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插图深入解读文本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插图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
巧妙地运用插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插图的作用插图是语文教学的有力辅助工具。
通过插图,可以提供感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插图可以为抽象的文字内容增加形象的标示,使抽象的思想易于理解。
插图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插图的运用范围插图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个方面。
例如,在教授诗歌鉴赏时,可以通过插图展示诗歌所描绘的人物、景色等;在教授古代文学经典时,可以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的服饰、建筑等;在教授现代故事时,可以通过插图呈现故事发生的场景、角色等。
插图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只要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都可以使用插图。
三、运用插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插图的存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吸引力的插图,例如生动的卡通画、精美的彩图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交流。
四、插图辅助记忆和理解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有些抽象的概念和文字描述对小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而通过插图,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例如,在教授诗歌时,可以使用插图来展示诗歌中的情景、表情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在教授古代文学时,可以使用插图呈现古代服饰、建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特点。
五、插图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合理运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插图,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和构建自己想象的空间。
例如,在讲解一篇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从中发现故事的蛛丝马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创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能力。
六、插图的选择和设计原则使用插图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插图,并合理进行设计。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特点,他们通常对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也对枯燥的知识缺乏兴趣。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成了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并深入阐述它的重要性。
一、巧用插图的定义及作用1.1 插图的定义插图是指通过图片、图表、图解等形式,辅助文字进行解释、说明和表达,以达到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插图可以充当视觉助记的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记忆效果。
1.2 插图的作用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插图通过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文或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文字。
(2)激发学生兴趣:插图能够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和情感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加深学生记忆:插图能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增加学习信息的联想和记忆。
(4)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能力:通过学习和观察插图,学生能够培养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把握。
二、巧用插图的应用方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巧用插图,运用以下几种方法:2.1 制作图表图表制作是一种常用的巧用插图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各种形式的图表,如时间轴、流程图、分类表等。
这些图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的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2.2 插画绘制插画绘制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有力工具。
教师可以选择重要的场景或人物,通过插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插画,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3 口头表达配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进行口头表达。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表达内容以图示的方式展示给全班或小组同学,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交流。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巧用课文插图 加深文本理解——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F ocus on Subj+cg学科专辑/"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使用探析”专辑23◎I!用#文插图'(文)理解——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郭"峰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插入了许多的图片,这些插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画面精美、图文关系和谐,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研读插图、解析图文关系,充分利用插图组织教学,能够较好地增进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彰显语文课堂趣味。
—、图文对照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插图是课文文本内容的忠实反映和重要补充,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特点,巧妙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含义、梳理文本结构,进而为学生深入文本学习打下基础。
如《盘古开天地》一课描写到:“,天和地分开,片,像个大鸡蛋。
”三宙混沌一片,这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眼光转向课文左上方的插图,一个如大鸡蛋般的球体在天地间旋转,天地,没有分界,分不清上下左右,也辨不出东西南北。
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学生很快便会明白,“混沌*原来是天地未开辟厳团的状态。
