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200字》

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研究进展在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最早提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温室气体库、汇和源的定义,并要求统筹兼顾把应对气候变化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中又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途径,也就是说在政府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把排放权当作一种商品,进而可以进行排放权的交易,即简称“碳交易”。

直到2003年布伦特兰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正式提出低碳经济。

国外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早,对于低碳经济内涵有着不同的看法。

Stern N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动力,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形成高效能低排放的新发展模式[2]。

Charles Levy认为低碳经济是以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发展碳封闭技术、制定碳交易机制为措施,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3]。

2005年以来国内开始开展低碳经济研究。

付允等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三低三高,具体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以及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4]。

陈跃等将低碳经济划分为广义目标性定义和狭义目标性定义,其中广义定义突出强调低碳经济的“阶段性”,从整体可持续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对人类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变革,才能最终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使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

在狭义目标性定义中更强调要素间的“协同性”,强调当下推动可持续发展具体方法,只有经济发展同节能减排协调作用,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5]。

崔宁提出低碳经济是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理念下进行生产,用节能减排的方式抑制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恶性影响[6]。

2低碳经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Mazzarino M通过研究表明运输业的碳排放量约占所有产业中的三分之一左右,即运输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行业[7]。

Rehan R等认为水泥行业是各产业中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之一,并提出了清洁生产、排放交易、联合履行的方式降低碳排放[8]。

中国各地区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中国各地区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表 1 三种能源折算的标准煤参数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估算值
NCV cEF
折算标准煤系数
cOF ( 千克标准煤/ 千 克) O . 7 1 4 3
1 . 4 2 8 6
估算值
( 千克
能源
( 千焦/ 千克 )
2 0 9 0 8
4 1 8 1 6
( 千克/ 千亿 焦 )
抑制 中国所有地区的经济,中国出口贸易规模 、出 口商品结构以及 国际竞争力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面对 这些 未知 的问题 ,中国必须 努力 寻求更 好 的发
展 途径 ,才 能 突破 经 济增 长 的 “ 瓶颈” 。本 文利 用
气候 变化 委员会公 布的碳排放 系数 ,C O D为相应 的碳氧化 因子 ,数字 3 代表原煤 、原油和天然气三 种能源 ,数字 4 4 和1 2 分别代表化学意义上的二氧化 碳 分子量 和碳 原子量。根据 《 中 国能源统计 年鉴
区对应 的二 氧化 碳排 放强 度不 同 ,而且 有些 地 区的
( 一 )基于中国整体 的实证分析
本文对 2 0 0 5 — 2 0 1 2年 中 国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 C E ,万 吨)与出 口贸易额 ( x,亿美元 )之间的
关 系运 用 E v i e w s 6 . 0 进 行 研 究 分 析 ,数 据 来 源 于
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 ,笔
者发 现该 方法 可 以排 除数据 口径 不统 一 的干扰 ,同
时也可以避免 因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计算的不准确而 影 响最终 结果 的 问题 ,因此 本文 通过 相关研 究 采用 此 方 法 进 行 计 算 。 具 体 公 式 如 下 :

浅析碳审计【文献综述】

浅析碳审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会计学浅析碳审计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

2003年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东京议定书》生效,再到《哥本哈根协议》的艰难谈判,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也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的迅速发展。

这其中尤以关于碳的估值、披露和审计尤为突出。

开展碳估值、碳披露和碳审计有利于各有关主体能够发现自身的潜力,从而可以实现节能减排。

为我国政府做出的关于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将就碳审计的国外及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碳审计的国外相关研究(一)碳审计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Thomas Wiedmann and Jan Minx(2007)认为“谈足迹”是指由一项行为或者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这包括个人,群体,政府,公司,组织,流程,行业部门等的活动。

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

在任何情况下,所有直接的(现场,内部)和间接的(场外,外部体现,上游,下游)的排放量都需要加以考虑。

巴里·康芒纳(2006)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代技术。

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的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而发明出来的。

它忽略了整体,忽略了这种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从而粗暴地破坏了不断循环运动的生命之圈。

因此,要克服危机,首先要克服这种技术上的缺陷;要做到这点,则必须树立生态学的观点。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 ,它是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进行学术和方法论阐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

低碳消费文献综述

低碳消费文献综述

目前,学术界紧扣低碳消费主题的相关研究不多,而围绕生态消费、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循环消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本文适当扩大文献范围,对低碳消费做了简要介绍。

低碳消费的内涵1.低碳消费的广义定义2009年,陈晓春等人提出了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包括五个层次:一是“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即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即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

孙延红(2010)指出,低碳消费是低碳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之一,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它不局限于消费者的自我满足,更强调通过低碳消费,获得更高的消费体验及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追求他人与社会环境的共同满足与和谐发展。

刘妙桃等(2011)认为,低碳消费是可持续发展在消费领域最本质的表现。

要求人们基于资源和环境约束,把有限资源用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限制奢侈浪费,节约资源能源,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

辛玲(2011)指出,后工业社会下的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根据低碳的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积极实行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赵敏(2011)的研究表明,低碳消费方式是在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下产生的新型消费方式,是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而采用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

孙耀武(2011)认为,低碳消费是一种以“低碳”为价值取向的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首先是一种以“消费结构低碳化”为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其次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然后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理论综述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理论综述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综述摘要所谓出口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整个出口商品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早期关于贸易的研究大多注重对外贸易的量,随着经济发展,各国都发现了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重要性,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的外贸效用以及未来经济形势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结构不均衡,整体层次过低的形式较为明显,阻碍了对外贸易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重新审视出口商品结构理论就显得更为急迫。

本文通过对出口商品结构理论以及文献的梳理,希望以此作为研究基础,为我国外贸研究以及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理论梳理,并且总结我国对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从而得到关于这一问题的总览。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理论机制优化途径目录摘要 (2)一、导论 (4)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4)1. 传统贸易理论 (4)2. 现代贸易理论 (5)3. 其他相关文献 (7)4. 总结 (8)三.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总结 (8)1. 我国关于商品结构优化主要研究方向 (8)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途径 (9)参考文献: (10)一、导论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攀升,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中国超过了德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第三大国,到2010年,又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商品出口的巨大经济效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发现,我国目前出口商品结构不均衡,整体层次过低,阻碍了对外贸易以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不仅仅中国,世界各国都发现了出口商品结构问题的重要性,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的外贸效用以及未来经济形势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面对这一问题,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巨大问题,因此重新审视出口商品结构理论就显得更为急迫。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也投身到了对低碳经济的摸索道路上,而探究重心不外乎其意义、实现途径等。

