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痘和山羊痘
绵羊痘和山羊痘的防治
![绵羊痘和山羊痘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3bd883f0b4c2e3f572763ae.png)
潜 伏期平 均 为 6 8天 。  ̄ 典 型羊 痘 。 病 羊 病初 体 温升 高 ,达 4 c~ 2 , 1=4 ℃ I 呼 吸 困难 ,结 膜 潮 红 肿胀 ,流 浓 性鼻 液 。经 l 天 进 入 发痘 期 ,痘 疹 多 见 于 无 毛 部 或 被 毛 稀 少 部 位 , 如 眼 睑 、嘴唇 、鼻 部 、腋 下 、尾 根 以及 公 羊 阴 鞘 、 母 羊 阴唇等处 ,先 呈红 斑 ,1 2天 后形成 丘疹 ,突 出 ~ 皮肤 表 面 ,此 时 体 温 略有 下 降 ,经 2 3天 ,由于 白 — 细 胞 集 聚 ,水 疱 变 为 脓 疱 ,体 温 再 度 上 升 ,持 续 2 3天 。在发 痘过 程 中 ,如无 其他 病菌继 发感 染 ,脓  ̄ 疱 破 溃 后 干燥 形 成 痂 皮 ,即 为结 痂期 ,痂 皮 脱 落 后
中图 分 类 号 :¥ 5 . 882 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 43 2 1 )8 0 5 — 2 6 3 8 O (0 2 0 — 0 4 0
1 病 原学 和流 行病 学
枯 草 和饲 养管 理 不 良等 因 素 ,可 促 进发 病 并 加 重 病
情。 2 临床 症状
扁 平 或半 球 形 的 结节 ,特 别 是 肺 的病 变 与 腺 瘤 很 相
61 用 1 .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清 洗 患 处 ,软 化 后 除 去 坏
死组 织 ,涂 抹硼 酸软 膏 ,每 天 2次 。静脉 注 射 5 %葡
萄 糖 溶 液 2 0毫 升 、青 霉 素 4 0万单 位 、安 乃 近 注 5 0
6 治 疗
特 征性 病 变 是 在 咽喉 、气 管 、肺 和 第 四 胃等 部
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羊痘的诊断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eb377a0252d380eb62946d68.png)
2 流行病 学
锰 酸钾 溶 液 冲洗 患病 处 ,然 后 涂 抹甘 油 、紫 药水 ,疗效 较 好 。 同 染 病 初 期 ,个 别 羊 只 发 现 痘 诊 ,随 后 会 逐 渐 蔓 延 到 整 个 羊 时 ,为 了避 免羔 羊 、细 毛羊继 发感 染 ,可 以选择 肌 肉注射 8 0~1 6 0
升高 ̄ J ' 4 1 ℃~ 4 2  ̄ C,食 欲 减少 ,精 神 不 振 ,结 膜潮 红 ,从 鼻 孔流 不 要从 疫 区 引进 羊 只 。一旦 在 养殖 羊 群 中发 现有 羊 痘 出现 ,要 及 出强 性或 脓 性鼻 漏 ,呼 吸和 脉搏 增 快 。经 1 ~4 d 后 开始 发 痘 。痘 时 封锁 疫 区 ,并 及 时进 行 隔离 消毒 。最后 ,组织 开 展疫 苗 防疫 工 疹 大 多 发 生 于皮 肤 无 毛或 少 毛 部 分 ,如 眼 的周 围 、唇 、鼻 翼 、 作 ,对于 这种 疾 病 的预 防 工作 开展 是 大 有裨 益 。可 以将 羊 痘 鸡胚 颊 、四肢 和尾 的 内面 、 阴唇 、乳 房 、阴囊 及 包 皮上 。山羊 大 多发 化 弱 毒疫 苗 加入 2 5 倍 生理 盐水 进 行 稀释 、摇匀 ,然后 选 择0 . 5 m l / 生 在 乳房 皮 肤 表面 ,随后 丘疹 逐渐 增 大 ,变 成 灰 白色 水 疱 , 内含 只进行 皮下 注射 ,6 d 后可 产 生免疫 力 ,免 疫效果 为 1 年。 清 亮 的浆 液 。此 时病 羊 体 温下 降 。 由 于 白 细胞 破 裂 或 内容 物 干 参 考 文 献 涸 ,形 成棕 色痂 后痊 愈 。 [ 1 ] 王 晓霞 ,郑 亚东 ,骆学农 ,等 . 羊痘病毒及其疫苗研 究进展 中
3 临床 症 状
体 魄 ,抵御 各 种 疾病 的侵 蚀 。 同时 ,秋季 要抓 好 秋 膘育 肥 工作 , 羊痘 潜 伏期 为 2 —1 2 d ,平 均6~ 8 d 。发痘 前 ,可 见病 羊体 温 冬季 做 好 防寒 过 冬工 作 。其 次 ,在 羊 群繁 育 工作 的 开展 中 ,尽 量
治疗羊痘特效药——羊痘特效一针灵.doc
![治疗羊痘特效药——羊痘特效一针灵.doc](https://img.taocdn.com/s3/m/88a3db6b52d380eb63946d47.png)
治疗羊痘特效药——羊痘特效一针灵概述:羊痘(Qrf)是羊感染一种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发生羊痘。
本症是羊痘病毒所致。
这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此病毒主要是侵犯羊,人是由于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
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
最初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
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水泡液和痂块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
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
人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
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
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潜伏期5~6天,初起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
在24~48小时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
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
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
皮疹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
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
防治方法(1)平时做好羊的饲养管理,圈要经常打扫,保持干燥清洁,抓好秋膘。
冬春季节要适当补饲做好防寒过冬工作。
(2)在羊痘常发地区,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尾内或股内皮下注射0.5毫升,山羊皮下注射2毫升。
(3)当发生羊痘时,立即将病羊隔离,羊圈及管理用具等进行消毒。
