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 疏不如引出处

合集下载

治网瘾百堵不如一疏

治网瘾百堵不如一疏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wtzl/wyzt治网瘾百堵不如一疏“家家都有孩子,人人都几乎离不开互联网,因此今天的办理协商会同样是为我们自己解决问题的。

”9日上午,全国政协围绕“加强政府引导和互联网行业自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沉迷”的主题,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原定两个小时的会议从9点一直开到正午时分,与会人员讨论热烈,集思广益共商医治“网瘾”之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致公党中央、全国青联、共青团中央以及多位政协委员就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严厉打击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等有害信息、强化网络媒体社会责任等提交提案11篇,此次会议集中协商办复事宜。

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部副巡视员孟繁义在发言时指出,由于未成年人自控能力较差,难以抵挡网络上的诱惑,加上一些网络经营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不能自觉做到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近年来一些未成年人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呼吁有关部门规范网络文化市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副部长卢国慧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推动网络媒体更好地坚守社会良知、履行社会责任,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也要加大对青少年聚集的网站的鼓励和支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郗杰英认为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比单纯限制他们更有意义。

郗杰英说,“帮助青少年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生活,培养健康上网习惯、提高网上信息辨别能力、学习文明表达、平衡网上网下生活等,迫切需要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

”“疏”比“堵”更为重要,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柯惠新,经过多年对于网瘾治疗机构的调查,她发现相当大比例的未成年人沉湎网络是由于家庭不和睦、成绩不佳受歧视、缺乏正常社交和课外活动等原因造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进入网吧总比在社会上聚集犯罪要好,网吧其实是我们很重要的宣教阵地,切实管理好网吧,引导青少年健康、文明上网需要我们建设一批专供未成年人的‘绿色网吧’。

安全管理 堵不如疏

安全管理 堵不如疏

安全管理堵不如疏古人云:“治水宜疏不宜堵”,安全生产管理更是如此。

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有人主张“铁面孔、铁手腕、铁制度、铁心肠”,强化执行的“堵”政策;也有人主张“以人为本,言传身教”,人性化管理的“疏”手段。

然而,无论是“堵”还是“疏”都不能简单、机械地将强化执行与人性化管理割裂开来。

而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片面强调“四铁”管理过程的生硬刻板,伤害员工感情和工作积极性,又不片面理解人性化含义而弱化管理,放任自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相辅相成方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要做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我认为应强化以下几点工作:1、坚持“以人为本”。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代表了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精神动力和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是保护员工的最根本利益,因此以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目的的人性化安全管理,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使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质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具有真正的涵义。

2、强化落实,不苟一“格”。

强调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决不是说安全生产过程中健全的规章制度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更不是说各种规章制度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可以形同虚设、敷衍了事,否则就会陷入认识上的误区。

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遵章守纪和人性化管理完全是一致的,两者之间丝毫不存在实质上的冲突。

恰恰相反,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正是从血的教训中提炼而成,目的是为了血的教训不再重演。

而员工从事各类生产也需要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生产安全,体现了人性的需要。

“严格”两字,重在一个“格”字,这里的“格”,就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只要你在执行过程中一“格”不苟,不管如何严肃认真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3、以身作则,杜绝“三违”。

堵不如疏的意思

堵不如疏的意思

堵不如疏的意思1. 堵就像是建一道堤坝,把水拦住,可水越积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可能会决堤啊!就像孩子爱玩游戏,你一味地禁止,他可能会更想玩。

倒不如合理引导,规定时间,这不是更好吗?比如我邻居,他家孩子之前总偷偷玩游戏,后来他就跟孩子约定好每天玩一个小时,现在孩子也不偷偷摸摸了,学习也没耽误。

2. 你想啊,堵就像给河流堵上石头,水会绕过去或者冲垮石头呀!比如说情绪吧,你压抑着不让它发泄出来,最后肯定会爆发得更厉害。

相反,给它一个疏导的渠道,不就没事了吗?我有个朋友,心情不好就去跑步,跑完就舒畅多了。

3. 堵车的时候,大家都着急,这时候光想着堵能解决问题吗?就像解决矛盾,强制去堵对方的嘴,不让人说话,这能行?还不如坐下来好好沟通,找到解决办法呀!上次我和同事有分歧,要是互不相让肯定得吵起来,还好我们心平气和地交流,问题就解决了。

4. 硬堵就好像把风关在一个箱子里,它能不使劲撞吗?对待一些不好的行为也是这样啊,直接禁止可能会适得其反。

就像抽烟,强制不让抽可能会偷偷抽更多,要是引导他认识到危害,可能他自己就不想抽了。

我认识一个人,家人天天唠叨不让抽烟,他反而抽得更凶,后来医生跟他讲了危害,他就慢慢戒掉了。

5. 堵就跟捂住耳朵不想听一样,问题还在那呀!比如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就是堵,理解着去学才是疏呀!我自己以前学习就是死记,效果很差,后来学会理解记忆,成绩就提高了不少呢!6. 一直堵着就像给气球一直打气,早晚会爆的呀!像城市的排水系统,如果只堵不疏,一下大雨不就淹了吗?我们小区之前排水不好,后来重新规划了排水渠道,就再没出现积水问题了。

