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构新闻思想研究

合集下载

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延安大学

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延安大学

第一章测试1.“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的作者是?()A:彭德怀B:毛泽东C:朱德D:陈毅答案:D2.红色中华社成立于?()A:1931年11月B:1935年1月C:1939年1月D:1941年1月答案:A3.1942年4月1日,()在党中央的指导下改版,改版后的第一期的报纸发表了社论《致读者》。

A:新中华报B:工人日报C:新华日报D:解放日报答案:D4.延安时期的党报主要有()。

A:解放日报B:边区群众报C:红色中华报D:新中华报答案:ABCD5.根据来源具体可以把延安时期的女记者分为哪三类?()A:从国统区、解放区及沦陷区来到延安的女记者B:向往马克思主义来到延安的女记者C:华人华侨女记者D:外国来延安采访的女记者答案:ACD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主席先后由秦邦宪、林伯渠担任。

()A:对B:错答案:A7.党的组织领导一切的组织原则也为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的奠定了组织原则―― 新闻事业服从党的绝对领导。

()A:错答案:B8.陕甘宁边区在1945年出现了一个办报高潮。

()A:错B:对答案:A9.通讯员网是共和国成立前了解基层群众和广大农民的情绪、生活状况,以及各种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

()A:错B:对答案:B10.陕甘宁边区新闻体系纵向组织结构包括()。

A:边委B:区委C:分委D:县委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延安《解放日报》是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

A:中央西北局机关报B:中央军委机关报C:中共中央机关报D: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答案:C2.延安《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第一任社长为博古,主编为()。

A:向仲华B:杨松C:穆青D:艾思奇答案:B3.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A:《中国工人》B:《中国青年》C:《中国文化》D:《共产党人》答案:C4.《向导》是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创办的第一份日报。

()A:错答案:A5.1942年3月16日,中宣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成为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晚报泰斗赵超构

晚报泰斗赵超构

晚报泰斗赵超构作者:耿文博刘家齐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7期【摘要】赵超构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著名的评论家、杂文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参与上海《新民报·晚刊》的创刊工作,并先后担任新民报社总管理处副总主笔、总主笔兼上海《新民报·晚刊》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社长。

在《新民晚报》工作期间,提出了新闻改革的许多创见,助推《新民晚报》达到新的高度,使其在同类报刊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关键词】赵超构《新民晚报》一、赵超构小传赵超构(1910-1992)原名景熹,曾用笔名史铎、沙、林放,191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几年后举家移居瑞安屿头。

1924年考入教会学校温州艺文学堂,次年爆发了震惊海内外的“五卅”事件,赵超构不顾危险,毅然加入抵制日货的游行活动,与同学们一起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

但此次活动却遭到了校方的干涉和压制,赵超构与同学们决定退学,而转入瓯海公学(今温州四中)读书。

①1926年考进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一中)。

1929年,东渡日本。

1930年回国后考入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选择攻读本校的财经系。

开始接触进步书报,被当局列入黑名单。

1934年毕业后,任南京《朝报》国际新闻编辑与主笔。

1938年应张友鸾之约加盟《新民报》任主笔兼国际新闻编辑。

是当年《新民报》知名的“三张(张恨水、张慧剑、张友鸾)一赵”之一。

②写了大量评论时政的文章,针砭时弊、见解独到。

1944年春,他作为《新民报》特派员随中外记者参观团赴延安采访,回到重庆后连续发表10余万字的长篇通讯《延安一月》,详细介绍了红色根据地延安的民情民风和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人的生活,不仅在连载时引起轰动,而且传诵至今。

被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

③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我看过《延安一月》,能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

”④赵超构从此与毛泽东成为朋友,两人先后见面竟达7次之多。

赵超构《延安一月》写作特色研究

赵超构《延安一月》写作特色研究

赵超构《延安一月》写作特色研究
《延安一月》是一部长篇通讯集。

收录的全部为《新民报》著名记者赵超构在1944年随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赴延安进行参观的过程中所写的新闻通讯。

