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讲解
略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略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依法公正、公开、高效地行使行政职权,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法治国家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治理的重要方面,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略论。
一、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依法行政是权力的制约。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和规范,不能随意滥用职权,而是要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行使。
2. 依法行政是为民务实。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利益。
3. 依法行政是公开透明。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保证公开透明,及时公布行政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4. 依法行政是高效廉洁。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和公共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要高效务实、廉洁奉公,提高行政效能,防止腐败。
依法行政的内涵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
二、国内依法行政研究现状1. 依法行政的理论探索。
中国学者通过梳理依法行政的概念内涵,探讨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进一步明确了依法行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与作用。
2. 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
学者们从行政法律、行政程序、行政监督等方面对中国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完善中国的依法行政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3. 依法行政的实践路径。
学者们结合中国依法行政的实际问题,研究了依法行政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实践路径,为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依法行政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和方法探索。
4. 依法行政的国际比较。
中国学者还开展了依法行政在国际比较中的研究,与世界各国的依法行政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从中吸取借鉴。
我国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第一篇:我国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我国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新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也是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根本要求。
能否全面贯彻依法行政,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国家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
无可否认,经过近些年来的努力,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逐步走上正轨。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依法行政不断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依法行政进程和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因此,研究和解决当前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法制建设特别是行政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依法行政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政府依法行政的状况不断改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立法力度,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大量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职能迅速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上来,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在行政执法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特别是近年来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实行收支两条线,罚款与罚没财物全部上缴财政;在行政执法的一些领域,如城市管理等进行了相对集中的行政执法权试点,减少了职责交叉造成的乱执法现象;减少事前审批和发证,加强事后监督检查,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程序的制度建设,推进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化;采取考试录用行政执法人员的办法,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等。
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内容提要: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从市场主体到商品交换,都依靠法律加以保障,对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加以制裁。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
依法行政使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但是,当前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依法行政问题对策一、依法行政的内涵对于依法行政的内涵,有学者认为依法行政的“法”在本质上必须是体现人民整体意志(公意)的法,而不能是长官意志、个人意志、少数利益集团意志的反映;在形式上应限定在法律、法规(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两种形式上;在法律要素上不仅应包括法律规范,还应包括法律原则以及法律目的和法律精神;在法律渊源上原则上应采取成文法主义,以不成文法(判例法制度)作为补充。
我们认为依法行政的内涵应从以下几点来理解:1、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公共行政的承担者。
在我国依法行政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而在西方则不仅限于国家行政机关。
既是依法行政规范的主要是行政权的享有者,而非行政相对人,依法行政的实质和重心,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
2、依法行政是指对公共事物的管理,既不是对私人事务,也不是对国家行政的管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家行政与公共行政是不同的。
依法行政的“行政”是行政意义上的行政,既指一定的国家组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维护公共利益、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规定,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其行政的领域是其他社会组织所无力、无法或不愿承担,只能由国家实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3、依法行政中的“法”应从广义上理解,不仅指法律,也指行政法规等一个法律体系。
在依法行政中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居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具有最高权威。
当前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依法行政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暴力执法为例[摘要]依法行政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是指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依法行政原则的贯彻执行才能保证公权力得以约束,使行政执法活动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
依法行政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程度的提高,依法行政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现阶段,我国依法行政的水平仍然很低,在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困境和不足,不利于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加以完善,不仅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更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关键词:依法行政;困境;对策一、依法行政原则的内涵及必要性 (2)(一)何为依法行政原则 (2)1.“法”是一切行政活动的基本依据 (2)2.“行政”是法定职责 (2)(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3)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3)2.依法行政是社会民主的必然要求 (3)3.依法行政是法制建设发展的内在需求 (4)4.依法行政是行政工作顺利开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 (4)二、我国现阶段依法行政原则面临的困境 (4)(一)依法行政法治思想与立法进程的问题 (4)1.依法行政思想意识不足 (4)2.行政立法缓慢、滞后 (5)(二)行政执法的水平和执法者素质不高 (5)1.行政执法机构责任不分主体不明 (5)2.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 (5)3.行政执法者素质不高 (6)(三)缺乏对行政权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7)1.监督意识不足 (7)2.监督主体混乱 (7)3.监督效果有限 (7)三、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原则的对策 (7)(一)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律意识 (7)(二)加强行政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8)1.建立健全行政法律法规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8)2.注重立法质量、增强法律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8)(三)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及执法者素质 (9)1.建立统一完善的行政人员“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 (9)2.要完善行政人员的培养培训模式 (9)(四)完善对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 (10)四、结论 (10)我国行政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差距,在依法行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一原则的贯彻来说是一项考验。
