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三节 重力野外工作方法
一、重力勘探的阶段和分类 1.重力预查: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工作地区 的大地构造分区的概念,作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和 其他物探工作的依据。 2.重力普查:目的是划分区域构造、圈定隐伏岩体 范围和圈出成矿远景区和地质填图等。 3.重力详查:目的是寻找局部构造或隐伏岩体,较 确切的划出成矿远景带。 4.重力精测:目的是确定地层或矿体的产状要素, 提出钻孔设计意见等。
基点网联测可以采用三程循环观测方法,即 采用A→B→A→B的观测路线。这样的方式可以分 别计算出A、B基点间两个非独立增量来,最后由 这两个非独立增量的平均值计算出该段的总平均 值,称为一个独立增量。 仪器在基点联测时,要求在每个基点上水平 零点读数应为三次。其平均值为这个基点上的读 数,并记录时间。在实际工作中,三次读数时不 必提起仪器,而只是通过旋转计数器使亮线偏离 零刻度线一定位置后,在水平状态不变的情况下, 重新零点读数即可。为了减小误差,应使亮线沿 同一方向偏离零线。
二、面积测量测网的布置与敷设 重力测网 gravimetric network 又称重力普通 网,是重力勘探野外观测中一系列测点所构成的 普通网。重力测网的大小和形状由勘探任务及勘 探对象的大小和形状来决定。当勘探对象有一定 走向时,多采用矩形网,反之,多采用方格网。 网格的大小,在普查时以不漏掉有意义的地质体 为原则;在详查时则以查明地质体产生的重力异 常的变化细节为原则。
测线必须大致垂直构造走向或地质体长轴走 向;对于近似等轴状地质体的勘探可采用方格网。 测点密度要求一般以有2-3条测线、每条线有3-5 个点通过异常区为原则。
三、重力基点网的建立与联测 按设计要求,为了控制普通测点的精度,减 少误差积累和提高效率,基点的位置选择尽量确 定在易找、交通方便、标志明显、易于永久保存 的地方,且要分布均匀,在地形条件差的地段要 多增设基点,同时基点要有统一编号。 基点网联测可采用一台仪器多次重复观测或 多台仪器重复观测。其目的是提高基点联测精度, 保证基点值的精度高于普通测点观测精度2~3倍。 所以基点之间重力差值(称增量或段差值)至少 应由两个以上独立增量的平均值来确定。
第三章 第三节 二力平衡 惯性
7.一个跳远运动员助跑以后跳得更远,是因为()
A.速度快,惯性大,跳得远B.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跳得远
C.利用惯性,跳得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是()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12.如图10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质量为0.2千克,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大小为_____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书还受到____力的作用,大小是__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
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将()
A.向前运B.向后运动
C.无相对运动D.无法判断
10.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10.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一定不是平衡力B.一定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第三章 第三节论辩
论辩
一、论辩概说
墨子说:“辩,争彼也,辩胜,当也。”
“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胜。”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 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论辩的定义:
论辩就是对立双方围绕同一问题,用一定 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说服对方或者 战胜对方而相互论争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 也是批驳谬误、探求真理的过程。
2.双刀法
双刀法亦即我们在逻辑技巧中介绍过的二 难推理。在与对手的论辩中,人们总希望置对手 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双刀法就是在这种要求下产 生的一种技巧性较强的战术。善于运用这种方法 的人,可使论敌逃不出自己预先布置好的陷阱。 也就是说,对手必须在给定的两次结论中选定或 陷入其中一项,而任何一项都于他不利,所以此 法最为雄辩家所乐用,被称之为论战中的“杀手 锏”。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与 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马克•吐温说:“你真漂 亮。”那位不懂礼节的女士却说:“可惜我无法同 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立即回答:“那没关系, 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
2.专题论辩
是指在专门场合对某一领域的特定议题进行的辩 论,包括法庭辩论、会议辩论、外交辩论、毕业答辩 和竞选辩论等。各种形式的专题辩论存在着论辩场合、 参辩者身份、论辩目的等不同,因此各有其特点。如 法庭辩论具有庄重、公正、平等的特点;商贸谈判则 具有合作、有理、有利、有节的特点。 不管各种形式的专题论辩各自有何特点,进行论 辩时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必须熟悉此种专题论辩常规 的程序和规则,明确此种论辩的目的和特点,事先作 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应付自如。
二、论辩的特点 1.针锋相对 因为论辩双方的观点是相互矛盾或冲突的,所以 其论辩内容必须是针锋相对的,一方要针对另一方的观 点进行有力的批驳,从而维护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正方:美是一个事物或行为的特质,它有三个特性: 第一是形象性,第二是感染性,第三是功利性„„ 反方:《聊斋志异》里的鬼魂,有没有形象呢?有。 有没有感染力呢?有。有没有功利性呢?有。可用来吓唬 小孩。可是鬼魂是客观存在的吗?不是。谢谢!
