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生理病理述要

合集下载

肝脏基本生理病理变化

肝脏基本生理病理变化

肝脏基本生理病理变化肝脏属于人体重要器官,具有代谢、储存糖原、除去毒素等功能。

同时肝脏也可以制造胆汁,具备排泄胆汁的功能。

虽然肝脏具备功能较多,但是其也是脆弱器官,若是不能较好的保护肝脏很可能会致病。

当病毒进入到肝脏后,会导致肝脏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肝脏内出血,使肝脏肿大,导致肝脏的正常功能衰退。

虽然一些肝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少数肝病具有迁延不愈特点,甚至还可能会演变成为慢性肝炎,因此应了解肝脏生理病理变化以避免肝疾病发生及发展。

肝脏生理功能1.消化脂肪,排泄胆汁:肝脏为排泄胆汁的重要功能,胆汁属于一种肝细胞形成的黄颜色的消化液体,功能如下所示:①对脂肪进行乳化,可使脂肪滴,变小和细,从而便于被吸收;②肠道内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通过盐酸的作用,产生水溶性颗粒而被吸收掉;③脂肪酸的吸收;④对结肠、小肠蠕动产生刺激;⑤加快铁、钙的吸收。

(2)灭火激素、代谢营养物质:肝内代谢物质有以下几种:①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是由肝脏,利用氨基酸或者糖、脂肪的转化而产生的。

②脂类:胆汁对于吸收和消化脂肪,能够有着一定的影响;肝脏可以氧化脂肪酸,使得酮体形成,而该物质的形成,可以予以肝外组织,提供一定的能力。

③糖类:在人体器官当中,肝脏可以保障血当中的糖含量处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当人在进餐之后,血糖会明显升高,而较多的葡萄糖,会使人有肝糖原形成,并被积存于人的肝脏当中。

若是人处于空腹的状态下,空腹进肝糖元又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提高血糖水平。

肝脏能将已被吸收的半乳糖、果糖等转换为肝糖原,如果人处在饥饿状态,会导致肝糖原储备量、糖供给不足下降,肝脏可糖异生。

针对成年人来说,肝脏的糖原约为100克到150克。

(3)吞噬异物,解毒排毒:肝脏属于人体当中主要解毒器官,内代谢或是外来的有毒成分,都会通过肝脏处理,使得有毒的物质转换成大溶解度或无毒物质,之后经尿液等排出体外。

肝脏的解毒基本原理:①吞噬性:肝脏内星状细胞,会将染科、细菌等吞噬,因此肝脏防御功能极好;②蓄积性:生物碱类物质,能在肝脏内储存,之后被慢慢的批量释出,将中毒程度明显降低;③分泌效果:针对重金属类物质、肠道细菌,能够经胆汁被分泌并排出;④化学效果:肝脏有结合、氧化等效果,结合效果为肝脏解毒重要方式。

肝脏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肝脏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肝脏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肝脏,这个在人体中默默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器官,常常被我们所忽视。

然而,它对于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让我们一同来探索肝脏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肝脏的生理学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重约 15 千克,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工厂,执行着众多关键的生理功能。

首先,肝脏在代谢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它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在糖代谢中,肝脏能够储存和释放葡萄糖,维持血糖的稳定。

当我们进食后,血糖升高,肝脏会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起来;当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又会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

在脂肪代谢中,肝脏能合成和分解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物质,还能将多余的脂肪以脂蛋白的形式运出肝脏。

对于蛋白质代谢,肝脏可以合成多种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球蛋白等。

其次,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

我们摄入的食物、药物以及体内代谢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都需要经过肝脏的处理。

肝脏中的酶系统能够将这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然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再者,肝脏在维生素和激素的代谢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肝脏能够储存维生素 A、D、E、K 等脂溶性维生素。

同时,肝脏还能参与激素的灭活,如雌激素、醛固酮等,维持体内激素的平衡。

此外,肝脏具有强大的合成和分泌功能。

它能够合成胆汁,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作用。

胆汁中的胆盐可以乳化脂肪,使其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

肝脏的病理生理学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各种病理生理变化。

肝脏炎症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

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病毒)、药物损伤、酒精滥用等都可能引发肝脏炎症。

炎症会导致肝细胞受损,肝功能下降。

肝细胞受损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降低,可能会出现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

同时,肝脏的解毒功能也会减弱,导致体内毒素蓄积。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的严重阶段。

