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法律逻辑学讲义(第四讲)+复合命题

合集下载

法律逻辑学全彩讲义全

法律逻辑学全彩讲义全

法律逻辑学本课程的框架: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第三章命题第四章简单命题之性质命题第五章复合命题第六章推理的概述第七章论证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逻辑学的性质与功能一、“逻辑”一词的含义客观事物的规律思维、语言表达或论证的规律性、科学性某种理论、观点逻辑科学“逻辑”指的主要是研究推理、论证以及思维方法和论辩技巧的科学。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第一节概念的概述第二节概念的涵与外延第三节概念的分类及概念间的关系第四节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借助语词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或特有属性及其围的思维形式,其表现形式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或词组。

如河流、犯罪、行为能力、等。

客观对象(事物)的属性:事物的性质事物间的关系客观对象(事物)的属性:偶有属性特有属性二、概念的表达式——语词与词项什么是语词?语词是表示客观事物的一种指号,表现为特定的声音、笔画或手势。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容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

“儿”、“的”、“因为……所以”、“或”、“天”、“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珠穆朗玛峰”、“二流子”……2、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

“科学”与“kexue”“kexue”与”science”老师”与“教员”、“先生”3、同一个语词也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词项?在判断中出现的、作为判断组成成分的概念。

三、把握概念与语词之间:关系的实践意义(见教材20页)第二节概念的涵与外延一、概念的涵及其确立式概念的涵:就是指概念对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它涉及的是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即概念的“所谓”。

“法律”的涵是什么?“人”的涵是什么?概念涵的确立方式:1、认识性涵:是通过对象间性质的比较而确立的,是人们关于概念所指称的那类对象认识的成果。

如:四边形鸟2、规定性涵:是人们根据实践需要,通过人为方式加以确立的涵。

逻辑学第四复合命题详解

逻辑学第四复合命题详解

第三章 复合命题
某地有两种人,分别是说谎族和诚实族.诚实族总说真话,说谎 族总说假话.一天,有旅行者路过此地,看见此地的甲乙二人, 他问甲: “你是哪一种人?”甲回答说: “我是诚实族.”旅行者又
第三章 复合命题
某地有两种人,分别是说谎族和诚实族.诚实族总说真话,说谎 族总说假话.一天,有旅行者路过此地,看见此地的甲乙二人, 他向甲提出一个问题: “你俩中有诚实族吗?”甲回答说: “没
有.” 旅行者想了想,就正确地推出了结论. 以下哪项是旅行者作出的判断? A.甲是诚实族,乙是说谎族 B.甲乙都是诚实族 C.甲乙都是说谎族 D.甲是说谎族,乙是诚实族 E.甲乙所属均不明
类似地,当有多个合取支时,可记为: p1 p2 … pn(n>2)
第三章 复合命题
运算规律验证:
(1)
p
T
T
F
F
q
pq
T
T
F
F
T
F
F
F
qp T F F F
第三章 复合命题
p q r qr
T TT
T
T TF
F
T FT
F
T FF
F
F TT
T
F TF
F
F FT
F
F FF
F
pq p(q r)(pq )r
第三章 复合命题 3. pq的逻辑性质
用真值表刻画如下:
p
q
pq
T
T
T
T
F
F
F
T
F
F
F
F
合取命题的逻辑性质:合取命题为真,它的所有合 取支为真,反之,所有合取支为真时,合取命题为真。 即pq为真当且仅当p为真且q为真。

四、逻辑基本知识—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四、逻辑基本知识—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四、复合命题及其推理复合命题是包含了其他命题的一种命题,一般说,它是由若干个(至少一个)简单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

(一)联言命题及其推理Ⅰ、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断定事物的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如:“文艺创作既要讲思想性,又要讲艺术性”就断定了“文艺创作要讲思想性”和“文艺创作要讲艺术性”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联言命题所包含的肢命题称为联言肢。

在现代汉语中表达联言命题逻辑联结词的通常有:“……和……”,“既……又……”,“不但……而且……”,“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但是……”等等。

如果取“并且”作为联言命题的典型联结词,用“p”、“q”等来表示联言肢,那么联言命题的形式可表示为:p而且q“鲁迅是思想家”都真的情况下是真的,在其余情况下都是假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中用“但是”、“还”、“尽管”等联结词所联结而成的联言命题并不完全等同于用“∧”所联结而成的合取式。

对前者来说顺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如“他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并且参加了奥运会”就是一个在逻辑上可接受的联言命题。

但它对日常思维来说却是不恰当的。

因为它的两个肢命题在意义上前后顺序被颠倒了,同样,“他参加了亚运会,并且雪是白的”在逻辑上可以为真。

Ⅱ、联言推理1.分解式;这是根据一个联言命题为真而推出其各联言肢为真。

公式是:p∧qp(或q)例如,某同志曾有如下议论:既然大家都认为老王同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我说老王同志是有缺点的,这又有什么不对呢?某同志的这个议论实际上就是运用了一种联言推理。

即:老王同志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所以,老王同志是有缺点的。

2.组合式;这是根据一个联言命题的各个联言肢为真而推出该联言命题为真。

公式是pqrp∧q∧r例如,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仅工人和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而且知识分子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所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第四讲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上)

第四讲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上)