第三章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第三章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行的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二、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创新决定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如何做?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
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让创新
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
制机制障碍,让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青年人如何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二)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夯实创新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
投身改革创新实践。
第三章 第三节 幼儿智育
9
3.发展幼儿认知能力、探究能力, 促进幼儿与外部世界积极互动 (1)发展感知能力
(发展各种感觉器官)
(2)发展动手能力
(提供丰富多彩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3)发展思维能力 (鼓励幼儿思考和表达)
10
(4)学习有关智力活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认识能力) (观察、记录、操作实验) (5)了解事物间的基本联系,尝试解决生活问题(解 决问题能力)
24
(3)地位: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 后的学习和发展质量 (4)要求: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并融入幼 儿的实际生活、游戏中进行长期培养,孤立的专 项训练是违背幼儿学习品质成长规律的
25
3.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充分了解幼儿所需、所爱,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2)集体教学不能成为一种形式,应该在需要的时候开展 思考:幼儿何时需要教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获取知识? (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施必须瞄准需由集体教学来完成的任 务)
14
15
(3)要求: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尝试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智力, 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知识
16
2.日常生活活动中融入智育教育
(教师要有意识的在幼儿生活中开展发展幼儿智力的 教育)
3.积极开展符合幼儿需要与实际的集体教学活动
(1)含义: (2)优势:教师将幼儿自发学习获得的知识进行整理,使幼 儿知识经验更加系统,便于幼儿迁移和运用(高效、全面系统) (3)劣势:忽视个别差异
17
思考:幼儿园有哪些智育教育活动适合采用 集体教育形式?
(认识天气、交通信号、文化习俗等)
18
知识结构化程度高的(抽象、复杂 的“前学科”知识体系,让幼儿能够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
第三章 第三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第三章第三节药物消除动力学从生理学看,体液被分为血浆、细胞间液及细胞内液几个部分。
为了说明药动学基本概念及规律现假定机体为一个整体,体液存在于单一空间,药物分布瞬时达到平衡(一室模型)。
问题虽然被简单化,但所得理论公式不失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本规律。
按此假设条件,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可用下列基本通式表达:dC/dt=kCn.C为血药浓度,常用血浆药物浓度。
k 为常数,t为时间。
由于C为单位血浆容积中的药量(A),故C也可用A代替:dA/dt=kCn,式中n=0时为零级动力学(zero-order kinetics),n=1时为一级动力学(first-order kinetics),药物吸收时C(或A)为正值,消除时C(或A)为负值。
在临床应用中药物消除动力学公式比较常用,故以此为例如以推导和说明。
一、零级消除动力学当n=0时,-dC/dt=KC0=K(为了和一级动力学中消除速率常数区别,用K代k),将上式积分得:Ct=C0- Kt,C0为初始血药浓度,Ct为t时的血药浓度,以C为纵座标、t为横座标作图呈直线(图3-6),斜率为K,当Ct/C0=1/2时,即体内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或体内药量减少一半)时,t为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life time, t1/2)。
按公式1/2C0=C0-Kt1/2可见按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血浆半衰期随C0下降而缩短,不是固定数值。
零级动力学公式与酶学中的Michaelis-Menten公式相似:,式中S为酶的底物,Vmax为催化速度,Km 为米氏常数。
当[S]>>Km时,Km可略去不计,ds/dt=Vmax,即酶以其速度催化。
零级动力学公式与此一致,说明当体内药物过多时,机体只能以能力将体内药物消除。
消除速度与C0高低无关,因此是恒速消除。
例如饮酒过量时,一般常人只能以每小时10ml乙醇恒速消除。
当血药浓度下降至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二、一级消除动力学当n=1时,-dC/dt=keC1=keC,式中k用ke表示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第三章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潮汐的利用: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1944年, 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 诺曼底地区。此战役涉及多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低潮 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陆军要 求在高潮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空降部 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便于识别地面目标,最终指 挥部选择在6月6号(农历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