长期的肝脏损伤,如慢性肝炎、酗酒等,会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肝硬化。

肝脏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肝脏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
2
肝硬化患者有出血倾向,脾亢PLT低者更需注意; 肝病患者对局麻药分解减慢,低蛋白血者,中毒几 率增加;
1、椎管内阻滞:
注意呼吸支持,纯氧吸入。
2、全身麻醉:
(三)麻醉方式:均适用
(四)全麻诱导
01
严重肝功障碍,有大量腹水的病人,应按饱胃对待,做
02
快速诱导;
03
诱导应小量多次给药,减少循环波动;
02
肝血流量的自动调节
门静脉血的pH、PO2↓→肝动脉血流量↑, 餐后血渗透压↑→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
外源性调节
当发生全身低血压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外周血管收缩,血液再分布,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门静脉和肝动脉的α受体,门静脉和肝动脉收缩,肝血流量降低。
肝血流量的激素调节
实验室检查:应包凝血功能测定。
(一)术前评估
七、肝功能障碍病人的麻醉处理
如果是PBC(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PSC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总胆红素(umol/L):17-68为1分,68- 170为1分,>170为1分; 分级: A级:5-6分 B级:7-9分 C级:>10分(包括10分)
(二)术前准备
2
1
术前准备的目的:尽可能矫正术前存在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异常。
纠正贫血,改善凝血功能;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加强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
治疗腹水;
血小板减少的处理;
4
3
6
5
术前用药:
01
镇静镇痛药物用量减少,不主张用吗啡或苯巴比
02
妥钠。
03
阿托品或东莨菪碱常用量不影响肝脏血流。
01

肝脏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一)2024

肝脏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一)2024

肝脏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一)引言概述: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学特性。

肝脏的生理功能包括物质代谢、解毒、合成和储存,同时也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肝脏疾病导致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严重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和整体健康,因此了解肝脏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肝脏生理学1.解剖和形态学a.肝脏的位置和大小b.肝叶和肝段的划分c.肝细胞和肝窦的结构2.物质代谢a.糖代谢b.脂肪代谢c.蛋白质代谢d.维生素代谢3.解毒和清除毒物a.肝脏解毒功能的机制b.肝脏清除毒物的途径c.酒精和药物对肝脏解毒功能的影响4.合成和储存功能a.胆汁酸的合成和排泄b.葡萄糖的合成和储存c.肝脏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储存5.内分泌功能a.肝脏激素的合成和释放b.胆盐的合成和排泄c.肝脏对血液中胆固醇和脂蛋白的调节正文内容:在肝脏生理学的基础上,研究和了解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肝脏病理生理学1.肝细胞损伤与修复a.肝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b.肝细胞修复的过程和机制c.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学变化2.肝脏炎症反应a.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学特征b.肝炎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c.肝脏炎症反应对肝功能的影响3.肝脏肿瘤a.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生理学特征b.肝脏肿瘤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c.肝脏肿瘤对肝功能的影响4.肝硬化a.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特征b.肝硬化的形成和进展机制c.肝硬化对肝功能的影响5.肝功能障碍a.肝功能障碍的原因和类型b.肝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变化c.肝功能障碍对整体健康的影响总结:肝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具有众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生理学特性。

了解肝脏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对于维护肝脏的正常功能和预防肝脏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肝脏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肝脏的功能和疾病发生的机制,为肝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肝脏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

肝脏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

肝脏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包括代谢、解毒、合成和贮存等。

同时,肝脏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导致病理变化。

本文将着重介绍肝脏的生理学功能以及常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第一部分:肝脏生理学肝脏是人体主要的代谢中心。

它能够合成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并将它们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

肝脏还能够将身体摄入的营养物质进行储存,当身体需要时释放出来。

此外,肝脏还可以合成和分解胆汁,帮助身体消化和吸收脂肪。

通过这些代谢功能,肝脏对维持身体稳态和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脏还承担着解毒功能。

人们日常摄入的食物、饮料以及药物等都需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和清除。

肝脏能够分解和转化这些物质,使其转变为无害的代谢产物,并排出体外。

此外,肝脏还能够清除体内的废物和代谢产物,维持体内的清洁环境。

肝脏还能够合成和储存一些重要的物质。

例如,它能够合成凝血因子,维持正常的血液凝固功能。

肝脏还能够储存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重要的营养物质,当身体需要时释放出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第二部分:肝脏病理生理学肝脏在面临不同的疾病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常见的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

肝炎是指肝脏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和酒精滥用等。

在肝炎的早期,肝脏受到炎症的刺激,会出现肝细胞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

随着疾病的进展,肝脏可能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坏死等病理变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特征为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构重建。

在肝硬化的早期,肝脏纤维组织逐渐增多,导致肝脏结构紊乱和功能受损。

在疾病的晚期,肝脏组织形成明显的纤维瘢痕,严重影响肝脏功能。

肝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展与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肝癌的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很难被及早发现。