第四讲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 1、充分条件假言判 断及其真值表 • 充分条件的含义:如 果p存在则q必存在, 那么p就是q的充分 条件,至于没有p的 时候q是否存在是不 一定的,如: • 如果灯亮,说明线路 没有问题。
p
+ + — —
q
+ — + —
p→q
+ — + +
第四讲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 三、选言推理 • 2、不相容的选言推理 • 大前提为不相容选言判断,小前提是简单判 断的推理。 • (1)肯定否定式 • 小前提肯定某一个选言肢,结论否定其他的 选言肢 • (2)否定肯定式 • 小前提否定一部分选言肢,结论肯定剩下的 选言肢
第四讲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 第三节 假言判断及其推理 • 一、假言判断 • 假言判断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 断。 • [例1]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那么就不能认为是犯 罪。 • [例2] 如果当事人是在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那么 该合同无效。 • [例3] 只要驳倒了被告的辩解,原告就能胜诉。 • 假言判断由联结词“如果……那么……”和支判断构成。假言判断的 逻辑联结词“如果……那么……”可以用蕴涵词“→”表示。“如果” 后面的支判断称作假言判断的前件,“那么”后面的支判断称作假 言判断的后件。在日常用语中,假言判断逻辑联结词的语言形式是 多种多样的,除了“如果……那么……”外,还有“如果…… 则……”、“假如……那么……”、“只要……就……”,“…… 则……””----只有-----才-----“、”没有----没有----“等等。
我愿嫁给希特勒
第四讲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 第一节 联言判断及其推理

法律逻辑学

法律逻辑学

一、基本命题形式:简单命题(直言命题&关系命题)复合命题(负命题&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联言命题&等值命题)二、五种基本复合命题逻辑关系:否定>合取=析取>蕴含>等值三、排斥选言命题和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排斥选言命题:要么p要么q:(p^q)v-(p^q)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只有p才q:后件蕴含前件:-p→-q 或q→p一个含有N个不同命题变项的多重复合命题公式,有2n种真假组合情况。

例:pVq→r 有三个变项,其真值组合有8种先赋p真,再赋p假;先赋q真,再赋q假,即“一半一半”。

第三节复合命题的重言等值式一、复合命题公式的分类重言式(永真式):不论命题变项的真值赋值,总为真。

例:pV-p矛盾式(永假式):不论命题变项的真值赋值,总为假。

例:p^-p协调式(可真可假式)例:pVq复合命题A和B,如果A→B是重言式,则称A重言蕴含B;如果A<--->B是重言式,则称A 重言等值B。

二、常用的重言等值式1.p→q<--->-q→-p2.pVq<--->-p→q3.p^q<--->-(p→-q)4.(p<--->q)<--->(p--->q)^(q--->p)5.(p<--->q)<--->(p^q)V(-p^-q)6.-(p--->q)<--->(p^-q)7.-(pVq)<--->-p^-q8.-(p^q)<--->-p^-q9.-(p<--->q)<--->(p--->-q)^(-p--->q)10.-(p<--->q)<--->(p^-q)^(-p^q)三、真值表法判定一个等值式或蕴含式是否为重言式☆找出有几个命题变项→开始赋值(“一半一半”)☆☆各种真值组合均为真,则为重言式☆。

法律逻辑学第四章 复合命题及推理

法律逻辑学第四章 复合命题及推理

• 3、否定一部分选言肢就要肯定另一部分选言肢。
• 例:甲或者是乙,或者是丙,或者是丁,甲是丙,所以甲不是乙,不是丁。
• 请说明这个推理在什么条件不是正确的:在什么条件下不正确,为什么。
• 正确:不相容选言命题。
• 不正确:相容选言命题
第三节 假言命题及推理
• 一、假言命题 • (一)定义与组成 • 假言命题就是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命
❖ 例: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不好,或者由于基础太差,或者由 于学习方法不好,或者由于不太努力。
❖ 在选言命题中,组成选言命题的肢命题叫选言肢,选言肢 至少有两个,联系选言肢的选言联结词,通常用或者…… 或者……,要么……要么……等。
❖ 可分为相容选言命题,不相容选言命题。
(二)相容选言命题
❖ 断定选言肢中至少有一个选言肢为真的选言命题。 ❖ 例:小张没来上课,或者有病,或者有事,或者其它,至少有一个是
光和最清新的空气。 ❖ 2、联言肢互相矛盾。 ❖ 例如:1982年6月21日《解放日报》《初战告捷乘胜追
击》。“特别要争取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胜利,更是要做 长期、深入的、有针对性艰巨工作”。 ❖ 3、联言肢前后顺序倒置 ❖ 例如:我们不断运用知识,而且还应学习知识。 ❖ 4、联言联结项使用不当 ❖ 例如:这篇作品读起来,觉得有一点情趣,再一推敲,又 相当准确。
•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两个推理形式。①否定前件式②肯定后件式。
• 否定前件式:前提中否定假言命题的前件,结论否定它的后件形式。
• 公式:只有p,才q
• 非p
• 所以非q
• (p←q)Λ¬p→¬q
• 例:只有不畏劳苦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张三不是不畏劳苦的人。

