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的策略和原则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探析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探析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析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促进其品德发展。
一、提问的基本原则1.渗透性原则。
提问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体验,使其易于理解和回答。
同时,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兼顾思考和知识运用。
2.系统性原则。
提问要有系统性,逐渐深入,从浅入深。
可以从认识问题、了解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层次提问,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
3.启发性原则。
提问要能激发学生思考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
可以通过采用开放性、引导性、反问性等多种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4.积极性原则。
提问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回答。
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和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愿。
二、提问的技巧1.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一种启发性的提问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思考,积极参与讨论。
例如。
“你觉得友谊是什么?”、“如何表达对家长的感激之情?”等。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
2.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提问方式,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问题。
例如。
“你觉得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和道德品质有什么关系?”、“你认为别人对你好,你应该怎样回报呢?”等。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深入思考问题。
3.反问性提问反问性提问是一种反复追问的提问方式,教师通过反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例如。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觉得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等。
这种提问方式适用于促使学生思考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等。
4.命题性提问命题性提问是一种通过简单问题引出复杂问题的提问方式,能够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大学生思政问题提问怎么提
大学生思政问题提问的技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堂上,提问是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如果提问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提问者和回答者都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大学生在思政课上提问的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获得更有益的回应。
1. 清晰明确地阐述问题提问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整理。
确保问题表达清晰、明确,并避免含糊不清的描述。
这样能够帮助老师和同学更好地理解你的问题,并提供准确的答案和意见。
2. 注意问题的准确性提问时,要尽量确保问题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问题的准确性:•确保问题具有客观性,不带有个人主观偏见;•避免提问过于宽泛或过于具体,要有限度地控制问题的范围;•考虑问题是否与课程内容相关,确保问题针对性强、有价值。
3. 以开放性问题引导思考在提问时,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的方式来引导思考,这样能够激发回答者更深入的思考。
开放性问题通常以“为什么”、“如何”等方式开头,鼓励回答者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4.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回答在提问时,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回答。
即使对方的观点与自己不同,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要在问题中带有攻击性的言辞。
这样可以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大家更好地分享和交流。
5. 多思考多交流除了在课堂上提问,还可以在课后通过小组讨论、辅导班或者与同学交流的方式来进一步思考和深化问题。
这样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获得更多的观点和经验,对问题有更全面的理解。
6. 回答问题的策略不仅要学会提问,还要学会回答问题。
当他人提出问题时,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回答:•理解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确保自己理解别人的问题。
可以请对方进一步澄清问题,以确保自己回答的准确性。
•生动具体的例子: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通过举例子等方式使回答更生动和具体,更易于理解。
•分析和总结: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和总结的方式逐步回答,使回答更具有条理性。
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等, 学生在 进行 集体 回答 时 , 集体 的 力量可 以使 学 生产 生激
越 的 情绪 , 激 活思 维 , 营造 充 满活 力 的课 堂 气氛 , 但 由于 方
间, 沿 着教 学 目标 , 让思 维 向纵深 方 向发展 。
比如 , 在教授《 有多少人为了我》 这节课时, 结合教材所
提 供 的几 幅图片 , 笔者从 学生 的实 际生 活 出发 , 对教 材进 行 了整合 , 首 先为 学生 播放 了成 长 的照片 , 让 学生 回忆 在成 长 的过程 中 , 家人 为 了他们 所 付出 的辛劳 , 接 下来 播放 相关 的
答, 来 复 习巩 固所学 的知 识 。 那么, 在 小学 思 品课堂 教学 中 ,
如何 才 能提 升提 问的 有效性 呢 ?本文 结合 笔 者教学 实践 对 有效 提 问的 策略 作 了如下 四方 面的探 究 。
一
、
结 合思 品教 学 目标 , 科学 合理 设计 问题
小 学思 品课 堂教 学 中 ,教师 对学 生 的提 问方式 是 多样 化的 , 比如 个别 回 答 、 集 体 回答 、 个 别 回答 与集 体 回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合
题。
比如 , 在教授《 父母的难处》 这篇课文时, 笔者作了一次
课堂 问卷 调查 , 然后得 出了这样 的结 论 : 全班 大部 分 同学都 不知 道父 母有 什 么难处 , 由此设 计 了这样 的提 问 :
