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讨论pdca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介绍了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渗透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践探究。

进一步阐述了实施步骤和方法,并对效果进行评估与总结。

研究发现,渗透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结论部分总结了渗透PDCA循环法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作用,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对提高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PDCA循环法、实践探究、实施步骤、效果评估、结论、改进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给医疗卫生工作者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多重耐药菌不仅增加了患者治疗的难度和费用,也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传播和蔓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在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来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但效果并不理想。

传统的感染管理方法面临着检测和防治不及时、控制措施不够全面、评估与反馈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急需引入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现有问题和挑战,本研究选择了渗透PDCA循环法作为对策,以期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探究,将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效果,并总结其在提高感染管理水平和降低感染率方面的作用。

运用PDCA循环,促进多重药菌管理

运用PDCA循环,促进多重药菌管理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 、合理地实施给药方案,加强管理,减少多重 耐药菌的产生。
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医院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三 级医院要建立规范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提高 病原学诊断水平,定期分析报告本院细菌耐药 情况;要根据全国和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 措施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 院感控制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医院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包括: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卫生部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 院感控制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医院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包括:
常见多重耐药菌
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4、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 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 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鲍曼不动杆菌(CR-AB)、 5、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 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把未解决的/ 新出现的问题 转入下一个 PDCA循环
PDCA 的基础知识

P(计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D(实施) : 实施行动计划; C(检查) :依据目标规划每个环节的指标要求;按要求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 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处置)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 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定成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 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 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38.5 20.5 <0.05
表 2:PDCA 管理前后护士 MDRO 处理能力评分比较
组别 管理前 管理后
P值
护士例数 14 14
耐药菌知识掌握情况 65.8 97.2 <0.05
耐药菌护理质量检查 67.5 95.8 <0.05
于 2015 年 6 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MDRO 患者共 15 例,其中男性患者 8 例, 女性患者 7 例,年龄范围为 17~81 岁,平 均年龄为 68.5 岁,均为肺部感染。2015 年 5 月我院 15 例 MDRO 患者的一般资料与 本文的研究对象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2 结果
如表 1、2 所示。
3 讨论
首先,通过使用 PDCA 循环可以提升 护理人员对 MDRO 的处理能力,各项监察 项目可以发现护理人员的自身问题,并通 过分析原因,重新制定目标,改善措施, 对于改善效果不满意的可直接进入下一个 循环,通过总结失败教训,从而解决新的 问题。
其次,PDCA 是一个延续不断改进的 过程,不断在循环过程中寻找问题,并解 决问题,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所有的 MDRO 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第一轮循环
后均要显著好于循环前(P<0.05),若有 部分掌握缺陷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则应再进行下一次循环。
通过表二的统计结果还可以看出,经 过 3 个月的 PDCA 循环,重症医学科的护 理人员对于 MDRO 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提 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 明预防性管理对于其对 MDRO 处理有了更 为明确的认识,且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 培训与管理,并以更加标准化的管理监督 模式,加强了 MDRO 的正确处理。

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PDCA(ppt)

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PDCA(ppt)
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 PDCA(ppt)
优选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 PDCAppt
计划(PIAN)
一、预期目标 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90% 标本及时送检有效率100% 对耐药菌阳性病人接触隔离措施落实 〉95% 继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争取逐步
上升达到每床日〉6ml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并
施未落实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病人方面的因素
高龄 基础疾病多 免疫力低下 肿瘤 创伤 手术
防御因素
长期住院 正常菌群失调 接触污染器械
治疗因素
体内留置导管 各种侵入性操作 使用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感染的原因


标本送检
标本 质量
健康教育
污染物 表
手 卫

基础疾病
防控知识 高龄
多重耐药感染
治疗成功率低下,住院时间长 发病率、病死率增加 治疗费用增加 影响人体免疫机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进一步抗生素使用,耐药增加
三、原因分析
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 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执行手卫生制度欠规范,依从性还有差距 未及时送检病原学检查 多重耐药菌阳性的病人未及时隔离,或隔离措
对耐药菌阳性病人隔离措施的落实有明显促进 作用,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已基本专用
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明显上升,从原来的 4.78ml/天左右增加到6.01ml/天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比同期下降2.1%.
处理(Actlon)
继续强化多重耐药菌的培训、考核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并及时反馈 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肿瘤
创伤
免疫力 多 低下 重