对尚未发病羊群,用羊痘鸡胚化弱毒苗进行紧急注射。
(4)对病羊要加强饲养管理。
用香港龙达的羊痘特效一针灵配合地米(孕畜除外),另一边分点注射头孢,连用两天;同时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黏膜,治愈率高达98%。
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 - 养羊技术
![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 - 养羊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d99b7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d.png)
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养羊技术绵羊痘也叫做绵羊天花,是感染绵羊痘病毒所致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尤其是羔羊死亡率可达100%,妊娠母羊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检疫人员在屠宰检疫时必须按照宰前、宰后检疫程序操作,方可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和发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绵羊痘的防治技术及处理方法。
1、宰前检疫群体检疫。
根据羊群的产地、种类以及入场时间来分批分圈,然后进行检查。
首先对羊群进行静态检查,即检疫员进入到圈舍内,在不会影响羊群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如立卧姿势、反刍、呼吸以及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等状态,并观察看是否存在流涎、气喘、咳嗽等症状。
接着要对羊群进行动态检查,即在轰赶圈内羊群或者卸载后驱赶到饲养圈内的过程中,对机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走动困难、步态不稳等情况。
最后是对羊群进行状态检查,即在采食过程中,观察是否存在吞咽困难、贪饮、少食或者停食等症状,还要观察粪尿颜色、气味、形态存在异常。
个体检疫。
通过群体检疫将弱羊以及疑似病羊隔离,然后逐只进行个体检疫。
主要采取视诊、触诊以及听诊等方式,如有需要还可采取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查。
检查被毛、皮肤,观察被毛是否光滑、平顺或者杂乱不整、发生脱落等,皮肤是否存在红肿、瘢痕、溃烂等。
检查五官,即观察眼和结膜是否存在潮红、苍白、黄疸、发绀、肿胀、溃疡、出血以及结节等症状;鼻镜湿润、光滑与否,鼻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分泌物,鼻黏膜是否发生肿胀、破溃;口腔是否散发异味,口腔以及舌黏膜是否发生肿胀、破溃等。
疫病症状。
发病初期,羊群中只有少数羊出现发病,接着快速蔓延至全群。
病羊的主要特征是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大约41℃,脉搏、呼吸加快,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者完全废绝,往往呈俯卧状。
眼结膜肿胀、潮红,有黏性鼻液从鼻孑L流出,症状较严重时会在眼角处堆积有乳白色的脓样分泌物,羞明流泪,角膜变得混浊,视力下降,有浆液性、黏液性和脓性鼻液流出,部分甚至在唇部也出现水泡,严重时唇上的水泡会发生溃烂,出现上述症状经过1一4天就会在机体少毛或者无毛处开始出现圆形的红色斑点,如上下唇、眼睑、鼻孔、胸腹部、尾根部、外阴部、乳房以及周围等;部分已经形成如同黄豆或者蚕豆大小的丘疹,用手指按压褪色,且触感较硬。
绵羊痘山羊痘防治技术规范
![绵羊痘山羊痘防治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da763605acfa1c7ab00cc0d.png)
绵羊痘/山羊痘防治技术规范绵羊痘(Sheep pox)和山羊痘(Goat pox)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绵羊痘和山羊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绵羊痘和山羊痘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从事羊的饲养、经营及其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诊断。
2.1 流行特点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
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使山羊发病。
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它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该病一旦传播到无本病地区,易造成流行。
2.2 临床症状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为21 天。
2.2.1 典型病例:病羊体温升至40℃以上,2~5天后在皮肤上可见明显的局灶性充血斑点,随后在腹股沟、腋下和会阴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结节、水泡,严重的可形成脓胞。
欧洲某些品种的绵羊在皮肤出现病变前可发生急性死亡;某些品种的山羊可见大面积出血性痘疹和大面积丘疹,可引起死亡。
2.2.2 非典型病例:一过型羊痘仅表现轻微症状,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痘疹,呈良性经过。
2.3 病理学诊断2.3.1 剖检变化:咽喉、气管、肺、胃等部位有特征性痘疹,严重的可形成溃疡和出血性炎症。
2.3.2 组织学变化:真皮充血,浆液性水肿和细胞浸润。
羊痘的流行特点 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 - 养羊技术
![羊痘的流行特点 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 - 养羊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3ce75c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0.png)
羊痘的流行特点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养羊技术羊痘是羊感染一种病毒后,皮肤上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也发生羊痘。