“ 你 能说 说 , 全班 为什 么知 道父 母难 处的 人这 么少 呢 ? ” “ 生活 中 , 当我 们发 出抱 怨和 不满 时 , 我们 有 没 考 虑 过
视频 , 使 其 感 受到 在 他们 身边 有 多 少劳 动 者 , 为 他们 付 出 , 最后 让学 生写 自己观 看这 些 资料后 的 心得体 会 ,并展 开课
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及方法
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及方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进行有效提问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基于这种艺术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影响,笔者将提出一些原则和方法。
一、政治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素质教育广泛实施的今天,教师在政治课堂上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种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在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后,应该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答该题所需要时间来考虑,给学生足够的审题和思考的空间,不能只关注海量教学题目的完成,从而忽视学生的接受和消化能力,舍本逐末。
二是课堂提问要一视同仁,面面俱到,不偏不向。
既能让学习好的同学回答,也要鼓励和帮助学习差的同学举起双手回答问题。
如果只重视学习好的同学,时间一长,学习差的同学一定会对数学课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不利于和谐班级的建立和自身健康发展。
2.难易适中的原则。
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学习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效提问。
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阶段学生水平能力的不同,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来恰当提问。
设置的题目要考虑到认知水平,不能太简单以致学生没有丝毫的挑战性,也不可过于困难使学生产生自卑感和恐惧感,这样都无法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无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必说教师的教学效率了,因此,教师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恰当提问。
因此应坚持难易适中的原则。
3.适时适量的原则。
怎样在恰当的时候提问在政治教学中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适时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在新课开讲前的导入环节中,在学生似乎没有丝毫疑问的时候,在学生被卡在学习的死角里时,在教师进行知识转换时,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转移学生注意力。
另外,一定要注意,适量的问题才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过量或超量的问题只会只会压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政治课堂教学百害而无一利。
有的教师认为提问的问题越多,学生见的题型就越多,知识面就越广,这种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了教学的失败。
浅议思品课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浅议思品课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思品课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不仅可以刺激学生思维和兴趣,也可以促进教学的深入和提高课堂效果。
以下是几条思品课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技巧:
1. 开放性问题:在提问时,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
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探讨问题,从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2. 追问法:教师在提问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追问,从而找到学生的真实认知和思考角度。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创造性问题:创造性问题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在提问时巧妙地结合课程内容,提出一些有趣的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4. 定向提问:针对某个学生或某个小组的提问,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情况下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5. 情境化提问:将知识点置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提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例如,在讲述爱国主义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身处于国家危难之际要采取怎样的行动等等。
6. 评价性问题: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时,可以提出一些评价性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评价和总结。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
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教学篇•高效课堂一、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1.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能单纯地依靠老师的课堂讲解,还应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教师在教授思想品德课程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个人思想与国家、集体思想的融合,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根据老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可以不断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去,拥有独立的自主发言权,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性,积极参与,进行知识以及行为准则的培养,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的发扬,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优秀品格的青年。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是完全不同的,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被动者,教师主动将知识输入学生的大脑之中,而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则需要教师与学生充分配合,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地主动表达自己,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与教师形成良性的互动。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作为一个课堂的评定指标,在思想品德课上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课堂上问题的设定必须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性会使问题变得多样、丰富与生动。
