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管实验讲义(中文)
电子电路学LC 谐振电路演示实验
6.002实验23
LC谐振电路演示
第15讲
一:实验目的:
演示LC振荡电路在阶跃信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的条件下的响应二:电路图
三:实验步骤
1.演示电路在阶跃信号下的响应
2.演示电路在脉冲信号下的响应
3.演示电路对正弦波信号下的响应
6.002演示#23A
RLC串联实验
长脉冲下载安装Demo#23L.set
实验步骤:
(1)利用IEC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4HZ的长脉冲方波
参数及设备设置
示波器时基=20ms
信号扫描设置为ON状态
存储
Ch1=2v/Div
Ch2=2v/Div
时间延时χ~645
使用不同的安培档测量电流,Ch3=5v/Div Ch4=5v/Div(当前档位为0.1V/格)波形图如下:
二:短脉冲负载
(2)信号发生器(PG501ser#B010124)参数设置
周期=20ms
脉冲宽度=10ms
幅值最大
示波器参数
Ch2=0.5v/Div
时间延时χ~570
Ch3=5v/Div Ch4=5v/Div(当前档位为20mv/格)
当教师要求你演示衰减信号时,把示波器的扫描周期设置为5ms
(3)
信号发生器峰峰值电压3V
示波器时基=0.5ms(通过调节量程和相应的旋钮获得)
Ch1=5v/Div
Ch2=5v/Div
注意:
1.在电路板(印刷版)已经提供了50欧的电阻,所以不要再使用50欧电阻。
2.设置+/-25V时,应提供+/-15V的余量。
3.首先产生脉冲,然后演示由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长脉冲本文由耐克男篮球鞋网站篇辑。
通过谐振现象研究振动系统的实验教程
通过谐振现象研究振动系统的实验教程实验教程:通过谐振现象研究振动系统1. 引言振动是物体在受到外界作用力或能量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振动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系统中,深入研究振动系统对于理解和应用许多物理学、工程学和科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教程旨在通过研究谐振现象,来学习振动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测量方法。
2. 实验器材(列出所需实验器材清单,如:弹簧、质量块、振动台等)3. 实验原理(简要介绍振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谐振现象的定义和特征)4. 实验步骤4.1 准备工作(描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器材的摆放、调整和连接等)4.2 测量振动频率4.2.1 将弹簧挂在振动台上,并将质量块连接到弹簧末端。
4.2.2 用无人直尺测量质量块的静止长度,并记录下来。
4.2.3 将质量块略微拉动,使其偏离平衡位置,并释放。
4.2.4 观察质量块的振动现象,并用计时器测量振动的周期,记录下来。
4.2.5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质量块下的振动频率。
4.3 绘制频率与质量的关系曲线4.3.1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质量块的质量和对应的振动频率。
4.3.2 利用绘图工具,绘制频率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4.3.3 分析曲线的特征,探究质量对振动频率的影响。
5. 实验注意事项5.1 实验时需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5.2 测量振动频率时应准确记录计时器的读数。
5.3 实验数据应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6.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的分析结果,解释振动系统的谐振现象和质量对振动频率的影响)7.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习了振动系统的基本特性和谐振现象的研究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对振动频率具有影响,其关系可通过绘制曲线来展示。
这种实验证明了振动系统的特性和动力学规律,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附录: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省略)注:以上内容为实验教程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和格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气动谐振管加热效应初步实验
关 键 词 :惜 振 管 ;气 动 加 热 ; 液 傩 推 进 剂 火 箭 发 动 机 ; 业 系统
中 固 分 类 号 :\ 3 1 : 41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壹 编 号 :10 — 5 (02 1 020 0 14 5 2 O )O . 5—5 0 0
比 G d、 动 气 体 的 总 压 与 外 界 反 压 之 比 / 是 / 驱 P
谐 振 管 加 热 装 置 设计 中 两个 重 要 的无 量 纲 特 征量 , 它
们 对 谐 振 管 的 加 热 性 能 有极 为显 著 的影 响 , 文 的 本 实验研究取 :, G d…10 80,0 P P/ =2. 0~1 . 60。为 了尽 可 能 减 少 外 部 结 构对 欠膨 胀 冲击 喷 流 的影 响 , 实 验 中的 激 励 喷 流 为 无 约束 自由欠 膨 胀 冲击 喷 流 , 即喷 嘴 与 谐 振 管 之 问 无 连 接 腔体 结 构 , 流 可 自 由膨 胀 到 喷 外 界 反 压 。 驱 动 气 体 为 空 气 , 气 总 温 =23 供 9K。
n lg f a Dr crs l3 et e int n frl ud rc e e gn s i i nc oo yo sd a eol 1 g mi B e ub g i o i i o k t n ie ,t s c e i o q
