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小实验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小实验家:水的奇妙性质探究活动案例

幼儿园小小实验家:水的奇妙性质探究活动案例

幼儿园小小实验家:水的奇妙性质探究活动案例1.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逐渐建立起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以“水的奇妙性质”为主题,通过幼儿园实验活动的案例,深入探讨水的性质,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

2. 实验活动一:水的三态在这个实验活动中,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冰块、水和蒸气三种状态的水。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冰块、水和蒸气的外观和触感。

通过观察冰块融化成水、水变成蒸气的过程,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三态转化,引导他们从感官角度理解水的状态变化。

3. 实验活动二:水的表面张力在这个实验活动中,老师可以准备一张清洁的平盘和一根铁针。

将平盘中倒入水,然后轻轻放置一根铁针在水面上。

幼儿可以观察到水面张力的表现,铁针浮在水面上不下沉。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了解到水的表面张力使得一些小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引发他们对这一现象的好奇和思考。

4. 实验活动三:水的密度在这个实验活动中,老师可以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幼儿分别观察并记录两杯水的外观和温度。

让他们尝试将一些小的物体放入两杯水中,观察物体在不同温度水中的浮沉情况。

通过实验,幼儿可以了解到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引发他们对水的性质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

5. 结语与个人观点通过以上的实验活动,幼儿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水的奇妙性质,从而加深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认为科学实验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兴趣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实践中体验科学,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6. 总结与回顾在本次实验活动中,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水的三态、表面张力和密度等性质。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增加了对水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意识。

幼儿园教育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设计,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快乐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探索和理解科学知识。

巧用探究性小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巧用探究性小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讲 区
一下 自身的看法。
一 、 学 生好 奇 地 问 让 好 奇心是人对新奇事物进行探 究的心理倾 向 .

贯 镇
是推动人们 探索 奥秘 .进 行创造性 思维 的 内部 动
凶 . 个人一旦对某 种事物感到好奇 , 生兴趣 , 一 ・ 产 他 就 会 想 方 设 法 地 去 研 究 、 探 索 。 中外 许 多 大 科 学 去

家、 发明家、 艺术家都是由最初的“ 好奇” 而萌发想
好 奇 心 很 重 , 们 对 一 切 新 鲜 事 物 都 感 兴 趣 , 爱 他 都
r 象 , 有 了后 来 的 创 造 发 明和 艺术 成 果 的 学 生 的 才
寸 寻根问底 , 弄个明 白。教师要抓住 这一发展学生 = 想
发 、 导 , 励 学 充 诱 鼓


“ 奇 古 怪 ” 问 题 , 们 也 不 能 扼 杀 他 们 , 沙 里 希 的 我 要
淘金 , 发现 他 们 思 维 中的 闪耀 点 二 、 学 生 自 由地 问 让
课 堂 是 学 生 学 习 的场 所 : 学 生 获 取 知识 的 场 所 : 学 生 是 是 解 决 问 题 的 场 所 正 冈为 如 此 . 们 的 课 堂 就 应 该 是 帮 助 学 生 我 解 决 问 题 的 课 堂 . 应 该 允许 学 生 存课 堂 上 随 时 提 出 问 题 如 就 果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有 了 问 题 .而 教 师 义 不 允 许 学 生 在 课 堂 上提 出 . 么 他 们 的疑 点 问 题 和 最 感 兴 趣 的 问 题 . 课 堂 上 不 能得 那 在 到 解 决 时 间 长 了 . 们 的 问题 就 会 越 结 越 多 . 究 的心 理 得 不 他 探 到 满 足 . 会对 老 师 、 课 堂 失 去 信 心 . 就 对 . 学 习是 从 “ 问 ” 始 的 . 有 自 己 的 问 题 . 永 远 没 有 创 发 开 没 就 造 作 为老 师 应 努 力创 设 一 种 宽 松 、 主 、 等 、 洽 的学 习氛 民 平 融 罔 , 问 的 权 利 交 给 学 生 . 励 学 生 多 提 } 题 .要 让 学 生 由 把 鼓 ¨问 .