所提问题的层次性必须要充分地经过探讨与设定,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逐渐递进。
教师在对问题的制定与对学生的提问当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与水平,使问题的结构趋于合理化,不要使问题的难度过大,以免学生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也应该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尊重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生来设计不同的问题。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1.问题设置要有清晰性和启发性为了使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有效性,教师必须对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陈述,确保学生可以听懂。
初中思品课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共4页文档
初中思品课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都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价值追求,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架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桥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此处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思品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适时提问,激活思维,延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教师的提问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学规律,不同教学阶段的提问有不同的侧重点。
1、在教学的起始阶段要巧问妙导,激趣悬疑,启动思维。
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处于涣散状态。
精心设计情景,巧妙设问,能牵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短时间里把学生注意力聚集到学习目标上。
这是整个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起点。
如在学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课时,我先设置情景:一天宪法和其它法律共聚一堂召开家族会议,宪法与其他法律就“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成员分别阐述了自己应该是根本大法的理由后,宪法最后发言:“国家的根本大法应该是我……”宪法说出了三条理由,其他法律都信服了。
此时提问:“宪法说出了哪三条理由,使其他法律都信服了?”。
一个法律家族开会就立刻引起学生兴趣,问题的提出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因此注意力和兴趣点马上转移到新课的学习中,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2、教学的中间阶段要引发碰撞,促进思维。
当学生的理解到了一定阶段,或当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的解答进入到深层次的探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此时的有效提问,要引发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例如:在讲青少年如何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中“要能够想”这一问题时,课本上笼统的说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比较抽象,学生理解不深刻,我便设置了这样的情景问题:小明是某中学一个非常聪明的男孩,他对电脑很感兴趣。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探析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探析一、引言思想品德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判断力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养。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合理利用课堂提问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析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二、提问的基本原则1.提问的目的明确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因此,在提问之前,教师需要明确问题的目的,确定欲引导学生达到的思考层次和问题的复杂程度。
2.问题的选择合理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问题。
问题既不宜太简单,以免无意义,也不宜太难,以免学生无法回答。
还要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展开讨论。
3.提问方式多样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答能力。
常见的提问方式包括直接提问、反向提问、质疑提问、启发式提问等。
不同的提问方式可以满足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认知需求,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新。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1.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可以通过提问个别学生,或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学生的观点不论对错与否,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价值观。
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情境问题或道德困惑,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辩论来寻找答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3.引导学生对比和总结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观点和行为,让学生在对比中形成判断和评价。