这些通讯最初于1944年7月30日和8月30日起分别在重庆和成都两地的《新民报》上连载并在全社会引起巨大轰动。

《新民报》社将连载的47篇通讯作品和十副木刻版画结集而成《延安一月》于1945年1月出版,并于5个月内重印3次,销量达数万册。

《延安一月》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客观而忠实地介绍了延安的政治生活,描绘了个性鲜明的延安人物和延安独特的风土人情。

《延安一月》的出版发行冲破了当时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将一个真实的延安呈现在广大的受众眼前。

其中不乏赵超构关于延安,关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道路的许多具有预见性的判断。

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对《延安一月》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了肯定,这是十分难得的。

本文从《延安一月》写作特色的角度切入,以该书中所收录的39篇通讯文本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者与叙事视角,叙事技巧,叙事结构和非叙事性话语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深度剖析了《延安一月》的重大的新闻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希望为《延安一月》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谈赵超构报刊编辑中的读者意识

谈赵超构报刊编辑中的读者意识

谈赵超构报刊编辑中的读者意识
1 编辑中的读者意识
赵超是一位著名的报刊编辑,他在编辑时极其重视读者的意识。

他在编辑报纸和杂志时,总是以读者的立场和需求出发,以此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吸引读者的目光,这也成就了他非凡的编辑能力。

赵超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编辑出的报刊与众不同。

他的文章始终围绕读者的关注点,内容一贯地充实而又贴近现实,并能引起读者的认同感。

所以他所出版的报刊总是有着较高的受欢迎程度,广受读者喜爱。

2 编辑过程中的考虑
在编辑报刊时,赵超总是客观考虑读者的态度。

他不仅仅会关注那些当前比较流行的资讯,而且也会考虑读者的独特需求,积极挖掘那些不被读者熟知但深入人心的内容。

赵超会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衡量报刊的价值,来满足读者在心理上对不同内容的渴望。

此外,赵超还紧密关注新闻舆论的变化,以及社会最新的动态,在报刊编辑中把握文化趋势,让报刊能跟上社会变化,令读者能迅速接受最新且最有价值的信息。

3 对读者的尊重
赵超在编辑报刊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以读者的立场出发,尊重每一位读者的意见和想法。

他不会强加自己的观点和主观想法,更不会忽视读者的需求,他更会把读者的每一个反馈认真考虑在内。

赵超的态度,让报刊编写的过程更富有意义,也让报刊贴近读者的心理,进一步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发更多读者共鸣。

赵超的编辑方式也拓展了其他编辑人员对有效把握读者意识的认识,进而使报刊触达到更多读者,也从而改善编辑能力和编辑水平,在立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更有意义且更具有普遍性的报刊。

新闻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新闻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立法执法司法新闻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t邓小兵冯渊源1980年,上海代表赵超构先生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制定5新闻法6或5新闻出版法6的口头呼吁和建议,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

1984年,新闻立法被正式列上议事日程。

此后,立法界、行政部门、法学界、新闻界各种有识之士纷纷为此献言献策,力促5新闻法6能够早日出台。

然而,这期间,虽然曾经起草过一个5新闻法6草案,时至今日也未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个中缘由应是多方面的,其中至少有一点,那就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对5新闻法6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比如认为5新闻法6的通过就意味着必须保障不受限制的新闻自由,或者认为5新闻法6就是民事权利保障法,或者认为5新闻法6就是规范新闻行为的法。

凡此种种,成为制定5新闻法6的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误区,促使5新闻法6早日出台。

一、新闻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新闻自由的底线保障作出规定首先我们得明白,新闻立法事实上是一个行业立法,行业立法的规则是保证该行业的利益的同时对该行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作出规制,以协调该行业和其他社会利益集团的关系。

正如我们制定5律师法6首先是承认了律师业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是为了规范律师行业一样,5新闻法6应是规范整个新闻传媒业的/行规0,只不过这个/行规0不是由新闻从业者自身制定的一种/自律0,而是代表人民利益的立法者制定出来对新闻行业进行/他律0的。

对新闻行业来说,他们攫取最大利益的一个前提就是/新闻自由0,为此制定5新闻法6首先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新闻自由0。

众所周知,新闻自由是一个/舶来品0。

最早提出有关新闻自由的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诗人和政治家约翰#弥尔顿,他于1643年出版的5论出版自由6中提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0,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为新闻自由而奋斗。