西南季风
高考真题演练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 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 题。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 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 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 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 哪一海区? ②处。
有些沿岸海区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 走, 海平面降低,附近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 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 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
盛行风 低纬 东北信风(北半球) 信风 东南信风(南半球)
中纬 西风
西南风(北半球) 西北风(南半球)
极地 东风
东北风(北半球) 东南风(南半球)
季风
风海流名称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西风漂流(寒流)
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南极环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2)密度流 由密度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哥
加
湾
北大西洋暖流 那
暖
利
流
寒
流
东格陵兰寒流
北赤道暖流
巴
南赤道暖流
西
暖
流
西风漂 流
印度洋 洋流分布 图
南赤道暖流
厄 加
第三章 第三节 Weiss分子场理论
参见姜寿亭《铁磁性理论》 1.14 p59-63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 莎士比亚
外斯的分子场理论可以说是宏观理论的典范。他只用了 一个参数:Hmf,就解释了复杂的铁磁现象。
外斯(Weiss, Pierre)
法国物理学家。1865年3月25日生于莱茵省的米卢兹;1940年10月24日卒于 里昂。外斯出生在阿尔萨斯,父亲是个缝纫用品商。当时,阿尔萨因普法战 争割让给了德国,不过,外斯一家仍留在当地。他在德国和瑞士读书,但二 十一岁决定还是当个法国人。1887年,他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从苏黎世工业 学院毕业,随后便去巴黎深造。他对磁学特别有兴趣。1907年,他对铁磁性 做出了解释。他认为,一个个原子磁体可以形成非同寻常的强耦合,从而使 它们都按一个方向排列,这便形成了强度累加起来的“磁畴”。铁中便存在 这种磁畴,但各个磁畴的取向可能是任意的;一旦外磁场的作用使它们沿一 个方向排列起来,整块铁就成了一个大磁体。 1919年,阿尔萨斯又回归法国, 外斯便在斯特拉斯堡创建了一个物理研究所。后来,该所成了磁学研究的中 心。外斯于1936年退休。后来又看到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再度占领 阿尔萨斯。他逃难到里昂,于法国屈辱地宣布投降不久以后去世。
第三节 Weiss分子场理论
“分子场”理论的两点假设: 1907年,外斯在顺磁性朗之万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分子场”
理论。构成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两个重要的假设。 (1) 分子场假设:
物质具有铁磁性的基本条件:(1)物质中的原子有磁矩;(2) 原子磁矩之间有相互作用。实验事实:铁磁性物质在居里温度 以上是顺磁性;居里温度以下原子磁矩间的相互作用能大于热 振动能,显现铁磁性。
BT
第三章 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6.特种玻璃 种类 石英玻璃或 硼酸盐玻璃 制作方法 提高SiO2的 含量,或加 入 B2O3 性能和用途 提高化学稳定性,降低热膨胀系 数,使其更耐高温和抗化学腐蚀, 可用于制造高级的化学反应容器。 折光率高,可用来制造眼镜片、
光学玻璃
加入
PbO
照相机、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的透
镜等。
种类
制作方法 加入
B.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氧 化铝陶瓷等 D.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也属于高温 结构材料
[例4]
)
[名师解析]
[答案] A
硅酸盐材料属于传统非金属材料。A项错误。
[名师点睛]
材料一般分为三类:金属材料、无机
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又分为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而玻璃、 陶瓷、水泥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钢化玻璃的机械强度比普通玻璃大,抗震裂、不易 破碎,碎块没有尖锐的棱角,不易伤人,常用于制造汽车 或火车的车窗等;提高SiO2的含量或加入B2O3能提高玻璃 的化学稳定性和降低它的热膨胀系数,从而使其更耐高温
和抗化学腐蚀,可用于制造高级的化学反应容器;加入
PbO后制得的光学玻璃折光率高,可用来制造光学仪器。 答案:a d b c
范围内软化
玻璃窑
高温条件下发生复杂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冷却后成为
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 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硅酸盐可以看成碱性 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所组成复杂化合物。因此,可以改写 为aMxOy· bSiO2· cH2O的方式。 (1)氧化物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
化物→二氧化硅→水。
第三章 第三节
注意: 注意:
几个基本概念——组限 组距 全距 组中值 累计次数
1. 组限:下限与上限 组限: 开口, (1)缺下限或上限称开口,有下限和上限称闭口 )缺下限或上限称开口 有下限和上限称闭口 重叠) (2)同限分组(相邻组的上下限相同即重叠) )同限分组(相邻组的上下限相同即重叠 异限分组(相邻组的上下限不相同即不重叠 不重叠) 异限分组(相邻组的上下限不相同即不重叠)