教材还以连环画的形式分别在文本上方插入了“盘古沉睡*“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为万物”四幅图画,生动地展现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稍—梳理文本内容就会发现,这四幅图画分别对应着课文的(第1描写了天地未分、宇宙混沌—片!盘古在“鸡蛋”中沉睡的情景!是故事的开头,对应着“盘古沉睡*图;第2自然段描写了盘古醒来后用斧头劈开天地,天和地初步形成,对应着第二幅图“开天地”;第3〜4述了盘古像柱子一样撑在天地之间,天地最终成形,对应着第三幅图"顶天立地*;第5述了盘古累倒后身体化为万物,最则盛赞了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是故事的结局,对应着最后一幅图“化为万物”。
抓住这四幅图画对文本进行梳理、归整,学生便能够很快地厘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二、借图观察统编教材中每一张插图都是教材编写者精挑细选的,蕴含着丰富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能够补足文字描写之所不及$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观察活动,能够有效地解读出插图所包含的丰富内涵,进而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如《精卫填海》一课作为统编教材的第三篇文言文,学生如何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精卫鸟的形象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在教学时,通过观察插图来深入文本,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精卫鸟具有什么样的外形特点+全文并没有具体描述,但教材右上角插入了一张图。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仅是学习文字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以纯文字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巧用插图在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插图丰富教学内容插图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比如,在字词教学中,通过插图可以直观展示词义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
在古诗词学习中,通过插图可以为学生展示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古人的情感和意境。
插图还可以用于讲解语法知识,通过图示形式直观地解释语法规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语文往往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点,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而巧妙运用插图可以使学生产生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比如,在讲解古文时,通过插图可以呈现古代生活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引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心。
在文言文学习中,通过插图可以展示古代人物形象、衣着、住宅等,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感受,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插图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汉字和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插图作为一个思维的工具,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插图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故事中的细节,推理人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通过插图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字词教学中的插图应用在字词教学中,插图可以用来呈现词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
比如,在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可以通过图示来解释其用法。
巧借插图,引导小学生解读文本
巧借插图,引导小学生解读文本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乐学习。
而图画能够创造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小学语文课文中附有许多辅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内容的插图,教师应该学会借用插图引导小学生解读文本,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本文会以课文中的插图为切入点,为巧借插图为学生深入文本内容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材插图;小学语文教学;解读文本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常以无对话的画面形式呈现,图画的插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将看似繁杂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示给读者。
教师讲解知识时不能忽视插图的作用,一笔带过,而是要擅于利用插图的趣味性适当给学生多一些想象空间,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文本,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意识到插图的重要性,笔者想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容。
一、描述插图内容,猜想课文主旨根据数据得出,学生可从有插图的课本中多得到25%的信息。
教师可用文章插图直接灵活地导入课文,不仅能够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可以自然过渡到文本主题,让同学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进入新课学习。
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小朋友观察文章中的插图,把其中所蕴含的内容有感情地说出来,并猜想作者通过这幅教材插图想表达的思想。
同学们描绘的插图: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它先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一条尾巴,可是它们都没有借给它,小壁虎很伤心,它继续回家找妈妈,它妈妈和它说了些话,小壁虎又高兴起来。
学生们认为小壁虎的尾巴对于它来说很重要。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动物呢?大家对图中的描绘内容有没有存在疑问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关于动物的有趣知识,学生对动物的浓厚兴趣,能够引导他们进入这课的学习。
关于教学情境的导入,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在解读文本前能够使用生动活泼的插图等方法助力教学,遵循小学学生学习规律,上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探索。
插图可以直观地呈现课文中的场景、人物形象等。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取一些关键场景或人物形象,将其通过插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在学习《小水滴和小草》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中的小水滴和小草的形象,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的主题并提出相关问题。
