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_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课件

《中国古代史》课件

总结词
远古传说与历史记载
详细描述
介绍中国古代的远古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和伏羲八卦等。同时,介绍最早的历史记载《尚书》和 《史记》等。
夏商西周时期
总结词
夏朝建立与国家发展
详细描述
阐述夏朝的建立和发展,介绍夏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 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介绍夏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
总结词
北朝的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战争与和平
南北朝时期,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和和平谈判,最终在隋朝时期实现了 全国统一。
北朝在政治上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05
隋唐时期
隋朝的贡献
完成中国统一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 状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为选拔人才 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0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 权国家,为后世政治制度奠定
了基础。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 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修建万里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 ,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秦始皇采 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文化
《中国古代史》ppt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 秦汉时期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史》
02
03
04
适用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对中古 代史感兴趣的公众主要内容

历史学专业课程简介

历史学专业课程简介

历史学专业01023001中国古代史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144—8—1、2】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中国的社会历史是怎样从原始社会开始,经过奴隶社会而进入封建社会的。

重点讲述中国封建社会各个王朝的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和文化史(含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展现中国封建社会产生、发展、繁荣、停滞以至衰落的过程,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中国历史•先秦至前清》四卷本,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中华书局出版01023002世界古代史 World Ancient History 【96—6—1、2】内容提要:本课程涉及原始社会史、奴隶社会史和封建社会史。

原始社会的重点为:人类的起源和形成;原始社会的发展分期和国家的产生。

奴隶社会的重点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衰亡;阶级关系的变化与阶级斗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发展状况。

封建社会史的重点为:封建社会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是如何形成、发展和解体的。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世界上古中古史》朱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世界历史》(古代部分)吴于廑主编高等教育教出版社01023003中国近代史 Modern Chinese History 【72—4—3】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 1840年一 1919年间的历史。

包括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等十个重大的历史活动及事件。

通过对这些历史活动的分析和阐述,总结出近代中国的两大主旋律,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进而帮助学生认清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道路,理解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

修读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01023004世界近代史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108—6—3】先修课程:世界古代史内容提要:本课程讲述的是从 16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到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历史。

中国史学史详解

中国史学史详解

中国史学史绪论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目的及对象(一)研究目的:通过历代史家和史著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史学的源流演变进程,揭示史学的发展规律。

(二)研究对象:①史官与修史机构②史家及其史学理论③史籍与史体演变。

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一)中国古代史学1、古代史学的萌芽创始-先秦时期史学2、古代史学史的确立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班固《汉书·艺文志》分:1、辑略(总序);2、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3、诸子略(儒、道、法、阴阳等);4、诗赋略;5、兵书略(权谋、形势、技巧);6、术数略(天文、五行、刑法);7、方技略(医经、经方、神仙)西晋荀勖《中经新簿》:甲部(六艺、小学),乙部(诸子、术数),丙部(史记、旧事、杂事),丁部(诗赋、图赞)。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甲部(五经)、乙部(史记)、丙部(诸子)、丁部(诗赋)。

3、古代史学繁荣兴盛-隋唐五代宋元史学4、古代史学的缓慢发展-明清史学(二)中国近代史学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一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地主阶级史学家,开始从脱离现实的繁琐考据转向经世致用,注意研究实际问题,封建史学的藩篱开始被冲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先后兴起,“西学”与“中学”、“新学”与“旧学”之争,对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梁启超于1902年发表《新史学》,明确提出了“史学革命”的口号,初步提出了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

(三)中国现代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三十年历史学发展的一条主线。

李大钊《史学要论》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史学理论著作,对建立历史科学理论体系作了尝试性的探索。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最早提出建立中国史学史学科。

参考书目:金毓黼《中国史学史》,魏应麒《中国史学史》,王玉璋《中国史学史概要》,刘节《中国史学史稿》,张孟伦《中国史学史》,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高国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第一章夏商周春秋时期的史学第一节历史意识与中国史学的起源一、史学的源头-原始的历史意识二、中国史学的起源(一)文字、历法的出现-历史记载的重要条件(二)史学意识第二节巫瞽史官与史官制度巫瞽是最初的史官。

中国古代史简介

中国古代史简介

制上形成“中朝”与“外朝”;(2)解决地方不稳定因素:封国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平定七国之乱、推恩令、设置刺史

(3)解决意识形态的一统:察举制、兴办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与封国制并存。

汉代: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1)解决皇权与
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和户部。

