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理学常规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肢 体活动及有无抽搐等,如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危重病人:病情危重者做好重症护理及液体出入量的记录。备好有关 的急救器械和药物,并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安全护理:意识障碍、偏瘫症状、癫痫发作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对 于视力障碍、瘫痪、认知障碍、年老者等应防止碰伤、烫伤、跌伤 和走失,不要远离病房或单独外出。
脑室引流
§ 术后将引流瓶放置在高 于侧脑室前角水平~的位 置。如过高,脑脊液难以 引流;如过低,引出量过 多,易造成颅内低压。严 禁引流液逆流,以免导致 颅内感染。术后脑积液可 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 色。脑室引流管一般保 持~天,拔管时先行夹 闭~天,无颅内压增高症 状即可拔除
创腔引流
术后小时后可逐渐放 低引流瓶,以较快地 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 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引 流,如果术后早期引 流量多,可适当抬高 引流瓶,待血性脑脊 液趋于正常,及时拔 除引流管。创腔引流 管于术后~天拔除。
时可戴橡皮手套抠出大便硬块。
口腔护理
.对于禁食、鼻饲、高热、昏迷及口腔疾病等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发生口腔炎症、溃疡及腮腺炎等。 .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常规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每日次;有出血者先用双氧水擦洗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定时监测口腔内值,对有霉菌感染者,用碳酸氢钠溶液擦洗;绿脓杆菌感染者,用醋酸溶液擦洗;有口臭者, 用甲硝唑液漱口与冲洗。防止口唇干裂,可涂唇膏或石蜡油。 .检查口腔黏膜有无溃疡,如有可涂龙胆紫,或用冰硼散、锡类散等撒于溃疡处或用口腔溃疡贴膜。
大家好
神经 外科 一般 疾病 的护 理常

休息与卧位:一般病人应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意识障碍、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头高脚低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评估病人受伤时间、受伤部位、病人的意识状态与瞳孔变化。

2、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与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维生素和水果。

3、体位:根据病情正确安置患者体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身体关节功能位。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出入量,发现异常与时报告医生。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准确、与时做好记录。

5、预防并发症: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者,注意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6、引流管的护理:各种引流管切勿扭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7、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1、加强营养。

2、保持良好的心情。

3、预防再次脑损伤。

4、加强功能锻炼。

二、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概念]指在安静状态下,侧卧位腰椎穿刺测得的脑脊液压力。

成人>1.96kPa(200mmH2O);儿童>0.98kPa(100mmH2O)。

[护理评估]1、病人头痛、呕吐的程度与休息状况。

2、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诱因是否与时解除。

3、病人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的改变。

[护理措施]1、给与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2、预防各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诱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用力咳嗽;环境安静舒适,减少不良刺激。

3、抬高床头15-30°,利于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4、给与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部缺氧症状。

5、严密观察头痛、呕吐状况与生命体征、意识障碍的变化,有异常与时通知医生。

6、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未明确诊断前禁用冬眠药物与吗啡类止痛药,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健康指导]1、指导病人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2、减少对病人的探视,避免病人情绪过度激动;3、告知病人颅内压增高各种诱因的预防措施。

三、颅底骨折护理常规[概念]是指颅骨受到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 .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活动及癫痫发作情况。

2 .体位:翻身及搬动病人时应避免动作粗暴,头颈部侧旋时应保持功能及舒适位。

急诊外伤者注意保持头、颈、躯干直线状态。

3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4 .安全护理:根据病情取合适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肢体活动障碍、躁动、癫痫、年老及儿童应加床档。

5 .急救护理:急诊及病危做好急救准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气管切开用物、吸引装置、氧气等,以便随时进行抢救。

6 .尿潴留、尿失禁者可留置尿管,按保留导尿护理常规。

7 .药物护理:按时使用抗生素及脱水剂,颅内高压者,输液速度宜慢,使用脱水剂时速度宜快,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8 .气管切开者按气切护理常规。

9 .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1 .按外科手术前护理(颅高压者禁忌灌肠)。

2 .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树立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3 .手术前晚保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剂。