探究性实验 酸雨(SO2)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究性实验 酸雨(SO2)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活动课题】酸雨(二氧化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活动目的】形成原因:近代工业革命,从蒸气机开始,锅炉烧煤,产生蒸汽,推动机器;而后火力电厂星罗齐布,燃煤数量日益猛增。

遗憾地是,煤含杂质硫,约百分之一,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 SO2;燃烧产生的高温尚能促使助燃的空气发生部分化学变化,氧气与氮气化合,也排放酸性气体NOx。

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成为了酸雨;这些酸性气体成为雨水中杂质硫酸根、硝酸根和铵离子。

1872年英国科学家史密斯分析了伦顿市雨水成份,发现它呈酸性,且农村雨水中含碳酸铵,酸性不大;郊区雨水含硫酸铵,略呈酸性;市区雨水含硫酸或酸性的硫酸盐,呈酸性。

于是史密斯首先在他的著作《空气和降雨:化学气候学的开端》中提出“酸雨”这一专有名词。

通过本活动,了解采用简易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研究的方法;了解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使同学们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有了进一步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设计原理】二氧化硫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排放量估计每年约1500多万吨。

一方面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富集,在水凝结过程中溶解于水形成亚硫酸,再经过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过程比较复杂)生成硫酸,随雨雪等降落下来成为酸雨雪(pH 值小于5.6),危害植物的生命活动;另一方面,二氧化硫能直接溶解浸润于细胞壁的水分中,成为亚硫酸离子等,伤害植物细胞。

本活动通过在人为“小生境”(塑料袋)内利用由溶解在蒸馏水中的偏亚硫酸钠(Na2S2O5)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来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大气污染,观察二氧化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活动材料及器具】小麦种子,稀HCl,蒸馏水,清水,偏亚硫酸钠,培养皿,吸水纸,塑料袋,橡皮筋等。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利影响吗?有怎样的不利影响?二.作出假设:不同浓度的酸雨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利影响,可能会使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叶片表面有斑点等现象。

幼儿园青年科学家: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案例

幼儿园青年科学家: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案例

幼儿园青年科学家: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案例幼儿园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的起点。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探索科学规律,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

我曾经亲身参与了一些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今天我将和大家共享一些有趣的案例。

案例一:探索色彩的奥秘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比如玻璃杯、水和色素。

老师可以邀请孩子们一起来探索颜色的奥秘,让他们在玻璃杯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并观察它们混合后会产生怎样的颜色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学到色彩的混合规律,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好奇心。

案例二:探索冰的奇妙在幼儿园的实验室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冰块,然后让他们用手触摸冰块,观察冰块会融化成水。

老师再给孩子们一些盐,让他们撒在冰块上,观察冰块的融化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到盐对冰的影响,学习到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案例三:探索自然界的声音幼儿园中的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户外或者教室外面,让他们静静地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比如鸟叫声、风声、树叶摩擦的声音等等。

老师可以请孩子们模仿这些声音,并且观察他们是如何发出这些声音的。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可以加深对自然界声音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上面三个案例的实验与探究活动,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通过这些实验,他们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科学精神。

我相信,这样的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会让孩子们爱上科学,培养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性。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更可以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

我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样的活动中,让更多的幼儿在科学中茁壮成长。

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

化学小实验1:用葱汁写密信实验用品:葱(两根)、毛笔、白纸、蜡烛实验步骤取两根葱,剪去它们的叶,留下葱白,用力挤出葱汁,然后用毛笔蘸葱汁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过一会儿,葱汁干了,白纸上看不见字迹。

要是把这张白纸放在烛火上烘烤,棕色的字会立即显现出来。

葱汁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一种类似透明薄膜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点比纸低,往火上一烘烤,它就烧焦了,所以会显现出棕色的字迹来。

柠檬汁、蒜汁、洋葱汁及醋等,都有这种物性,所以也能用来写密信。

化学小实验2:自制简易净水器取一个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分层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沙、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简易的净水器。

实验说明:①小卵石、石英沙要洗干净,小卵石、石英沙起过滤作用。

②家中如果没有带导管的单孔塞,可以在瓶盖上打几个小孔替代带导管的单孔塞。

③实验物品较多,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合作,如:家里有棉花的学生可多带些棉花。

