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一、引言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部门或专门机构对组织的运营、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独立的评估和监督。
为了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组织需要建立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来指导和规范内部审计的实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要点和内容。
二、目的和范围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为组织提供可靠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办法适用于组织内所有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1. 确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2. 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并对其进行跟踪和评估;3. 报告内部审计的发现和建议,提供给组织的决策层和管理层,以支持他们做出相应的决策;4. 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进行评估;5. 协助外部审计机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四、内部审计的实施1. 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2. 进行审计工作,包括收集证据、测试内部控制制度、核实财务信息等;3.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4. 编制内部审计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审计发现、建议和改进措施;5. 将审计报告送交给组织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并跟踪整改情况。
五、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保密性1. 内部审计机构应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直接向组织的最高管理层负责;2. 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3. 内部审计人员应严守保密义务,不泄露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六、内部审计报告的使用1. 决策层和管理层应认真阅读内部审计报告,并采纳其中的建议;2. 内部审计报告应作为改进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推动问题的整改和风险的控制;3. 内部审计机构应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内部审计报告的建议得到有效实施。
七、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估1. 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进行自评和外评,评估其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2. 组织可以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独立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 内部审计机构应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水平。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1. 引言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管理活动,旨在评估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为了有效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制定一套内部审计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2. 审计范围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第一部分是审计范围的定义。
具体而言,它应包括组织的所有业务和运营活动,无论其规模或地理位置如何。
此外,还应明确定义各个业务和运营活动的审计周期和频率。
3. 审计计划和程序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第二部分是审计计划和程序的制定。
在这一部分中,应明确审计的目标和方法,以及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审计的程序。
审计计划和程序还应包括对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的要求。
4. 内部审计人员的资格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内部审计人员资格的要求。
这包括他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专业认证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5. 审计工作的实施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第四部分是有关审计工作实施的指导。
在这一部分中,应包括审计工作的计划编制、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等。
6. 审计结果和报告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第五部分是关于审计结果和报告的要求。
审计结果应准确反映出组织的风险和控制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建议。
审计报告应具备清晰明确的结论和建议,并由适当的管理层批准后发布。
7. 保密和信息安全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第六部分是关于保密和信息安全的规定。
根据组织的保密政策和信息安全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妥善保管和处理审计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和数据。
8. 审计监督和评估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最后一部分是审计监督和评估的安排。
这包括建立一个内部审计监督机构或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评估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结论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是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
它确保审计的范围和质量,并提供了审计人员操作的指导。
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是组织管理和治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遵循和执行这些规定,组织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其风险,并持续改进其业务和运营活动。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审计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审计1. 内审时间每年进行一次,具体内审时间及各公司内审时间安排会于内审前发出“内审时间安排”及“内审准备资料”文件。
2. 内审内容2.1 内容2.1.1 劳动法律法规规定项目执行情况;2.1. 2 集团人力资源操作手册及有关程序指引执行情况;2.1 .3 人力资源有关制度执行情况;2.2 .4 人力资源部业务素质及水平情况;2.1 .5 上期内审内容的改善情况。
具体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雇佣、职位变动、调动、薪酬福利、保险、人事记录、考勤制度、假期管理、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工作表现管理、雇员关系、劳动纪律、培训、利益冲突、临时工使用等程序。
2.2 分类2.2.1一般项目:为本期内审的一般审核项目2.2.2重要项目:为本期内审的重点审核项目2.2.3改善项目:为上期内审中提出企业需要改善的项目2. 2.4调查项目:为集团目前尚未统一规范,调查企业现行做法的项目2.3时间范围内审内容的时间范围为上期内审至本期内审之间一年内发生项目,所有企业依据同一时间范围进行审核。
其中长期留存资料(如个人档案等)或根据上期内审结果需要改善跟进内容不受时间范围的限制。
