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常见技能操作
医院感染防控6大基本技能
医疗器械清洗与消毒
01
02
03
04
医疗器械清洗是去除污染血液、 动物组织等污物的过程
清洗后的医疗器械必须进行消 毒或灭菌处理,以保证使用安
全
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结构等 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和消毒
方法
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 毒效果监测,确保清洗、消毒
水擦拭干净。
季铵盐类消毒剂
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物体表面 进行擦拭或浸泡,作用一定时间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06 监测与报告制度 建立和执行
监测项目设置和数据收集分析
设立医院感染监测项目
01
根据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设立针对性的监测项目,如
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数据收集和分析
02
通过定期收集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医院
精密仪器
采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环氧乙烷灭 菌等方法,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害。
植入物
特殊感染物品
对于具有传染性或特殊感染的物品, 应采用专门的消毒方法,如焚烧、深 埋等处理方式,确保病原体被彻底消 灭。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浸泡等方法 进行消毒,确保植入物无菌且无毒性 物质残留。
04 防护用品使用与 废弃物处理
消毒剂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01
02
03
选择原则
根据消毒对象、消毒目的 和消毒剂性能选择合适的 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可 靠且对环境无害。
使用方法
按照消毒剂说明书规范使 用,注意消毒剂的浓度、 作用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 素。
安全防护
使用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 防护,避免对皮肤、眼睛 和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
医院感染技能操作与考核内容
医院感染技能操作与考核内容1.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等。
操作时需要注意佩戴顺序和佩戴方法,确保个人的安全防护。
2.洗手操作:洗手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步骤,包括湿润双手、取适量的洗手液、搓洗掌心、手背、指缝、指尖等部位,持续搓洗至少20秒,然后用流动的水充分冲洗干净,最后用纸巾擦干双手。
3.使用消毒剂: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常见的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包括酒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时间使用消毒剂,并注意避免与病人皮肤接触,以防过敏反应。
4.医疗器械消毒操作:医疗器械消毒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之一、医务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消毒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范,确保器械的彻底消毒。
5.感染防控措施:医务人员还需要了解并掌握感染防控的相关措施,包括病房隔离、环境清洁、废物处理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扩散,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6.感染风险评估:医务人员需要具备对感染风险的评估能力,包括对病患的感染风险进行科学判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还需要了解并熟悉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以便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7.应急处理能力:医务人员还需要具备应对感染爆发事件的能力,包括快速组织抗感染队伍、制定应对方案、采取紧急隔离措施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冷静应对突发情况,有效控制感染的传播。
医院感染技能操作与考核内容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相应的考核,可以评估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和防护意识。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感染控制能力,为病患提供更安全的医疗环境。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医疗活动引起的新的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少院感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医院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操作说明,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流程。
二、手卫生操作说明1. 洗手(1)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适宜,湿润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搓揉至起泡。
(3)先搓揉手背,再搓揉手掌,然后交叉搓揉手指,重点清洁指缝。
(4)清洗时间不少于15秒。
(5)冲洗干净后,用纸巾擦干双手。
2. 手消毒(1)取适量手消毒剂,涂抹于双手上。
(2)搓揉双手,包括手背、手指、指缝、手掌等部位。
(3)搓揉时间不少于20秒,直至双手干燥。
三、穿脱隔离衣操作说明1. 穿隔离衣(1)将隔离衣摊平,确保无明显破损。
(2)脱下手表、戒指等饰品,拉起袖子。
(3)将双脚踏入隔离衣裤腿中,拉起至腰部。
(4)将双手伸入隔离衣袖口,穿过袖子。
(5)拉起隔离衣,系紧腰带。
2. 脱隔离衣(1)解开腰带,将隔离衣下摆从上往下脱。
(2)将手伸入隔离衣内,将隔离衣内侧翻至外侧。
(3)将隔离衣内侧翻至外侧,避免接触外表面。
(4)将隔离衣反折至胸前,避免外表面接触自身。
(5)将隔离衣完全脱下,放入指定容器。
四、消毒操作说明1. 消毒前准备(1)检查消毒器具是否完整,无损坏。
(2)准备好所需消毒剂,确保有效期内。
(3)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 消毒操作(1)将消毒剂倒入消毒容器中,按比例加水。
(2)将待消毒物品放入消毒容器中,确保完全浸泡。
(3)按照消毒剂说明书的要求,设置合适的消毒时间和温度。
(4)消毒结束后,取出物品,用清水冲洗干净。
(5)将消毒容器清洗干净,储存于指定位置。
五、床位清洁操作说明1. 清洁前准备(1)准备好所需清洁用品,如清洁剂、清洁布等。
(2)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2. 清洁操作(1)将床位上的物品清理整理到一边,确保清洁面积。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新发或者已存在的感染。
院感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为了严重威胁,因此,对院感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的操作说明,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个人防护、环境清洁等方面的内容。
二、手卫生操作说明1. 手卫生是预防院感的基础,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
2. 洗手前,应将手上的首饰、手表等物品取下,以免影响手卫生效果。
3. 手卫生操作包括常规洗手和手消毒两个步骤。
a. 常规洗手: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涂抹适量的肥皂,揉搓手心、手背、指缝、指关节、指甲等部位,持续揉搓20-30秒,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用纸巾或者干净的毛巾擦干双手。
b. 手消毒: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于双手上,按摩双手各个部位,包括手心、手背、指缝、指关节、指甲等,持续按摩20-30秒,直至双手干燥。
三、消毒灭菌操作说明1. 消毒灭菌是防止院感传播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操作。
2. 消毒灭菌按照物品的不同,分为器械消毒和环境消毒两类。
a. 器械消毒: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器械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等。
