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刺参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刺参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水产分团

刺参自古即为我国的海产八珍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以其滋补强身、提高人体免疫力为世人所推崇。山东省是我国刺参重要的原产地,胶东刺参以其个体大、皮质厚、刺多被称为刺参之王而享誉国内外。山东省的刺参增养殖业开展较早,作为全国刺参原产地之一和全国水产科研中心,山东省以刺参为代表的海珍品增养殖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以刺参育苗、投石增殖为代表的海珍品增养殖的基础研究和增养殖技术研究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随着人们对刺参保健价值认识的深入,刺参消费市场开始启动。旺盛的市场需求导致刺参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从而直接刺激了刺参养殖生产,使山东省的刺参增养殖生产跨入发展的快车道,现已成为水产养殖继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养殖浪潮之后兴起的又一新的支柱品种,其发展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好是前所未有的。据初步统计,至2003年山东省沿海海参育苗水体达14.5万立方米,出苗量12.7亿头,养殖总面积达26万亩,约占全国的1/3。总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54亿元。2004年全省刺参养殖面积达到创世纪的36万亩,预计鲜参年产量可达5.7万吨,产值将超过70亿元,约占全省海水养殖总产值的1/3。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省刺参的主要产区的刺参的池塘养殖已渐趋饱和,进入稳定发展期,开展健康、优质、高效、标准化、品牌化养殖已成为养殖生产的主旋律。今后我省刺参养殖开发的重点将是滩涂广阔、池塘面积巨大的西北部沿海,也就是土地资源丰富的黄河

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发挥我省沿海的资源优势,促进我省刺参养殖的健康发展,我分团于2004年11月中下旬对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滨州等市刺参养殖和增殖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升温,我省刺参增养殖发展迅猛,已成为我省水产养殖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我省刺参传统资源产区,2003年威海市池塘造礁、潮间带围堰、浅海底播增养殖刺参面积分别达到1.4万亩、2.6万亩和6.9万亩,存养刺参29100万头,生产鲜参1.67万吨,实现产值19.8亿元,约占全省养参业总产值的36%。其中池塘造礁养参存养量9000多万头,年产量5000多吨,实现产值6亿元。2004年又有新的发展,池塘造礁、潮间带围堰、浅海底播养参面积分别发展到4.7万亩、3.86万亩和8.58万亩,刺参存养量49470万头,预计2004年全市鲜参产量可达3万吨以上,产值可达36亿元,其中池塘养参存养量26000万头,预计鲜参产量1万多吨,可实现产值12亿元以上;2003年烟台市海参养殖面积8万亩,其中池塘养殖1.2万亩,潮间带围堰养殖0.8万亩,底播增殖6万亩,鲜参产量8900多吨,产值达10多亿元,约占全省养参业总产值的30%以上。海参育苗保种场达到400多家,育苗水体10万立方米,出苗8亿头。2004年烟台市海参养殖面积发展到1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2.8万亩,潮间带围堰养殖1.2万亩,底播增殖8万亩,鲜参产量达到1.24万吨,产值达12多亿元,占全市海水养殖总产值的1/4。新增育

苗保种场300多家,主要集中在长岛和蓬莱,全市海参育苗保种场达到800多家,育苗水体32万立方米,出苗20亿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刺参养殖已成为产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当地的水产养殖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历史上没有刺参自然分布的我省西北部沿海地区也开始了刺参养殖的探索,并且试验性开发已获成功。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技术人员在全面考察胶东和大连地区刺参养殖技术的基础上,2002年提出通过处理底质、稳定养殖用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刺参养殖的设想,并在市财政局的支持下开始了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个刺参池塘养殖试验。他们通过暴晒和压平池底,投放石块和大规格苗种,加强水质、投饲管理,经过2年的养殖,于2004年5月份全部收捕,最大个体达380克,平均体重110克,100克以上的占总重量的81%,平均亩产量达160公斤,成活率为48%。这充分说明了该地区的水质、底质等环境条件不仅适宜刺参的生长,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2003年寿光市进行了适度推广,目前总养殖面积达1000亩左右,刺参长势普遍良好。

东营和滨州两市在政府的支持下都进行了刺参池塘养殖试验,并全部取得成功。东营市已发展高标准刺参养殖池300亩。截止十一月底,平均体重增长8-10倍,已有一部分达到商品规格;滨州市开挖了配套完善的具有当地特色养殖池40亩进行刺参养殖。通过投放大规格苗种,长势喜人,并于2004年11月进行了试捕,同时召开了全市主要企业领导人参加的现场

会,进行了广泛的发动和推广。实践证明,在我省西部沿海发展刺参池塘养殖是完全可行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加强科学指导,西北部沿海将成为我省今后刺参发展的主要地区。

二、主要经验

1.政策引导和吸收资金投入。在新一轮水产品养殖结构调整中,刺参已被确定为优势品种,养殖热潮已在全省铺开。但池塘养参是一项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事业,必须有好的政策引导。为此,各市、县纷纷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予以鼓励与扶持。2002年文登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海洋与渔业发展的意见》,规定发展池塘投石养参,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按投石资金的50%给予“双项”资金扶持。潮间带筑池养参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每20亩扶持“双项”资金5万元。同时在税收上采取优惠政策,规定第一年免征特产税,第二年减半征收特产税。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调动了全市上下投资养参的积极性,并引来的大量的外地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仅2003年以来,文登市池塘养参吸引的资金就达4亿元以上,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刺参养殖的快速发展。此外,西北部沿海地区的领导也看到了本地区刺参池塘养殖发展潜力,在由市财政出资开展刺参养殖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向全社会广泛招商,为今后刺参养殖在西北部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刺参养殖水平。为适应刺参养殖迅猛发展的形势

需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把刺参养殖作为渔民转产转业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编写专门的教材、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聘请专家和有经验的养殖业主进行讲课及经验传授。近两年来省市县技术推广部门就举办刺参养殖培训班50多场次,共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同时,省市县渔业技术部门还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刺参养殖技术的宣传普及。经过培训和交流极大的促进了刺参养殖事业的发展。

3.强化技术服务、提高参苗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管部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搞好管理和服务。针对刺参养殖发展速度快,技术跟不上的实际,各市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养殖密集区设立技术服务点,开展技术示范活动,以技术辐射,带动周围的养殖户提高技术和水平。为此选派大批技术人员直接到示范区驻场设点,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从育苗到养成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尤其在海参苗种的繁育中,严格亲参的质量和药品的使用,规范苗种交易行为,保证了苗种品质的优良。刺参养殖重点市的牟平区渔技推广中心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他们通过定期到池边检查测量刺参的生长情况和与养殖户座谈,及时了解生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据最近他们一次的测量情况,大窑镇一个50亩池塘,6月13日投放90头/斤规格1.26万头,投放200头/斤规格苗种58万头,11月15号测定,最大规格达3.6头/斤,平均规格40头/斤,成活率达80%以上。为了更好的指导刺参的养殖生产,更贴近养殖户,乳山市等还成立了海参养殖协会,在养殖技术、苗种选购、产品销售等方面互通信息,共同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