通过插图的帮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情节,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插图可以用来配合学生阅读理解和文本分析的训练。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键性的句子,让学生根据插图和句子内容进行配对,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习《小狐狸和小兔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句子,并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插图的辅助,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理解和文本分析的训练,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插图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
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供一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通过故事填空、续写等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学习《小鸟飞啊飞》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供一幅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进行创作,展开想象,写下小鸟的冒险故事。
通过插图的启发,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插图还可以用来促进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鲜明对比的插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并通过讨论和思考的方式进行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在学习《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小猫和小鱼的插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并通过思考回答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如“小猫和小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小猫为什么要去钓鱼?”等。
通过插图的帮助,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分析能力。
巧用插图走进文本
巧用插图走进文本摘要:每到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孩子们只要领到新书之后,我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孩子,立刻捧起阅读的一定是我们的语文教材。
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教材中选编的故事内容十分精彩,很吸引人,除此之外,吸引他们的就是每一页中所配的精彩插图了。
不论是之前的旧版教材,还是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统编版教材,每一篇课文中几乎都有一到两幅精美的插图,尤其是低段教材,插图占了很大比例。
这些精心设计的插图,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孩子们能用这些形象、具体、直观且透着趣味的图画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课文插图,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地把文章内容与课文插图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快、更精准地理解课文,有利于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还会陶冶孩子们的审美,可谓是一举多得呢!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关键词:插图、学生、培养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低年级课文篇幅较短,但是很多课文教给我们学生的道理并不浅,知识也不少,并且很多课文还是我们进行口语训练的好材料,像教学第二册课文时,我就经常会先从插图下手,先让学生对整幅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例如:由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从中间到两边等,观察图中的人或物,进而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或着看图说话。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低年级的孩子喜欢鲜艳的色彩,喜爱图画,喜欢听故事。
根据这些特点,我常用故事引路,让学生边看课文插图边听故事,这样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
我们可以尝试,在学生听故事之前就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来听故事;还可以是在学生听完故事之后再提问。
这样有效调动起他们的眼、耳功能,还能让他们借助文中插图来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要想让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强,首先得让他们学会观察。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面对插图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他们的观察往往会陷于片面、盲目而且无序。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一、前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记忆力差和概念理解困难等问题。
因此,巧妙地运用插图作为辅助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概念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插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更容易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课文《天使之翼》时,通过插图展示主人公上天的情景,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促进记忆能力插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可以巧妙地通过插图对关键内容进行标注和突出,使学生更加易于记忆。
同时,插图还能与学生的记忆有机结合,形成记忆的联想。
如在讲解《兔子的诱惑》一文时,通过插图展示蓝色的兔子和红色的胡萝卜,学生在记忆兔子喜欢什么颜色的胡萝卜时,能够形成颜色印象,更容易记忆。
3.提高概念理解能力有些抽象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而插图能够将这些抽象概念可视化,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通过插图把蝌蚪、淤泥和小鱼进行标记和解释,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能够更好地理解蝌蚪、淤泥和小鱼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概念理解能力。
三、巧妙使用插图的方法1.配合讲解课文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适时地使用插图辅助教学。
可以预先将插图印制出来,进行分发,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插图,并与教师一同讨论和解读。