在弥尔顿等人的努力下,1765年英国停止了限制新闻自由的登记法案,1771年英国同意报纸报道议会情况。

赵超构"小言论"中平民立场初探--以成都《新民报》"未晚谭"栏目为例

赵超构"小言论"中平民立场初探--以成都《新民报》"未晚谭"栏目为例

新闻评论 也是 其新闻生涯中重要的一笔。本文 以赵超构在成都 新 民报 开设的“ 未 晚谭” 栏 目为例,对其“ 小言论” 所体 现 出的平
民立场进行 了 考察 、梳理和分析 。 关键词:赵超 构;小 言论 ;平民立场 ;未 晚谭 中图分类号:G2 1 0 . 9 文献标识码:A
语 出平常但又饱含道理 。这种言论风格 的形成 ,据赵超构 自 己说是受了邹韬 奋的影响,“ 学着走韬奋 的路子【 】 , ’ 。
成都 《 新 民报 》“ 未 晚谭 ” 栏 目就 是 赵 超 构 ‘ ‘ , J 、 言论 ” 的 代 表 。成 都 《 新 民报 》 是 著 名 报 纸 《 新 民报 》 在 抗 战 时 期 的重 民生 问题 9 7篇 ,约 占总篇 目数 的 4 4 %。 转 化 成 统 计 图如 ( 图
从 图中可以发现 ,赵 超构在“1 9 4 5年 8月 , “ 未晚谭” 栏 目共 刊 发 了 2 7 4 多 的 是 民 生 问题 。关 注 关 注 底 层 人 民 的命 运 与 身 边 的 生 活 是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6 . 0 4
今传 媒
2 0 1 3 年第 1 1 期
媒介 批评
起起构 小言论 中平 民立场初探

以成都 新 民报 “ 未晚谭" 栏 目为例
于 陆 ,黄晓钟
( 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与传播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1 7 5 6 )
摘 要 :赵超构是 中国现代新 闻史上著名 的报人 。除 了 在 办报方 面的巨大贡献 以外 ,赵超构在 自己富有特色的“ 小言论” 式的
赵超构在 《 新 民报》 的评论 ,内容多 以对现实生活 中不
合理 、不公正现象 的批判来讽刺 、揭露 国民性丑陋 的一面 、 鼓吹 民主 自由为主 。其 中,代 民立 言、为民请命 的平 民立 场 始终是他“ 评论创作的主轴” [ 5 】 。

像赵超老那样善待读者——写在首集《赵超构新闻奖作品选》出版之际

像赵超老那样善待读者——写在首集《赵超构新闻奖作品选》出版之际

像赵超老那样善待读者——写在首集《赵超构新闻奖作品选》
出版之际
丁法章
【期刊名称】《新闻记者》
【年(卷),期】2007()9
【摘要】2006年,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召开的一次会长扩大会议上。

与会者经过讨论一致决定:从当年起.在中国晚报界开展一年一度的赵超构新闻奖评选活动。

具体工作由学术委员会负责,并由承办年会的晚协成员单位编辑出版《赵超构新闻奖作品选》。

这在我国晚报大家庭,无疑是一个顺民心、得民意,关乎晚报发展的重要决策,是践行赵超构办报思想、传承晚报文脉、发扬社会主义晚报事业优良传统的一件大事,
【总页数】2页(P3-4)
【关键词】编辑出版;赵超构;新闻奖;作品选;晚报发展;读者;学术委员会;评选活动【作者】丁法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7.5
【相关文献】
1.文品审美与人品审度——写在赵克红新作《倾听桃花》出版之际 [J], 郭瑞民;
2.与赵砚臣老师聊天的日子——写在《二胡基础训练与理论指导》出版之际 [J], 靳学东
3.他从民间走来──写在《林曦明作品选集·山水卷》出版之际 [J], 孙扬
4.写在《漳州芗剧老剧本精选》出版之际 [J], 陈彬
5.一位老读者的祝愿写在《审计理论与实践》创刊十周年之际 [J], 韩淑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闻界一代导师——赵超构

新闻界一代导师——赵超构

新闻界一代导师——赵超构
任中南;刘民安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1992(000)007
【摘要】壬申之初,我国新闻界陨落了一颗巨星——赵超构。