3. 内审流程3.1 集团人力资源部于进行内审之前一个月,发布“内审时间安排”及“内审准备资料”文件;3.2 企业人力资源部依据“内审时间安排”及“内审准备资料”文件做好准备,如有疑问,及时咨询人力资源经理;3 .3 集团人力资源部委派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委员会,按各企业时间安排进行内审;4 .4 内部审计委员会对各企业内审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完成人力资源内审报告;3. 5 集团人力资源部将内审结果及改善建议报集团内部审计委员会;4. 6 集团人力资源部协助各企业针对内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及提高,及时跟进改善情况。
5. 审核方式5.1 针对一般项目、重要项目与改善项目,采用随机抽样审核的方式;5.2 针对调查项目一般采用访谈的形式,必要时也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一)2024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一)引言概述: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一)是为了确保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合规、高效和有效性,以及确保员工相关权益得到保障而制定的一套审计方案。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为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审计、员工招聘与任用审计、员工培训和发展审计、员工薪酬和福利审计以及员工关系管理审计,详细阐述每个大点下的相关小点。
正文:1. 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审计a. 检查公司是否拥有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b. 确保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符合法规和业界标准c. 检查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d. 分析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对员工相关权益的影响e. 提出改进建议,优化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效果2. 员工招聘与任用审核a. 分析公司招聘流程和程序是否合规b. 检查招聘广告是否真实准确,避免虚假宣传c. 检查招聘程序是否公平,避免歧视现象的发生d. 评估招聘渠道的效果,提出招聘优化建议e. 检查员工任用程序是否遵守公司规定,确保任用过程公正3. 员工培训和发展审计a. 评估公司培训和发展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情况b. 检查培训内容是否与员工实际工作需求相匹配c. 评估培训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培训效果d. 分析员工培训和发展对绩效的影响e. 提出培训和发展方面的改进建议4. 员工薪酬和福利审计a. 检查薪酬和福利政策的合规性,确保符合法规要求b. 评估薪酬和福利方案的公正性和合理性c. 检查薪酬和福利发放程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d. 分析薪酬和福利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e. 提出优化薪酬和福利方案的建议5. 员工关系管理审计a. 检查公司员工关系管理制度的有效性b. 评估员工投诉处理机制的公正性和及时性c. 分析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结果,了解员工工作环境d. 检查员工投诉和纠纷处理过程的合规性e. 提出改进员工关系管理的建议总结: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一)从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员工招聘与任用、员工培训和发展、员工薪酬与福利以及员工关系管理五个大点,详细阐述了每个大点下的相关小点。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一、引言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关键的管理工具,在企业管理和风险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维护公司的合规性、减少风险并提高经营绩效,制定一套有效的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管理办法的目的是规范内部审计的活动,确保其有效性和专业性,以提供对公司业务活动的审计和咨询服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和业务活动。
三、内部审计职责与权限1. 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独立性,并直接向董事会或监事会汇报;2. 内部审计部门有权对公司的所有业务活动进行审计,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3. 内部审计部门有权调查任何可能对公司带来损失或威胁的问题,并向董事会或监事会及时报告;4. 内部审计部门有权与公司的外部审计师和监管机构进行合作,确保审计结果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四、内部审计计划与实施1. 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并经董事会或监事会批准;2. 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审计计划,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工作;3. 内部审计部门应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和信息;4. 内部审计部门应及时向董事会或监事会报告审计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保密和问责1. 内部审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对所有审计过程和结果保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2. 内部审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遵守公司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负责;3. 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内部投诉和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对公司内部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并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处理。
六、监督与改进1. 公司的董事会或监事会应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2. 内部审计部门应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3. 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七、附则1.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 本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归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所有;3.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之前的内部审计规定和制度自行废止。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二)2024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二)引言概述: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二)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政策,以确保其在合规性、效率和效益方面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入手,对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进行详细讨论。