7. 堵就像把鸟儿关在笼子里,它能开心吗?对待人的想法也是这样啊,一味否定不如听听再引导。

我记得有一次我提出一个想法,别人没直接否定,而是跟我分析利弊,我就很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去改进。

8. 强行去堵就像给火焰盖盖子,可能会烧得更旺啊!比如改正错误,光批评指责可能会让人反感,耐心教导不是更好吗?我弟弟犯错误时,我爸妈就慢慢跟他讲道理,他就很乐意去改。

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作者:廖水文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3年第07期悠悠的校园风总是一阵一阵地吹,这风吹罢那风卷起。

记得那个学期,校园里刮起了悠悠球风暴。

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悠悠球闪亮登场。

走廊里,教室里,学生们玩得如痴如醉,不亦乐乎。

那一招一式,非等闲之辈可以习得也。

更有甚者,下课玩得不过瘾,上课时和老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各科老师没收了一个又一个的悠悠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讲了一个又一个道理,依然不见效果。

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

任你今天没收他们挚爱的悠悠球,不出一天,他们又买来了新款的悠悠球。

霎时间,学生们仿佛着了魔,下课大大方方地玩,上课偷偷摸摸地玩。

为了稳定上课的纪律,还教师们、学生们一个安静的课堂,当时我和几个老师经过商量,最后达成共识:从明天起,不准学生带任何玩具进入校园。

违者,扣分,通知家长,期末不得评优。

狠招一出,悠悠球顿时销声匿迹。

我们欣慰地看到,学生上课认真多了,下课再也看不到他们玩悠悠球的现象了。

期末,A学生因为违反了此项规定,虽然考取优异成绩,但是没有评上“三好学生”。

为此,我们几个老师尽管感到惋惜,最终在冰冷的制度面前还是铁面无情。

后来,我在一次与学生的谈话中得知:当A同学看到别人拿到“三好学生”的奖状时,伤心地哭了。

那一刻,我似乎懵了,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当初的这种惩罚是多么荒唐。

如果可以穿越到过去,我就不会“颁布”那个“反人性化”的规定:“不准学生带任何玩具进入校园。

违者,扣分,通知家长,期末不得评优。

”可是,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我们只能扼腕叹息。

假如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

我不但不会没收学生们的悠悠球,我还会鼓励他们在课外积极地玩,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然后在班里举行一次悠悠球大赛。

我会制定周密的悠悠球比赛游戏规则,让他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

完成这些之后,我会评选出悠悠球比赛冠军、亚军、季军,我还会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等。

大禹治水在于疏不在于堵的理解

大禹治水在于疏不在于堵的理解

大禹治水在于疏不在于堵的理解
大禹治水是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在面临严重水患时,采取了疏导河道、开挖排水渠、修建堤岸等方式来解决水患问题。

"疏不在于堵"的理解是指解决水患问题的关键在于疏导水流,而不是简单地修建堤坝来堵住水流。

这个理解主要体现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和方法。

在面对水患时,大禹并不只是简单地修筑堤坝,而是通过挖掘河道、开辟排水渠以疏导水流,解决河道淤积、水流阻塞等问题。

他注重处理水流的流动,使得水能够自然地流向海洋,避免了河道堆积、决口等灾害。

这种理解体现了大禹治水的智慧。

在治水中,堵塞可以暂时解决问题,但只是治标不治本。

而疏导水流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水患问题,使得水能够顺畅地流动,减少水患的发生。

总的来说,"疏不在于堵"的理解强调了在治水过程中注重疏导水流、保持水势畅通的重要性,而不仅仅依赖于堵塞来解决问题。

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
村前的河堤又增高了三尺,而且是钢筋混凝土的防洪墙,十分坚固。

据说是市政府今年为民办的几件实事之一。

回想1991年和2007年夏季发大水,河岸破堤,家里进水一米多高,我们村及附近十几个村成了一片泽国,天天趟着齐腰深的水上下班的情景,看着加高的坚固的河堤,心里感到阵阵暖意。

登上河堤,极目望去,忽觉一阵寒意袭来,不由心头一震:河堤的高度超过了一层楼房顶,河面的水位几乎与村里的路面持平。

此时正值冬末初春的枯水期,过来枯水期,河面就将比路面高许多,如果到了梅雨季节发大水,河水要涨高一米多,河堤虽然坚固,一旦决口,村里又将是一片泽国!
打我记事起,每年梅雨季节,几乎没有破堤漫水的事发生,只是在河堤较低处放些装土的草包。

河泥是种地的理想肥料,过去,在农闲时,农民常罱河泥,经常为之,等于疏浚河道。

因此,每当梅雨季节强降雨,水迅速从河道流入太湖,不容易形成涝灾。

近十几年,农民种地都用化肥,无人再罱河泥,河底淤泥堆积,水平面不断上升。

结果河堤不断增高,大水时有泛滥。

古人大禹治水,改“堵”为“疏”,治理水患,成效卓著,给了今人很好的启迪——“堵不如疏”。

治水如此,治人、治家、治学以及治天下不亦如此吗?。

堵不如疏的典故

堵不如疏的典故

“堵不如疏”是一句古话,意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疏通、化解,而不是一味地封堵”。