例如,在讲解《狼和七只小羊》时,教师可以通过插图展示狼的凶狠形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狼威胁小羊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讨论小羊在遇到狼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2.激发学生思考插图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时,布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进行思考。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巧妙地使用插图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首先,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插图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形象思维。
比如在讲解《悯农》这首诗时,可以通过插入相关的农田插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一情景,从而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插图还可以用来展示相关的历史人物、文化场景等,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背景和情感内涵,提高课文的感召力和教学效果。
其次,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传统的黑板教学往往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而插图具有图像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视觉,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趣味性强、富有创造力的插图,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
例如,当教师讲解《小狗和影子》时,可以在黑板上绘制一只生动有趣的小狗和它的影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抽象概念。
这样的插图设计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和轻松,提高学习效果。
插图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人脑对于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远远超过文字信息。
教师在讲解重点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插图的形式将信息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插图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课文内容。
通过视觉的刺激,学生可以将插图与课文进行联系,形成图文并茂的记忆效果。
比如在学习《草房子》这个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幅插图,展示北京的胡同景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此外,插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插图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审美细节,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直是每个教师都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插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插图在引入新知识中的作用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与新知识有关的背景和内容。
例如,教学篇章《小狗寻亲记》可以通过插图展现小狗迷路的情景,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主题和情节,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插图在知识解释和比喻中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点需要解释和比喻,插图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当教授诗歌的格律时,教师可以通过插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节奏感。
三、插图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而插图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查阅适当的插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描述的人物形象、场景环境等内容。
例如,在教授《西游记》中的描写方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插图展示孙悟空变化形象的多样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插图在写作和创作中的作用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插图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教师可以运用插图来帮助学生构思和展开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例如,在教学写景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插图,引导学生运用多样的词汇和句式来进行描写。
五、插图在诗词鉴赏中的作用诗词鉴赏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内容,而插图可以在诗词鉴赏中起到情感共鸣和视觉呈现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插图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比如,在教学诗词《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描绘月夜下的静谧和寂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理解诗人的意境与感情。
六、插图在语文常识和背景知识中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经常涉及一些常识和背景知识,而插图可以起到补充和丰富这些知识的作用。
小学语文巧借插图激发阅读思维
小学语文巧借插图激发阅读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孩子们在
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了每个家长和老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为孩子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如何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了老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插图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思维。
插图是一种能够直观
地展现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学习
更加生动有趣。
老师可以利用插图来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文中往往会涉及
一些抽象的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有时候很难理解。
这时,老师可以通过插图的形式来展
现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可以用插图来展现课文中的场景,或者用
插图展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这样有助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兴
趣。
老师还可以通过插图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在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插图来帮助孩
子们构建课文中的场景,让他们在想象中去感受课文内容。
在讲述一场战斗的故事时,老