化学小实验3:自制汽水半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了。

化学小实验4:制作无壳鸡蛋用一个能装得下鸡蛋的玻璃杯,把生鸡蛋放进去以后,倒入白醋,观察现象原理: 因为白醋无色透明,便于观察.首先,鸡蛋表面逐渐附着一层薄薄的小气泡,因为鸡蛋表面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凹凸不平.经过时间的推移(这是很慢长的),蛋壳软化直至消失,只剩下一层膜包裹着.无壳鸡蛋完成鸡蛋表面的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CaCO3与酸(白醋)反应,当鸡蛋表面的壳与酸(白醋)反应完了后,无壳鸡蛋就完成了.化学小实验5:巧除水垢取一只含有大量水垢的玻璃杯或者水壶,倒入白醋,并不断摇动杯子或者水壶,让醋充分接触水垢,过一段时间用水冲洗干净(如果是铁质或者铝制的水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发生反应)。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探究式学习案例分享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探究式学习案例分享

标题: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探究式学习案例共享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小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将通过共享一个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案例,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 实验主题:水和油的分离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老师准备了一瓶装有水和油的混合液体,然后让幼儿们尝试分离水和油。

幼儿们用试管和滴管进行实验,发现水和油是不可混合的,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了水和油的分离方法。

2. 实验过程及观察:通过实验观察,幼儿们发现了水和油的不同性质。

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了简单的实验器材,如试管和滴管,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

在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和油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无法混合在一起,水比油更重,且水在油上面。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幼儿们积累了实验经验,并培养了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结果及共享:幼儿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水和油的分离方法:可以通过倒立的试管沉淀法,将水和油分离开来。

在实验结果共享环节,幼儿们积极共享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展现了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能力。

4. 学习价值和反思:这个实验案例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幼儿们不仅增强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们积极探索,自主发现,并通过实验结果共享,提升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深信,科学小实验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与科学小实验,幼儿们可以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结:通过共享这个实验案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的重要性和价值,还可以深刻理解探究式学习对幼儿教育的积极影响。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案例,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科学实验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一种通过观察、探索和验证来获取新知识的方法。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启发。

1. 可乐和薄荷实验材料:一瓶碳酸饮料(如可乐)、几片新鲜薄荷叶实验步骤:1) 将薄荷叶放在碗中,用叉子轻轻地搅拌一下,使其散发出香味。

2) 打开碳酸饮料瓶盖,将几片薄荷叶放入瓶中,立即盖紧瓶盖。

3) 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碳酸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而薄荷叶中的某些物质可以催化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气泡。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气泡从瓶底冒出来,这是因为薄荷叶催化作用的结果。

2. 灯泡实验材料:一个常规电灯泡、两条导线、一个电池、一个电灯插座实验步骤:1) 将一个导线的一端连接到一个电极,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2) 将另一个导线的一端连接到另一个电极,将另一端连接到电灯插座中的一个插槽。

3) 打开电灯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原理:当电灯泡两端的电路形成闭合回路时,电流会通过灯丝,使其发出光亮。

在这个实验中,导线、电池和电灯插座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因此电灯泡会亮起。

3. 彩虹折射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杯清水、一张白纸、一支笔、一束阳光光线实验步骤:1) 在白纸上用笔绘制一个小孔。

2) 将透明玻璃杯倒置于白纸的小孔上方,确保杯底漏下来的光能穿过小孔。

3) 将杯中盛满清水。

4) 使阳光直射入杯中,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阳光光线穿过玻璃杯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由于太阳光的颜色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而不同颜色的光线在折射过程中弯曲的程度不同。

因此,当阳光进入水中并发生折射时,我们可以看到一束美丽的彩虹颜色。

通过这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实验的观察、探索和思考能力,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大家在进行实验时能够保持安全意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

幼儿园科学小达人:实验探索活动案例分享

幼儿园科学小达人:实验探索活动案例分享

标题:幼儿园科学小达人:实验探索活动案例共享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引入科学实验探索活动,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共享一些幼儿园科学小达人的实验探索活动案例,以期为其他幼儿园和家长们提供借鉴和启发。

1. 实验探索活动:手工制作简易望远镜在这个实验探索活动中,老师准备了简单的材料,如纸筒、凸透镜、胶带等,让幼儿们动手制作望远镜。

通过制作过程,孩子们了解了望远镜的原理和作用,并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亲自体验了使用望远镜观察周围景物的乐趣,激发了对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的兴趣。