逻辑学第四章复合判断

逻辑学第四章复合判断

逻辑学第四章复合判断第四章复合判断这⼀章主要介绍复合判断的内容。

后⾯第七章所讲的复合判断推理就是根据复合判断逻辑联结词的性质进⾏推演的。

⑴复合判断就是⾃⾝中包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

P126构成复合判断的其他判断,统称为⽀判断,⽤英⽂⼩写字母p、q、r…表⽰。

例:张三作案或者李四作案。

(⾃⾝中包含有两个判断)P(⽀判断) q(⽀判断)⑶复合判断的真假由其⽀判断的真假和逻辑联结词的性质决定!P126③⑷逻辑联结词(逻辑常项)不同,是区分不同类型复合判断的唯⼀依据!⑸复合判断分为联⾔判断、选⾔判断(⼜分两种)、假⾔判断(⼜分三种)、负判断。

⼀、联⾔判断 P127定义:“同时存在”构成联⾔判断的⽀判断,叫联⾔⽀。

例⑴:既.要应付考试,⼜.要学点知识。

p(联⾔⽀) q(联⾔⽀)其形式为:既p,⼜q例⑵:不但..要注意学习⽅法。

..要勤奋学习,⽽且p(联⾔⽀) q(联⾔⽀)(作事得法,事半功倍;⽅法不当,事倍功半。

)其形式为:不但p,⽽且q例⑶:虽然..紧要处常常只有⼏步。

..⼈⽣的道路漫长,但是P(联⾔⽀) q(联⾔⽀)其形式为:虽然p,但是q逻辑联结词:“并且”说明:P127①~P128②所列的,均表⽰联⾔判断的联结词。

有时为了语⾔表达的精炼,可省略掉联词。

例如:▲“⽹络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

”▲“语⾔,⼈们⽤来抒情达意;⽂字,⼈们⽤来记⾔记事。

”▲“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富强、民主、⽂明、和谐;⾃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2个联⾔⽀从国家、社会、个⼈⾏为三个层⾯概述了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内容)命题形式:“p并且q”或“p∧q”(“∧”叫合取符合)逻辑联结词的性质:联⾔⽀同时为真(即定义“同时存在”)真值表:P129说明:真值表(truth table)是数理逻辑中⽤以定义判断联结词并确定复合判断真值(即真或假)的⼀种图表。

复合判断属⼆值逻辑,其真假组合情况为:2n公式中的“2”表⽰⼆值逻辑的真和假。

法律逻辑学第四讲

法律逻辑学第四讲

协助辑拿凶手。
• 通辑令对疑犯的描述如下: • 陈金春,男(a),40岁(b),福建省人(c),福州口音(d),瘦
长脸(e),黑皮肤(f),三角眼(g),身高170(h),体形偏瘦
(i)。
【案例3】青年择偶过程中的减法规则 某报记者曾专题采访了一个女博士。记者采访她的理由是,堂堂 女博士嫁给了一个来自农村的,比她小6岁的小区保安,这是一种向 传统婚恋观挑战的行为。当记者问她嫁给保安的理由时,女博士笑着 说,他善良、温和,我只图他人好,对我好,其他什么也不图。分析 当今年轻白领(无论男女)的择偶过程,我们会发现,随着年龄增长, 阅历的丰富,其择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 下面是一则网上征婚启示中提出的基本择遇条件:
• (3)复合主谓项联言命题(联主合谓命题) • [例]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
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
新,能够开拓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干 部。 • 其逻辑形式是:S1、S2是P1、P2。
• 3、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
• 联言命题的逻辑性质是:当联言支(Conjunct)都真时,联言命题为真;
• 2、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
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至6摄氏度,并且来自 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因此,在 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降低了80%。而同 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为主食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 也急剧减少。 • • • • • 由此可以推出: A.气温上升造成了南极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的竞争加剧 B.如果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都会灭绝 C.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威胁了帽带企鹅的生存 D.气温上升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

逻辑学课件: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学课件: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详细描述
否定后件式是一种推理规则,它指的是如果一个条件命题的后件(即“那么”后面的部分)为假,则 可以推导出该命题的前件(即“如果”后面的部分)也为假。例如,命题“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会 湿”中,如果地面没有湿(后件为假),则可以推导出没有下雨(前件也为假)。
假言推理规则
总结词
根据复合命题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例子
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 面会湿。”、“小明既聪 明又勤奋。”
复合命题的分类
并列复合命题
条件复合命题
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命题并列组合而成,逻 辑联结词为“并且”。
由一个条件子句和一个结论子句组合而成 ,逻辑联结词为“如果...那么...”。
选言复合命题
假言复合命题
由两个或多个相互排斥的简单命题中至少 选择一个组合而成,逻辑联结词为“或者... 或者...”。
02
|T|F|F|
|F|T|F|
03
04
|F|F|F|
或命题的真值表
总结词
当且仅当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时,或命题才为真。
描述
或命题用逻辑联结词"∨"表示,真值表 如下
或命题的真值表
P∨Q |P|Q|P∨Q|
|---|---|------|
或命题的真值表
01
|T|T|T|
02
|T|F|T|
03
|F|T|T|
04
|F|F|F|
非命题的真值表
总结词
当且仅当一个命题为假时,非命题才为真。
描述
非命题用逻辑联结词"¬"表示,真值表如下
非命题的真值表
¬P
|---|------|
| P | ¬P |

