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
中华道德传统及其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价值
中华道德传统及其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价值中华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历史长河中所凝聚成的许多优秀思想和精神,不仅在古代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中华文明素称礼仪文明,中华道德与中华文明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方面造就了中华道德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中华道德的历史复杂性。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承认中华道德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制约,具有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比如“三纲”之说、“三从”之论等等。
但同时我们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千万不能因为中华道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而一味地否定甚至放弃中华道德。
这是因为,其一,任何一个民族道德的更新发展都不可能割断本民族的道德历史,其二,中华道德虽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更有支撑起民族正气和脊梁的优秀思想和精神。
所以笔者以为,一味地否定甚至放弃中华道德,我们这个民族当代道德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这个意义上讲,撇开中华道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梳理其优秀传统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肯定人的价值,注重人格的尊严。
孔子说,天地之行人为贵,就是说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人是最有价值的。
孟子则进一步指出,因为人人都有良知,所以也就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
这个内在价值不是别人给予的,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内在价值的内容就是人的道德意识。
正因为人有道德意识,人与禽兽就区别开来了,人就具备了独特的内在价值,人也就有了做人的尊严。
孟子有两句名言,一是“所欲有甚于生者” [1](P47 5) ,意指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这就是人格尊严;二是“所恶有甚于死者” [1](P475) ,意指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还更厉害的,这就是丧失人格。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10.27•【文号】•【施行日期】2019.10.2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10月27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创造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1年,党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断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为弘扬,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成为风尚,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大大增强,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道德领域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同时也要看到,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中华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历史长河中所凝聚成的许多优秀思想和精神,不仅在古代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中华文明素称礼仪文明,中华道德与中华文明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方面造就了中华道德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中华道德的历史复杂性。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承认中华道德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制约,具有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比如“三纲”之说、“三从”之论等等。
但同时我们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千万不能因为中华道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而一味地否定甚至放弃中华道德。
这是因为,其一,任何一个民族道德的更新发展都不可能割断本民族的道德历史,其二,中华道德虽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更有支撑起民族正气和脊梁的优秀思想和精神。
所以笔者以为,一味地否定甚至放弃中华道德,我们这个民族当代道德的发展必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这个意义上讲,撇开中华道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梳理其优秀传统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中华道德的优秀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肯定人的价值,注重人格的尊严。
孔子说,天地之行人为贵,就是说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人是最有价值的。
孟子则进一步指出,因为人人都有良知,所以也就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
这个内在价值不是别人给予的,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内在价值的内容就是人的道德意识。
正因为人有道德意识,人与禽兽就区别开来了,人就具备了独特的内在价值,人也就有了做人的尊严。
孟子有两句名言,一是“所欲有甚于生者”[1](P475),意指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这就是人格尊严;二是“所恶有甚于死者”[1](P475),意指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还更厉害的,这就是丧失人格。
这两句话正是肯定人的价值和注重人格尊严的表现。
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心得体会
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心得体会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道德建设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需要研究解决.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4.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5.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7.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8.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要把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社会形成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念.把效率与公平结合起来,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9.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积极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大力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10.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要广泛进行道德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帮助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11.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12.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13.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14.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15.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16.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17.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四、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18.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19.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20.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21.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抓好道德教育.要把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从业人员熟悉和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道德规范,培养敬业精神.要把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促使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行业新风.22.