在肝癌的晚期,肿瘤细胞会进一步扩散到肝脏周围的组织和其他器官,导致恶化和转移。

除了上述疾病,肝脏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酒精滥用、药物中毒和肥胖等。

肝脏生理病理课件PPT

肝脏生理病理课件PPT

肝脏生理病理课件PPT
这个肝脏生理病理课件PPT将带您深入了解肝脏的结构、功能和疾病。让我们 一起探索肝脏的奥秘。
1. 什么是肝脏及其生理功能介 绍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担负着多项生理功能,如合成蛋白质、代谢 药物、解毒等。让我们一起了解其奇妙的作用。
2. 肝细胞结构与功能
肝细胞是肝脏的基本单位,拥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在合成、分解物质 和排泄废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8. 肝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和防 治方法
肝细胞损伤是导致肝脏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了解肝细胞损伤的发生机制和 防治方法,对保护肝脏健康至关重要。
9.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 疗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挽救病人生命至 关重要。让我们了解其诊治方法。
10. 慢性肝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和临床表现
慢性肝病是一组较为常见的、进展缓慢的肝脏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 表现多种多样。了解这些变化对疾病的管理至关重要。
11. 肝硬化的发生机制及其治 疗方法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的末期,其发生机制复杂。了解肝硬化的发生机制和治疗 方法,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12. 肝癌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及其治疗策略
肝癌是一种常见而致命的肿瘤,了解其发生与发展机制以及治疗策略对预防和治疗肝癌至关重要。
肝脏拥有强大的解毒能力,能够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了解肝脏解毒机制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毒物的侵害。
6. 肝细胞的再生பைடு நூலகம்修复机制
肝脏具备惊人的再生能力,可以在受损时进行自我修复。了解肝脏再生与修 复机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
7. 肝脏疾病分类及其病理改变
肝脏疾病种类繁多,其病理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认识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有助于及早干 预。

肝脏细胞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肝脏细胞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肝脏细胞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肝脏细胞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们不仅执行着多种生理功能,还对食物、药物和环境中的各种毒物进行代谢。

肝脏细胞的正常功能对身体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但是,当这些细胞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肝脏细胞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肝脏细胞的生理学肝脏细胞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其功能十分复杂。

肝脏细胞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1.解毒和代谢功能肝脏细胞可以将各种有害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物质,然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解毒作用。

此外,肝脏细胞也能够代谢和分解药物,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提供帮助。

2.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功能肝脏细胞可以合成多种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素等,在人体内起到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此外,肝脏细胞也可以分解多种蛋白质,如红细胞、毒素和细菌等。

3.能量代谢功能肝脏细胞可以将葡萄糖储存为糖原,并在身体负荷的情况下释放出来,以提供能量。

此外,肝脏细胞还可以通过异源性合成葡萄糖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4.胆汁分泌功能肝脏细胞可以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等。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对身体的胆固醇代谢和调节肠道菌群也有一定的作用。

5.免疫调节功能肝脏细胞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帮助身体抵御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此外,肝脏细胞还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免疫复合物,避免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二、肝脏细胞的病理生理学当肝脏细胞的功能异常或受损时,就可能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各种因素,如病毒感染、药物使用、酗酒和肥胖等等,都可能对肝脏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肝脏疾病。

1.肝炎肝炎是指肝脏组织的炎症反应。

常见的肝炎类型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等。

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两种肝炎类型,它们的病因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肝的生理病理

肝的生理病理

3.疏泄胆汁:肝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三)肝主筋 “筋”指肌健,具有束骨系关节功能,肝藏血,血养筋,故筋是肝的精气所聚,故《素问》说:“肝主筋”、“肝之合筋也”。若肝血充足,则筋脉得以滋养,筋健力强,四肢关节活动灵活,屈伸自如;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轻则关节屈伸不利,重则四肢麻木,筋脉拘急,甚至意图
二、胆的生理病理
(一)贮藏和排泄胆汁:胆位于胁下,附于肝,与肝相连,贮藏来自肝脏分泌之胆汁,注入肠中,以助消化,它虽为六腑之一,但与其它五腑不同,它只贮藏胆汁而不接受水谷糟粕,故又把它归属于“奇恒之腑”。若肝气郁滞,郁而化热,薰蒸胆汁,胆汁上逆或外溢,则出现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
本病与现代医学的“黄疸”含义相同,它是一个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凡一切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都属于本病证所论范畴。西医内科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及消化道肿瘤,钩端螺旋体病等,凡是出现黄疸症状的疾患,均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黄疸多由于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所引起,受病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肝胆,发病因素主要是从外感受,或自内而生之湿邪,分湿热和寒湿两种,致病机理主要为湿邪内阻中焦,阻遏气机,影响胆汁的正常循行,外溢肌肤而发黄疸。
2.疏泄情志:肝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举痛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对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

