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素描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素描初学者常见的问题解答

素描初学者常见的问题解答

一:什么是素描的“线面结合法”?线面结合法,结合了“色调法”和“结构法”的优点,它既强调物体丰富的明暗变化,又注重物体严谨的结构关系。

“结合法”突出“线”的表现力,用“线”刻画物体结构和特征,用“面”表示物体的立体和空间,很适合快速作画和用于人物的表现。

“结合法”的优点和特点很多:(1)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它既能侧重线,又能侧重面;既能快速画出特征,又能对细部进行精雕细刻;既能描写物体的“真实”,又能表现个人的感受;既能整体作画,也可局部完成。

(2)具有很强的表现性。

以线为主的“结合法”,能很快地抓住对象的形体特征,使它善于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

“线”的丰富变化,使画家探索传达主观的情感因素成为可能。

“结合法”具有很强的综合和概括能力,不但可以突出画面的主题因素,而且可以灵活地调整形式的对比,加强了形式的节奏感,使画面的效果更完整。

“结合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要掌握它,难度也很大。

它要求画者必须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和很强的整体控制能力。

还要求画者具有较高的表现意识。

因此,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素描表现形式。

二:怎样使画面物体具有体积感?体积感,是指画面物体有“圆雕”感。

(1)要强调物体结构的透视缩变,以符合人前大后小的视觉经验。

(2)要强调物体表面的明暗的对比,以符合人对立体的视觉经验。

(3)要强调物体轮廓强弱的节奏变化,以符合人对实物的视觉经验。

(4)要强调背景与物体的明暗对比,以符合人对物体环境的视觉经验。

三:怎样使画面具有空间感?空间感,是指画面有纵深和前后距离的感觉。

(1)要使画面物体的形状有透视变形,以符合人近大远小的视觉习惯。

(2)要使画面前后物体的刻画程度不一样,以符合人近实远虚的视觉经验。

(3)要首先确定和加强画面前后物体之间的明暗对比,即亮衬暗或暗衬亮,以符合人视觉的“同时对比”要求。

(4)要将轮廓上、结构上、局部上每一根边沿“线”处理得有实有虚,以符合人视觉的“双眼视差”要求。

四:画结构有什么重点要求?物体结构是素描学习的重点。

素描的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素描的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素描的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素描是绘画的一种基础技法,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比例失调:素描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比例失调,即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实际物体不符。

为避免这个问题,建议在开始绘画之前,观察并测量物体的比例,可以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铅笔、纸板来辅助判断。

2. 阴影处理不准确:素描中的阴影可以为作品增加立体感,但处理不准确会导致画面失去逼真感。

了解光线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是关键,建议观察物体的明暗变化,并注意不同部位的阴影的深浅程度。

3. 线条处理不流畅:素描中的线条应该流畅、连贯,而不是断断续续。

可以通过练习基本的线条绘画技巧来提高线条的流畅性,例如使用大臂和手腕的动作来绘制线条。

4. 细节过多:初学者常常会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而忽略了整体的构图和比例。

建议在构图时先概括整体形状和大致比例,然后再逐渐加入细节。

5. 纸面处理不当:选择适合素描的纸张很重要,坚固且平滑的纸张能提供更好的绘画体验。

此外,应注意纸面的保护,避免手的摩擦或过度磨损。

6. 错误的素描用具使用:使用不适合的素描用具可能会导致一
些问题,例如使用过于硬的铅笔可能会产生过重的线条,而过于软的铅笔可能会导致线条不够清晰。

选择适当的素描用具能够更好地控制绘画效果。

7. 缺乏练习:艺术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探索,素描也不例外。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尝试,才能逐渐提高素描技巧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素描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和学习的过程。

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作品和请教更有经验的画家来改进自己的素描技巧。

素描易错知识点总结

素描易错知识点总结

素描易错知识点总结在学习素描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能是基础的构图和透视问题,也可能是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上的困难。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素描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素描技巧。

一、构图与透视1. 错误:透视关系不准确在素描中,透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画面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但是很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常常忽略了透视的原理,导致画面看起来不够立体,物体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也不准确。