表二 某市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表 职工人数(人) 职工人数( 100 以下 101-- 500 501--1000 1001 以上 合计 企业个数(个) 企业个数( 5 8 12 5 30
示例
表一 某班学生按月均消费额分组表 月均消费额 (元) 400-- 600 600-- 800 800--1000 合计 学生人数 (人) 12 30 8 50
实训
1 . 试根据下表资料分别计算各组比重﹑ 组距﹑组中值和向上﹑向下累计频数 与累计频率。 与累计频率。
某市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表
职工 人数 (人) 100 以下 101 --500 501--1000 1001以上 以上 合计
企业 个数 (个) 5 12 15 8 40
比重 组距 组中值 向上累 向下累 向上累 向下累 (%) (人) (人) 计频数 计频数 计频率 计频率 ) ) (个) (个) (%) (%) ) 12.5 30.0 37.5 20.0 100.0 100 400 500 500 — 51 301 751 1251 — 5 17 32 40 — 40 35 23 8 — 12.5 42.5 80.0 100.0 — 100.0 87.5 57.5 20.0 —
首组
变量数列的编制要点: (二) 变量数列的编制要点: 1 . 将原始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2 . 恰当选择变量数列的形式(单项或组距) 恰当选择变量数列的形式(单项或组距) 说明 : 当不同变量值不多且为整数时一般编制单项数列 当不同变量值不多且为整数时一般编制单项数列 反之,编制组距数列 组距数列。 反之,编制组距数列。 3 . 当编制组距数列时,首先应确定组距和组数, 当编制组距数列 组距数列时 首先应确定组距 组数, 组距和 其次应确定组限 其次应确定组限 注意: )组距一般取 注意: 1)组距一般取 或10的倍数 当编制等距数列时, 一般取5或 的倍数 当编制等距数列 的倍数,当编制等距数列时 ( 组数=全距/组距 组数=全距/ 闭口式表示 开口式表 (2)首组和末组可用闭口式表示,也可用开口式表 )首组和末组可用闭口式表示,也可用开口式 示,一般地首组的下限应等于或略小于最小变 量值, 量值,并取整数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要点一:降水的变化(重点)1.降水(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测定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是毫米。
(3)降水的等级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降雨量等级表2.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1)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
按照世界各地降水量各月(或各季)的分配情况,一般可分为年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2)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
3.降水量柱状图降水量柱状图是用柱状或条状图形表示某地在一定的时间里(通常是一年)的降水量变化状况。
我们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1)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阅读各月的降水量柱状图,根据各月柱的长短,对照降水量刻度,重点分析该地降水的变化状况,包括全年降水的多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多到什么程度,少到什么程度,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还是较集中等信息。
(2)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①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12月,标出月份;②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以某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③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例题1】下图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最大的是( )点拨:根据各月柱的长短,对照降水量刻度,可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
图中A地各月降水都很多,属全年多雨型;B地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季节差异大,属夏季多雨型;C地降水均匀,雨量适中,属常年湿润型;D地各月降水都很少,属全年少雨型。
答案:B要点二:降水的分布(难点)1.等降水量线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在降水量分布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即为等降水量线。
第三章 第三节 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模式
第三节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模式作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重大成果之一,社区网络化管理是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方法,也是新形势下推动源头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途径。
网格化管理依托现代信息网格技术,推动政府行政力量下沉,提升基层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排查与处置效力。
从定位看,网格化管理的重心在基层,以社区级网格为建设着力,向上拓展至街道、县区、市地等层级,形成职能整合、上下联动的网络式治理格局。
一、概述网络是在城乡社区、行政级别及特定空间区划之内划分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
网格化管理以统一管理和数字化平台为依托,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络。
通过加强对单元网络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
网格化管理将以往被动应对问题、定性、分散的社区管理方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定量、系统的社区治理模式。