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要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教育方式.各类市民学校、职工学校、民工学校、农民夜校、家政学校等,要通过编写和运用通俗易懂的简明教材,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23.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突出加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的成果,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五、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24.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25.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要在各项创建活动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明确具体标准,制定落实措施,力求取得实效.26.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27.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要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革命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使人们在集体聚会、合家团圆的同时,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28.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倡在重要场所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入团、入党宣誓、成人仪式以及各种形式的重礼节、讲礼貌、告别不文明言行等活动,引导公民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29.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源于基层、扎根群众,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要因势利导,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骨干作用、先进典型和先进单位的带动作用、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使道德实践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稳步向前发展.六、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30.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31.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要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要发动群众参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32.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积极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以其独特形式和艺术魅力,给人以鼓舞、启迪和美的享受.要在各种文艺评论、评介、评奖中,把是否合乎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条重要标准.要加强对人们审美观念的引导,提倡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坚决制止出版、播映、演出格调低下的作品和节目,依法打击反动、淫秽及各种非法出版物,让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要切实加强对娱乐服务场所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各种类型的商业性广告,要注意文化艺术品位,不得出现有损道德、有伤风化的内容.要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广告,净化人们心灵,优化人文环境.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要精心组织、加强引导,吸引群众参与,以健康向上、团结拼搏的氛围,激发人们的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七、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33.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3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35.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既要保护和支持所有通过正当、合法手段获取个人和团体利益的行为,又要提倡和奖励多为他人和社会作奉献、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因具体政策的不当或失误给社会带来消极后果,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36.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基层单位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种行政规章以及道德守则和公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八、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37.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提供有利条件,下决心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38.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教育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带动广大群众进一步做好工作.39.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级宣传、教育、文化、科技、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党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40.各级文明委和党委宣传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协调、组织的具体职责.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探索道德建设规律,改进方式方法,指导面上工作.要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抓好若干社会影响大、示范作用强、受群众欢迎的实事,促进一些难点问题的解决.【心得体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一个个农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公民道德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许多分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呢?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心.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
浅析中国优秀道德教育传统及其现代价值_吴振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其中许多优秀传统凝结着先人的创造和智慧,并逐渐转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教育传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构建新的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优秀道德教育传统的基本内容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体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传统博采墨、道、法、释诸家所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及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的道德传统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大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在地位上强调德教为先,立志修身重视德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贯传统。
孔子十分强调道德教育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1],孟子也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2],荀子主张“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3],《大学》[4]更是把教育的目的直接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把德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思想看来,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因此,只要“为仁由己”,便是道德的完成。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确地提出天下所有人都应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中庸》也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甚至法家的重要代表作《管子》[5]也同样认为“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主张依靠自身的修为来领悟、强化内心的道德信念。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家还十分重视立志。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孟子认为:“夫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上》)。
概论课实践教学方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一、目的要求本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学生完成1篇读书笔记和1篇社会调查报告。
二、主要内容其具体内容分为平时表现、读书与社会实践活动三部分,合计40分。