赵超构(笔名林放)同志是当代杰出的前辈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界的一代导师,杂文大师。

他德高望众,为人楷模,风范永存。

他不仅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而且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妨去追思赵超构同志的一生,可以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任中南;刘民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
【相关文献】
1.一代宗师,风范永存——忆念我的导师唐璞教授 [J], 钟纪刚
2.一代宗师风范永存--回忆我的导师陈栋生教授 [J], 肖金成
3.美国新闻界的“迷惘一代” [J], 史安斌;谢张天
4.追寻一代报人成就人生梦想——专访:文成县赵超构研究会会长:富晓春 [J], 富晓春;金智宽;梁楠
5.赵趋构——新闻界的一代导师 [J], 刘民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副刊也要有“新闻”——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文艺性浅析

副刊也要有“新闻”——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文艺性浅析

“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这是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曾说过的话。

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报纸副刊必须具备新闻性,这既是报纸作为一张新闻纸的要求,也是报纸副刊区别于其他杂志的本质属性。

同时,在大副刊概念确立的今天,在副刊新闻化的背后,亦不能失去它固有的文艺性特色。

因此,如何权衡报纸副刊新闻性与文艺性之间的关系以求得更快的发展,这是众多新闻工作者仍需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闻性是副刊的本质属性从副刊本身的特性出发,笔者认为,副刊的新闻性不是时效性,而是引导着整○黄伟副刊也要有“新闻”———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文艺性浅析【摘要】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报纸副刊必须具备新闻性。

同时,在大副刊概念确立的今天,在副刊新闻化的背后,亦不能失去它固有的文艺性特色。

本文探讨了如何权衡报纸副刊新闻性与文艺性之间的关系以求得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副刊新闻性文艺性性、提高传播效果。

众所周知,大规模的受众调查因成本较高,费时较多,对于媒介来说难以高频率地进行这项运作。

而“热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比如说,由来电者的身份我们可以知道热线新闻主要的读者群是哪些人;从来电数量多寡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媒介在市场上受到的关注度如何;从对某一事件来电中可以获取关于此事的多方面基本情况;而从同一类或同一问题来电的数量、频率上可以判断此事所涉及的人群大小、重要程度等等,以决定该新闻线索的处理方式。

通过受众分析,《齐鲁晚报》的新闻热线开展多种有针对性的活动,读者通过拨打热线就可报名参加,这为媒体稳固和拓展了新闻受众资源,使媒介更具亲和力与服务性。

当然,尽管《齐鲁晚报》对热线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合理、充分、到位,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然有需要继续改善的地方。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一是热线新闻要落实服务性的特点,真正使新闻报道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利益。

赵超构新闻思想在网络时代值得发展与提倡

赵超构新闻思想在网络时代值得发展与提倡

晚报 》。 1956年 ,赵超构第 一次提 人 均 指 出认 真 总 结 与 研 究 、继 承 与 完 善 了 赵 超 构 的 新 闻 思 想 。 他 提
出 了 “短 、 广 、 软 ” 的 办 报 方 针 , 发 展 赵 超 构 办 报 思 想 的 重 要 性 。 其 出 报 纸 应 “以 传 播 信 息 为 首 要 任
赵超 构 的办 报思 想 十分 丰 富 , 想 以及 无产 阶级党 报理论 的精 髓 ,
被 誉 为 “中 国 记 者 写 的 《西 行 漫 涉 及 新 闻 工 作 的 理 念 与 实 践 多 个 方 并 在此 基础 上结合 晚报创 办 的实践
记 》” 。 1946年 ,赵 超 构 参 与 创 办 面 。 他 的 办 报 理 念 与 实 践 , 对 中 经 验 ,提 出 了 一 系 列 符 合 社 会 发 展
报 》 ,均立 足于 广大市 民 ,注重 报 内容 的 丰 富性 。赵 超 构认 为 ,新 闻媒 是 报 道 内 容 贴 近 百 姓 生 活 ,表 现 形
【关键词 】赵超构;新闻思想;网络新闻
赵 超 构 是 我 国 著 名 的 新 闻 记 识 ,移 风 易 俗 , 丰 富 生 活 ” 的 1 6 和 革 命 事 业 有 了更 为 全 面 的 了 解 。
者 、报 人 。 19l0年 ,出 生 于 浙 江 温 字 办 报 方 针 , 以 及 “飞 人 寻 常 百 姓 1945年 以及 之 后 与 毛 泽 东 进 行 的多
新 闻 史
曩 8 霸嚣SEARC,!q
赵超构新 闻思想在 网络 时代值得 发展与提倡
口 潘 滢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生产方式发生 了深刻的变化 ,网络新 闻应运而生,需要与

