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详细版
(精编)药品零售企业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零售企业监管调研报告一、存在的问题(1)药品分类管理:药品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展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有时混用;医疗器械(膏药)混有药物;非药品(保健食品)混入药品;易臭药物不能单独存放在专柜。
(2)处方药销售:处方药不能完全凭处方销售,处方采集不完整,非处方药销售登记不完整。
(3)人员管理:聘用了部分药学质量负责人,他们往往不值班,业务人员调整自己以适应家庭,未经在职培训就从事药品业务,在处方药销售调配上不科学,对人民用药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4)管理模式:个体零售药店存在零代批现象,直接向基层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有的药店无证行医,前面是药店营业场所,后面是诊所病房;部分零售药店存在转货现象,在不卖好品种或临近失效期的药店之间进行商品销售或换货。
(5)采购管理:经营药品或医疗器械(国家授权的一类或二类),进口药品未及时领取相关票据和产品注册证书的。
(六)供应商资质审核:药品审核不严格控制,部分业务员在几家药品生产企业管理药品。
他们卖的药虽然价格不超过国家价格,但还是贵,疗效不显著。
消费者对此类药物抱怨和报告更多。
(7)药品广告宣传:在药店或玻璃窗上悬挂或张贴部分药品海报,货架上摆放广告药品样本空盒;一些药店实际上是在以免费诊所的名义推销药品,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八)制度执行情况:药店制定的制度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执行,更谈不上自查和定期考核。
(9)药品存放:温控设备变成显示器,每天记录两次温度和湿度。
现在,我们不记得有多少天没有注册了。
有的药店直接把药放在地上,很难保证药品质量。
二、原因(1)gsp认证后,药品零售企业放松了质量管理意识,认为药品质量管理只是gsp认证的需要,认识上存在误区。
(二)药店相关人员不熟悉法律法规,对药品常识了解甚少,工作中随意性大;特别是质量负责人被聘用的次数多,不在岗,药品质量管理相对滞后。
(3)部分药品零售企业处于半营业惨淡状态,无意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只注重经济效益。
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
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导语:对于药品流通企业监管,大家会有什么样的研究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随着县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药品流通市场急剧扩大,药品流通企业的数量呈现快速的增长势头。
截止20xx年10月零售药店数目为270家,新发证的药品零售企业20多家。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xx年5月份对药品零售企业实行网格化监管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行为,保证了流通药品的质量,但是如何保证药品流通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严格遵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是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研的方法和资料来源(一)对药品流通企业的日常监管每年我们对辖区内的药品经营企业检查2遍(平时抽查和群众举报)除外,逐步完善了零售药店的日常监管制度,调研期间,我们共对辖区内200余家药品流通企业进行了日常检查,对药品流通企业通过认证后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二)对药品流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情况从20xx年4月起,我局按照GSP标准展开了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督检查,共对200余家在通过GSP认证的药店进行了检查。
现场检查时,检查员们对这些药店自通过认证后的经营情况、各项档案、操作记录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查,从人员的培训教育、质量制度的执行情况、药品的购进、储存养护、销售和售后服务多方面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三)对20xx年稽查队立案查处的案件资料进行分析调查中,我们认证的查阅了稽查队20xx年来所查处的所有案件,对所有案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20xx年,在对200余家个体药品零售企业的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如下:约有70%的企业(140余家)存在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只有25%的企业(50余家)是按照《规范》经营。
药品经营企业的问题主要有:(一)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在检查的药品零售企业中有60%的药店(120家)无药师在岗,20%的企业(40家)有一名药师在岗,20%的企业联名药师均在岗。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是药品流通中重要环节,点多面广,处在药品经营的前沿,加强对零售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我结合对本辖区内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现将药品零售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措施对策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存在的问题(一)药品分类管理方面:药品未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摆放陈列,处方药品与非处方药品时有混放;医疗器械(膏药类)与药品混放;非药品(保健食品)与药品混放;易串味药品不能单独设立专柜存放。
(二)处方药销售方面:处方药品不能完全凭处方销售,处方收集不全,对未凭处方销售的药品,销售登记不全。
(三)人员管理方面:部分药店质量负责人是聘用的,其经常不在岗,营业人员也自行调整为其家人,未经上岗培训就从事药品经营,在对处方药品的销售和调配操作中很不科学,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四)经营方式方面:个别零售药店存在着以零代批现象,将药品直接销售给基层医疗机构;有的药店进行无证行医,前面是药店经营场所,后是诊所病房;有的零售药店之间有调货现象,对销售不太好品种或快到效期的药品药店之间有进行销货或换货进行销售。
(五)采购管理方面:经营药品或医疗器械(一类或国家充许的二类)以及进口药品未能及时收集相关票据和产品注册证明材料。
(六)对供货方资质审核方面:药品审核把关不严,有的业务员经营几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现象,其所售代理药品价格虽未超过国家标价,但价格仍较昂贵,其疗效也不显著,广大消费者对此类药品投诉举报较多。
(七)药品广告宣传方面:有的药店店堂内或玻璃橱窗上悬挂或张贴药品宣传画,货架上摆放广告药品样品空盒;有的药店巧借义诊为名其实在促销药品,误导、欺骗消费者。
(八)制度执行方面:药店所制定的制度未能全面有效执行,更不能严格进行自查,定期加以考核。
(九)药品储存方面:温控设备成为摆设,温湿度应按一天两次记录,现已记不清有多少天没有登记,有的药店将药品直接置于地面,药品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问题的调研报告
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问题的调研报告•相关推荐关于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为了解和掌握药品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后,在实施gs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并确定有效的监管对策,笔者在一年来工作实践中,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覆盖率达76.9%,调查情况如下:一、存在的问题1、处方审核员不在职在岗问题普遍,在对药品零售企业抽查中发现,有40%的处方审核员不能坚持在岗,20%的处方审核员只是挂名,处方审核员工作形同虚设,更谈不上有效开展患者合理用药咨询。