知名学者庄贵阳(2010)曾表达过这样的理念,国内只有坚持改进能源利用率,打造出成熟的能源构架,并致力于研发工作,并不断优化政策,才能妥善把控好节能的节奏,顺利遏制气候的恶化。

张坤民、潘家华(2014)的看法是,低碳经济是全新的经济模式,若以能源的层面来解读,不妨将其视作凭借大量发达技术构筑出的先进经济形态,从而妥善统筹资源,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价值等,后者则以碳生产率来衡量人类活动。

付允等(2016)将其诠释为遵循绿色准则的经济框架,特质在于低排、低能耗与高效率。

在2015年,权威机构更是批示了相关文件,将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为把金融、科研乃至社会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全方位控制能耗,从而立竿见影地削减碳排量,也塑造出理想的经济环境,和以往的经济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而谢来辉(2016)则另辟蹊径,强调低碳经济的核心为打破碳锁定。

王韬的看法是,低碳经济不妨从微观、宏观两条思路来解读,前者就是在振兴经济的道路上,尽可能削减碳排放;后者则代表着全新的经济框架,不再盲目依赖自然资源,摸索出更可靠、成熟的经济方针。

谢军安等(2017)看来,低碳经济其实是人类的自救措施,以免生态被破坏,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总的来看,学术界迟迟未能对低碳经济做出权威、统一的诠释,各类观念、见解层出不穷。

如牛文元、贺庆棠、李国志等人(2016),就将其界定成具备绿色特质的生态经济。

刘薇(2012)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在低碳发展方面的研究状况,认为低碳发展的内容包含了技术、制度及文化方面的创新,其中核心内容是技术方面的低碳发展,除此之外,创新制度及管理活动,也属于其中的内容。

根据冯志军(2013)的观点,让自然保护、生态保护的理念取代资源利用贯穿整个创新发展活动,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不但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较高的环境效益。

对外经济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的入世与国际贸易的世界化,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198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381.4亿美元,到2013年已突破4万亿美元,以每年平均16%的速度迅速增长。

外贸的增长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我国2010年能耗占世界总能耗的20%,碳排放量达68亿多吨,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

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世界气候变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关系中的焦点问题,我国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的持续增长也使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面临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

在这种国内外环境下,研究我国碳排放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在维持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1、图2分别描述了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5—2011年人均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人均进出口量和人均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不难看出,FDI与进出口总量与碳排放之间均存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不过这种判断并没有考虑其他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如经济增长)。

因为FDI、进出口总量和人均收入都是随经济增长持续增加的,考察FDI与进出口总量对碳排放的净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影响因素。

国外很多学者对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已经有了较深的研究,Grossman和Krueger最早提出将外贸对环境的效应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以此建立了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

其中,规模效应反映经济活动的规模变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构效应代表所生产的商品结构变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技术效应体现生产技术的变革给环境带来的影响3。

贸易影响碳排放的机制与贸易的环境效应是一致的。

各国学者探究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贸易对环境的效应究竟是正还是负的讨论。

低碳环境视角下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驱动因子测定研究

低碳环境视角下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驱动因子测定研究

低碳环境视角下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驱动因子测定研究摘要: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和不断推进,能源消费碳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

以浙江省为例,利用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对CO2排放量进行测算,利用扩展的Kaya恒等式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分解,再利用平均对数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进行分解,进而最后提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及降低能耗强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LMDI分解一、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发展中消耗了太多的能源和原材料。

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

其中一次能源的消费占据主要部分,其特点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

浙江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同样也是能源消费大省,温室气体排放量大,2011 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17827.27 万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12%,比2010 年的16865.29万吨标准煤增长了5.70%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从2010 年的12601.82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1年的13598.61万吨标准煤,增长了7.9%;原油消费量从2010年的2835.4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1年的2939.77万吨标准煤,增长了3.6%。

计算出2010 年浙江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43682.612 万吨,比1985年增长约9.65倍,年均增长率38.6%,远高于国内同期水平;由此可见,为实现2020年浙江单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国家指标,全省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因此,明确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的特征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能源分解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拉氏因素分解法和迪氏因素分解法,此外,还有连环替代法、交互影响平均分配法、交互影响按比重分配法等分解方法,Huang(1993)利用乘法代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把碳排放分解为结构变动效应和能源强度改进效应。

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提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全球气候异常变暖和环境持续恶化使“低碳经济”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此背景下,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刻不容缓的任务,国际贸易的低碳化更是顺应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文研究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出口贸易;影响;对策一、低碳经济概述(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能源消耗量增加,碳排放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不断恶化,为改善这一现状,科学家不断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与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良性经济发展形态。

然而归结起来,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发展以低排放、低耗能、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人类经济持久发展的最佳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背景1、国际背景。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

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所形成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而且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难题。

进入21世纪,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

随着低碳经济波及世界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等各个方面,国际贸易发展将会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而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2、国内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由于我国经济可持续能力相对落后,国际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量的重工业领域,这样一来更加重了我国相关重工业产品的大规模出口中的环境和资源、能源的压力。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分析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分析

低碳经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分桥—、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实质(-)10经济的概念。

鲁宾斯德教授对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被广泛认同,他指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从而实现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和髙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是通过较少的自然资溫消耗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它是一种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涮髙效利用、清洁能淵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温技术和减排技术册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湄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

低碳经济包括四个内容:(1 ) IR碳经济是涉及经济、坏境、社会的综合性问题;(2)低碳经济是对于髙污染、髙排故、没有约東的碳密集的化石能温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3)低碳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4)10经济是针对碳排故量来讲的,目的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人类生活、企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排® C02等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的而进行的自救行为。

二、低碳经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国外文献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历史上C02的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者C02的茸故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Schmalesee ( 1998 )、Galeotti (1999 )证实了人均收人和C02的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

Grubb(2004 )等通过对早期英国的研究得出,在工业化初期,葩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C02排放较髙,但是经过这一阶段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较弱。

Treffers ( 2005 )等学者对德国GHG排放量的减少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实现GHG排放量的减少与经济的较快发展。

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探究

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探究

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探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各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出口贸易对全球碳排放量的影响逐渐引起关注。

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更是成为了国际碳排放转移的重要承担者之一。

本文将从出口贸易导致的碳排放问题入手,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解决之策。

一、出口贸易导致的碳排放问题1. 产业转移导致的碳排放转移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发达国家为了追求成本优势和市场份额,将国内高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