4 .做好术前各项常规准备及备血。

5 .手术前若病人发生异常情况,如女性病人月经来潮,体温异常(超过37.5。

)及时与医师联系。

6 .病人送至手术室时应将病例、CT、MRl等摄片单以及术前用药与手术室护士交接。

7 .手术区皮肤准备范围:开颅手术:术晨剃去全部头发,洗净头部后予无痛碘消毒并戴上一次性消毒帽。

颈椎:全后颈部至双肩水平的皮肤。

胸腰:超过病变上、下各5个椎体。

腰舐:病变腰椎以上5个椎体至坐骨结节处。

备皮程序与基本外科备皮程序相同。

术后护理1 .术后交接:病人回病房时病房护士与手术室人员交接麻醉及手术情况。

2 .病情观察:观察神志瞳孔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肢体活动、癫痫等情况。

3 .饮食:清醒着术后第一日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昏迷者可鼻饲。

《神经外科护理学》全册整套教案

《神经外科护理学》全册整套教案

《神经外科护理学》全册整套教案神经外科护理学全册整套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学的全册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的文档。

通过本教案,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和研究神经外科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目标- 掌握神经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神经外科手术的各个环节和操作流程;- 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护理技能;- 培养良好的护理观念和专业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神经外科护理学基础知识- 神经解剖与生理学知识- 神经外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神经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神经外科手术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准备和术前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操作和注意事项- 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和康复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 脑卒中的护理- 脊髓损伤的护理- 颅脑外伤的护理- 脑肿瘤的护理护理观念和专业素养- 科学护理理念与实践-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沟通与合作技巧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神经外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和临床实践,让学生掌握神经外科护理学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与实践安排学生到医疗机构进行实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和掌握神经外科护理学的实践技能。

教学评估本教案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神经外科护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业与报告布置作业和要求学生撰写相关报告,评估学生对神经外科护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评估对学生的实表现进行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护理技能和素养。

总结本教案是一份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学的全册整套教案,涵盖了神经外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手术护理、常见疾病护理以及护理观念和专业素养等内容。

通过本教案,学生可以全面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神经外科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1、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各种刺激反应。

2.症状观察: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瘫痪、尿失禁、便秘、去脑强直、去皮层强直。

3.压疮、肺部、泌尿系统并发症先兆。

4.用药情况及用药后反应。

(二)护理要点1.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遵医嘱给予脱水药物;呼吸骤停者,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2.有尿失禁或尿潴留者遵医嘱留置尿管。

3.做好术前准备。

4.卧位:麻醉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改头高位(15°~30°)。

有休克表现者取头低位,昏迷及颅内窝手术者可取侧卧位。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吸氧,必要时置通气管或气管切开。

6.饮食:术后24小时神志清醒者进半流饮食,昏迷者24-48小时后经留置胃管,肠内营养。

或遵医嘱给予饮食。

7.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及肺部并发症。

8.有意识不清、走路不稳、视物不清、失明、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幻觉、复视及癫痫病史者,应用床栏、约束带固定。

9.有颅内压增高者,输液速度宜慢,每分钟30-40滴,使用脱水剂时速度应快,每分80-100滴。

10.开放性颅脑损伤,保持局部清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严重颅脑损伤,有昏迷高热者行物理降温。

(三)指导要点1.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缓泻剂,手术前可行低压灌肠,排便时须有人守候在旁照顾,并嘱患者勿过分用力。

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者,忌行灌肠。

2.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

3.有肢体活动障碍,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4.1个月内保持头部伤口的清洁,避免碰撞、抓伤伤口及洗头。

5.出院后1个月到医院复诊,如出现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一)评估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