这句话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据传,在唐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灾,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时的官员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黄河,但效果不佳。

直到李冰出任河官,他提出了“治黄必疏”的治水策略,即通过开凿河道、加固堤坝等方式,将黄河的水流疏导开来,避免其泛滥成灾。

这种治水策略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中国古代治水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此,“堵不如疏”的道理便被广泛传颂,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则,不仅适用于水利工程,也适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疏和堵的名言

疏和堵的名言

疏和堵的名言以下是五个关于疏和堵的名言及其赏析:1. “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大禹治水》赏析: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强调了治理问题时采取疏导的方法比单纯地堵塞更为有效。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采用了疏导河流的方法,将洪水引向大海,从而解决了水患问题。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时,直接阻止或堵塞往往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通过引导和疏通,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国语·周语上》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堵住百姓的嘴,比堵塞河流还要危险。

河流堵塞后一旦决堤,伤害的人一定很多。

这句名言强调了在社会管理中,不能简单地采取堵塞言论的方式,而应该倾听民意,解决问题的根源,否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3. “宣之使言,导之使谏。

”——《国语·周语上》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引导人们畅所欲言,让他们敢于进谏。

与堵塞言论相比,引导和鼓励人们发表意见和建议更为重要。

这句名言强调了开放沟通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听取各方意见,才能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4.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喻老》赏析: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百尺高楼,常常因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这句名言强调了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忽视微小的隐患或漏洞,因为它们可能会逐渐扩大并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及时发现和堵塞漏洞,防范于未然,是非常重要的。

5. “宜疏不宜堵。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赏析: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处理问题时应该采取疏通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堵塞。

与堵相比,疏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根本,避免问题的恶化。

这句名言强调了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方法,选择最适合的解决途径。

这些名言都强调了在处理问题时,采取疏导和引导的方法比单纯地堵塞更为有效。

材料作文:“堵”不如“疏”,高三作文

材料作文:“堵”不如“疏”,高三作文

材料作文:“堵”不如“疏”,高三作文材料作:“堵”不如“疏”“堵”可以指勇敢决绝的行动,如人们常说的“堵枪眼”,是一种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

然而在一些场合,“堵”又意味着蛮干,代价不小而收获甚微。

如禹的父亲鲧,曾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却使洪水泛滥,民不聊生。

禹则不然,他顺应规律,疏导洪水,结果成功地将洪水治服,受到百姓的拥戴。

可见与“堵”相对,“疏”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古代的封建帝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常常钳制言论,以残酷手段铲除异己,这就是“堵”的方法,妄图用“大棒”堵住百姓之口,这样做反而会激发更大的民怨,令反抗如星火燎原。

史载周厉王时期,严禁任何对国君不满的言论,百姓只能“道路以目”,这种统治方式,无异于生硬地堵塞洪水,只能导致决堤。

最终果不其然,京城发生国人暴动,厉王被国人放逐,其统治也土崩瓦解。

而《邹忌讽齐王纳誎》中齐威王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他鼓励臣民说出内心的想法,将其合理疏导,使齐国强大令周边国家臣服。

在现代社会,重视民意,倾听民声,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疏导社会矛盾而非压制“堵住”,才是社会稳定的一剂良药。

政府管理社会,堵不如疏;而我们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功利等问题时,高明的对策也是宜疏不宜“堵”的。

以职业的规划为例,当自己的兴趣无法为我们带丰厚的利益,应如何取舍?或许我们应该倾听内心的呼声,将兴趣顺着不与现实严重对立的方向疏导,而不该一味“堵住”兴趣的发展,扼杀自身的才华。

乔布斯的经历,可以带给我们重要启示。

乔布斯年轻时热爱艺术,在大学里他没有“堵住”自己的爱好,选修了一门关于梵书法的课。

包括他自己在内,没人知道这能对他未的职业生涯有何帮助。

然而,乔布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正是这段学习经历,提升了他的艺术素养,令他在以后设计产品时有了不断的灵感,焕发着灵动气息的艺术理念,注入了冰冷的电子机器中,令苹果产品有了鹤立鸡群的独特气质。

“堵”与疏,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方法,背后则蕴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疏大于堵

疏大于堵

“疏”>“堵”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谢能超【引经据典】中国经典神话:上古洪荒,共工与颛瑞争为帝,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水满东南。

鲧窃天帝息壤四处围堵,水高而息壤愈高、息壤愈高而水愈高,历九年,治水不成,被杀于羽郊。

鲧尸化为白马而三年不腐,天神受命剖白马腹,有人头龙身者冲出,是为禹。

禹承父业治水,因势利导、疏堵结合、首重于疏,“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

由此产生了一个延续千年的虚假命题,即疏与堵,究竟孰是孰非。

五千多年前,天下洪水泛滥,舜命禹之父鲧去治水,用了三十年也没有成功,原因是鲧是用堵的方法。

后舜用其子禹继承父业,继续治水,禹改堵为疏,结果不出十年便治水成功。

由此可见,疏比堵有效的多。

【延伸教育】我们的教育要讲科学,讲实效,讲策略,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解决好疏与堵的问题,很多教育缺失者,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处理好疏与堵的关系。