te s/ m n ufc e t gtmp r t e f h e y e sn n e tbd. e . yidia ,tp e n ㈣ q l ̄ la t, e t s r eh ai e eat so t retp so r o a c e i ' f o a n t r f e u c l rcl s p d a d n e , ' are u . h e a ai itn e b te n te n =l a d te e F c r d o tT es pr t n ds c ew e h o e n ,e C i o a h
声音的谐振实验步骤
声音的谐振实验步骤声音的谐振是指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内的空气或其他介质发生了共振现象,产生了明显的声响。
谐振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特性和共振现象。
本文将介绍声音的谐振实验步骤及相关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1. 声源装置:如音叉、音响等2. 谐振管/共鸣管:可调谐的管状装置,如玻璃筒3. 音叉支架4. 吸音材料:如海绵、软布等5. 定尺尺子/卷尺6.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将实验器材摆放整齐,防止碰撞或干扰。
2. 谐振管的调节与固定将谐振管垂直倒置,并用尺子/卷尺测量其长度L(注意:测量的长度应从管口到开口的距离,即L),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谐振管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节,确保后续实验能够测得有效的结果。
3. 声源装置的使用使用音叉作为声源装置,将其固定在音叉支架上,使得音叉可以自由振动,并确保音叉在稳定无干扰的状态下振动。
4. 谐振管的探测将谐振管的开口对准音叉,调整谐振管的高度,使得音叉的声波能够直接进入谐振管内部。
同时,需要保证谐振管的固定位置稳定不动。
5. 寻找共振点慢慢提高音叉的频率,观察谐振管的变化。
当音叉的频率与谐振管的固有频率相等时,谐振现象将会明显可见。
此时,谐振管内的空气将被激起共振,产生明显的声响。
6. 记录结果记录音叉的频率和谐振管的长度L。
通过不断改变音叉的频率和谐振管的长度,我们可以记录多组实验结果,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7. 实验的重复和探讨可以通过改变音叉的频率、谐振管的长度等实验条件,重复实验并记录数据,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规律性。
在实验结束后,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绘制频率和长度的图表,以探索声音谐振的规律与关联。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当保持尽可能的安静,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谐振管的长度应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确保能够测得有效的结果。
3. 如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如谐振管失稳、共振点难以观测等,应仔细检查实验装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谐振管实验讲义(中文)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
5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
注意:开管指一端闭合,另一端是打开的,而闭管是两端都闭合的。
图 3 仪器安装图
参考说明:该讲义参考了网上和同行的相关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6
警告:过大的驱动电流会损坏扬声器,缓慢地增大振幅,直到可以听见扬声器的声音,但不 要太大。注意大多数的函数发生器在高频时更有效,因此当你增大频率时要适当地减小振幅。
3、打开示波器与放大器的电源,设置扫描频率和发生器的频率大概一致,选择适 当的增益使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由麦克风探测到的声音信号。 如果在最大的增益时你也看 不见信号,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直到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达到最大值,然后增大信号 发生器的振幅直到你能在示波器上清晰地看见图像。 4、调整声波的频率或管的长度来使声波发生谐振,并且可以通过听到一个最大的 声音或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最大的波形信号来确定共振的产生。
l n / 2, n (1,2,...)
对于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弦,由于固定端是波节,自由端是波腹,所以波长必须 满足式:
l (2n 1) / 4, n (1,2,...)
正如以上所述,当波从管尾反射,反射波和原来的波发生干涉时就会产生驻波,但 是,声波却可在管的两端来回反射好几次,所有这些复合的反射波将一起发生干涉,一 般来说,这些复合的反射波的位相不一定相同,因此合成的振幅会比较小,然而在某些 特定的频率,其位相一致时,将产生一个振幅非常大的驻波,这些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在实验1中,研究谐振发生时管的长度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用波长比频率 更容易描述谐振的条件,谐振状态也与管的关闭与否有关。对于一个闭管来说,波长满 足以下条件时就会发生谐振:
谐振电路的测试实验
谐振电路的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 一 、 实验目的 :
1、 通过实验进一步的了解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发生的条件及其特征 。 、
2、 观察谐振电路中电压 、 电流随频率变化的现象并测出谐振曲线 。
实验原理: 二 、 实验原理 :
300
400
450
480
503
520
550
600
700
800
-------
-------
-------
----
----
-------
-------
-------
-------
?