羊痘是畜禽痘病中症状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羊痘病毒而导致。
主要特征是在病羊少毛或者无毛的皮肤以及黏膜上形成特征性的痘疹。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痘的流行特点羊痘的临床症状和防控。
1、流行特点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冬末春初季节发病率较高。
开始是通常只有少数羊发病,然后逐渐扩散至全群。
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羊、恢复期的病羊以及病死羊尸体,尤其是处于痘疹成熟期、结痂期和以及脱痂期具有更强的传染力。
病羊可经由痘疹渗出液、脓汁、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的痘痂以及上皮细胞排出病毒,并不断传播。
病毒不仅能够经由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也能够经由皮肤和黏膜损伤侵入机体。
羊场引进了体表带病毒或者处于潜伏期的羊,或者与带毒或者发病的羊混群放牧,或者之前发生该病后没有完全将病原杀灭就再次引进下批不具有免疫力的羊等,都会导致羊群突然出现发病。
所有接触病羊及其污染物的器具、土壤、垫草、饲料、饮水、栅栏、车辆、人,排出的粪便、皮毛产品以及体外寄生虫等,都可作为该病的传染媒介。
一般来说,羔羊最容易感染该病,且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
2、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情况下,该病具有大约1周的潜伏期,有时能够达到2周。
病程初期只有少数羊出现发病,之后扩散至全群。
病羊典型症状是初期体温急剧升高,且达到42℃时持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黏膜潮红,早期流出清液,后期流出脓液,呼吸急促,脉搏加速,持续寒颤。
发病经过4天,先是形成痘疹,之后出现红斑,再经过1~2天会形成丘疹,在皮肤表面突出,后期逐渐扩大,呈淡红色,并形成隆起的球状结节。
再经过2~3天,随着内容物的持续增加,结节会形成水疱。
病程后期,会呈脐状,中间存在凹陷。
在发生以上变化的过程中,病羊体温有所降低,水疱发生化脓。
如果病羊没有出现并发感染,几天内脓疱就会干瘪,最终变成痂块后脱落,形成灰褐色的瘢痕,并逐渐康复,病程一般可持续2~3周左右。
养殖技术-绵羊痘/山羊痘知识问答
![养殖技术-绵羊痘/山羊痘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d2abd0c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d.png)
养殖技术-绵羊痘/山羊痘知识问答1、什么是绵羊痘/山羊痘?流行特点是什么?绵羊痘和山羊痘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本病潜伏期为21天。
该病一旦传入无本病地区,易造成流行。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
饲养和管理人员,以及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发病,山羊痘只能使山羊发病。
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羔羊较成年羊易感,细毛羊较其他品种的羊易感,粗毛羊和土种羊有一定的抵抗力。
2、本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典型病例:病羊体温升至40℃以上,2~5天后在皮肤上可见明显的局灶心性充血斑点,随后在腹股沟、腋下和会阴等部位,甚至全身,出现红斑、丘疹、结节、水泡,严重的可形成脓包。
某些品种的山羊可见大面积出血性痘疹和大面积丘疹,可引起死亡。
非典型病例:一过性羊痘仅表现轻微症状,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痘疹,呈良性经过。
3、怎么预防?以免疫为主,采取“扑杀与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每年可用羊痘苗进行免疫。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羊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档案。
对疫点内的病羊及同群羊彻底扑杀,无害化处理。
4、发现本病怎么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病羊,都应当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照国家动物疫情处置规程进行处置。
绵羊痘山羊痘及其防控
![绵羊痘山羊痘及其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cd81193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a.png)
绵羊痘山羊痘及其防控绵羊痘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山羊痘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引起的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绵羊痘/山羊痘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绵羊痘/山羊痘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流行特点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且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
饲养、管理人员、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用具、皮毛产品以及体外寄生虫等均可能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绵羊痘病毒只能引起绵羊发病,山羊痘病毒只能引起山羊发病。
本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的特点,不同品种、性别及年龄的羊均可感染本病。
相对于成年羊,羔羊较易感本病,细毛羊较其他品种的羊易感,但粗毛羊和土种羊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本病可在一年四季内发生,我国多发于冬春季节。
该病一旦传播到无本病地区,易造成流行。
2.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6~8天。