观察意识、瞳孔情况。

2.观察血肿范围。

3.观察敷料及伤口情况。

(二)护理要点1.头皮损伤出血者,局部加压包扎,平卧保暖补充血容量。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目录第一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 (1)第一节手术前患者的护理 (1)第二节手术中期的护理 (2)第三节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3)第四节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5)第五节外科常用引流技术的护理 (7)第二章麻醉患者的护理常规 (9)第一节常用麻醉方法及护理配合 (9)第二节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 (13)第三节麻醉恢复期间患者的护理 (15)第三章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常规 (17)第一节术前评估及护理措施 (17)第二节术后评估及护理措施 (18)第三节神经外科手术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18)第四章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19)第一节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19)第二节急性脑疝护理常规 (22)第十章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22)第六章颅内肿瘤护理常规 (25)第一节神经胶质瘤护理常规 (25)第二节脑膜瘤护理常规 (28)第三节垂体腺瘤护理常规 (30)第四节听神经瘤护理常规 (32)第五节颅咽管瘤护理常规 (34)第六节椎管内肿瘤护理常规 (36)第七章脑血管病变护理常规 (38)第八章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护理常规 (42)第九章视神经损伤护理常规 (44)第一节视神经损伤开颅手术护理常规 (44)第二节视神经损失经鼻手术护理常规 (46)第十章脑外科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 (47)第一章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手术是外科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在祛除病痛的同时,也是一种创伤,身体和精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为了协助患者顺利地渡过围手术期,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章重点阐述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护理的共性内容。

第一节手术前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个人嗜好等。

2.评估患者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如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出凝血机制等。

3.评估患者既往身体状况,如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开放性颅脑损伤护理常规(一)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和手术护理常规。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与处理。

有休克按休克病人行相关护理。

(三)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膨出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时报告。

(四)观察有无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及视野缺损、癫痫等脑损伤症状,加强各种安全照护,防摔伤、跌倒、烫伤等意外。

(五)注意伤口的部位,大小,数目,性质,出血情况,尽早行清创术,将开放伤变为闭合伤。

遵医嘱注射TAT和抗生素,预防感染。

(六)头下垫无菌巾,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污染或渗湿及时更换。

(七)有高热按高热病人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与管道护理。

(八)体位卧床休息,取侧俯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脑脊液大量外流时平卧。

(九)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清淡饮食。

(十)加强心理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主动关心、安慰病人。

(十一)加强健康指导,嘱避免搔抓伤口,出院后定期复查。

二、脑干损伤护理常规(一)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瞳孔、眼球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与处理。

(三)昏迷按昏迷患者护理常规;高热按高热病人护理;有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病人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与管道护理。

(四)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和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等;防止烫伤、摔伤、坠床、管道脱落等意外。

(五)体位取平卧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易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平稳,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大脑强直者颈部垫软枕,勿强力约束四肢。

(六)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易消化饮食;高鼻饲饮食,必要时辅以静脉营养和鼻饲饮食以满足机体需要。

(七)加强心理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主动关心、安慰病人。

(八)协助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锻炼。

三、脑挫裂伤护理常规(一)按神经外科一般和手术护理常规。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必要时做好紧急手术准备。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入院护理:
接待患者:及时、热情、温馨、舒适
入科介绍:细致、全面 卫生处置:标准、到位
术前护理—病情观察
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颅内压 增高的表现等。
术前护理



体位:禁患侧、半卧位、平卧位 进食与营养(评估进食情况、营养状况) 呼吸道准备 排便护理,床上练习大小便 心理护理 症状护理 完善术前检查
术前护理-术前一日护理:
1.备血 2.卫生处置 3.皮试 4.佩戴手镯 5.术前指导: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注意 事项、备血备皮意义、禁饮食意义等术前护理-手术日护理: Nhomakorabea

监测生命体征。 术前两小时剃头,清洁皮肤。 女性患者询问有无月经来潮,摘去饰物。 备好术前及术中用药、病历、CT、MRI 片。 与手术是人员共同核对病人、手术部位、 术中用物,送病人。
病情观察: 1.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伤 口、引流管。 2.并发症:颅内血肿、脑水肿、癫痫、感染、 脑脊液漏、尿崩症。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

2.呼吸道:注意评估意识、呼吸、吞咽、咳嗽 反射、呼吸道分泌物情况。 3.饮食护理:及时、足量、正确。
术后护理
止痛与镇静: 正确分析 必要时用 对症处理
术后护理-术后六小时内
病情观察: 1.回病房后首先呼唤患者,判断意识状态、呼吸情 况,安置患者。 2.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 等。 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意识清醒血压平稳 后,给予垫枕,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桥小脑角肿瘤 术后、经鼻垂体瘤切除术后、椎管肿瘤术后)。