其中疏是主要的方法和策略,堵是主要的手段,我以为教育者应该首先自己要弄清楚,何方面何种事何种情况下要疏,何时何因要堵,不可以处处想当然。

否则教育肯定出现许多缺失。

比如当今人们大多知道自己的孩子应该尽量自己带,而不应该交给爷爷或奶奶带,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爷爷奶奶太宠,也就是说缺少“堵”,而有的家长又可能管得过严过多过细,也就是说缺少“疏”,同样会使孩子一身缺点。

为人师者,必当讲究疏与堵的策略。

在人们已取的共识:某些东西与其说是人们的发明创造,不如说是对在人们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再认识。

客观规律是独立存在的,没有人能发明和创造规律,人们只能发现、适应、利用规律。

而“疏”正体现了对“规律”的这一态度。

【具体做法】“疏”将是我教育思想的第一块基石。

现象:现在还有很多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高压,独裁政策,这种管理模式我称之为“堵”。

这种高压,独裁的管理表面上可能井然有序,但实际上却在深藏,累积隐患。

一是容易积累师生之间的对立,二是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三是学生的许多心理想法不愿和老师交流,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及时排解。

班级管理“堵漏不如疏道”

班级管理“堵漏不如疏道”

班级管理“堵漏不如疏道”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生的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对于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管理方法、手段和思路也要随之变化,管堵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如疏通沟通,引导学生走向更加阳光健康的道路。

管理“堵漏不如疏道”的含义管理“堵漏不如疏道”即是指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关注问题的有效处理,更要注重解决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引导,让学生自觉的遵守纪律和规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这种方式既远离了批评、惩罚、封闭式的教学手段,也达到了有效的管教效果。

如班级管理工作做到“有为”而不是“有硬”。

贯彻“疏道不堵漏”班级管理思想的做法1.倾听学生的心声: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欲望、需求、兴趣、爱好等信息,主动与他们交流和沟通。

只有真正与学生心灵对话,才能在引导学生方向上扮演起重要角色。

2.善于疏导:在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合作性、竞争性、创新性上着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律意识和诚信精神。

3.明确标准规范:通过形成活动规程和制定考核标准来要求学生遵守规范,相信高标准的要求和细节化的管理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和交往中形成良好而规范的行为习性。

4.善于鼓励和表扬:通过现实、具体的表扬和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自学的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

5.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管理“堵漏不如疏道”的优势和意义采用“堵漏不如疏道”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具有以下优势和意义:1.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春特质。

2.彰显人文关怀,提起班级管理工作的文化内涵。

堵不如疏 疏不如引

堵不如疏 疏不如引

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捋一捋吧。

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人的治术类别大多可以归结为「堵」与「疏」,但在应对实际情况时往往需要的是对二者的综合运用。

在治术上,「堵」与「疏」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堵」在价值存在上未必不如「疏」。

举个例子,因为每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所以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需要设定契约规则来由人遵守,让人心向善与道德的「疏」是克制不住人的犯罪心理的,只有法律这般「堵」意义上的禁止才能尽可能的约束人放浪无忌的行为。

「堵」不如「疏」的感觉是正确的,因为「堵」的目的一般就是解决问题,而「疏」的目的并不是纯粹的处理问题就够了。

举个例子,都江堰的水利工程非以解决水患为最终目的,还要借助水利之功来成就天府之国,也是说「疏」不仅要消除问题的症结和隐患,还要得乘胜的势。

「堵」还不如「疏」的地方在于,是人就会「堵」只要这人有「堵」的权力,「堵」是无法体现治政者的智慧的。

「堵」的另一毛病在于,凡能被「疏」解决的问题却用「堵」的操作方式来结尾就是残暴、无理、不仁的,因为人们信任治政者就是希望治政者拥有「疏」的智慧和方法,要是于社会管理实践上处处都是「堵」,其实谁做治政者都一样。

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堵⽽抑之,不如疏⽽导之班级⼯作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学校整体⼯作能否顺利开展。

我⼀直在思考这样⼀个问题:作为教育⼯作者,如何让学⽣健康成长,让学⽣享受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呢?现在的许多学⽣都是独⽣⼦⼥。

随着家庭经济收⼊的不断提⾼,许多⽗母在经济上,对孩⼦倾其所有,有些⽗母⾃觉不⾃觉地“重智轻德”,不注重培养孩⼦的良好素质。

因此,很多孩⼦形成了以⾃我为中⼼⾃私⾃利的习惯,对⾃⼰,对班级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课桌⽂化”《⼤禹治⽔》的故事告诉我们:“堵则溢,疏则顺”“堵⽽抑之,不如疏⽽导之”。