其总体目标是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城乡社区开展网络化服务管理,把必要的资源、服务、管理配置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校的服务管理,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不断筑牢平安中国建设基层基础,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二、网格化管理的主要功能基础信息采集-全面采集网络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信息,使其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录入综合信息系统,及时做好数据更新社情民意收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到网格走访巡查等办法,及时从居民当中了解社情民意,排查、梳理、处理各种不安定因素,并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将记录好的相关情况录入综治信息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政治-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网络内社会治安、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环境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以及传销、非法集资、劳动关系矛盾纠纷、邪教活动等隐患开展排查,对网络内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扫黄打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反恐安全防范等方面政策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有关方面对存在问题抓好整改,并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将记录好的相关情况录入综治信息系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通过定期排查、街面巡查等办法,全面排查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予以化解和处理,积极协调有关调解组织和职能部门开展调处,并按照相关要求,及时记录好的相关情况录入综合信息系统参与做好社会心里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及时掌握网格内居民的心里健康状况,对矛盾突出、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较强人文关怀和跟踪帮扶,并协同有关部门依靠专业力量开展心理辅导、心里危机干预等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向居民宣传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及民约,宣传普及安全防范知识,组织发动群众总积极参与基层平安创建,引导群众自觉遵纪守法,倡导文明社会风尚公共服务代办-结合实际,协同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以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政务服务平台,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为网格内的居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三、网格化管理的推进路径建立管理体系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制定网格化管理工作标准和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
第三章 第三节 激发极化法
一、激发极化效应及其成因 (一)电子导体激电场的成因
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在电子导体和围岩溶液 间的激发极化效应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这一 过程所产生的过电位(或超电压)是引起激发极化 效应的基本原因。
前已述及,处于同一种电化学溶液中的电子导 体,在其表面将形成双电层,双电层间形成一个稳 定的电极电位,对外并不形成电场。这种在自然状 态下的双电层电位差是电子导体与围岩溶液接触时 的电极电位,称为平衡电极电位。
U fD 0 和 U fG 时,两种方法会有
完全相同的测量结果。
3、衰减度( D ) 衰减度是反映激发极化场衰减快慢的一种 测量参数,用百分数来表示。二次场衰减越 快,其衰减度就越小。其表达式为
D U2 100% U2
(3.3.4)
式中△U2为供电30s、断电后0.25s时的 二次场电位差;△U2为断电后0.25 ~ 5.25s内 二次电位差的平均值。即
当断去外电流之后,由于离子的扩散作用 ,离子浓度梯度将逐渐消失,并恢复到原来 状态。与此同时,形成扩散电位,这便是一 般岩石(或离子导体)上形成的激发极化现象。
二、激发极化特性及测量参数 (一)激发极化场的时间特性
激发极化场的时间特性与极化体与围岩溶液的 性质有关。下面,我们以体极化为例来讨论岩、矿 石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的激发极化特性。图3.3.3表示 体极化岩、矿石在充、放电过程中电位差与时间的 关系曲线。在开始供电的瞬间,只观测到不随时间 变化的一次场电位差△U1,随着供电时间的增长, 激发极化电场 (即二次场)电位差△U2先是迅速增大 ,然后变慢,经过2~3分钟后逐渐达到饱和。
fD U
U
fG
fG
100%
(3.3.3)
第三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
第3课时电解质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一、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即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
(1)解题方法①分析溶液中所有的阴、阳离子。
②阴、阳离子浓度乘以自身所带的电荷数建立等式。
(2)举例如:Na2CO3溶液中①Na+、H+、CO2-3、HCO-3、OH-。
②1×c(Na+)+1×c(H+)=2×c(CO2-3)+1×c(HCO-3)+1×c(OH-)。
化简得:c(Na+)+c(H+)=2c(CO2-3)+c(HCO-3)+c(OH-)。
2.元素质量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发生水解或电离,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就该离子所含的某种元素来说,其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即元素质量守恒。