2. 实验探索活动:种植实验以“植物的生长”为主题,老师带领幼儿们进行了一次种植实验。

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播种、浇水、施肥等基本的种植知识,并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了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既对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和乐趣。

3. 实验探索活动:水的吸附力实验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准备了一些不同材质的纸张,如毛绒纸、报纸、卫生纸等,并分别让幼儿们用水滴在纸上,观察水在不同材质的纸上的吸附力关系。

通过实验,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水的吸附力原理,还学会了用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探索科学问题,培养了动手和思考的能力。

4. 实验探索活动:色彩混合实验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用了食用色素或水彩颜料,并在透明杯子中加入不同颜色的水,让孩子们观察和记录颜色的混合变化。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孩子们对色彩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艺术和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5. 实验探索活动:简易电路实验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为幼儿们准备了电池、导线、灯泡等材料,让他们亲自动手搭建简易的电路。

通过实验,孩子们了解了电流的传导原理和电路的搭建方法,培养了动手和实验探索的能力,同时也开拓了他们的科学视野。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探索活动案例的共享,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科学小达人们不仅通过实验活动学会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从生活走向生物的探索类小实验

从生活走向生物的探索类小实验

体与 入侵 的病 菌作 战 。那 么保 卫你 身体 的 细胞 能 识 别 多少种 “ 略者 ” 侵 呢?
2 探 索 类 实 验 二 : 拟 抗 体 免 疫 过 程 模
活 动 中 球 、 皮 泥 、 带 、 、 纸 、 子 等 材 料 来 橡 胶 纸 滤 沙 源 于 生 活 中 的 常 用 物 品 和 工 具 , 生 活 用 品 、 活 如 生
需 要 掌 握 的 和 经 历 的 生 物 知 识 和 生 理 过 程 能 够 很 巧 妙 地 融 人 到 对 这 些 物 质 的 探 究 过 程 中 。利 用 生
在这项 活 动 中 , 将 要模 拟抗 体 阻止 病 菌 感 你
染细 胞 的过程 。
① 用 一个 大球 表 示 人 体 细胞 , 个 小 球 表示 一 病菌。
材 料 , 括交 通工 具 、 包 建筑 设施 、 玩具 、 品等 自然 食 界 的物 体 。这些 实验 材料 存在 于生 活 中的每 一个 角 落 , 们 可以 随时得 到 、 我 随时 利用 。这就 突破 了 材 料和 时空 的受 限 问题 , 实 施 多 种形 式 的探 究 为 类 活动 提供 了丰 富 、 利 的条件 , 助于学 生 近距 便 有 离接 触 生物并 对 生物知 识 产生 深刻 的理 解 ,学 生
见 图 1 )
图 2为 自由落 体 运 动
高 速 连 拍 照 片 。 通 过 照 片
以对 自由落体 进行 测量 , 实 数据 如下 :
1= 1 3 c 3. 0 m
■■■ ■■■ ■●●
2 = 1 0 m 7. 0c 3 = 21 8 m . 0c

2 7 m 7. 0c
5 = 3 7 m 7. 0c
的误 差 , 但我 们 同样 可 以从 照 片上 找 到误 差 的来 源主 要是初始 条件 的控制所致 。误差 可 以通过对

中学生科学小实验

中学生科学小实验

中学生科学小实验
以下是一些适合中学生的科学小实验:
1.弹跳的泡泡:将洗洁精和胶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用吸管蘸取溶液,即可吹出泡泡。

由于混合了胶水,泡泡较难破,而且即使破了也能弹跳。

2.颜色变变变:用紫甘蓝、热水、白糖、柠檬、小苏打、碱面、白醋等材料,可以观察到紫甘蓝的颜色变化。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植物中的色素在不同酸碱度下的变化。

3.植物的光合作用:选取两盆相同的植物,一盆放在阳光下,另一盆放在阴暗处。

几周后,放在阳光下的植物会比放在阴暗处的植物生长得更好。

这个实验可以证明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来生长。

4.土豆发电:将两个土豆串联或并联,中间插入铜片和锌片,就可以制作一个土豆电池。

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电压,可以研究土豆电池的电学特性。

5.火山爆发:用醋、小苏打和红色食品色素制作一个“火山”,然后加入洗洁精,可以模拟火山的喷发。

这个实验可以探究火山喷发的原理和化学反应。

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探究性科学。

我们在上科学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提出假设,然后通过探究、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其中,大胆的假设、猜测很重要。