赵超构评论写作平民化特色研究

赵超构评论写作平民化特色研究

赵超构评论写作平民化特色研究
赵超构是我国新闻史上的评论大师、杂文大家。

本文对赵超构的评论写作历程、评论代表作、平民化评论写作特色、平民化评论写作理念以及平民化评论写作特色的启迪与借鉴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依据事物内在的发展顺序,赵超构评论写作生涯可以分为论坛牛犊、论坛明星、论坛巨擘三个阶段,以《新民晚报》“未晚谈”专栏与《林放杂文选》作为评论代表作进行解读,总结认为赵超构评论写作的平民化特色具体表现为:内容上,选题视角聚焦平民关注的话题、“平民身份”立言践行社会责任;行文上,论述严谨说理透彻易于平民接受、笔带感情文风平易朴实可读性强;形式上,评论体裁多式多样满足民众需求、篇幅短小精悍契合平民阅读习惯;从理念层面出发,解读赵超构评论写作所秉持的平民思想观,分析认为个性特征与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与职业环境、精神传承与文化熏陶是影响其平民思想观形成的三方面因素。

最后,着眼于当下的报刊评论写作,本文认为赵超构平民化评论写作的成功经验在评论选题、写作技巧、言论姿态及持之以恒精神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以赵超构公开发表的评论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基本原理及理论成果,重在实例分析,以期对业界、学界研究赵超构评论写作有所裨益。

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浅谈赵超构的新闻思想

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浅谈赵超构的新闻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条 主线 始终贯穿他 的整 个新 闻事业 经 过 归纳 总 结 和 个 人 的补充 赵 超 构 的 平 民 思想 观 主要来 自五 个 方 面 其 中前 三 个 方 面与 赵 超 构 的生 活 环 境 密切 相 关 ( 一 ) 刘基 文 化 赵 超 构是 今浙江 省温州 市 文 成县人 赵 超 构 的 家 乡 也 是 刘 基 的故 里 刘 基 文化 是 温州文 化 的代表 刘 基 辅 佐朱 元 璋完 成帝 业 他 强调 立德 立功 立言 与此 同时 刘 基 为人 真诚 淡泊名利 体恤 百 姓 有一 种当权者 层 面上 的平 民 意 识 而赵 超 构 的 为 民 立言 为 民 代言 是一种 新 闻记者 层 面 上的 平 民 意 识 这与 刘 基 文 化 相通相 像 ( 二 ) 东欧 布衣 9 世纪 末 到2 温州 在 古代 被称 为 贩 越 1 0 世 纪 初 当时 的 贩 温州三 杰 是 东 布衣 文 化 的 代表 他们 受到 西 方 思 想 和 国 内 明 治维 新 思想 的影 响 不 醉 心 仕 途 而 是 以 布衣 自居 以 清 议 自持 评论 国 事 著 书立 说 赵 超 构 家族 深受这种 文 化 的影 响 赵 超 构家 族 三 代带 凛 曾祖 父 祖 父 父 亲考 取 凛 生后 一 直 以 布 衣 自居 赵 超 构 也受 到这种 文 化 的影 响 纵 观他 的 : 新 闻生涯 他执着 于 为 民 办报 为 民 立言 夏衍对他作 出评 价 他 一 生 是一 个 记 者 而不 是 新 闻官 ( 三 ) 永 嘉学 派 务实 是 温州文 化 的特 点 永 嘉学 派 便 强调 这样 一 种 务 实 的生 存 哲学 赵 超 构无 论 是 做 人 还 是办 报 都秉持 这种 务 实 的精神 他 平 实 的写 作 风格 和 内敛 朴 实 的 为人 态 度无一 不 体 现 务实精神 ( 四 ) 邹 韬奋 从景仰邹 韬 奋 的 为 文 为人进 而 喜欢他所 从 事 的职 业 赵 超 构深受 邹 韬 奋 的影 响 赵 超 构 的平 民 思 想 观 的形 成 与邹 韬 奋也有一定 的关 系 邹 韬奋 的评论 针贬 时弊 针对广大 读 者 和 当 下 的社 会 问题 ; 而 赵 超 构 的 林放 式杂 文 继 承 了 这种 特 色 满足 读 者需 求 为 民 立言 邹 韬 奋 强 调 办 报 要 在 内容 上 讲 人 民 大众 想 讲 的话 和 以 要 读 者利益 为 中心 与 读 者保持联 系 为 读 者 服务 赵 超 构 强调 报 纸 应该接 近 群众 像 白居易 的诗 一 样 让 老 太 婆也能 听得懂 感到 亲切 通 俗 在 一定 程度 上 赵 超 构继承 了 邹 韬 奋 的某 些 新 闻思想 ( 五 ) 陈 铭德 邓 季 惺 夫妇 陈 铭 德 邓 季惺 夫 妇 是 《 新 民 报 》 的 创办 人 赵 超 构 曾 在 《新 民 报 》 担任 编辑 必 定 会 受 到 《 新 民 报 》 办 报 思想 和 陈邓 夫 妇 的影 响 陈 邓 夫 妇 具 有一种 自 由主 义 的 民 众 的 : 实践 的文 化人 品 格 陈铭 德 强调 《新 民 报 》 的 创 刊 目 的 是 以 超 党 派 立 场 以 舆论 力 量 监督 当权 党 和 政 府 向 民 有 民 治 民 享 的 道路 上 走 我们 愿 意 站 在 国 民 的 立场 上 忠 于 民 忠 于 国 但 坚 决 不 效 忠 任 何政 治集 团 赵 超 构 十 分赞 同 这 样 的思 想