(1)典型症状:病羊体温会升至40℃以上,2~5天后在病羊的皮肤上可见明显的局灶性充血斑点,之后会相继在腹股沟、腋下以及会阴等部位出现,甚至遍及病羊全身。
欧洲某些品种的绵羊在皮肤出现病变前可发生急性死亡;某些品种的山羊可见大面积出血性痘疹和大面积丘疹,可引起死亡。
(2)非典型症状:病羊仅表现为轻微症状,不出现或仅出现少量痘疹,呈良性经过。
3.病理学诊断(1)剖检变化:咽喉、气管、肺、胃等部位有特征性痘疹,严重的可形成溃疡和出血性炎症。
(2)组织学变化:真皮充血,浆液性水肿和细胞浸润。
炎性细胞增多,主要是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表皮的棘细胞肿大、变性,细胞质空泡化。
4.实验室诊断(1)病原学诊断: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必须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
(2)电镜检查和包涵体检查,参见标准《绵羊痘和山羊痘诊断技术》(NY/T576—2015)。
(3)血清学诊断。
(4)中和试验,参见标准《绵羊痘和山羊痘诊断技术》(NY/T576—2015)。
羊痘(羊天花)
![羊痘(羊天花)](https://img.taocdn.com/s3/m/432dc63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d.png)
羊痘(羊天花)羊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分布很广,群众称之为“羊天花”或“羊出花”。
本病在绵羊及山羊都可发生,也能传染给人。
其特征是有一定的病程,通常都是由丘疹到水泡,再到脓疱,最后结痂。
绵羊易感性比山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很严重。
除了死亡损失比山羊高以外,还由于病后恢复期较长,影响到营养不良,使羊毛的品质变劣;怀孕病羊常常流产;羔羊的抵抗力较弱,死亡率更大,故应加强防制,彻底扑灭。
【病 原】病原在绵羊为绵羊痘病毒(sheep pox virus),山羊为山羊痘病毒(goat poxvirus),不能相互传染。
病毒的抵抗力很高,3%硼酸、2%水杨酸钠、2%硫酸锌及10%漂白粉都不能将其杀死。
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为3%石炭酸、2%福尔马林、2%火碱热溶液、30%热草木灰水或20%石灰水。
【病的传染】羊痘可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但以春秋两季比较多发,传播很快。
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是病羊,病羊呼吸道的分泌物、痘疹渗出液、脓汁、痘痂及脱落的上皮内都含有病毒,病期的任何阶段都有传染性。
当健羊和病羊直接或间接接触时,很容易受到传染。
病的天然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表皮。
受到污染的饲料、饮水、羊毛、羊皮、草场、初愈的羊以及接触的人畜等,都能成为传播的媒介。
但病愈的羊能获得终身免疫。
【症 状】潜伏期一般为6~8d,但可短至2~3d,天冷时可以长达15~20d。
在临床表现上绵羊和山羊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
绵羊痘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脉搏及呼吸加快,间有寒战。
手压脊柱时,有严重的疼痛表现,尤以腰部最甚。
眼结膜及鼻黏膜充血,轻度发炎。
此时称为疾病的前驱期,约持续l~2d。
下一期的特征为在无毛区或少毛区(如头部、眼周围、鼻翼、口唇、口角、四肢的内侧、乳房区及胸腹部)发生红色圆形斑点,在斑点上很快形成结节,呈圆锥形(丘疹)。
数日之后,丘疹内部逐渐充满浆液性的内容物变成水泡。
水泡通常扁平,中间凹下,其内容物经过2~3d变为脓性(由于化脓菌的侵入),即由水泡期转为脓疱期(此期体温重新升高)。
痘病毒科有两个亚科
![痘病毒科有两个亚科](https://img.taocdn.com/s3/m/cabbe7e3580216fc710afd16.png)
本病主要流行于冬末春初。
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6 ~ 8天。病羊体温升高到 41 ~ 42℃ ,有浆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 孔流出。
病毒粒子呈砖形或卵圆形,大小约为300~ 450×170 ~ 260nm。有含类脂质和管状或球状 蛋白质结构的外膜,包着1个或2个侧体(Lateral bodies)和1个双股DNA的核芯。在受侵害的细 胞内繁殖时,于胞浆内形成包涵体,该包涵体直 径比细胞核还大。在包涵体内有许多更小的颗粒, 在普通显微镜下即可见到,这些小的颗粒称为原 生小体或原质小体。
鸡胚接种:以皮肤或白喉病灶的悬浮液接种 于9 ~ 12日龄SPF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接种 5 ~ 7天后检查痘斑。
防制
鸡痘病毒可以通过翼翅刺种方法 接种于4周龄的鸡或产蛋前1 ~ 2月的 育成母鸡,该疫苗不适合于正在产蛋 的鸡群。
预防接种
在秋、冬季多发病地区,常在春夏季进 行。 预防接种常在三种情况下进行: 1. 往年发过病的禽场或圈舍。 2. 如果头年发生痘病而采用鸽疫苗进行过
山羊痘病毒属内有绵羊痘、山羊痘和疙瘩皮 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在兔痘病毒属中有粘液瘤病毒以及兔、野兔 和松鼠的纤维瘤病毒。
猪痘病毒属包括猪瘟。 副痘病毒属包括绵羊触染性脓疱性皮炎 (orf)。
痘病毒含5 ~ 7.5%双链DNA,分子 量为160×106。其砖形或卵圆形粒子, 具有排列不整齐的丝状亚单位的双层膜, 圆筒形亚单位的双层膜组成并含有DNA 的内体(芯髓)。某些痘病毒对乙醚有 抵抗力。病毒的复制发生在细胞质内, 主要在上皮细胞中。
绵羊痘和山羊痘病的防治
![绵羊痘和山羊痘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e7dc714fad6195f312ba691.png)
起 到一定 的效果 。中药采用 平 喘止 咳的一些 药物 如 : 双花、 连翘 、 板蓝 根 、 草 、 仁 、 皮 等 中 草药 配 合 甘 杏 陈
应 用有一 定效 果 。① 慢 呼散 , 加冷 水煎 汁 半小 时后 ,
加入 冷开水 2  ̄ 5千克作 饮 水 , 02 连服 5 7天 。 同时 ,  ̄
每2 5千 克饲料 或 5 0千克 水 中再 加入 盐 酸吗 啉胍 原 粉5 0克 , 效果 更佳 。② 每克 强力 霉 素原 粉 加水 1 ̄ 0
克 。 保 持 适 宜 湿 度 ,第 l周 7 % , — 5 2 4周 龄 6 %~ 0
绵 羊 痘 和 山 羊 痘 病 的 防 治
恰 克 依 扎 提 ・ 孜 木 汗 纳
( 里 县 兽 医站 , 里 托 托 840 ) 3 5 0
2 %- 0 。 0 5%
二 、 治 措 施 防
1 治 疗 .