正常菌群失调

多重耐药菌讨论pdca(★)

多重耐药菌讨论pdca(★)

多重耐药菌讨论pdca(★)第一篇:多重耐药菌讨论pdca多重耐药菌管理讨论分析记录讨论时间:2015年4月9日参加人员签字:多重耐药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任医师:我科2015年1—3月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6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社区感染3例。

感染细菌鲍曼不动菌3例,感染率较同期偏高。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我们均及时上报科主任及护士长及感控科,立即填写院感系统多重耐药报告卡,根据药敏使用敏感抗生素,对病人接触物品及排泄物消毒,隔离,并注重手卫生。

我科出现3例感染。

1022床江某是一位髂骨骨折术后,患者术后出现高热,切口引流不畅加之术后白蛋白(28克)较低,贫血(96克),抵抗力下降,考虑血肿继发感染。

洪某是一位全髋置换术后患者,术后出现高热,同样也有低白蛋白及贫血。

我认为预防院内感染需加强如下几条:1.注重手卫生及术中无菌操作。

2.注意加强病人支持营养,提高抵抗力。

3.术中注重软组织保护,做好无创技术,提高组织抗感染力。

希望大家就发生原因,防治措施及改进方法发表意见。

**主管护师: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我们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我们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我们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规范该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6年1月1日起,医院感染科设置监管小组,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步骤对感染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容易诱发多药耐药的因素进行排查和分析,并提出解决和控制方案。

以PDCA实施前后1年内的病历为研究对象,比较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情况;同时两个时期内均从医护人员中随机抽查500个样本,统计手卫生合格率、耐药菌知识考核通过率、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实施PDCA法后,该院的多重耐药菌情况较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手卫生合格率、耐药知识考核通过率以及医疗废物处置合格率等情况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结论PDCA循环法对规范该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PDCA循环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Abstract] Objective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DCA cycle method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Methods Since January 1,2016,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control has set up supervision team,who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factors and follows the steps of plan - Implementation - check –conclude and then put forward solutions and control scheme. The occurrence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were compared,besides,500 samples of the medical staff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these two periods,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hand hygiene,pass rat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assessment,pass rate of medical waste disposa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method,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the hospital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number of cases have obviously decreased;the qualified rate of hand hygiene,pass rat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assessment,pass rate of medical waste disposal were much better than before(P<0.05). Conclusion PDCA cycle method takes good clinical effect in regulating the manage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in the hospital,and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PDCA cycle method;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多重耐药菌是指一种对至少3类抗生素同时出现耐药的病原菌。

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的应用PDCA循环法是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的四个步骤循环反复进行,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管理方法。

在提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PDCA循环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在计划(Plan)阶段,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确定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例如,可以对感染率、获得性感染类型、致病菌耐药性等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问题症结。

在此基础上,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明确改进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的措施和方法。

例如,可以确定加强洗手和消毒措施、建立预防性用抗生素管理、加强环境清洁等措施。

其次,在实施(Do)阶段,根据制定的计划,实施新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例如,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增加其对感染防控措施的认识和掌握,提高其执行的能力。

同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然后,在检查(Check)阶段,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检查。

通过监测和统计感染率等指标,了解改进措施的效果和问题所在,并与目标进行对比。

如果发现问题和差距,应及时纠正和调整措施,以实现预期目标。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病例讨论和专科会诊,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感染防控工作。

最后,在行动(Act)阶段,根据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和问题反馈,采取行动对改进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可以对培训和教育内容进行修改和改进,以提高相关人员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

同时,还可以对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还可以开展相关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感染防控技术和方法。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在提高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PDCA