解决方法:建议学生在绘画之前先细心观察对象的透视关系,尤其是远近的关系。

在画画过程中,可以用简单的辅助线来帮助确定透视关系,从而更好地掌握物体的形态和位置。

2. 错误:构图不稳定构图是素描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能够决定画面的整体效果。

然而,很多学生在构图过程中常常遇到处理不稳定的问题,导致画面杂乱无章或者不够有吸引力。

解决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构图原理和技巧来改善构图问题。

比如说,可以尝试用对角线和黄金分割线来构图,或者利用明暗对比和形状大小的对比来增加画面的吸引力。

二、绘画技巧1. 错误:线条过于生硬在素描中,线条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然而,很多学生在画线时常常过于生硬,导致画面显得僵硬和缺乏生气。

解决方法: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来画线,比如说可以使用软铅笔或者炭笔来画线,这样能够使线条更加柔和。

另外,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来画线,从而使画面更加生动。

2. 错误:阴影处理不够自然在素描中,阴影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但是很多学生在处理阴影时常常不够自然,导致画面显得比较僵硬。

解决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光影的原理和技巧来改善阴影处理不够自然的问题。

比如说,可以通过观察真实的光影效果来模仿处理阴影,或者通过尝试不同的画笔和压力来表现不同的阴影效果。

三、表现形式1. 错误:细节处理过多在素描中,很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常常过于关注细节,导致画面显得比较杂乱和缺乏整体性。

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素描产生于西方,后传入我国,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学习素描绘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力、创造力和绘描能力。

从最初的印象来说,素描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切单色的绘画,具体来说,素描又是专门用于形成美术技巧、掌握造型规律、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的训练过程。

所以从这个定义上来看,学习素描是学习绘画的基础,通过素描的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大大提高,从而从整体上学生的绘画能力也有了提高,经常练习,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的素描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经过多年的素描教学,总结了一些规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做了深入探析。

一、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习兴趣不浓,老师的教学难度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最爱幻想和想象最丰富的时期,还没有被固定的框架所束缚,对一成不变的事物不感兴趣,但是,素描就是让学生对一两只事物不断模仿,而且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去进行技法训练,这与学生的思想是逆向的。

比如,在素描课上主要的道具是几何石膏,这是练习的主要目标,学生在练习时需要长时间地盯着一个石膏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式,根据其立体构成、光线明暗等勾画出这个石膏.这样的练习时间长,色彩黑白单一,使本来好动、思维丰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从而使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兴趣大大减弱直至消失,所以,老师的教学难度也相对很大,这也成为素描教育中的主要难题。

2。

教学方式单一导致难以拓展内容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视野、有创造性的学习美术技法,学生的想象、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提高.虽然素描的教学方式非常丰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室内模仿教学成了唯一的教学方式。

在我国,针对学生的素描教学,一般的发展路径是:初级的线条训练-几何石膏训练—人像石膏训练—真人模特训练,这个路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

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素描学习的重点放在初级的“线条训练"和“石膏训练"上,而后面的训练可以放在高中甚至是大学或者专业教学。

学习素描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习素描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习素描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形体画得歪。

这是由于起草不严格造成的错误。

静物素描中物体的特点就是要静。

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位置和重心、对称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垂直线位置,垂直线画不垂直,就会使物体重心不稳,产生歪的错误。