消毒前应对器械进行清洗,然后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b. 环境消毒: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消毒操作,如病房、手术室、门诊等。
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来确定,操作时应注意消毒剂的浓度、接触时间和使用方法。
四、个人防护操作说明1. 个人防护是医务人员预防院感的重要措施,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2.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3.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佩戴前应检查是否有损坏或者污染,佩戴时应注意正确使用方法,佩戴后应及时更换。
五、环境清洁操作说明1. 环境清洁是保持医疗机构清洁卫生的重要措施,有助于预防院感的传播。
2. 环境清洁包括定期清洁和日常清洁两个方面。
院感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
院感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院感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为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提出的一系列操作要求和流程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院感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
1. 个人卫生操作标准和规程:- 医护人员应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消毒和戴手套等。
- 医护人员应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术衣等。
-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2. 局部环境清洁操作标准和规程:- 定期对医疗器械、设备、病房、手术室等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菌环境。
- 定期清洁门把手、开关、电梯按钮等常接触的物体,防止交叉感染。
- 定期更换床单、枕套、护理用具等,保持清洁卫生。
3. 食品安全操作标准和规程:- 食品准备和分发过程中,应注意食品的储存、加工、烹调和保存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 食品采购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严格控制食品的温度、湿度和储存时间,避免食品变质或污染。
4. 医废处理操作标准和规程:- 分类收集医疗废弃物,按照规定进行包装、封存和标识,防止污染环境。
- 采取适当的方式和设备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和环保要求。
5. 感染病例隔离和处理操作标准和规程:- 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病例,应及时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 对于感染病例,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实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6. 医疗器械使用和维护操作标准和规程:- 使用医疗器械前,应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保证器械的无菌状态。
- 使用医疗器械时,应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手段进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
7. 病例登记和报告操作标准和规程:- 对于院内感染的病例,应及时进行登记和报告,确保敏感信息的保密性。
- 对于院内感染的病例,医疗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追踪,找出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以上是常见的院感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的一些要点。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等过程中,由于感染源存在、传染途径畅通或宿主易感性增加等因素,导致新发或再发的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少院感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说明。
二、操作说明1. 患者接待(1)患者来院前,应提前电话预约,并告知患者来院前的准备事项,如空腹、禁食禁饮等。
(2)患者到达医院后,应在接待台进行登记,核实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就诊事项。
(3)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接待台应配备洗手设施,并提供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2. 医护人员操作(1)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帽子、鞋套等。
(2)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及时洗手,并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
(3)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感染控制培训,了解院感防控知识和操作要点。
3. 患者隔离管理(1)对于疑似或确诊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隔离措施包括单间隔离、呼吸道隔离、接触隔离等。
(2)隔离病房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装备,包括负压通风系统、隔离门、洗手设施等。
(3)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
4. 医疗器械消毒(1)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2)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包括清洗、漂洗、消毒、干燥等步骤。
(3)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器械的材质和使用要求进行,确保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5. 环境清洁(1)医院环境的清洁应定期进行,包括地面、墙面、家具、设备等的清洁和消毒。
(2)清洁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洁工作。
(3)清洁工作应按照清洁程序进行,包括预处理、清洁、消毒、清洗剂残留物清除等步骤。
6. 患者教育(1)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手卫生、咳嗽礼仪、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2)医疗机构可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形式向患者传递相关的院感防控知识。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相关操作的说明。
二、操作流程1. 患者入院前- 提供预约挂号服务,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 患者入院前进行必要的问诊和筛查,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
- 患者入院前进行手部卫生,以减少细菌传播。
2. 患者入院- 患者入院时,由护士或医务人员引导患者到指定的接待区域。
-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温测量和问诊,如发现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异常情况,立即进行隔离,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 对患者进行手部卫生,引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
3. 医务人员操作- 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进行手部卫生,佩戴手套、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
- 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应对操作区域进行消毒,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手术、注射、换药等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4. 患者护理- 护士在进行护理前,必须进行手部卫生,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 护士在进行护理时,应对患者的病床、床单、衣物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更换,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 护士在进行护理时,应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 医疗设备操作- 医疗设备的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无菌和安全。