正文:一、人力资源策略审计1.审计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和目标的制定过程2.评估人力资源策略与组织整体战略的一致性3.审计人力资源策略的有效性和相关指标的设定4.核对人力资源策略的执行情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5.提出改进建议,优化人力资源策略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二、人力资源招聘和选择过程审计1.审计招聘政策和程序的合规性2.评估招聘流程和渠道的有效性和效率3.审计招聘方案的公正性和可信度4.核查员工背景调查和聘用决策的准确性5.提出改进建议,优化招聘和选择过程,确保人才的质量和组织的需求匹配三、人力资源培训和发展审计1.审计培训和发展计划的设计和执行2.评估培训方案的有效性和质量3.审计员工培训的覆盖率和持续性4.核对培训成果和员工发展的关联性5.提出改进建议,优化培训和发展策略,提升员工绩效和组织竞争力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审计1.审计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合规性2.评估目标设定和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3.审计绩效激励措施和薪酬调整的公平性4.核查绩效管理结果和员工发展的关系5.提出改进建议,优化绩效管理系统,激励员工并实现组织目标五、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审计1.审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保护措施3.审计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可访问性4.核对信息系统与组织内部流程的集成情况5.提出改进建议,优化信息系统,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总结:本文详细讨论了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
通过审计人力资源策略、招聘选择、培训发展、绩效管理和信息系统,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风险、提高效率、优化流程和保障合规性。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公司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和评估公司运营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公司的运营活动合规、高效。
为加强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效益,特制定以下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一、审计范围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财务情况的审计•公司运营活动的合规性审计•公司资产管理的审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二、审计机构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由公司内设的审计部门负责,审计部门应由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组成,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三、审计程序1. 审计计划审计部门应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对象、审计重点和审计周期。
2. 审计实施审计部门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充分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被审计对象的运营情况和内控状况,采取相应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审计工作。
3. 审计报告审计部门应及时编制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应客观、准确地反映审计情况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将报告提交给公司领导层和相关部门。
四、审计效果评价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效果评价机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五、审计保密审计部门应加强对审计工作的保密管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的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六、附则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并公告施行。
公司全体员工应遵守本办法,共同维护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以上为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推动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XX单位关于印发《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部室:《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已经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件:内部审计管理办法XX单位2023年3月2日附件: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健康发展,根据《中华XX审计法》《中华XX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单位及科室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独立监督审核的行为。
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完善治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三条内部审计工作坚持全面覆盖、应审尽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凡审必严、防微杜渐,促进管理、推动改革的工作原则。
第四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依规依法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并积极支持和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工作。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审计科,配备专职审计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在D委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开展审计工作,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内审工作人员应当具有审计、会计、法律、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定期接受后续教育培训。
第七条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时,审计组组长应当及时向分管审计领导报告,分管审计领导向D政主要负责人报告。
若问题线索涉及领导班子成员,由审计组组长直接向D委主要负责人报告。
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加强档案管理。
第九条审计科开展内部审计应履行以下职责:(一)财务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实施方案一、审计依据公司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国家现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内部审计准则》二、审计目的通过开展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检查公司人力资源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和管理漏洞,防止公司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建议公司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改进。
三、审计内容:本次审计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的规划配置、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员工职业发展生涯设计、内部调派、离职、考勤、社会保险、工资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流程进行审计,同时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
四、审计流程:(一)审计准备工作:1、与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沟通,了解情况。
2、梳理公司招聘、解聘、绩效、考勤、工薪的流程及实际操作模式,判断其与公司现行的制度规范是否一致,以及差异合理性。
(二)现场审计工作: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评价;薪资及社保内部控制评价;雇佣、晋升、合同到期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培训内部控制评价、业绩考核内部控制评价。
程序示例:1、招聘形式、劳动合同、解聘通知等内容抽样审计。
(1)检查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组织框架体系,抽取合同等工作流程资料,检查是否符合公司需求。
(2)检查合同到期及中止的政策与程序、批准审批是否齐全。
(3)检查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存在约定不足、不详、条款缺陷、不妥或不具操作性,能否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基础上力求公平、公正。