羊 痘 是 病 毒 引 起 的 一种 热 性 接 触 性 传 染 病 ,其 特 征 为 全 身皮 肤 及 粘 膜 上 皮 形成 丘疹 和斑 块 状 痘 疹 。
直存 有 争议 , 由于 使 用上 较 方 便 , 节 省资 金 , 但 并
2 治 疗 .
故应 用者也 较多 。 对 传染 性 支气 管 炎 目前 尚无 有 效 治疗 方 法 , 人
们 常用 中西 医结合对 症疗 法 。 由于实 际生 产 中鸡 群
常并 发细 菌性疾 病 ,故采 用一 些抗 菌 药物 有 时显 得
疗效 。
眼 内的丘 疹 常 致 角膜 炎 , 冠有 带状 丘 疹 , 疼 痛 导 致 跛 蹄 因 行 ,妊 娠母 羊 造 成 流 产 ,如 有 并 发 症 可 引 起 呼 吸 道 炎 症 及 肺 炎、 胃肠 炎 、 节 炎 等 炎症 。有 的 恶 性 病 羊 死 亡 , 死 率 可 达 关 病
山羊痘疫苗和绵羊痘疫苗是同种疫苗吗?养羊必做的疫苗有哪些?
![山羊痘疫苗和绵羊痘疫苗是同种疫苗吗?养羊必做的疫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a6837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2.png)
山羊痘疫苗和绵羊痘疫苗是同种疫苗吗?山羊痘活疫苗是用山羊痘病毒(弱毒株)接种于绵羊睾丸细胞培养,收获病毒培养物,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用于预防山羊痘及绵羊痘。
2~8℃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零下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4个月。
可用于不同品系和不同年龄的山羊及绵羊,也可用于孕羊。
绵羊痘疫苗是用绵羊痘鸡胚化弱毒接种于绵羊,采集含毒组织,或接种于易感细胞,收获细胞培养物,加适宜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
用于预防绵羊痘,也可预防山羊痘。
可见,二者生产所用毒株来源不同、生产工艺不同,但是二者都是预防羊痘的,可以相互使用。
但在防疫时,建议尽量做到山羊用山羊痘疫苗,绵羊用绵羊痘疫苗。
羊应做的疫苗有哪些?养羊必做的五种疫苗,看完很有用给羊注射疫苗是预防多种疾病的最主要手段,特别是在一些疾病的多发地区,只有给羊做好疫苗,确保羊体内有充足的抗体,才能降低养殖场的养殖风险。
那么给羊必做的疫苗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三联四防疫苗羊三联四防疫苗是养羊过程中必做的疫苗,这种疫苗的免疫保护期为12个月,有的养殖户会一年做一次,但在疾病多发区,养殖户会选择一年做两次疫苗。
而这种疫苗主要预防的疾病是羊梭菌性疾病,也就是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以及羔羊痢疾,对于羊来说都十分重要。
另外,我们平时还可以在羊舍内使用:非克太保,给羊圈消毒,其主要成分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对于杀灭圈舍内的多种细菌或病菌都有不错的效果。
2、羊痘活疫苗羊痘活疫苗主要预防羊痘,包括了山羊痘和绵羊痘,这类疫苗一般一年免疫一次就可以了,免疫时间选在春季或秋季。
另外,由于羊痘不仅会长在羊体表,还会长在羊的内脏器官上,导致羊出现高热、败血症等病症,所以养殖户一定不能轻视羊痘活疫苗。
我们平时还可以给羊使用:多维太保,补充多种维生素,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3、口蹄疫疫苗口蹄疫疫苗也是养羊中必做的疫苗之一,患上口蹄疫的羊,会出现高热、烂嘴、烂蹄等诸多症状,并且传染性强,所以做好口蹄疫疫苗十分重要,这类疫苗一年免疫两次就可以,一般也是选在春、秋季节。
山羊痘症状
![山羊痘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e9e18043e518964bcf847c17.png)
山羊痘症状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传染性病毒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
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
但山羊痘发病比绵羊痘发病较缓慢。
流行特点: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
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
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
水疱液和痴块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
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部膜侵入机体。
人、饲管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
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也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倩。
症状:潜伏期为2一12天,平均6—8天。
发痘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一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强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
经1—4天后开始发痘。
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
山羊大多发生在乳房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疮,内含清亮的浆液。
此时病羊体温下降。
由于白细胞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颁后痊愈。
在羊痘流行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病羊呈现非典型病程经过,如在形成丘疹后,不再出现其他各期变化;有的病羊病程经过很严重,痘疹密集,互相融合连成一片,由于化脓茵侵入,皮肤发生坏死,全身病状严重;甚至有的病羊,在痘疹聚集的部位或呼吸道和消化道发生出血。
这些重剧病例多死亡。
一般典型病程需3—4周,冬季较春季为长。
专家治病:预防:❶加强羊的饲养管理,羊圈要保持干燥清洁,抓好秋膘,做好肪寒过冬工作。
❷平时注意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发生疫倩时及时封锁,闲离消毒。
定期注射疫苗,将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用生理盐水25倍稀释,摇匀,不论羊大小,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后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治疗:对病羊的皮肤病变应酌情进行对症治疗,如用0.1%高锰酸钾洗患处后,涂碘甘油、紫药水。