-------
五、 误差分析
理论 : Q = 实验 : Q′ =
ω0 L
R
U L0 Us
相对误差 : γ Q =
Q′ − Q 100 × 1并联谐振 : U s =3V(RMS)
ω0 =
f0 =
1 CR 2 1− = L LC 1 2π LC 1−
1 LC
CR 2 1 = L 2π LC
参数: 三 、 LC 参数 :
1
~
33 组: L=0.1 H
C=1 μ F
四 、 实验记录
电感的直流电阻 : r=
回路电阻 : R=
频率 f( Hz) 200 ( ) I 串 联 ( mA) ) 串联 U C (V) U L (V) I 并 联 ( mA) ) -------
mV mV
函 数 发 生 器
RN = 1Ω
r us(t) C L
函 数 发 生 器
RN = 1Ω
声波谐振管实验报告
声波谐振管实验报告声波谐振管实验报告【实验⼈员】【实验⽬的】1.研究声波在谐振管中的运动规律;2.利⽤共振法和回声法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仪器】PASCO WA-9612型谐振管装置,⽰波器,信号发⽣器。
【实验过程和观察现象】1.测量驻波波形和计算声速a)开管驻波波形按图连接谐振管、⽰波器和函数发⽣器,打开放⼤器和函数发⽣器,⽤⽰波器来测量扬声器的输出。
活塞移到管外,先找⼀个⽐较明显的谐振状态(我的操作⽅法:先将频率调⾄500Hz左右,将麦克风探测杆伸进谐振管,沿着管移动麦克风探测器,观察⽰波器⽰数,找到⼀个⽰数最⼤处,再改变⽰波器的频率找到此时可以使电压最⼤值最⼤的频率,记下来为684Hz),在684Hz继续做实验,沿着管移动麦克风探测器,每隔2厘⽶测量⼀个输出电压(注意波节和波腹附近应减⼩移动步长),记录下当⽰波器信号最⼤、最⼩时麦克风探测器的位置,并记录于表格中,然后做出⼀维的波形分布图样。
b).闭管驻波波形将活塞插⼊管中使管长⼤约为 80厘⽶。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管内波形分布情况,然后做出⼀维的波动强度分布图样。
c).计算声速计算上述两种情况下对应的声速,并与理论值 v=331.5+0.607t(m/sec)⽐较,其中 t为摄⽒温度。
注意事项:a)实验中必须注意将开⼩⼝的⼀段与管连接好,中间若有空隙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b)位于管外的活塞连接杆的尾部应该⽤⽀架⽀撑起来,以免给活塞过⼤的负荷c)读取麦克风位置时注意保持视线与麦克风头部的⽔平。
d)实验时⽰波器显⽰的波形很可能不稳定,此时应该调节获取⽅式,将其调为平均(可调节平均次数),此次实验我调节到4(次数过⼤会使测得值与瞬时值偏差较⼤,造成较⼤误差。
e)实验要画出驻波⼀维图像,需要测出波节和波腹。
⽅法:波节是信号最明显处,即峰峰值最⼤的位置,波腹是信号最⼩的位置,即峰峰值最⼩的位置。
在驻波图像上表⽰出来分别是0轴上和波峰和波⾕。
做图像时可假设⼀个振幅,做出近似的图像。
实验研究谐振现象及其应用
02
实验方法与步骤设计
实验器材准备
示波器
显示振荡器输出信号的波形,便 于观察谐振现象。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构成谐振电路,使电路在特定频 率下发生谐振。
频率计
测量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以 验证谐振频率的准确性。
振荡器
产生特定频率的交流信号,用于 激励谐振电路。
电源
为振荡器和电路提供所需的电能 。
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和优化控制算法,有望提高谐振条件的稳定性和可 重复性。
多领域应用拓展
随着对谐振现象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谐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 应用,如传感器、能量转换等。
跨学科交叉研究
谐振现象涉及到物理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 有望实现更多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共同发展。
输入信号幅度
输入信号的幅度对谐振系统的响应也有影响,通 常输入信号幅度越大,系统的响应也越大。
3
非线性效应
在实际情况中,谐振系统可能存在一定的非线性 效应,如饱和、失真等,这些效应会对系统的谐 振特性产生影响。
04
谐振在电路中应用举例
滤波器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
01
滤波器作用
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同时抑制其他频率成分。
谐振特性参数
谐振频率
系统发生谐振时的频率,与外部激励 频率相同。
品质因数
描述谐振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表示系统存储能量与耗散能量之比。 品质因数越高,系统谐振性能越好, 振幅越大且衰减越慢。
带宽
指系统谐振频率附近的频率范围,在 此范围内系统对外部激励的响应较为 明显。带宽越宽,系统对频率的适应 性越强。
声学领域中消声降噪方法
吸声技术
实验研究谐振现象及其应用
应用于各种领域, 如通信、电子、机 械等
容易产生共振,导致设备损坏
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测量 结果
需要精确控制参数,否则容易 产生误差
应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特定 频率和条件下的实验
谐振现象的未来发 展