浅论依法行政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现状和问题
浅论依法行政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现状和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社会事务规划逐渐与国际接轨,同时,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从1982 年宪法的颁布实施到四次重大修改,我国在走向现代、文明、法治、富强过程中价值取向和制度建构取得了重大进步与变革。
《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相继出台,从具体制度上凸现了人权、民主和法治的价值观,标志着中国法治进程的逐渐成熟。
这些法律法规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依法治国方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历了20 多年的发展,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1依法行政的含义及在我国的发展历史1.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行使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必须有法律的授权,并依据法律规定。
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及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
简言之,就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责、管理公共事务必须由法律授权并依法律规定。
依法行政并非我国首先提出的原则,而是最早源自大陆法系国家。
它是指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即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诸如税务局收税、公安局维持秩序、出版局管理出版文化市场、财政局管理资金等所有公共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这是依法行政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但在我国实践中对此理解有偏差,认为“依法治国”就是用法来统治公民,而“依法行政”就是用法来管束公民,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
依法行政首先要有法,没有法就没有行政依据的基础。
如,在我国既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甚至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亦即规章以上的法律文件都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其次,依法行政之中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所从事的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标题: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和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活动。
然而,在实际的行政工作中,依法行政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整改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1. 法律知识不足在一些基层政府和行政机关,存在着法律知识不足的问题。
工作人员在处理案件或者办理事务时,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导致执行不到位,甚至出现依法行政不彻底的情况。
2. 行政裁量权滥用一些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存在滥用的情况。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行政机关在执行政策时将裁量权过度放大,超越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导致依法行政的失衡。
3. 行政程序不规范在一些行政机关的日常工作中,由于程序不规范,导致了一些行政行为的不合法。
例如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发生。
4. 法律责任不落实面对一些违法行为,有关行政机关对法律责任的落实不到位。
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查处和追责不力,使得依法行政意识不足。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法律教育培训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加强法律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
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依法行政不偏离。
2. 规范行政裁量权加强对行政裁量权的监督和管理,规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裁量权的范围和程序,避免滥用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平衡性。
3. 完善行政程序加强对行政程序的规范管理,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程序性。
明确行政程序的流程和标准,做到依法行政程序合法、公正和透明。
4. 加强法律责任落实对于违法行为,要加强法律责任的追究和执行,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震慑,提高依法行政的执行力度。
四、总结依法行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不断加强法律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法律教育和监督,便能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依法行政向更加规范、公正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和实现基础,离开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便成了一个空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依法行政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就目前来看,依法行政难,执行难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城市管理执法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和强制性执行。
研究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已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依法行政的历史与现实依法行政是一个与社会形态、经济建设、文明程度动态发展相适应的历史演变过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锻造了令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而且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种历史文化就其本质来说,仍就是一种封建专制文化,其本质就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段利益服务的,所谓"刑不上大夫"、"利不与官争"就是这种封建文化的最好注脚。
这种封建专制文化对近代法制的演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桎梏,影响和束缚了法制社会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制度保证。
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加上长期的"左"的错误思潮干扰,极大地制约了依法治国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序幕,从而为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提供了现实条件。
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扎实推进,有力地促进了依法治国的进程,依法行政也成了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具体到城市管理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被纳入整个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调研报告依法行政调研报告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依法行政的实施情况,进一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我们进行了一次依法行政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从依法行政的基本概念、法制建设、社会治理和公民权益四个方面展开,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概念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依法办事、公平公正、依法接受和维护人民监督的行政行为。