2、检查薪金、津贴及社会保险情况:(1)从人力资源档案中抽取新员工或新晋升、调派员工的档案,对照公司薪金、津贴制度及规定,查看其薪金、津贴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2)审阅社会保险制度,评估与国家政策规定的符合程度。
(3)从存档的薪金、津贴计算表中抽取,对照其考勤记录等资料,审核工资计算基础是否准确,复算其薪金、津贴、社会保险以及代扣个人所得税是否被准确计算。
(4)从薪金、津贴发放记账凭证中抽取部分,查看是否及时发放,是否有经授权批准的、审核后的薪金、津贴发放表,是否有批准的付款申请。
(5)获取人力资源部投保名单,对照员工名单,评估是否相符;从社会保险明细账中抽取部分,追踪到社会保险缴纳单据,查看是否按时缴纳。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一、引言人力资源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保持组织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然而,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
因此,进行内部审计是确保人力资源运作正常和合规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提出一个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旨在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效能。
二、目标与范围1.目标:确保人力资源部门的运营符合公司的策略和法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流程和政策的效率和合规性。
2.范围:涵盖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方面。
三、审计程序1.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的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和具体的审计领域。
2.了解业务:通过与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关键人员的沟通,了解部门的运作和管理情况,获取相关的文件和数据。
3.评估风险:通过对人力资源流程和政策的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合规问题,并确定关注的重点。
4.收集证据:收集和审查相关的文件、记录和数据,例如招聘文件、培训记录、绩效评估结果、员工合同、离职报告等。
5.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环境和设施,与员工和管理层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6.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实际情况与设定的标准和指标,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
7.发现问题和建议改进:根据审计结果,明确发现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
确保管理层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修正。
8.编写审计报告:撰写详细的审计报告,包括问题的描述、原因分析、改进建议和执行计划。
确保报告具备清晰明了的结构和表达。
四、关注的重点1.法律合规性:审查人力资源政策和流程是否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规。
2.风险管理:评估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环节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3.组织文化:了解企业的文化氛围和员工关系,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员工满意度:通过员工调查、离职报告等方式,了解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满意度,提供改进的方向。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一、总则1、为了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监督,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职责1、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活动,评价和改善公司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为公司增加价值并提高运营效率。
2、内部审计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对公司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评价。
对公司重大投资项目、重大经济合同、重大采购事项等进行专项审计。
对公司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协助公司管理层进行风险管理,提供风险管理咨询服务。
三、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1、公司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董事会或其授权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
四、内部审计工作程序1、审计计划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管理要求,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并报经董事会或其授权的审计委员会批准。
年度审计计划应当包括审计项目、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时间安排等内容。
2、审计准备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成立审计组,明确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的职责。
审计组应当收集与审计项目相关的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制定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应当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时间安排等内容。
3、审计实施审计组应当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对审计事项进行详细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内容完整、格式规范、记录清晰、结论明确。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内部审计管理办法一、概述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进行的独立、客观的审计活动,旨在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进程,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是规范内部审计活动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有助于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本文档旨在介绍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内部审计管理的原则内部审计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应与被审计对象独立,不受管理层指示干扰。
客观性:内部审计应客观、公正,避免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干扰。
全面性:内部审计应全面评估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进程。
专业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内部审计管理的流程内部审计管理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组织风险和重要性确定审计对象,并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包括审计范围、目标和方法等内容。
2. 实施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按照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工作,包括风险评估、数据收集、测试控制有效性等环节,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编写审计报告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审计工作结果编写审计报告,并向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审计结论和建议。