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PDCA
对耐药菌阳性病人隔离措施的落实有明显促进 作用, 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已基本专用
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明显上升, 从原来的4.78ml/ 天左右增加到6.01ml/天
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 比同期下降2.1%.
整理版ppt
28
处理(Actlon)
继续强化多重耐药菌的培训、考核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检测, 并及时反馈 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本的有效率和及时性 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减少公用设备
整理版ppt
14
实施(DO)
院感知识的强化培训
加强科内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强化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的意 识
积极参加全院院感会议及知识培训, 并
在晨会上进行传达学习;对网上挂
放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 要求科内人
人进行学习染
治疗成功率低下, 住院时间长 发病率、病死率增加 治疗费用增加 影响人体免疫机能, 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进一步抗生素使用, 耐药增加
整理版ppt
4
整理版ppt
5
整理版ppt
6
整理版ppt
7
整理版ppt
8
三、原因分析
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 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执行手卫生制度欠规范, 依从性还有差距 未及时送检病原学检查 多重耐药菌阳性的病人未及时隔离, 或隔离措施
整理版ppt
15
整理版ppt
16
整理版ppt
17
整理版ppt
18
整理版ppt
19
整理版ppt
20
整理版ppt
21
整理版ppt
22
整理版ppt
23
整理版ppt

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PDCA汇总

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PDCA汇总
染病例。
开展多重耐药感染防控宣传教 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患
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02
D(Do)执行阶段
实施防控措施
制定多重耐药感染防控方案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多重耐 药感染的防控方案,明确防控目标、 措施和责任人。
实施隔离措施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定抗菌药 物使用指南,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 使用。
04
A(Act)处理阶段
制定改进措施
确定问题
制定措施
明确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原因、传播 途径和影响范围,为制定改进措施提 供依据。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 防控意识、加强患者管理和监测等。
分析问题
对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工作进行全面 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定 改进的重点和方向。
加强手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供便捷的手 卫生设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 性。
限制抗菌药物使用
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采取接触隔离措 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培训医护人员
1 2
3
开展多重耐药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和技能。
加强医护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针对多重耐药感染的防控操作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 作水平。
差异的原因。
02
探究防控措施在实施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03
了解医护人员对防控措 施的执行情况和依从性 ,找出执行不力的原因

确定改进方向
01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和重点。 02 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优化防控流程和方案。 03 明确改进目标和时间节点,为后续的P(Plan)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1. 引言1.1 背景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其出现严重威胁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安全。

随着抗生素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增多,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给患者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极大困难。

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但面对多重耐药菌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更好地应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困境,渗透PDCA 循环法应运而生。

通过循环的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四个步骤,不断优化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从根本上遏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蔓延。

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将为我们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渗透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为提升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多重耐药菌引发的医院感染问题,提高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和预防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渗透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究其在医疗机构中的实际操作方案,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从而改善感染控制的现状,降低医院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传播风险,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升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通过本研究作为基础,将为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给医院感染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探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渗透PDCA循环法,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持续改进,提高感染控制的效果和质量。

PDCA质量持续改进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作用分析

PDCA质量持续改进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作用分析

PDCA质量持续改进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作用分析李小珍(中山市三乡医院院感科中山528463)摘要:目的:探讨PDCA质量持续改进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采取PDCA质量持续改进法实施管理。

另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未采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法实施管理期间83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对照组。

分别比较PDCA质量持续改进前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接触隔离措施执行情况。

结果:PDCA应用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52%,低于PDCA应用前的16.87%(P<0.05)。

PDCA应用后病床边悬挂隔离标识、病床边备隔离衣、医疗废物正确处理、清洁消毒规范、诊疗物品规范应用、严格执行手卫生、医生下隔离区医嘱人数比例高于PDCA应用前(均P<0.05)。

结论:PDCA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多重耐药菌管理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改善接触隔离措施有效执行。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PDCA质量持续改进接触隔离措施执行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9)10-0150-02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DCA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n the manage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i Xiaozhen(Department of Hospital Sensation,Sanxiang Hospital,Zhongshan City,Zhongshan52846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DCA quality on the management of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ethods:From September2017to December2018,92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PDCA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ethod was adopted to implement management.Another83patients with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2016to August2017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act isolation measur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DCA quality.Results: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was 6.52%after PDCA application,which was lower than16.87%before PDCA application(P<0.05).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PDCA,the proportion of suspended isolation marks,bedside isolation clothes,proper disposal of medical waste,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criteria,standardized application of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rticles,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hand hygiene,doctors'orders in the isolation area under the docto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PDCA(all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DCA qual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has remarkable effect,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ntact isolation measures. Key words: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Nosocomial infection PDCA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of contact isolation measures·药事管理·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同时对≥3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一种细菌[1],随着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耐药菌株逐年递增,且由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存在复杂性以及难治性,极易引发医院感染暴发流行[2]。