谐振现象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谐振现象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谐振现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谐振现象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应用:无线电通信、电子滤 波器、信号处理等领域
振动系统的频率相同或相近
两个或多个振动系统之间的 相互作用
振动系统的振幅和相位差满 足特定条件
振动系统的阻尼和刚度满足 特定条件
线性谐振:频率和振幅保 持不变,相位随频率变化
非线性谐振:频率和振幅 随频率变化,相位保持不 变
自激振荡:系统在没有外 部激励的情况下,由于内 部因素引起的振荡
实验研究谐振现象及 其应用
汇报人:XX
目录
谐振现象的基本原 理
实验研究方法
谐振现象的应用
谐振现象的优缺点
谐振现象的未来发 展
谐振现象的基本原 理
谐振条件:物体受到的外力 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
谐振现象:物体在受到周期性 外力作用下,产生周期性振动 的现象
谐振效应:在谐振条件下,物 体的振动幅度最大,能量最大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Fra bibliotek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振荡器:利用谐振电路产生稳定的 信号源
混频器:利用谐振电路实现信号的 混频和变频
谐振器在通信系 统中的应用
谐振器在滤波器 设计中的应用
谐振器在放大器 设计中的应用
谐振器在振荡器 设计中的应用
振动筛:利用谐振 原理进行物料筛选
机械滤波器:利用 谐振原理进行信号 处理
实验六-谐振电路【PPT课件】PPT课件
Z0
2
1
L
rL
1 rLC
2
1 Q2
0
0
所作出的谐振曲线如图6.6所示,由图可见,其形状与串联谐振
曲线相同,其差别只是纵坐标不同,串联谐振时为电流比 ,并联谐振时为阻抗比,当ω=ω0时,阻抗达到最大值。同样,谐 振回路Q值越大,则谐振曲线越尖锐,即 对频率的Z选择性越好。
当激励源为电流源时,谐振电路的端电压对频 率具有选择性,这一特性在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I0
0
f
f0
关系曲线],也
2. 根据所测实验数据,在坐标上绘出并联谐振电路的通
用幅频特性曲线[即 曲线。
Z 关系 f曲 线],也就是U0与f关系
Z0
0
f0
3. 根据记录数据及曲线,确定在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
振电路中不同R值时的谐振频率f0,品质因数Q及通频带
BW,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说明电路参数对
Q UL UC 0L 1 1 L US US R 0RC R C
式中, 称L 为谐振电路的特征阻抗,在串联谐振电路中 C
L C
0
L
1 0C
。
RLC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激励源角频率之间的
关系,即电流的幅频特性的表达式为
I
US
US
R2
L
1 C
2
2
R
1 Q2
0
0
根据上式可以定性画出,I(ω)随ω变化的曲线,如图6.2所
L rLC
1
1
jQ
0
0
Z0
1
1
jQ
0
0
在电感线圈电阻对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的条件下,RL与C 并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可用等效阻抗幅值随频率变化
电路实验教程1.-8谐振
1.8 实验八 谐振电路1.8.1实验目的(1). 观察谐振现象。
(2).测绘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流和各元件上电压的幅频特性。
(3).测绘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通用曲线,验证Q 值对曲线的影响。
1.8.2实验原理RLC 串联电路如图1.8.1,当外加有效值保持不变的正弦电压,而频率改变时(R 、L 、C 不随频率变化),电路中电流和元件上电压的有效值都是频率的函数。
22)C1L (R U )(I ω-ω+=ω , 22R )C 1L (R UR R )(I )(U ω-ω+=ω=ω , 22L )C 1L (R L U )(U ω-ω+ω=ω , 22C )C1L (R C U )(U ω-ω+ω=ω当LC 10=ω或LC 21f π=时,电路发生谐振,此时I(ω)=I 0=U/R , U R =U ,U L =Uc=QU以电流、电压的幅值为纵座标,以ω或f 为横座标,可以得到它们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1.8.2。
改变R ,即改变Q 值,并以I/Io 为纵座标,f / fo 为横座标,可以得到一组串联谐振电路的通用曲线,如图1.8.3。
1.8.3. 实验内容(1)按图1.8.4接线,取R=300Ω,X L =120mH ,C=0.5μF ,调整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电压1V,改变其频率从100Hz 变化到1500H Z ,由示波器观察u 与i 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关系。
以加深对电路频率特性及谐振电路特点的理解。
(2)用毫伏表先测出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并记录下来。
根据实验所给定的参数,计算出谐振频率f 0以及U C 和U L出现最大值的频率f 1和f 2。
依据这些值,通过调节电源频率,用数字交流毫伏表实测出U R 、U L 和U C 出现最大值时的频率。