- 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 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消毒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6. 患者出院后- 患者出院前,应对病房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下一位患者的安全。
- 患者出院后,应对病床、床单、衣物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 患者出院后,应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三、数据分析根据医院的院感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院感发生率与病房的清洁程度和消毒措施密切相关。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发或再发的感染。
院感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院感操作规范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操作目的本操作说明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内各类人员在院感防控方面的操作,降低院感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三、操作内容1.医护人员操作:(1)手卫生操作: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接触无菌物品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必须进行手卫生操作。
手卫生操作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两种方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洗手: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时间不少于40秒。
- 使用手消毒剂: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手心,按照六步手消毒法进行手消毒,时间不少于20秒。
(2)穿脱手套操作: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等情况下,必须正确穿戴手套,并在操作完成后正确脱下手套。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穿戴手套:先将手套的外侧抓住,将手套套在非主手手指上,再将主手的手指伸入手套内,然后将手套拉至手腕处。
- 脱下手套:用非主手的手指插入主手手套的手腕处,将手套向手指方向推至手腕,然后用非主手的手指插入主手手套内,将手套反卷至手腕处,最后用主手的手指握住手套,将手套从手腕处脱下。
(3)消毒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类操作前,必须进行消毒操作,确保操作区域无菌。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清洁消毒:用70%乙醇或含氯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擦拭,保持擦拭液湿润操作区域,保持擦拭时间不少于30秒。
- 高级消毒:用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醇溶液等高级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喷洒或浸泡,保持擦拭液湿润操作区域,保持擦拭时间不少于1分钟。
2.患者操作:(1)手卫生操作:患者在接触自己的伤口、导尿管、留置针等情况下,应进行手卫生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具体操作流程同医护人员手卫生操作。
(2)呼吸道卫生操作: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的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少院感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操作说明,明确各项预防措施和操作流程。
二、院感预防措施1.手卫生(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先后、操作污染物先后、进食先后、上厕所后、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后等需要进行手卫生。
(2)手卫生的方法包括使用肥皂和水洗手、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等。
(3)手卫生时应注意洗手时间、洗手动作和洗手频率。
2.消毒与消毒器械(1)医疗器械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特殊是高风险器械和接触患者的器械。
(2)消毒方法包括热消毒、化学消毒和辐射消毒等。
(3)消毒记录要详细、准确,包括消毒时间、消毒剂浓度、消毒剂使用量等。
3.环境清洁(1)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要做到定期、全面、细致。
(2)对于患者密集区域、手术室、ICU等高风险区域,要加强清洁和消毒频率。
(3)清洁工具要定期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4.医务人员防护(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帽子、防护服等。
(2)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5.患者管理(1)患者入院时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感染风险评估、个人卫生状况评估等。
(2)对于感染风险高的患者,要进行隔离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3)患者出院前要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院感风险。
三、操作流程1.手卫生操作流程(1)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至适宜温度。
(2)湿润双手,取适量肥皂。
(3)搓揉双手,包括手背、手指、指间、指尖等部位,持续搓揉至少20秒。
(4)冲洗双手,确保肥皂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的纸巾或者手干机擦干双手。
2.消毒操作流程(1)准备消毒剂和相应的消毒器械。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3)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配置消毒液。
(4)将待消毒的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确保彻底浸没。
医院感染技能操作与考核内容
医院感染技能操作与考核内容
1、流水洗手操作与考核
2、一次性外科口罩戴、摘操作与考核
3、医用防护口罩戴、摘操作与考核
4、一次性无菌手套戴、摘操作与核
5、隔离衣穿、脱操作与考核
6、防护服穿、脱操作与考核
7、无菌包的使用操作与考核
8、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操作与考核
9、无菌容器的使用操作与考核
10、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操作与考核
具体考核内容见附表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感科
流水洗手操作与考核
一次性外科口罩戴、摘操作与考核
医用防护口罩戴、摘操作与考核
一次性无菌手套戴、摘操作与考核
无菌包的使用操作与考核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操作与考核
无菌容器的使用操作与考核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操作与考核。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标题:院感等操作说明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进行医疗保健服务时,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疾病。
预防院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有效的操作规范可以减少院感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等操作说明。
一、医护人员个人防护1.1 佩戴口罩: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避免呼吸道飞沫传播。