根据我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实地调查,我国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各级政府普遍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加强了内部组织建设,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
二、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基础,也是推动依法行政的关键。
我国目前已经从制定法律法规的阶段转向加强执法和司法的过程。
通过对相关部门的访谈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政府加大了立法的力度,建立了一系列与依法行政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在执法和司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程序和执法意识的不统一、执行力度的不足等,这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三、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社会治理部门和社区的调研,我们发现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如加强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和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但是,我们也发现社会治理工作的力度不够,涉法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工作,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四、公民权益作为依法行政的受众和主体,公民的权益是依法行政的宗旨之一。
通过对公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公民在与政府部门的交流和对话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行政决策不透明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政府加强与公民的互动,提高信息公开的程度,积极听取公众建议,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总之,我们的调研发现我国依法行政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和司法水平;加大对社会治理工作的投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与公民的互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进程。
当前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推进(tuījìn)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梁长海近年(jìn nián)来,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tǒngyī)领导和上级政府法制机构的正确指导下,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大局,以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主线,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强化领导,狠抓落实,把加强依法行政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认真扎实地加以推进,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我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为推动全市追赶与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近年来我市依法行政工作(gōngzuò)的现状(一)强化领导,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供(tígōng)坚强有力保障我市始终坚持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每年召开的市人大会议、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市长都要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依法行政成为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必要内容。
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听取政府法制工作汇报,经常过问依法行政工作。
2004年开始,市政府将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
同时,进一步健全了法制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经费支持。
自2006年以来,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人事、监察、审计、财政、发展改革、法制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组织协调、跟踪检查、督促落实等日常工作。
各乡镇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行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我市各级各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每年均制定了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做到了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略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略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 引言1.1 略论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政府治理的基本标准。
依法行政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只有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才能有效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
依法行政是促进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重要保障。
政府依法行政不仅能够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政府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依法行政应成为每个政府部门和每位公务员的自觉行动,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懈追求。
1.2 依法行政的内涵依法行政的内涵是指政府和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管理和决策。
它强调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不能随意滥用权力或违反法律规定。
依法行政具有法治、民主、公正等特点,是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稳定的重要途径。
依法行政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和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和行政机关要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提高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依法行政强调政府和行政机关要依据法定程序和程序正义原则来进行决策和操作,确保程序合法、公平和效率。
依法行政还包括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保障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依法行政的实质是通过法律对政府和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规范和约束,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
2. 正文2.1 依法行政的国内研究现状依法行政的国内研究现状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报告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进行了一次针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调研,就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现状从宏观上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依法行政,明确提出建设法治型政府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依法行政为民”和“执法必须规范、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
政府部门也建立了一整套法制化的管理机制,包括全流程管理、公开透明、问责追责等措施。
从微观上看,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实际的依法行政工作中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制度和机制日趋健全,法律服务也日益完善。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1.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虽然中国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但法律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还有待改善,有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多个法律之间还存在冲突和重叠。
2. 执行力度仍有待提高。
有的政府部门在执行工作中不够坚决果断,有的法律执行不到位,不足以保证依法行政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 督察制度亟需加强。
对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监督不到位,督察制度不完善,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存在执法滥权、违法违规行为等问题。
4. 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法律申诉渠道不畅,维权渠道并不明确,对于遭受不公正对待和违法违规的人,想要获得公正维权非常困难。
5. 政府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协调不力,导致一些重大事项不得不耗费时间和资源进行多次审批,浪费了资源和时间。
三、建议1.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衔接和协调。