师可以用插图来展现战场的场景,让孩子们在插图的帮助下更好地感受战斗的激烈与紧张,从而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通过插图来引导孩子们进行创作。
在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观察插图,然后根据插图展开联想,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老师可以让孩子观察一幅插图,然后要求他们根据插图的内容展开联想,写一篇关于插图的故事,这样不仅可以锻炼
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巧用插图,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
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适合通过图像方式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插图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文化教学三个方面,探讨插图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中的作用。
一、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呈现生动有趣的插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展示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学生沉浸其中。
同时,插图能够增加孩子们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对阅读抱有积极的态度。
2.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插图能够为学生提供视觉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插图,将课文中的抽象概念、人物形象等可视化,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文字描述的意义。
比如,对于描述自然景色的文本,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插图,用图像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本中所描绘的场景,提高理解能力。
3.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插图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当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对人物形象、场景、情节的想象,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给学生展示童话《美猴王》的插图后,学生可以根据插图,想象出猴子王国的景色和猴子们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二、插图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1.提供写作素材插图可以提供学生写作的素材。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因为缺乏想象素材而无从下手,而插图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创作对象,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启发,产生写作灵感。
例如,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插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描述性写作,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形象生动地呈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插图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和描写能力。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精彩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人物、场景等特点,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描写的能力。
巧用插图 为阅读理解增添助力——浅谈一年级语文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
实践与反思巧用插图■为阅读理解增添肋力—浅谈一年级语文课文插图的有效使用♦上海市青浦瀚文小学谈艳摘要: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有的插图使文章的内容形象化,有的则展示了文字言犹未尽的意思。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利用插图,不但能帮助学 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突破阅读难点、了解课文主旨,也能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认识事物特征,还能对文本中故事的情节进行扩充,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学习的质量。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都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阅读理解;插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 习资源。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闪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不仅有课文内容、课后习题,还有很多插图。
特别是在 统编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几乎每课都配有一副或者多幅插图。
这些插图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但都透露着浓浓的中国风,既有很高的审 美价值,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各种能力。
而且,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 占主导,他们喜欢形象的事物,对画面特别感兴趣。
因此,如何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开展教学 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开展拼音教学时,已经能够充分利用情境图来帮助学生读准音,记住形。
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插图的使用情况还是不尽如人意。
教师们往往会花很多精 力去制作精美的课件,却把课本中的插图当作一种装饰品,忽略了它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 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案例,对如何运用教材中的插图提出几点建议。
一、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教材中的插图都是为帮助学生阅读文本而 设计的,对于课文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一年级课文中的插图,大多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课文的缩影。
特别是连环画课文,基本上每个故事情节旁边都配有一幅相对应的插 图。
例如,《小蜗牛》一课中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分别描绘了小蜗牛看到的小树林四季的风景;《咕咚》一课中也配了四幅图,分别对应故事的四个部分,第一幅56 U*粵礁乞2020年第3期实践与O!:是兔子听到“咕咚”声后吓得撒腿就跑,第二幅描绘的是其他动物也跟着兔子边跑边叫,在第三幅中野牛提出了质疑,最后一幅是小动物们发现“咕咚”只是木瓜掉进了湖里发出的声音。