这样,虽然发达国家享受了低成本的产品,但却大大增加了全球碳排放量。

2. 运输过程带来的碳排放由于全球化带来了跨国贸易的增加,商品的运输距离也越来越远,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为了让货物能够尽快到达市场,船只、飞机、卡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增加了许多,使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随之增加。

3. 能源消耗的增加带来的碳排放为了满足外部市场的需要,生产厂商通常会增加生产、运输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这也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

二、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1. 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进一步地,由于出口贸易导致的碳排放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台风、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气候变化现象的增加,进而影响到全球的生态环境。

2. 损害国家生态环境大量的出口贸易碳排放,不仅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而且对各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各个国家生态系统和资源的流失、失衡。

三、解决之策面对出口贸易导致的碳排放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合理使用原材料和能源,从源头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2. 降低产品的运输距离放弃过多的国际贸易加快跨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周期,使得产品的里程占比降低,从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3.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贸易和环保并重的政策,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各国协同努力,进一步减轻出口贸易对全球环境的压力,尽可能减少碳排放量。

低碳经济转型与出口贸易发展

低碳经济转型与出口贸易发展
正 文
近 年 来 , 着 各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各 种 随 能 源 资 源 的 大量 使 用 , 能 耗 和 环 境 方 面 在
出 现 了 许 多 问 题 , 碳 经 济 成 为 各 国 广 泛 低
了外 贸 行业 的健 康 发展 , 坏 了生 态环 境 。 破
传教育低碳经济 。
2 出 口 产 品 结 构 不 合 理 ,高 能 。 耗 低 效 益 现 象 突 出
由于 我 国 的 出 口产 品多 以劳 动 密集 型 的 低效 益 产 品 为 主 , 术 含量 不 高 , 国 际 技 在 贸 易竞 争 中处 于 劣 势 , 而低 端产 品 伴 随的 高 能耗 高 排 放 也 使得 我 国 的 出 口产 品在 国 际市 场 上 广 受 限制 , 竞争 力 十 分 微 弱 , 一 这 结 构 性 问题 是 制 约 我 国 贸 易 发 展 、 响 生 影 态 环 境 良性 发 展 的 垒 ” 碳
作 为 出 口大 国 , 们 要 继 续 提 高 清 洁 我
个 很 好 的 机会 , 于 产 业 升 级 和 产 品结 构 对 转 型 都 是 一 个 良好 的 契 机 , 们 应 紧 紧 抓 参 考 文 献 我 稍 高 的 行 业 如 计 算 机 技 术 行 业 , 以来 料 住 这 次机 会 , 多 继续 推 进 低 碳 经 济 发展 , 变 [] 陈迎 , 家 华 , 来辉 中国外 贸 进 出 口 转 1 潘 谢 加 工 为 主 , 也 使 得 我 国 的 出 口商 品 结 构 贸 易 出 口行 业 的劣 势 , 国 际 贸 易 中掌 握 这 在 商 品 的 内 涵 能源 及 其 政 策含 义 经 济研 不合理 。 究 , O 8 () 2 0 ,7 . 更 多 的 话 语 权 。 碳 经 济 已 然 成 为 当前 经 低 金 融 危 机 过 后 , 民 币面 临 很 大 的 升 济 发展 的 必 然 趋 势 , 国在 这 方 面 应 做 出 人 我 []谷 祖 莎 绿 色 屏 障 一国际 贸 易 中的 环境 2 值压力 , 随着 人 民 币对 美 元 的 升值 , 随之 而 许 多方 面 的 努力 : 问题 与 中 国 的选 择 中 国经 济 出版 社 , 20 5 0 来 的不 是 贸易 额 的 增 加 , 是 中 国 的对 外 而 出 口受 到 负 面 影 响 , 为 中 国 出 口 目的 地 作 1 .推 动 文 化 创 意 产 业 发 展 [ ]黎 国林 , 华 我 国 加 工 贸 易 区位 分 布 江 之 一 的美 国造 成 的 人 民 币 升 值 压 力 , 中 使 以服 务 业 为主 体 的 第 三 产业 是 低 碳产 及 其 优 化 问题 的 研 究 国 际贸 易 问题 . 国的 出 口行 业 面 临 竞 争 力 下 降 的 挑 战 。 业 , 多 发 达 国家 的第 三 产 业 在 经 济 结 构 许 2 0 () 0 8, 4 总 的 来 看 , 国 贸 易 活 动 中 出现 的 问 我 中 占有 很 大 比重 , 推 进 低碳 经济 , 建和 [] 闰云凤 金 融 危机 条 件 下 我 国 出 口贸 易 为 构 4 题 与 面 临 的挑 战主 要 有 以下 几 点 : 谐 社 会 , 国 也应 加 快 第 三产 业 发 展 , 我 发展 向 低 碳 经 济 转 型 当 代 财 经 ( 昌) 南 , 文化 创 意产 业 , 育 新 能 源产 业 , 培 提高 第 三 2 1 ,11 5~1 . 0 ( )0 0 0 1 1 .与 贸 易 有 关 的 环 保 法 规 不 健 产 业 在 经 济 结 构 中所 占的 比重 。 []B h i , e .ar sTe r e o e - 5 i Su,o r c H r s.h o f m n Rb t i l 全 bd eti 1 Ci rd[]Eeg oi , oi n n J m 8 h at eJ nryPly n a c 目前 , 国的 环 保 法 规 还 不 太健 全 , 我 尤 2 .继 续 推 进 节 能 减 排 工 作 ,注重 2 0 , 4. 0 6( ) 3 其 是 有 些 外 贸行 业环 保 意 识 淡 薄 , 上 政 实 效 加 [ ]巴曙松 . 国对 美 国 出 口结 构研 究一 基 6 中 府 的行 政 管 理 跟 不 上 , 工 业 企 业 能 耗 和 对 面对 欧 美 对 我 国 的 绿 色 壁 垒 , 化 节 强 于 美 国 经 济 增 长 和 汇 率水 平 视 角 的分 污 染 气 体 排 放 的 限制 和 监 管 力 度 不 够 , 导 能 减 排 工 作 必 须 落 到 实 处 , 强 各 大 行 业 加 析. 中国工 业经 济 ,0 9 () 2 0 ,5 致 一些 不 法分 子 乱 上 项 目, 目开 发 , 响 尤其 是 出 口企 业 、 业 企 业 的环 保 意 识 , 盲 影 工 宣

