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转移的障碍及应对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知识转移障碍及应对策略

摘要:在对知识转移一般模式论述的基础上,对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做出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知识转移的策略。

关键词:知识;知识管理;知识转移

Abstract: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knowledge transfer’s modes,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obstacle factors of the knowledge transfer,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accelerating the knowledge transfer.

Key Word:knowledge;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transfer 正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知识组织与非知识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越来越大,如何通过知识转移等途径缩小并最终消除这种差距,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具体到一个组织内部,也同样存在着知识的不平衡发展,如何通过知识转移缩小组织成员或组织部门之间的知识差距,促进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共同发展,已成为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什么叫知识转移呢?一般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某个人的头脑中转移到另一个人头脑中、或从某个组织转移应用到另一个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吸收两个阶段。知识的转移首先是进行知识共享,知识的共享可以通过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文件文档、查看知识库、调阅科技文献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吸收表现为将别人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或

是将别的组织的知识成功应用到自己的组织中。而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 Szulanski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第一阶段是开始阶段,主要是识别可以满足对方要求的嵌入在情境之中的知识;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双方建立起适合知识转移情境的渠道,并且源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接受单元的需要;第三阶段是调整阶段,主要是接受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境;第四阶段是整合阶段,接受单元通过制度化,使转移知识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讨论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式,知识转移类似于信息发送,一般包括知识的发送和知识的接受两个基本过程,这两个过程由不同的主体——发送者和接受者分别完成,并通过中介媒体连接起来(见图1) 。参与者共同的知识、经验等将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当知识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就某项知识转移达成一致后,发送者从自己的知识库中选择和整理知识形成“发送知识”,它不可避免地和环境中的各种噪声混合,并发送至中介媒体。接受者通过中介媒体进一步吸收环境中的噪声,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进行解释和理解,形成“接受知识”进入接受者的知识库。发送者和

接受者之间可能存在互动和信息反馈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知道知识转移的主要障碍包括主观障碍和客观障碍。我们首先来分析下主观障碍,主观障碍包括三个方面。1知识转移主体认知结构的差异

认知理论认为,主体在接受信息及知识过程中,知识转移两方面主体之间认知结构吻合度越高,两者之间越容易沟通,转移客体越容易被主体选择接受。因此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供体与受体在认知结构上越相似,知识转移效率越高。

2知识转移主体的能力

知识的转移要经过显性化、隐性化、群化及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主体在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存储和运用方面的能力将导致即使知识传递过程不失真,也会存在受体知识与供体知识实际差异,而影响知识转移速度和程度。

3知识转移主体间的凝聚度

这种凝聚度是指组织内成员间或组织之间进行联系、交流、合作的程度。组织内或组织间的凝聚度低,会导致沟通不畅,加剧误解和错误的产生。从而影响转移的效率,甚至会误导转移的方向。

客观障碍也包括三个方面

1 知识本身的性质

野中郁次郎以知识是否具有可编码性为标准将知识区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具有难以言喻、难以表达及难以传递的特性,而显性知识是可编码的。在实践中,隐性知识的天然属性形成知

识转移的障碍,而显性知识则要求编码准确,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因此,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在转移过程中都有其自身障碍。

2 知识转移方

知识转移方是知识转移和传播的源头。知识拥有者转移知识的主观意愿、对知识保护意识和对知识受体的信任程度、提供知识资源与时问以支持知识的转移的交易费用的博奕结果以及知识源的知识的可靠性没有确证等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制约障碍。

3 知识接受方

知识接受方是转移知识的接受主体,其吸收意识、激励程度、对新知识的前瞻性和知识产品的市场潜力等预见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知识保持能力等主体意识和能力是与知识转移的程度成正比的。知识受体的解码能力、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领悟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智力因素和情感智商,即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知识转移的程度;因此,知识转移率与知识接受方的自身知识存量和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增函数。

根据以上对知识转移障碍的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来促进知识的转移,以使知识能够更加合理地转移。

1加强知识转化双方之间的联系

知识转化的必由之路是知识转移的通道。建立通道的前提是转化双方原来要有联系。联系的作用机制是在双方之间架构了可以交流的相互关系和路径,至于交流的具体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直接的

个人接触和互动或者是以媒介化方式实现。但是如没有联系,双方将缺乏必要的知识交流所需的信任感,无法建立进一步的沟通渠道。

2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实现是建立在知识供求双方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科学家科尔曼认为:“许多社会交换不是在相互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进行的,而是在各种信任结构和权威结构中进行的”。当知识的拥有者确信对方会向自己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作为回报,他会向对方提供自己拥有的知识。这里的知识交换有两个条件,一是交换双方认为对方会在自己需要时提供知识;二是双方所提供的知识具有大体相等的价值。如果某一员工认为同事转移给自己的知识价值不及自己转移给对方的高。那么,知识转移就难以发生,即使发生,也多以中途夭折而告终。在互惠意愿下,双方的知识交换很多情况下是跨时间的。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需多次交换。知识交换得以进行的基础是对对方的信任。信任构成了知识交易不断支付的基本机制。隐性知识作为一种与个人的经历和背景密切相关的知识,尚未从意识中抽象出来并编码化,因此无法加以判别,其客观性也就难以得到保证。而信任机制则能克服隐性知识形式的不严格和内容的不确定,从而使得它能为受众接受。

3 引入激励机制

贡献知识的主体除获得相应的精神回报外,作为生活在竞争环境中的理性人,更需要经济上的满足;因此,个人和组织都要能够获得自己期望的收益,否则就没有动力从事这种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