2、药品养护行为不符合要求。
一些药品经营企业在对库存药品的管理中,未记录药品养护的内容和过程,药品养护情况无法追踪查询:通过gsp认证时库房设置的空调、除湿、冷库或冷藏箱等温度调节设备不能坚持正常使用,温湿度记录不真实。
3、药品拆零销售不规范,80%的药品零售企业拆零销售行为不规范,缺少拆零设备,未建立拆零记录。
4、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处方药不凭处方销售或暗中销售问题突出,个别药店采取不按规定对购进的处方药进行记录,暗中销售或私造虚假处方,规避检查。
二是一些药店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未按规定陈列、摆放、标示不醒目。
三是对处方的审核不严格,流于形式,特别是经营中药饮片的处方,不对调剂饮片进行审验,只是在处方上签字,就向患者发药。
5、药品库房形成虚设,部分药店认证后,药品库房另作他用,存在的库房也没有按gsp要求进行管理,gsp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没有严格的执行或执行无记录记载。
二、原因分析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市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生活水平不高,多数零售药店规模较小,经济效益不好,致使一些药店认证通过后,辞退了驻店药师,形成有名无实的情况,不能做到在职在岗。
二是由于经营规模小,品种单一,药品供货方便,多数药店的库房基本空闲,基本是零库存,gsp要求得有关库房的管理制度基本不能执行。
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
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摘要药品流通是药品的重要环节,其在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也对药品库存、销售以及价格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药品流通企业的监管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通过分析药品流通的背景以及企业监管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的建议,以期在未来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背景药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物品之一,但是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药品流通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环节之一。
在药品流通企业的监管不严格或不到位的情况下,药品的质量与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有可能出现假药、过期药以及药品价格的不合理波动等问题,给公众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现状企业经营资质管理药品流通企业在申请经营执照时,需要同时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GSP认证。
然而,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到位或者得到了不当的支持,一些不合格药品流通企业申请到了经营资质。
缺乏资质限制的企业可能存在短期的经营利益,却难以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有保证的药品。
预审与审批药品流通企业在申请经营执照时,需要进行预审与审批。
预审主要对企业的资质、技术条件进行审核,审批则是系统地审查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能力。
然而,由于审批部门的不严谨或者不公正,一些不具备经营资质的药品流通企业可能顺利地通过了审批,并获得了经营执照,从根本上增加了公众用药的风险。
监管力度不够虽然药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资质需要GSP认证,但是目前监管力度还不够到位,监管部门对药品流通企业的检查频次不够,抽查不足,导致一些不合格企业不会受到及时惩罚,很多假冒伪劣药品在流通中未能及时发现。
药品企业监管力度不够也给不良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促使假药问题有时会获得泛滥式的发展。
建议为了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完善企业审批制度为了防止不合格企业顺利地通过审批,并获得经营执照,应完善企业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企业的出现。
审批部门应根据药品流通企业的真实经营能力,加强审批标准,严格审查企业申请材料的真实性,确保企业信息的真实性。
药品监管领域的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领域的调研报告药品监管领域的调研报告一、引言药品是人们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药品监管则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药品监管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访谈和数据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告,我们对药品监管的政策法规、组织结构和监管体系有了初步了解。
同时,我们还与药品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三、现状分析1. 政策法规中国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相关政策文件较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一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部门间协调不畅,导致监管工作的信息不对称等。
2. 组织结构和监管体系药品监管部门的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多个部门同时从事药品监管工作,但缺乏整体协调,导致资源浪费和责任不明确。
此外,监管体系也存在信息不畅通、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
3. 药品质量和安全药品质量和安全一直是药品监管的重点关注问题。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较为严格,但假药和劣质药品仍存在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
四、存在的问题1. 法规执行不到位当前,一些药企存在违规行为,但执法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违规行为难以有效制止。
需要加强对药品市场的日常巡查和监管,提高执法的力度和效果。
2. 部门协作不畅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信息沟通不畅,责任不明确。
需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联合办公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形成合力。
3. 质量监管不够到位尽管药品质量监管工作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假药和劣质药品流通的问题。
需要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完善药品质量追溯体系,提高监管的到位性和有效性。
五、建议和对策1.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药企的打击力度,加强对药品市场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对违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形成高压态势,起到震慑作用。
关于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范文【药品监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药品监管情况,评估现行药品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报告和研究资料,了解国家和地方对药品监管的政策和规定。
