准备一些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家庭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亲情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亲情之爱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亲情的力量,学会如何去爱家人。
4.巩固(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之爱的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7796a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7.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珍惜家人,关爱家人。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片,以及深入浅出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以及如何去爱家人。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对家人有深厚的感情,但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家人的爱。
因此,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既能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也能学会如何去表达和珍惜这份爱。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爱意,如何去珍惜家人。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价值观,懂得尊重和理解家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以及学会如何去表达和珍惜这份爱。
由于亲情之爱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去感受,理解这份爱。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如何用言语,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意,如何去珍惜家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之爱。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表达和珍惜家人的爱,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感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人之间的爱。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理解亲情之爱。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表达和珍惜家人的爱。
4.情感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
5.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明确亲情之爱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行动去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爱在家人间》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爱在家人间》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d9443af18583d04864591f.png)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2.活动建议:举办搜集“父母说得最多的十句话”的活动,尝试理解父母“源于爱”的初衷,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
本框“运用你的经验”通过“家人中你最爱谁”的设计,引导学生明白家人之间有爱、有亲情。
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家人亲情、父母之爱。
对于当下的学生而言,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已经司空见惯,最熟悉的感情往往最不被重视和珍惜。
教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重新体味亲情,进而引出正文的学习。
本框共安排三目内容。
第一目“体味亲情”。
这一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首先,对家庭中亲情之爱进行分析。
其次,亲情之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达,都不可以否认亲情的存在。
最后,家庭结构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发生变化,但是家中的亲情仍然在。
其一,通过“运用你的经验”引发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教材通过列举的形式,阐述了亲情之爱: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的生活操劳,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等。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关联,形成了家人之间割舍不断的亲情。
其二,运用“探究与分享”亲情碰撞的活动体验,让学生理解亲情的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温情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尽管有时亲情表现得很平常,亲人之间爱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尤其会有冲突和碰撞发生,但是正因为爱才会碰撞,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碰撞的发生就否认亲情的存在。
以上两部分内容蕴含辩证的思想内涵,对于亲情之爱,教会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观点去观察、分析。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亲情的表达也是如此。
即使表达的方式不容易被接受,如果是以爱为出发点的,就值得我们珍惜。
表达方式可以调整,是亲子双方的调整,所以初中学生也有责任和义务,为亲子沟通的顺畅,爱的更好表达付出努力。
其三,通过“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这一“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变故,家庭结构会因之改变,但家中的亲情仍在。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赛课导学案_1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赛课导学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71f91a471711cc7930b71628.png)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的内容设计。
[课程标准依据]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3.知识目标: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沟通传递爱。
2.教学难点:能以恰当的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渴望得到爱,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
然而,初中生逐渐进入青春期,由于特殊的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业与生活的压力,既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和关爱,享受家庭的亲情,不能理解父母爱的表达方式,关爱之情,不能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理解体谅父母的苦衷,容易导致与父母产生矛盾,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造成父母与初中学生关系紧张的现象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初中生为自己不能与父母建立良好的父母关系而苦恼,探究其发展规律和解决路径对双方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协调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理顺亲子关系,学习与父母沟通交往,是帮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前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亲情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现实烦恼。
2、课前学生与家人共同完成课本的探究活动——亲情碰撞。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视频1】:《爸爸去哪儿1》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融汇为一个字?生:……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家人间的爱。
《爱在家人间》【板书】:《爱在家人间》师:说到家,你会想起哪些亲人?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师:家中不仅有亲人,家中还有亲情。
部编道法七上7.2《爱在家人间》
![部编道法七上7.2《爱在家人间》](https://img.taocdn.com/s3/m/aeaf0c0ded630b1c59eeb561.png)
升华落实
爱 的 音 信
回忆你与父母之前的一场矛盾 冲突,结合今日所学,你对此 事有什么新的看法和更好的化 解办法?请以此为内容,给父 母写一封信。
爱的悟语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 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 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 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 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 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结合视频分析: 朵朵与父母之间亲子冲突的内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亲子冲突的内容
个人隐私 学习成绩 兴趣爱好 交友问题
主观
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 多干涉我们的生活。(独立性) 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 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依赖性)
概念解 析
字面意思:有沟便通。原意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享或建立共同的