肝脏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

肝脏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

(三)麻醉方式:均适用
1、椎管内阻滞:
肝硬化患者有出血倾向,脾亢PLT低者更需注意;
肝病患者对局麻药分解减慢,低蛋白血者,中毒几
率增加;
2、全身麻醉: 注意呼吸支持,纯氧吸入。
(四)全麻诱导
严重肝功障碍,有大量腹水的病人,应按饱胃对待,做
快速诱导;
诱导应小量多次给药,减少循环波动;
(四)术中肝脏功能的保护
1、术中可能损害肝脏功能的因素:
① 缺氧;
② 严重应激反应;
③ 药物毒性; ④ 输血; ⑤ 感染。
2、术中导致肝脏氧供不足的原因
低氧性缺氧:
① FIO2过低;
② 通气不足;
③ HCT过低。
循环性缺氧:
①血容量不足; ②动脉血压和心输出量下降; ③内源性缩血管物质的产生; ④肝脏及其附近的外科操作。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导致肝动脉收缩,紧接着舒张,对门静脉仅产生收 缩作用。 多巴胺: 对肝动脉的调节作用极弱。 胰高血糖素: 产生渐进的,长时间的肝动脉舒张,拮抗生理刺激 导致的肝动脉收缩。
血管紧张素Ⅱ:
明显收缩肝动脉和门静脉,降低肠系膜血管的血
流量。 垂体后叶素: 强烈收缩内脏血管,明显降低门静脉血流量,降低 肠系膜的血流量。
二、肝血流量的调节
内源性调节: 肝脏通过不断清除许多内源性物质和药物,保持肝 的血流和氧供不变。
外源性调节: 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射,纠正大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紊 乱,保证肝脏的血流和氧供。
1.内源性调节
①肝动脉缓冲反应
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
门静脉血流量↓→肝动脉血流量↑↑。
②肝血流量的自动调节 门静脉血的pH、PO2↓→肝动脉血流量↑, 餐后血渗透压↑→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量↑。

肝脏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肝脏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肝脏由肝实质细胞和 胆管细胞构成,具有 复杂的空间结构。
肝脏的功能
代谢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主要的代谢器官,参与糖、脂肪、 蛋白质的代谢,以及维生素、激素的代谢。
分泌胆汁
肝脏产生胆汁,胆汁有助于消化脂肪,并排泄体 内的废物。
ABCD
解毒功能
肝脏能够转化和排泄许多有害物质,如药物、酒 精、重金属等,以保护人体健康。
肝硬化症状
肝硬化的症状可能包括疲劳、食欲不振、 右上腹疼痛、黄疸、出血倾向、脾脏肿大 等。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的治疗目标包括控制病因、缓解症 状和预防并发症。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 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等。
肝癌
肝癌定义
肝癌是一种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通常由慢性肝病(如肝硬化和慢性肝 炎)发展而来。
营养
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导致的脂 肪肝。
感染
如病毒性肝炎(甲、乙、丙、 丁、戊型)、细菌性肝脓肿等。
药物
药物性肝损伤,如抗生素、化 疗药物等。
其他
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性肝病 等。
肝脏疾病的病理过程
炎症反应
肝脏受到损伤后,免疫系统启动,导致炎症 反应。
肝硬化
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导致肝脏结构改变,形 成肝硬化。
肝脏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目录
CONTENTS
• 肝脏生理学概述 • 肝脏病理生理学基础 • 肝脏常见疾病 • 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肝脏生理学概述
CHAPTER
肝脏的位置和结构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 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 器官,分为左右两叶。
肝实质细胞包括肝细 胞和胆小管,而胆管 细胞则负责形成胆管 和胆囊。
免疫功能

肝的生理病理特点

肝的生理病理特点

肝的生理病理特点一、肝的生理病理特点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在五行属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通于春气,主动,主升。

肝开窍于目,藏魂,其华在爪,在体合筋,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

(一)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调畅、疏通全身气机,令其畅达、宣泄的作用。

肝主疏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调理疏通气血津液: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和保障。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脏腑功能才能保持协调平衡,气机的调畅又是推动血液、津液运行的基本条件,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机体的气血津液运行流畅,经脉通利。

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分为疏泄不及和疏泄太过两种情况:前者是指肝气失于疏通畅达而导致气机不畅,亦可称之为'肝气郁结',主要表现为肝经循行部位如胸胁乳房少腹部位的胀、痛、不舒,'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机不调,血脉不利,容易发生月经不调、经闭、Y瘕、积聚等病证。

疏泄太过是指肝气上升、躁动太过,潜降不及,形成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病理变化,常见表现如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等,血随气逆还可出现吐血、衄血等。

2、调畅情志活动:肝的疏泄功能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对保持心情开朗舒畅至关重要。

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多易导致情绪失常,如肝气郁结常表现为闷闷不乐,抑郁寡欢;气郁日久则化火,肝火上炎则表现为急躁易怒,易于激动。

反之,外在的精神刺激,如暴怒或抑郁等也会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从而表现出肝气郁结或肝气横逆的病理变化。

3、促进胆汁分泌、调解脾胃消化功能:中医学认为胆藏精汁(即胆汁),来自肝,'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胆汁的正常排泌依赖肝的正常疏泄。

另一方面,肝又通过其调畅气机的功能来调节脾胃的消化功能。

临床医学肝疾病肝的解剖生理概要的讲解

临床医学肝疾病肝的解剖生理概要的讲解

临床医学肝疾病肝的解剖生理概要的讲解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解析临床医学中肝疾病的解剖生理概要》1. 引言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承担着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代谢、排毒、合成和储存等。

肝的基本病理变化

肝的基本病理变化

肝的基本病理变化
10月17日,晴,济南
肝体阴而用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故肝的病理变化内在基础是肝的阴阳气血失调,基本特点为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