巧借插图,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阅读•课堂探究巧借插图,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广西南宁市金阳路小学(530031)曾梅娟[摘要]教材插图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有力抓手。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插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整合插图、赏析插图、描述插图,让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与文本展开对话,提高他们的文本解读与文本鉴赏的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教材插图;文本解读;阅读思维[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1-0038-02统编语文教材的插图色彩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形象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整合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一、整合插图,接轨学生阅读思维插图是将学生引入课文的线索,能引导学生自觉地进入文本的学习情境中。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的作用,整合插图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主题进行思考,从而产生进一步阅读的冲动。
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中国美食》一文,教师在讲解时,先为学生播放各种各样的美食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美食以及它的大概做法;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挑选课文中的美食插图,说一说选择的原因、这道美食所使用的食材及做法等。
这样,对插图的整合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对中国的美食有了一定了解,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
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将插图整合起来使用,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课文内容;同时,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画理解抽象的文字,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更快、更高效地进入课文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赏析插图,历练学生解读能力插图隐含课文的重要信息,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对学生理解课文、提取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
浅谈巧用课文插图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
浅谈巧用课文插图帮助小学生理解课文摘要:插图就是插在课文文字中的图画,有帮助说明内容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里都有插图,别小看这些插图,它是每一篇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课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中优秀教师都会利用插图进行课堂教学。
巧用插图教学,会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何巧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教学呢?本文从引导学生看插图激趣导入新课,巧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突破难点,巧用插图引导背诵课文等三个方面加以浅说,以期能帮助更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好地发挥插图的作用。
关键词:巧用课文插图帮助理解课文激趣导入理解突破背诵插图的配置有助于课文理解的重要语文教学资源。
小学生年龄小,喜欢图画,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插图色彩绚丽,形象生动,情境优美的特点,进行读图说话,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插图为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看插图激趣导入新课地球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只要有兴趣,就能学得好。
小学生一打开课本,翻到课文,对课文中的文字往往不太感兴趣,却对课文里的插图很喜欢看,特别感兴趣,他们很想从图中得知课文的内容。
语文教师就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从插图入手,用图作为跳板,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利用插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回答老师的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本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如:我在教《大还是小》(2016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0课)时,我叫小朋友们翻开课本96页,首先指导学生看插图,问图上有几个男孩,生回答说两个;我又问那个大点的男孩在干什么呢?那个小点的男孩又在干什么呢?学生很快回答说:“大的男孩正在穿衣服,准备出去玩,那个小点的男孩想按开关关灯,可是按不到,垫起脚也不够”。
我再问:“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他们穿着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仔细看了后异口同声齐回答:“老师,他们是同一个人。
巧用插图,鲜活文本
巧用插图,鲜活之本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永丰小学刘成新课标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 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应该说文中插图就是这样的载体,它既有文章的精髓,又有想象的空间;既有作者的影子,又有读者的理解。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运 用插图呢?最常见的方式是以下几种:一、借用插图,导入新课课前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个完美的导入能够让学生整节 课眼睛放光、大脑飞转、小手高举。
广大教师都 能认识到导入的重要性,但已习惯于刻意设置情 境,导入新课,而忽略文本自带的一部 插 图。
在导入新课时,借用插图这种方法应该说百试不爽,而且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出历史事件,并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 简单介绍。
这一介绍就是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印象 最深的场景及细节,让学生既感受到开国大典的热烈、庄重,又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让自己深深地融入到欢呼的群众队伍中去。
二' 借助插图,感悟文本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认知都是从感官 开始的。
文本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来说,对于擅长写作的同学甚至可能将这一场景 完善成一篇小说。
学生能够把失败描写得越凄惨,对此时的布鲁斯的认识就越深刻。
学生的想象力 得到了训练,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真真正 正体会了人物的情感。
三、借助插图,想象补白所谓补白,就是对文中没有描述的部分加以想象,通过自己的语言展现出来。
对于孩子来说想象比知识还要重要,培养想象力也是语文教学 的一个重点。