术后护理


医院神经外科颅骨骨折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神经外科颅骨骨折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神经外科颅骨骨折患者护理常规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

可分为颅盖骨折及颅底骨折。

根据骨折的形态分为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

颅骨骨折的重要性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可合并有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等。

一、一般护理1.休息:线形骨折或较小凹陷性骨折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卧床休息,对症治疗;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病人,应取半坐卧位或头偏向患侧,以利愈合。

2.给清淡易消化流质、半流质食物:病情稳定后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3.保持大便通畅:指导病人定时排便,必要时给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4.24小时内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二、并发症的护理1.颅内高压:骨折或凹陷性骨折范围较大及颅骨骨折病人,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

有无颅内高压症状,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现象,及时给脱水剂并对症治疗。

2.颅内感染:(1)对开放性颅骨折如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外漏的病人,按脑脊液漏的护理。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颅内低压综合征:取端坐卧位或抬高头部时,头痛加重并伴眩晕、呕吐、厌食等一系列症状,补充大量盐水后可缓解。

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四、出院指导1.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宜。

2.指导病人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

3.指导病人正确对待脑脊液漏,不可因症状轻微而疏忽大意,也不要因脑脊液漏而忧心忡忡。

4.有颅骨缺损的病人外出应加防护帽,可在伤后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实习手册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实习手册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实习手册一、专科护理常规(一) 一般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1)意识:主要观察意识是否清醒,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演变过程。

通过病人对语言的回答、眼睛的活动、定位动作来判断病人是清醒、嗜睡、昏睡、浅昏迷或深昏迷。

(2)瞳孔:①正常瞳孔直径为2~4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瞳孔等大等圆;②一侧瞳孔散大可能是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亦可能是颅内占位性病变或小脑幕切迹疝压迫动眼神经所致;③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是脑疝晚期或脑干缺氧的表现,但应用阿托品类扩瞳药也可使瞳孔散大;④双侧瞳孔如针尖大小,并伴有全身性高热或呼吸改变,提示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使用冬眠药物,病人的瞳孔也可缩小。

因此,分析瞳孔变化时,应了解瞳孔变化的发展过程、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等是否异常,才能评价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

(3)生命体征:颅内压增高表现为“二慢一高”,即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深慢、血压高。

(4) 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症。

(5)肢体活动及癫痫发作情况:如果病人逐渐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尤其是继发于意识障碍加重和瞳孔改变之后,则提示病情恶化。

癫痫发作的病人应注意观察抽搐的初始部位,眼球和头部转动的方向及发病后有无肢体活动障碍等。

2.临床护理常规(1)卧位:保持病室安静,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①颅内压增高和手术后清醒患者,抬高床头15~30度;②昏迷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③休克患者取平卧位或仰卧中凹卧位。

(2)呼吸道护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予氧气吸入。

①注意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②每2h翻身一次并叩击背部,促进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③昏迷伴舌后坠者,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咽通气管;④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五官护理:①口腔:昏迷患者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②脑脊液鼻漏或耳漏的患者禁用棉球堵塞鼻腔或外耳道,可用无菌敷料覆盖;③眼睑闭合困难者,每日定时用抗生素眼液滴眼,或凡士林纱布覆盖护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一)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二)术前护理1、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意义,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吞咽困难可给予糊状物,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营养。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气管切开,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4、训练床上排便习惯。

5、协助术前各项检查。

6、术前1日剃头,严防头皮损伤。

7、术前6~8小时禁水、禁食。

8、术晨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如有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9、术晨留置导尿管。

(三)术后护理1、清醒后血压平稳,取头高位15~30度,躁动不安者加床档。

2、注意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意识瞳孔的变化。

3、观察并判断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防止脑疝。

4、脑脊液漏者,如出现挤压性头痛,坐位或头高位时头痛加剧,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警惕低颅压发生,应及时协助处理,并做好鼻漏、耳漏的护理。

5、注意肢体活动情况。

6、鞍区肿瘤应注意有无精神症状、视力改变及尿量改变。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气管插管未拔者应在患者出现吞咽反射后可考虑拔管。

