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构新闻思想研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超构新闻思想研究

一种思想的诞生往往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时代、家庭背景、受教育经历及文化追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赵超构的新闻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文风和读者意识,与其“三代带廪”的书香门第家庭、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及“言论报国”的新闻理想息息相关。

1934年赵超构进入报界之后,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他成功主持了新中国的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被人誉为社会主义晚报事业的奠基者。

由此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新闻思想。赵超构认为,报刊编辑理念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发挥特点”。

他充分重视报纸的指导性、真实性、战斗性与群众性,以“求人民报纸之同’’;提出晚报“补充说”理论,打破“读者分工论’’,明确晚报在移风易俗上的独特任务,贯彻党性与人民性原则相结合的编辑方针,以“立晚报之异’’。同时,从晚报的时间性、文娱性、社会性等三大特点出发,他提出了“时间性是晚报的生命”、“副刊新闻化,新闻副刊化”、“引而不发,跃如也”、“短广软”等思想主张。

赵超构具有鲜明的平民立场,曾倡导“为百姓分忧,与百姓同乐”的新闻实践原则;坚持“无党派’’的新闻立场,敢说真话,保持人格独立;倡导新闻自由观;塑造无畏敢言、“以牛为师”的新闻职业道德。赵超构的新闻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晚报事业的基础,而且对《新民晚报》等市民报(晚报、都市报)的创办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他敢于革新的精神也激励着报界同仁不断开拓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