低碳消费文献综述

低碳消费文献综述
2 1年 4月 01
经 济 论 坛
E o o c F r m e n mi o u
Ap .2 1 r 01
总第 4 9 8期
第 o 期 4
Ce A8 N .4 ,n 9 o0
低碳消费文献综述
文/ 郭立伟
【 摘
饶宝红
要】 低碳消费 包 括低碳生产性 消费和低碳 生活性 消费, 指在 消费领域人们 购买和使 用资源节约型和环
工 和差 异 化 互 补 的 产业 结 构 ,因 而具 有 较 高 附加
件 ;装有 固定光 源的发 光标志、发光名牌及类似品 .以夏 其他 品
目未 列 名的 这 些货 品 的 零件 ) 。
参考文献
【郑明身,田兰章 ,王俊 杰. 1 1 中国I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 T
研究明. 管理世界 。2 0 ,() 0 5 2.
【 金碚. 2 】 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 、方法和 实证研 究【 . M1
北京 :经 济 管理 出版 社 ,19 . 97
f 郑海涛 , 若恩. 3 】 任 多边比较 下的 中国制造 业国际竞争力研 究: 8— 04 ] 经济研究。2 0 , (2 . 1 0 200 9 . 05 1 )

【1 阳. 球 价 值链 下上 海 半 导 体 照 明 产 业升 级 研 究 I . 东 8陈 全 D] 华 师 范 大学 硕 士 学位论 文 。20 . 07 f】 9陈裕 . 波 市 半 导 体 照 明 灯 具 专 利 分 析 及 产 业 发 展 对 策 宁 建" O. 进 步 与 对 策 ,20 , (5).  ̄ 1 S 科技 t 09 1
注 释
①本 文比较分析 的是联合 国商品 贸易统 计数据库 中的9 o 45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两则)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两则)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两则)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一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近些年以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日趋突出和广泛关注,世界各国为了遏制气候问题的不断恶化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

我国目前的贸易结构基本是基于大量能源消耗来展开的,这属于一种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投入和大量的碳排放作为支撑代价的粗放型贸易结构模式,这和低碳经济所提倡的高附加值、低排放、低污染、低消耗等特征之前有着诸多的矛盾和冲突。

低碳经济和科学发展观是相符合的,低碳经济本身就属于一种生产力,对低碳经济趋势下我国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极其我国的应对策略加以研究,对于加快推进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与内涵以及低碳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层面对低碳经济进行了概述,系统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宏观层面的影响情况,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具体机遇和挑战,并探讨研究了有关低碳经济趋势下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应对建议,具体结构如下:一、绪论二、低碳经济概述(一)低碳经济的定义与内涵(二)低碳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三、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宏观层面的影响分析(一)出口贸易规模方面的宏观影响(二)出口商品结构方面的宏观影响(三)商品竞争力方面的宏观影响四、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具体机遇和挑战分析(一)低碳经济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机遇分析1、扩宽国际贸易范围,促进低碳新产业发展2、是转变外贸增长模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内在要求(二)低碳经济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挑战分析1、提高贸易关税2、提高商品的使用标准五、低碳经济趋势下巩固并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应对建议(一)健全低碳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稳步地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三)重视技术研发和利用,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四)优化能源结构,提升低碳能源利用效率六、结束语三、研究进度安排(一) XXXX年 XX月-XXXX年 XX月:准备阶段,在学校以及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现状和方法内容有所了解,准备开题答辩,接受各位老师的指点;(二) XXXX年 XX 月-XXXX年 XX 月:并争取多和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人士进行交流沟通,多掌握相关信息;(三) XXXX年 XX月-XXXX年 XX月:完成论文初稿,适当进行一些补充调查;(四) XXXX年 XX月-XXXX年 XX月:上交论文给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并征求相关人员的建议后,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五) XXXX年 XX月-XXXX年 XX月: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四、参考文献[1] 王舒,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当代经济 ,2011(17)[2] 宗泊,碳关税分析 , 河北法学 ,2012(1)[3] 刘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发展的 SWOT分析及对策 , 中国商贸 ,2011(35)[4] 张蕊,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中国对外贸易 ,2010(22)[5] 唐卫东 , 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挑战 , 中国市场 ,2010(28)[6] 余玲,碳关税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 , 生态经济 ,2011(2)[7] 卢晓晴 ,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外贸发展 , 中国商贸 ,2010(14)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开题报告范文二题目: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市低碳经济实证分析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武汉市碳排放现状及因素分解进行实证和统计的分析,联系武汉市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为武汉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文 章通 过 对 浙江 省 现 阶 段 经 济 发 展 所遇 到 颈 问题 进 行 剖析 , 借 鉴发 达 国家 关 于低 碳 经 济 的 实 践经 验 的基 础上 , 政 府 在 从 的政 策 导 向 、 税 激励 、 汇建 设 、 融 支 撑 、 财 碳 金 法律 保 障 以及 技 术 支 持 等 方 面来 探 讨 浙 江省 发 展 低碳 经济 的实 现 途径 。
【 键 词 】 低碳 经济; 关 可持续发展; 经济模式 【 中图分类号 】 175 ; 14 F2 . F2 【 5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0— 78 2 1 )5 0 2— 2 0 4 2 6 ( 济 是 一 种 新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其 基 本 内 涵 是 以低 能 到欧盟 、 美国以及 日本市场的主要产 品。其大量 的出口, 曾经为 耗 、 排 放 、 污染 为 基 础 的经 济 发 展 模 式 , 济 发 展传 统模 式 浙江经济 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 低 低 经 但 向低碳模式转变 ,能够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前提下 , 通 诸 多 国家 的重 视 ,各 国将 环 境 与 贸 易 挂钩 的趋 势 越 发 明 显 , 从 过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尽可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降 而出现 了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 即所谓 的“ 低碳壁垒 ” 。在此大环 低 能源 消耗强度 , 而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和 境下 , 从 浙江现有 的产业结构 使得浙江对外贸易将 会面临严重的 资源消耗所带来的压力 , 最终可 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 的可持 挑 战。如果浙江不能尽快完成产业结构优化 , 实现低碳 经济转 续发展 。 型 , 江 出 口 的 高碳 密集 型 产 品必 将 遭 遇 发 达 国 家 的 “ 碳 壁 浙 低 。 进而将会影 低碳 经济 是浙江 经 济可持 续发 展的 必然选择 垒” 届时浙江的对外 贸易无疑将 会受到严重打击 , 响 到 浙 江 经济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 ) 江 经 济可 持续 发 展 遭 遇 能 源 瓶 颈 一 浙 在此 背景下 , 低碳理念的确 立 , 低碳经济战略的制订 , 对浙 与 浙 江经 济 的强 劲 发 展 和 产 业 结 构 特 点 相 对 应 , 江 对 能 浙 具 笔者 源的需求非常之 大。20 09年 , 全省能源消费量为 1 6 . 5568 9万 江 省 经济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有非 常重 要 的 现 实意 义 。鉴 此 , 浙 有 有 吨标 准煤 , 人均消 费量 为 33 .0吨标准煤 , 远大于 同年度全 国人 有 理 由认 为 , 江 作 为 我 国沿 海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 必 要 、 能 也有责任尽快 采取行动 , 把经济发展转轨 到“ 低碳经济 ” 这 均 消 费量 。然 而 , 浙 江经 济 发展 所 呈 现 出 的 高 能源 消 费特 点 力 、 在 率先创建低碳 大省 , 给全国其他地 下 , 江 又是 典 型 的 一 次 能 源 “ ” ,无 油 、 煤 、 电 ” 其 种新 的经 济运 行模 式上去 , 浙 穷 省 “ 缺 少 是 为我 国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战 略 的 实施 积 累实 践 经 能 源 特 征 。 阶 段 , 江 省 能 源 消 费仍 然 以煤 炭 为 主 , 占全 省 区发 挥 示 范 作 用 , 现 浙 其