实用法律逻辑学 第四章 复合命题

实用法律逻辑学 第四章  复合命题

第二,假言命题前. 第二,假言命题前.后件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如: ①王╳╳可能是作案人,只要他那天在作案现场 ②自学可以成材,只要我们刻苦钻研,持之以恒 第三,联结项可以省略 第三, 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②“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英]奥卡姆 注意:联言命题的联结词也可省略,所以,没有 联结词的命题要分析其逻辑关系
假言命题一般的结构形式是: 假言命题一般的结构形式是: 如果P,那么q P q 符号表示为: (→读着蕴涵) P→q (→ )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真值表如下: P q P→q + + + + + + +
如果天下雨(P),那么路湿(q) (P),那么路湿 如: 如果天下雨(P),那么路湿(q) 你被传染了SARS(P) → 你就要发烧(q) P → q + + + + + + 因此,为真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它的肢命题真假有三种可能,不 可能出现“前件真,后件假”的情况
四.使用选言命题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 第一,一个为真的选言命题必须穷尽各种可 能的选言肢 第二,不同种类的选言命题不能混淆( 第二,不同种类的选言命题不能混淆(“要 严格使用) 么”严格使用)如: ① 高等院校的任务,要么是科研,要么是教学 ② 犯罪嫌疑或者是甲或者是乙或者是丙 第三,注意法律条文中“或者” 第三,注意法律条文中“或者”的理解和使 用 (T①∨T② ∨T③)+B
二.客观事物条件制约关系及假言命题种类 2.1客观事物条件制约关系 2.1客观事物条件制约关系
第一, 第一,充分条件制约关系 满足条件:有p必有q. 满足条件 p q 无p,q? p,q? 如: ①SARS→发烧 ②克隆→伦理观改变 ③触犯刑法→惩罚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复合命题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复合命题
2010-11-12 5
第二章 命题逻辑
把单个的命题作为不可再分的整体, 把单个的命题作为不可再分的整体,用 命题联结词把这些命题联结起来, 命题联结词把这些命题联结起来,组成更复 杂的命题,简称复合命题, 杂的命题,简称复合命题,然后去研究这些 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推理关 由此得到的逻辑理论叫做命题逻辑。 系,由此得到的逻辑理论叫做命题逻辑。 由于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 的推理关系实际上是由命题联结词决定的, 的推理关系实际上是由命题联结词决定的, 因此命题逻辑也称为“联结词的逻辑” 因此命题逻辑也称为“联结词的逻辑”。
逻辑学的核心课题是推理及其有效性的判 定。 而推理是由命题组成的, 而推理是由命题组成的,推理的前提和结 论单独看来都是一个个命题,于是, 论单独看来都是一个个命题,于是,对命题 的不同分析就导致对推理结构的不同分析, 的不同分析就导致对推理结构的不同分析, 并最终导致不同的逻辑类型。 并最终导致不同的逻辑类型。
三、命题的种类 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 规范命题和非规范命题
问题: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 问题: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
1、这份合同是有效的吗? 、这份合同是有效的吗? 2、为什麽需要政府,这种需要来源于何处? 、为什麽需要政府,这种需要来源于何处? 3、平面图形的“四色猜想”是正确的。 、平面图形的“四色猜想”是正确的。 4、2010年人类将登上火星。 、 年人类将登上火星。 年人类将登上火星 5、1+101=110。 、 。 6、我喜欢贝多芬的音乐。 、我喜欢贝多芬的音乐。 7、哎呀,那还得了! 、哎呀,那还得了! 8、请把门关上! 、请把门关上!
对命题的第一种分析方法是: 对命题的第一种分析方法是: 把单个命题看做不再分析的整体, 把单个命题看做不再分析的整体,称为 简单命题或原子命题, 简单命题或原子命题,通过一些联结词把它 们组合成为复合命题。以复合命题为对象, 们组合成为复合命题。以复合命题为对象, 研究它们各自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逻 辑关系,所得到的逻辑理论叫做“ 辑关系,所得到的逻辑理论叫做“命题逻 辑”。

法律逻辑学讲义复合命题推理

法律逻辑学讲义复合命题推理

3
2022/10/20
2.联言推理的有效式
■ 2.1.分解式
(分析思维
(p1∧p2∧……∧pn→pi(1≤i≤n)
■ 2.2. 组合式
(p1;p2;……;pn)→(p1∧p2∧……∧pn)
■ 或者
p1
p2

(综合思维
Pn
∴ p1∧p2∧……∧pn
4
2022/10/20
3.运用联言推理应注意的问题
7.侦查工作和审判工作中运用假言推理的差异
■ 7.1.侦查工作中运用假言推理的特点
■ 侦查工作中经常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和否定后件式来确定和否定犯罪嫌疑人
(1确定嫌疑人的推理模式 如果p那么q, q, 所以,p
(2否定嫌疑人的推理模式 如果p那么q, 非 q, 所以,非p
35
2022/10/20
❖ 如果某对男女嫖娼卖淫,则必然独处一室;
❖ 本案男女二人独处一室; ❖ 所以,本案男女是嫖娼卖淫。()
21
2022/10/20
实例解析二:痞子蔡的逻辑
❖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我有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
❖ 该段议论中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 其推理形式为:
■ 7.2.审判工作中运用假言推理的特点
■ 审判工作中经常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 式和否定前件式来确定某种行为是否具有某一法律 效果
(1确定法律效果的推理模式 如果p那么q, p, 所以,q
(2否定法律效果的推理模式 如果p那么q, 非 p, 所以,非q
36
2022/10/20
四、二难推理(dilemma —— 一种特别的演绎推理