2. 现场访谈:与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公共卫生机构代表、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3. 数据收集:通过统计数据和案例分析,了解当前药品市场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健全,但执法不严格: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执法不严格,容易形成监管漏洞。
2. 药品市场乱象丛生:存在药品质量问题、假冒伪劣药品和非法销售药品等乱象,影响了公众健康和医疗秩序。
3. 药品价格过高:部分药品价格过高,超过了普通百姓负担的能力,造成医疗费用增加。
4. 药品监管责任不明确:药品监管责任分散,各级监管部门工作协调不顺畅,影响了监管效果。
四、调研建议1. 严格执法,加大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依法严惩所有违法行为。
2.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推动药品质量标准化,加强药品审批、检验和追溯体系的建设。
3. 加强市场监管,深化与国外监管部门的合作,加大对进口药品的监管力度。
4. 改革药品定价机制,减少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5.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合作,明确药品监管责任,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
五、总结通过本次药品监管调研,我们发现了我国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未来,需要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医药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保障药品质量和公众健康安全。
同时,还需加强对药品监管工作的研究和改进,适应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第一篇: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是药品流通中重要环节,点多面广,处在药品经营的前沿,加强对零售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我结合对本辖区内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现将药品零售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措施对策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存在的问题(一)药品分类管理方面:药品未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摆放陈列,处方药品与非处方药品时有混放;医疗器械(膏药类)与药品混放;非药品(保健食品)与药品混放;易串味药品不能单独设立专柜存放。
(二)处方药销售方面:处方药品不能完全凭处方销售,处方收集不全,对未凭处方销售的药品,销售登记不全。
(三)人员管理方面:部分药店质量负责人是聘用的,其经常不在岗,营业人员也自行调整为其家人,未经上岗培训就从事药品经营,在对处方药品的销售和调配操作中很不科学,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四)经营方式方面:个别零售药店存在着以零代批现象,将药品直接销售给基层医疗机构;有的药店进行无证行医,前面是药店经营场所,后是诊所病房;有的零售药店之间有调货现象,对销售不太好品种或快到效期的药品药店之间有进行销货或换货进行销售。
(五)采购管理方面:经营药品或医疗器械(一类或国家充许的二类)以及进口药品未能及时收集相关票据和产品注册证明材料。
(六)对供货方资质审核方面:药品审核把关不严,有的业务员经营几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现象,其所售代理药品价格虽未超过国家标价,但价格仍较昂贵,其疗效也不显著,广大消费者对此类药品投诉举报较多。
(七)药品广告宣传方面:有的药店店堂内或玻璃橱窗上悬挂或张贴药品宣传画,货架上摆放广告药品样品空盒;有的药店巧借义诊为名其实在促销药品,误导、欺骗消费者。
(八)制度执行方面:药店所制定的制度未能全面有效执行,更不能严格进行自查,定期加以考核。
(九)药品储存方面:温控设备成为摆设,温湿度应按一天两次记录,现已记不清有多少天没有登记,有的药店将药品直接置于地面,药品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药品监管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药品监管是指对市场上的药品及相关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保护公众的健康。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是对药品监管领域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改进监管工作。
二、调研目的1.了解目前药品市场的现状和问题;2.调查现行药品监管制度的运行情况;3.了解监管部门的工作情况和职责履行情况;4.探索改善药品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调研内容1.药品市场现状调研通过走访药店、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等,了解药品市场的种类、数量、销售和分销等情况。
重点关注假药和劣药的存在情况,以及药品的价格、供应等问题。
2.监管制度调研调研现行的药品监管制度和相关法规,了解其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重点关注执法力度和执法结果,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3.监管部门调研走访相关药品监管部门,了解其工作情况、机构设置和职责履行情况。
重点关注监管部门的人员配置和技术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情况。
四、调研结果1.药品市场现状根据调研结果,药品市场存在假药和劣药的问题,尤其是某些地区的农村地区。
药品价格较高,进口药品供应不足。
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的一些非处方药在市场上销售较为普遍。
2.监管制度问题现行的监管制度存在执法力度不够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
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也有待加强,互相之间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不够。
3.监管部门问题某些监管部门人员配备不足,技术手段落后,导致监督检查和执法等工作效率不高。
有些监管人员对监管职责和工作要求了解不深,缺乏责任意识。
五、改进方案和措施1.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假药和劣药的打击力度;2.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3.加强监管部门的人员培训和技术装备,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4.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5.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其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药品 监管 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药品监管调研报告一、引言药品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物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管。
药品监管的目标是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保护公众免受药品的不良影响。
本次调研将重点关注药品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现状分析1. 药品监管机构我国的药品监管体系主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组成。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药品监管工作,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地方范围内的药品监管工作。