然后再改变信号发生器频率从100Hz 变化到1500Hz ,测出U R 、U L 和U C 的值。
,记入表格。
电流I 的数值由R 上的电压除以R 获得。
声音的谐振管实验——实验报告
声音的谐振管实验报告实验需要的器材有:谐振管、麦克风、信号放大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首先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接在示波器的通道一借口,麦克风连接信号放大器,安插在通道二(如图一)。
这样通道一的波位图即为扬声器发出声波,通道二的波形位图为麦克风探测到的声波。
本文中四个实验的操作、观察及测量均基于该装置。
图一一、谐振频率在给定管长条件下,输出声波为某些特定频率时,反射波与原波会发生共振。
这一系列的频率称为谐振管的谐振频率。
谐振管左端与扬声器距离固定为1.5cm,定义右边不放活塞时为开管,右边放活塞时为闭管。
那么谐振管的谐振频率满足以下经验公式:开管:L+0.8d=n*l /2闭管:L+0.4d=n*l /4其中L为管长,d为谐振管直径,l为声波的波长。
下面分别对开管和闭管的理论和实验进行对比。
1.开管开管时,L=90cm,d=3.1cm,l=2*(L+0.8d)/n= 1.8496m/n ,谐振频率f=c/l 。
c为声速,取340m/s ,那么由经验公式得出的一系列的谐振频率为:183.8Hz,367.6Hz,551.5Hz……183.8n Hz。
在实验中,固定麦克风的位置,从100Hz开始增大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观察通道二波形幅度出现极大值时对应的频率,即可测出一系列谐振频率。
测量数据如下:以n为横坐标,测量得到的共振频率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散点图。
将图像做线性拟合,那么拟合直线斜率的值就是实验测得的基频的值。
拟合图像如图二:图二拟合所得的基频为178.04Hz,经验公式得到的值为183.8Hz,误差为3.13%。
误差分析在闭管之后。
2.闭管与开管类似,活塞在80cm处,利用经验公式算出闭管谐振基频为:106.23Hz。
测得的数据为:拟合直线为如图三:拟合所得的基频为101.04Hz,经验公式得出的基频为106.23Hz,误差4.89%。
3.误差分析(1)经验公式不是精确公式,与谐振频率的真值还是有一定的差距;(2)几组相同的实验在一个房间内做,所以外界声音的干扰是在所难免的;(3)谐振管左边的1.5cm没有计算在内;(4)扬声器发声时间较长时,其实际放出的声音频率可能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略有偏差。
实验要求-声波谐振管实验
三、管长和谐振模式
1、按图 3.1连接谐振管、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将活塞移到靠近管尾的位置,信号发 生器的频率为 1200Hz, 加大振幅直到可以清晰地听到扬声器的声音。 慢慢朝里面移动活塞, 直到你听到管放大的扬声器的声音,表示已经在管中产生了驻波,调整活塞的位置,直到听 到最大的声音或看见示波器的最大信号,这表明谐振已经发生,记录下这个位置。 2、继续移动活塞,直到驻波重新产生,记下这个新的位置,移动活塞直到找出所有的 位置。 4、以公式中的n为横坐标,管长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直线的斜率是二分之一波长,用 这种方法可以计算声速。
二、 测量驻波波形
1.按图 2.1连接谐振管,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打开放大器和函数发生器,函数发生器 的输出频率大约为 100Hz。调节信号发生器的振幅直到你可以清晰地听到扬声器的声音。 用示波器来测量扬声器的输出。 2. 小心地在增加频率时注意听管中的声音, 一般来说, 频率大于300Hz的谐振比较明显。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基础物理实验要求
先找一个比较明显的谐振状态,然后把麦克风探测杆伸进谐振管,沿着管移动麦克风,每隔 2cm(但最大和最小的位置必测)记录下示波器信号峰峰值Vpp以及麦克风的位置。由于探测 杆太短,你不可能移动太长的距离,所以在测量管的另外一端时,要将探测杆从另外一端伸 进去进行探测。应注意研究管的两端波形分布的情况。 3. 画出一维的波形分布图样。 4. 测量闭管的波形分布情况,将活塞插入管中使管长为 80厘米。重复以上步骤,并作 出分布图样。
四、(选做)管中的声速
1、按图 4.1连接谐振管,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移动活塞到管的另一端,信号发生器 输出大约为 10Hz的方波,增大振幅直到能清晰地听见扬声器发出的滴答声。调节示波器使 麦克风输出的信号在屏幕上出现如图所示的图像。 2、测量原始脉冲和第一个反射脉冲的时间差t和扬声器与活塞之间的距离L。 4、移动活塞到一个新的位置,重复步骤2。 5、继续移动活塞直到记下五组数据,并作L与t曲线,用直线拟合求出闭管内的声速。 6、将活塞移开,测量开管中的声速(自己设计步骤)。
声波谐振管实验
声波谐振管综合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研究声波在谐振管中的运动规律;2、利用共振法和回声法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
二、实验仪器Pasco Wa-9612型谐振管装置,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1、空气中的声波当扬声器的膜片振动时,便会产生声波,并通过空气传播。