而进行科学实验、探究,验证假设更重要。

下面就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课——《科学在我们身边》中的三个探究性实验进行阐述。

实验一:不借助双手的力量,你是否能站起来1.让学生按照常规的做法,起立坐下,感觉很容易。

2.实验要求:一人双脚着地,端坐在凳子上,另一人用食指顶住他的额头,防止他身体向前倾斜,猜测一下不借助双手的力量,坐着的人能够站起来吗?3.学生猜测:能不能站起来?4.两人一组做实验。

发现问题:有的同学能够站起来。

分析原因:这部分学生因为没有端坐,双脚太靠后,或者双臂用力了,或者前倾了。

5.纠正规则后实验:必须坐端正,否则不符合要求,继续试验。

6.实验现象:站不起来。

7.讨论问题:说说为什么?8.实验结论:因为重心在脊柱上,按照实验要求,无法移动到小腿上,所以无法站起来。

实验二:看谁能吹灭蜡烛1.实验要求:在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隔着漏斗、瓶子、木块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会把蜡烛吹灭吗?2.学生猜测:部分学生认为隔着漏斗、瓶子能够吹灭,隔着木块吹不灭;有的学生猜测隔着什么也吹不灭。

3.分组实验:4人一组实验。

4.实验现象:隔着漏斗、瓶子能够吹灭,隔着木块吹不灭。

5.讨论问题:为什么隔着漏斗、瓶子能够吹灭蜡烛,而隔着木块、书本等吹不灭蜡烛呢?6.实验结论:学生说:对着圆形的瓶子吹气,气体能够绕过瓶子,就吹灭了蜡烛;而对着木块、书本吹气,因为它们不是圆形的,气体绕不过去。

实验三:用两根吸管能否吸到饮料1.实验要求:在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瓶新鲜饮料和两根消过毒的吸管,如果我们把两根吸管一根插在瓶外,一根插在瓶内,能够吸到饮料吗?2.学生猜测:多数学生猜能够吸到;少数学生猜吸不到。

我的科学探究小报告

我的科学探究小报告

我的科学探究小报告标题: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我的科学实验小报告引言:作为一个对科学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我一直热爱探究自然界的奥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并在此间收获了许多有趣的发现。

在这份小报告中,我将会分享我所进行的一些科学探究实验,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实验一:种子发芽的条件对比实验为了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对种子生长的影响,我进行了一组实验。

我分别将一些种子分别放置在阳光充足的环境、光线较暗的环境以及水浸泡的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我发现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的种子发芽生长最为迅速,而光线较暗的环境和水浸泡的环境下的种子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理解到了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实验二:水的沸点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实验为了研究水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沸点变化情况,我进行了一组水煮沸的实验。

我分别在山脚下和高山上进行了水煮沸实验,并记录了观察到的结果。

经过实验分析,我得出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的沸点逐渐降低。

这个实验是对中学理化课上学到的知识的实践应用,并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海拔高度对水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实验三:环境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实验为了研究环境污染对水质的影响,我进行了一组关于水质的实验。

我分别在清洁的自然水体和受到污染的水体中取样,并对水样进行了化学性质的分析和对比。

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我发现受到污染的水体中存在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而清洁的自然水体中则几乎没有检测到这些有害物质。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理解到环境污染对水质的严重影响,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结论:通过以上这些科学实验,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并深刻理解到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我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希望未来能够继续进行更多的科学探究实验,为保护环境和推动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这次的科学探究实验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信念。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乌鸦喝水》探索性的科学小实验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乌鸦喝水》探索性的科学小实验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乌鸦喝水》探索性的科学小实验活动前言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索性科学小实验活动,引导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探究,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启发幼儿的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1.了解鸟类饮水的方式及其特点。

2.练习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提高幼儿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纸杯、饮管、饮管夹子、水。

2.图书:《乌鸦喝水》。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介绍今天的探究性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给幼儿出示一张乌鸦喝水的图片,引导幼儿描述乌鸦喝水的方式和特点,让幼儿了解鸟类的饮水方式。