画歪的错误还有另一个原因:对称物体画得不对称。

解决的办法是:起草时,左右两边要同时起草,不要等到起完一边,再起另一边。

(2)画面太空或太满。

这是由于构图不当造成的错误。

物体太小太集中,就会造成画面的空而物体太大太散,画面就会满,甚至有时画面会盛不开物体。

解决的办法是:在一开始就要把整个物体的组合外形找准,按照构图的要求做好定位辅助线,在进一步深入的时候,不要轻易改动构图的定位线,否则,就会破坏构图的初衷。

(3)轮廓线太粗。

这是因为画者还没有树立起体面观念,不懂得物体的轮廓是由面的转折形成的,不懂得形体是用明暗对比出来的。

解决的办法是:加强观察感受,排除非素描习惯的干扰,将粗线的一侧向暗部或背景过渡。

(4)轮廓线过虚。

这是因为画者错误地认为:越是立体的物体,它的轮廓越虚;越是后面的物体,它的形体越虚。

解决的办法是:依靠观察,依靠感受,了解视觉的双眼视差现象,学习造型的线面转换关系,不受主观影响,客观地表现对象。

(5)透视面过大。

初学者常常把物体的侧面画大,这是因为他们对视觉透视缩变现象理解的少,主观地认为,原来那个面没有那么小,没有完全按照客观观察的结果去画。

这说明,生活中的习惯还影响着画者。

纠正的方法是:认真学习透视规律,严格掌握比例关系,客观地表现对象。

(6)画面太灰。

灰的直接原因是物体亮部画重了,这是由于明暗对比观察不足造成的,应该在调整时加重明暗交界线,提高亮部的明度。

(7)画面太碎、太平、太板。

造成这三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表现物体主次不清。

其中碎的原因是,物体刻画的部分太多、太强。

平的原因是物体刻画不充分。

板的原因是,物体刻画缺少变化。

以上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整体观察,整体表现,主次技术掌握不够。

素描入门20个常见小问题

素描入门20个常见小问题

素描入门20个常见小问题1. 现在都工作了,初学绘画,晚了吗?答:黄忠六十岁跟刘备“干 **”,德川家康七十岁出来打天下,姜子牙八十岁做丞相,有句话不是叫“大器晚成”吗,只要找准方向,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真心喜欢绘画的话,就不要想那么多,去画吧,不断的画,一切才有意义,不然说再多也白搭。

2.绘画能自学吗?答: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恐怕也是自学绘画的朋友问的最多的问题了吧。

首先要看你学画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高考,那赶紧的去找个好点的画室吧,问这个问题是浪费青春哇。

如果是兴趣爱好,自学的话,就另当别论。

人们往往会说,找个老师指点下会少走很多弯路,这么说没有错,只是问题在于很多自学绘画的朋友都是大龄青年,很难有勇气去和一群毛孩子坐在一起学画哇。

既然不好意思去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学,那么学习绘画的路就还剩一条,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自学吧。

而且,从来没有人敢说自学一定学不好,更何况,于丹“大师”不是说了吗,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没有弯路可言!你与众不同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引导者你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怕走弯路,而且,保不齐你独特的学习方法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许你还真是下一个毕加索。

3.初学绘画,需要准备哪些绘画工具?答:新手学习绘画一般都是先学素描和速写。

素描主要帮助作画者建立空间体积观念、透视观念、比例观念,加强对于描绘物的理解,而速写更直接强化作画者的造型能力(线条的流畅与准确性,对描绘物的概括力等)。

初学素描,速写的工具如下:4开画板,图钉或者透明胶带纸若干(用来固定纸)纸类:准备4开、8开素描纸,4开、8开速写纸笔:H,2H,HB,2B,4B,6B铅笔若干,炭笔,炭精条,美工钢笔,擦笔2B橡皮,可塑橡皮各一4.绘画的时候拿笔姿势如何,有没有标准的姿势?答:常见的执笔方式有两种:持棒式和握笔式,如下图:注意:这两种只是常见且常用执笔姿势,而执笔姿势没有所谓“标准姿势”一说,咱们的目的是画好画而不是拿笔姿势好看是吧,总的原则就是怎么习惯怎么舒服怎么来。

初学素描容易出现的问题

初学素描容易出现的问题

初学素描容易出现的问题
初学素描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盲目作画。

初学者在作画的时候往往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也没有用心的体味,往往是肤浅地重复地画着同一个事物,结果画出来的作品也是不够好的。

2、忽视整体。

初学者由于没有掌握好素描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往往只注重局部细节,盯着一处细节看就不理会其他的了,从而导致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失调。

3、爱使用橡皮。

初学者在学习素描的时候,很喜欢用橡皮,有些人甚至画一笔就擦一笔,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不但会浪费时间,而且绘画的热情也会慢慢消退,同时对纸张也是一种伤害。

百问百答素描基础知识的问题

百问百答素描基础知识的问题

百问百答素描基础知识的问题有关素描基础知识的问题1.什么是素描?答:⼴义上的素描,涵指⼀切单⾊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于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通常来说,素描是⼀切绘画的基础,是学习绘画所必须经历的⼀个阶段。