例如,可以提问学生关于真诚与虚伪、友善与敌意、宽容与偏见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比来理解道德行为与不良行为的差异。
4.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不应仅限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沈阳
10 0 13 0)
要: 近年 来 , 在新课 程标准的引导下 , 课堂提 问逐 渐得 到重视 。通过分析初 中思想品德 有效提 问应遵循的原则 , 索课 堂有效 探
提 问的 策略 , 使提 问艺术更好地应 用于教 学实践 中, 不断提 高初 中思想品德课 堂教 学水平。
关键词 : 中思想品德 ; 初 课堂提 问; 学策略 教 爱 因斯 坦 曾 经 说 过 ,提 出 问题 比解 决 问 题 更 重 “ 问 题 来 巩 固学 生 的 基 础 知 识 , 力 挖 掘 教 材 的 内 容 , 努 创 设 出带 有 创 新 特 点 的 问题 。 二 、 想 品 德 课 堂 有 效 提 问 的 策 略 思 1激 发 学 生 对 提 问 的兴 趣 . “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学 生 有 了兴 趣 便 会 形 成 学 兴 , 习 的 强大 动力 , 而 主 动探 索 知 识 、 与教 学 活 动 , 从 参 积 极 认 真 地 回答 教 师 提 出 的 每 一 个 问题 。反 之 , 缺 乏 兴 在 趣 的课 堂 中 , 生 只会 被 动接 受 知识 , 教 师 的提 问也 学 对
要 , 为后 者 仅仅 是 方 法 和实验 的过 程 , 提 出 问题则 因 而 要 找 到 问 题 的关 键 、 害 。” 以看 出 , 要 可 良好 的 课 堂 提 问 是 一 门 艺 术 , 能 优 化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它 激 兴 趣 , 迪 学 生 的 思 维 。然 而 , 期 以 来 , 师 一 直 对 课 启 长 教 堂 提 问 缺 乏 足 够 的认 识 , 没 有 形 成 有 效 的 提 问 模 式 , 也
成 了 良好 教 学 开 端 , 而 使 整 堂课 都 充 满 活 力 。在 思 想 从 品 德 教 学 中 , 教 师 可 列 举 一 些 新 颖 的贴 近 学 生 现 实 生
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原则和艺术
强, 教师讲 授时如果照本 宣科 , 平铺直叙地 提问 , 就会让 学生感到枯 燥无 味, 这就需 要“ 直题 曲问” , 即所提的问题力避太直太 露 , 让学生有 思考的 余地。 比如 , 讲授“ 社会 主义物质文 明与精神文 明建设 的关 系是 怎样 的? ” 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 因为这个 问题的答案在课 本上是很 明确的 。如 果调换一下角度 , 问: “ 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要以经济建 设为 中 问题 : 心, 因此必然大力加强物质 文明建设 , 精神 文明建设 无关 紧要 。这 种观 ” 这个问题 涉及 到“ 以经 济建设 为 中心” 和“ 加 强社 漫不经心 , 问题未经精心设计 , 动辄 “ 是 不是 ” 、 “ 好 不好 ” , 行 同 口头 点正确吗?为什么? 禅, 发问不少 , 但收效甚微 ; 华而不实 , 问题 的提 出过于 简单 , 只停 留在表 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等已学 过的旧知识 , 又涉及到 “ 社会 主义精神 等新知识 , 综合性较强 , 但 经过学生 的 面, 学生 的回答很一致而且声音洪亮 , 课 堂气氛空前热 烈 , 但实质 上是相 文 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 学生是可以解决 的。这样提 问 , 比较新颖 , 避 免 了太 当空洞 的; 或者教师随心所 欲提 出一些不 切实 际的 问题 , 脱 离 了学 生 的 思考和教师的点拨 , 又结合学生思想实际 , 必然能收到 良好的教 学效果 。 认知水平 , 学生往往措手不 及 , 无 从下手 , 挫伤 了学生 学 习的积极 性 ; 警 直太露 , 钟长鸣 , 发现某一学生注意力不集 中, 心不在焉 , 突 然发问 , 借机 整治 , 久 然而 , 有时却需“ 曲题直问” 。比如在“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 如何贯彻 按劳分配 的原则 ” 这个问题 , 涉及 到反对 平均 主义和防止 收人差距 过 大 而久之使学生对教师提 问产生畏惧 。 综合性较强 。因而在课 堂上 提这样 的问题 , 学生 会感到 不知所 那 么, 怎样进行有效 的课 堂提 问呢?我认 为要 坚持 以下几个 原则 , 等知识 , 措 。如果把上面 的提 问改为直接提问 : “ 平 均主义和收人 差距过分悬殊 , 讲究课 堂辨证提 问的艺术 : 符合按 劳分配原则 吗? ” 效果 会好 些。学生 “ 跳一 跳可 以摘 到树 上 的果 思想 品德课 堂提 问的原则 1 . 目的明确 即问题的设计 要紧紧 围绕教材 的 内容 和教 学 目标 , 子” , 学 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 高。曲题直 问 , 能缩 短 “ 问” 与“ 答” 之 间的 所有 问题 的提 出都是 为实 现一堂课 的预定 目 标这个 中心服务 的。 距 离, 对解决 问题很有好处 。 “ 直题 曲问” 和“ 曲题直问” 的恰 当运用 , 可 以起到触类 旁通 、 举 一反 2 . 面向全体 即课堂提问要求能使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思考 , 不应该 只对少数尖 子生 , 而要使 全体学 生 , 特别是差生都 有被提 问的机会 , 使提 三的作用 。 问具有 普遍性 。 3 . 零与整 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 , 教师必须循循善诱 , 由近及远 , 顺 藤摸瓜 , 逐 步抓住 问题 的实质。要做到这一 点 , 就需要 在提 3 . 富有启迪 即所提 的问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 探索的兴趣 。具 由易到难 , 有教育 意义的问题 能针对 学生实际 , 对学生 的言行有潜在 的影响 。教 师 问中化零 为整 , 让学 生循着一个 问题逐步 引发 出大问题 。比如 , “ 为什么 ” 这 个问题是 初三思 想政 治课教 学的 不要讲 什么之后都 问“ 对不对 ” 、 “ 是不是 ” 、 “ 懂不懂 ” , 这 些问题 所得 到 说我国仍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 阶段 ? 难点 , 突破这一难 点 , 可采取 “ 化整 为零”的方 法。先从学 生 已学过 的知 的答 案当然 是“ 对” 、 “ 是”、 “ 懂” , 但效果平平 。 识人手 , 问“ 为什么说我 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 学生 回答后 , 便 把问题 二、 思 想 品 德 课 堂 提 问 的 几 种 艺 术 “ 既然我 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 按 照社 会发展 的一般 规律和 1 . 深与浅 教育心理学告诉 我们 , 中学 生 的生活阅历 尚不丰 富, 认 推向深入 : 我国的生 产力水平应高 于资本主义 国家。而事实 知水 平尚处在“ 初 级阶段 ” , 因而课 堂提 问必须符合 中学生 的接受状 况。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 若 问题 的难 度过大 , 学生一时无 从回答 , 势必导致思维“ 卡壳 ” 和课 堂“ 冷 上 , 目前我国在经济和科 技方面 , 却 远远落后于发 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 , 对 场”, 一定程度 上抑制了学生智 能 的发 挥 , 达不 到提 问 的 目的。所 以, 对 这怎样认识? ” 这一知识点是 问题 的症结所 在, 学生有点茫 然。为了解决 这个难点 , 可再提出三个 问题 : ①社 会发展 的最终 决定力 量是 什么?② 些过于艰深的问题 , 我们不妨作 比较浅易的处理。 