1.2 戴手套: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物时应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1.3 洗手消毒: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应及时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消毒,保持手部清洁。
二、环境清洁消毒2.1 定期清洁:医院的病房、手术室等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2.2 消毒操作:医院应按照规定的消毒操作流程进行消毒,确保环境无菌。
2.3 废物处理:医院废物应按照规定的分类和处理方式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三、患者隔离管理3.1 隔离标准:医院应根据患者的传染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确定隔离标准,避免院内传播。
3.2 隔离措施:隔离病房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确保患者的隔离管理有效进行。
3.3 隔离监测:医院应定期对隔离患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院内感染的风险。
四、医疗器械消毒4.1 消毒标准:医院应根据医疗器械的使用频率和种类确定相应的消毒标准。
4.2 消毒方法:医院应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4.3 消毒监测:医院应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保证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符合标准。
五、医院感染监测5.1 监测指标:医院应建立院感监测系统,监测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
5.2 监测方法:医院应根据监测指标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院感问题。
5.3 数据分析:医院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院感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语:院感等操作说明对于医院管理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共同努力预防院感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院感常见技能操作
院感技能操作一、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掌心对手背,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3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4.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二、医务人员穿脱隔离衣一医务人员穿隔离衣1.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两手将衣领的两端向外折,使内面向着操作者,并露出袖子内口;2.将左臂入袖,举起手臂,使衣袖上抖;用左手持衣领,同法穿右臂衣袖;3.两手持领子中央,沿着领边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扣好袖扣;4.解开腰带,将隔离衣的一边渐向前拉,直至触到边缘后用手捏住,同法捏住另一边,两手在背后讲两侧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要带在背后交叉,再回到前面打一活结;5.双手置胸前;二医务人员脱隔离衣1. 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2. 解开两袖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入工作服袖下,使两手露出;3. 手消毒液消毒双手;4. 解开领口5. 左手伸入右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再用衣袖遮住的右手在衣领外面拉下左手衣领过手,双手轮换握住袖子,手背逐渐退出;6. 用右手自衣内握住肩缝,随即用左手拉住衣领,使隔离衣外面向外两边对齐,挂在衣架上;7. 不再穿的隔离衣将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衣桶;口述三、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及结果判断要求1. 空气监测采样1采样时间: 治疗室或病房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2采样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3结果判断: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4cfu/5min·直径9cm平皿;2.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2采样方法: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生理盐水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3结果判断: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 cm2;3.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采样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3结果判断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1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4.消毒液消毒监测采样1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2 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5.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置于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照强度应≥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
院感等操作说明 (2)
院感等操作说明标题:院感等操作说明引言概述:院感等操作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进行的感染控制和预防工作,是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院感等操作的定义、重要性、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1.1 院感等操作是指医疗机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2 这些操作包括环境清洁、手卫生、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1.3 院感等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二、重要性2.1 院感等操作是医疗机构的基本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2 良好的院感等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2.3 院感等操作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增强医院的社会信誉。
三、操作流程3.1 环境清洁:定期对医院各个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3.2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定期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清洁双手。
3.3 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四、注意事项4.1 医护人员应接受院感等操作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标准。
4.2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保持医疗环境整洁。
4.3 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健全的院感等操作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五、常见问题5.1 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医院内感染率升高。
5.2 医院设备设施不完善,影响院感等操作的质量。
5.3 患者和家属不重视院感等操作,容易造成医院内感染的传播。
结语:院感等操作是医疗机构重要的工作之一,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只有加强对院感等操作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希望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能够重视院感等操作,共同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安全、清洁的医疗环境。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感染。