学⽣的思想教育也应遵循“疏⽽不堵”教育原则。

有⼀天上课的时候,任课教师们发现了⼀种很不好的现象——许多同学的课桌上写了不少⽂字,有⾃编的,有摘录名⼈的。

内容多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也有极少数的内容是消极的。

有的同学,写了⼀句还嫌不够,就写了好多句话。

看到这些“乱写乱画”的现象,我们既⾼兴⼜⽣⽓。

⾼兴的是,同学们崇拜名⼈,内⼼蕴藏着积极向上的感情。

⽣⽓的是,他们在课桌上胡写乱画,有失⽂明礼仪,是⼀种极不好的习惯。

简单粗暴的处理极有可能见效甚微,并产⽣负⾯效应。

根据因势利导、对症下药的原则,我向同学们讲了⾃⼰的看法之后,便给全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建议:凡是喜欢课桌⽂化的同学,今后可以⽤六⼗四开的⽩纸,写上⾃⼰喜欢的话,贴在课桌的右上⾓。

每个⽉,在全班同学中开展⼀次评⽐,采⽤⽆记名投票的⽅式,从内容、格式、书写三个⽅⾯评出全班最优秀的“课桌⽂化”。

⼀个星期以后,同学们都按照⽼师的建议做了,⽽且是全班同学都参与了这次有意义的“课桌⽂化”评⽐活动。

我们师⽣⼀起认真地观赏了同学们的“座右铭”,真的让我们激动万分:内容健康,格式新颖,书写⼯整,每⼀张⼩⼩的纸⽚上,都闪耀着⼀个深刻的哲理,都蕴藏着同学们的⼀份积极向上的感情。

“⼝号⼩组”这学期,连续⼏周出现了⼀种奇怪的现象:在课间操时,唯独我们班没有⼝号声,这使得在班级评⽐中,只能稳居倒数第⼀名。

小学语文老师教研论文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小学语文老师教研论文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小学语文老师教研论文堵不如疏,疏不如引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自主、合作、探讨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咱们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执教高年级语文的进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小学生好奇心强,爱问问题。

而高年级的孩子们已经比较成熟,知道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去了解世界,有了更多知识,视野开阔了许多,也就有更多疑问和思考。

他们已经开始思考父母和老师是不是值得相信和尊重,有自己的判断了。

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谓“顽劣”的孩子在班级中显得特别突出,勇于与老师正面冲突,不服管束。

这种孩子往往有一些不合常理的想法和表现,不仅打乱了老师的预设,还偏离了课文的主题,却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让老师很是头疼。

为了避免没必要要的“麻烦”,老师老是会剥夺他们的话语权,用负面的评价冲击学生,不给他们说话的机缘,即便他们想表现自己,也会被老师以强硬的手腕堵归去,不允许他们展露自己的“奇怪”想法。

第一次直接面对这种孩子,是在讲到《梅花魂》时,要求初读课文了,大家都在专心读。

我巡视时却突然看到一个男孩子在玩笔。

我过去提示他读读课文,他很不屑:“我早就读过了!”我耐心地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除读,还要思考,课文中有作者很多寄托呢,你感觉自己都明白了吗?不妨想一想。

”他懊丧地说:“终归以前我问问题老师也不让问,嫌我多话。

”我仍是劝他:“只要你有问题,老师就让你问。

”他半信半疑,仍是拿起了讲义。

质疑环节,我请他来问,他懒懒地站起来:“老师,‘星岛’是哪儿?没听说过。

还有梨花木是什么?”其他同窗一霎时哄然大笑,嘲笑他的问题太天马行空。

我让同窗们安静下来,问有无谁知道。

一个女孩恰好向父母了解过,就站起来解释了。

我笑着说:“看!这位同窗也有一样的疑问,还向父母请教了!既然他们能想出这个问题,说明思考了,还帮咱们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这就是长处。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堵不如疏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发现了金矿,关内的很多流民苦于生计纷纷去那里挖矿淘金。

清政府驻迪化(今乌鲁木齐)的大臣知道了这件事,找人来商量,想办法阻止流民到金矿产区淘金。

有人出主意,说很简单,通往阿勒泰金矿区就一条路,派兵把守住进出金矿的关口,不准粮食进去,里面的人没粮食,就会乖乖地出来。

驻迪化大臣接受了这个建议,派兵把守住关口,不准往里面运送粮食。

金矿区里面有好几万人,粮食一短缺就出乱子了。

这些流民翻山越岭出来后,生活无以为继,只好铤而走险,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成了危害一方的土匪,让清政府头疼不已。

朝廷派兵去围剿,打了好几年,耗费了大量的银两,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土匪反而越剿越多,看来靠“堵”是“堵”不住了。

没办法,朝廷只好又采纳了一位高参的建议,不如用疏导的办法,干脆就放开,让他们去淘吧,只需要在出入金矿的要道上设个关卡,淘金人淘了金要出来,可以呀,你只要照章给朝廷纳税就行了。

就这样,淘金的流民有收入,国家也有了新的进项,有了稳定的收入,谁还愿意去当土匪呢?朝廷也不用耗费银两去剿匪。

就这么一个关卡,让流民和朝廷实现了双赢,这是“疏”出来的结果。

堵不如疏。

“堵”出的是墙,“疏”出的是双赢的良好结局。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堵不如疏通的成语

