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人教新课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方山子传》同步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14方山子传大铁椎传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驰骋.(chěnɡ)当.世(dānɡ)
矍.然(jué)岐.山(qí)
B.著.帽(zhù)谪.居(zhé)
勋.阀(xūn)垢.污(ɡòu)
C.奴婢.(bēi)萧.然(xiāo)
省.亲(xǐnɡ)言讫.(qì)
D.两骑.(qí)精悍.(hàn)
偕.行(xié)仆.倒(pū)
解析:B项,著”应读“zhuó”;C项,“婢”应读“bì”;D项,“骑”应读“jì”。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阳狂垢污
B.善刀而藏之
C.扣其乡及姓字
D.鹊起于前
解析:A项,“阳”通“佯”,假装;B项,“善”通“缮”,修治;C项,“扣”通“叩”,询问。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并列关系;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项,介词,在/介词,跟;D项,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一项是()
A.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
D.使从事于其间
解析:A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谪.居于黄谪:降职。
B.稍壮,折节
..读书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
..当世驰骋:纵马奔跑。
解析:D项, “驰骋”在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
答案: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递进;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连词,表转折,但是;C项,代词,指陈慥/助词,的;D项,表示……的原因/表示用来……的办法。
答案:A
7.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解析: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答案:C
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解析:A项,“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B项,“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C项,理解有误,方山子自己就是一个“异人”,当然会同类相求。
答案:D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解析:(1)注意“而”和“妻子”的翻译。(2)注意“因”和“马上”的翻译。
答案:(1)(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2)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
三、延伸阅读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许秀才传
(清)魏禧
许王家,字君聘,一字乂民,苏州长洲县人也。少好学,以名节自励。甲申国变①,王家闻之,悲号不食。久之,奉父母挈家隐居澄河东之姚澄。乙酉,北兵南下,八月下剃发令,王家慨然太息曰:“父母冠我时,祝我为何如人?此发岂复可毁伤耶?”或劝王家曰:“君一秀才耳。未食天禄,奈何遽以身殉乎?”王家曰:“吾已名列学宫,亦朝廷士也。”以父母属.妻顾氏曰:“尔善事堂上,吾不能终养为孝子矣。”父母素知王家为人,亦忍涕谓王家曰:“汝行汝志,勿以我二人为念。”王家乃整衣冠赴河水而死,时年三十有九。
妻顾氏亦挈两女赴河,水浅,人救之不得死。亲戚乃群绕顾氏相与语之曰:“夫殉义,妻保.孤可也。且汝夫以堂上二人托汝,今背其言,陷夫于不孝,虽死,汝夫犹将恨汝。”顾氏泣谢诸亲戚,收王家尸殓之,色如生,衣冠肃然不乱,观者百数十人皆惊叹。
魏禧曰:王会者,笃实君子也。与禧善,长为禧道许秀才事。甲申国变,吴门诸生许玉重饿死于学宫。二许不知同宗族否。何.许氏之多奇男子也?禧亦故诸生,方偷活浮沉于时,视二许能不愧死入地哉?或谓以诸生死国难,及争毛发丧其元为已甚。禧曰:此不可以责望天下士。士苟奋然出此,虽圣人不以为过。主上殉社稷,公卿崩角稽颡恐后期。及夫毁章甫,裂缝掖②,昔之鸣玉垂绅者,莫不攘臂争先,效仿之惟恐其万一之不肖。于此有贫贱士,不食朝廷升斗之禄,无一级之爵,顾毅然舍其躯命,以争名义于毫末,震天地而泣鬼神,虽夷、齐何以加焉?惜夫穷乡下里匹夫老生之以死殉义者,多有其人,禧不及闻,闻之或不详,而不能为之传.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①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于景山自尽。是年为干支纪年甲申年,时称“甲申国变”。②毁章甫,裂缝掖:章甫、缝掖均为古代儒者的服饰,此处以“毁章甫,裂缝掖”指清兵入关之后,勒令汉人剃发易服,改变华夏正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父母属.妻顾氏属:托付。
B.夫殉义,妻保.孤可也保:养育。
C.何.许氏之多奇男子也何:为什么。
D.而不能为之传.也传:作传。
解析:C项,何:副词,多么。
答案:C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刻画了许秀才“殉义者”形象的一组是()
①王家闻之,悲号不食。久之……②挈家隐居澄河东之姚澄③此发岂复可毁伤耶④以父母属妻顾氏⑤色如生,衣冠肃然不乱⑥攘臂争先,效仿之惟恐其万一之不肖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解析:②表现许秀才的孝,⑥是“昔之鸣玉垂绅者”的所为。
答案: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