院感的发生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因此,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对于预防院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院感等操作说明。
一、手卫生操作说明:1.1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用力揉搓双手至少20秒,包括手背、手指间、指尖、指甲和手腕等部位。
1.2手消毒操作:选择合适的手消毒剂,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注意涂抹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指尖、指甲和手腕等。
1.3手套佩戴与更换:在需要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或污染的物品时,佩戴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每次接触不同患者或不同部位时,应更换新的手套。
二、呼吸道感染预防操作说明:2.1正确佩戴口罩:选择合适的口罩,将其紧贴鼻、口和下颌部,确保口罩的下方完全覆盖下巴,上方贴近鼻梁,避免气流从侧面进入。
2.2咳嗽和打喷嚏的正确姿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避免飞沫传播,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2.3定期通风和消毒:保持医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紫外线灯或消毒剂对医疗设备和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三、手术室感染预防操作说明:3.1手术室环境清洁:手术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手术台、操作区域和空气净化设备等。
3.2手术器械消毒和灭菌:手术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避免手术室感染的发生。
3.3手术室人员操作规范:手术室人员应穿戴干净的手术服,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遵守手术室的操作规程,减少手术室感染的风险。
四、医疗器械使用操作说明:4.1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应熟悉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按照操作说明正确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院感的发生。
4.2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因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
院感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还给医疗机构带来声誉和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院感管理和操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
二、操作说明1. 院感监测院感监测是了解和掌握医疗机构内院感发生情况的重要手段。
监测内容包括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
监测方法可以通过定期抽样调查、病例回顾、实时监测等方式进行。
2. 感染预防措施(1)手卫生: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的要求,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等。
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
(2)环境清洁: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病房、手术室、诊疗区域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3)器械消毒与灭菌: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器械消毒与灭菌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
(4)隔离措施:对于存在传染性的患者,医疗机构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单间隔离、呼吸道隔离、手术隔离等。
(5)用药合理应用: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3. 院感培训医务人员是院感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应具备相关的院感知识和操作技能。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院感培训,包括院感知识普及、操作规范培训等内容,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管理水平。
4. 感染报告与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感染报告与处理制度。
一旦发现院感病例,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隔离患者、追踪感染源等。
5. 质量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院感质量评估,包括对院感发病率、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改进的依据,进一步提升院感管理水平。
三、数据分析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可以对院感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感染发病率的趋势分析、感染部位的分布分析、感染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分析等。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院感操作说明,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某医院在进行院感监测时发现,最近一个季度内手术室感染发病率较高。
院感防控实操技能测试及快速提升你的操作水平
院感防控实操技能测试及快速提升你的操作水平院感防控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因此,提升院感防控的实操技能对每位医务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操技能测试和快速提升操作水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实操技能测试1. 清洁消毒操作在院感防控中,清洁消毒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操作,因此,我们首先来测试清洁消毒操作技能。
事先准备好清洁消毒工具和器材,例如清洁剂、清洁刷、消毒液等。
在实操过程中,要确保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并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清洁消毒操作。
2.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院感防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在测试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的物品,如针头、药物瓶等,然后考察医务人员的洗手、穿戴手套、操作区域的消毒等方面的技能。
3. 废弃物处理正确处理废弃物是院感防控中必须要掌握的操作技能,因为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将极大地增加院感的传播风险。
在测试中,可以模拟一些常见的废弃物,如纸巾、手套等,然后考察医务人员的分类、封装和妥善处理等操作能力。
二、快速提升操作水平1. 规范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流程是提升操作水平的基础。
医务人员应该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如洗手流程、穿脱手套流程、消毒操作流程等。
只有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有效地预防院感的发生。
2. 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涌现。
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自动消毒器、无菌室等,能够提高操作的效率和质量。
医务人员应该主动关注学习,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应用这些新技术和设备。
3. 严格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提高操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务人员应该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控制要求,如定期参加培训、进行操作技能考核、遵守操作规范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从而提高操作水平。