看法。中文大辞典的解释:穿沟通达也;疏通意见, 使之融洽。
小强觉得妈妈很唠叨。一天,突然降温,妈妈一定要他穿上厚 外套。小强说:“今天有体育课,厚外套不方便活动,更何况春捂 秋冻嘛。”过了一会,妈妈又说:“穿多了可以脱,冻感冒了不是 耽误学习吗?”小强说:“哎呀,我都这么大的小伙了,抗冻。再 说我还是这么厚的脂肪呢!”小强穿戴整齐要出门了,妈妈还是拿 着外套让他穿…… 结合材料交流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沟通更顺畅。
明理支招
心灵空间
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是我们可以: 接纳父母的做法——如:接纳、尊重父母的唠叨 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如: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
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如:主动和父母沟通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https://img.taocdn.com/s3/m/5c4109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01.png)
爱在家人间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中的内容,包括体味亲情、爱的碰撞以及沟通传递爱,本课主要引领学生处理好与家人发生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矛盾。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刚从小学生转化为初中生的角色,由于青春期的逐渐到来,学生的特殊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他们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父母过多的管教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与父母多沟通,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亲子矛盾的危害,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以及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能力目标: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与矛盾,增强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父母的苦衷,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以实际行动孝顺父母与长辈。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2)难点:如何理解父母的苦心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一则课前小调查来导入,提问:同学们是否在家与父母吵过架?某青少年研究所曾对1600多名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1514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45.8%的学生承认自己与父母或家长吵过架或打过架,15.8%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与父母发生了两次到5次摩擦,11.8%的学生与父母吵架达5次以上。
爱在家人间弥漫,但爱的碰撞也时有发生。
(二)讲授新课1、播放《小别离》视频,引发学生的共鸣。
视频中亲子冲突主要体现在:个人隐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交友问题……提问:这样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2、与父母有了碰撞,就必须要沟通,因此我们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技巧: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3、爱的寄语: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初一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7.2爱在家人间》 含答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7.2爱在家人间》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d64f3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3.png)
课时练7.2爱在家人间一、单项选择题:(50分)1.当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冲突时,应该()A.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向父母妥协B.同意父母的看法,尊重父母意见C.指出父母的错误,要求父母道歉D.理解父母的做法,接纳父母关爱2.小钰最近非常烦恼,每天的家庭作业至少要做3小时,母亲在旁边不停地抱怨她学习不努力,还时不时把同学阳阳拿来对比,她气得都想离家出走。
如果是你,你会() A.对妈妈的抱怨和唠叨置之不理 B.适时与妈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C.反感妈妈的唠叨,借机发脾气D.到法院控告妈妈侵犯自己的人身权利七年级学生小红在日记中写道:上小学时,我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总是无话不谈;而如今,妈妈是个唠唠叨叨的“管家婆”,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据此回答3~4题。
3.对小红与妈妈“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以下观点正确的有()①小红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②小红的行为是一种逆反心理的表现③小红应减少与妈妈说话的机会④妈妈的唠叨也是一种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为了改变母女如今的情况,小红应当()①顺其自然,继续对抗②敞开心扉,耐心解释③尊重理解,换位思考④了解母亲,求同存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小莉过几天就要过生日了,小莉想请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参加她的生日聚会。
可小莉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
因此小莉应该() A.不理会父母的意见 B.考虑家里的难处,量力而行C.请同学去饭店大吃一顿D.永远取消生日聚会6.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写道:“邯郸弊里建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反映了() A.不同家庭的亲情表现是大相径庭的 B.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C.家庭结构会随着家庭成员的变化而变化D.每个人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弟子规》中这句话启示我们孝敬父母要做到()①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②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③时时刻刻不离开父母④对待父母态度要平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暖心家庭剧《亲情暖我心》的两位主演高曙光和丁嘉丽都分别有个女儿。
部编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 教案
![部编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a87cf2bed5b9f3f80f1ca1.png)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一、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含义、家庭的功能、家庭确实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二、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听音乐?回家?。
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思念家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想家、想父母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怎样的呢?那么,家是什么呢?你想有个什么样的家?你能为家做点什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家的意味。
活动:阅读教材P71运用你的经历,答复: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家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一、生命的居所1.教师: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
家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场所,更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阅读教材P72探究与分享,答复: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当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答案提示:物质生产功能:农村家庭承当着包土地进展生产的功能,城镇个体户家庭承包着生产经营的功能。
经济功能:家庭成员就业获得家庭经济收入。
休闲娱乐功能:家庭是家人经常性的休闲娱乐场所。
教育功能:家庭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学校,不仅幼年受家庭教育,而且人人都要受家庭文化的影响。
3.阅读教材P73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这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答案提示:(1)略。
(2)体会到了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4.教师: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场所,是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等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家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那一份温暖。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说课稿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e68156551810a6f42486a0.png)