这种振动与波在一根绳子上的传播形式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绳子上介质的振动与绳子上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而空气的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是纵波。
空气中的声速由下式给出:μγ0RT v =其中V P C C /=γ为空气定压热容与定容比热之比,μ为空气的摩尔质量,0T 为空气的热力学温度,R 为热力学普适常量。
对于干燥空气,5/7=γ,mol g /96.28=μ,C ︒0声速s m v /33102896.015.27331.84.10=⨯⨯=展开到1阶,C t ︒声速约为s m t tC v t /)606.0331()15.27321(0+=⨯+≈2、管中的声场在长度为l 的管道中,声压为i p 的声波沿声波管的轴线方向右传播,进行波在界面0的位置受到反射,反射波的声压为r p ,进行波与反射波的声压方程为)(kx t j ai i e p p -=ω (1))(kx t j ar r e p p +=ω (2)其中a p 为振幅,ω为声波频率,k 为波矢。
管中合成波的声压)(ϕω+=+=t j a r i e p p p p (3)其中a p 为合成波的振幅,ϕ固定为相位因子。
定义声波界面反射系数p r ,则:σπj p aiarp e r p p r ==(4) p r 表示反射系数的绝对值,σπ为界面处反射波和入射波的相位差。
将(4)式代入(3)式中。
总声压表示为:t j kx j p jkx ai e e r e p p ωσπ][)(+-+= (5)总声压振幅表示为:)4/(2cos 212σλ+++=x k r r p p p p ai a (6)当πλσ)12()4(2-±=+n x k 时,a p 具有极小值:)1(min p ai a r p p -=。
声波谐振管实验
(7)
这些波长将会在管的开端产生声波波腹(或声压波节),因此,当管长为四分之一波长的奇数 倍时发生共振。 注意:四种谐振状态描述如下图,第一种(n=1)被称作基音,其他的叫做泛音,每一种描述 都是有联系的。 上面所说的公式和图像只是一个理想的理论情况,主要是因为,波在管中的传播还依赖于管的 直径和波的频率,波节和波腹不会刚好出现在管的两端,用麦克风来研究管的两端的波形是一个很 有用的实验,下面给出一个更加精确的描述管中驻波的经验公式: 闭管: l 0.8d n / 2, 开管: l 0.4d n / 4, 其中 l 为管长, d 为管的直径。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经验公式表示为:V(m/s)=331.5 + 0.607T, 其中T 为摄氏度。
2、管中的驻波 当介质中有反向进行的两个同频率的波存在时,这两个波叠加后将产生干涉现象。为了简单起 见,设两波具有相同的振幅,它们的运动方程为:
y1 A cos(t kx 1 )
n 1,2,3,...
(8) (9)
n 1,3,5,...
3
【PASCO WA-9612型谐振管装置介绍】
PASCO WA-9612型谐振管可用来研究声波在管中的传播,也可以用来观察一端封闭或两端封闭 的谐振管中的驻波图样和研究当管长变化时波节和波腹的位置,也可以通过测量共振波形频率和波 长的方法来间接测量声速或更加直接地利用示波器的触发方式来测量声波脉冲在管中传播的时间来 测定声速。 声波可通过扬声器来产生并通过微型麦克风来探测。麦克风既可固定在扬声器的旁边来检测谐 振波形,也可以固定在一根金属杆上,使之可在管中来回移动并检测管中的波形特性。
图 2 仪器安装图 注意:开管指一端闭合,另一端是打开的,而闭管是两端都闭合的。
实验报告-声波谐振管
Vpp(mV)
2.0
31.6
24.0
65.6
46.0
15.2
4.0
40.0
26.0
62.4
48.0
23.6
6.0
46.8
28.0
57.2
50.0
31.6
8.0
53.2
30.0
52.0
52.0
38.8
10.0
59.6
32.0
46.4
54.0
45.2
12.0
63.6
34.0
40.0
56.0
52.0
图6
闭管中的声速:v=341.3m/s,相对误差:|(v-v0)/v0|=1.39%
2、测量开管中的声速(自行设计)
图7
【总结与讨论】
本实验总体来讲较为成功。实验一中,闭管测得基频与经验公式的结果相差很大,可能是实验过程中仪器不太稳定,而且采用了较长的管长,导致测量管长的时候不太准确。实验二、三、四都是探究性质的实验,因此没有做误差分析。但是根据常识,实验二中的波形图大体正确,实验三四测出的声速也与24摄氏度时的声速(346.1m/s)相差不多。
22.0
49.6
44.0
90.4
66.0
48.8
闭管驻波波形图:
图4
三、管长和谐振模式
频率f=1200Hz
管长(cm)
77.8
63.7
49.9
35.2
20.2
6.1
n
5
4
3
2
1
0
以n为横坐标,管长为纵坐标作图,并进行直线拟合,求声速:
图5
声速:v=345.4m/s,相对误差:|(v-v0)/v0|=0.20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
合成波的振幅不同,由因子 2 A coskx ( 2 1 ) / 2 确定,只要 coskx ( 2 1 ) / 2 不变 符号,不同x处的合成振动的位相都是 t (2 1 ) / 2 ,这些点的振动位相仅随 t 增加, 不再随 x 的增加而减少,亦即不呈现位相在空间的传播,仅在 coskx ( 2 1 ) / 2 易 号时位相才发生变化。因此,合成波实际上是一种振动,不再是振动的传播,故称为驻 波。驻波中,振动的振幅在空间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1)当 kx
2、管中的驻波 当介质中有反向进行的两个同频率的波存在时,这两个波叠加后将产生干涉现象。 为了简单起见,设两波具有相同的振幅,它们的运动方程为:
y1 A cos(t kx 1 )
合成后,运动方程为:
y 2 A cos(t kx 2 )
1 1 y y1 y 2 2 A cos kx 2 cos t 2 2 2
l n / 2, n (1,2,...)