比如 , “ 青少年如何正确对待就业和升学? ” 这个 问题的难度 比较大 ,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的起 点 和背景 是怎 样 的?③ 飞机 可 以飞得 很 高 、 很 但是你见过 飞机在 机场 起飞 的场景 吗?学 生对 这些 问题 分析 讨论 在教学 中我没有急于让学 生作答 , 而是先从 浅的 问题 人手 , 问: “ 如果 一 快 , 台机床的零件坏了 , 机 器还 能正 常生产 吗 ? ” 学 生豪 不犹 豫地 回答 : “ 不 后 , 便可得 出以下结论 : “ 目 前 我国的生 产力水 平还 比较低 , 起 点低 、 底 子 要实现现代化 、 比资本主 义国家 更发达 , 需要 一个过 程 , 这个 过程 就 能。 ” 接着再问 : “ 一台机 床有很 多零件 , 哪个重 要 , 哪个 不重要 ? ’ ' 学生 回 薄, 答: “ 当然都重要 , 如果一个零 件损坏 了机器就 不会正 常运转 。 ” 至此, 我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至此 , 难点便被 突破 了。 总之 , 课堂提 问中的深 与浅 、 曲与直 、 零 与整 不是绝 对的 , 而是相 对 便顺水推舟引入正题 : “ 同样 , 如果把 社会 主义 事业 比作一 台机床 , 各种 职业 比作一个个零件 , 你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就 业和升学? ” 由于有了前 面 的,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 可 以相 互转化 、 互相结 合。教无 定法 , 教 有我 法。 提 问方式 的确定 , 取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 、 思 维能力和特定情 境 , 我们 要 的铺垫 , 学生很快地就对这个 问题作 出了正确 回答 。 从教 学的实 际出发 , 因情而异 , 随 上面这种深入浅 出的提 问, 我们称之为“ 深题浅问 ” 。它 可以化难为 善于研究和利用课堂提问 的辨证艺术 , 以期取得最佳 的教学效果 。 易, 四两拨千斤 。当然 , 这里说 的浅 , 绝非“ 肤 浅” 、 “ 粗浅 ” , 而是 带着深 机而变 , 意的浅语 。这是教学语言平 中见奇 的功夫 。 ( 作者单位 : 贵州省遵 义市湄潭县 湄江中学 5 6 4 1 0 0) 2 . 曲与直 现行思想品德教材 , 虽 然 图文 并茂 , 但 可读性仍 然 比较 著名教 育家 陶行知先 生说 : “ 发 明千千万 , 起点 是一 问。禽兽不 如 人, 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 , 愚者问得笨 。 ”课堂 提问是传 授知识 的必 要手段 , 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 径 , 是 教学过程 中教 师和学 生之 间常用 的 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 。所以 , 课堂提 问在 教学 中有着 相当重要 的意 义和作用 , 恰当地运用 ,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可是 , 目前 的课 堂教 学 中 , 教 师 的课 堂 提 问往 往存 在 着 这样 一 些
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品德来制定的。
一、明确目标:首先要把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教学目标提出来,明确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想和品德,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什么样的内容。
二、制定教学大纲:在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教学中,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和实际,制定出系统的教学大纲,将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结构化,有条理地进行教学。
三、重视实践性: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性,不仅要教学生广泛而深入地了解正确的思想和品德,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出学习成果。
四、注重评价: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教学,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进行系统的测评,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进一步努力。
例谈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例谈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提问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促进他们的品德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提问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品德课堂教学时,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问。
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提问策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模式。
基于此,我们先要明确提问的基本原则。
1.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总结,自己发现,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教师的问题。
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自身的认知和经验中得到答案。
2. 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必须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且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教师的问题,并从中得到启发和启示。
3. 提问要具有情感性。
品德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从情感上理解和感受品德教育的内涵。
4. 提问要有深度和广度。
提问不仅要能引导学生思考,感受,更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上四点是提问的基本原则,教师在开展品德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这些原则进行问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二、提问的分类针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提问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有了分类,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不同的提问类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 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又称为宽泛性问题,是指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表达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发散性地思考品德问题。
2. 封闭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又称为具体性问题,是指能够通过简单回答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是对知识点的考查,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策略
