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教材PPT

合集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大全(很多很全的课件)PPT

中华传统文化大全(很多很全的课件)PPT
品味经典
33
ppt
海海
活 活 部高
报 讲 解 : 张 诚 信
报 制 作 : 张 嘉 丽
制 作 : 陈 阁 夫
动 主 持 : 陈 阁 夫
动 策 划 : 谢 拓
二 ( ) 班 团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 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 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 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 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 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 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 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 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
C、生气
D、美观
8、茶叶是一种——饮品。( A、养生 C、治疾
) B、保健 D、休闲
9、西湖龙井产于——。( )
A、广东茂名
B、山西太原
C、湖南长春
D、浙江杭州
10、黄山毛峰产于——。( A、安徽黄山 C、湖南长沙
) B、安徽太平 D、海南海口
11、中国著名黄茶之一是——。( )
A、君山银针
B、信阳毛尖
茶 条 索 纤 细 , 卷
州 市 太 湖 洞 庭 山
庭 碧 螺 春 茶 产 于
;清,形碧碧曲。江
汤爽白条诱绿成碧苏
黄山毛峰
滋 味 醇
滋 味 :
锋 ; 白
外 形 :
绿 茶 。
醇 甜 ,
久 耐 泡
柔 软 细
山 。
平 县 以
黄 山 毛
厚嫩毫细颜成,嫩茶南峰
清回毫显扁色为香,芽,茶
澈甘香,如:茶气叶格歙产
一女拣碎的杯子、碗,手一定被割破,一定 出血,一定被男用嘴巴吸手指,一定说:你 怎么这么不小心?

中国传统文化ppt-PPT(精)

中国传统文化ppt-PPT(精)

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正是以开放的胸襟不断吐故纳新,中华文明才得以五千 年绵延不绝。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四个内涵:以人为本、以义为上、家国情怀、天人合一。
近年来,传统文化持续升温。中国人面向世界拥有了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多人、 特别是年轻人不仅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投身其中,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发扬注入源 头活水。他们以年轻人的理解和表达为传统文化增添时代新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推陈 出新,并广泛借助新媒体力量,不断扩大海内外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 力“圈粉”。
总论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在长期实 践中,中华民族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道德规范,如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 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记载了古人丰富的道德 理念、道德规范和懿德美行,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值得我们深入 挖掘、大力阐扬,推动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凝聚强 大精神力量、提供坚强道德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ppt-PPT (精)
演讲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汉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 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源于三皇五帝、夏朝、殷商、西周,流行于 东亚,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历史演变,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如今, 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从诗词歌赋到笔墨纸砚,从梨园春色到丝竹弦乐,越来越多人爱 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正以全新的打开方式融入时代生活,带给大众丰厚的精神滋 养。
谢谢

《传统文化》课件

《传统文化》课件

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传 统文化的艺术特点,形成 新风尚,吸引更多年轻人 参与。
融合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 结合,通过网络、影视等 多种形式,让传统文化活 力更加充沛。
结论和展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通过不 断地弘扬与发扬来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 新时代的到来。
民间艺术
茶文化
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 剪纸、年画、灯笼等,反映 出中国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国人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 史,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一大突出特点。
四大传统文化的概述
文化
儒家文化
注重人际关系、社会和谐,提倡仁爱、 礼仪、诚信。
佛家文化
关注心灵觉醒、坚信因果报应,主张禅 修、般若等修行方式。
《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包括文化、历史、哲学、美学、宗 教等多个领域。本课件将为您带来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总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它包括文学、艺术、 哲学、历史、政治、宗教、美学等多个方面。
书法
中国书法是中国艺术中的瑰 宝,赏书法可以感受到中国 文化的艺术魅力。
2 清明节
3 端午节
踏青、扫坟、包粽子、 斗彩蛋。
吃粽子、龙舟竞渡、 挂艾叶、蒸香团。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传承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特色、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传统文化需要注重创新新的生机和活力。
传承
各类文化院校、博物馆、 非遗保护机构等,致力于 传承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 髓。
京剧
京剧是中国四大戏曲之一,是中国 文化艺术的瑰宝。

中国传统文化PPT(含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PPT(含内容)
以津张,是 捏,”它北 泥家创创方 人境始始流 为贫人于传 业寒叫清的 ,,张代一 养从明末派 家小山年民
,。
泥 人 张
趣反瞬色中
味面间,的
性 。
人 物 。 他 的 作 品 具 有 浓 厚 的
的 形 象 , 有 正 面 人 物 , 还 有
有 表 现 劳 动 人 民 现 实 生 活 中
人 物 , 也 有 小 说 戏 曲 中 的 角
重龙其在久日春