对于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弦,由于固定端是波节,自由端是波腹,所以波长必须 满足式:
l (2n 1) / 4, n (1,2,...)
正如以上所述,当波从管尾反射,反射波和原来的波发生干涉时就会产生驻波,但 是,声波却可在管的两端来回反射好几次,所有这些复合的反射波将一起发生干涉,一 般来说,这些复合的反射波的位相不一定相同,因此合成的振幅会比较小,然而在某些 特定的频率,其位相一致时,将产生一个振幅非常大的驻波,这些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在实验1中,研究谐振发生时管的长度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用波长比频率 更容易描述谐振的条件,谐振状态也与管的关闭与否有关。对于一个闭管来说,波长满 足以下条件时就会发生谐振:
相邻波腹的距离为 / 2 。 2) kx
2 1
2
(2n 1)
2
, 即 x (2n 1)
4
2 1 , (n 0,1,2...) 时, 2 2
1 cos kx 2 0, 振幅为零,这种位置称为波节。相邻波节的距离也是 / 2 。 2
l n / 2, n (1,2,...) (其中 l 为管长),
这些波长将会在管的两端产生声波波节(或声压波腹),也可以说当管长为半波长 的整数倍时会发生共振。 对开管来说,波长满足以下条件时,就会发生谐振:
l (2n 1) / 4, n (1,2,...) ,
这些波长将会在管的开端产生声波波腹(或声压波节),因此,当管长为四分之一 波长的奇数倍时发生共振。 上面所说的公式和图像只是一个理想的理论情况,主要是因为,波在管中的传播还 依赖于管的直径和波的频率,波节和波腹不会刚好出现在管的两端,用麦克风来研究管 的两端的波形是一个很有用的实验,下面给出一个更加精确的描述管中驻波的经验公 式: 闭管: l 0.8d n / 2, 开管: l 0.4d n 普通物理实验室
3、谐振 由以上讨论可见,驻波实际上是一种振动,是多自由度的振动。因而,对于一定的 驻波系统,也有固有频率,只是固有频率不只一个,而有许多个。例如,对两端固定的 弦,其上任一扰动经两端反射即成为两列反向行进波,叠加后形成驻波。这样的系统所 能激发的驻波,在弦的两端必须为波节,因而其波长有一定的限制,弦长 l 必为半波长 的整数倍,即:
当波在绳子的一端被反射回来时,会和原来的波发生干涉,产生驻波,声波从管的 另一端反射回来时也会产生驻波。在绳上的驻波中,无上下振动的点称为波节,绳子以 最大振幅上下振动的点称为波腹。类似地,空气不振动的点称为声波的波节,空气振动 最大的点称为声波的波腹。表征声压大小的波节和波腹也存在于波形中。事实上,声波 的波腹点为压力的最小点,这称为声压节点,同样地,声波的波节点称为声压腹点。这 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假设两个声波的波腹点相向运动,中间的空气将要被挤压,这就 形成了声压波腹点;当两个声波的波腹相互远离的时候,中间的空气就要膨胀,形成声 压波节点。 声波反射可以发生在闭合管或打开管的尾部,如果管尾闭合,我们称之为闭管,此 时空气被阻挡,则声波的波节出现在管尾,如果管尾开放,我们称之为开管,此时管内 外的压力相当,我们称之为开管,此时管内外的压力相当,则声波的波腹出现在管尾。 现在对声波在管尾反射的情况作一个理论解释。当 x l 的管端开向自由空间的时候,即 使对波长比管子的直径大得多的情况,开口上的流动条件和压力分布也不会是均匀的。 但在波长很长的极限情况下,能够在管道中传播的唯一波是平面波,即基频方式的波, 此时在 x l 处, 开端的空气有类似活塞的作用, 向开阔空间辐射出声音, 同时向 x 0 处 反射回一部分声音,当波长非常长时,从开端辐射出去的声音很少,因而在管子内部就 建立起很强的驻波。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
(说明:实验室里没有下列文档的纸质版)
声波谐振管实验
【实验目的】 1.研究声波在谐振管中的运动规律; 2.利用共振法和回声法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仪器】 PASCO WA-9612型谐振管装置,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实验原理】 1、声波 当扬声器的膜片振动时,声波便会产生并通过空气传播。声波是由空气分子在扬 声器的轴线方向上作来回的微小的位移形成的。 假如你可以看到扬声器附近的一小块空 气的话,你将发现这块空气并没有移动得很远,而是以与扬声器相同的频率在轴线方向 上来回移动。