一、肝的阳气失调:肝的阳气失调主要表现为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肝的气虚、阳虚较少见。

1、肝气郁结:肝的气机郁滞不畅的病理变化。

又称肝郁气滞、肝郁等。

多由于精神刺激,情志抑郁不畅所致,或病久不愈,他脏之病影响,因病致郁。

肝气郁结的主要病机特点为肝失疏泄,气机失调,郁滞于肝及其经脉,以及精神情志异常。

临床表现为胁肋、乳房、少腹胀痛,情志抑郁,稍有刺激,抑郁难解,太息、嗳气则舒等症状。

肝气郁滞、气滞及血,形成血瘀,症见癥积肿块。

气滞水停,水液代谢障碍,水聚成痰,痰气互结,则形成梅核气、瘿瘤;水液停积,发为膨胀。

肝气横逆脾胃,导致肝脾不和、肝胃不和,则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可形成肝火上炎。

2、肝火上炎:肝的阳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的病理变化。

又称肝火、肝经实火。

多因情志抑郁,气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气暴胀,或因火热之邪内侵,他脏火盛累及于肝所致。

肝火上炎的主要病机特点为气火上逆头目,精神情志异常。

临床症状可见头胀头痛,面红耳赤,耳暴鸣或暴聋,急躁易怒,甚则发狂等。

若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则可出现咳血、衄血、吐血。

气火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发为薄厥。

肝火内灼,易于耗伤阴血,发展为阴虚阳亢。

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肝脏是我们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扮演着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制造胆汁、代谢药物和毒素、合成蛋白质的角色等等。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肝脏在生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肝脏疾病包括肝腹水、肝硬化、肝脏癌等等。

肝脏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被分为五个阶段,包括脂肪肝、普通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这些阶段之间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

当肝细胞开始受到损伤时,肝脏会开始发生脂肪肝的病理过程。

脂肪肝是指在肝细胞内蓄积大量的脂肪,导致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

这通常是由于饮食不良、肥胖、药物毒性和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的。

虽然脂肪肝本身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它可能会最终演变为肝硬化等更严重的疾病。

在脂肪肝的基础上,如果继续发生病理变化,则可能发生各种肝炎。

普通肝炎通常是由病毒、细菌或药物等引起的。

这些炎症会导致肝细胞的死亡和炎性浸润。

当肝炎反复发作时,肝脏变得更加脆弱,更容易继发其他严重的疾病。

如果肝炎继续发展,可能会演变成慢性肝炎的形式。

慢性肝炎是指持续的肝炎状态,可以持续多年。

这种病情通常很难诊断和治疗。

在慢性肝炎的情况下,肝细胞逐渐死亡,肝细胞死后会在肝内留下瘢痕。

这些瘢痕会累积并扩大,导致肝脏发生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部的纤维组织的增加。

即使肝纤维化本身一般不引起症状,但它可能会导致肝硬化等更严重的问题。

当纤维组织在肝脏中关联成群时,就会形成肝硬化。

在肝硬化的情况下,肝脏的组织变得坚硬、脆弱,并且对血液的流动和药物的代谢变得更加困难。

最终,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疾病。

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与生活方式直接相关。

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的第一步是要注意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酒精的摄入应该限制在适量范围内,如果已经出现肝脏疾病,则应该完全避免饮酒。

肝脏生理病理述要

肝脏生理病理述要

肝脏生理病理述要
吴正治;郭振球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9(23)2
【摘要】认为肝居中焦,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枢纽。

生理上,肝脏具有寄生相火、主宰元神、萌发元气、生血藏血、谋虑决断、舒畅情志、条达气机、疏散外邪等重要功能;病理上,内伤杂病首责于肝;治疗当以调肝为要。

【总页数】4页(P95-98)
【关键词】肝脏;中医学;生理;病理;治则
【作者】吴正治;郭振球
【作者单位】深圳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湖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4;R223.11
【相关文献】
1.肝脏非实质细胞在肝脏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J], 陈林
2.SLC22A家族在肝脏生理病理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J], 张颖; 庹必光
3.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电生理、骨骼肌和肝脏病理及基因研究 [J], 牛丰南; 常蕾蕾; 黎琪; 陈骏; 刘卓; 赵燕; 徐运
4.NKT细胞在肝脏病理和生理中的作用 [J], 孙智强;李京涛;魏海梁;闫曙光;李日向;李倩;常占杰
5.肝功能的现代生理病理研究述要 [J], 徐志伟;王文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与胆的生理与病理

肝与胆的生理与病理

肝与胆的生理与病理一、肝,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司理周身血液的调节、肌肉关节的屈伸以及情绪活动。

肝经绕外生殖器,过少腹,分布于两侧胁肋,向上交于头顶,故凡外生殖器、少腹、两肋等肝经所过部位出现病证时,中医认为可从肝治。

肝的主要生理病理如下:1.藏血:肝能贮藏血液,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起调节作用。