平时表现20分,重点考察出勤情况;读书部分10分,以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的方式考察;社会实践活动部分10分,以调查报告的方式考察。
读书部分:要求大学生本学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本课程提供的必读书目进行学习,并撰写1篇读书报告或心得体会。
读书部分要求:第一,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文章或著作。
第二,每个学生必须写出1篇读书心得或体会。
第三,每篇读书心得或体会不得少于1500字,并且在文章的前面注明文章依据的读书篇目以及文章的出处。
第四,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成绩为不通过。
社会调查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是体现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方式。
学生可参照社会调查选题题目,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调查,并提交1篇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部分要求:第一,自拟题目,报告必须注明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的时间以及调查方法。
第二,要求报告有对社会实际情况的考察、分析;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自己的结论。
第三,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得低于1500字。
第四,不得抄袭他人成果,否则,成绩为不通过。
三、建议完成形式及时间所有选课学生应在本学期的概论课学习过程中按照上述要求,完成1篇读书笔记和1篇社会调查报告,并在本学期的第13周上课统一交齐。
(两份作业皆须手写,16开信纸,两份装订在一起)学生可登陆邮箱******************下载作业要求,密码20150420四、成绩考核与评定采取五级记分制,即优秀为10分、良好为8分、通过为6分和不通过为0分。
成绩不合格者,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补考。
补考者要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补做2份作业,装订在一起,交至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室(C1036室)。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试题与答案-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8)
1. 商业上的失信行为也许会暂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 但当人们认清欺骗背后的真相时,便会对这些商家失去信任感, 更不会再上当受骗购买相关的产品,如果影响更大, 甚至会对整个()带来负面的影响。
A. 企业B. 行业C. 国家D. 工厂答案: B2.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
()A.虚假陈述B.损害他人著作权C.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D.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答案: B3.做人应当以()至上。
A.诚信B.明礼C.仁义D.敬业答案: A4. 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不口是心非,不阳奉阴违,这是()的表现。
A.实事求是,言行一致B.经常自省,随时反思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心怀坦荡,真诚待人答案: A5. 企业走假洋品牌道路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合时宜的政策误导, 尤其是()。
A.企业管理政策B.财政政策C.税收政策D.经济政策答案: C6.坚守诚信 , 首先是()的表现 , 坚持为之 , 必然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A.自爱B.自强C.自尊D.自信答案: C7.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戏剧家()认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诚信是最能使人安心的东西。
A.富兰克林B.威廉 . 莎士比亚C.弗兰西斯 . 培根D.爱雷特答案: B8. 我国要加强司法诚信建设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司法()建设,努力构建完整的司法诚信体系。
A.核心价值观B.法律法规C.人文观D.社会价值答案: A9.()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政务活动的过程中, 履行对公众的责任, 信守对公众的承诺的行为表现。
A.社会诚信B.商务诚信C.政务诚信D.司法公信答案: C10.诚信评价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个人、企业以及()之间的互相了解,规范诚信行为,促进诚信社会的形成。
A.政府B.客户C.家庭D.事业单位答案: A11.2001 年 12 月 2 日,哪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
如何理解和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价值
如何理解和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价值?早时的四大文明古国中三个消失了,只剩下一个中国,这就可以证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一定的厉害之处的,有其自身的作用在。
从这里可以看出,与其它三国相比,它反而更会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所以才会被保留下来。
因此我觉得中国的大部分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很有价值的的。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中国现代社会没有一种精神寄托,而这种寄托恐怕要从文化中找——现代文化。
然而文化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因此,现代文化本身很大一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积淀。
从这里角度来看,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不适应现代的时候,我们不能排除某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束缚和桎梏。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引导传统文化的走向,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个民族得以凝聚的最强有力的黏合剂。
文化滋生出道德和文明。
在现代国际化日趋加强的社会,更需要一种本土化的东西用以证明自己民族的存在,以及规范和统一人们的价值观念。
并且它是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在现代这样的社会转型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价值取向人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使人们不断思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
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基石,是现代文明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基石,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它影响着国民心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占了很大一个位置,是现代中国人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使之更加优秀。
结合你阅读《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儒家文化的了解,谈谈你对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与价值的认识。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公民道德建设心得体会5篇
公民道德建设心得体会5篇公民道德建设心得体会篇1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把社会公德纳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突出出来,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与社会生活中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种准则是可以加以普遍化的,并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够做到的,它有更明显的公共性,维护的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因此,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不仅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而且对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社会的健康与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着,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对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的公德意识和公德水平十分重要。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首先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社会各方面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公民也要人人以身作则,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加以舆论上的监督与鞭笞。
另一方面,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社会公德加以规范也十分重要,比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有严格的惩处规定,严重的还将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一些地方出台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放烟花爆竹以及建立见义勇为基金奖励制度等地方性法规也是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范文(通用6篇)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范文(通用6篇)第1篇: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练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