2. 实验探究1.让幼儿手持纸杯,尝试用口喝水,然后再用饮管喝水,并体验两种方式的不同。

2.给幼儿讲解饮管的使用方式,让幼儿探索如何让饮管里的水喝出来。

3.给幼儿分发饮管和饮管夹子,让幼儿自由地探索如何利用饮管夹子让水从饮管中喷出来。

4.引导幼儿反思,通过比较手持纸杯和使用饮管的方式,让幼儿发现使用饮管可以更方便地喝水。

3. 结课阶段1.请幼儿分享实验时的感受和发现。

2.将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与图书《乌鸦喝水》联系起来,引导幼儿探讨乌鸦如何喝水,为幼儿提供更深入的科学启发。

3.对幼儿的实验表现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不断探究。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探究性科学小实验活动,孩子们了解了鸟类饮水的方式及其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并通过比较手持纸杯和使用饮管的方式让幼儿发现使用饮管可以更方便地喝水。

在此过程中,科学启发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引导幼儿不断探究,而且可以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小实验:神奇的镜子探究教案

科学小实验:神奇的镜子探究教案

科学小实验:神奇的镜子探究教案引言:科学实验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掌握现象和原理,又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一款非常简单易于操作的科学实验:神奇的镜子探究实验,希望能够让大家在玩乐中学习,快乐中进步。

一. 教学目的:了解反射的基本原理;能够用实验来验证反射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简易反射器的方法及步骤;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养成探究科学的好习惯。

二.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平面镜片若干、明线笔、尺子;实验用具:PPT、电脑投影仪、软式板凳(学生各一张)。

三.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学: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反射的概念,并播放反射的视频以让学生了解反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讲解:讲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及具体步骤:利用平面镜反射的原理做出简易反射器,并使用反射器来验证反射原理。

3. 实验操作:(1)学生按照步骤操作,用明线笔在纸上画出一条8cm长直线;(2)将镜子放在直线的旁边,镜子的角度与直线约为45度角,并用尺子固定好;(3)调整位置,使反射光经过直线,将反射光画出来;(4)再将第二块镜子放置在上一步中反射光的旁边,角度与直线约为45度角,并用尺子固定好;(5)调整位置,使反射光经过直线,并画出反射光的路径。

4. 实验讲解:老师通过演示及双镜子反射实验现象的讲解,讲解下列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思考。

(1)镜子的反射原理是什么?(2)为什么用两架镜子可以反复反射出光线?(3)反射原理有什么实际应用?5. 实验总结:从学生反应和实验结果中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实验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可以通过实修改变为许多玩具,从而探究科学。

四.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制作简易反射器,利用平面镜反射的原理验证反射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并让学生对反射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实验不仅有趣,而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双重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物质的性质探究与实验活动方案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物质的性质探究与实验活动方案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让孩子通过小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性质是培养他们科学观念和动手能力的好方法。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适合幼儿园学生的科学小实验,旨在帮助他们了解物质的性质。

二、实验一:物质的硬度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孩子了解物质的硬度,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 实验材料:钥匙、铝罐、橡皮、铁球。

3. 实验步骤:(1) 让孩子用钥匙轻轻刮刮铝罐,观察现象。

(2) 让孩子用钥匙轻轻刮刮橡皮,观察现象。

(3) 让孩子用铁球敲击铝罐和橡皮,观察现象。

4.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孩子可以发现钥匙刮刮铝罐和橡皮时有不同的声音,铁球敲击铝罐和橡皮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这说明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硬度。

三、实验二:物质的溶解性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孩子了解物质的溶解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2. 实验材料:盐、糖、水杯、搅拌棒。

3. 实验步骤:(1) 给孩子准备两杯水,一杯放入盐,一杯放入糖,让孩子搅拌观察。

(2) 让孩子试着溶解不同比例的盐和糖,观察现象。

4.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孩子可以发现盐和糖在水中都可以溶解,但是要溶解更多的盐比糖需要更多的时间,这说明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溶解性。

四、实验三:物质的颜色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孩子了解物质的颜色,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2. 实验材料:红、黄、蓝三种颜料,白纸。

3. 实验步骤:(1) 让孩子在白纸上分别涂抹红、黄、蓝三种颜料。

(2) 让孩子观察颜料的变化和混合。

4.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孩子可以发现红、黄、蓝三种颜料可以混合成其他颜色,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

五、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可以帮助幼儿园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包括硬度、溶解性和颜色。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观点】在幼儿园阶段,通过科学小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性质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和动手能力非常重要。

