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1)
一、课前导学
在学习《6猴王出世》之前,我们应该首先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这
个导学案旨在帮助同学们提前预习,掌握学习重点,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6猴王出世》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
2.能够领会故事中所传达的道德和情感。
3.能够学习并掌握本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三、课文学习
1. 故事梗概
《6猴王出世》讲述了一只聪明的猴子成为了猴群的王者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2. 重点词语
•珠宝:众多宝物中的一种,多用于装饰和珍藏。
•界限:划分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或范围。
•果然:果真,表示情况正如所料或所断定的那样。
3. 关键句子
•“原来它要求猴群每月献上食物,雌猴作供。
”
四、课后作业
1.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对猴王的看法。
2.尝试写一个与《6猴王出世》类似的故事,展现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复习提升
查阅课外资料,了解关于猴类动物生活习性的知识,并进行短文写作。
希望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希望大家在学习
过程中充满乐趣。
以上是《6猴王出世》导学案(1)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根据导学案的
要求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语文园地》这一单元的整体内容和学习要点。
2.学习如何有效地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4.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课文导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语文园地》展开讨论,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园地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内容和感受。
园地是我们共同的文学乐园,带给我们无尽的乐趣和启迪。
2. 语言点精析
•重点词语:自己的“白云”、缠绕、缠垂、翱翔等词语。
•重点句型:语文园地中的经典句型。
3. 阅读理解训练
阅读课文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训练,锻炼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三、课堂延伸
1. 课文赏析
带领学生一起深入探讨、分析《语文园地》课文中的一些名句、段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言文的内涵。
2. 课文练笔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进行文章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希最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园地》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语文园地》的阅读理解训练。
2.书写好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3.完成语文课下发的练习题目。
以上是《《语文园地》导学案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学习顺利!。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①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出来。
②小组内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3. 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预设部分教学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顺序)4.句式练习:“神舟”五号腾空而起,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心中__________。
(学生小组自由说,然后再交流)5.小组讨论: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神舟飞天的呢?多媒体出示课文第12段的语句。
指导学生读出紧张与激动,读出神舟五号腾飞的气势。
指名读,齐读。
6.杨利伟翱翔在天空中,和我们一样怀着一种激动地心情,让我们听听航天英雄来自太空的问候。
国人振奋的话语。
(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2.最后,让我们在雄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也预祝我们祖国在今后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更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起航。
课堂检测1.指名读生字词乳白色执行滑坡控制侨胞边缘2.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课外拓展课后搜集整理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对太空有个感性认识。
板书设计:6.梦圆飞天送行…………发射…………问候…………梦圆6.梦圆飞天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导学重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导学难点: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导学准备:录音机《超越梦想》歌曲磁带导学过程:导学案一、歌曲导入1.播放《超越梦想》歌曲。
2.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超越梦想,一起飞,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终于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
二、指导学习生字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说出字的间架结构并组词乳执划控侨②指导书写“乳”字左上角是“��”,下面的“子”一横变为一提;“执”字的右边是“丸”不是“九”,要注意撇上的一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课时导学案(第17 课时)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课型新授课题8.童年的发现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设计教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教法学法读悟结合,体会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课件、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一、精导激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目标激志出示教学目标三、设疑激学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快乐课堂导学案自信的生命最美丽!评价标准: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集体亮相,组长分工明确。
3、展示姿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
4、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岀自己的见解。
快乐课堂导学案实力加自信就是一把坚韧不摧的利剑也是通往成功的船票实力决定成败。
评价标准: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集体亮相,组长分工明快乐课堂导学案人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最珍贵评价标注: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集体亮相,组长分工明确。
3、展示姿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
4、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岀自己的见解。
快乐课堂导学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评价标准: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集体亮相,组长分工明确。
3、展示姿态自然大方, 声音洪亮。
4、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快乐课堂导学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评价标准: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集体亮相,组长分工明确。
骏马怀念草原,勇士怀念故乡评价标准:1、能主动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倾听。
3、展示形式有创新,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评价标准:1、能主动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倾听。
3、展示形式有创新,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评价标准:1、主动积累本单元精彩句段,交流写作方法。
2、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语文知识,感受语文的乐趣。
3、新颖,姿态自然、大方。
评价标准:1、别人讲话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边听边思考。
2、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事情的经过,语言规范,用词恰当3、能科学评赏自己和他人的习作,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备课人
刘松花王霞
课题
牧童
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难点
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导学过程
备注
知识链接:
吕岩: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家长签字:)
2、标注生字表,读一读,写一写。
3、在本上抄写生字。
4、文中的好词抄写在本上。
5、本文作者是国作家。
6、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找出有关的句段。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自由朗读3----13节,思考:
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
再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任务二:作者发现的过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课前预习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2、我能工整地书写这首诗。
,。
,。
3、通过预习,我会填空。
这首诗的题目是《》,是指()的儿童。
诗中描述的时间是(),景物有()。
5、预习古诗时,我不懂的问题:
二、个人独学+小组合作
任务一:我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任务二:结合预习及重点字词注释,说一说这首诗的诗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景阳冈》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景阳冈》导学案(1)一、课文导入导入活动: -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课文背景。
二、课文学习1.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
2. 预习导学•让学生通过预习文字和插图,猜测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3. 多媒体辅助学习•利用多媒体资源,呈现课文内容,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利用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课文朗读。
4. 课堂互动讨论•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问题和疑惑展开互动讨论。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增强学习的参与度。