审计报告应客观、准确,包括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4. 跟踪审计发现管理层应积极跟踪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并制定改进措施。
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跟踪问题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内部审计管理的监督内部审计管理的监督主要由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承担: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定期审查审计报告和审计计划,确保内部审计活动符合规范。
管理层:管理层负责指导和支持内部审计活动,确保审计部门拥有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协助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
五、内部审计管理的持续改进内部审计管理应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定期评估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水平,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和流程,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实施细则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监察管理制度》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评价,审用蛀要内容包括人力资频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霜)僦I缓改考核、员工关毒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各部门及下属单位。
第二章ΛΛ资第四条Λ⅛资濮画审计◎舌1、审查公司是否根据发展战略,结合5资痢悯味来需求预虬建立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总臧姗哨幼陵体系。
2、审查公司是否例居人Λ资源能用磔,B用⅛各岗位的职M艮例啕㈱IT作要求3、审查公司岗位设置及分工否合理,是否初组W:作岗位分析,分析各部门的在职人员的配置是否符合公司的业务需物暖展,是否存在因人设岗、严重超氟4、审查公司是否建立土¾ΛΛ资濡IJM与湘呈,以腕人力资源1≡B锚日㈱作,制度湘S是否经过审批。
5、审查公司是否每济打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并俄控制。
6、审查公司是否每中墀度人力资濮戏期行翻四市估,总结人力资源能辘,分析存在的主蟋P解杯足,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促进公司整体团队充满⅛槌菇力。
第五条颊岗位≡理乖计1、审查岗位职≡设置时是否确保不相岗位相M分离、制缔喻。
2、审查^键岗位是否建立建群仑换费虽制休假^度,B用⅛轮岗或休假的人员诞、周期及方蜡,每德!J定岗位轮换⅛休假3、审查对于涉及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业秘密等工作岗位的员工,是否签订相应岗位的保密协议,明5蟆麟的权移□3Z务。
第三章招帼配置审计招聘H划的审计1审查公司是否根据人力资源总体规划,考虑各部门提出的新增人员需求企业未来发席认才储备的需要,编制Λ力资源需求与招聘!找12、陵年J鳏聘计划的完成情况,是西黄足公司发展需要。
3、陵各部门空岗职位数量及空岗时间,评估招聘0微物瞅率。
第七条招瞟髓的审计1了解公题!有0始聘⅞髓使用I®兄,顿公司是否对各渠道的S聘效果曲调脚估析。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集团的内部监督和风险管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维护公司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各项制度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集团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内部审计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规定,对集团及各分、子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内部控制及建设项目等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分、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范围第四条集团审计部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主要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制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编制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二)对集团分、子公司及控股公司的财务收支、财务决算、经营绩效,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价;(三)组织对集团分、子公司负责人进行任期和定期经济责任审计;(四)对集团分、及子公司基建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修等的立项、概(预)算、决算和竣工交付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五)组织对重大财务异常情况实施专项审计;(六)对集团及子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意见反馈,对有关业务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七)完成集团交办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相关审计工作应当与外部审计相互协调,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外部审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第六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集团审计机构具有以下权力:(一)参加本单位有关经营和财务管理决策会议,协助有关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和修改有关规章制度;(二)检查被审单位会计账簿、报表、凭证,现场勘察相关资产,查阅有关企业经营活动等方面的文件、会议记录、计算机软件等相关资料;(三)根据工作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财务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四)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相关证明材料;(五)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可做出临时制止决定,并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必要时可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六)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可暂予以封存。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关键信息项:1、审计目的2、审计范围3、审计方法4、审计时间安排5、审计团队组成6、审计重点领域7、审计报告要求8、审计结果运用11 审计目的本次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合规性和效率,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建议,以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优化。
111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1111 审查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情况,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
1112 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和效率,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方面。
1113 检查人力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114 识别潜在的人力资源风险,如劳动纠纷、人才流失等,并提出防范措施。
12 审计范围本次审计涵盖公司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21 人力资源规划1211 审查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评估其与公司战略目标的匹配度。
1212 分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供给分析的合理性。