2.为什么绘画学习要从素描开始,怎么学习才不⾛弯路?答:素描是⼀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抽象形式。

它不像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彩⾊,⽽是注重结构和形式。

在素描的练习过程中,素描必须注重光线、物体的关系,笔触的描绘⼿法,将⾃⼰眼睛所观察到的形体,具体⽽细微的呈现出来,所以素描能培养⾃⼰的观察⼒。

因此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是最能体现⼈的绘画⽔平的画种。

素描学习为了不⾛弯路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1)师学⼤师,那就是向古典素描⼤师学习。

(2)循序渐进地完成素描学习。

要从基础的素描⼏何体画起,掌握结构与透视的基本规律后,开始深⼊地画难度更⼤⼀些的⼏何体,并且可画带背景的全因素素描。

之后慢慢接触静物、⽯膏像、⼈像、半⾝像、全⾝像、⼈体。

3.学习素描时常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答:学习素描最常见的有三个问题:(1)形体打不准。

就好像把⼥⼈形体画成男⼈形体,把青年形体画成⽼年形体。

这个时候就要调整观察⽅法,先观⽽后察,看形不看线,显然有的⼈通常是看线不看形或只是看形的边缘变化⽽不看形的⼤特征。

再找出⼤⼩、长短不⼀的正确⽐例关系。

(2)画⾯花、碎、灰。

也就是暗⾯到处都是光亮区域或亮⾯到处都是⿊斑区域,让⼈感觉形体的受光⾯与背光⾯异常凌乱。

原因是铺调⼦的⾊度不够均匀,第⼀层⾊度画不均匀,⽤线过于凌乱。

这个时候就要注意铺暗部调⼦时⽤笔⼀定要均匀,不要留太多的⽩⾊空隙,在逐步加重调⼦的同时要注意与结构相结合。

作画时避免盲⽬⽤线,注意线条⼀定要体现到形体、结构的转折。

(3)画⾯光光滑滑的没有⾊度变化,就是经常说的画腻了。

素描常见的问题

素描常见的问题

素描常见的问题一、黑——缺乏明暗的层次,为素描最忌。

原因:1.将受光面调子画暗了,背光面无力再加,只好拼命画黑了。

2.过分追求调子层次的无限丰富而又无力识别层次差别,缺乏控制地一味画黑。

3.心中无数,来回往返,原地踏步,重复用笔而将画面加重导致黑。

二、灰——素描最常见的弊病。

原因:1.灰色过量,缺乏黑白两极的调子层次。

2.缺乏控制,将受光面亮的画灰,灰的画深又不敢加重背光面。

三、花——“花”比“灰”还严重,不成其调。

原因:1.只重局部刻画,缺乏整体比较。

2.明暗不分,将受光的调子画到背光面,又将背光的调子拖到受光面。

3.细部黑白对比过度。

四、乱——“乱”比“花”更严重,为素描最大弊病。

原因:1.造型不明确,显得凌乱。

2.横七竖八,心中无数,大笔挥挥,画面散乱。

3.调子运用无序,明暗混乱。

五、脏——“脏”并不是“干净”的相反词,而是指由于中间调子雷同混淆,普遍偏灰偏暗而形成“脏”。

原因:1.形体转折模糊不清。

2.明暗调子含混,东一块灰,西一块深,没有严格按形体及明暗规律作画。

3.滥用橡皮擦、手指擦揉,造成画面含糊混浊。

六、平板——体积意识不强,刻画时只重局部调子变化而忽视整体调子。

用笔用线及调子的表现单调,缺乏强弱虚实的变化。

七、僵紧——表现方法简单概念,不问面与面交接处的具体转折变化,对形体轮廓抠得太死,一律用方而带棱角的笔触交叉表现。

过于拘谨,平铺直叙,每处局部均是精心描画,只有科学性没有艺术感。

八、飘浮——用笔胸无成竹,渺然虚物,似是而非,或者投影位置不明确,形体缺乏重量感。

形体不结实,抓不住结构的具体转折关系,显得很空泛。

九、松软——形体缺乏内在骨力,松散软弱,一律用圆弧而无力的笔触表现。

十、油腻——过分强调明暗调子层次变化的无限丰富,过分追求形体块面的细微变化,用笔用线磨蹭啰嗦,而将画面画过了头,产生油腻而令人生厌。

画素描人物时最需要注意的八个问题

画素描人物时最需要注意的八个问题

画素描人物时最需要注意的八个问题画素描人物时最需要注意的八个问题导语:手绘是从事建筑、服饰陈列设计、橱窗设计、家居软装设计、空间花艺设计、美术、园林、环艺、摄影、工业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学习的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下面和店铺来看看画素描人物时最需要注意的八个问题。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位置、朝向或方位在形体的形状、大的体块关系确认之后,加之合适的光源,就要进一步决定形体在空间中的确切位置。

这里有一个更为复杂的情况:即画家还要决定自己所处的或者想要处在的位置与形体之间的关系。