复合命题与推理详细讲解

复合命题与推理详细讲解

复合命题与推理讲解【复合命题,是指由简单命题通过联结词而构成的命题。

由于联结词的不同,复合命题就有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等不同的种类形式。

】3、1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1、联言命题联言命题就是断定事物的若干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

例如,“鲁迅是文学家并且是思想家”。

联言命题的一般公式是:p并且q;也可表示为 p∧q 。

其中,“并且”(现代逻辑上通常用符号“∧”表示,涵义为“合取”)为联结词,p、q称为联言肢(联言命题的肢命题)。

日常语言中的“…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的语词都是“并且”的意思。

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则其每一个肢命题都必须是真的。

只要有一个肢命题假,则联言命题就是假的。

联言命题的真假特征可以表示如下:2、联言推理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命题,并且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特征所进行的推理。

一个联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其所有肢命题是真的。

联言推理的推理形式有分解式和组合式。

分解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个联言命题为真推出其任一肢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

公式是:p并且q p并且qp 或者 q组合式就是由前提中一些肢命题为真推出这些肢命题所组成的联言命题为真的联言推理。

公式是:pqp并且q应用例:例题1-联言推理■李娜心中的白马王子是高个子、相貌英俊、博士。

她认识王威、吴刚、李强、刘大伟四位男士,其中只有一位符合她所要求的全部条件。

(1)四位男士中,仅有三人是高个子,仅有两人是博士,仅有一人相貌英俊。

(2)王威和吴刚都是博士。

(3)刘大伟和李强身高相同。

(4)每位男士都至少符合一个条件。

(5)李强和王威并非都是高个子。

请问谁符合李娜要求的全部条件?A.刘大伟。

B.李强。

C.吴刚。

D.王威。

例题2-联言推理■只有具备足够的资金投入和技术人才,一个企业的产品才能拥有高科技含量。

而这种高科技含量,对于一个产品长期稳定地占领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哪种情况如果存在,最能削弱以上断定?A.苹果牌电脑拥有高科技含量,并长期稳定地占领着市场。

逻辑学复合命题

逻辑学复合命题

如果p、q分别表示两个选言支,则不相容选言命题的 命题形式:
要么p,要么q
符号表示:p∨.q
.
(3)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
根据定义,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有而 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二支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表:
p 根据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可得如下推理规则:
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必无后件 ,有后件必有前件, 无后件必无前件。
例如: 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
自然语言中,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假言联结词的语词: “当且仅当”、“如果……则……;并且,只有……
才……”等 现代逻辑中,一般用“ ”表示,读作“等值”
如果用p表示前件,q表示后件,则充分必要条件假言 命题的命题形式:
逻辑学
复合命题的结构: 支命题+联结词
构成复合命题的 命题
命 题


把支命题联结起来的 语词
逻 辑 常 项
范例
二、命题联结词的种类
根据命题联结词不同,复合命题分为: 联言命题——常用联结词“并且”等
他违法并且受到了处罚。 选言命题——常用联结词“或者”等
他要么有罪,要么无罪。 假言命题——常用联结词“如果……那 么……”等
(二)真值形式的种类及其判定 1、真值形式的种类
重言式 真 值 形 矛盾式 式
命题变项在任意赋值下都真 命题变项在任意赋值下都假
非重言的可真 命题变项在有的赋值下真,而在另外的赋

值下假
例如: (p ( q ) q ) p
pp
pq
2、真值形式的判定 (1)真值表方法
真值表方法可以用来判定重言式、矛盾式、非重言的 可真式和真值形式之间是否等值。 判定下列命题是否等值 1、 ﹃ p ∨ ﹃ q 与 ﹃ (p ∧ q) 2、(p∧q)→r 与 p ∨ (q → r)

4逻辑学讲义四

4逻辑学讲义四

提出的一双对偶关联定理,数学、逻辑学中通称
“德·摩根律” ~(p∧q)←→(~p∨~q)
~(p∨q)←→(~p∧~q)
否定“合取”得“析取”,否定“析取”得“合取”; 否定“肯定”得“否定”,否定“否定”得“肯定”。
• 某矿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关于事故的 原因,甲乙丙丁四位负责人有如下断定: 甲:如果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那么 肯定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乙:确实有人违反了操作规程,但造成事故的直 接原因不是设备故障。 丙: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实是设备故障,但并 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丁: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 断定都不可能为真,除了 A.甲的断定为真,有人违反了操作规程。 B.甲的断定为真,但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C、乙的断定为真。 D.丙的断定为真。 E.丁的断定为真。 • B
⑤ 只有陈××去过作案现场,他才是本案作案人。
2.五种常用的逻辑联结词
联结词 并非 并且 或者
如果..那么 只有--才 当且仅当--才
名 称 否定词
符号表达 ~, ¬, — ∧
命题的结构形式
合取
析取 蕴涵
~p;¬p; P p∧q p∨q p→q p←q p←→q