122 招聘与选拔1221 检查招聘流程的合规性,包括招聘渠道的选择、招聘信息的发布、面试流程等。
1222 评估选拔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123 培训与发展1231 审查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和应用。
1232 检查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促进员工个人成长和公司发展的协同。
124 绩效管理1241 评估绩效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包括评估指标的设定、评估流程的执行等。
1242 审查绩效反馈和改进机制的有效性,推动员工绩效的提升。
125 薪酬福利1251 检查薪酬体系的合理性和竞争力,确保薪酬水平与市场行情相符。
1252 审查福利政策的执行情况,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126 员工关系1261 评估员工沟通渠道的畅通性和有效性,及时解决员工的问题和诉求。
1262 检查劳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管理规定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管理规定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内部审计监督,使审计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根据国家审计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审计机构和人员第二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方案有:1.设立审计部,配置若干专职人员;2.附属财务部,设专职审计人员;3.不设机构、专职人员,聘请外部兼职审计人员。
公司根据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审计监督体系。
第三条内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审计专业职称、专业知识和审计经验。
第四条内审人员必须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公司应对审计人员工作进行奖励和处罚。
第五条内审人员按审计程序开展工作,对审计事项应予保密,未经批准不得公开。
第六条内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部门、个人不得阻挠和打击报复。
第三章审计对象、范围和依据第七条内部审计的对象:1.公司各职能部门、员工;2.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3.公司参股企业的派驻人员;4.总经理认为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和人员。
第八条内部审计范围:1.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2.财务计划的执行和决算;3.公司资产的使用、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4.基建工程预、决算的真实合法性;5.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执行情况;6.公司领导离任的经济责任;7.管理活动、行政活动;8.其他认定事项。
第九条内部审计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政策;2.公司规章制度;3.公司经营方针、计划、目标;4.其他有关标准。
第四章审计种类和方式第十条公司内部审计包括:1.财务收支审计。
对被审单位财务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2.专案审计。
对被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经济纪律问题进行审计查处。
3.专项审计。
包括:(1)管理审计。
对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2)效益审计。
在财务收支审主计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效益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制度是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价和审查,以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善员工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审计目的二、审计内容1.人力资源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招聘政策、用工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等的执行情况。
2.人力资源流程和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离职等人力资源流程的具体操作步骤、操作规范和工作记录。
3.人力资源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所涉及的各类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性,如员工档案、招聘信息、薪酬数据等。
4.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评价和指标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绩效指标的落实情况等。
5.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包括用工合同签订情况、劳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人民利益是否相符等。
6.人力资源分析和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包括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分析、人力资源的结构分析等。
7.员工满意度和离职率的分析和调查:对员工满意度和离职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员工的反馈和需求。
三、审计方法1.文件资料审查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报告等文件资料进行详细审查,查看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2.个案访谈法:随机抽取一部分员工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其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感受和意见,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3.数据比对法: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对比分析,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现数据异常及时解决。
4.现场实地调查法:对企业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实际操作情况。
5.案例分析法: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案例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方案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实施方案一、审计依据公司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国家现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内部审计准则》二、审计目的通过开展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检查公司人力资源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和管理漏洞,防止公司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建议公司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改进。
三、审计内容:本次审计主要是从人力资源的规划配置、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员工职业发展生涯设计、内部调派、离职、考勤、社会保险、工资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流程进行审计,同时对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
四、审计流程:(一)审计准备工作:1、与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沟通,了解情况。
2、梳理公司招聘、解聘、绩效、考勤、工薪的流程及实际操作模式,判断其与公司现行的制度规范是否一致,以及差异合理性。
(二)现场审计工作: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评价;薪资及社保内部控制评价;雇佣、晋升、合同到期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培训内部控制评价、业绩考核内部控制评价。