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如休息或睡眠),部分血液回流到肝并贮藏起来。

活动时,肝內的血液又被动员出来,运送到全身,供给各器官组织的需要。

临床上如暴怒伤肝,影响藏血功能,可致出血。

2.性如风朩,肝性如风,风的特点是善动而速变,临床上见到抽搐、震颤、突然晕倒、口眼歪斜等病症时,中医认为是“肝风”的表现。

肝性如朩,喜条达疏泄(就是畅达无拘束的意思),恶抑郁、忌精神刺激。

违返这个特性,就会产生病症,如人受精神刺激后情绪抑郁,可影响肝的条达疏泄,引起肝气郁结。

肝气郁于两肋,会出现两肋胀满;郁于喉部与痰相结,会出现喉中阻塞感,称为“梅核气”(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表现)。

若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则可引起一系列脾胃症状。

肝气郁结过久时可以动风,也可以化火,称为“肝火”;肝火上扰,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目赤、狂怒等症。

肝火化风可以出现抽搐等肝风的证候。

因此,肝气、肝火、肝阳、高热四者都是产生肝风的原因。

如前所述,肝性如风、如木,故肝有为“风木之脏”的说法。

3.主筋: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

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呈现肢体屈伸不利、痉挛拘急等病症。

“爪(指趾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

4.开窍于目:眼与肝有密切关系。

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

许多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从治肝入手能收到满意效果。

因此,有“肝开窍于目”之说。

5.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1).肝与肾:肝肾二脏关系密切,肝有赖于肾阴的濡养。

肾阴不足时,肝阴也不足,阴虚不能敛阳则肝阳偏亢,出现头痛眩晕等证候。

肝的生理全解

肝的生理全解

肝的生理全解
肝为风木,风善行而数变。

又为百病之长,木则喻其生长活泼,动态自然。

肝主疏泄,使气机流畅,又主藏血,司理血之贮藏,生命活动基本物质之气血两项。

均属其生理范畴。

其病理变化,更是复杂多端,除肝本脏病变外,且牵涉和影响他脏,下面分别叙述如下。

1、肝的生理特点:《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指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

诸脏主气主血藏精藏神,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唯独肝既贮藏有形之血,又具有疏泄无形之气,与胆相为表里,其经络一-足厥阴肝经,分布蜿蜒曲折,线长穴多,在十二经循行路线,别具一格,由此可见,肝之性能与其它四脏,确有其独特之处。

(1)体用阳:肝于季居于,以五脏分类,为五脏之首,以六经排列,为六经之末,肝属木,其母为水,其子为火,水为阴,火为阻,木则介于水火之中,所以古人把肝称为阴尽阳生之脏。

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故有“体阴而用阳”之称。

气属阳,血属阴,气主动而血主静。

故肝又可称阴阳并存之脏。

因此,肝的生理特殊性,决定了它的特点。

脏《尚书·洪范》谓:木日曲直作酸。

曲和直可以理解为比拟形容之词,若松柏之挺拔,杨柳之垂柔。

木喜条达”,即寓有顺其自然,遂其性能之意。

肝为将军之官”,“肝为刚脏”是指肝有刚复自用,勇猛顽强之意并形容其刚劲不屈之能,肝为罢极之本,是指肝又存在引起疲劳痿弱之因素,而形容其柔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生理病理述要Ξ吴正治1 郭振球21 深圳市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5180352 湖南中医学院 410007 摘要 认为肝居中焦,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枢纽。

生理上,肝脏具有寄生相火、主宰元神、萌发元气、生血藏血、谋虑决断、舒畅情志、条达气机、疏散外邪等重要功能;病理上,内伤杂病首责于肝;治疗当以调肝为要。

关键词 肝脏 中医学 生理 病理 治则 理论研究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223111 肝在人体脏腑中具有重要作用,肝主一身之里就是其高度概括。

《读医随笔》云:“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

”岳美中指出:临床所见杂病,肝病十居六七[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性疾病已跃居发病和死亡之首[2]。

中医学对此类疾病的发病和论治首责于肝。

因此,探讨肝脏的生理和病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现实意义。

1 寄生相火,生发温煦《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肝……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肝属木,气通于春,主少阳春生之气。