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策略关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策略自古以来,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
”如何导呢?他说:“一要问,二要指点”。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忽视“问”。
教师要努力树立提问意识,养成提问习惯,培养提问能力,提高提问效果。
课堂提问有很深的学问。
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能紧扣重、难点,简洁明了,难易适中,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些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就需要讲究一些策略。
一、提问设计求缜密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它包括七个方面:1、何处提问;2、何时提问;3、提问什么;4、如何提问;5、提问谁;6、可能出现的情况;7、如何评价等。
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课的内容。
一般讲,开学初就应将一学期的教材事先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上一节课备一节课。
二、提问“三维”有底数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由三个维度的目标组成,总目标必须通过分类目标来实现。
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切忌盲目随意、信口开河,无意识地随意提问,结果是一节课上下来,提问了什么问题连自己也不知道。
因此,提问要把握教学的'分类目标,即课堂提问必须根据“三维目标”来设置。
例如讲述“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这部分内容时,设问就有这样三个维度的目标: 1、什么是社会──认知目标。
2、个人离开社会能生存吗──能力目标。
3、你将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包含参与意识的培养。
如将来你走上社会后,会用什么办法来净化社会环境,从而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三个目标的提问权重不能一样,要有侧重。
一般情况下,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明确的内容没有提问的必要。
三、提问对象观神态提问要根据学生的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有效提问”
2024年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有效提问”引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对道德观念、价值观的理解与内化。
因此,探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提问的重要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思想品德课上,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
提问的原则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的性原则:提问应明确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避免无目的的随意提问。
针对性原则:提问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启发性原则:提问应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循序渐进原则:提问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提问的类型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提问方式,如:知识性问题:针对课本知识点进行的提问,旨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理解性问题:要求学生解释、阐述或举例说明某个概念或观点,以检验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分析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个现象或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应用性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问的策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以提高提问效果:提问前先思考:教师在提问前应充分考虑问题的目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后,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避免匆忙给出答案或跳过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应通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回答积极性,让他们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分析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同样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
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阶段,采取有效的提问,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生的总体素质。
因此,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已经成为相关教师急需探究的方向,必须提高重视程度。
一、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努力发觉教材中隐含的部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除生活的实例激发感官。
老师需和课本教材的理念相结合,为学生们讲故事,提升课堂氛围和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初二思想品德上册中的《勇于承担责任》这一课,老师讲解“暴走妈妈”的故事,营造情感气氛:陈玉蓉暴走七个月,体重自66公斤将至60公斤,脂肪肝消失,最终实现了割肝救子,挽救了儿子的生命。
故事讲完之后提问:陈玉蓉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如果你作为她的儿子所承担的责任又是什么?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展示教学目的与独立学习大纲,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学习。
尽可能给学生充足时问,以主动学习,引导其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分析陈玉蓉作为妈妈,对子女承担的责任,如果作为陈玉蓉的子女,对妈妈所需承担的责任。
抓住典型问题,合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分析并认识到故事的本质。