利用探究性小实验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利用探究性小实验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利用探究性小实验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新课程改革之后,关于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法与学法的讨论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教育界最热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很好的成绩。

多年讨论的目的只有一个: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容易学会物理知识。

我们的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教材里频繁出现的演示图片、演示小实验、思考与讨论等环节反映了一个思想:物理源自于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现象,才能善于总结物理中的规律。

而高中阶段学生缺乏的正是从生活现象中抽取物理模型的能力。

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年来,也深有体会。

下面我以一个课堂小实例来阐述我的体会。

一、从考题出发【2012山东卷第17题】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

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

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a.ff变小b.ff不变c.fn变小d.fn变大二、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解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教学生这样做:把重物m和两木块m看成整体受力分析可得,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始终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2ff=2mg+mg,选项a错误b正确;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对结点o受力分析可得,轻杆弹力增大,对木块受力分析得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

用整体法来求摩擦力的解法当然是最佳办法。

但是,在求正压力变化规律的这个问题上,我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在高中的正常教学范围内,是否所有的学生都清楚末端光滑或者带光滑滑轮的杆子的受力特点为沿着杆子方向?其次,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得出轻杆弹力增大,然后对m1或者m2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正压力增大的过程,学生是否将两个问题连接流畅自如?再者,在惜时如金的高考考场上,要计算这么多的过程量,时间上是否划算?三、发现生活现象,建立物理模型在课堂上,我当即准备了一个小实验。

幼儿园科学化验室:简单小实验展示与探究计划

幼儿园科学化验室:简单小实验展示与探究计划

幼儿园科学化验室:简单小实验展示与探究计划文章标题:幼儿园科学化验室:简单小实验展示与探究计划一、引言幼儿园科学化验室,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简单小实验的展示与探究计划,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从实验内容、探究计划、个人观点等方面,探讨幼儿园科学化验室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展相关活动。

二、实验内容1. 植物的生长实验在幼儿园科学化验室中,可以设置一个小小的花盆,让幼儿亲自植下种子,并观察、记录种子从发芽到生长的全过程。

这样的实验能够让幼儿亲自动手,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2. 水的离子实验借助简单的离子实验装置,让幼儿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探究水中不同离子的特性。

通过这样的实验,幼儿不仅可以了解到离子的概念,还能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三、探究计划1. 观察与记录在学前科学展示实验前,可以让幼儿简单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

2. 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向老师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回答幼儿的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

3. 总结与展示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幼儿一起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引导他们将观察结果和经验进行整理和展示。

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总结和表达能力,加深对实验知识的记忆。

四、个人观点幼儿园科学化验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提供一个富有趣味性、开放性的科学探究环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其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通过科学化验室的实验活动,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总结幼儿园科学化验室的建设对于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实验内容,制定系统完善的探究计划,以及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真正达到幼儿科学化验室的教学目标。

生活科学小实验

生活科学小实验

生活科学小实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水滴在叶片上不易滑落,
或者一些小昆虫可以在水面上行走。

这些现象都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有趣的生活科学小实验,来探索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材料:
1. 一个浅盘。

2. 清水。

3. 一根针。

实验步骤:
1. 先将浅盘中倒入清水,使水面平整。

2. 将针轻轻放在水面上,你会发现针并没有下沉,而是浮在水面上。

3. 接着,小心地往针的一端滴一滴水,你会看到水滴并没有立即沉入水中,而
是形成了一个小水球,悬浮在针尖上。

实验原理:
这个有趣的现象是由水的表面张力所引起的。

水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
作用力,使得水面上的分子会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弹簧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水面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同时也使得水面对外界有一定的弹性。

在实验中,当针轻轻放在水面上时,水面张力可以支撑住针,使得针不会下沉。

而当滴水在针上时,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水滴会形成一个几乎完美的球形,悬浮在针尖上。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水的表面张力的存在,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生活中的许多有趣现象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探索,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不断探索生活中的奥秘。

小学生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设计

小学生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设计

小学生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设计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因此,设计一系列有趣且有挑战性的实验与探究活动对于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设计。