春必有生而后有夏长秋收冬藏。

“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以鼓舞之”。

故肝木少阳春生之气,是脏腑生发之源。

少阳春生之气在人体具体表现为相火。

相火源于肾而寄生于肝。

叶天士云:“肝者,将军之官,相火寄内。

”相火者,一阳之少火也,为人体生命活动之动力。

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然“脾之用于动,是木气也”(《医贯》)。

脾胃的运化功能有赖肝木之疏泄,更赖少阳相火之生发温煦。

“脾能化食,全借少阳相火之无形者”(《医贯》)。

故“脾胃生化之气,即少阳之气也”(《慎斋遗书》)。

肾为寒水之脏,其功能之正常,亦赖少阳相火之温煦,“相火降于肾水则精温,温则精藏而阳秘”(《医学求是》)。

总之,肝木春生相火,生发温煦全身脏腑组织,形依其充,神赖其养,形神合一,方能生命如常,故朱丹溪云:“人非此火不能有生”(《丹溪心法》)。

2 肝生血气,人身之本肝脏具有生血藏血,萌发元气的功能,“人所以得全性命者,气与血也”(《寿世保元》),故血气乃人身之本。

211 生血藏血,濡养全身肝脏不独能藏血,亦能生血。

《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以生血气。

”肝脏具有生发血气之功能。

“饮食入胃,散精于肝。

”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乃肝生血之物质基础。

肝能生血又能藏血,故有血海之称。

“血者,神气也”,生藏于肝,布行于心肺,经血脉运行全身,以濡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如心赖肝血之供养,若肝生血不足,肝无所藏则心无所主。

故“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继之”(《归砚录》)。

“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由于肝具有生血藏血之功能,故血虚之证以养肝调肝为主,如四物汤中白芍、熟地黄柔肝滋肝,59第23卷 第2期1999年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 F SHANDONG UN I V ERS I TY O F TCMV o l.23,N o.2M ar.1999Ξ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科研目标责任项目当归补肝血,川芎畅肝气,肝旺则血自生。

212 萌发元气,疏泄外邪《研经言》云:“元阳者,升于春,春应于肝。

”《医学衷中参西录》则明言:“人之元气,根茎于肾而萌芽于肝。

”任应秋亦有“阳气生发于肝”之说。

肝脏具有萌发元气之功能,相火乃萌发元气之动力,肝之疏泄为萌发元气的重要保证。

元气为正气根本,具有推动激发人体生命活动及抵抗外邪、护卫机体等重要功能。

疏散外邪是肝主疏泄的一个重要方面。

肝所萌发之元气是疏泄外邪的物质基础。

若肝胆疏泄正常,则外邪不能内郁而元真通畅,气血安和,病生无由。

若肝失疏泄,风寒暑湿燥火及秽疠之气等病理因素侵袭人体则形成诸种郁证。

诚如《医碥》云:“六淫七情皆足以致郁。

”河间倡“六气皆从火化”,六气化火的决定因素亦在于“郁”。

“百病皆生于郁……郁而不舒则皆属肝木之变也”(《医碥》)。

张景岳治外感的代表方剂——正柴胡饮,以疏肝散邪立法,迄今仍广泛应用于外感发热类病证的治疗。

3 主宰元神,谋虑决断311 脑髓虚实,主于肝胆《删繁方》明确指出髓之为病主于肝胆,“髓虚者,脑痛(病)不安;髓实者,勇悍。

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

”说明髓与肝胆之间,有特定的相应关系。

髓病表现为实证、热证的,应当从肝论治;表现为虚证寒证的,应当从胆论治。

同一时期的《集验方》所制名方温胆汤即为髓虚、胆寒证而设。

《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髓虚者”,即是髓海不足,为脑虚;“髓实者”,即是髓海有余,为脑实。

脑为元神之府,脑髓之虚实主于肝胆,亦即肝为元神之主宰。

这一理论对于开拓精神神经类疾病从中医肝胆论治的新思路具有指导意义。

312 魂主五神,藏之于肝在祖国医学中,精神意识活动归属于五脏,五脏主五神,肝藏魂。

“随神而往来者谓之魂”,“附气之神谓之魄”,故魂乃后天发展起来的思想意识。

《中医大辞典》云:“魂为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神志活动。

”陈修园列魂魄为五神之两纲,魂为阳,魄为阴,阳为主而阴为从,属阳之魂又居首位而为五神之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神,在脏为肝”,其义正在于此。

313 疏泄情志,谋虑决断《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肝为阴木,胆为阳木;“阴为阳基,阳为阴统,”故曰“十一脏取决于胆”。

胆受肝之余气而成,“经曰十一脏取决于胆,肝胆一气也”(《读医随笔》)。

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决断,无不由之,实际上是十一脏取决于肝。

肝性条达,有疏泄情志之功能。

肝主疏泄则七情畅达,精神神志正常。

可见出谋虑、疏情志、主决断皆是肝主神的重要表现。

314 肝神外应,在于目筋肝开窍于目。

一方面,通过目之视五色而为肝之谋虑决断提供信息;另一方面,肝神又可通过目睛体现出来。

肝目有神则活动灵敏,精采内含,目光炯炯;失神则活动迟钝,目无精采,目暗睛迷。

“凡病之目能识人者轻,睛昏不识人及目直视、歪视、戴眼反折……为神气已去”(《医原》)。

筋为肝之体,其主要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筋司运动功能正常,体态自如,亦肝神之外在表现。

动之太过则为抽搐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或蠕动;动之不及则为痿软无力,瘫痪不遂,临床上此类证候多从肝论治。