赵超构“小言论”中平民立场初探

赵超构“小言论”中平民立场初探

赵超构“小言论”中平民立场初探作者:于陆,黄晓钟来源:《今传媒》2013年第11期摘要:赵超构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人。

除了在办报方面的巨大贡献以外,赵超构在自己富有特色的“小言论”式的新闻评论也是其新闻生涯中重要的一笔。

本文以赵超构在成都《新民报》开设的“未晚谭”栏目为例,对其“小言论”所体现出的平民立场进行了考察、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赵超构;小言论;平民立场;未晚谭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1-0056-03一、引言赵超构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除了是一位出色的记者,赵超构亦是一位出色的评论家、杂文家,为各种报刊撰写了大量的时评、杂文和随笔。

他以“林放”为笔名,写出了极富个人特色的“林放式杂文”。

目前学界对于赵超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办报思想上,对于赵超构的新闻评论,尤其是早期的新闻评论涉及较少。

赵超构自己评价他的早期言论时提到,“严格说起来,算不得杂文,只能说小言论”[1]。

所谓“小言论”,是一种类似于新闻评论与生活随笔的结合体,一般很短,大部分二三百字,力图达到“在三言五语中,闪电式地表现自己的观感”,希望让读者感受到“某件非常为人忽略的事情,存在着什么意义”[2],在写作方式上注重以小见大“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大处着眼,就是从全局看,从社会效果看;小处着手,就是把一些小事提上去,以小见大”[3],浅显易懂却不失深度,语出平常但又饱含道理。

这种言论风格的形成,据赵超构自己说是受了邹韬奋的影响,“学着走韬奋的路子[4]”。

成都《新民报》“未晚谭”栏目就是赵超构“小言论”的代表。

成都《新民报》是著名报纸《新民报》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分支之一,“未晚谭”栏目位于其副刊《出师表》的头条位置,该栏目是赵超构在抗战时期主要的言论阵地,从1943年6月18日成都《新民报》创刊开始,他一直为这个栏目撰稿,直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