尽管画家现在是站在画室的地板上,但如果他认为必要,他可以像从地下室往上看,或是从吊灯上往下看那样来观察模特。

换句话说,画家可以在任何位置画这个形体,或是从任何能充分体现他的表现意图的位置来画。

学生们必须学会选择决定形体的确切位置与自己的关系,这与选定形体的方位,或是像画家们常爱说的明确“朝向”是一样的。

一个形体一次只能占有一个位置,也只能指向一个方向。

就像一架飞机,显然在特定的时间内只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同时,它又冲着一个特定的方向,或用画家的话来说,它是有一个特定的朝向的。

二.如何确定朝向在画素描的时候,决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并不算太难。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始终保持这一位置则相当困难。

学生们常常容易在画头像时让脸朝向一个方向,最后鼻子和嘴画出来会朝着不同的方向。

这样下去,画上半部躯干也会造成正面的方向与侧面的方向不一致。

画手的时候,这个朝向或叫方位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拿整个手腕来说,实际上加起来共有十六个各自的朝向或方位问题要解决。

可想而知,画手有多难。

头部和躯干上半部都是较复杂的综合形体,上面充满的各种细节最使学生们感到困惑。

确定这些形体的朝向是很难,但如果把这些综合的形体作为简略的体块来呈现,就能较快地解决这个问题。

头部有眼睛、嘴、鼻子、耳朵、眉毛等等。

这些可以先搁在一边,把头作为一个简单方块体来考虑,就很容易决定体块的方位。

素描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素描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素描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素描中,用来表现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要素是()A. 线条B. 色彩C. 光影D. 构图答案:C解析:光影是表现物体明暗变化的关键要素,通过光影的变化可以展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2. 素描中,“三大面”不包括()A. 亮面B. 灰面C. 暗面D. 白面答案:D解析:素描中的“三大面”指的是亮面、灰面和暗面。

3. 以下哪种线条在素描中常用于表现物体的轮廓()A. 虚线B. 实线C. 折线D. 曲线答案:B解析:实线清晰明确,常用于表现物体的轮廓。

4. 素描中,物体的质感主要通过()来表现A. 线条的粗细B. 色调的变化C. 构图的形式D. 色彩的运用答案:B解析:色调的轻重、浓淡等变化可以体现物体的质感。

5. 画素描时,握笔的方式通常不包括()A. 横握B. 竖握C. 斜握D. 倒握答案:D解析:素描中常见的握笔方式有横握、竖握和斜握。

6. 素描中的“五调子”不包括()A. 高光B. 反光C. 投影D. 亮光答案:D解析:“五调子”是指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和投影。

7. 素描的基本造型元素不包括()A. 点B. 线C. 面D. 体答案:D解析:点、线、面是素描的基本造型元素。

8. 在素描中,观察方法不正确的是()A. 整体观察B. 局部观察C. 比较观察D. 本质观察答案:B解析:素描应先整体观察,避免一开始就局部观察,导致画面不协调。

9. 以下哪种素描工具可以画出较细腻的线条()A. 2B 铅笔B. 6B 铅笔C. 炭笔D. 木炭条答案:A解析:2B 铅笔硬度适中,能画出较细腻的线条。

10. 素描中,决定画面视觉中心的是()A. 主体物B. 背景C. 光线D. 色彩答案:A解析:主体物通常是画面的视觉中心。

11. 素描的构图原则不包括()A. 均衡B. 对称C. 重复D. 变化统一答案:C解析:构图原则有均衡、对称、变化统一等,重复不是常见的构图原则。

素描入门基础画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素描入门基础画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素描入门基础画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素描中,以下哪种线条常用于表现物体的轮廓?()A. 曲线B. 直线C. 折线D. 波浪线答案:B解析:直线在素描中更常用于明确和勾勒物体的基本轮廓。