绵羊痘和山羊痘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绵羊痘和山羊痘的诊断和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6aa4f7a98271fe900ef905.png)
绵羊痘是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绵羊痘病毒引起,以皮肤、黏膜和内脏发生痘疹为特征;山羊痘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主要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
本文从病原、流行、症状、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对以上二病进行了阐述。
1绵羊痘病原和流行特点:绵羊痘病毒为DNA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皮肤和黏膜上的丘疹、脓疱以及痂皮内,鼻分泌物和发热期血液内也有病毒存在。
本病毒对直射阳光、高热敏感,一般消毒药物便可将其灭活。
绵羊痘以冬末、早春多发,常呈地方性流行。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仅发生于绵羊,羔羊易感,而且发病率、病死率高。
妊娠母羊可发生流产。
病羊和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
临床症状:病程为3~4周,流行初期只有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至全群。
病羊体温升高(41~42℃),食欲减退,眼睑肿胀,眼、鼻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经1~4天后出现痘疹,起初发生在全身无毛或少毛部位,以后毛多的部位也受到侵害,典型绵羊痘一般要经红斑期(皮肤、黏膜出现红斑)、丘疹期(红斑发展成坚硬的小结节)、结痂期(痘疹坏死、干燥结痂)和脱痂期(痂皮脱落,遗留红色或白色瘢痕,最后痊愈)。
非典型病例常发展到丘疹期而终止,呈“顿挫型”经过。
如继发感染,常出现脓疱或坏疽,发出恶臭气味。
病理变化:痘疹主要发生在皮肤,其病变实质是表皮的增生、变性和坏死以及真皮的炎症变化。
初期痘疹表现为绿豆至豌豆大的圆形红斑,继而转变成直径为0.5~1cm 的丘疹,稍突出于皮肤表面,颜色由深红色逐渐变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周围有红晕,之后多经坏死、结痂和表皮再生而愈合。
镜检可见,真皮呈典型的浆液性炎症变化,表现为充血、出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炎和血栓形成,巨噬细胞增多并可见嗜酸性细胞质包涵体。
表皮增生变厚,变性的棘细胞质中也可见包涵体。
除皮肤外,痘疹还见于口腔、鼻腔、喉头、气管、前胃和皱胃等处黏膜。
提高山羊痘活疫苗绵羊羔睾丸细胞产量的综合措施
![提高山羊痘活疫苗绵羊羔睾丸细胞产量的综合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f9c10c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8.png)
放 环 境 到 室 内 无 菌 环 境 的 转 换 ,因 此要求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操作 环 节 ,时 刻 固 记 无 菌 操 作 ,同 时 还 要加强无菌意识的培养。
( 3 )原 代 细 胞 制 备 程 序 较 多 , 物品准备要细致到位。电子称、剪羊 睾丸内、外膜的剪刀镊子、盛装睾丸 组 织 的 容 器 、剔 除 羊 睾 丸 内 、外 膜 后 剪 碎 睾 丸 组 织 的 剪 刀 、管 道 、分 装罩、胶塞、纱布、漏斗、血清、0.25% 柠檬酸钠 - 胰酶、7.5% NaHCO3、 双 抗 等 ,防 止 在 细 胞 制 备 过 程 中 因 物品缺少导致操作人员手忙脚乱或 敞口时间过长等造成细胞污染。
(4)清场工作也很重要。每次生 产结束用 0.5%新洁尔灭擦拭桌面和 地面,清场彻底,不留死角。每月对 洁净区进行两次沉降菌检测,每 3 个 月进行一次尘埃粒子的检测,以便能 及时发现环境不达标情况的情况,防 止环境不达标造成细胞污染。
(5)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果细 胞培养 2 ~ 3 d 后,生长不好,营养 液变红,可将营养液更换一次 ;若 再 生 长2 ~ 3 d,细胞仍长不满单层, 此时可淘汰该瓶细胞。
动物检疫学——绵羊痘和山羊痘
![动物检疫学——绵羊痘和山羊痘](https://img.taocdn.com/s3/m/b2c2ac2ca5e9856a5712600c.png)
1、采样 严格采样措施,采取病变痘痂皮、痘疹液、 血液及其他病变部位组织作为病料。 2、电镜观察 在水疱液和水疱痂皮研磨液负染片中均可见 大量有圆形、卵圆形或似砖形样、有囊膜及 典型的痘病毒核心结构,大小为300~350nm, 还可见脱落的小片状壳粒,核心有鞋底状、 棱状、苯环状形态等。
畜舍、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 污水、污物、粪便做无害化处理,健康 羊群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病死羊、扑杀羊尸体需要运送时,应使 用防漏容器并有明显标志,并在动物防 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免疫预防
按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建立免疫档案。 所用疫苗必须是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批准使用的疫苗。
5、血清学试验 可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血凝试验、中 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羊体中和试 验)、荧光抗体试验等。
6、生物学试验 非典型病程,实难确诊时,可以用羔羊 进行生物学试验,以资确诊。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 代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
检疫后的处理
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上报告疫情,动 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 家动物疫情报告的有关规定执行,采取 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立即 隔离或淘汰,扑杀病羊深埋尸体。