4. 多次反复实操熟能生巧,多次反复实操是提高操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医务人员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操作项目进行反复实操,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操作的技巧和要领,并形成肌肉记忆。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院感等操作说明为了保障医院的卫生与安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以下是院感等操作的详细说明。
1. 消毒操作:a. 手部消毒:所有医务人员在进入患者病房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洗手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消毒。
b. 病房消毒:每日对病房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表面,如床铺、床头柜、门把手等,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c. 医疗器械消毒:所有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隔离操作:a. 患者隔离:根据患者的传染性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将患者进行相应的隔离,如空气传播隔离、飞沫传播隔离、接触传播隔离等,确保患者与他人的有效隔离。
b. 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止感染的传播。
3. 患者教育:a. 患者及家属教育:对于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包括正确的手部卫生、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使用洗手液等。
b. 宣传教育:医院需要通过宣传栏、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向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传达院内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大家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4. 感染监测与报告:a. 感染监测:医院设立感染监测小组,定期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感染的类型、发生率和流行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b. 感染报告:对于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医院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隔离,防止感染的扩散。
5. 培训与培训评估:a. 培训计划:医院应制定院感等操作的培训计划,确保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b. 培训评估: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后,医院应进行培训评估,检查其对操作规范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纠正不当操作。
以上是院感等操作的详细说明,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流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医院的卫生与安全。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感染。
院感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还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负担。
为了减少院感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关的操作说明。
二、操作说明1.手卫生操作说明手卫生是预防院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操作步骤如下:1)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至适宜温度;2) 双手伸入水流中,用流动水湿润双手;3) 取适量洗手液,搓揉双手至起泡;4) 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揉搓掌心、揉搓手背、揉搓指缝、揉搓指尖等步骤;5) 持续搓揉双手至少20秒;6) 冲洗双手,确保洗手液彻底清洗干净;7) 用纸巾或吹风机将双手擦干;8) 关闭水龙头,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2.消毒操作说明消毒是防止院感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操作步骤如下:1) 根据消毒剂的要求,配制适量的消毒液;2) 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清除杂物;3) 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消毒液;4) 使用喷雾器或拖把等工具将消毒液均匀喷洒或涂抹在操作区域;5) 根据消毒液的要求,保持一定的接触时间;6) 使用清水或湿布将消毒液彻底擦拭干净;7) 清洗工具或器械时,使用洗涤剂和清水彻底清洗,并晾干或使用高温蒸汽消毒。
3.隔离操作说明隔离是控制院感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操作步骤如下:1) 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选择合适的隔离措施,如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等;2) 在患者房间门口贴上隔离标志,提醒他人注意;3) 进入患者房间前,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4) 进入患者房间后,遵循洁净区域和污染区域的原则,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5) 在离开患者房间前,脱下个人防护用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处置;6) 在隔离期间,定期对患者及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4.环境清洁操作说明环境清洁是预防院感传播的重要环节之一。
操作步骤如下:1) 确保清洁工具和清洁剂的质量和有效期;2) 根据清洁区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扫帚等;3) 将清洁剂按照比例配制好,保证清洁效果;4) 从上到下,从干净区域到污染区域,进行清洁操作;5) 注意对角落、墙角等难以清洁的地方进行特殊处理;6) 清洁结束后,彻底冲洗清洁工具和清洁剂,晾干或进行高温消毒。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一、背景介绍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者加重的感染。
院感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给医疗机构的声誉和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预防和控制院感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制定操作说明并加以执行。
二、操作说明1. 院感预防措施a.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与患者直接接触前、后,必须进行正确的手卫生。
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
洗手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使用手消毒剂时,要注意涂抹全手、指间缝和手腕,直至双手干燥。
b. 环境清洁: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是预防院感的重要环节。
定期对医疗设备、器械、床单、衣物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c. 医疗器械使用:医疗器械是院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医务人员在使用器械时,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保证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d. 隔离措施: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医疗机构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
隔离措施包括空气传播隔离、飞沫传播隔离、接触传播隔离等。
e. 废物处理: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废物不会成为院感传播的源头。
2. 院感监测与报告a. 监测对象:医疗机构应监测院感的发生情况,包括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