2. 强化法律执行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3. 建立健全的督察制度,增强督察力度,形成检查考核制度,督促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4. 常年开展普法宣传,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建立健全的申诉渠道和维权机制。
5. 政府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提升政府工作效率,优化决策流程。
总之,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执政者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
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时刻牢记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正和公平,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教育、健全法律体系和相关制度的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开展得更好、更稳定、更有序,为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做出新的贡献。
试论依法行政现状及其对策
试论依法行政现状及其对策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
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论依法行政现状及其对策”,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一、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现状及原因分析(一)行政立法空白较多,立法有待完善依法行政工作体制不顺畅。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说:“依法行政,首先要有行政可依的晚上之法,尤其是程序法。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正式实施后,各省各部门出台了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行政程序的规定或规则,但是系统的全国性的行政程序法尚待出台。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人们的社会生活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行政管理的某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比如行政复议法修改后,而行政诉讼法却迟迟不得改动。
(二)行政执法本身的监督体制不完善英国的约翰曾说过,一切权力必然导致腐化,绝对权力必至绝对腐化。
而控制权力的必要手段就是行政执法监督,执法监督可以规范行政执法,保障依法行政的进行。
而目前我国现状是:1.管理系统交叉过多,职责不清。
一些执法部门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一些职责交叉的部门受利益驱动争行政执法权,遇到困难、问题又互相推诿扯皮,未形成协查的工作机制。
2.行政执法监督滞后。
执法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事后监督,而现在的行政执法监督忽视前两个监督环节,偏重于事后监督,因此行政执法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3.行政执法程序“随意性”较大,更有甚者暴力执法,现在已经形成一致意见,暴力执法的危害极大,消除暴力执法,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三)行政执法的司法监督不到位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利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我国虽然形成了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体系,方式方法很多,取得的效果却不明显:一是缺乏作为源头的监督的法律规定,致使人民群众类型的监督只有形式,不能落实。
当前我国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情况相对较好,主要得益于
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建设和推动。
例如,我国采取了行政法制化的改
革方向,完善了行政程序规范,规范了行政机关的行为,保障了公
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我国政府公职人员的评价考核机制逐渐趋于
成熟,监督制度也不断地被强化,确保公务员依法行政,为国家和
人民服务。
然而,当前我国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存在一些公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部分地区和单位的制度建
设和监督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此外,在信息时代,政务公开和
公众监督力度增强,对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总体上是较为健康和规
范的,但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建设更加完善的制度和监督体系,推动政府公职人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略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略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进行,依法进行管理、决策、行动和服务的一种行政方式。
其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法治化、透明化和规范化。
依法行政强调法治化。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进行,通过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来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合法权益。
依法行政的实施要求政府对法律进行全面、准确的掌握和理解,确保政府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同时也要求政府及其行政机关要加强对社会法制建设和法律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遵守度。
依法行政强调透明化。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行政机关在行使公共权力时要公开透明,及时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透明化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和要求,可以有效避免政府的任性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透明化也能够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减少政策的不合理和失误,更好地服务社会。
依法行政强调规范化。
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行政机关要依照法律进行管理和操作,不得随意变动规则或扩大职权,要依法采取行政行为,并按照程序规范进行,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政府及其行政机关要确保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效果,不能违法乱纪,不能任意滥用权力,要加强自身的监督和约束。
目前,依法行政的研究国内外均已有所开展。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的实施路径和途径、依法行政的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研究。
国外研究则更多着重于比较研究,关注不同国家之间依法行政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以及不同国家在依法行政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依法行政是一种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向,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依法行政的推进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和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研究,深入探索依法行政的实践路径,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依法行政的质量。
依法行政 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依法行政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解当前依法行政的实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针对政府机构、法律执行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一、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表现总体来说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依法行政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和管理。
但在实践中,依法行政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一些官员仍然存在权力寻租和滥用职权的情况。
此外,政府机构在执行上的标准和效率也存在不足之处。
二、法律执行部门
法律执行部门在推动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不仅在依法行政政策的执行上表现出坚定的执法态度,更重要的是在执法过程中充分尊重法律程序和公民权利。
但与此同时,一些法律执行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仍存在执法不规范和滥用职权的情况。
三、企业和社会组织
在依法行政方面,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表现也较为积极。
他们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在与政府机构或其他企业的交往中注重依法行事。
但也有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执行上存在法律意识薄弱的现象。
综上所述,依法行政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进依法行政,我们建议政府机构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和企业的法律意识,督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