2. 素描的三大面不包括()A. 亮面B. 灰面C. 暗面D. 白面答案:D解析:素描中的三大面是亮面、灰面和暗面。

3. 素描中,表现物体立体感的关键是()A. 线条的疏密B. 三大面五调子C. 物体的形状D. 画面的构图答案:B解析:三大面五调子能很好地体现物体的体积和立体感。

4. 以下哪种工具不是素描常用工具?()A. 铅笔B. 水彩笔C. 橡皮擦D. 素描纸答案:B解析:水彩笔一般用于水彩画,不是素描的常用工具。

5. 在素描中,“五调子”中最暗的部分是()A. 反光B. 明暗交界线C. 投影D. 高光答案:B解析:明暗交界线是物体上最暗的部分。

6. 素描起稿时,一般先从()开始A. 细节B. 局部C. 整体轮廓D. 明暗答案:C解析:起稿通常先从整体轮廓入手,确定物体的大致形状和位置。

7. 画素描时,握笔的方式不包括()A. 横握B. 竖握C. 斜握D. 反握答案:D解析:素描中常见的握笔方式是横握、竖握和斜握。

8. 以下哪种透视关系在素描中最常见?()A. 一点透视B. 两点透视C. 三点透视D. 四点透视答案:A解析:一点透视在素描中较为常见和基础。

9. 素描中,用来柔和线条和过渡色调的工具是()A. 硬橡皮B. 可塑橡皮C. 电动橡皮D. 彩色橡皮答案:B解析:可塑橡皮能够更好地柔和线条和过渡色调。

10. 画素描时,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包括()A. 仰视B. 俯视C. 侧视D. 后视答案:D解析:一般观察物体是从仰视、俯视和侧视等角度,后视不符合常见观察角度。

11. 素描中,表现物体质感的因素不包括()A. 线条B. 明暗C. 色彩D. 笔触答案:C解析:素描是单色绘画,不涉及色彩,主要通过线条、明暗和笔触来表现质感。

素描训练中常见的几个问题:“碎”,“软”,“板”,“薄”,“油”

素描训练中常见的几个问题:“碎”,“软”,“板”,“薄”,“油”

素描训练中常见的几个问题:“碎”,“软”,“板”,“薄”,“油”素描训练中常见的几个问题:A、“碎”,碎是针对于整体的写生和观察而言,是初学者最易出现的毛病。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即从观察入手就把对象当作一个整体,不断地扩大视界,而不要死盯局部,即使在刻画细节时也要注意周围,活跃地搜寻局部与周围的关系,画面只有整体,才能达到视觉的力度。

B、“软”,软是指刻画不明确,模棱两可,对于形体的准确性把握不住,而含糊其词,塑造形体上太圆。

解决方法:应好好研究形体,老老实实把形找准,打扎实,在表现方法上“宁方勿圆”,肯定而直接。

C、“板”,板指基本的形体可能还算准确,但过于机械,缺乏描绘对象的生动性,即作者的感受。

在表现方法上过于雷同,而缺少变化,例如头发和骨骼的表现应拉开距离,突出各自的质感,用笔不要太僵,在头发处理上可以松动一些。

解决方法:清醒地强化自己的感觉,抽取感知对象时的主次关系,更为主动地去处理。

同时学习优秀的作品,学习他们生动而有序地处理对象的能力。

D、“薄”,薄是初学者又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也是对于形体结构了解表面,在转折和明暗交界线的处理上简单化。

解决方法:树立起强烈的形体观念,着重注意明暗交界线和边缘线的处理,让他们变得丰富而清晰,在手法上,利用浓厚和有力的笔墨去处理明暗交界线、边缘线这些转折最为明显的部位。