监管机构层级清晰,职责明确,但由于监管力量有限,导致一些药品监管盲区存在。
2. 监管制度我国的药品监管制度基本完善,依法建立了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法规存在更新滞后、执法力量不足等。
同时,药品监管的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违法生产、销售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3. 质量安全问题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药品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在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的假冒伪劣药品,给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渠道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存在问题分析1. 监管力量不足目前,药品监管工作的执法力量相对不足。
由于人力、物力等资源的不足,导致监管机构无法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因此,监管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大,增加人员数量和执法力度,确保全面有效的监管。
2. 监管法规更新滞后药品监管法规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及时跟上药品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监管法规的研究和修订,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药品市场,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假冒伪劣药品问题仍然存在尽管药品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假冒伪劣药品问题仍然存在。
监管机构应强化对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渠道的监管,加大力度打击制售假药行为,同时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抽检,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四、改进措施1. 加大监管力度增加药品监管部门的执法力量,提高监管的普及率和覆盖面,确保偏远地区也能得到有效的监管。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药品监管调研报告一、背景药品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产品,合理有效的药品监管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了解当前药品监管情况,特进行了相关调研。
二、调研内容1. 药品监管法规政策调研发现,国家对药品监管的法规政策比较完善,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
这些法规政策为药品监管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2. 药品监管机构及责任调研发现,国家药品监管主要由国家药监局和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负责。
国家药监局负责对整个国家范围内的药品监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随着药品市场的发展,各级药品监管部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药品市场监管调研发现,药品市场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监管力度不够等。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存在生产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以及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
这就需要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4. 药品经营管理调研发现,药品经营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药品价格虚高、医药代表操纵市场、药店乱象等。
这些问题对药品的合理供应和价格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需要加强对药品经营活动的监管。
三、调研建议1. 完善法规政策应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的法规政策,特别是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监管,落实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
2. 加强药品市场监管应加大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加对企业的抽样检测频率,加大对假冒伪劣药品的打击力度,提高对企业生产质量的审核和监督,确保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3. 强化药品经营管理应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药品价格的合理调控政策,加强对医药代表的管理,规范药店的运营,防止药店乱象,保障人民群众的合理用药需求。
四、总结药品监管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工作。
当前药品监管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规政策制定、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和强化药品经营管理。
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
关于基层药品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药品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基层药品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药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发展稳定。
药监部门组建以来,坚持把加强药品监管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大力开展药品市场整顿,在净化药械市场秩序、保障群众用药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药品市场形势的变化和药品监管的不断深入,基层药品监管工作正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法制建设存在漏洞。
目前,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仅涵盖药品生产和经营环节,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行准入制度,并对企业遵守质量管理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与之相比,药品使用环节却存在监管法规缺失的问题。
例如,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医疗机构药房建设的标准,导致一些医疗单位重医疗队伍和设施建设,轻药房软硬件建设,药房管理存在药品存储条件简陋、从药人员素质低、药品质量无保证等问题。
由于法律没有作出强制性规定,监管部门对一些问题只能听之任之,极易形成药品安全隐患。
2、处罚执行难以到位。
目前,国家虽基本建立了药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但某些条款实际运用时缺乏可操作性。
例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处罚条款规定的处罚金额均在5000元以上,但对于不少村卫生室来说,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万元左右,这样的处罚标准过重,不符合实际,难以执行到位。