程序示例:1、招聘形式、劳动合同、解聘通知等内容抽样审计。
(1)检查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和组织框架体系,抽取合同等工作流程资料,检查是否符合公司需求。
(2)检查合同到期及中止的政策与程序、批准审批是否齐全。
(3)检查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存在约定不足、不详、条款缺陷、不妥或不具操作性,能否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基础上力求公平、公正。
2、检查薪金、津贴及社会保险情况:(1)从人力资源档案中抽取新员工或新晋升、调派员工的档案,对照公司薪金、津贴制度及规定,查看其薪金、津贴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2)审阅社会保险制度,评估与国家政策规定的符合程度。
(3)从存档的薪金、津贴计算表中抽取,对照其考勤记录等资料,审核工资计算基础是否准确,复算其薪金、津贴、社会保险以及代扣个人所得税是否被准确计算。
(4)从薪金、津贴发放记账凭证中抽取部分,查看是否及时发放,是否有经授权批准的、审核后的薪金、津贴发放表,是否有批准的付款申请。
(5)获取人力资源部投保名单,对照员工名单,评估是否相符;从社会保险明细账中抽取部分,追踪到社会保险缴纳单据,查看是否按时缴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第二章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二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方案有:
1.设立审计部,配置若干专职人员;
2.附属财务部,设专职审计人员;
3.不设机构、专职人员,聘请外部兼职审计人员。
公司依照进展规划,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审计监督体系。
第三条内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审计专业职称、专业知识和审计体会。
第五条内审人员按审计程序开展工作,对审计事项应予保密,未经批准不得公布。
第三章审计对象、范畴和依据
第七条内部审计的对象:
1.公司各职能部门、职员;
2.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
3.公司参股企业的派驻人员;
4.总经理认为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和人员。
第八条内部审计范畴:
1.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
2.财务打算的执行和决算;
3.公司资产的使用、治理及保值增值情形;
4.基建工程预、决算的真实合法性;
5.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执行情形;
6.公司领导离任的经济责任;
7.治理活动、行政活动;
8.其他认定事项。
第九条内部审计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2.公司规章制度;
3.公司经营方针、打算、目标;
4.其他有关标准。
第十条公司内部审计包括:
1.财务收支审计。
对被审单位财务收入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2.专案审计。
对被审单位及人员违反公司经济纪律咨询题进行审计查处。
3.专项审计。
包括:
(1)治理审计。
对被审单位治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2)效益审计。
在财务收支审主计基础上,对其经济活动效益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3)任期审计。
对被审单位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形进行审计。
(4)审计调查。
对公司普遍存在的咨询题进行专题调查。
第十一条公司内部审计方式有:
1.报送(送达)审计。
被审单位接到审计通知书,应在指定时刻将有关材料送审计机构同意审计检查。
2.就地审计。
审计人员到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者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第五章内部审计和内容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
1.财务打算及其预算的执行的决算;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立项、资金来源,以及预处算、决算、竣工、开工审计;
3.资产治理情形;
4.经营成果,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5.内部操纵制度的健全、严密、有效性;
6.重要经济合同、契约的签订;
7.各部门、下属企业领导离任审计;
8.联营、合资、合作企业和项目投入投入资金、财产使用及其成效;
9.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有关部门的审计;
10.其他交办审计事项;
11.向总经理室、审计机关报送审计工作打算、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行使下列职权:
1.召开本公司、部门、下属企业有关审计工作会议;
2.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可行性论证或可行性报告事前审计;
3.要求被审单位及时提供打算、预算、决算、合同协议、会计凭证、帐簿等文件资料;
4.检查被查计单位的凭证、帐簿、报表、资产;
5.对有关事项调查,有权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证明材料;
6.提出改进治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7.对违反财经法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
8.对严峻违反财经法规、造成严峻缺失白费的人员,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9.对审计工作中发觉的重大咨询题及时向总经理、董事会、监事会报告;
10.对阻止破坏审计工作及拒绝提供资料的,有权向总经理提出建议,采取必要措施,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1.参与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章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1.制定公司审计打算和工作方案,经总经理批准组织实施,必要时报送审计机关。
2.书面通告被审计单位,讲明审计内容、种类、方式、时刻。
3.实施审计。
审计人员可采取审查凭证、帐表、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取证等措施。
4.提出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及审计处理意见。
5.下达审查处理决定。
6.复审、被审单位、个人在接到审查处理决定15天内,向公司提出书面复审申请,经总经理批准,组织复议。
7.进行后续审计。
第十五条审计程序过程注意事项:
1.审计前,应向被审计单位出示由总经理签章的审计通知书及授权审计通知书;
2.审计处理决定由总经理批准下达;
3.复议期间,原审计结论和决定必须照常执行;
4.重大事项审计报告报董事会、监事会备案;
5.审计过程中若发觉咨询题,可随时向公司报告及时禁止。
第八章审计档案制度
第十六条审计部门建立、健全审计档案治理制度。
第十七条审计档案治理范畴:
1.审计通知书和审计方案;
2.审计报告及其附件;
3.审计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
4.反映被审单位和个人业务活动的书面文件;
5.总经理对审计事项或审计报告的指示、批复和意见;
6.审计处理决定以及执行情形报告;
7.申诉、申请复审报告;
8.复审和后续审计的资料;
9.其他应储存的。
第十八条审计档案治理参考公司档案治理、保密治理等方法执行。
第九章奖励与处罚
第十九条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人员之遵纪守法、效益显著行为向总经理提出各类奖励建议。
第二十条审计人员对下列行为之一单位和个人,依照情节轻重,向总经理提出各类处罚建议:
1.拒绝提供有关文件、凭证、帐表、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2.阻止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3.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4.拒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
5.打击报复审计人员或举报人的。
第二十一条对有下列行为的审计人员,依照情节轻重给予各类处罚:
1.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2.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3.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重大缺失的;
4.泄露公司隐秘的。
第二十二条对审计过程的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方法由审计(财务)部门讲明、补充,经公司董事会通过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