关于碳锁定效应的文献综述

关于碳锁定效应的文献综述

关于碳锁定效应的文献综述碳锁定(Carbon lock-in)是指由于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碳排放量无法实现有效降低的现象。

碳锁定效应是指由于碳锁定导致的碳排放难以减少的局面。

本文将对碳锁定效应进行综述,从理论、实证研究和政策等方面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1. 碳锁定效应的原因碳锁定效应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技术锁定、经济锁定和政策锁定。

技术锁定是指由于既有技术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使得新的低碳技术很难取代现有高耗能、高碳排放的技术。

经济锁定是指高碳经济模式的利益驱动,使得经济体系对使用高碳能源变得依赖性强。

政策锁定是指政府对碳排放控制的能力和意愿不足,或者对高碳能源的补贴和支持导致低碳能源发展受阻。

2. 碳锁定效应的影响碳锁定效应导致碳排放量无法有效降低,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

碳排放的增加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灾难的频发,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挑战。

碳锁定也对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3. 碳锁定效应的应对措施为了应对碳锁定效应,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技术创新、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技术创新是解决碳锁定问题的关键,需要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经济体制改革涉及重塑经济结构,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

政策调整是关键的推动力量,需要建立健全的碳排放控制机制,对高碳能源进行限制和惩罚,同时对低碳能源给予鼓励和支持。

4. 国际社会对碳锁定效应的研究和实践国际社会对碳锁定效应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方面,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低碳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加强了对碳排放的监管。

一些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碳锁定效应的方法和路径,为各国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5. 未来研究方向尽管对碳锁定效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如何克服碳锁定对能源转型的阻碍,如何提高政府对碳排放的控制能力,以及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等。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策略论文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策略论文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策略论文•相关推荐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策略论文【摘要】随着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我国社会正在迎来低碳经济的全新时代,碳标准成为一个崭新的国际标准得以应用,全球的社会经济行为以低能源、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碳关税的概念,新绿色贸易保护主义崭露头角。

我国作为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大国,针对当下的国际形势,应当认真分析情况,积极提出应对措施,使我国经济社会能够保证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外贸发展;低碳经济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贸易发展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并且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低碳贸易发展面临了更多的问题。

对此,我国需要调整经济战略思路,努力发展低碳贸易,以解决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努力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低碳经济的内在含义低碳经济是低碳生活、低碳产业、低碳发展、低碳技术等低能源消耗为主的经济结构的总称。

主要指以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等模式为主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创新制度、开发新能源等手段,使石油、煤炭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能源利用消耗降到最低,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种共赢发展的局面。

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减排技术与能源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类发展观念的'彻底转变,即开发清洁能源,利用高效新能源,通过低耗能的经济模式与生活模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人类生存对全球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使世界经济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特别是作为一个出口贸易占极大比重的发展中大国,出口贸易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之一。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2.1改变“高碳经济”的传统出口贸易模式我国传统外贸发展模式以出口为主,而出口的商品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耗能高、投入高、效益低”的缺点。

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低碳经济与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低 , “ ” 低 ; 一 方 面 是 指 产 品 在 即 碳 耗 另
运输 过程 中采用碳 排放 量低 的运 输方 式 , 如海 运 例
方 式 的 碳 排 放 量 是 陆 运
的 11 、 空 /0 是
从 而使 得世 界贸易 商 品结构 明显趋 向
低碳化 。
( ) 要素成为各 国比较 贸易优势 2碳
征, 而且能够体现 国家在 国际经济竞 争
中的软实力 。其次 , 目前货物 贸易领 域 中初加 工 比重大 、 能多 、 染大 的产 耗 污 品贸易将不断减少 , 在世界 贸易 中的比 重 出现 下降 , 而低 耗能 、 低污染 的低碳
产 品 在 世 界 贸 易 中的 比重 则 趋 于上 升 ,
业化” 三是 实施贸易 产 品的碳标 签 。 。 20 英 国 出 台 了世 界 上 第 一 个 碳 标 08年
主要从事 中低端 的加工 装配环节 , 始终 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 的低端。低碳经济 的发展 , 特别是 国际贸易商 品低碳化 的 趋势 , 会显著减少对劳动 密集 型产 品 将 的需求 ; 而碳要 素的形成及其对 贸易竞
关键词 : 低碳经济; 外贸发展方式; 变 转 1低碳经济条件下 国际贸易发展 的 .
新 变化
新变化。
务 贸易本 身就具 有极 为 明显 的低碳特
() 1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低碳化。 低碳 经济 意味 着大 量 的低碳 产 品 被生产和交换 。所谓低碳产 品具有两方
面 含 义 , 方 面 是 指 产 品在 生 产 过 程 中 一
外贸 发展促 进研究 l 霞 踞 囝 嗣 国
低碳经济与我国 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 马常 娥
摘要: 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在 国际贸易领域 引起进 出口商品结构 的重 大变化, 影响各国的比较竞争优 势, 形成碳关税和碳标签等新 贸易保护措施等 。因此, 国现行 外贸发展 方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 我 积极发展新能源, 逐渐实现从碳能源消费向清洁能源消费的转 化; 发展低碳产品, 变出口商品的结构 , 改 实现外 贸发展从 量的扩 张向质 的提升转化; 发展低碳产业 , 形成新 的比较优势 , 实现参与 国际分工从低端向 中高端 的转化; 发展低碳技 术, 高国际贸易的竞争 力, 提 实现从 贸易规 则的接受者向制定者 的角 色转化 。