后颅凹手术者拔管不宜过早,并给予氧气吸入。

8、保持引流管通畅,脑室引流者按其常规。

9、术后肠蠕动恢复后1~2日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流质饮食。

昏迷及吞咽困难者术后3~5日开始给予鼻饲饮食。

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后组神经损伤者,进食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咳。

10、注意输液速度,按时应用脱水剂,防止高颅压,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11、注意伤口渗血、渗液保持敷料干燥,有脑脊液漏时,防止低颅压。

12、大脑凸面手术者,按医嘱应用抗癫痫药物。

13、昏迷、高热者加强基础护理,有肢体偏瘫者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并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14、听神经瘤术后患者,眼睑闭合不全,应保护眼部,防止角膜溃疡。

(四)健康教育1、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加强营养,保持大小便通畅。

3、按时服药,观察药物副作用。

4、加强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5、如有头痛及时复查。

二、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给予心理安慰,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防止出血。

3、协助各项检查。

4、备皮、碘过敏试验。

5、局麻者术前4-6小时禁食、水,全麻者术前9-12小时禁食,水。

6、遵医嘱给予扩血管药物,以防脑血管痉挛。

(二)术后护理1、卧床休息24小时,腹股沟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制动8小时。

2、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感觉、运动、语言等变化,并维持血压正常水平或低于治疗前基础血压。

3、观察足背动脉情况,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皮肤的色泽及温度变化,注意有无血栓形成。

4、全麻清醒,肠蠕动恢复后,给予流质,并嘱患者大量饮水或补液,以利照影剂的排出。

5、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注意有无副作用。

(三)健康教育1、活动量不宜过大,避免情绪激动。

2、保持大便通畅。

3、如有头痛,并伴有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就医。

三、颅内压增高病人护理常规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

3、病人绝对卧床,减少翻动,头部抬高15-30度,昏迷病人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4、给予低钠、少渣、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给予缓泻剂,防止用力大便时诱发颅内高压发生,禁止高压灌肠。

记录24h出入量,控制输液滴数和限制入水量,呕吐频繁者禁食。

静脉补液每日不超过1500ml,每日补钠不超过5g,补钾不超过3g。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头痛、意识变化及呕吐等情况。

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伴有意识障碍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脉搏变慢等脑疝表现,应立即遵循医嘱快速静滴20%甘露醇脱水,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6、头痛时禁用麻醉药品,慎用镇静止痛剂,防止掩盖病情。

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保持头部低温。

视力下降者防止摔倒,以免发生意外。

需要脑室引流者,先通知理发室剃发,做好头部术前皮肤护理,术后执行脑室引流术后护理常规。

7、保证每日脱水剂按时按量有效应用,并观察尿量、尿色。

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

血尿者告知医师处理。

8、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和悲伤诱发颅内高压。

9、避免受凉、咳嗽和刺激咽部,防止剧烈咳嗽和呕吐时引发颅内压力增高。

四、昏迷病人护理常规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并室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湿度。

3、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有舌根后坠者可使用舌钳,,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4、保持营养及水分摄入,可给予鼻饲流质,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并作好记录;使用心电监护,昏迷初期每隔30~60min观察1次,病情稳定后每4h测量1次;观察呕吐、排泄物的量、颜色、性质及次数,必要时留样检查。

6、防止泌尿道感染,尿潴留者给予持续留置导尿,执行留置导尿管护理常规。

有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便秘者给予缓泻剂;高热昏迷者,给予头部冰敷和物理降温,执行高热护理常规。

7、妥善安置病人,使用海绵床垫,必要时加用护栏,备好各种急救设备,如吸痰器、氧气、急救药品等。

8、预防口腔感染,张口呼吸者,应用湿纱布两层盖于嘴唇上。

9、眼裂闭合不全者应用0.9%生理盐水或0.1%硼酸洗眼1~2次,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于眼部,以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预防角膜炎及角膜溃疡。

10、随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定时更换卧位,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及关节僵硬。

五、颅骨缺损修补手术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向患者讲解颅骨修补的重要性,使之消除不良心理,配合治疗。