7.2《爱在家人间》说课稿说教材:从单元设置角度分析,本课是“交往”主题在家庭领域的具体拓展和延伸,是对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需要的回应,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课程内容安排上,由初识家到更深入发现、研究家中之爱,使学生学会发现爱、理解爱,提升感受爱的能力,学会理智处理与亲人间的冲突,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家庭责任意识,为后面进一步建设和谐家庭做好情感和方法的准备。
说学情培养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既是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又有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初一学生对亲情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于自身的亲情共建责任意识比较淡漠,对自身行为缺少反思和进一步的思考;由于年龄和心理发展因素影响,遇到亲子冲突情绪化处理问题等不理智做法普遍存在,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行为指导,需要教师助其进一步成长。
【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知识目标: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沟通传递爱。
难点:能以恰当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说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课前活动1.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为什么?2.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3.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案提示:师:每个家庭中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蕴含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今天我们学习——爱在家人间,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更温馨。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家中有亲情2、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3、怎样维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4、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体味亲情探究一:探究与分享情景体验1:我理想中的父母生活中的父母父母理想中的我生活中的我思考: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情景体验2:回忆一件你最不能接受的家人做过的事,谈谈原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爱在家人间(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爱在家人间(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ef842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c.png)
《爱在家人间》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种情感就是 ( )A.生命之爱 B.关心之爱C.师长之爱 D.亲情之爱【解析】选D。
根据题意“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表达的是“亲情之爱”。
A项的生命之爱和B项的关心之爱都是亲情之爱的具体表现。
C项的师长之爱的范围和“亲情之爱”的范围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2.孩提时,亲情是哺育成长的乳汁;成年时,亲情是避难的港湾;年老时,亲情是夕阳下的安慰。
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恋!这表明 ( )A.亲情时有时无,捉摸不定B.爱是亲情的真谛C.只有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才是亲情D.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也可能产生亲情【解析】选B。
在四个选项中,A和C表述错误,亲情一直陪伴着我们,亲情可以把握。
亲情不仅包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3.生活中,有的家庭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这说明( ) A.家家有本难念的经B.磕磕绊绊的家庭一定不幸福C.家庭温馨和睦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D.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解析】选D。
A项不吻合题意,题意强调的是“不同”;B项不正确,“磕磕绊绊”是家庭生活难免的,是正常现象;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项与题意完全相符。
4. 下列句子中,能够反映出亲情之爱的是 ( )A.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解析】选A。
A项的诗句中,表达了母亲对即将远行的游子的切切关心之爱,关心之爱是亲情之爱的重要表现。
其他三项则反映了亲情之外的主题。
5. 上小学时,我们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我们和父母无话不谈;上了中学,这种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这是因为()A.进入青春期,我们的主体性增强了B.我们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愿望太强烈了C.父母太老了,与我们没有共同语言了D.两代人之间是不可能进行沟通的【解析】选A。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独立地决定和处理一些生活中的事情,与父母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爱在家人间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爱在家人间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4725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a.png)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二框题内容。
本框重在引导学生体悟家人间的亲情之爱,化解亲子冲突,构建和谐家庭。
由于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关爱司空见惯,最熟悉的感情往往不被当下的孩子重视和珍惜。
第一目“体味亲情”,通过分析家庭中的亲情之爱,帮助孩子发现爱,进而明确亲情是割舍不断的;第二目“爱的碰撞”主要分析亲子碰撞产生的原因,即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和依赖心理的矛盾显现,成长中叛逆心理的呈现以及亲子之间的代际差异,让碰撞不可避免,进而明晰其危害,为化解冲突预留伏笔,第三目“沟通传递爱”,重在寻找解决亲子冲突的途径,换位思考用沟通化解冲突,有效改善家庭的亲情关系,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根据《道德与法治(2022年版)》课程标准依据,第七课亲情之爱对应的核心素养是“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对应的内容为“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劳节俭、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家庭好成员”和“理性平和,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依据的学段目标是“体贴父母长辈,能够与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感受劳动的意义,为父母分忧,懂得感恩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心智不成熟,虽然能够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意义和重要性,却容易忽略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
因此,教育引导学生“慧眼识爱”,用心体味亲情之爱,培育学生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初中生通常认为父母与子女是至亲骨肉,即便有矛盾,也不会影响与子女的关系,却很少想到长期忽视亲子交流,会给家庭和每个成员的危害。
由于年龄的局限,学生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和能力不足,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课的教学给予学生成长的支持,帮助他们消除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烦恼,创造和谐家庭,培养感恩情怀,进而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爱在家人间(18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爱在家人间(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ae4ed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e.png)
7.2 爱在家人间
体味亲情 爱的碰撞 沟通传递爱
必备知识:知道亲情对自己的 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 撞;掌握应对爱的碰撞的方 法
关键能力:感受亲人对自己的 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学 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 的过程中传递爱。。
吟诵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遭,遇表挫 现折出③时深勇厚烽敢的火地语排文连解功三痛底苦和月,高,缩超小的家痛写书苦作。才抵文能万章。说金理精彩,善于用诗化的语言议论抒怀,并注意锻造警句格言以强化、美化自己的说理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
(,2)所风证举的事吹观例又点必。须生同与时所,论由证于的事观例点本紧身密往相往扣具,有这多才义能性起,到因论此证,的在作叙用述。事要例做时到,这还样要,有首意先识在地选突择出事事例例时 中(省3)与俭所论 ,用点又语A解相传言.扣神要①析的。省②:一俭面、“,概B慈不括.能、②母泛传③手泛神地。中说白C线事描.,不①,即用③游围浓绕丽子论的D身点形.定容③上向词④衣复和述繁”事复描例的。修写饰的语,是而母须用亲准对确、儿简子洁的的语牵言进挂行;朴素“、烽单纯火的连描写三,做到既 技巧点拨月,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①③正确。“海内存知己,天涯
彭医宇保案 ,、在药讹2家诈.鑫行每案为个的让阴我人影们心之再下一中,次都我地们对有已人一经性为善份人恶对言提所出家左质人右问,时割不,舍敢他表所不现传断出达自的的己善情的意善让感良我,,们更肃这毋然种论起坚敬情守,感本让心 我就。们是而坚中信亲国这情好个大世之爷界爱王依福然。顺有下谎美称好列自的己存有在
思考: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