,。
元 宵 节
著并月五清 名称初的明 “为一中节 鬼中的元与 节国寒节七 ”三衣、月 。大节十十

植扫三古五清 树墓月时百明 节节节又多节 、、、叫年已 鬼扫祭踏历有 节坟祖青史两 等节节节,千 。、、、
清 明 节
质一清明是中在二后公
文批明。节,二十为历
化国节二日既十四清四
遗家被零的是四节明月
张 明 山 的 泥 人 , 有 民 间 故 事
一都独创经
个喜具作过
昵爱一了数
称他格一十
:的而万年
作蜚多的
fēi

件辛
,声作勤
亲四品努
切海。力
地,他,
送老的一
给百艺生
他姓术中
泥 人 张
的 综 合 体 现 。
美 术 、 杂 技 等 各 艺 术 行 类
学 、 音 乐 、 舞 蹈 、 武 术 、
歌 舞 演 绎 故 事 , 是 包 括 文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 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 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 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 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

识和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国际影响
01
02
03
04
传统文化在国 际上的传播和
影响
传统文化对世 界文化的贡献
和影响
传统文化在国 际文化交流中 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文化在国 际上的保护和
传承
4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 承
文化遗产保护
01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演讲人
目录
壹传
统 文 化 的 历 史
贰传
统 文 化 的 种 类
叁传
统 文 化 的 价 值
肆 与传
传统 承文
化 的 保 护
1
传统文化的历史
起源与发展
起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经 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 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02
小说:四大名著、《红 楼梦》、《西游记》等
03
戏剧:京剧、豫剧、越 剧等
04
书法:楷书、行书、草 书等
05
绘画:山水画、花鸟画、 人物画等
06
音乐:古琴、二胡、笛 子等
民俗习惯
01 02 03 04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等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02 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 强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
03 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承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重要途径。
04 传承文化遗产的措施:加强文化遗产传承机构建设,加强文 化遗产传承宣传教育,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湛 的建筑技艺著称。
颐和园
位于北京,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闻名于世。
拙政园
位于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的园林布 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原则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 好传统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易行。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 经典,强调万物圆融无碍的
思想。
04
05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 经典,注重止观双修和实相
论。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01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涉 及哲学、艺术、文学等 领域。
02
佛教的慈悲、平等、中 道等思想对于现代社会 具有积极意义。
03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完整版
目录
•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 道家思想及其影响 • 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 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 学艺术、礼仪制度、生活方式及其物化形式等等。
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阐述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和影 响。
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概述法家学派的起源、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详细阐述韩非子的法、术、势等法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当时的 政治、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传统文化系列 课件(共18张PPT)

传统文化系列  课件(共18张PPT)
墨家 医家 兵家
中国的传统文化---- 琴棋书画
知 识

笛子、二胡、古筝、萧 笛、鼓、古琴、琵琶。 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 散》、 《平沙落雁》、

中国象棋、中国围棋,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棋盘; 对弈、棋子、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 文房四宝(毛笔、墨、 砚台、宣纸)、木版水 印、甲骨文、钟鼎文、 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中医
传统文化
• 中医、中药、 • 《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 • 《脉 经》、《本草纲目》、 • 《千金方》《神农本草经》、 •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学
传统文化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中 国
传统文化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目录
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传统文化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 现实生活中的展现。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对联
传统文化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 整,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 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 子 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 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 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 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图文)全文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图文)全文
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又分为优性文化与劣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即中 性文化。所谓优性文化,一般指先进的科技、发达的教育、 优质的服务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 现实,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性 等。而吸毒、卖淫、同性恋、高犯罪率和颓废思想等文化糟 粕,即属劣性文化。有人亦称其为畸形文化、鸦片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 化。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 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 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文化的定义——
族民时本就学品狭造的一是的文纯狭 性族代质是、,义的方般人内学粹义

格心性的比艺诸的一式而类容、精的

。理相、物术如文切和言一,艺神文

精结最质、制化成能,切是术创化 神合核和科度,果力广精一、造是

的形心精学、特,以义神种道的人

——文化的性质——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低劣之分。但这些因素是可以转化的,由于时代不同,同是 一种文化,它在这个时代是先进的,过了几个世纪,甚至仅仅一个世纪,先进文化就变成落后的文化,这 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一、大陆民族的文化 二、农业社会的文化 三、宗法制度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文化包括文明,它的范围比文明更广泛。因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而 文明属于文化活动的成果、表象。
——文明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t课件