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
b. 监测方法: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定期巡查、抽样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院感监测。
监测结果应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c. 报告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院感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监测结果,并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的时间、地点、对象、结果等信息。
3. 培训与教育a. 医务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院感防控培训,包括院感知识、操作规范、手卫生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b. 患者教育:医疗机构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院感预防的相关知识,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隔离措施等。
院感等操作说明
院感等操作说明标题:院感等操作说明引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各种感染,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感,医院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操作规范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等操作说明。
一、院感防控措施1.1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医院内各种设备、器械、床单等物品都需要定期消毒,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也需要符合标准。
1.2 定期开展院感监测:医院需要定期对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院感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源。
1.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医护人员需要接受院感防控培训,了解感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二、手卫生操作规范2.1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洗手、消毒手部,特别是在接触患者、进行手术等操作前后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2 使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洗手,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步骤进行洗手。
2.3 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医院需要定期组织手卫生培训,提醒医护人员注意手卫生的重要性,确保操作规范。
三、环境清洁消毒规范3.1 定期清洁医院环境:医院内的地面、墙壁、家具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
3.2 使用合格的消毒剂:医院需要选择合格的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消毒频率和方法也需要符合标准要求。
3.3 定期检查消毒效果:医院需要定期检查消毒效果,确保环境消毒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消毒措施。
四、医疗废物处理规范4.1 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医院需要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按照感染性、有害性等特点进行不同处理。
4.2 定期清运医疗废物:医院需要定期清运医疗废物,确保废物处理符合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4.3 建立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医院需要建立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处理流程,确保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五、个人防护措施5.1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进行手术等操作时需要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感技能操作
一、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掌心对手背,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3)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4.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二、医务人员穿脱隔离衣
(一)医务人员穿隔离衣
1.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两手将衣领的两端向外折,使内面向着操作者,并露出袖子内口。
2.将左臂入袖,举起手臂,使衣袖上抖;用左手持衣领,同法穿右臂衣袖。
3.两手持领子中央,沿着领边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扣好袖扣。
4.解开腰带,将隔离衣的一边渐向前拉,直至触到边缘后用手捏住,同法捏住另一边,两手在背后讲两侧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要带在背后交叉,再回到前面打一活结。
5.双手置胸前。
(二)医务人员脱隔离衣
1. 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 解开两袖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入工作服袖下,使两手露出。
3. 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4. 解开领口
5. 左手伸入右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再用衣袖遮住的右手在衣领外面拉下左手衣领过手,双手轮换握住袖子,手背逐渐退出。
6. 用右手自衣内握住肩缝,随即用左手拉住衣领,使隔离衣外面向外两边对齐,挂在衣架上。
7. 不再穿的隔离衣将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衣桶。
(口述)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及结果判断要求
1. 空气监测采样
(1)采样时间: 治疗室或病房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2)采样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 处;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5min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3)结果判断: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4cfu/(5min·直径9cm平皿)。
2.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采样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生理盐水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
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中和剂。
(3)结果判断: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 cm2。
3.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采样
(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3)结果判断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1)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4.消毒液消毒监测采样
(1)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
(2)结果判断: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5. 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法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于置于紫外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照强度应≥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