执法人员在处罚时,往往还要运用行政处罚法来减轻处罚,而实际减轻的理由并不充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法律严肃性的体现,也削弱了法律的威慑力。
3、执法力量仍显不足。
基层药品监管部门均不同程度存在一线执法力量薄弱问题。
例如,我市目前共有各类监管单位802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5家、零售药店246、镇级以上医院51家、农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500家,而我局药品一线稽查执法人员仅有9名同志,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数量悬殊较大,执法力量不足,导致一些违法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打击,成为制约药品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药品监管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药品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特殊商品,对于药品的监管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药品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将重点关注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市场准入、储存运输、销售渠道等方面,以期为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药品监管法律法规通过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我国药品监管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整理,确定药品监管的法律依据和执行机构。
2. 药品市场准入选择几个典型的地区,深入调查和了解当地药品市场准入的流程和要求,包括药品注册、审批、监管等环节,分析我国药品市场的准入标准和流程是否合理。
3. 药品储存运输选择几个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实地调研其药品储存和运输情况,了解是否符合相关监管要求,同时针对冷链运输、存储条件等关键环节进行评估。
4. 药品销售渠道通过调研一些医药连锁企业和互联网药店,了解药品销售渠道的运作情况,重点关注非处方药的销售和监控情况,评估销售渠道对药品监管的影响。
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以获取全面和真实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药品监管法律法规我国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包括《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
药品监管的执法主体为国家药监局,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协同执法。
2. 药品市场准入药品市场准入标准和流程相对较为严格,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周期长、环节繁多,容易导致审批滞后和效率低下。
建议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提高准入效率。
3. 药品储存运输药品储存运输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冷链运输和存储条件方面,部分企业和医疗机构未能达到相关要求。
建议加强对药品储存运输的监管,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4. 药品销售渠道药品销售渠道较为多样化,包括零售药店、医院药房、互联网药店等。
互联网药店的发展较快,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药品真假难辨、处方药非法销售等。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药品监管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药品市场的混乱和药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药品监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了解我国药品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药品监管调研。
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监管机构和企业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监管政策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药品监管的政策体系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短板,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特别是在药品审批、质量控制和流通监管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监督。
监管机构在药品监管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存在一些监督不力的问题。
需要建立更加严密的监督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三、企业责任意识不够强。
在药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一些企业存在着不良行为,违法违规现象较为严重。
需要加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加强药品监管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管力度和水平。
同时,加强监管机构的执法能力,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净化药品市场环境。
同时,也需要推动企业加强自律,履行社会责任,共同维护药品市场秩序。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我国药品监管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同时也为未来的完善和改进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研报告,推动我国药品监管工作的发展。
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
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第一篇: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药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一、药品零售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和各项专项检查反馈的结果,我们发现我市部分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药品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
表现在:企业对与本企业进行业务联系的部分供货单位销售人员,未进行合法资格的验证,企业对部分首营企业未审核其合法资格,有许多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的委托书已过期,未做首营企业审批表,对首营企业的资质材料收集不完整;企业对各项管理制度未定期检查和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指导、督促制度的执行不到位;质量管理人员建立企业所经营药品的质量档案不全;质量管理人员未收集和分析药品质量信息;企业购进药品与企业未签订有明确质量条款的购货合同,对质量保证协议未注明有效期,双方也未签名或盖章;少数从业人员未按时进行健康检查,未建立健康档案。
(二)从药人员素质偏低。
表现在:一是企业不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不能发挥质量管理机构的作用,存在走形势,多数企业负责人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
质量管理人员未能组织开展对企业职工药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档案不完善,多数企业没有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实施记录里也没有什么内容。