赵超构在《新民报》的评论,内容多以对现实生活中不合理、不公正现象的批判来讽刺、揭露国民性丑陋的一面、鼓吹民主自由为主。

赵超构为民办报

赵超构为民办报

2006年第16届中国新闻奖首次把网络新闻作品纳入了评选范围, 奖项共分三类:①网络新闻评论;②网络新闻专题;③网络新闻专 栏
Page 3
网络新闻,英文叫做Online Journailism,这是新闻传播中的 一个新概念。关于网络新闻的含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 义。杜骏飞认为,“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 息,传送者通过Internet发布或再发布,而任何接受者通过 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见杜骏飞 著《网络新闻学》) 还有人认为,网络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新闻指 的是互联网上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的各 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而狭义的网络新闻则专指互联网上的 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发布的新闻信息、其他 网站设立的新闻中心或新闻版块发布的新闻信息、国家有关部 门设立的专门网站所发布的新闻信息、个人主页和站点所发布 的新闻信息等等(参见宋玲《我国互联网媒)网络用户的基本特征 1、文化水准高 2、学生比例大 3、青年人数多 (四)网络用户的新闻需求 纵向比较的对象是人民网2002年8月1日至14日的“新闻排行榜”。 对照分析两周的“新闻排行榜”,可以看到该网站每天点击 率排名 前10位的新闻,至少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反映热点事件,二是涉 及大众利益,三是反映案件或灾祸 新闻价值理论告诉我们,受众选择新闻是依据其新闻价值的大小,新 闻价值的大小决定了受众的多少。新闻价值由重要性、显著性、新鲜 性、时效性和接近性诸要素构成,这些要素越齐全、越有强度,新闻 的价值就越大,吸引受众也就越多。
(3)网络新闻打破传统线形的、单一的新闻传播模式,利用 超文本、多媒体结构多层面、多形式地进行报道,是去中心 化的非线性传播方式

浅论赵超构的新闻思想

浅论赵超构的新闻思想

浅论赵超构的新闻思想
陈念云
【期刊名称】《新闻记者》
【年(卷),期】1993(0)11
【摘要】新民晚报社的老社长赵超构同志逝世已近两年。

他的逝世是上海以至全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

但他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一是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林放式杂文”,如椽巨笔,犀利隽永,篇篇是警世华章;一是留下了丰富而全面的办报思想,特别是办好社会主义晚报的思想和经验。

新民晚报社已经把他有关的文章、讲话汇编成《我们应当怎样办晚报》一书发行,引起了全国晚报界的重视和研究。

【总页数】3页(P10-12)
【关键词】赵超构;新闻思想;全国新闻界;办报思想;新民晚报;宣传政策;新闻事业;报道面;社会新闻;新民报
【作者】陈念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4.2
【相关文献】
1.自由报业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赵超构早期新闻思想略谈 [J], 刘鹏
2.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浅谈赵超构的新闻思想 [J], 苏清华
3.赵超构新闻思想在网络时代值得发展与提倡 [J], 潘滢
4.浅论黄远生的新闻写作思想 [J], 张楠;
5.浅论赵超构的新闻思想 [J], 陈念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赵超构的办报思想

学习赵超构的办报思想

学习赵超构的办报思想
王澄
【期刊名称】《新闻知识》
【年(卷),期】1994(000)007
【摘要】赵超构是全国知名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

他以评论和杂文特长,赢得读者赞誉,被誉为“名噪文坛的杂文巨擘”。

夏衍同志说:赵超构是继承鲁迅杂文光辉传统的一员宿将, 赵超构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学经济,1935年毕业,到南京《朝报》做编辑工作。

在《朝报》工作三年,1938年又到重庆《新民报》当主笔。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办晚报,先后担任过主笔、记者、总编辑、社长之职,是我国新闻界最早办晚报的老前辈。

早年在《新民报》副刊写短论,就用“沙”的笔名。

解放后是上海《新民晚报》社社长。

这家报纸有个“未晚谈”专栏,专登林放(赵超构的笔名)写的短小犀利,笔锋峭枝。

别具一格的杂文,深受读者欢迎和好评。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王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
【相关文献】
1.办报是党的一种重要工作方式——毛泽东新闻宣传思想学习札记 [J], 李莉;杜成会
2.试析赵超构办报思想对《新民晚报》的影响 [J], 朱秀凌
3.新形势下通讯员队伍建设思考——学习毛泽东同志依靠群众办报思想的体会 [J], 曹舜奇;
4.学习赵超构老师办报思想札记 [J], 苏应奎
5.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优势与影响──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办报思想 [J], 严建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新闻思想性初探