PDCA耐药菌

PDCA耐药菌

PDCA:多重耐药菌防控持续质量改进一、现状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趋势逐年上升。

我院目前主要有MRSA、VRE、MDR-PA、PDR-AB、ESBL、IMP等多种耐药菌。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的重要病原菌,临床治疗困难,感染治疗的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增加,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也是导致院感爆发的重大隐患。

如何加强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是院感管理的重要任务。

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医务人员已有防控耐药菌的意识,但仍有小部分医务人员不够重视,故特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计划。

二、原因分析①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②执行手卫生制度欠规范,依从性还有差距;③未及时送检病原学检查;④多重耐药菌阳性的病人未及时隔离,或隔离措施未落实;⑤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三、预期目标①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培训〉90%;②对耐药菌阳性病人接触隔离措施落实〉95%;④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争取逐步上升并达标;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并争取逐年有效下降。

四、具体实施计划①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强化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的认识。

全院专题培训一次,网上挂放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要求各科组织学习;②制定防控多重耐药菌的标准操作规程;③在各种侵袭性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④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病人前后(包括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必须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⑤加强重点部门尤其是ICU物表的清洁、消毒,每天至少一次;⑥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争取接触隔离,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专用。

暂时无法专用的每使用一次及时消毒;⑦院感科定期检索阳性耐药菌,及时督促指导科室做好解除隔离(病历首页夹隔离通知单、一览表插隔离标识、患者床头放接触隔离标识、快速手消毒剂)。

⑧院感科定期下临床检查,督促临床医师及时送检病原学检查;⑨全院医务人员每年书面考试一次,每季度对耐药菌的防控知识抽查考试一次;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综合目标中每年给科室指定抗菌药物使用率指标,不达标科室扣管理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大难题。

多重耐药菌不仅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治疗难度,还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渗透PDCA 循环法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一、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及挑战多重耐药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病原微生物。

由于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感染极为难治,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了医院感染管理和患者治疗。

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大难题,但目前对其的管理和控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医院内环境复杂,多重耐药菌传播速度快。

医院内人员流动大,患者种类繁多,加之医疗设施的使用频繁,极易造成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目前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手段不够快速、准确,导致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医疗工作者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管理意识还不够到位,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导致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整体较低。

由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必须寻求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渗透PDCA循环法的应用成为了一种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方法。

PDCA是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四个阶段,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

渗透PDCA循环法是将PDCA管理理念渗透到全员管理,形成一种全员共同参与的管理方式。

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可以采用渗透PDCA循环法,以达到规范管理和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1. 计划阶段(Plan)需要制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详细方案。

包括建立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体系,制定隔离和传染控制的相关制度,提出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具体措施等。

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和管理细则。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渗透PDCA循环法的实践探究【摘要】多重耐药菌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是一个严重问题,而PDCA循环法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重耐药菌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影响,然后重点探讨了渗透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接着分析了PDCA循环法在感染控制中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最后总结了渗透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践探究,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PDCA循环法、渗透、实践探究、影响、应用、优势、挑战、改进策略、结论、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多重耐药菌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医疗卫生难题。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滥用,导致一些细菌对常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其中包括多个不同类别的耐药细菌,即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对医院感染管理带来了严重挑战,因其具有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易引发院内交叉感染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对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在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多重耐药菌感染可以导致治疗失败、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在于维护医院的良好声誉和形象。

医院是人们接受治疗的地方,为了保持医院的信誉,必须做好感染管理工作,避免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还在于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暴发。

及时识别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造成的伤害,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医疗纪律和治疗效果。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和研究,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1.2 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是基于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来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运用PDCA循环法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