堵不如疏通的成语

堵不如疏通的成语
1. “疏而不堵”:就像治水一样,一味地堵截洪水,不如合理地疏导,让水流畅通。

比如家里的水管堵住了,你是选择强行堵塞那个地方还是去疏通它呢?肯定是疏而不堵呀!
2. “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这多明智呀!好比孩子对某个兴趣特别着迷,你是强硬制止还是因势利导,让他在这个方向上发展出成果呢?
3.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多轻松呀!想想看,朋友想去做一件不算坏的事情,你干嘛不干脆顺水推舟,让他去尝试呢?
4. “开流节源”:打开流水的通道,节制源头的流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呀。

如果水库的水快满了,是一味地加高堤坝还是开流节源呢?
5. “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用的就是疏导的智慧呀!工作中遇到难题,咱不能只是一味死磕,要像大禹治水一样巧妙疏导啊!
6. “引流归海”:把水引导流入大海,这才和谐嘛。

当人与人之间有矛盾了,是互相堵着对方还是引流归海,化解矛盾呢?
7. “通权达变”:懂得灵活变通,不能死脑筋呀。

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死磕不行就通权达变先做后面的呀!
8. “广开言路”:广泛地开辟进言的道路,这样才能听到更多声音。

一个团队要是都不广开言路,怎么能进步呢?
我觉得呀,很多事情都不能一味地去堵,而是要学会运用这些智慧去巧妙地疏导,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与其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与其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与其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与其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我认为在我们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坚持这样一条规则,即:与其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
就是说,我们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坚持“疏而导之”的措施和策略,而不应像大禹的父亲那样不切实际的“堵而抑之”。

具体的,就是说,我们不应再打击,指责,辱骂,堵抑受教育者,反而,我们应多多鼓励和引导我们的受教育者。

坚持这一规则,即:与其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就是说我们应坚持一种开放,乐观,宽容的态度,而不应过分保守
封闭,悲观;我们应尽力鼓励,赞赏,引导,而不应打击,指责,辱骂,贬低,堵抑,和阻拦;我们应大胆革新,
大胆追求变革,而不应为世俗规则所羁绊而裹足不前;我们应大胆勇敢地,敢于冒险,追求自由,理智,等,而不应胆小怕事,无原则妥协萎靡消沉,抑郁压抑自己。

堵不如疏 疏不如引

堵不如疏 疏不如引

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朱华筠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年(卷),期】2018(000)012
【摘要】信息技术在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

如“‘剽窃’风波”案例中,学生在做作业时运用搜题软件照抄照搬答案,抑或背诵网络中的佳作来应付
考场作文。

我们与其禁止学生使用网络,不妨引导学生学会科学上网,学会选择、甄
别与利用网络资源,同时教师的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但他们意志力薄弱、缺乏判断力。

案例中,针对两类“剽窃”同学的具体
情况,郦老师可以分别进行教育。

对于利用手机软件拍一拍、搜一搜直接抄标准答
案的学生。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朱华筠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上海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堵不如疏 [J], 王兰
2.治理食品安全成常态全面整治堵不如疏 [J], 欧志葵;肖茜
3.巴曙松:比特币交易“堵不如疏” [J], ;
4.堵不如疏,引导学生善用iPad [J], 干家锦
5.沉迷网游堵不如疏 [J], 初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堵不如疏】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出处据《新民晚报》报道(作者:钱滢):不久前,上海市心理学会德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师范大学成立,同期举行的“新时期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论坛上,心理教育专家就现实世界如何与虚拟世界。

争夺“青少年的灵魂”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支招。

“网游”成“犯罪诱因”2003年8月,河南省破获了一起特大系列抢劫案,一群不到20岁的年轻人,半年多时间在河南境内20多个县市作案60多起。

这些年轻人的犯罪诱因,便是诸如《半条命》之类的网络游戏。

近些年,在各地高校被辞退的大学生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沉溺虚拟时空的网迷。

“视频游戏包括网络游戏,游戏画面设计精美、视觉冲击力强,吸引了众多青少年。

而且通过玩游戏,还可以让在现实中遭遇失败的孩子感到有扬眉吐气的时候,也可以让生性羞涩的孩子自如地沟通与宣泄。

”上师大教育学院李丹教授指出。

“但它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负面效应:游戏世界中过于诱惑的打、杀、砍、爆等情境,可能淡化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甚至诱导去犯罪。

”因势利导别网瘾李丹提出,我国的游戏审查制度必须完善。

“在商家出售的相应游戏软件上应清楚标识适合哪个年龄段,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状况作出选择。

”另外,教师与父母也不要谈“网”色变。

比如,学校可尝试借助校园网,开设选修课,建构游戏交流的平台。

父母不妨将电脑或视频游戏作为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休息日里与孩子来一会儿网络对弈,免得孩子外出找网吧寻求满足;父母还可以把电脑游戏时间作为奖励,如果孩子因为注意力集中,节省了用于做功课的时间,则可将这部分时间用于游戏。