02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03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04
文化产业
0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03
文化产业的创新:文化产业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02
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04
0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03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04
传统文化与国际交流: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国际交流
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01
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传播和推广
02
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和意义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01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中
02
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03
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展览、实践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04
文化自信
01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03
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挑战和机遇
04
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普及
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
01
传统文化教育在社区、家庭等非正式教育中的作用
02
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
03
传统文化教育在提高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19
05
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 响
Chapter
2024/1/28
20
汉字文化圈形成与发展
汉字起源与演变
介绍汉字起源、构造原理及演变过程,展示汉字独特魅力。
汉字文化圈范围
阐述历史上受汉字影响国家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汉字在当代影响
分析汉字在信息化时代作用,探讨汉字对未来文明贡献。
2024/1/28
经典建筑与园林赏析
选取著名古建筑与园林进行赏析,如故宫、颐和园等,领略传统建 筑与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15
04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Chapter
2024/1/28
16
古代教育制度及影响
太学、国子监等官办教育机构
自汉代起,设立太学等官办教育机构,为士人提供学习场所,培养了大量人才,对古代教 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4/1/28
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 断的古老文明。
涵盖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科技等多个领 域,具有极高的思想深 度和艺术价值。
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 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 格局。
5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共处,追求“天人合一 ”的境界。
02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传统文化教 育。
2024/1/28
25
创新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利用新媒体平台
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 传统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打造文化品牌
通过创作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动漫游戏、音乐舞蹈等,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秋节
又称“团圆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秋夕 祭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习俗包 括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
2024/3/26
18
重阳节、冬至节等节日起源及习俗介绍
重阳节
又称“登高节”,起源于秋游去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登高、 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冬至节
又称“冬节”,起源于汉代,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 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习俗包括吃饺子、喝汤圆、祭祖等。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 件
2024/3/26
1
2024/3/26
• 引言 •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 •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与庆祝活动 •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影响 •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园林艺术特色 • 总结与展望:传承创新,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2
01
引言
2024/3/26
位于福建省南部山区,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 筑形式,以其厚重的土墙和圆形的外观而闻 名于世。
2024/3/26
26
园林艺术设计理念及代表作品解读
2024/3/26
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通过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将自 然山水与人工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诗情画意的园林 空间。
指南针
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大大提高 了航海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推动
了地理大发现和全球化进程。
21
天文历法成就概述
2024/3/26
天文观测
01
古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和记录,如浑天仪、
简仪等。
历法制定
02
中国历法以农历为基础,根据天文观测数据制定,如夏历、太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共75张ppt)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共75张ppt)

一、董仲舒的神学思想和三纲五常伦理观 儒学由先秦百家争鸣的一家变为“独尊儒术”, 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 他以奉天法古为旗号,先王之道为楷模,宣扬王权神授,建构 了天人感应为核心、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体系。他写《春秋 繁露》,为三纲五常的始作俑者。他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 化民成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 文化提供了蓝本。其理论以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 建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孝为纽带,以移孝作忠为目的, 实现家族政治化和国家家族化。在义利上,他提倡“正其谊不 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在政 治上,他主张礼乐教化、德政为主、刑罚为辅。在思想文化上, 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统一思想的最后一道工序。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及其仁礼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产生于 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孔丘)为代表,经典为 四 书 五 经 ——《 大 学 》《 中 庸 》《 论 语 》 《 孟 子 》《 诗 经 》 和 《 尚 书 》《 礼 记 》《 乐 经 》《 春 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出自《尚书》“予仁 若考”,指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以 仁释礼,仁礼结合。“礼”首先指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指 伦理道德规范。从政治作用看,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从修 养主体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 血缘关系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看忠恕是为仁 之道。“仁学”即“人学”,其特点:一是服务国家政治, 二是植根血缘基础,三是强调伦理本位,四是重视主体能
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节 围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目标与逻辑思路。
立志做圣贤。
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的若干思考
核心 关键
(七年级目录)
(九年级目录)
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的若干思考
传统文化课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接受 能力,分阶段进行
核心
明道。高中阶段关明键修、齐、治、平之大道,孔子十有
高中 阶段
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即志于道,志于修、齐、治、平 的大道之学。
贰·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的三个主要依据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
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 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 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 基本国情。 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 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心。
机补充。