二、诱导启发学生思维课堂中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前提与动力,教学阶段若想使教学更加高效透彻,激发学生情感和联想的时候,则需和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学生们带着疑问实行自主学习,借助教师合理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索与学习自主性。
比如,进行苏人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上册中“明辨是非,为人正直”的课程中,老师设立此类前提,小偷用偷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上学,那么提问:小偷是好人还是坏人呢?老师营造出这种交谈的氛围,使孩子将自身的感受和疑问带入课堂,并且畅所欲言,表达意见,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比如,进行苏人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的第4单元热爱生活中第二十二课:认识自己我保护的重要性,老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者借助媒体,搜集与整理相关材料。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课堂提问是传播知识、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形成浓厚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可以说,要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必先从实现“有效课堂提问”开始。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
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诚信为本》时,用简笔画画出“小木偶奇遇记”里的比洛丘,先问学生认不认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再提问他的鼻子为什么会越来越长,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再顺势诱导学生联系教材,谈谈为什么要讲诚信及如何做个诚信的人。
二、要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
如教学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富起来》时,由“春天的故事”引入改革开放话题后,可提问学生:改革“改”的是什么?是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7学生经过充分讨论,联系教材得出结论后,教师再用“足履关系”作比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一来,“改革的实质和目标”这个疑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
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勿以恶小而为之》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抓住“危险的诱惑”这一点,可以提出这些问题: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诱惑?它们有什么危害?为什么青少年学生最容易受诱惑?青少年应该怎样抵制不良诱惑?以网络为例,说说你怎样避免网络的不良诱惑。
这样提问既便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身边的各种“诱惑”,初步具备对各种“诱惑”的辨别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明辨是非,自觉理智地拒绝不良诱惑,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有效提问的策略和原则
一、提问设计求缜密
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它包括七个方面:1、何处提问;2、何时提问;3、提问什么;4、如何提问;5、提问谁;
6、可能出现的情况;
7、如何评价等。
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课的内容。
一般讲,开学初就应将一学期的教材事先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上一节课备一节课。
二、提问“三维”有底数
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由三个维度的目标组成,总目标必须通过分类目标来实现。
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切忌盲目随意、信口开河,无意识地随意提问,结果是一节课上下来,提问了什么问题连自己也不知道。
因此,提问要把握教学的'分类目标,即课堂提问必须根据“三维目标”来设置。
例如讲述“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这部分内容时,设问就有这样三个维度的目标: 1、什么是社会──认知目标。
2、个人离开社会能生存吗──能力目标。
3、你将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包含参与意识的培养。
如将来你走上社会后,会用什么办法来净化社会环境,从而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三个目标的提问权重不能一样,要有侧重。
一般情况下,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明确的内容没有提问的必要。
三、提问对象观神态
提问要根据学生的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一些问题的
反映如何:1、学生举手,表明他有把握回答;2、嘴巴微张,身体前倾,“眼睛渴望着眼睛的重逢”,则表明他极愿意试一试;3、托腮挠首,“举头望明月”,表明他正在思考,但一时还难以回答;4、躲避老师的眼睛,把头埋得低低的,谓之“低头思故乡”,则表明他对这个问题不懂或害怕回答。
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象回答。
比方说这节课你想锻炼几个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那么,你就可以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态,及时捕捉你需要的对象。
四、提问时效看评价
教师提问学生后,有一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那就是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反应。
学生回答完成后,不予评价指点,一句“坐下”,让学生心凉了半截,把学生推向“爱与痛的边缘”,积极性荡然无存。
心理学上有一条基本规律,即人的活动是由其结果所调节的。
这是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所提出过的“效果律”。
一个人对他的活动知道与不知道结果,效果是极不相同的。
当然,评价绝不是简单地说“很好”、“错了”等,特别是否定性评价,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在鼓励中给予纠正。
如,你可以说:“你的问答很有自己的见解,如果能再多考虑一步或再多转一个弯,那么这个问题就回答得非常好了。
”等等。
即使遇到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也用不着发火,可以说:“好,你先坐下,我想你可能是太紧张了,其实回答错了也没关系,下面我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请你注意听一听好吗?”
每提问一个学生,都必须通过有效评价,使其有所收获。
要让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走,而不要让他们走“迷茫的小路”。
要让学生感受置身于
“问题”之中的乐趣,在“问”与“答”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