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一个个农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公民道德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许多分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有没有责任心。
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
首先,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心中想着学生,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而且不能在上课时才想到学生,而是要在备课的时侯就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把他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在讲台只顾想当然地讲,学生在下面却听得一头雾水”的问题,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的思想,掌握学生的心理,抓好学生的纪律。
教师不能任由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旷课,逃学。
如果有学生出现违纪行为,必须及时找他谈心,了解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避免问题恶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许多学生由开小差、旷课发展到厌学、逃学,最后流失,非常可惜。
如果教师能及时解决这些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损失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这一点也很重要,是衡量教师责任心的重要标准。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
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在学校里,我们教育学生不能随便吐痰,不能随便丢弃果皮纸屑,不能打人骂人,见到废物要主动捡拾起来,扔到果皮箱里。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什么是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指传统道德中那些以时代标准衡量,在今天仍有价值的合理成分和精华内容。
而传统道德一般是指我国先哲创造的(以1912年前儒家道德为核心)并在历史长河中为老百姓践行的道德。
道德文化,不仅属于一种思想文化,更是一种实践文化,民众在实践中的补充发展与实践,才形成了全民认同的普遍的优良道德传统。
传统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这是一种学术的共识和定见。
相较于西方文化的“智性”主义、印度文化的“神性”主义,中国文化是人文性、道德性的“德性”主义文化,儒家文化更为关注现实人生的问题,人伦关系、社会治道、修身养性、内圣外王、修齐治平,这是儒家学派所着力关心的问题。
儒家文化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德性主义特质。
梁漱溟先生在其《中国文化要义》中明确地把“道德气氛特重”列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
“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统括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气氛特重,确为中国的事实。
”韦政通先生在其《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也指出:“在中国文化中,有‘一本万殊’的理念,于是坚信一切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这基础就是道德。
中国传统中讲道德,不像西方人讲道德只限制在人生的范围内,而是弥漫在文化的一切领域。
因此,中国的政治理想是‘德治’,文学理想是‘文以载道’,经济的理想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如教育、法律,也莫不以道德为基础。
”《大学》是儒家学说的一篇纲领性文本,其三纲八条目和其内圣外王之道很好地体现了儒家学说以道德为本的思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就是儒家学说为学、修身和治世的三条根本原则,也称“三纲”:即为学的首务在于弘扬我们人性中光明的道德,并用这种道德去推己及人,亲近影响民众,使人民日新其德,成为新民,从而达到社会和人生的至善境界。
三纲总体目标的实现还要通过“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贯彻落实,而其核心仍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泽被春秋、影响深远。
几千年来,哺育了炎黄子孙、激励了所有奋发有为者、造就了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法律政治逐步健全的今天,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依旧不失去其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影响力。
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概述及其当代价值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到家、法家等多家伦理道德的精华。
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传统伦理道德曾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于我们整个民族的血脉融为一体。
在相当长的时间长河里,并成为历代前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评价标准。
到近现代,尽管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一些具体问题还存在着矛盾和争议,但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许多东西都成为具有鲜明东方特色的道德观。
特别是儒家思想提倡的谦逊、诚信、仁义等,对大学生的成长及成才具有重大意义,不仅需要大学生继续传承,也需要将其发扬光大。
第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特征一、倡导整体和合精神,强调为社会、国家、民族效力的爱国主义的信念。
这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第一要义。
正是这样一种爱国主义献身情怀,支撑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追求,始终视死如归,最终留下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历史篇章。
二、推崇“仁爱”与人际关系和谐原则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已及人”。
孔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积极的着处世态度。
在今天,这种思想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仁爱”就是要求我们保持一颗怜悯、同情和爱护的心,能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
人际关系和谐历来为传统道德所强调。
传统道德要求我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人要谦和,但事事屈从;要尊重他人意见,但随声附和;要能容纳朋友缺点,但不任其堕落;要乐于助人,但不一切包办。
仁爱原则确立了我国传统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当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对中国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世界道德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和佛教有关心性的理论,相互影响,相互吸引,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一般说来,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这些思想精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思想意识。
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就是指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
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主张人要日夜为公家办事。
《书经〃周官》中,也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要求,主张人要从事政治公职,应当以公正、公平,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老百姓就可以信任而归附了。
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国家、民族的利益,强调一种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
宋代的范仲淹提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颜元力求‚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
所有这些,都是强调的整体意识,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对群体的关系上,儒家传统伦理认为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
一般来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所说的‚义‛,主要是整体利益的原则,而‚利‛则主要是指个人的私利。
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仅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发生着有益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现实的道德水平,也有积极作用。