• 3 .实践性

本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行合一,追求对优
秀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和践行的高度统一,注重引导
学生把所学内容转化为价值评判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在教学
方式上,注重与中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
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与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密切结合。
今年,省教育厅又召集起草小组系
《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形成过程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简称《传统文化》课程) 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 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具有人文性、 独立性、实践性、开放性。
• 我们的初中课程设计:始于立志,终于人皆可以为尧舜,立 志为圣贤。以五伦为大轴,要求学生自知自爱,自立自强, 孝亲尊长,敬师爱友,成就圣贤人格。
3.高中学段
• 对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进行比较系统、深入地研读、反思,了解传 文化统经典的精髓,温故知新,推陈出新,继承、弘扬中华传统 美德;进行中外对比,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教材以经 典书目,设置课程编排体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 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 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人格
养成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 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 创新。
壹·传统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精神基因传承工程,是人格养成教育
“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 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 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的编写思路及教学建议
传承 传播
目录
壹· 传统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精神基因传承工程, 是人格养成教育
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及其教 法建议
壹·传统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精神基因传承工程,是人格养成教育
全球化时代里,每一个民族都是地球村的村民,文化是每一 个民族的标识与徽记。
• 省教育厅又两次召开座谈会,讨论、修订。 9月,讨论稿又分送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志民,曲阜师范大学原校长傅永聚,山东大
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王育济,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 所所长涂可国等专家征求意见,专家们对《纲要》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修改建议,起草 小组再次修订。
10月,省教育厅召开专家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二司等领导、专 家,领导、专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建议,起草小组再次修订。
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 纲要》形成的过程
2015年5月,根据习总书记有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和教育部指导纲要具体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召开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中小学教师与校长参加的座谈会,成立了由齐 鲁师范学院、孔子研究院、民进山东省委、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起草 小组。起草小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经过十几次反复修改,完成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初稿。
广闻博识(与经典相关的知识点,以知见德,以识 成德)
余力学文(经典引伸,强化经典,重回经典,具 体教学中可教可不教)
学以致用(反省、实践、开放、关怀,可实 践、可操作重在身体力行)
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的若干思考
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方式
有了课程,就需要教。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1、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认识,自觉担当培育 与民族精神的基因责任。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教学相 长。 2、老师改变教授语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要用 教语文的方式教传统文化课。语文:是由词到句,由句 到文(文章),要求学生识字解文,训练听、说、读、 写,是语言教育;而传统文化教育,是人格教育,重在 养成 ,不要求学生一上来就识字、去写字、抄经文, 重要陶冶与熏染、浸润与养成。
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的若干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 性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诵读 为依托,以中华美德为灵魂,通过对中国传统人文 知识、天文地理、文学艺术、书法绘画、园林建筑、 风俗习惯等知识的了解,全面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 它不同于语文、历史、政治、思品、社会等课程, 有着自己独特内涵与外延的课程体系,独立性、人 文性、开放性、实践性等是其品格。
贰·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的三个主要依据
《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简称《传统文化》课程) 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育中小学生正确价 值观、高尚情操和传统美德为主要目标的地方课程。具有人文性、 独立性、实践性、开放性。
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的若干思考
传统文化课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接受
能力,分阶段核进心行
修身:主要是行关为规键范教育与爱心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
小学 阶段
习惯,以在小学生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
我们的设计:从好学始,一年级第一课,人不学,不知我。
最后一课,六年级第32课,少年君子。
总体目标与逻辑思路:学做少年君子。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壹·传统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精神基因传承工程,是人格养成教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国 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 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 始。只有修好身,才能理好家、治好国。中国人讲的家既 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文化、责任文化,为国尽忠、在家尽 孝,天经地义。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 信礼义廉耻。这些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 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 八个字。
• 4、开放性
• 本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兼收并蓄各种优 秀文化。本课程还要兼顾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以及外国优秀文化。
课程内容
• 1.小学学段 • 以儒家经典及蒙学经典中的格言、章句诵读为主,开展经典
启蒙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好学、习礼、孝亲、尊师、友善、诚 信、勤劳等方面的优秀美德,养成善良、谦恭、简朴、礼让的优 秀品格。 • 小学低年级(1—3年级),借鉴传统文化蒙学养正经验,以 “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以及《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 等经典蒙学中的格言作为诵读内容。 • 小学高年级(4—6年级)选择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章句(篇章或 语句)作为主要诵读内容,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精华。 • 我们小学:自好学始,终于少年君子,即学为少年君子。
有人只见体制教育的弊端,脱离体制,进行私塾教育,民间读经, 这是因噎废食。 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势在必然。如何进入?渗透到各科之 中,还是有独立课程?或二者兼而有之?
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的若干思考
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国民教育体系
兼而有之,并行不悖。既要渗透于各学科之中,又 要开出传统文化课这门独立课程。此课不应是地方 课,而应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必修课。
初中阶段:课程内容
• 重视儒学传统文化的系统化,让学生初步系统感知中华传统 美德。在内容体系上,以仁、义、礼、智、信“五常”,或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道德纲目,通 过经典专题教育,比较系统地认知、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所富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明白为人处世之道,完善道德品质, 培育理想人格。
基因 传承
萨缪尔·亨廷顿:文化冲突论。
《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后冷战时代,“不同 的人民最重要的区别,不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而 在于文化”。
每一个民族都有两个基因:血缘上的基因,族类的延 续和传承;精神上的基因,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壹·传统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精神基因传承工程,是人格养成教育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博大精 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 跟的根基。
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进入国民教育是历史的必然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国民教育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性质 传统文化课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接受能力,分阶段进行 传统文化课程呈现方式及教学模块 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