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郭国峰袁高一帆(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摘 要:利用1980~2017年的年度数据,研究河南省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进出口贸易对河南省碳排放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进出口贸易额每增加1%,碳排放量减少0.25%,河南省不属于转移碳排放的城市之一;河南省不存在对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和人均GDP 之间存在U 型曲线,人均GDP 的拐点在2008年;根据脉冲响应函数来看,碳排放自身的影响是先升后降的,以第2期为拐点,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初期逐渐变大,达到某一时点后,会固定在某一水平.关键词: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碳排放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19)05-0061-05 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并且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超过30万亿元,达到人民币305050亿元,比2017年(278101亿元)增加了26949亿元,增长了9.7%.一切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能源,而能源的消耗必然会伴随碳排放.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各部门的能源消耗对碳排放的影响也随之扩大,尤其是在当今国际社会倡导低碳经济,即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四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城市经济发展成果突出,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应该承担起发展低碳经济的历史职责,降低碳排放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利用1980~2017年的年度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河南省碳排放的影响,为贸易政策的调整提供理论支撑.这对探索适合河南省发展的低碳模式,保证本省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员摇文献综述在对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文献或侧重于研究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或侧重于研究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只有少量文献关注于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在研究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方面,各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吴海江等[1]以对浙江省进出口增长的预测为基础,得出进出口增长与净出口隐含碳减排二者不可兼得的结论.胡剑波等[2]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使得进口来源国减少本土碳排放量,但会增加全球碳排放;中国进口使得我国减少碳排放量,同时减少全球碳排放.朱德进等[3]通过对28个省市的碳排放效率的测算,发现进出口贸易与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倒U 形关系.王翚等[4]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海南省进出口隐含碳,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有利于海南省碳减排的实现.在研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方面,郑长德等[5]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收稿日期:2019-04-01作者简介:郭国峰(1963),男,河南南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高一帆(1994),女,河南周口人,在校硕士研究生.·16·  2019年5月 第38卷第5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May.,2019 Vol.38No.5 正相关关系,高碳排放的地区大多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低碳排放的地区大多是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刘竹等[6]以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为研究对象,发现5个省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量迅速增加,两者呈现“弱脱钩”态势,同时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随着经济的增长,碳排放仍旧呈现递增的态势.施锦芳等[7]以EKC曲线为基础,发现中国的EKC曲线呈倒“N”型.赵爱文等[8]运用协整、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究我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关系.结果发现,GDP每增长1%,碳排放量增加0.36%,两者是正相关关系.在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李春花等[9]通过实证的方法探究了天津市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发现对外贸易依存度每增加1%,碳排放量增加0.25%,并且碳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郝宇等[10]的研究表明,进出口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碳排放量的减少,同时还证实了我国人均GDP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2.1 模型构建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要素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建立如下计量模型,用以揭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LnTC t=α+β1LnTCD t+β2LnTGDP t+β3LnTGDP2t+u t其中,LnTC t表示第t年人均碳排放量的对数, LnTCD t表示第t年人均进出口贸易额的对数, LnTGDP t表示第t年人均GDP的对数.本文选择将LnTGDP t的平方项加入模型中,用以验证河南省对碳排放量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也即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倒U 型曲线关系.2.2 变量数据说明数据均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由于2018年的数据尚未完全公开,因此,本文以1980~2017年河南省国民经济核算、对外经济贸易和能源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基础.2.2.1 碳排放由于碳排放数据不能在年鉴中直接查询得到,本文所用的碳排放量数据是根据IPCC(2006)提出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即:碳排放=化石燃料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化石燃料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本文碳排放量计算中涉及的能源为原煤、原油和天然气.根据IPCC(2006)计算指南得到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0.7559、0.5857和0.4483,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河南省的碳排放总量,将其除以人口总数,得到模型中的外生变量值. 2.2.2 人均进出口贸易额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80年的3.4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7年的5232.79亿元,增加了5229.39亿元,增长1538.06%,38年间的平均增速达到22.61%.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并且对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贡献度不断增加.2017年,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对本省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度为12.04%,比2016年增加了8.42个百分点.从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速来看(如图1所示),虽然2017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增速(10.99%)低于全国(14.26%)3.27个百分点,但从整体来看,近十年来,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平均增速(19.91%)明显高于全国(7.86%),进出口贸易额增长态势显著.但是,由于河南省人口总量大,用总量来衡量对外经济贸易状态显然有局限性,因此本文选用人均进出口贸易额(通过进出口贸易额除以人口总量得到)来衡量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情况.图1 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情况2.2.3 人均GDP河南省是经济大省,2017全省生产总值为·26·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4455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9%,38年间的平均增速达到15.7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52%)0.24个百分点.如图2所示,1980~ 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上升趋势显著,尤其是2008年之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与选用人均贸易额表示对外贸易情况相同.用总量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太过片面,因此,本文选用人均GDP代表河南经济增长的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人均GDP与GDP增长情况类似,也是在2008年之后增速明显加快.3 实证分析3.1 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首先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对人均碳排放量、人均进出口贸易额和人均GDP取对数,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LnTC、LnTCD和LnTGDP的ADF统计量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三个序列均不平稳;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的ADF统计量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均为平稳序列.由此可得,这三个变量序列是一阶单整的.图2 河南省1980~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趋势表1 ADF检验结果变量检验形式(c,t,n)ADF统计量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P值LnTC(c,0,1)-0.591517-3.626784-2.945842-2.6115310.8602△LnTC(0,0,0)-3.076068-2.630762-1.950394-1.6112020.0031∗∗LnTCD(c,0,2)-1.180703-3.632900-2.948404-2.6128740.6717△LnTCD(c,0,1)-5.124267-3.632900-2.948404-2.6128740.0002∗∗LnTGDP(c,0,2)-1.514131-3.632900-2.948404-2.6128740.5148△LnTGDP(c,0,1)-3.161348-3.632900-2.948404-2.6128740.0311∗ 注:△表示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检验形式中的c、t、k、分别表示检验模型中的常数项、趋势项、滞后项;滞后阶数是以AIC最小的准则来确定的;“∗∗”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3.2 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检验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它是一种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是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较好的方法.