二是企业成立时配备了一定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但难以保证在职在位,仅有一些不具备药学专业技术的人员在岗。
(三)设施与设备配备不全。
表现在:企业未配备完好的称取中药饮片的衡器,称取中药饮片的戥未定期拿到计量所校验;企业营业场所部分销售柜组标志不清,有些柜组没标识;部分药品经营企业营业场所或仓库无空调,无冰箱、温湿监测调节、无防潮、防虫等基本设施的不同程度的存在。
检查中发现有的空调夏天不开,有的冰箱存放食品,甚至营业场所与生活区未完全分开。
(四)药品购进验收不规范。
表现在:一是验收人员对购进的药品,未能按规定逐批验收,有些药品没有验收就上柜销售,验收后也没在单据上签字或记录,即使验收也只是看看数量是否相符,未能按规定检查药品的内外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等内容。
药品企业监管研究总结报告
药品企业监管研究总结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药品企业监管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药品企业监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本报告旨在对药品企业监管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也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药品企业监管问题的重视,共同维护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报告的目的和结构,引导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分析药品企业监管的现状以及监管不足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
在结论部分,将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以结语结束全文。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药品企业监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讨其对药品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对监管不足的影响进行剖析,提出加强监管的建议,以期能够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也可以促使相关监管部门和药品企业及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共同推动药品企业的规范发展和监管工作的完善。
2.正文2.1 药品企业监管现状药品企业监管现状目前,我国药品企业监管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药品监管体系尚未完善,监管法规不够健全,监管标准不够统一,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有待加强。
其次,一些药品企业存在不规范生产、质量管理不到位、违法违规生产销售等现象,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安全隐患。
还有一些企业存在虚假宣传、价格不合理等问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和消费者利益。
同时,当前药品监管还存在一些技术手段不足的问题。
传统的药品监管模式主要依靠人工抽检,存在着盲点和漏洞,不能全面覆盖所有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9632
(报告范本系列)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告详细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监管问题调研报
告详细版
提示语:本报告文件适合使用于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是药品流通中重要环节,点多面广,处在药品经营的前沿,加强对零售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我结合对本辖区内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现将药品零售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措施对策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分类管理方面:药品未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摆放陈列,处方药品与非处方药品时有混放;医疗器械(膏药类)与药品混放;非药品(保健食品)
与药品混放;易串味药品不能单独设立专柜存放。
(二)处方药销售方面:处方药品不能完全凭处方销售,处方收集不全,对未凭处方销售的药品,销售登记不全。
(三)人员管理方面:部分药店质量负责人是聘用的,其经常不在岗,营业人员也自行调整为其家人,未经上岗培训就从事药品经营,在对处方药品的销售和调配操作中很不科学,对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四)经营方式方面:个别零售药店存在着以零代批现象,将药品直接销售给基层医疗机构;有的药店进行无证行医,前面是药店经营场所,后是诊所病房;有的零售药店之间有调货现象,对销售不太好品种或快到效期的药品药店之间有进行销货或换货进行销售。
(五)采购管理方面:经营药品或医疗器械(一类或国家充许的二类)以及进口药品未能及时收集相关票据和产品注册证明材料。
(六)对供货方资质审核方面:药品审核把关不严,有的业务员经营几家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现象,其所售代理药品价格虽未超过国家标价,但价格仍较昂贵,其疗效也不显著,广大消费者对此类药品投诉举报较多。
(七)药品广告宣传方面:有的药店店堂内或玻璃橱窗上悬挂或张贴药品宣传画,货架上摆放广告药品样品空盒;有的药店巧借义诊为名其实在促销药品,误导、欺骗消费者。
(八)制度执行方面:药店所制定的制度未能全面有效执行,更不能严格进行自查,定期加以考核。
(九)药品储存方面:温控设备成为摆设,温湿度
应按一天两次记录,现已记不清有多少天没有登记,有的药店将药品直接置于地面,药品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二、产生原因
(一)gsp认证以后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放松质量管理意识,认为对药品质量的管理只是gsp认证需要,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二)药店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不太熟悉,对药品常识性知识了解甚少,工作随意性较大;特别是质量负责人,聘用较多,时常不在岗,对药品质量管理相对滞后。
(三)部分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经营惨淡,处于半营业状态,企业无心对药品质量加强管理仅注重经济效益。
(四)由于药品零售企业是个体经营模式,其企业
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有的药店为同一人,未能真正建立质量管理机构,有的药店就是“夫妻店”或“父子店”,缺少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
三、对策措施
1、加强对零售药店相关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教育要务实,建立学习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2、药监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将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结合对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相结合,对药品经营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和重点违规企业加大监管频率,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4、零售药店应自身加强行业自律,严格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规范管理,合法
经营。
5、联合公安、工商、邮政部门建立联合监管协作机制,特别是对违法药品广告的专项整治。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