同时,也需要企业和社会组织不断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和能力,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地保护自身权益。
只有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才能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依法行政工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动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年依法行政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依法行政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积极组织调研并发布了《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
本文就此报告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依法行政的总体情况《年依法行政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依法行政发展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各地政府和行政机关普遍积极落实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
具体表现为:1. 依法行政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已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和以宪法为基础的行政法制,完善了依法行政制度,强调法治思想在治理国家、管理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2. 依法行政宣传教育不断加强。
政府加大了宣传教育的力度,重点推进法治宣传进单位、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3. 依法行政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行政机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推行智慧法治、数字化管理、协同办公等创新管理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还需时日。
虽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但仍有不少民众缺乏法律意识,对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的需求还很大。
2. 法律法规制定落后。
有些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这个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落后的法规制定和实施不仅不便于维护社会秩序,也容易引发社会反弹。
3. 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地方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在执行法规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些地方部门拒不执行或是不能按期完成,导致法规形同虚设,政策实效性得不到有效保证。
三、我国依法行政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和落实《全民法治行动纲要》的目标,调研报告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政府和机关的法制建设,完善和完善法律法规,打造“向法治转型的政府”。
中国行政法发展现状、瓶颈与思路
中国行政法发展现状、瓶颈与思路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行政法在保障公民权利、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行政法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
本文将简要分析中国行政法的发展现状、面临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思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法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行政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多个领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行政法律体系。
行政法的实施情况逐渐好转,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提高,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更加重视。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行政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行政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化,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导致实践中难以操作;另一方面,行政法的执行力度不够,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使得法律应有的效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尽管中国行政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法律体系仍存在不完善之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空白:某些领域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导致实践中无法可依。
(2)立法滞后:部分行政法律法规未能及时修订和完善,与现实需要脱节。
(3)立法质量不高:部分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过于笼统、模糊,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
在实践操作方面,行政法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1)执法难度大:由于行政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实践中难以操作,加大了执法难度。
(2)执法不公:由于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公正现象。
(3)救济途径有限: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和措施。
为了解决法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使法律规定更加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2)及时修订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使其与现实需要相适应。
(3)提高立法质量,确保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具体、可行。
为了解决实践操作困难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略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略论依法行政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保障公民、组织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依法行政的内涵包括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法定程序、法治信仰、公平正义和法治文化。
在现代社会,依法行政已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原则和法治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
由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依法行政,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国内学者对依法行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法行政的实践问题,包括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行政执法规范化、行政机关之间合作协调等;二是依法行政的理论问题,包括依法行政与法治社会建设、行政权力与公民参与、行政法的特点与运作等;三是依法行政的评估问题,包括行政效能、行政公正、行政责任等。
在国外,依法行政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美国学者研究了依法行政和行政法的观念和理论,强调了法律为政治实践提供制度保障的重要性;欧洲学者研究了行政法的法律体系和行政机关的组织形式,强调了行政权力的法治化和行政法律程序的规范化。
澳大利亚学者重视政府机关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强调了依法行政的民主性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在亚洲国家中,尤其是日本和韩国,研究者强调了行政机关的权责界定问题和行政机关的行政程序,特别是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
总之,依法行政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在依法行政的实践、理论和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工作,为依法行政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指导,同时也为依法行政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这一方略己写入宪法修正案中。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确立依法行政观念以来,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各种相关问题也日益暴露。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从立法、执法等几个方面对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要完善和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法律制度是根本,加强行政主体法律素质是关键,强化对行政权的监督是保证,整个社会公民更新法制观念是促进依法行政的强大动力。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迄今为止,法治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模式。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无不奉法治为治国之道。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在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各级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意识有所增强,广大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依法行政的实践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来看,我国公务员在依法行政的能力上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