由3.1可知,三个变量均为I(1)序列,符合Johansen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首先根据AIC、SC、FRE、LR 以及HQ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经检验,滞后4期为最佳滞后期,建立VAR(4)模型,并运用Eviews8.0软件,得到如下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由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变量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存在多个协整向量,进而表明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Hypothesized No.of CE(s)Eigenvalue Trace Statistic0.05Critical Value Prob.∗∗None∗0.658174101.57780054.0790400.0000 At most1∗0.55123566.15377035.1927500.0000 At most2∗0.51386539.71236020.2618400.0000 At most3∗0.38253715.9105009.1645460.0024注:“∗”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3.3 回归结果分析从软件生成结果可以得到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方程如下:LnTC t=-1.472091-0.2541991LnTCD t+(1.46364)(0.11271)2.621893LnTGDP t-0.132417LnTGDP2t (0.34039) (0.01927)括号里为各系数对应的t值.该方程表明,人均进出口贸易额和人均碳排放量之间是负相关关系,河南省人均进出口贸易额每增加1%,人均碳·36·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排放量减少0.25%.此外,人均GDP 的系数为正,平方项的系数为负,表明河南省不存在对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碳排放和人均GDP 之间不存在倒U 型曲线,而是存在U 型曲线.根据公式y′=exp (-β1/2∗β2)求出拐点处的人均GDP 为19933.11元.由此可知,人均GDP 的拐点是在2008年(2008年人均GDP 为19233元),2008年之前,随着河南省人均GDP 的增加,人均碳排放量在减少,2008年之后则是在增加.也就是说,以2008年为分水岭,2008年之前,经济增长会使环境污染减少,之后,经济增长使环境污染加剧.3.4 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分析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者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内生变量的动态影响.分别在本期给人均碳排放量、人均进出口贸易额和人均GDP 一个冲击,得到关于人均碳排放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如图3所示).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本文设定为10期,纵轴表示人均碳排放量的响应.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代表LnTC 对LnTC 、LnTCD 和LnTGDP 的冲击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整体来看,人均碳排放、人均进出口贸易额和人均GDP对碳排放图3 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均是正的冲击效应.其中,当在本期给人均碳排放量一个冲击后,LnTC 获得的正的冲击效应首先递增,在第2期达到最大,随后一直保持缓慢递减的趋势;当在本期给人均进出口贸易额和人均GDP 一个冲击后,LnTC 获得的正的冲击效应一直保持递增趋势,在前8期增长速度较快,之后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某一冲击在前期对LnTC 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大,达到某一时点后,对碳排放的影响会固定在某一水平.4 结论与对策4.1 结论通过以上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河南省碳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由Johansen 协整检验可知,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碳排放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2)人均进出口贸易额和人均碳排放量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河南省人均进出口贸易额每增加1%,人均碳排放量减少0.25%,表明进出口贸易对河南省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推翻了“污染天堂假说”,河南省不属于转移碳排放的城市之一,开放贸易政策有利于减排,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3)河南省不存在对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和人均GDP 之间不存在倒U 型曲线,而是存在U 型曲线.人均GDP 的拐点是在2008年,2008年之前河南省人均碳排放量随着人均GDP 的增加一直减少,而2008年之后则是在增加;(4)根据脉冲响应函数来看,碳排放自身、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是正的,碳排放自身的影响是先升后降的,以第2期为拐点,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初期逐渐变大,达到某一时点后,会固定在某一水平.4.2 对策从以上研究可知,在现阶段,进出口贸易有利于减排,而经济的过快增长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思想指导,继续推行贸易开放政策.要注意环境保护,绿化贸易增长,通过进出口贸易达到减排的目的,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减低碳排放量,促进河南省低碳贸易经济的建设;(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使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培育和发展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46·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鼓励使用节能型设备.控制能源投入强度,要加快发展本省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新技术改变传统的高碳行业,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减少河南省碳排放量.(3)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引进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促进本省产品的创新,协调好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和低碳环保的双赢局面.(4)要强化绿色GDP考核机制.单纯GDP考核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所花费的社会成本,如环境污染、资源耗费、生态破坏情况等,应该改变现有考核机制,设立新目标来引导河南省探索低碳导向的内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参考文献[1]吴海江,何凌霄,张忠根.进出口增长与净出口隐含碳减排的协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7):70-81.[2]胡剑波,郭风.中国进出口产品部门隐含碳排放测算2002-201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7(5):49-57.[3]朱德进,杜克锐.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5):1-11.[4]王翚,郑美玲.海南省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及其原因分解[J].中国商论,2017(26):70-74. [5]郑长德,刘帅.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5):80-86.[6]刘竹,耿涌,薛冰,付加锋,唐笑飞.中国低碳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4): 620-625.[7]施锦芳,吴学艳.中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比较基于EKC曲线理论的实证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 2017(1):81-94.[8]赵爱文,李东.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11):1297-1303.[9]李春花,曹达镐.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基于天津市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4,30 (4):37-41.[10]郝宇,刘一鸣.对外经济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5, 7(4):85-93.[责任编辑 王保玉]The Influence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Economic Growth on Carbon EmissionsGuo guo⁃feng,gao yi⁃fan(Business School,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0,China) Abstract:Using the annual data from1980to2017,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on carbon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economic growth,and the carbon emissions.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has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carbon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Every1%increase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will decrease the carbon emissions by0.25%.There is not a environmental Kuznet curve for car⁃bon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But there is a U⁃shaped curve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per capita GDP, and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per capita GDP happened in2008.According to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the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 itself first rises and then falls.With the second phase as the inflection point,the impact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gradually increases in the initial stage,and after reaching a certain point,it will be fixed at a certain level.Key words:import and export trade;economic growth;carbon emissions·56·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出口商品结构对低碳经济的影响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低碳经济出现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