这种振动与波在一根绳子上的传播的形式十分相似,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 是,如果你在观察绳上的一小部分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振动与绳上波的传播方向是垂 直的,而空气的振动与波的传播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声波是纵波。 声波形成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系列的压缩和膨胀,当扬声器的膜片向外运动时,附 近的空气就会被挤压,形成一小部分的高压空气,这一小部分的高压空气又挤压它周围 的空气,如此循环下去。因此高压空气就会远离扬声器传播开去,当扬声器的膜片向里 运动的时候,周围的空气就会膨胀,产生低压空气并远离扬声器传播开去。 一般来说,声波会朝各个方向传播,但是我们在研究声波的时候可以将其简化成只 朝一个方向传播,例如在谐振管里面,我们近似地认为声波沿管的轴线方向传播。
5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
注意:开管指一端闭合,另一端是打开的,而闭管是两端都闭合的。
图 3 仪器安装图
参考说明:该讲义参考了网上和同行的相关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6
n 1,2,3,... n 1,2,3,...
l 为管长, d 为直径 l 为管长, d 为直径
3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
注意:四种谐振状态描述如图1,第一种(n=1)被称作基音,其他的叫做泛音,每一种描述都 是有联系的。
图 1 四种谐振状态
【PASCO WA-9612型谐振管装置介绍】 PASCO WA-9612型谐振管可用来研究声波在管中的传播,也可以用来观察一端封闭或 两端封闭的谐振管中的驻波图样和研究当管长变化时波节和波腹的位置, 也可以通过测 量共振波形频率和波长的方法来间接测量声速或更加直接地利用示波器的触发方式来 测量声波脉冲在管中传播的时间来测定声速。 声波可通过扬声器来产生并通过微型麦克风来探测。 麦克风既可固定在扬声器的旁 边来检测谐振波形,也可以固定在一根金属杆上,使之可在管中来回移动并检测管中的 波形特性。 WA-9612型谐振管及其配件:(如图2) 1、90cm长的壁上带有十进制刻度的透明塑料管; 2、两个塑料管底座,其中一个内置扬声器与麦克风; 3、带有放大器的小型麦克风和一根可直接连接到示波器的信号线; 4、可移动的活塞; 5、麦克风探测杆( 86cm铜杆);
4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普通物理实验室
6、可用来覆盖孔的夹子。
图 2 谐振管及其配件
谐振管的安装与调试: 1、按图3连接仪器,麦克风可被放在位于扬声器下的麦克风孔里面,或者像下面插 图所示的那样,把它捆在麦克风探测杆的末端并从探测管伸入谐振管,使之可用来确定 波节和波腹的位置。你还可以通过移动活塞来改变谐振管的有效长度,位于管外的活塞 连接杆的尾部应该用支架支撑起来,以免给活塞过大的负荷。 2、数字万用表与函数发生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读出函数发 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具体方法见附录)。把函数发生器的频率置于大约 100Hz,并使 振幅为 0,然后打开发生器,慢慢增大振幅直到你能听到扬声器的声音。
2 1
2
n , 即 x
n ( 2 1 ) / 2 n 2 1 , (n 0,1,2...) 时, k 2 2 2
1 cos kx 2 1, 振幅最大,这种位置称为波腹,这时质点的振幅为分波腹的两倍。 2
警告:过大的驱动电流会损坏扬声器,缓慢地增大振幅,直到可以听见扬声器的声音,但不 要太大。注意大多数的函数发生器在高频时更有效,因此当你增大频率时要适当地减小振幅。
3、打开示波器与放大器的电源,设置扫描频率和发生器的频率大概一致,选择适 当的增益使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由麦克风探测到的声音信号。 如果在最大的增益时你也看 不见信号,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直到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达到最大值,然后增大信号 发生器的振幅直到你能在示波器上清晰地看见图像。 4、调整声波的频率或管的长度来使声波发生谐振,并且可以通过听到一个最大的 声音或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最大的波形信号来确定共振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