→ ← ←→
逆蕴涵
等值
(2).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truth table)
• 对题干条件做“假设”分析。 (1)题中提示:三个判断一真两假。分析①② 两个判断都是要么录取甲而不录取乙;要么录取乙 而不录取甲,究竟录取谁却不能确定。但两者语 义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真或假”也必然相 同。 因为(p→q)←→( ~ q → ~ p ) • 假设两者“同真”则不合题义(题:只有一真), 即可推知①②两判断都假。 (2)剩余的判断③“甲被录取”就是真的。 (3)根据“甲被录取”真,又知道①②都假, 可推出:乙也被录取。正确答案为A。

【逻辑学课件】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学课件】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第四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命题与推理概述
(一)判断、语句和命题 1. 判断 • 判断是对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例: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断定一个事实)真 堪培拉是历史名城。(断定一个事实)假 如果不努力,就不能取得好成绩。(断定一个条件) • 判断的逻辑特征:(i)有所断定;(ii)有真假。 判断的真假情况在逻辑上称为判断的“真假值”, 简称“真值”。普通逻辑不研究具体判断的内容 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研究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判 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例 1:
隰朋的推理
•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 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 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 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 遂得水。 • 水是蚂蚁生存的必要条件,蚂蚁总是在水源附近营 巢筑穴,所以,找到了蚁穴,掘地就能得水。
从我记事的第一天起,太阳从东方升起, 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第三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 一直到今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所以,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 (归纳推理)
我国河北省昌黎县和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在纬度位 置、气候等方面非常相似。 法国的波尔多地区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区。 所以,我国河北省昌黎县也能成为世界著名的葡 萄酒产区。 (类比推理)
3. 命题 • 表达判断的语句称为命题。 • 判断和命题不是同一个东西,二者的关系为:判断是 一种思想,而命题则是表达判断的语句。与判断一样, 命题也有真假。 • 由于研究判断总是通过研究命题来进行的,因此后 面对“判断”和“命题”不再作严格区分。 • 命题形式: 所有的鸟都会飞。所有S是P 有的人永远是正确的。有S是P 小李或者学过英语或者学过法语。p或者q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湿。如果p那么q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逻辑学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 在某市一条最繁华的大街上,有一家百货 商店被人盗窃了一批财物。事情发生后, 公安局经过侦察拘捕了三个重大嫌疑犯。 他们是甲、乙、丙。后来,又经审讯,查 明了以下事实: ①罪犯带着赃物是开车逃掉的 • ②不伙同甲,丙决不会作案 • ③乙不会开车 • ④罪犯就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个或一伙, • 由此一定可推出( )。 • A.甲有罪 B.甲无罪 • C.乙有罪 D.乙无罪

• •
非p
所以, q ((p∨q) ∧¬ p) → q
(二)不相容选言推理
• 1、定义:不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 有一个是不相容选言命题,并根据不 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进行的推理。 • 2、规则: • (1)肯定一个选言肢,就要否定其它 所有的选言肢。 • (2)否定一个选言肢以外的选言肢, 就要肯定余下的那个选言肢。
• 在现代汉语中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还可 表达为:“可能……也可能……”,“也 许……也许……”
• 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表(逻辑值) •
p 真 真 假 假 q 真 假 真 假 p∨q 真 真 真 假
• 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特征:只有当每一个 肢命题同时为假时,相容选言命题才假。 否则就真。
(二)不相容选言命题
• 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法度严明。秦孝 公有一幕僚,号称天下第一智者,犯下过失,按 律当斩。秦孝公惜才,想救他一命,但又不能破 秦律。于是他就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行刑方式,希 望智者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拯救自己的生命。 刑场上站着两个武士,手里各拿着一瓶酒。 • 秦孝公告诉智者: • 第一,这两瓶外观上看不出区别的酒,一瓶是美 酒,一瓶是毒酒; • 第二,两个武士有问必答,但一个只回答真话, 一个只回答假话,并且从外表上无法看出谁说真 话谁说假话; • 第三,两个武士彼此间都互知底细,即互相之间 都知道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拿毒酒或美酒。

2013法律逻辑学讲义(第四讲)+复合命题

2013法律逻辑学讲义(第四讲)+复合命题
■ ■


(1) “S1、S2 ……Sn中至少有一个是P”句式 表达一个N肢的选言命题; 例如: ● 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作案人 若令 p = 甲是作案人 q = 乙是作案人 试比较: r = 丙是作案人 ●他们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是知情人 则其逻辑形式为: SIP ● (p ∨ q ∨ r)



例如: ● 甲、乙、丙都是知情人 若令 p = 甲是知情人 试比较: q = 乙是知情人 ● 他们三人都是知情人 r = 丙是知情人 则其逻辑形式为: SAP ● ( p ∧ q ∧ r)
19
2015/12/26
(2)“S是P1、P2……Pn ”句式 表达一个N肢的联言命题; 例如:张三的同谋是李四和王五 (3)“虽然p,但是q”等转折复句 表达(p∧q); ; 例如: ①虽然我们有一千多万党员,但是在全国人口 中仍然只占极少数(毛泽东) ②甲是法官,而乙不是法官
33
2015/12/26