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2、科举制
隋炀帝时开始创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时进一步完善。

隋朝初年设立,唐代进一步完善。

3、改进府兵制 4、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省六部制,到唐太
宗时,此制度得以
发展完备。

中书省
负责拟发皇帝的诏
令。

尚书省负责执
行国家的政令,下Array
、辽
上最黑暗的王朝。

元朝和明朝。

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

4、龙山文化: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下层发现一种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文化,并命名为龙山文化。后来在河南、陕西、湖北等地也发现了与龙山文化同时代的新石器文化,为突出各区系的自身特点,分别命名为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湖北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刻划符号、古城、铜器普遍出现,聚落群和墓葬随葬品差异所体现的等级与礼制发生。
2、红山文化: 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分布于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的交接地带。遗物有石器、陶器和精美的玉器。房屋建筑多为方形半地穴式,以辽宁喀左东山嘴的石器建筑群和牛河梁庙、坛、冢为代表。从事原始农业为主兼有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和渔猎经济成份。墓葬等级分化和铜器冶铸技术出现。
3、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1921年因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目前发现该文化遗址五六千处,其中心区域在黄河中游,遍布我国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并远及甘肃、青海、内蒙古、湖北等省。因地区差异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等很多类型。彩陶十分发达,有“彩陶文化”之誉。以农业为主,兼有渔猎经济,有猪、狗等家畜。
《中国古代史研究辅导纲要》
第一章 从远古到夏:中国文明的起源
主要内容:1、中、二里头文化与夏代的关系 重点掌握:
1.农业的起源:
即中国文明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史前史第二个重大问题。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世界上几个最古老的文明,都发生在最早出现在农业经济的地方,都是农业文明,绝非偶然。农业作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使人口增加成为可能,而人口增加,社会关系才能复杂。农业产量的提高,使得一些成员脱离生产,从事其它行业与专门的社会管理成为可能。中国是水稻和粟作农业的起源中心。中国的农业起源,具有特殊的区域性和独立性,并非两河流域或南亚次大陆传入。南北大地所发现的早期遗址如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广东英德狮石山遗址,其中在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水稻距今1万2千年之久,是世界范围内已知最早的稻作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起源遗存相较,北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则很少有农作物遗存,但距今8、9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北磁安等遗址发现大量的粟和黍等遗存绝非处于发生阶段,结合以这两种旱作农作物为世界上唯一种植的农业地区,中国亦是粟作农业的独立发源地。丰富的稻作文化不仅是水稻丰富的遗存,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6500年前的稻田遗迹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稻田,并且它和江苏苏州草鞋山马家浜文化的古稻田都配备了原始的灌溉系统。1994年发现的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还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先民优化水稻的努力。新石器时代中期南方稻作文化中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了氏族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如与农业相关的骨、木和石质生产工具极为丰富;畜牧业是从原始狩猎经济发展而来,中国南方稻作区驯养家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万年左右广西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南方稻作区普遍饲养家畜。结合南方自然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应的居住方式则从旧石器时代的巢居过渡到干栏式建筑。此外,农业的发生与发展还促进了陶器制作与纺织等手工业发展。