5. 课文分析与理解•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关系。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变化等关键要素。
三、课后练习1. 生字词巩固•布置生字词的语音、字形、意义等方面的练习作业。
•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巩固新学词汇。
2. 课文情境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课文中重要情节的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导师学生通过表演体验情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背诵•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背诵展现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四、课后反馈与总结1.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学习中的疑问和困惑,及时进行答疑和指导。
•鼓励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进行反馈,促进学习效果的巩固。
2. 知识总结•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导图。
五、课外拓展1.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主题的书籍或资料供学生阅读,拓展课外知识面。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对课文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延伸。
2. 创意绘画•打开想象力,让学生通过绘画展现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描绘。
•鼓励学生通过画画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想法。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5 景阳冈》这篇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相关生字词的用法和意义,提升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标准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第二单元备课教材分析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科技之光”,有三篇课文组成。
一篇是通讯报道,两篇是科普性说明文。
《梦圆飞天》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
课文以“孪生兄弟”这一亲切有趣的表达方式阐释了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
《神奇的克隆》以浅显的话语向我们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导学目标:1.学会16个生字,认识7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
熟记成语。
2.积累辨析含有“看”的意思的词。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能从具体的语句中,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
4.掌握修改的方法,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例文或其它作文。
5.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奥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情感。
导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对“神舟”5号发射过程中几个场面的感受,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之情。
2.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领悟科学说明文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
3.正确地说出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4.习作2在学习例文的同时,掌握修改的方法,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例文或其它作文。
5.练习2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展开想象。
导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师生搜集有关文字、图片资料课时分配:10课时(其中课文6课时习作2课时练习2课时)主题学习丛书《超越梦想》读书汇报交流学习目标:1.会读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学习工具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了解当今世界科技梦想及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理想和信念。
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主题读书活动已经开展了4周了。
今天我们读完《超越梦想》。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导学案
第5课古诗词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完成导学案一、二。
第二课时学习《牧童》、《舟过安仁》。
第三课时学习《清平乐·村居》;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一、课前预习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2.自由读全诗,借助拼音读诗句,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4.自学生字词语。
5.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6.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诗词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7.资料链接: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唱歌,故唐、五代时多称“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词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阕。
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
二、预习交流、检测1.自己读,小组间赛读。
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提示“乐”、“亡”、“剥”、“遮”的读音。
2.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3.师生互动交流对词语及诗词大意的理解及疑难的词句。
4.自己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古诗词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怎样的乐趣?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
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5.抄写生字。
教师示范“蓑”写法。
三、导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学习新课。
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⑴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猴王出世》导学案(3)
一、课文导入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或故事情节简介,激发学生对《6猴王出世》这篇文章的兴趣,为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中的寓意。
2.学会分析短文中的对话和行为,推测人物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
3.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形象,推测人物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寓意,提升对文章深层次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导入
•通过呈现故事背景或图片,引入故事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阅读
•让学生静心阅读全文,理解故事情节,重点关注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3. 分组讨论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章中人物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的推测,并引导他们分析文章中对话的含义。
4. 文学欣赏
•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审视故事,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用意和寓意。
5. 写作训练
•结合故事情节,让学生展开想象,完成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对“猴王”
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
•完成写作训练,写一篇短文;
•继续阅读故事,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六、教学反思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习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不仅深入理解《6猴王出世》这篇文章,还将培养出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
课时)
一、导学目标
1.了解课文《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及运用方法。
3.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理解和归纳。
二、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草船借箭》,了解故事情节,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等。
2.预习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理解其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思考课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思考准备。
三、课堂学习
1. 教师引入
学生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草船借箭》,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希望大家认真听讲,一起来探究故事背后的智慧和勇气。
2. 导入新知识
让学生们依次介绍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和地点,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思考。
3. 理解课文
•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及背后蕴涵的哲理。
•理清课文的逻辑关系,掌握故事的主线和主题。
4. 思考提问
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细节以及所表达的意义。
5. 生词梳理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积累词汇量。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并理解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练习题。
3.思考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做好复习准备。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新的词汇和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复习,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做好准备,一起探索语文的奥秘吧!。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全诗大意: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扬帆的作用。)
4.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1.观察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看一看,诗歌是怎么描写他们的?