课堂练习 +- ± - + + ± +
); )。 );
◆(1)若已知( A ∨ B ∨ ~ C )为假,则可知:
① (~ A ∧ C ) 为(
+
②( B ∨ D )为( ③( C ∨ E )为(
+
±
34
2015/12/26

课堂练习
(2)若已知( A∨ B∨ C )为真,且已知A假,B假, 必然真 则可知 C为( )。 (3)若已知( A∨ B∨ C )为真,且已知A真,B真, 可真可假 则可知 C为( )。
1
2015/12/26
第四讲
——关于复合命题的逻辑知识
命题论

第四章 复合命题

第四章 复合命题
例如:①虽然我们有一千多万党员,但是在全国人口中仍 然只占极少数。(毛泽东) ②李某去过作案现场,而陈某没有去过作案现场。
4、“不仅p,而且q”等递进复句表达( p
q)
例如: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
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 (毛泽东)
5、“既p,又q”等并列复句表达( p q)
选言肢是否穷尽的问题
选言肢是否穷尽的问题:就是指一个选言命题的选

言肢是否考虑到了某一事物情况的各个可能情况的 问题。若是,则选言肢已穷尽,反之,选言肢未穷 尽。 例如: ①该死者或者是自然死亡,或者是非自然死亡。 (穷尽) ②该死者或者是自杀,或者是他杀。(未穷尽) ③本案作案人或者是张三,或者是李四(无法确知 是否穷尽) ④本案作案人只能或者是张三,或者是李四。(假 定选言肢穷尽)
二、逻辑结构与典型模式
p 或者 q; (p q)
其中:
P、q——变项:肢命题,称为选言肢或析取支
或者( )——常项:选言联结词,亦称析取词 (p q)在现代逻辑中称为析取式。
三、常见非标准语句表达式
1、“s1、s2……sn ”中至少有一个是p”句
式,表达一个N肢的选言命题;
例如: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作案人。
第四章
复合命题
某海关缉私队要充实海上特别行动小组的缉
私力量。已初步商定了如下方案: ①如果吴某参加,则邱某也参加; ②如果赵某不参加,则孙某不能不参加; ③如果吴某不参加而赵某参加,则队长参加; ④队长和副队长不能都参加; ⑤上级已决定副队长参加。 在当前情况下,邱某和孙某是否参加该特别 行动小组?请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假,则可知C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015/12/26
2.逻辑结构
(1)逻辑变项 肢命题(component or sub-proposition): 作为复合命题直接构成成分的命题 记作p,q,r……;p1、p2……pn (2)逻辑常项 逻辑联结词(logical connective): 联结肢命题的概念
4
其中: p、q—变项:肢命题,称为联言肢(conjunct),亦 称“合取支” 并且(∧)—常项:联言联结词,亦称合取词 (p∧q)—现代逻辑中称为合取式(conjunction)
18
2015/12/26
3.常见非标准语句表达式
(1)“S1、S2……Sn是P”句式 表达一个N肢的联言命题;
她并非美丽又大方←→或者她不美丽,或者她不大方
38
2015/12/26
联言命题的负命题、选言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 值式,是英国逻辑学家De Morgan(1806-1871) 最先提出的一双对偶关联定理,数学、逻辑学 中通称“德· 摩根律”。 ■ ~(p∧q)←→(~p∨~q) ■ ~(p∨q) ←→(~p∧~q)
+
+
-
-
+
由上表可知:
~~p ←→ p
任一负命题(~~p)都等值于其肢命题(~p) 的矛盾命题(p)
14
2015/12/26
6.直言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
SAP ~(SAP ) SAP SOP SAP

■ ■ ■ ■ ■
否定“全称”得“特称”,
~(SEP ) SEP SIP SEP
31
2015/12/26
4.选言命题的真值表及其逻辑性质
p ① ② ③ ④
由上表可知:
q + + -
p∨ q
+ + -
+
p∨q ---
+
+ -
一个选言命题为假,当且仅当其所有选言肢都假。
32
2015/12/26
并联电路
p ① ② q p∨q ③ ④
p + + -
q + + -
p∨ q + + + -
4.1.复合命题的真值(truth value)
复合命题也有真、假两种逻辑值。 任一命题的真假,从最终的意义上说,都取决于其是 否与它所反映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若符合,则真,反 之,则假。 例如:“甲是四川人,并且,乙是四川人”这一命题 的真假,就取决于它是否合符实际。
6
2015/12/26
12
2015/12/26
4.负命题的真值表及其逻辑性质
~p 的真值表
p


~p +
矛 盾 命 题
+
-
由上表可知:
任一负命题(~p)与其肢命题(p)间具有矛盾关系。
13
2015/12/26
5. 负命题自身的负命题与双重否定律
并非 ( 并非p )
~p的真值表
~(~p)
~~p的真值表
p
① ②
~p -
~(~p )
21
2015/12/26
4.联言命题的真值表及其逻辑性质
p

② ③ ④ 由上表可知:
q
+
+ -
p∧q
+
+
+ -
p∧q +++
-
一个联言命题为真,当且仅当其所有联言肢都真。
22
2015/12/26
p
q
串联电路
p∧q
p