(1)解题方法①分析溶质中的特定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定量关系(特定元素除H、O元素外)。
②找出特征元素在水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2)举例如:Na2CO3溶液中①n(Na+)n(CO2-3)=21,即n(Na+)=2c(CO2-3),CO2-3在水中部分会水解成HCO-3、H2CO3,共三种含碳元素的存在形式。
②c(Na+)=2[c(CO2-3)+c(HCO-3)+c(H2CO3)]。
3.质子守恒方法一:可以由电荷守恒与元素质量守恒推导出来。
如Na2CO3中将电荷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中的金属阳离子消去得c(OH-)=c(H+)+c(HCO-3)+2c(H2CO3)。
方法二:质子守恒是依据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无论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以什么形式存在。
如:Na2CO3溶液中即c(OH-)=2c(H2CO3)+c(HCO-3)+c(H3O+)或c(OH-)=2c(H2CO3)+c(HCO-3)+c(H+)。
二、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的四种类型1.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比较要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如:在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②CH3COONH4,③NH4HSO4,④(NH4)2SO4,⑤(NH4)2CO3,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④>⑤>③>①>②。
第三章 第三节 力偶矩矢
第三节 力偶矩矢
用效果。 力偶矩都等于200N· m的力偶
400N 400N z 400N
400N
y
0.5m
0.2m
=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kN
1kN
空间力偶的等效条件: 作用在同一刚体的两平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若它们的力偶矩 的大小相等且力偶的转向相同,则两力偶等效。 空间力偶的三要素: (1)力偶矩的大小; (2)力偶的转向; (3)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二、力偶矩矢 力偶对刚体的作用完全由力偶矩矢所决定。 力偶矩矢是自由矢量。 空间力偶的等效条件:力偶矩矢相等的两个力偶等效。 F' M
F
第三章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人教版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弊端的暴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筹建政党的工作;《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主要内容;第一国际;巴黎公社革命。
二、要求学生认识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幸福呕心沥血的成果,它的诞生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第一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对当时的工人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3.巴黎公社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
它的失败说明历史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所引用的材料,培养学生解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3.通过分析本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节与其他章节内容的联系、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对比、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二、本课难点: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原因。
教学设备CAI课件教学要点(板书)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前提:工业革命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理论来源:三大思想成果实践基础:马、恩活动(理论研究、建党实践)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第一国际①成立条件客观条件工人运动重新高涨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②成立:1864年9月伦敦③影响: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3.巴黎公社①背景国际背景:《共产党宣言》发表第一国际成立国内背景:民族矛盾_阶级矛盾激化②革命:1871年3月18日-1871年5月28日③措施政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国家机器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监督铁路、军需生产④失败原因客观:敌人力量强大主观: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正常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未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孤军奋战根本:资本主义仍处在上升时期⑤历史意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予以确认: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②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③导致社会结构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④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⑤自由主义思潮代替了重商主义思想⑥环境污染。
第三章 第三节 DNA的复制
Hale Waihona Puke 一分子磷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一分子碱基:A、G、C、T
一分子脱氧碳糖
DNA 分子 的结 构