(完整)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有着延续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文化多元冲突和外来文化的入侵,探讨传统文化的血缘脉络,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以及对当代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建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当代价值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丰富多彩,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
国家传统文化的发展对民族的历史性和民族性有重要影响,跟关系着国家社会文明的发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其对于现实的指导作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呢?顾冠华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在一些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势、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作用下形成和传承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具有生命力的中国古代文化”;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在经过不断地产生和淘汰的过程后,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具有重要价值和生命活力的文化。
在我而言,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典籍、宗教、艺术、科技、制度和思维方式等,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其核心和灵魂是精神文化.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连续古代、现在和未来中国人的时间之流和生命之流,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 [1],也是中华民族香火永续的生命活力.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内涵同样丰富多彩。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 34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摘 要]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其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这种深刻定位与中国共产党章程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以及对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规律章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密切相关,更在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当代道德生活中依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客观事实。
新时代道德建设要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来深化道德教育引导,用良好传统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以传统嘉言懿行引领道德风尚,以优秀传统道德营造良好道德环境,以优秀传统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
在道德建设实践中以中华传统美德推动道德实践养成,以传统诚信美德推进当代诚信建设,自觉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充分发挥传统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积极发掘传统生态智慧推进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以传统道德文化为载体的对外交流交往。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不竭源泉;道德教育引导;道德实践养成[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8182(2020)03 – 0034 – 06《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总体要求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点任务,将其称之为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更在多处强调中华传统美德在深化道德教育引导和推动道德实践养成中的实际作用。
这充分表明,《新纲要》力图站在高度自觉和足够自信的立场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新时代道德建设全过程,不仅将其视为谋划新时代道德建设蓝图不可或缺的智慧支撑和理念架构,更坚信它能够切实参与现实道德生活以成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有效方式。
因此,从“不竭源泉”的高度来准确理解和深入解读《新纲要》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新时代定位,对于我们真正领会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精髓以及实践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优良传统道德,化解当代道德危机
弘扬优良传统道德,化解当代道德危机当代道德危机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问题。
近年来,屡次出现道德缺失问题,从经济领域不断向社会领域蔓延,深刻地影响到经济环境和社会风气,道德滑坡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实现“中国梦”的进程。
从“毒奶粉”、“地沟油”为典型的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到多起“扶摔倒老人反被勒索”事件、高校腐败学术造假,媒体缺乏职业道德虚假报道等等,一次又一次刺痛人们的神经。
在我国当前状况下,构筑现代道德体系,从传统道德中的汲取营养,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价值,成为我国面临的紧迫课题。
一、当代道德危机及其根源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成功转型,经济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而与此相应的社会道德建设却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完善,我国社会结构不断转型,利益多元化,诉求多样化,造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
当代道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
它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三个部分构成。
按照涉及的主体来看,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私德和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社会公德。
我国当代道德危机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公德的沦丧。
公德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当前,我国公德缺失典型代表为乱吐痰、乱扔垃圾、不守秩序等。
公德缺失甚至造成国际负面影响。
今年5月,我国南京某中学生在埃及旅游期间,在卢克索神庙的浮雕“到此一游”涂鸦事件,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严重影响我国形象。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德是与邻融洽相处的基础。
当前,“邻”已经超出国界,也涉及到了与国外关系的和睦相处。
(二)职业道德的扭曲。
首先是政府公职人员职业道德问题严重。
近几年一些官员以权谋私、行贿受贿、买官卖官、挥霍浪费、贪污腐败、腐化堕落等现象屡见报端,严重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浅析传承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
·················································
道德是一种软约束,它主要靠社会群体的舆论、长 期形成的习惯观念和个体内心的道德自律来规范人的 行为。由于道德约束的非强制性,也就容易造成在一定 时期道德失范的普遍性。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体系重 构,必然要求道德这种软约束进行规范性建设,逐渐地 形成伦理道德的制度化。
一 、传 承 中 华 民 族 传 统 的 伦 理 道 德 ,有 助 于 家 庭 和谐
谈到传统伦理道德,都会联想到儒家的伦理纲常思 想。这种伦理纲常的核心是“三纲五常”。所谓“三纲”, 《白虎通义·三纲六纪》说:“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 子、夫妇也。”唐孔颖达《礼记·乐记》疏引《礼纬·含义 嘉 》说 :“ 君 为 臣 纲 ,父 为 子 纲 ,夫 为 妻 纲 ”,合 称“ 三 纲”。所谓“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 范。二者合起来统称“纲常”。南宋朱熹说:“其张之为 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又说:“纲常千万年,磨灭不 得。”儒家把这种伦理纲常思想看作是维护封建社会秩 序的最主要的道德关系,是天经地义的永恒不变的“天 理”,谁也不能违反。这种伦理纲常思想,在当时的历史 背景下有其存在的积极作用,比如说在维护社会秩序方 面。许多人模糊地认为,儒家的纲常伦理就可以代表整 个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偏见,这样会 阻碍我们全面了解儒家伦理道德以及中华传统伦理道 德。中国的国家起源方式是以氏族的血缘家族关系为基 础的,家族是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从家庭、家族放大至 “家国”而构成的社会形态,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中国
障不仅是社会良好运行的保证,同时也是惩治腐败的有 力武器,及遏制道德失范的良剂。
参考文献: [1]许庆朴,郑祥福.马克思主义宣读.图书馆[M].北京.高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参考选题
1、本地区如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本地区的区情。
3、本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4、本地区如何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及计划生育政策?