② ③ ④
q
+
+ -
p∧q
+
-
+
+ -
23
2015/12/26
比丸知冤
吴国太子孙登骑马出行,突然一弹丸从身边射过。手下四处搜寻 只有当 射丸之人,恰巧看见一个人手持弹弓,身带弹丸,就定他是作案者, 把他抓了起来。此人大喊冤枉。 时间、地点、弹弓、与射来相同的弹丸 孙登说:“他身上带的弹丸与射过来的弹丸完全不同,作案人怎 所有联言支都真才行。 么会是他呢?快放了他。”
(注:“ + ”表示“真”,“ - ”表示“假”, 以下同)
8
2015/12/26
4.2.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truth table) 用来定义、显示、判定复合命题真值的 逻辑图表,叫做真值表。
9
2015/12/26
二、负命题与直言命题的负命题


1.负命题的定义
负命题(negation of proposition)就是通过否定一个 命题而构成的复合命题,或者说,断定一个命题为 假的复合命题。 ■ 例如: 所有懂法律的人都是律师 这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
35
2015/12/26
5.析取交换律
p
① ② ③ ④ + + -
q
+ + -
p∨ q
+ + +
q∨ p
+
+
+
-
-
(p∨q)←→(q∨p)
36
2015/12/26
6.选言命题、联言命题的负命题与 德· 摩根律(De Morgan's Law)
并非“p或者q” 根 据 定 义 “p或者q”是假 的 ~(p∨q) (第4行)
SEP SIP
左侧的公式称为:
否定“特称”得“全称”;
~(SIP ) SIP SIP SEP SOP
等值式( ) ~(p) equivalence ←→ (~p)
否定“肯定”得“否定”,
SOP SFP SAP

~(SOP ) SOP ~(SFP ) SFP
SFP SNP SNP SFP
并非 “所有懂法律的人都是律师 ” 这就是否定上述全称肯定命题所得到的负命题。
10
2015/12/26
2.负命题的典型模式
并非p; ~p; ¬p;
p
11
2015/12/26
3.负命题的常见非标准语句表达式
(1)“p是假的”、“p是不可信的”句式表达~p; 例如: “只有家庭贫寒的人才会犯盗窃罪”是假的。 (2)“不可能p”(“p是不可能的”)句式表达~p; 例如: 不努力学习而能取得好成绩,这是不可能的。 (3)“(并)不是p”句式表达~p。 例如: (并)不是所有被告人都是罪犯

27
2015/12/26
2.逻辑结构与典型模式
p或者q; ( p∨ q)
其中: p、q——肢命题(变项),称为选言肢( Disjunct, 亦称“析取支” ) 或者(∨)——选言联结词(常项),亦称析取词 (p∨q)在现代逻辑中称为析取式(disjunction)
28
2015/12/26
3.常见非标准语句表达式
否定“合取”得“析取”,否定“析取”得 “合取”; 否定“肯定”得“否定”,否定“否定”得 “肯定”。
39
2015/12/26
7.关于不相容选言命题
根据选言肢反映的事物情况是否可以并存,选 言命题也可分为相容(compatible)选言命题和 不相容(exclusive)选言命题两类。
例如:
2015/12/26
3.五种常用的逻辑联结词
联结词 并非 名称 符号表示 与肢命题构成的 命题形式
否定词 合取词 析取词 蕴涵词 等值词
~; ¬; — ~p; ¬p; p ∧ ∨ → ←→ p∧ q p∨ q p→q p←→q
并且
或者 如果…那么… 当且仅当…才…
5
2015/12/26
4.复合命题的真假值与真值表



例如: ● 甲、乙、丙都是知情人 若令 p = 甲是知情人 试比较: q = 乙是知情人 ● 他们三人都是知情人 r = 丙是知情人 则其逻辑形式为: SAP ● ( p ∧ q ∧ r)
19
2015/12/26
(2)“S是P1、P2……Pn ”句式 表达一个N肢的联言命题; 例如:张三的同谋是李四和王五 (3)“虽然p,但是q”等转折复句 表达(p∧q); ; 例如: ①虽然我们有一千多万党员,但是在全国人口 中仍然只占极少数(毛泽东) ②甲是法官,而乙不是法官
■ ■


(1) “S1、S2 ……Sn中至少有一个是P”句式 表达一个N肢的选言命题; 例如: ● 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作案人 若令 p = 甲是作案人 q = 乙是作案人 试比较: r = 丙是作案人 ●他们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是知情人 则其逻辑形式为: SIP ● (p ∨ q ∨ r)
q
+ -
p∧q
+
-
q∧p
+ -


-
+
-
-
(p∧q)←→(q∧p)
26
2015/12/26
四、选言命题(disjunctive proposition)


1.定义
选言命题,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 (选言命题对应于选择复句) 存在的命题。 例如: ①或者是你听错了,或者是他说错了 ②本案被害人要么是自杀,要么是他杀
①学习效果不好,可能是学生的原因,也可能是教师的原因 (相容选言命题) ②这个作案人或者是本地人,或者是外地人 (不相容选言命题) ③本案作案人或者是张三,或者是李四 (难以确知其选言肢是否相容)
20
2015/12/26
(4)“不仅p,而且q”等递进复句表达(p∧q) 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