《中国古代史》全套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史》全套教学课件

隋朝的政治制度
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 中央集权,提高了明
唐朝前期政治比较清明,实行开 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与周边国
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
唐朝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改进,水利 设施得到完善,手工业和商业也得 到了发展。
文化昌盛
唐朝文化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诗、唐画、唐乐等成为了中国文 化的代表。
周朝时期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礼 乐制度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 的地位和权利,以及在不同场合下应 该遵守的礼仪规范。这种制度对于维 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体现了周朝文化的独特性和先 进性。
思想文化
周朝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 文化名人,如孔子、老子等。他们提 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和文化观念,对 于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同时,周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诗经》、《 尚书》等典籍的编纂和传承,为后世 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南北朝时期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重要 的成就,如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贾 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等。
05
CATALOGUE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全国及大运河开凿
隋朝的统一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实现了大一统,为经济文 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运河的开凿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 展,同时也方便了隋炀帝 的南巡。
思想文化的活跃与 进步
在思想领域,王阳明的心学、 李贽的异端思想等对传统理学 产生了冲击。同时,随着西学 东渐,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 思想传入中国,对晚明社会产 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风气的变化
晚明时期,社会风气发生了显 著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物质享 受和个性解放,奢侈之风盛行 。同时,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 ,市民文化蓬勃发展,小说、 戏曲等文艺作品繁荣。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精彩摘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们来看看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记载。“夏商周三代,王权与神权相结 合,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统治的基础。”这句话揭示了早期中国政治的特点,即 统治者通过与神灵的来强化自己的权力。这种政治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社会提供了 重要的借鉴。
精彩摘录
在古代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农业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代史史料 学》中提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 高。”这一记载表明,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业生产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彩摘录
当然,文化的繁荣也是古代中国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中引用 了大量文化方面的史料,如“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对中国传 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句话揭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即注重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修养。这种思想对后世的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 远影响。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古代史
历程
史料
发展
可以
通过
包括
古代史
史料
中国 分析
这些
中国
介绍
未来
读者
了解
研究
进行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是中国史学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史史料 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史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史料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通 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对中国古代史史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史料的发展历程,包括史料的起源、形成、发展和演变。同时,本书 还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史料进行了分类和概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通过对这些 内容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史史料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再次,本书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史史料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通过对当前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和 存在的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本书指出未来中国古代史史料研究应该的方向和重点。同时,本书还 对一些重要的史料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包括《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

中国古代史研究.doc

中国古代史研究.doc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古代史第一章母系氏族公社是由母亲的血缘关系形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它是在血缘家庭进一步发展和宗族逐渐形成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经历的阶段。

母系氏族公社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它在新石器时代繁荣起来,并逐渐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

血统由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

孩子们只认识他们的母亲,而不认识他们的父亲。

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占据主导地位。

除了管理氏族公社的内部事务,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这使生活供应更加稳定。

男人主要从事狩猎。

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所有成年男女都参加,并享有平等的投票权。

每个母系氏族公社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墓地。

在社会生活中,它尊重普通的神或图腾。

在婚姻关系中,氏族内部禁止群婚,氏族外部的群婚必须与其他氏族公社一起实行。

在氏族公社,除了氏族公社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之外,土地、房屋和牲畜都属于氏族公社。

氏族成员一起工作,一起消费,不分贫富,过着平等的生活。

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1)根据母亲的血统。

(2)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

他们不仅是生活的组织者,也是部落的管理者。

(3)财产属于公社,没有贫富之分,没有阶级之分。

(4)有共同的居住区。

2.红山文化红山文化从此在过去的5000到6000年间,在燕山北部的大凌河和西辽河上游的一个部落创造的农业文化。

它以红山后遗址命名,红山后遗址首次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区被发现。

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的辽河支流西拉姆伦河、老哈河和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约为XXXX年,历时2000年。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早期母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

主要的社会结构是由女性血族联结的部落群,并在后期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

经济形式以农业为主,放牧、捕鱼和狩猎并存。

它的遗迹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独特的彩陶与字母图案的陶器和精美的石器共存。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

中国古代史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史内容简介

涿鹿 X
河 原来居住在我国 黄帝部落 东部地区,后来发展 到山东、河南、安徽 一带,是最早进入中 水 原的部落。
渤 海
九黎部落

黄 海
炎帝部落

蚩尤
蚩尤,九黎 族的首领。 传说他铜头 铁额,打仗 非常厉害。
说一说 为什么中国人称 自己是“炎黄子孙”?
涿鹿 X
黄帝部落

渤 海
华 水夏 族 九黎部落
我们的祖先 是什么时候开始 农耕生活的?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三、氏族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和距今年代
长江下游 距今6000多年
2、生产和生活
种植水稻 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 饲养家畜 烧制黑陶 定居生活
二、半坡人的社会状况
1、地点和距今年代
黄河中游 距今5000多年
复习要点: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 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址;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 文化的特征;(原始种养、磨制石器、烧制 陶器、定居生活、氏族组织)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
300万年前南方古猿
黄 海
炎帝部落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 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 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
神农尝百草图
涿鹿 X
黄帝部落

渤 海
发祥于陕 水 西北黄帝
黄帝,姓姬,号 轩辕氏。著名的 部落首领,被后 人尊为华夏族的 祖先,是中华文 明的创始者。
饲养猪 狗、水 牛等

研习中国历史必备的10本书

研习中国历史必备的10本书

研习中国历史必备的10本书今天店铺为大家推荐几本历史学入门指导书所选书目涉及领域较广,都比较注重方法指导治史三书严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内容简介《治史三书》汇集了严耕望先生的三本小书《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和《钱穆宾四先生与我》,系著者总结数十年从师问学的历程与研治国史的实际经验,现身说法,指示后人以治史门径。