欧洲某些品种的绵羊在皮肤出现病变前 可发生急性死亡; 某些品种的山羊可见大面积出血性痘疹 和大面积丘疹,可引起死亡。
(2)顿挫型羊痘 常呈良性经过。 通常不发烧,痘疹停止在丘疹期,呈硬 结状,不形成水疱和脓疱,俗称“石 痘”。
(3)非典型病例 一过型羊痘仅表现轻微症状,不出现或仅 出现少量痘疹。呈良性经过。 有的脓疱融合形成大的融合痘(臭痘); 脓疱伴发出血形成血痘(黑痘);脓疱伴 发坏死形成坏疽痘。 重症病羊常继发肺炎和肠炎,导致败血症 或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关于防止利比亚绵羊痘和山羊痘传入我国的公告
![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关于防止利比亚绵羊痘和山羊痘传入我国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ef3fb3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d.png)
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关于防止利比亚绵羊痘和山羊痘传入我国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3.22•【文号】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公告2024年第34号•【施行日期】2024.03.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公告2024年第34号关于防止利比亚绵羊痘和山羊痘传入我国的公告2024年3月11日,利比亚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紧急报告,该国瓦哈特省(AI Wahat)发生绵羊痘和山羊痘疫情,涉及易感动物为绵羊和山羊。
为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防止疫情传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公告如下:一、禁止直接或间接从利比亚输入绵羊、山羊及其相关产品(源于绵羊或山羊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二、禁止寄递或携带来自利比亚的绵羊、山羊及其相关产品入境。
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三、来自利比亚的进境船舶、航空器等运输工具上卸下的动植物性废弃物、泔水等,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除害处理,不得擅自抛弃。
四、对边防检查等部门截获的非法入境的来自利比亚的绵羊、山羊及其相关产品,一律在海关的监督下作销毁处理。
五、凡违反上述规定者,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六、各级海关、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密切配合,做好检疫、防疫和监督工作。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2024年3月22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羊痘和山羊痘
-- 一类动物疫病
由山羊痘病毒引发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以全身皮肤、有时也在黏膜上显现典型痘疹为特点。
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1 病原学
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均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成员。
该病毒是一种亲上皮性的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疮及痂皮内。
鼻黏膜分泌物也含有病毒,发病初期血液中也有病毒存在。
痘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不强,55℃20分钟或37℃24小时都可使病毒灭活;病毒对严寒及干燥的抗击力较强,冻干的至少可保留3个月以上;在毛中维持活力达2个月,在开放羊栏中达6个月。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
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和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
羊痘广泛流行于养羊地区,传播快,发病率高。
不同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但细毛羊较粗毛羊、羔羊较成年羊有更高的易感性,病情亦较后者重。
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主要感染绵羊;山羊痘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
本病流行于冬末春初。
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6~8天。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1天。
典型羊痘。
分前驱期、发痘期、结痂期。
病初体温升高,达41~42℃,呼吸加速,结膜潮红肿胀,流粘液脓性鼻汁。
经1~4天后进入发痘期。
痘疹多见于无毛部或被毛稀少部位,如眼睑、嘴唇、鼻部、腋下、尾根以公羊阴鞘、母羊阴唇等处,先呈红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形成水疱,现在体温略有下降,再经2~3天后,由于白细胞集聚,水疱变成脓疱,现在体温再度上升,一样持续2~3天。
在发痘进程中,如没有其他病菌继发感染,脓疱破溃后慢慢干燥,形成痂皮,即为结痂期,痂皮脱掉队痊愈。
顿挫型羊痘。
常呈良性经过。
通常不发烧,痘疹停止在丘疹期,呈硬结状,不形成水疱和脓疱,俗称“石痘”。
非典型羊痘。
全身症状较轻。
有的脓疱融合形成大的融合痘(臭痘);脓疱伴发出血形成血痘(黑痘);脓疱伴发坏死形成坏疽痘。
重症病羊常继发肺炎和肠炎,导致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而死亡。
4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第四胃等部位出现痘疹。
在消化道的嘴唇、食道、胃肠等黏膜上出现大小不同的扁平的灰白色痘疹,
其中有些表面破溃形成糜烂和溃疡,特别是唇黏膜与胃黏膜表面更明显。
但气管黏膜及其他实质器官,如心脏、肾脏等黏膜或包膜下则形成灰白色扁平或半球形的结节,特别是肺的病变与腺瘤很相似,多发生在肺的表面,切面质地均匀,但很坚硬,数量不定,性状则一致。
在这种病灶的周围有时可见充血和水肿等。