外侧的基本骨架是: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 主要特点
双螺旋 结构
A=T G=C
内侧是由碱基通过 氢键 连接成的 碱基对 。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应用
第3节 DNA的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2). 合成子链
(DNA聚合酶)
3). 重新螺旋
母链
子 子链 链 母链
三、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1. 概念: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
减Ⅰ分裂间期(生殖细胞)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叶绿体、线粒体 场所:原核生物:细胞质 病毒:寄主细胞
过程:①解旋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设计思路:区分亲代与子代DNA 实验方法: 同位素示踪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15N//15N
重带(下部)
15N//14N
中带(中间)
14N//14N 15N
轻带(上部) 中带(中间)
//14N
半保留复制
15
N N__DNA
15
15
N N__DNA
14
15 14
② 合成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
结果: 1个DNA分子形成2个相同的DNA分子
2、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3、条件: 模板: DNA解旋后的两条链(母链)
原料: 四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 ATP 酶: 解旋酶、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4、准确复制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苯环
对—OH 影响更大。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体验 1】下列物质既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又能使溴水褪色 的是( )。
解析
B、C、D 均可与 NaOH 溶液反应,D 中的
可
使溴水褪色。 答案 D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酯化反应的原理及基本类型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醇、酚、酸分子中羟基的活性比较
醇、酚、羧酸的结构中均有—OH,由于这些—OH 所连的基团 不同,—OH 受相连基团的影响就不同。故羟基上的氢原子的 活性也就不同,表现在性质上也相差较大,其比较如下: 含羟基的物质 比较项目 羟基上氢原子 活泼性
自 主 探 究
醇
酚
羧酸
逐渐增强 ―――→ ―――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慎思 4】 甲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根据甲酸的结构分析,它除 具有羧酸的通性外还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示甲酸的结构简式为:
,它既含有羧基,又含有醛
基,因此它还应具有醛的性质,能被氧化;如发生银镜反应, 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更容易被强氧化剂氧化。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在水溶液中电离
酸碱性 与Na反应 与NaOH反应 与NaHCO3反应 能否由酯水解生成
极难电离
中性 反应放出H2 不反应 不反应 能
微弱电离
很弱的酸性 反应放出H2 反应 不反应 能
部分电离
弱酸性 反应放 出H2 反应 反应放 出CO2 能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1)利用羟基的活动性不同,可判断分子结构中羟基的类型。(2) 水分子中也有—OH,可看作—OH 上连有氢原子;醇分子可以 看作—OH 连在链烃基上,链烃基使—OH 中的 H 原子活性变
差;酚、羧酸也可分别看作—OH 连在苯环和
上,苯环
和
使—OH 中的 H 原子活性增强,且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解析
A 中有醇羟基、酚羟基、羧基,三者均能与钠反应,故
1 mol A 能与 3 mol 钠反应,A 不符合题意;B 选项中 A 中的 酚羟基、羧基中的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 1 mol A 能与 2 mol 氢氧化钠反应,符合题意;C 选项中 A 中的酚羟基、羧基 中的羟基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D 选项中 A 含醇 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含羧基,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R—COOR′
,R 和 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羧酸酯的官能团是
。
(3)饱和一元酯的通式为 CnH2nO2(n≥2) 。分子式相同的羧酸、 酯、羟基醛是同分异构体。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2.酯的性质 酯一般难溶于水,主要化学性质是易发生 其条件是酸催化或碱催化,有关化学方程式: (1)酸性条件: 稀硫酸 CH3COOC2H5+H2O 3COOH+C2H5OH 。 CH △ (2)碱性条件: △ CH3COOC2H5+NaOH― ― CH3COONa+C2H5OH 。 ―→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体验 2】化合物 A 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 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 的钙盐是人 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 在某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其 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 可发生如下图所 示的反应: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例 1】有机物 A 的结构简式是
,