如《小狗学叫》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小狗分别 向小公鸡、狐狸、杜鹃、小母牛学叫的故事,教学时出示小狗向小公鸡、狐狸学叫的图片,弓I 导 学生想象:你觉得小狗还会向什么动物学叫呢? 这个问题贴近生活,学生想象必然丰富多彩,有的说:“向鹦鹉学叫。
活用文本插图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活用文本插图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插图作为小学阅读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對文本学习起辅助、信息提示和补充说明的作用。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介绍如何利用阅读材料中的插图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标签:插图阅读教学阅读能力人教版英语六年级Part B Read and write板块根据文本的主题和内容配有相关的系列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明、充满童趣。
形象、直观的插图对文本学习起到了辅助、补充说明和信息提示的作用。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易被直观、形象的插图吸引,教师在教学时应利用教材文本中的插图,通过插图中的直观画面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对系列插图的整体性思考,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文本概念;通过对插图的仔细观察,提升学生的文本解码能力;根据插图画面中的提示,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插图信息的延伸,丰富学生的文化意识。
本文笔者以PEP六年级教材Read and write为例,阐述如何利用教材插图进行读前预测、读中理解和读后复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一、借用插图,在阅读前预测文本插图是一种可视化文本材料,《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语篇和文本材料,包括各种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
”其中,非连续性文本主要包括一些图表、插图和漫画等,这些都是语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将文本教学和学生的语言读图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能懂得文本意思,而且要学会看图、读图,并根据插图来理解文本。
插图中包含重要线索,插图中蕴含着文本隐藏的信息和内涵,学生通过图片去预测文本的大概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学生快速地知道文本的大概内容。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PEP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中Part B Read and write板块时,出示书本插图。
深度阅读文本的桥梁——插图教案
深度阅读文本的桥梁——插图教学目标:借助不同文本的插图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重难点:发现不同文本的插图有不同教学价值。
现在语文课上多媒体课件必不可少,似乎惟有这样才能体现新的课程理念。
教师往往费尽心思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而将唾手可得的课本上的丰富多彩的插图置之不理,舍近求远。
殊不知,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这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或表达课文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对小学生学好语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近两年我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的摸索运用教材插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插图。
一、巧借插图,营造文本意境学生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获得一定的理解,此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教材插图能辅助课文,激发想象,营造文本意境。
能牢牢的把学生吸引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课文,理解内涵。
案例1《渔歌子》教学片断师: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书上这幅美妙的画面。
仔细看,你从这幅画上读到了什么?生1:我读到了这是一幅美妙的春天的画面,桃红柳绿,让我陶醉。
生2:我看到青翠的大山上空有几只白鹭在凌空飞舞。
生3:我看到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坐在小船里钓鱼,我觉得这位老翁应该是词人张志和。
生4:我从此人钓鱼的神态看出,他钓鱼时十分的悠闲。
生5:我看到小河的岸边有粉红的桃花,小溪中有清澈的流水,水中有黑背的鳜鱼。
师:那么通过读画,你能从画中读出哪些疑问呢?生1:词人为什么一个人在钓鱼呢?生2:词人为什么在雨天钓鱼呢?生3:下雨了,词人为什么不回家呢?……师:好,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疑问了,“学贵能疑”,咱们就带着我们的这些小小的收获,走进诗词,到诗词中找到你收获的证据,同时也到诗词中去寻求你最需要的答案吧!在备课过程中我反复思考怎样充分运用这首词背后的这幅图,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契机呢?我让学生从图画中观察词中的景,从图中感受词中情,于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说:“仔细看,你从这幅图中读到什么?”“你能从画中读出哪些疑问呢?”读画就像读文字一样,能带领学生的眼睛和心灵一同走进诗词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插图深入解读文本作者:马小凤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3年第10期【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阅读了小说《祝福》,书中主人公祥林嫂以一种别样坎坷的命运走进了我们的视线,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她和我们一样,从童真的少年走来,从亮丽的青春走过,饱满的生命却在一个本该收获的年岁里戛然而止。
鲁迅先生用自己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形象,更用他的思想向我们揭示着深刻的思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板书课题:祝福。
)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插图,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
”大家先来看这幅插图,这是赵延年先生的为课文配的插图,这幅图形象地再现了祥林嫂沦为乞丐的形象。
【屏幕显示】同学们,我们来观察插图(展示范曾《鲁迅小说插图集》中的祥林嫂图片),谈谈这幅图中哪一点给了你最深的触动?(师生静静地观察图片)生:鲁迅先生在文中提到祥林嫂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人,头发已经全白,这让我觉得震撼。
而这副图中更着力表现了她苍白的头发被寒风撩起,更让人体会到主人公的凄苦。
生:祥林嫂一手提着竹篮,里面有一个空的破碗,显然她什么都没有讨到。
师:古元先生也画过一张祥林嫂沦为乞丐的肖像插图,其中祥林嫂是挎着竹篮,你觉得哪一种方式更能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生:“提”更能表现祥林嫂乞讨的艰难和无力。
师:说得对!另外,原文中说“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表达效果有什么特点?生:强调祥林嫂沦为乞丐之后已经乞讨无门,面临绝境。
生:我注意到那根竹竿,很长,支撑着祥林嫂的身体,已不堪重负而变得弯曲,从此处可以看出祥林嫂的悲惨处境。