著者不矜其能,不放言高论,举凡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皆以质朴流畅的语言娓娓道来,原原本本,条分缕析,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可谓金针度人,功在学林。

店铺的话对于有志于历史研究者,书中所讲述的基本原则及学术规范,都应该谨记于心。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内容简介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

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

店铺的话书中钱穆先生提出了研究中国历史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及自己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且处处透露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梁启超先生亦著有一本《中国历史研究法》阐述自己的历史观和治学经验。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荣新江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内容简介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子来说,本书几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门的途径。

举凡古籍、石刻、简帛、文书、图像以及今人论著、刊物都有它们的翻检之道,而对版本与校勘的把握、考古新发现的追踪,则有利于学识的积累和更新。

对于这些阅读、搜检的方法,作者一一道来。

最后详细讲解学术论文选题、架构的方法,及严格的学术规范,并介绍了书评、札记的写作技巧。

店铺的话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必读书,极为实用的指南。

本书系“历史学研究入门丛书”之一种,同系列目前已出版的还有《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入门》、《计量史学研究入门》、《考古学研究入门》、《希腊史研究入门》、《罗马史研究入门》、《拜占庭史研究入门》、《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非洲史研究入门》、《考古学研究入门》几种,编撰都极为精良。

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备入门书籍——读黄永年先生着《古文献学四讲》(一)

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备入门书籍——读黄永年先生着《古文献学四讲》(一)

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备入门书籍——读黄永年先生着《古文献学四讲》(一)在现代社会中,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具备某些必备的基础知识,不然你无法入门。

从事中国古代文史方面的研究,则首先需要对于古代文献具有相应的了解。

道理很简单,历史已经远去,我们只能主要依靠古代文献的记载,来尽可能地接近和认识当时的面貌。

所谓古代文史,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但严格说来都可以概括在泛义的历史学范畴之内,因为文学史、哲学史也都属于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史学家傅斯年是极力主张“史学即史料学”的。

他在《史学方法导论》一文中曾经讲过:“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辞,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

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

”由于“史料是不同的,有来源的不同,有先后的不同,有价值的不同,有一切花样的不同”,所以所谓整理史料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傅斯年的这种主张,现在有些人或许并不赞同。

但是不管大家怎样看待历史学的性质和内容,不管研究者各自抱着什么样的历史观去从事研究,恐怕也都不能不承认,史料毕竟是史学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假如缺乏这一基础,一切古代文史研究都将无从说起。

傅斯年在这篇文章中还具体归纳列举了“比较不同的史料”的几种主要类型,如“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本事对旁涉”,“直说与隐喻”,“口说的史料对着文的史料”,等等,这些都是从事一项史学研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的基本问题,而要想哪怕是最一般地切入这些问题,就必须首先了解有哪些相关史料以及这些史料的特点。

——所谓“史料学”就是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学基础分支学科。

虽然在口头上似乎大家都能够认同史料学的重要性,可是在实际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却未必都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认识。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学 术指导书籍。它不仅介绍了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 学术技巧和方法。对于想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本不可或 缺的参考书籍。
阅读感受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读后感
当我翻阅荣新江先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时, 我深感这本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作为一位历史学的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古代 史研究充满好奇和向往。这本书不仅为我揭示了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的重要性, 还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严谨性和深度。
第四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包括论文的格式、引用规范、注释规 范等方面的规范。这一部分对于研究者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规范,从而更好地撰写学术论文。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这本书的目录设计非常合理, 条理清晰,内容全面。它既适合初学者阅读,也适合有一定研究基础的研究者参 考。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研究古代中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 而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 代史研究入门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规范
训练
研究者
中国
作者
文献
学术
规范
学术 方面
引用
古代史
详细
自己
介绍
重要性
古代史
指导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是一本旨在指导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的学术著作。 本书主要涵盖了学术训练和学术规范两个方面,为想要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 基础而全面的指导。 本书强调了学术训练的重要性。作者指出,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 技能。为此,本书第一章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读书、写作、文献检索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 力。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讨论、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性,以帮助研究者不 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本书详细介绍了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作者认为,学术规范是保证学术研究质量的重要标准,包 括文献引用、论文撰写、成果等方面。第二章到第四章,本书逐一讲解了这些规范,并给出了许 多实例以供参考。例如,在文献引用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标注