下列有关 A 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 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 1∶3 B.A 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 1∶3 C.A 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A 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羧基
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3.分类 (1)按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分类 低级脂肪酸:如乙酸:CH3COOH 硬脂酸: C17H35COOH 脂肪酸 高级脂肪酸软脂酸:C15H31COOH 羧酸 油酸: C H COOH 17 33 芳香酸:如苯甲酸: ,俗名安息香酸。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慎思 5】 只用一种试剂如何鉴别甲酸、乙酸和乙醛? 提示 用新制 Cu(OH)2 悬浊液。甲酸和乙酸都有酸性,能使 Cu(OH)2 悬浊液变澄清,而乙醛不能。再加热煮沸,因为甲酸 结构中有醛基,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A 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可生成不饱和的化合物 E,说明
A 分子中含有—OH;A 也能脱水形成六元环状化合物 F,说明 分子中还有—COOH,其结构简式为 。
不难推出 B 为
,
D为
。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答案
消去(或脱水)反应
酯化(或分子间脱水)反应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3)一元羧酸与二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4)二元羧酸与二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此时反应有两种情况: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5)羟基酸的自身酯化反应 此时反应有两种情况[以乳酸( )OH 为例]: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3.化学性质 (1)酸性:电离方程式为 CH3COOH 3COO +H 。 CH (2)酯化反应
- +
如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浓硫酸 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酯
1.组成和结构 (1)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 被—OR′取代后的产物, 简写 为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2)按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分类 一元羧酸:如甲酸 HCOOH ,俗名蚁酸。 羧酸 二元羧酸:如乙二酸 ,俗名草酸。 多元羧酸:如柠檬酸 4.通性 羧酸分子中都含有羧基官能团,因此都具有 酸 化反应。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水解
反应,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慎思 1】 怎样认识课本上乙酸的核磁共振氢谱? 提示 乙酸的分子式为 C2H4O2,结构简式为 CH3COOH,结
构式为
, 乙酸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2 个峰,
峰面积之比为 3∶1。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性,都能发生酯
乙酸
1.组成和结构 俗称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醋酸 C2H4O2 CH3COOH
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无色 液态 气味 有刺激 溶解性 易溶于 熔点 16.6 ℃, 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 成冰样晶体,又称冰醋酸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性气味 水和乙醇
自 主 探 究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解析 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酯化,第 1 种情况是 1 mol 的二元 羧酸中的 2 mol 羧基全部酯化,与之反应的 2 mol 二元醇中各 只有 1 mol 羟基被酯化, 生成链状酯, 1 mol 二元醇中的 2 mol 或 羟基全部酯化,与之反应的 2 mol 二元羧酸中各只有 1 mol 羧 基被酯化。第 2 种情况是 1 mol 二元羧酸中的 2 mol 羧基全部 酯化, 与之反应的 1 mol 二元醇中的 2 mol 羟基也完全被酯化, 生成环状酯。第 3 种情况是 n 个乙二酸和 n 个乙二醇分子间脱 水,酯化生成聚酯。
1.反应机理 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一般是羧酸分子中的羟基与醇分子 中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结合生成酯,用示踪 原子法可以证明。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2.基本类型 (1)一元醇与一元羧酸之间的酯化反应 浓硫酸 CH3COOH+C2H5OH 3COOC2H5+H2O CH △ (2)二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
自 主 探 究
精 要 解 读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
【慎思 3】 依据乙醇、乙酸的性质探究:在乙酸和乙醇的酯化 反应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提示 (1)试剂的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
浓硫酸。 (2)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3)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防止液体剧烈沸腾,乙酸和乙醇大量 挥发。 (4)乙酸乙酯蒸气的导气管不能插入饱和 Na2CO3 溶液中。以防 止倒吸。 (5)若将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得 到的上层油状液体即为乙酸乙酯。
实 验 探 究
活页规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