5 诊断
5.1 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病毒中和试验。
由于羊痘有肉眼可见的痘疹症状,一般不需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
对于非典型羊痘,一般采用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羊体中和试验)和生物学试验。
5.3 鉴别诊断
应与羊传染性脓疱鉴别。
6 防治
6.1预防
采用弱毒疫苗接种预防。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抓好秋膘,特别是冬春季节适当补饲,注意防寒过冬。
6.2处理
一旦发现病畜,立即向上报告疫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扑杀病羊深埋尸体。
畜舍、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污水、污物、粪便无害化处理,健康羊群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山羊痘(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发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患羊的皮肤和粘膜发生丘疹和痘疹,要紧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单纯感染病死率仅为10%之内。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Pleuropneumonia Infectiosa Caprinum)是由山羊丝状支原体(mycoplasma mycoides Var,Capri)引发的,要紧通过飞沫传播,多呈急性通过,病死率可达70%以上,其特点为高热、肺脏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
山羊痘并发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本县已有发生。
最近两个月内发生较多,本人对山羊痘并发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了诊治,现报告如下。
1 流行情形
要紧表现为呼吸困难,流浆液性和脓性鼻液等。
由于羊群未接种以上两种疫苗,该病传播迅速,病势严峻。
疫病发病率达60%,个别饲养点达90%,病死率平均80%。
给养羊业造成了庞大的经济损失,严峻挫伤了养羊专业户进展山地养羊的踊跃性。
2 临床病症
病羊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下降或废绝、精神沉郁、结膜潮红、流泪。
鼻腔有粘性分泌物,后慢慢转为脓性分泌物,在口鼻、眼眶、乳房、阴囊和腿内侧等部位的皮肤显现红斑,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随后丘疹慢慢扩大形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坚实的结节,病情严峻者的结节遍及全身,用手能够很明显触摸到。
呼吸困难、咳嗽,多在患羊一侧呈现胸膜肺炎转变,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磨擦音,按压胸壁表现灵敏疼痛。
发病的怀孕母羊普遍发生流产和死胎。
3 病理转变
全身皮肤(要紧在口腔周围、腹部、肛门周围等)显现丘疹和痘疹。
口腔粘膜、咽喉和气管显现痘疹病变。
胸腔内积有数量不等的淡黄色液体,胸膜与肺脏显现粘连,肺脏呈纤维素性肺炎,肺心叶、尖叶和膈叶的尖端明显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心包积液,呈纤维性心包炎,心肌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其他脏器无肉眼可见转变。
4 诊断
4.1包涵体检查取病羊丘疹组织涂片,经姬姆萨染色,镜检发觉胞内有原生小体(包涵体)。
4.2细菌学检查无菌采取急性病死羊的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接种于10%马血清琼脂培育基中,37℃培育5d,可见琼脂平板上长出直径为2 mm左右似露珠滴样菌落,经革兰氏、瑞氏和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有革兰氏阴性、姬姆萨和瑞氏染色较好的细小、多形态的
霉形体。
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病症,病理转变和实验室细菌学和包涵体检查结果,确诊为山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5 防制
山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并发感染危害极大,两种病原体一起作用,彼此增进,致使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咱们采取了综合防制方法,及时地扑灭这次疫情。
5.1 消毒污染场地严格消毒,1%—2%烧碱或氯毒杀等喷雾消毒。
5.2 医治隔离医治病羊,体表的痘疹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擦,口腔病变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再涂碘甘油或龙胆紫。
所有病羊肌肉注射①猪病博士10毫升/支(内含林可霉素3克、大观霉素、氟强的松龙),每次0.2 毫升/千克体重,1次/天。
②瘟毒混感康10毫升/支(内含人参、灵芝、黄芪多糖、板栏根、蛋白干拢素、溶菌酶等),每次0.2 毫升/千克体重,1次/天。
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连用五天。
治愈率达98%,只有少数几只重症病羊救治无效死亡。
5.3 免疫接种对健康羊只实行紧急接种羊痘疫苗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别离于尾根部皮内注射和颈部皮下注射,接种7 d后,未显现新发病例。
6 总结与讨论
养羊是农人脱贫致富,进展农村经济的好路子,随着养羊业的进
展,疫病防治尤显重要,科学饲养不容轻忽,本人以为要保障养羊业的进展,必需要注意几点:①引种严格检疫,隔离观看至少14 d,方可混群饲养。
②抓好免疫接种工作,不能轻忽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专门注意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病有可能再次发生和流行。
③沿海地域大多雾重霜多,羊舍简陋可引发多种疾病,因此要注意羊舍科学建筑,雾水较多时,放牧要晚出早归。
④发觉疫情后,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扑灭疫情。
尽可能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