E:“油”,油是学画道路上的又_易犯的毛病。

它的特点是,基本型没有大问题,但在对象具体特征的把握上不明确,不能挖掘出对象内质和深度,而停留在表面效果和概念化的“漂亮”手法上。

解决方法:培养一种真诚而深入地观察和表现对象的能力,提高欣赏名作的眼光和品味,不断地挑战自己,否定自己浮的、油的主观审美,而能用朴实的心态和更高的要求去面对自然和大师。

素描色彩速写百问百答

素描色彩速写百问百答

素描1、画面花、碎、灰是因为暗部到处都是光亮区域或亮部到处都是黑斑区域,不够整2、不够整:该画的地方没画完整3、画太腻:画面光光滑滑没有色度变化?4、线条方则硬,圆则软5、亮部轮廓线和转折处实且肯定,亮部轮廓线相对轻6、侧面头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仰视五官近高远低7、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8、五大调:亮部、灰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9、逆光环境下暗部要画得通透?10、处理暗部反光的时候,暗部要透明?11、暗部要透气?12、素描的节奏感?13、统一光源,即使没有也要人为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光源14、调子一定要随形体结构转折15、太过:处处都精彩,相比之下“精彩”不足16、要有体块感17、男人的脸结构突出明确,女人的脸结构不宜过分强调18、男头像注重刻画结构,女头像则更注重刻画五官19、大的黑白灰关系拉不开是因为陷入了局部,要不时地退远画面进行整体观察20、结合评论,多看大师的作品色彩1、对比色=互补色?2、互补色相加会变灰?3、物体的受光面体现光源色,背光面体现环境色,中间面体现固有色4、环境色在暗部中反映较明显,亮部相对少5、暖色系:红橙黄赭褐6、冷色系:绿蓝紫7、水粉笔的种类羊毫:含水量大、蘸色较多、一笔涂出的面积很大、由于含水量大,笔触容易浑浊,不适合细节刻画狼毫:含水量少、比羊毫弹性好,适合局部细节刻画尼龙笔:选择尼龙笔要柔软且有弹性,切忌笔锋过硬,笔锋过硬难以蘸上颜料8、不稳定的颜色:深红、玫瑰红、青莲、紫罗兰等颜色极不稳定,容易出现翻色,不易覆盖9、透明色?:柠檬黄、玫瑰红、青莲10、在画暗处、远处、虚处时,适当地多加水,以增强其虚远感和透明感11、在铺大色和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12、水粉颜料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13、亮实,暗虚14、暗部、虚处、远处可用湿画法;亮部、实处、近处可用干画法15、由湿到干,从薄涂到厚画16、白色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明度,降低纯度,在画亮部时可多加白色,小面积粉没有大碍17、画面要看到笔触,可适当留白,用笔尽量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18、亮调的画面先铺明亮的大色(切记不要画粉),暗调的画面先铺较暗的大色19、之后再画暗部,宁可画过,让其重下去,拉大和亮部的对比20、亮色容易覆盖暗色?21、考试时不要左顾右盼,觉得人家画的好就临时改变,看别人的方法好就模仿,这是考试的大忌22、画时要按平时熟练的方法画,不要标新立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缺乏整体美感
这是不少初学者和考生共同的毛病,由于他们缺乏长期性的作业训练,在考试中不能在整体观念的指导。

一幅画的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一幅画是不真实的;然而,一幅画只有局部,没有整体,就算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

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练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艺术思维的“意境”和如何观察事物的“想法”。

离开了这两点,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

既然整体是关系到一幅素描画的成败,那么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解决这种关系,就要靠比较的方法,比较色调的深浅,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

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作品,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
2.敏锐感加强
世上所有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面孔,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他(她)们也都有别人不易察觉的差异。

素描训练的根本任务是,捕捉对象的特征和独具个性的差异,但是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学生不管画谁,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得像一个人,模特儿似乎成了摆设,成了他们胡编乱造的参照物。

3.画面把握不好
在最后画面调整时,最容易出现画面灰、效果对比不强烈和画面锁碎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是因为画面的黑、白、灰层次缺乏完整统一的对比和变化规律,画面的层次就不清晰,画面的效果就不响亮,至于哪一种成分多点,哪一种成分少点,都要给你的感受而定。

自身的关系是非常重大的,但不管怎样的比例关系,三大基本色调都不应缺少其中的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