2.生自由读诗。“遮”,注意要读翘舌音。记住字形。读通、读顺全诗。
3.通过读注释或借助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书,基本理解诗歌大意。
(二)检查自学,深入探讨
1.指名读诗,正音,注意“篙、棹”两个生字的读音。
2.再读全诗,并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
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三)议深情
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总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5.师:请同学们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6.指名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可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交流听后所感,师生互动评议。
(三)设身处地,感悟诗情
1.师: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月光下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生互动交流。
师小结:学习这首诗,使我们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曲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学习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释题:(1)介绍作者辛弃疾。(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
(3)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村居”呢?(居住在乡村)
作者的介绍。
合作探究
初读,走近“美”
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学
情
分
析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难忘童年”和写童年等内容。“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安排了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累少年立志的名句。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4、通过学习,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激发自己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学习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阅读链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有《诚斋集》。
①读读这个句子,从这些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观察很仔细:“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着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的时候很投入:“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我”很喜欢骆驼:尽管骆驼很丑,但是态度很安静;而且“我”愿意长时间的看着它。
②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
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师边巡视边指导,注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思考,动口交流。
展示交流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③想象作者面对骆驼,呆呆地注视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2)“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①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
◇“我”很喜欢骆驼,不希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到狼的。
◇“我”很同情骆驼,他要走那么多的路,一定很孤单,铃铛不但可以给寂寞的旅客增加情趣,也可以给骆驼增加情趣。
◇“我”可能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
②比较句子
◇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我幼稚的心灵中有一个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课文中为什么用“充满”而不用“有一个”?“充满”说明什么?
2、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不是的,爸!他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他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师边巡视边指导,注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思考,动口交流。
展示交流
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
2、背诵古诗。
指导让学生思考回顾诗文,引导学生慢慢的背诵课文。
达标检测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记叙文或者散文。
2、默写《牧童》。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自我总结
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教学
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
学习
1、给课后生字注音并组词;
2、读通课文,积累词语;
检查预习:
合作
探究
畅读课文,步入童年。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的读音。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并个别朗读相应的课文。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4、配乐朗读或背诵。
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继续品味“醉”字。
达标检测
背诵这首词
自我总结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作业布置
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普集学区五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
课题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环节
学案
导案
自主学习
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
合作探究
初读诗文,展现画面
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精读诗文,走近画卷
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作业布置
1、练习册上有关习题。
2、背诵课文。
普集学区五年级语文科下册导学案
课题
5、古诗词三首
主备人
雷亚宁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2课时
审核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
学习重点
理解诗句的“美”之所在。
学习难点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
品读诗文,走进画卷
1、学习第一首诗。(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2、学习第二首诗。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 (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5、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说明“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
◇说明“我”已经想了很久,深思熟虑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因为太不整齐了。”
①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我”很关心骆驼。
◇“我”很喜欢骆驼。
◇“我”很善良。……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边巡视边指导,注意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脑思考,动口交流。
(1)看骆驼咀嚼。 (2)看骆驼脱皮毛。 (3)关于铃铛的遐想。 (4)怀念骆驼队。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深入阅读,品味童年
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第二单元
总课时
11课时
教
材
简
析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阅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词句,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