社会新闻思想性初探

社会新闻思想性初探
盛修济
【期刊名称】《传媒观察》
【年(卷),期】1992()4
【摘要】新闻应当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但不可缺少一个灵魂——思想性,我在1988年12期的本刊上发表过《社会新闻要有选择》的短文,谈及这方面的问题,但没有展开。

现在,我想就“社会新闻的思想性”作一点探讨。

社会新闻的思想性如何体现?
【总页数】3页(P31-33)
【关键词】社会新闻;教育新闻;《新民晚报》;细节描写;长篇通讯;社会现实生活;品德行为;赵超构;反面典型;道德风尚
【作者】盛修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2
【相关文献】
1.社会新闻的思想性探究 [J], 刘杰
2.社会新闻的思想性探究 [J], 刘杰;
3.思想性——社会新闻的灵魂 [J], 魏东
4.增强社会新闻摄影的思想性 [J], 王天柱
5.增强社会新闻摄影的思想性 [J], 王天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赵超构老师办报思想札记

学习赵超构老师办报思想札记

学习赵超构老师办报思想札记
苏应奎
【期刊名称】《新闻记者》
【年(卷),期】1994(0)8
【摘要】近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赵超老(林放)办报思想,很受教育,随手做过一些札记,现从中选出数则,公诸同好以求一哂。

同时也为悼念赵超老逝世两周年。

活鱼赵超老一贯主张报纸的新闻和言论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群众生活深处抓第一手材料。

他说:“首先要新闻活泼,素材来自生活深处,有如刚刚从河下带出来的鱼虾,到手里还是蹦蹦跳跳。

” 这“深处”两字足堪回味。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活鱼大鱼一般都在河下,在河面上只能抓些小杂鱼(虽活而不大)或者死了的浮鱼、臭鱼。

要抓活鱼大鱼,一要下决心深到河底,不怕寒冷不怕呛水;二要练就抓活鱼的本领,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总页数】2页(P14-15)
【关键词】办报思想;赵超构;新闻写作;公诸同好;思想内容;会议新闻报道;名记者;全面发展;表达形式;程式化
【作者】苏应奎
【作者单位】新民晚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办报是党的一种重要工作方式——毛泽东新闻宣传思想学习札记 [J], 李莉;杜成会
2.试析赵超构办报思想对《新民晚报》的影响 [J], 朱秀凌
3.学习赵超构的办报思想 [J], 王澄
4.办好社会主义晚报之路——谈谈赵超构同志的办报思想 [J], 丁法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超构新闻思想研究
一种思想的诞生往往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时代、家庭背景、受教育经历及文化追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赵超构的新闻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文风和读者意识,与其“三代带廪”的书香门第家庭、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及“言论报国”的新闻理想息息相关。

1934年赵超构进入报界之后,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

他成功主持了新中国的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被人誉为社会主义晚报事业的奠基者。

由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新闻思想。

赵超构认为,报刊编辑理念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发挥特点”。

他充分重视报纸的指导性、真实性、战斗性与群众性,以“求人民报纸之同’’;提出晚报“补充说”理论,打破“读者分工论’’,明确晚报在移风易俗上的独特任务,贯彻党性与人民性原则相结合的编辑方针,以“立晚报之异’’。

同时,从晚报的时间性、文娱性、社会性等三大特点出发,他提出了“时间性是晚报的生命”、“副刊新闻化,新闻副刊化”、“引而不发,跃如也”、“短广软”等思想主张。

赵超构具有鲜明的平民立场,曾倡导“为百姓分忧,与百姓同乐”的新闻实践原则;坚持“无党派’’的新闻立场,敢说真话,保持人格独立;倡导新闻自由观;塑造无畏敢言、“以牛为师”的新闻职业道德。

赵超构的新闻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晚报事业的基础,而且对《新民晚报》等市民报(晚报、都市报)的创办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他敢于革新的精神也激励着报界同仁不断开拓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