5、本地区基层民主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
6、本地区如何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路、方法的调查研究。
7、现阶段党群关系问题调查研究。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与本地区发展进程调查研究。
9、本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10、本地区城镇收入分配问题与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11、本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12、本地区民办教育发展调查研究。
13、本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
14、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研究。
15、本地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
16、当代民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17、本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18、本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19、本地区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
20、本地区基层组织政务公开制度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本本主义》;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哲学类:1: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2: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机机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3:关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典型调查与分析4: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研究经济类:1: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2:农民收入问题调查3: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4: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与分析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6: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调查与研究7: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8:当前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9: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社会学类:1: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与分析2:当前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3: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与分析4: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5:当前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7:当前社区服务问题调查研究8: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9: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10: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11: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12: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13: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14:当代时尚流行的调查与社会心理学研究1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调查与研究16:当前大学生服务社区的调查与分析教育类:1:当代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2: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3:当前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查报告4: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5: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6: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7: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研究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9: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10: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11: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12:当前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管理类:1: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2: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与分析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4:企业在创新中发展的典型调查与分析5: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社会实践调查参考选题1。
论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作者: 程凯华
作者机构: 邵阳学院中文系,湖南邵阳422000
出版物刊名: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17页
主题词: 中华传统美德;现实价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个代表”;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文章论述传统社会公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在当代的现实价值,并指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放射着光彩夺目的思想光芒。
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提升人们道德修养的现实需要。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
孙中山先生曾经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个字来归纳中国文化的价值观。
而在仁爱、忠孝、信义、和平等元素中,“仁爱”的价值尤应予以深度的挖掘与阐发,“仁爱”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最为重要的价值,“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长期以来在我国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哲学,在今天尤其应当推广。
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和以为贵”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重视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解决如何做人、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的问题。
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内而外的修养路线。
儒家道德中把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行为作
为人生修养的准则,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
可以说,重道德、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理念。
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
中国人秉承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以人为本位,以人文为中心。
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强调教化,重视人文教育,平和而有理性,不至走向偏激与迷狂。
和而不同、即凡即圣、动态平衡的中庸之道,具有深层的智慧,也是重要的中国元素。
当今世界,对抗与冲突不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家国天下提供相处共存之道。
西方的价值观——以强力、功利、竞争横决天下为背景的自由、平等、理性、人权、法制等,与以天、地、人、物、我和谐相处的中国文化的理念——仁爱、忠孝、信义、和平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际上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价值理念已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具有普世塑人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厚重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价值。
“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准,增强责任心,明白如何对待自我、他人、民族、国家以及自然,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历代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知识和智慧的结
晶,承载着中华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内涵。
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韩柳欧苏的灿烂文章,左班司马的史学经典,程朱陆王的义理论述,姹紫嫣红的唐诗宋词,绮丽清新的元曲小令,气象万千的明清小说,包括近现代的文史哲经典著作,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
经常阅读这些文化经典,民族的正气、爱国的情怀、做人的操守,会润物无声地流入我们的血液,渗入灵魂的深处,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增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