过去的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高碳经济”的特点。

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伴随着资源耗竭以及极大的环境负外部性, 产生了气候变化问题。

而气候变暖的后果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

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

低碳经济最先由工业化先驱国家英国在其2003年国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逐渐认识到,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切断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 建立一种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已明确提出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20%,表示出中国坚持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浙江省作为一个出口大省,碳排放与商品出口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出口商品结构影响浙江省产业结构,如何通过改变出口商品结构,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实现浙江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浙江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中国碳排放量的增加,对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效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环境问题除了构成一国的资源禀赋外,还影响到生产成本、贸易模式、产业区位以及贸易利得。

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许多工业化国家相继实施环境规制,环境问题在国际贸易领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政策的贸易影响在1972年联合国发展与环境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后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经济全球化作为一项合理的发展政策,对环境质量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Grossman和Krueger (1991)在对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贸易与环境的研究中发现,环境质量—收入存在倒U 型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当收入水平较低时。

环境损害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大,达到最高点后,将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由于各国的污染源和类型各不相同,这个最高点也相应地不同。

Grossman和Krueger (1995)用全球环境监控系统(GEMS)数据研究人均收入与各种环境指标之间的关系。

在经验上证实了EKC,SO2和烟雾的倒U曲线的顶点在人均收入5500美元。

Copeland和Taylor(1994)利用南北模型(North—South Model)对环境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在模型中他们将国家分为南方(发展中国家)与北方(发达国家),假定污染是局部的,没有越境和全球影响,政府通过征收税收来控制污染,北方税率高于南方税率。

他们认为自由贸易在引起一个国家收入增加的同时。

还改变了该国家的产出结构,从而改变了污染程度。

两国之间只存在收入的不同(不同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不同的污染管制政策),那么各国收入不同引起的污染政策不同将会创造出比较优势,即高收入国家会在相对清洁的产品(clean good)上有比较优势,而低收入国家则在“肮脏产品” (dirty good)上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使得污染密集产业向污染管制较松的国家转移,从而使全球总的污染水平上升。

他们假定各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于环境标准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高于发展中国家。

这样发达国家通过贸易就会改善环境,发展中国家则会加剧环境污染,而世界贸易从总体上会对环境产生负影响效应。

2.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环境与贸易关系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从1993年才开始逐步涉足这一领域。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出台以来,特别是1996年我国政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以来.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及其组成部分的理论和观点展开了非常活跃的研究与讨论。

对“环境与贸易”这一问题投入了很大的关注。

2.2.1 理论与实证研究李秀香、张婷(2004)以C02的排放为例,分析了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出口增长并没有带来人均CO:排放量的增加,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均CO:的排放,从总体情况上来看,出口增长与CO:排放量的增加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

沈荣珊、任荣明(2006)对研究贸易自由化所导致的环境后果的主要方面和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参考联立方程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贸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采用34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充分说明贸易自由化对污染排放的影响是多个层面的。

经济增长带来的规模扩大造成污染排放增加。

而在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技术效应和构成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环境污染减少。

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发展中国家都逐步实行了开放的贸易经济政策。

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技术水平较低,在生产和贸易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解决贸易、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可采取的措施包括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和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经济政策法规的完善、国际环境规则和贸易规则的有效协同等等。

叶继革、余道先(2007)通过对我国主要出口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具有出口优势的工业行业多属于污染密集性行业,随着出口贸易量的增大。

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随之增加,日渐扩大的贸易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贸易量的扩大确实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程度。

并且认为建立有利于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微观运行机制,制订和执行切实可行的环境政策。

避免国内出口行业为维持出口竞争力而降低环境标准、出现所谓的“竞争到底线”(Race to the bottom)现象,避免成为发达国家转移污染的“污染避难所”(Pollution haven),仍然是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向。

党玉婷、万能(2007)对中国1994-2003年期间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为正, 但由于较大的负规模效应,故总效应仍为负, 即现阶段进出口贸易在总体上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要改善我国对外贸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需要进一步降低污染密集度, 不断增强正的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

丁雯(2008)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 对我国1985- 2006 年间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分类的数据和GDP 数据, 运用协整等方法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同经济增长的关系。

得出结论: 短期内, 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但是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出口或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反作用却不明显。

长期内, 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而初级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消极作用。

李坤望、孙玮(2008)在经典能源贸易理论的框架下,通过编制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能源含量,同时将能源作为商品和要素投入,研究了其跨国界输入输出情况。

计算结果发现,行业完全能耗系数大大高于直接能耗系数,并且行业耗能量排名有较大变化,原先相对低耗能的产业在考虑了完全能耗之后变成高耗能的产业。

结论说明,我国能源输入输出格局和能源贸易理论预测基本一致,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状况,而贸易中的能源含量的逆差状态,在国内能源紧缺的情况下,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能源的消费局势。

今后在制定节能政策时,可以综合考虑相关产业的贸易政策,通过贸易模式的调整,进口高耗能产品,减少高耗能产品出口,从而节约国内能源。

齐晔等(2008)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了1997 到2006 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结果发现1997-2002 年隐含碳净出口量占当年碳排放总量的12 %-14 %,2002 年之后迅速增加,到2006 年已达29.28%。

部分研究者对我国贸易对象出口的碳含量进行了分析。

闫云凤、杨来科等(2009)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建立经济模型,计算了1997-2007 年中美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中美贸易使得美国的碳排放量减少了2%-4%,我国增加了14%-20%,全球增加了2%-4%。

出口转移了国外的碳含量,使得本国的碳排放增加。

闫云凤、杨来科(2010)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测算了2008 年1 月- 2009 年5 月我国出口碳排放的变化。

结果表明规模效应促使中国出口碳排放显著降低,结构效应对出口碳也有改善作用。

孟祺(2010)采用分离为一般出口和加工出口的贸易数据,结合投入产出方法测算了我国出口商品国内的碳排放量。

研究结果发现,从规模上看,由于出口的不断扩张,出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处于并且还将处于上升的趋势。

从出口行业占碳排放的比例看,同出口规模相一致,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所占比例较高,非金属矿物制品和纺织业呈下降趋势,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呈上升趋势。

如果与出口所占比例向比较可以看出,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其它机电产品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非常低,与这些部门的加工贸易特征有关,其需要进口大量中间产品,而这些中间产品在国外的碳排放对国内产生了替代作用。

由于出口国的碳排放强度低于我国,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是减少了碳排放。

2.2.2 对低碳经济建议对策的研究闫云凤、杨来科(2010)向低碳经济转型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提升本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地位的重要手段,我国应该利用后发优势,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战略,及早有序地推进本国经济向低碳转型。

研究对外贸易的低碳化,对于我国产品应对征收碳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和的低碳之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需要在环境与贸易利益方面做出权衡取舍,对那些附加值低,能耗和排放较高的产品,应该从源头上长期不懈地进行控制,并通过不断调整贸易政策,引导出口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能耗、环境友好型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业方向转移。

对于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的初级产品应该建立进口替代战略,减少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生产而代之以进口这些商品,将生产加工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留在国门之外,在减少贸易顺差的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还有节能效益,有益于产业整体技术进步。

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决我国出口贸易增长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向低碳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