师:鲁迅先生的文字是如何描述这个细节的呢?生:“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插图中没有表现出竹竿“下端开了裂”,但文字更延伸了文学的想象力。
师:大家的观察很细致。
文字中有细致的描述,但配上直观的图画,我们更能够体会祥林嫂在风雪中行将就毙而又苦苦挣扎着的凄苦形象。
同学们,祥林嫂的死是个人的悲剧还是时代的悲剧?生:时代的悲剧,是封建礼教害死了祥林嫂。
师:为什么不是个人的悲剧?生:祥林嫂如果活在今天,即使当保姆,她也能活得很好。
师: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回归到课文中去体会“礼教”何以能够“杀人”。
老师注意到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均出自范曾先生的作品。
据说,范曾先生是患病之时在医院的病床上,“每日以意志驱痛苦”,全以白描之笔绘出这本《鲁迅小说插图集》的,足见其意志之坚和用心之深。
我们试着来读读这两幅插图。
【屏幕显示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21页插图】师:这幅插图描绘的是祥林嫂向鲁镇人讲述阿毛被狼叼走的场景,图中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祥林嫂坐在众人中间,神情淡然,似乎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
原文中写祥林嫂“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生:环绕在祥林嫂周围的男人们和女人们,举止、神情各异。
师:大家再看看小说中有关这幅插图的文字描绘,体会文字中有哪些意蕴是插图中没有表现出来的?生:男人正“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有的挂着“鄙薄的神气”,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人们的“叹息”、“满足”和“评论”。
师:小说中有哪些语言值得我们咀嚼?生:“停”这个字把人们那虚假的同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处有鲜明的讽刺意味。
生:“满足”这个词可见鲁镇的人们只是把别人的不幸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我们面对不幸的人时,善良的人应该是真正的关怀与安慰。
师:你能从这幅插图中感悟到什么吗?生:我读到了鲁镇人的冷漠,人们的同情像纸一样的薄,祥林嫂的自责让同样处于底层的人们都烦腻了。
师:范曾先生为什么要给这幅画配上文字“我真傻,真的”呢?生:这句话在小说中也一再重复,祥林嫂的精神似乎失常了。
她希望可以在别人那里讨回一些安慰,希望有一个人能告诉自己阿毛的死不是她的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祥林嫂浓浓的自责。
生:这是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痛,鲁迅先生把祥林嫂在痛苦中想念儿子悲哀和眷念写得字字血泪。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给人的氛围是悲哀而且荒凉的。
小说写于1924年,鲁迅的这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以鲁镇为代表的广大农村的现状。
人们宁愿对天上的神灵祝福,却对身边的人充满冷漠,这是鲁迅深恶痛绝的国民劣根性。
人性中冷漠无情的弱点,也开始成为祥林嫂悲剧的推波助澜者。
【屏幕显示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23页插图】师:我们来看看这幅插图,它描绘的是祥林嫂到土地庙捐门槛后想要再次参与祭祀活动而被严厉制止的场景。
画面右边靠前的是四婶,左手捻佛珠,四婶右手前伸,神情紧张惶急,仿佛急着要说什么话。
师:阅读原文我们会知道四婶说“你放着罢,祥林嫂!插图配的文字也是这句话。
相似的话语在文中前后出现两次,大家找出来看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呢?生:前后两次的语言只是调换了一下语序。
第一次鲁四老爷认为她“伤风败俗”不准她碰祭祀的东西,由于祥林嫂刚来不久,四婶语气还是客气的。
祥林嫂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后认为自己“赎了罪”,但四婶依然认为她克夫命贱并强行制止。
第二次的语气更强烈!师:这句话对祥林嫂造成了什么影响呢?大家注意一下,祥林嫂去拿筷子和酒杯时的神情是怎样的?生:“坦然”。
听了四婶的话之后,祥林嫂的手像“受了炮烙似的”缩回,脸色“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
师:那一刻,祥林嫂会想些什么呢?生:她也许会想“我没有被原谅么?”可能还会想到阿毛,想到以前的种种,深切的自责和巨大的悲哀便又涌上心头。
师:多好!从“坦然”到“失神”,是从希望到绝望的过程,这个转变很明显,导致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捐门槛”事件。
祥林嫂为什么要捐门槛?生:是为了赎救她不能守节的罪过。
但是她的婆婆把她卖进了深山。
祥林嫂的第二任丈夫死后,又是他的族人把祥林嫂赶出来使她无家可归。
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生:婆婆迫使她不能守节,而柳妈用毫无根据的迷信,向祥林嫂宣扬生死轮回的思想将原来可以坚强生活下去的祥林嫂精神击垮。
师:插图中四婶后面是鲁四老爷,面容瘦削,身穿长衫,嘴唇、下巴上有几缕山羊胡须。
小说中的文字是如何描写鲁四老爷的肖像的?生:小说中说鲁四老爷“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末留胡子”。
师:鲁迅先生小说的语言向来值得细细揣摩。
既然鲁迅明确地写到了“但也还未留胡子”,那么范曾先生为什么要将他画成一位留着山羊胡须的年老者呢?(生讨论)师:信仰伊斯兰教的男性穆斯林,老了多半要留胡须的,借此表明自己的虔诚,这是信仰和身份的象征。
那鲁四老爷呢?大家看原文。
生:原文中说鲁四老爷是“监生”。
“监生”在清王朝是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的,反映出人物的立场和政治态度。
生:“讲理学”暗示了人物维护封建道统,注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
生:“大骂其新党”更暴露了鲁四老爷维护封建统治的顽固政治立场。
师:从这些细节我们就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忠实拥护者。
鲁四老爷是鲁镇权势的代表。
看来范曾先生这一细节的再创作也是经过细心考虑的,是恰当的。
如此说来,倒是鲁迅先生的“但也还未留胡子”这句话多余了吗?生:不!“还未留胡子”的四叔远比有胡须的鲁四老爷有着更落后的、更顽固的旧思想。
师:有道理。
插图中的人物形象符合人们阅读小说后在心里勾勒的人物形象—鲁四老爷就该是这样一个老朽者!摆出一副维护风俗教化的虚伪面孔使一个清白无罪的妇女负上了沉重的罪恶感。
鲁迅先生“但也还未留胡子”的文字更深刻、更耐人咀嚼。
封建政权、夫权、神权、族权以及鲁镇的人们的冷漠,无不一步步地把祥林嫂推向绝境,这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
师:今天我们远离了封建时代。
但是,回看这部小说却依然让我们震撼,原因何在?说明导致她悲惨命运的有恒久的东西。
今天仍有无数冷漠的心灵,无视他人的生死,对别人的不幸评头论足却不施以援手。
这一点,正是鲁迅深恶痛绝的国民的劣根性。
请同学们再静静地看第一幅插图,让祥林嫂这个永恒的经典形象走进我们的内心深处。
然后拿起笔写一段话,话题就是“祥林嫂,我想对你说”!生:祥林嫂,我深深地理解你的悲哀与渴望!生:祥林嫂,如果你生活在今天,一定会有和我们一样美好的青春!……师:我想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深深地叹息与祝福。
最后,老师也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愿人间不再有祥林嫂,愿人类都享受正当的幸福!【执教感言】这是《祝福》教学的第三课时。
在梳理小说情节,了解祥林嫂人生遭遇的基础上,我在这堂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鲁迅先生的文字是厚重的,这篇经典篇目的解读也可以是多角度的。
上课前我仔细研读课文,课文的三幅插图引起了我的关注。
我想,任何给文学作品画插图的作者,不仅仅需要上乘的手上功夫,更需要有深厚的学问修养,他的画中一定透析了原作者的精神。
于是我以此作为切入点,让“老”教材焕发新意,把抽象的思想主题用插图与文字结合的方法一点点地深入下去。
从插图中你可以观察到什么?在小说文字中你又可以领悟到哪些插图中表现不出来的内涵?三幅插图依次展开,从第一幅插图中祥林嫂乞丐形象给我们的的震撼,到第二幅插图中鲁镇人们的冷漠与愚昧,再到由第三副插图折射出的封建社会的政权、夫权、神权、族权给祥林嫂带来的迫害。
一步步地深入文本,走进祥林嫂的内心世界,理解鲁迅文章的深刻主题,使学生在文本解读、思想认识等方面都有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