因此,如何继续全面而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关系到新时期依法行政能否更好地得到贯彻落实,构建法治政府的目标能否如期得以实现的重要课题。
一、依法行政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
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
因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据有关资料透露,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约400个,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约1000个。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规范和调整了社会法律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但是,中国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尽快予以解决。
(一)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我国社会法律意识普遍低下是当前实现依法行政的最大障碍。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缺乏民主传统和法制传统。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法律作为镇压百姓的工具,帝王的意志即是法律,这种权大于法的人治传统思想影响至深。
建国后,我们实行了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这种状况导致法律在人们心中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尖锐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
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们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
”随着我国普法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们的法律素质有所提高。
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和人治传统的国家,旧的观念和旧的习惯积淀太深,极难转变,再加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人法制意识状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着行政法制意识
淡薄的问题。
一些工作人员习惯于按政策和行政命令办事,对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较差;少数领导干部置国家的法律于不顾,以言代法,甚至以权压法;还有一些地方的群众对法律知之不多,很难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制意识淡薄阻碍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行政立法方面的障碍
尽管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规、规章,但由于现代社会行政管理事务的日益繁杂,且变化迅速,我国的行政立法还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在许多领域存在法律空白,给依法行政带来困难,同时也给违法者以可乘之机。
例如,由于我国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有些法规、规章中又没有最起码的程序和时效要求,造成行政机关依任意程序行使权力,或非法设置重重程序壁垒,故意刁难相对人,甚至玩弄程序为己敛财聚资,严重阻碍着依法行政的实现。
所以从我国行政立法的现状看,在内容上还不能与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治体制和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比如《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基本上都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没有很好地体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府权力下放、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在条款上过于简约、粗疏,有些条款法律含义不明确。
众所周知,《国务院组织法》只有11条,不到1200字,《地方政府组织法》规定的条款也只有15条,1300字左右。
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来说,显然是过于简单了。
尽管有些领域出现法律真空区,有待紧急弥补,但当前在绝大多数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绝不是无法可依,而是缺少“良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立法虽多,但客观上立法的无序与不法,立法追求数量和速度而质量粗糙、漏洞颇多,法律、法规及规章之间冲突问题严重等现象,极大影响着法律的正确执行和有效实施,“或因无明晰的法律规定可循使执法者不能有效操作从而导致法律束之高阁,或因法律规定的艰深或模糊而使执法者不能正确有效地适用法律,或因法律规定相互之间发生冲突而不知该如何适用法律,或因法律与现实生活之间出现裂缝和脱节致使法律的适用活动陷入窘境,所有这些都会弱化法律效力的实现。
”有鉴于此种立法状况,我们不仅要强调“有法可依”,而且要有健全和良好的法可依,否则若立法本身都存在问题,又如何要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去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呢?
(三)行政执法方面的障碍
我国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也是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制约了依法行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发挥。
目前有的行政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素质不高,执法不懂法、随意执法、滥施处罚、不文明执法现象严重。
此外比较明显的是,执法队伍不健全,人员、经费明显不足,执法设备落后。
故本文认为,我国当前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存在以下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
1、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在我国当前的行政执法实践中,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单凭个人感情好恶办事,尤其是经济执法部门罚与不罚、罚多罚少全凭主观随意,另外,个别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干扰行政执法,以权压法,形成严重的上、下级之间,同级不同部门之间的行政越权。
2、执法犯法、徇私枉法
现实中,一些执法者将自己置于法律之上,知法犯法,甚至凭借职权拘私枉法,贪污腐化,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特别是行政机关中的经济部门以及公安、税务、工商行政等重点执法部门的不正之风严重,行政违法和行政侵权时有发生。
3、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状况不良
我国当前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仍把领导的“指示”、上级的红头文件看的高于法律,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尚未成为他们的主导意识,这种现象还很突出。
除此之外,行政领导依法行政基本法律知识的欠缺也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系统存在这么一种观念,即行政领导不必要掌握具体的行政法律制度,只要具有一定法律意识就足矣。
可以说,这种认识,在健全行政法律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初期是符合我国社会国情的。
但是,当社会法治发展到一定程度,依法行政需要进一步推进,入世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必须与WTO规则接轨的情况下,行政领导仅仅具有一定法律意识己经难以胜任工作需要。
因为,行政领导如果缺乏行政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能力,其行政决策和重大行政决定行为,难免会与行政法律规范相违背。
二、造成依法行政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行政组织发展过程的表现正好相反。
一方面行政组织层次不断增加,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工作人员不断扩张,造成行政管理队伍越来越庞大,行政管理机构越来越臃肿。
这种行政组织复杂、机构臃肿对依法行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行政组织层次过多影响了依法行政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层次多达5-6级,这样多的层次往往是中央的政策包括行政法规当贯彻到基层时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过多的层次也为各级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滥用职权”提供了广阔的缓冲空间。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对这一现象的生动描述。
2、行政机关内的过细分工,加大了协调难度
分工可以提高效率,但任何问题都是相对的。
当机构内部分工过细过多时,会使问题向相反方向转化,使管理相对复杂化,这不仅影响依法行政的效率,同时也因管理关系的复杂,使管理失误出现的概率增大。
3、复杂的行政机构为依法行政设置结构障碍
管理组织机构过于复杂,不可避免地出现疏漏,而且机构越复杂,疏漏的机率就越大。
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就会形成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出现一些行政功能真空,很多事务没有机构管的现象,在无形中为政府行政机关依据法定职权进行管理设置了结构上的障碍,为依法行政增加了机构因素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