如何帮外甥戒网瘾?据《新民晚报》报道(作者:孙道荣):妹妹来电.哭诉已上高三的外甥,突然不肯上学了。

外甥从小学习就不错,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中考不负众望,考进了老家惟一的一所重点高中。

妹妹为了奖励他,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还开通了宽带。

没想到就是这台奖品害了他。

他从此迷上了网,上网时间从高一时的每天1小时,逐渐发展到每天一放学就粘在电脑上,到了高三开学,小东西竟誓死不肯再上学了。

妹妹一家软硬兼施,无果。

现在,难题甩给了我这个娘舅。

电话打过去,外甥知道是我的电话,死活不肯接,妹妹好说歹说,外甥总算拿起了话筒。

我口干舌燥说了半天,他那头只是偶尔前言不搭后语地支吾一声,话筒里不时传来清晰的敲击键盘的声音。

这小东西是一边听我的电话,一边还在电脑前酣战啊!我知道多话无益,对他说:“你反正也不上学了,就到杭州舅舅家来玩几天吧!”外甥很给面子,过了两天,还真坐火车来了。

一年不见,外甥已蹿得比我还高,鼻梁上架了眼镜,也不知道是看书看的,还是电脑“电”的。

虽然他一直敬畏我,但我知道,这次如用高压“政策”,肯定行不通;讲大道理,恐怕也难奏效。

于是决定什么也不谈。

先让他在我这里玩好。

玩的地方是我精心设计的。

第一天,西湖。

我开车将他送到西湖边,告诉他,自己绕西湖走走,玩一圈。

九月的西湖,静谧,安详,有宁静之美。

他的心,最需要的就是静一静。

晚上,外甥回来对我说,在苏堤上来回走了几趟,真安静,真美。

第二天,去休博园。

世界休闲博览会当时在杭州举行,休博园里有个环球嘉年华,有很多娱乐项目,是年轻人的乐园。

疯玩了一天的外甥,进门就大呼小叫“太刺激太惊险太好玩了”,一脸兴奋满足的样子。

我家里有一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两天来,他竟然看都没看一眼,看来是初见成效。

见他正在兴头上,我对他说:“明天是周五,你到亲戚家去帮一天忙。

亲戚夫妻双双下岗,在杭州开一家小吃店,平常每天凌晨2点就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才收工,周末生意比较好,怕他们忙不过来,你去帮一帮。

”外甥一脸不情愿地答应了。

在亲戚家忙了一天,外甥回来一头就倒在了床上。

我询问他这一天过得怎么样,他却连声感慨:“亲戚一家太辛苦了!”我顺势说:“你爸爸妈妈也是做工的,其实他们一样辛苦,谋生本来就不容易,只是你还没有感受到罢了。

”外甥茫然地看着我,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得出,他的心里有所触动。

第4天是周六,我对外甥说,今天舅舅休息,陪你去浙江大学转转怎么样?外甥警惕地看着我:“大学有什么好看的?你不是要拉我去接受什么洗脑教育吧?”这还真是我的一个“诡计”,我装作漫不经心地说,舅舅在浙江大学读了一个研究生课程班,今天去拿结业证书,顺便带你去看看。

外甥很吃惊:“你都这么老了,还要读书啊?!”我说:“舅舅才四十几岁,还要工作近20年呢,怎么叫老?而且,舅舅20年前读的大学,现在还真的感觉知识不太够用了。

”我开车带他逛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这是一个新校区,很整洁很漂亮很现代,特别是图书馆和建筑艺术馆,外甥看后直惊叹。

正好赶到午饭时间,我领着外甥到学生食堂吃了一顿简易的学生餐。

我这个半老头在学生食堂里很刺眼,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而年轻的戴着眼镜的外甥淹没在一群和他一样韶华的青年学子中,简直看不出任何区别,我掏出手机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他还有机会和他们一样,继续他的美好的学生生活吗?就这样,外甥在杭州呆了4天,我只字未提上学的事。

星期天送外甥上火车,外甥突然回头对我说:“舅舅,我想明白了。

”我笑笑,拍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会明白的,你已经是大人了嘛!”第二天,妹妹打来电话,惊喜地告诉我,外甥一回到家,就主动对她说:“玩电脑游戏要有节制,要像浙江大学的大学生一样,利用电脑学知识,做功课……”现在我外甥已经回学校上学了。

晚上外甥又打来电话,要我把那张在食堂给他拍的照片洗好寄给他:“我想看看我在他们中间的样子。

”外甥,你和他们一样啊,一样年轻,一样出色!湖南田其风等诸位诗友:你们好!也可能是我年纪大了,喜欢读些冷调的、带点苦味的作品。

回想年轻时,我不是这样,喜欢吃甜食,读甜的作品。

随着年龄增长,走了一段又一段从没想到的坎坷曲折路后,自觉与不自觉地发现,甜里面亦含有苦,有时还蛮苦;而苦中有时也有甜,甚至是意味深长的甜。

故我今天在2006年4月号上半月版的《诗刊》里,选了首我喜欢的、带苦字的诗,与大家共欣赏,同学习――喝一杯苦丁茶作者任先青喝茶就喝最苦的茶明目清心世界最深刻的味道为漂泊之人重现命运在别人为繁花炫目之时苦单独留下我要我珍视孤独散尽千金把苦记在心里苦是一种博大的境界可以轻易地包容或掰开世界。