运用PDCA循环法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

运用PDCA循环法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发表时间:2016-05-16T16:26:47.840Z 来源:《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作者:邱泳波廖晓茹李丽莎杨燕群冯菊明[导读] 多部门协作管理;开展培训、考核;加强监测、质控。

结果医务人员防控意识明显提高,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持续改进,有效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结论引用PDCA循环模式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邱泳波廖晓茹李丽莎杨燕群冯菊明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广东湛江 524002[摘要]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保障医疗安全。

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制定各种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及规定;多部门协作管理;开展培训、考核;加强监测、质控。

结果医务人员防控意识明显提高,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持续改进,有效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结论引用PDCA循环模式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PDCA循环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不敏感(中介或耐药)的细菌[1]。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2]。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提高医疗质量,我院自2013年以来采用了PDCA循环法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1 方法1.1 PDCA循环法PDCA 循环法,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

即通过P—计划;D—执行;C—检查;A—纠正4个阶段的管理,对上一次PDCA循环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循环里,使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提高[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管理讨论分析记录
讨论时间:2015年4月9日
参加人员签字:
多重耐药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主任医师:我科2015年1—3月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6例,其中切口感染3例,社区感染3例。

感染细菌鲍曼不动菌3例,感染率较同期偏高。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我们均及时上报科主任及护士长及感控科,立即填写院感系统多重耐药报告卡,根据药敏使用敏感抗生素,对病人接触物品及排泄物消毒,隔离,并注重手卫生。

我科出现3例感染。

1022床江某是一位髂骨骨折术后,患者术后出现高热,切口引流不畅加之术后白蛋白(28克)较低,贫血(96克),抵抗力下降,考虑血肿继发感染。

洪某是一位全髋置换术后患者,术后出现高热,同样也有低白蛋白及贫血。

我认为预防院内感染需加强如下几条:1.注重手卫生及术中无菌操作。

2.注意加强病人支持营养,提高抵抗力。

3.术中注重软组织保护,做好无创技术,提高组织抗感染力。

希望大家就发生原因,防治措施及改进方法发表意见。

**主管护师: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我们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我们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我们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

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我们应当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护士长:为预防降低切口感染率,我认为术中需做好如下几条:1.使用无菌防水大单。

手术中,液体随时可能浸透布单,污染术野。

2.有效固定敷料及管道。

吸引,灌注或电凝各
种管道,以及无菌敷料在手术操作中经常受到牵拉和触碰,发生移位,造成污染。

3.避免不必要的电凝或电烧。

电凝或电烧在减少出血的同时,还会造成被烧灼组织的坏死,其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感染率是正常组织的30倍。

4.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关闭伤口前,用2000毫升以上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减少细菌定置。

5.全层贯穿深筋膜至真皮缝合皮下。

减少皮下积血积液。

***主任医师:我们必须注重手卫生,术前备皮,可用氯乙定配纯净水,清洗患处。

剃毛需在术前半小时。

术中注意无菌操作,保护组织血运,减少不必要组织剥离,减少电刀的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主任医师科主任:我科2015年1—3月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中切口感染3病例,根据这3例病例分析,我认为需作如下改进:1.减少创口细菌定置。

1)使用无菌防水大单,防止创口污染。

2)有效固定敷料及管道,防止移位。

3)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大于2000毫升)。

2.减少组织损伤,提高组织抗感染力。

1)避免不必要的电凝或电烧。

2)减少不必要软组织或骨膜的剥离。

3)尽可能使用微创方法。

3.充分引流,减少死腔。

4. 合理使用抗生素。

有统计资料显示:超量,超时使用抗生素,不能使切口感染率下降。

5.注意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自生抵抗力。

改进措施:
1.术前备皮。

可用氯乙定配纯净水,清洗患处。

2.减少创口细菌定置。

1)使用无菌防水大单,防止创口污染。

2)有效固定敷料及管道,防止移位。

3)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大于2000毫升)。

3.减少组织损伤,提高组织抗感染力。

1)避免不必要的电凝或电烧。

2)减少不必要软组织或骨膜的剥离。

3)尽可能使用微创方法。

4.充分引流,减少死腔。

5.合理使用抗生素。

6.注意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提高自身抵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