总之,脑髓是肝主神的物质基础,藏魂、出谋虑、主决断、司疏泄、畅情志、司运动是肝主神的功能体现。

双目有神则是肝神外应之窗口。

临床上精神神经性疾病如癫疒、中风、小儿弱智、多动症、老年期痴呆、高血压脑病等多从肝论治而取效。

据报道,镇肝熄风汤治癫病、晕厥、血管抑制性昏厥、高血压脑病、脑动脉血栓形成等疾患,随证加减效果理想;疏利肝胆、和解安神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上691999年3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23卷第2期常用于治疗惊悸、怔忡、癔病、疒症、精神分裂症、狂症、眩晕、头痛等疾病[3~4]。

此类例证,不胜枚举,说明肝主神理论是有其临床基础及现实意义的。

4 居中条达,生命之枢411 肝居中焦,枢机所在《中医大辞典》云:“肝居肋下”。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两胁下痛”。

《医贯》云:“膈膜之下有肝……有胆附焉”。

姜春华则明言:“肝脏之部位在右胁肋。

”可见肝的位置当在右膈下胁肋之间。

中医脉诊学以寸口脉之左关候肝,而关部主中焦,亦说明肝居中焦。

肝居中焦,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中具有枢纽作用。

肝为厥阴之脏,“厥阴者,二阴交尽也”,有阴尽阳生,极而复返之特性,为由阴转阳之枢;它下连肾水为乙癸同源,上济心火成子母相应,又为水火升降之枢。

少阳胆与厥阴肝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具枢转功能。

少阳为阳枢,通达内外表里;厥阴为阴枢,协调上下阴阳。

肝气升则清阳皆升,胆气降则浊阴皆降,脾胃之升降亦赖肝胆以维持。

“少阳(肝胆)为中气之枢纽,枢轴运动,则中气得以运行”(《医学求是》)。

“肝气不升则克脾土,胆气不降则克胃土。

”肝胆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枢机,升降出入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枢机废则升降出入皆废,“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412 疏畅气血,条达气机肝性喜条达而有疏畅气血,条达气机的功能。

“人体中的任何器官……都必须在气血调达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各自的正常职能”(《辨证论治七讲》)。

5 内伤杂病,以肝为主《知医必辨》云:“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医学求是》称:“肝为五脏之贼。

”夫内伤杂病,不外情志、饮食、劳倦诸端,兹分述于次。

511 七情内伤,肝当其冲精神刺激在内伤杂病中具有先导作用,“内伤之病皆先由喜怒悲忧恐……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脾胃论》)。

人体“志和气达”方能脏腑安和,然“志和气达”有赖肝之疏泄决断,若肝气疏泄失常,决断无所,则诸郁生而百病由起,诚如《丹溪心法》所云:“气血安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是故情志内伤,多由肝起。

且情志之为害,又无不伤肝。

“思虑虽能伤脾,但谋虑亦能伤肝;悲哀虽能伤肺,而悲哀动中亦伤魂(肝);至于郁怒,更无论矣”[5]。

在妇科中更是如此,陈筱宝体会:七情所伤,都关乎肝木。

妇人之病“以调肝最为要务”[6]。

总之,情志为患,肝脏首当其冲。

512 筋司乎动,劳倦伤肝肝乃罢极之本,主筋。

筋司动,赖肝血以养之,肝气以疏之。

“饮食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若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劳倦太过则肝血暗耗。

“前阴者,诸筋之所聚也”,故房劳虽能伤肾,然亦伤肝。

劳倦内伤总以伤肝为先,而后累及脾胃诸脏而致杂病丛生。

513 脾胃为病,多缘于肝“脾之用于动,是木气也”。

脾胃之病,多缘于肝,疏泄失常则脾失运化之职;相火失温则胃失腐熟之能,而每易为饮食所伤。

故《类证治裁》云:“诸病多自肝来,以其犯中宫之土,刚性难驯。

”514 疑难重症,多关乎肝风、劳、臌、膈素有内科四大疑难重证之称。

中风实证多为木郁化火、火盛痰生、痰壅风动;虚证如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及阳虚动风皆以肝阴不足或相火虚衰为本。

诸劳多生乎情志,《潜斋简效方》云:“劳病之因,总缘情志不舒,所谓七情不损,五劳不成者,真至言也。

”说明虚劳之疾与肝密切相关。

臌、膈二病自不待言。

总之,疑难杂症,以肝为本,“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臌胀、痉厥、癫狂、积聚、虚损……皆肝气不能舒畅所致也”(《读医随笔》)。

6 杂病治疗,调肝为要由于内伤杂病皆关乎肝,故杂病治疗,以调肝为要。

周学海云:“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读医随笔》)。

丹溪把杂病归于气血痰郁四字,气血痰皆以郁为先,“凡病之起,多由791999年3月 吴正治等:肝脏生理病理述要 第23卷第2期于郁”,故杂病以解郁为先务。

对郁病的治疗,《内经》有五郁之分,而赵献可主张以“一法代五法”,专主逍遥散以治肝,认为“治其木郁,则诸郁皆因而解”(《医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