我一读这首诗就觉得,它适合中、老年人,或有阅历的人品尝。

他们才明白“喝茶就喝最苦的茶,明目,清心。

”在此,一位抗日时期的老干部,走进我的脑海。

我解放后参加工作时,他是我的顶头上司。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立过功,当过县长,后来官至厅级。

本来,他还有上升的趋势。

与他同时参加革命、资历不相上下的人,大部分都跃到了省级,他一下子就止步了。

为什么?因生活中的一杯苦茶端到他面前,他毫无顾虑地一口就喝了下去:那是1958――1959年,全国正在风起云涌地大跃进,食堂化一无论山区平原。

村村点火,处处开花。

他带着我们一批年轻干部下乡调查,看到有些地方饿死了人,是由于除了浮夸风和征购粮食过多过急的原因外,办食堂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于是,他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写了报告,大意是“食堂化”不能再搞了,并拿出理论根据一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里,没有一处讲:不办集体食堂,就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凡是与他一起下乡的、或同时下去调查的大小干部也都同意这个观点,只是别人把这想法放在心里,既不向上写东西,也不口头反映。

“茶”摆到那里,热也好、凉也好,就是不喝;要看形势,要看风往那边吹?大家明白:食堂化是最高层布置下来的,谁敢有异议呢?谁敢“喝”一口,说一句话呢?可我这位老上级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迈了这一步!没多久,庐山会议反右倾的风暴刮了下来,他自然成了被批判的对象,罢了厅官,被调到一个公社党委当“无权”的副书记。

有次我下乡,悄悄去看他,我以为他会愁眉苦脸,一肚子牢骚,可没有,一句怨言都没发。

他在品味这“最苦的茶”,了解这“世间最深刻的味道”,还微笑地告诉我,他写的那个报告是正确的,今后的历史将会逐渐证明。

这不就是本诗展现的“……在别人为繁花炫目之时/苦/单独留下我/要我珍视孤独/散尽千金/把苦记在心里”么?他是记在心里了,也明目、清心了,那极苦的茶里,是不是尝出点清醒的甜了呢?而我,当时不到30岁,尚不理解他,也根本不觉得这苦茶里会冒出一丝甜味来。

但是,生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怕是极有权力的权威者,客观规律也是不卖账的,总是按自己的轨道前进的。

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上面终于认识到:大跃进中有浓厚的浮夸因素,全国“食堂化”不合乎下面实际,一批被打成右倾分子的干部,包括我这位老上级,被平反了,官恢复到原来级别,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个领域,只是以后他没再升职。

我不久也调离了原单位,专门搞创作,与他在一个城市,有时节假日,便去看他,谈起往事,他仍那么坦然、通达,对未来则看好、乐观。

对他来讲,这历史的苦,他自己的苦,的确“是一种博大境界/可以轻易地/包容/或掰开世界。

”如今,我想,我的这位老上级,这辈子是喝了一杯或者还不至一杯苦丁茶,他却能如此豁然地、勇敢地、光明地生活,不论是于顺境还是在逆境。

而我们,来人世一遭,恐怕都免不了、或多或少要喝下几杯苦丁茶,那我们应如何从苦中思甜,又从苦中尝到甜呢?这的确要有一种宽胸怀,要有一个大境界。

古今往来,世世代代,这种人也还是有的,甚至也不少。

那我们就以他们为榜样,无论何时,都要摸索真理,坚持真理,以苦为乐地生活下去,奋斗一生!下面是这次大家寄给我的一些好诗句,请欣赏:珍藏我要用心将你珍藏/珍藏你的花样四季/珍藏你的似水流年//珍藏你的雨打芭蕉/珍藏你的料峭春寒//珍藏你的小桥流水/珍藏你的田园牧歌//珍藏你的月落乌啼/珍藏你的江风渔火//珍藏你的人生坐标/珍藏你的太阳日记//珍藏你的旧时月色/珍藏你的未了情缘//珍藏你的花开花谢/珍藏你的潮涨潮落。

(吉林敦化韩影)往事的影子无法解开/早已暗淡的心事/紧锁的房门/没有熟悉的声音/只因脚步/已走的太远太远//屋子空了/惟有一个影子/泡在杯子里/淡淡的/像一阵晚风/划过心灵的天空。

(昆明唐英) 纯洁的美仙鹤/一亮翅/羽毛、雪白、漆黑、柔细//一伸脖/仙姑指路/那样自然、亲切/茂林深处/溪水潺/――与世无争的天国!(四川珙县梁日升)碧海连天我陶醉你的身影轻如燕/我痴迷你的话语柔如绵/我思想你的笑容甜如蜜/你的名字碧海连天。

(上海市乔俊)心的寄语我用真心去爱/爱得深切//我以真情去爱/爱得热烈//我以真诚去爱/海枯石烂,爱火猎猎!(昆明理工大学贺映俊)此致敬礼滴扶责任编辑清风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