1 中国古代史简介

1 中国古代史简介
正是这个原因,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 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 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 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这些传说不大可靠,我们只能理 解为黄帝时代生产工具大有进步。
炎帝与黄帝
1、相传距今年代: 四五千年前 2、生活地点: 黄河流域
公元25年,刘秀建都洛阳,东汉建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王朝更替线索
南朝

东晋
宋齐梁 陈

西晋
东魏 北齐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
分裂
短暂统一 再分裂
北朝 长期分裂对峙
三 国 鼎 立 图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两年刘备、孙权 先后称帝,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形成
西 晋 统 一 图
战国形势
前475年, 韩、赵、魏 三家分晋, 战国开始。 经过长期兼 并战争,形 成齐、楚、 燕、韩、赵、 魏、秦七大 诸侯国,史 称“战国七 雄”。
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前202年,刘邦建都长安,西汉建立 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炎帝的传说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 腾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 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 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 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 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81人,即81个氏族,是勇 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 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 战一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 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 了“指南车”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 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 子”。

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历史事件,以及历代人物的生平、思想、文学等方面的历史文献,这些历史文献可以是文字、器物、建筑、美术等多个方面的文物。

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早在清代时期,先贤们就开始对中国的历史进行探讨和研究。

其中,袁枚的《随园诗话》、李渔的《闲情偶寄》、钱钟书的《管锥编》等著作,都为古代史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到了20世纪以后,中国古代史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历史研究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发掘、学术合作和交流等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提高。

当时的一些知名史学家如梁启超、黄仁宇、费正清、陈寅恪等,都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当前,中国古代史研究已经成为历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其学术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中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下面,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问题和展望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研究内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括了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各种事件、人物和文献。

以中国古代历史的时期划分为例,可以将其研究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上古时期研究:指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1世纪的历史时期,关注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古代社会人类起源、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商周时期的文化交流和政治变迁等。

2、古代时期研究:指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618年的历史时期,关注的主要内容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文化思潮、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等。

3、中古时期研究:指从公元618年到1368年的历史时期,关注的主要内容有唐宋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文化繁荣、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融合、明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等。

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教材】《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通史参考书】《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阅读杂志】《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献索引】《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秦汉篇参考书】《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中国古代史概要课件

中国古代史概要课件

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对象与意义
研究对象
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
研究意义
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为现 实提供历史借鉴,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法与史料
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考古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其 中,文献研究法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 揭示历史真相。
科技发展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之一, 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创造。如活字 印刷术的出现推动了书籍的广泛传播;火药 的应用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指南针的发
明则为海上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07
明清时期(前期)
明朝的政治制度及社会经济状况
要点一
明朝政治制度
要点二
社会经济状况
明朝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皇权得到空前加强。明 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使 皇权更加集中。同时,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加强 对官吏的监视和控制。
明朝前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方面,耕地面积 增加,水利建设得到重视,农作物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 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 商业方面,随着海禁政策的放松,海外贸易得到发展,白银 成为主要货币。
清朝前期的政治制度及民族政策
清朝政治制度
清朝前期基本沿袭了明朝的政治制度,但也进行了一些改 革。如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 政务。同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立理藩院等机 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史(第一种)大纲

中国古代史(第一种)大纲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081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英文名称:The Ancient History of the Chinese学分:6学时:102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历史学专业一年级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中国古代史》是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它各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的先修课程。

中国古代史上起一百七八十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下迄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的清朝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

按照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夏金时期和元明清时期的历史。

每个历史阶段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思想文化诸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较为系统的讲授,力求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历史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牢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变迁线索和重大问题,以及古代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必要历史知识;掌握学习中国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学术论著、研究者和最新学术动态;培养专业意识。

由此,为进一步学习各个断代史和专门史课程,写作史学论文,打下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中国古代史的特点。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资料。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民族问题。

封建专制制度问题。

分封与削藩问题。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

传统文化问题。

奴隶制与封建制经济的产生、发展与演化问题。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历史要籍介绍和选读》、《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历史学概论》等。

《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古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适当接触一点原始资料,以加深对古史的理解。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导言1、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李学勤等《中国古史导读》,文汇出版社,1991。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朱天俊、陈宏夭《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6、孟宪恒《史学文献检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基本史料】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战国]左丘明《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

6、《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史学著作】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至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6、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