2、注意安全,避免缺损处碰撞及强光照射。

3、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并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癫痫发作先兆。

5、协助各项检查。

6、保持头发清洁,检查头皮有无炎症性病变。

7、准备修补材料,材料塑性时应注意患者形象美观。

(二)术后护理1、麻醉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清醒后取头高15-30度。

2、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3、注意切口渗血情况,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积液,以防排异反应发生。

4、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并观察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三)健康教育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促进头皮伤口生长。

2、保持头皮清洁,如皮下有积液应及时就诊。

3、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注意副作用。

4、定期复查。

六、颅内血肿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脑疝发生时,按医嘱脱水治疗,吸氧,保留导尿。

2、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频繁者侧卧位,头偏向一侧。

3、备皮,备血,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1、病人回病房后,了解术中失血与血压情况,血肿部位及大小。

2、术后常规平卧位。

3、吸氧,禁食。

4、保持头部伤口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和色。

5、术后48-72小时内严密观察脑水肿,脑疝的发生。

6、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7、保留导尿者,每日膀胱冲洗。

8、恢复期注意语言,行走,吞咽等功能训练。

9、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加强床边防护。

(三)健康教育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知道正确用药,进清淡易消化食物。

3、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4、指导患者及家属加强功能锻炼。

5、定期复查。

七、颅脑损伤病人护理常规(一)按神经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取平卧位,高颅压者头部抬高15-30度,躁动不安者加床栏。

2、躁动及癫痫发作时遵医嘱基于适量的镇静剂,并注意安全3、开放性损伤者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三)病情观察1、观察意识障碍的程度,如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提示病情变化。

2、观察两侧瞳孔大小,形态,光反。

3、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警惕有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发生。

4、观察有无呕吐及呕吐物性质,大便颜色,警惕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5、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6、监测相关的生化、血气、腰穿结果,定期复查头颅摄片,了解病程的发展和转归。

(四)脑室引流按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五)脑脊液外漏护理1、耳漏时患侧卧位,枕上垫无菌巾,外耳道外放无菌干棉球,及时更换,观察并记录24小时漏出量。

2、鼻漏着严禁鼻腔插管及吸痰。

3、禁止耳、鼻冲洗或滴药或填塞。

4、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5、嘱患者勿用力咳嗽、排便、防止颅内积气。

6、脑脊液外漏禁行腰穿。

(六)健康教育1、意识清醒者应结合病情作好心理疏导工作。

2、调整饮食结构,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3、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等。

4、在意识恢复过程中教会家属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记忆,训练说话,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疏导及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5、定期复查。

八、脑脓肿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给予心理支持,病人出现失语、视野缺损、偏瘫时给予安慰,避免情绪激动。

2、取平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等。

3、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4、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5、合理使用抗生素及脱水剂,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效果。

6、小脑脓肿可引起步态不稳,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7、协助各项检查。

8、术前常规皮肤准备。

(二)术后护理1、麻醉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清醒后取头高15-30度,躁动者加床档。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鼓励多饮水。

3、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切口渗血情况。

4、观察脓肿引流的量、色、性质,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挤压,冲洗引流管后需夹管2小时再开放。

5、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6、观察头痛程度,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

7、合理使用抗生素及脱水剂,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效果。

(三)健康教育1、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2、注意头痛情况及体温变化。

3、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4、治疗原发病,加强功能锻炼。

5、定期复查。

九、脑脓肿病人护理常规(一)目的1、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2、行脑室造影,明确诊断和定位。

3、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

4、颅脑手术放置引流管,以减轻脑膜刺激征及蛛网膜粘连。

(二)术前准备1、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常规消毒物品、无菌棉球、纱布、无菌巾、胶布、弯盘、麻醉药、脑室穿刺包、颅钻及氧气等。

2、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3、剃去头发并清洗。

(三)术后护理1、脑室引流的出口应高于头部10~15厘米、并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脱离。

2、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

3、预防感染,头下垫无菌巾,及时更换无菌巾、引流袋.4、引流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5天,拔管前应试夹 I管24小时,观察试夹管中患者有无头痛等高颅压症状,拔管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