一、水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柠檬、笔、纸步骤:1. 将柠檬放入水中观察。

2. 绘制一张观察图表,记录柠檬在水中的情况。

3. 分析和总结观察结果,并解释柠檬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二、磁力实验材料:铁钉、磁铁、纸片、水杯步骤:1. 将纸片沿着铁钉卷成螺旋状。

2. 将铁钉放到水杯中,确保纸片不触碰水面。

3. 使用磁铁将铁钉吸引起来。

4. 观察和记录观察结果,并解释磁铁对铁钉的作用原理。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材料:绿色叶子、透明塑料袋、太阳光步骤:1. 将绿色叶子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2. 封闭塑料袋,确保里面没有空气。

3. 将塑料袋放在阳光下,并观察一段时间。

4. 观察并记录袋子内部的变化,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性。

四、空气压强实验材料:空球、吸管步骤:1. 在空球中插入一根吸管。

2. 吸住吸管,并将吸管口封住。

3. 用手指捏住吸管的封口,然后放松手指。

4. 观察并记录吸管内的现象,并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五、声音的传播实验材料:钟摆、线、空纸箱步骤:1. 将钟摆拉到一定高度,使其振动。

2. 将细线绑在钟摆上,另一端绕过一根大树或固定在其他物体上。

3. 让朋友拉着线快速跑到一定距离,并观察听到钟摆声音的情况。

4. 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声音的传播原理。

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与探究活动,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希望这些实验活动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第一部分:水和油不相融的科学实验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室里,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个实验是关于水和油不相融的现象的。

实验材料:- 一杯清水- 一小碟菜油- 一根铁丝或者牙签- 食用盐实验步骤:1. 首先,将一杯清水倒入透明的容器中。

2. 接下来,将一小碟菜油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可以用勺子轻轻搅拌一下,让油变得均匀。

3. 将一根铁丝或者牙签沾上一点食用盐。

4. 将铁丝或者牙签放入盛有油的容器中。

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实验结果:当我们将铁丝或者牙签放入盛有油的容器中时,我们会发现食用盐会迅速溶解在油中形成一个小小的乳白色液体。

然而,当我们试图将这个液体倒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时,我们会发现水和油并不相融。

实验原理:这种现象的原理是由于油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水是极性分子,而油是非极性分子。

这就意味着,水分子能够互相吸引并形成氢键,而油分子则不具备这种互相吸引的能力。

因此,当我们尝试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时,它们并不会相互融合。

而食用盐溶于油中的情况则不同。

食用盐是一个离子化物质,能够在水中离解形成离子。

当我们将食用盐放入盛有油的容器中时,盐的离子会与油分子发生作用,形成一种微细的悬浮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油变得乳白色。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分子的特性,并且能够观察到它们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

科学实验不仅仅是幼儿园中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方式,更是培养孩子们观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第二部分:颜色变化的魔术实验在幼儿园的科学角落,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等待着小朋友们的发现。

这个实验能够让我们看到颜色的神奇变化。

实验材料:- 一个透明的杯子- 水- 白醋- 红色食用染料(可选)实验步骤:1. 首先,将杯子倒满水。

2. 接下来,往杯子中加入一些白醋。

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3. 如果你想要增加一些趣味,可以加入一两滴红色食用染料。

实验结果:当我们将白醋倒入杯子中时,我们会看到一种神奇的颜色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小实验第一篇:探究性小实验探究性小实验——奇异的浮沉子与小试管上升奇异的浮沉子与小试管上升摘要:本实验只要通过制作浮沉子,改变浮沉子的初始深度,观察浮沉子的运动趋势并寻找浮沉子的浮沉临界点,从而建立并验证小试管所受合力与深度的数学关系式。

关键词:浮沉子、临界点一、实验原理设浮沉子漂浮于水面时,浮沉子管内空气压强为P0,体积为V0;V在深度x处,管内空气压强为P气,体积为V气。

浮沉子的体积为壳,质量为m壳。

则浮沉子在水中的合力为:F=G-F浮=m气g-ρg(V壳+V气)根据理想气体的玻意耳定律得:C=P0V0=P气V气可得V气=CP气,而管中气体的压强P气=P0+ρgx,故浮沉子的合力:CF=m壳g-ρg(V壳+)P0+ρgx 临界状态时,x=x0,合力F=0,即mg壳-ρg(V壳+C)=0,P0+ρgxP0C-可得x0=。

(m壳-ρV壳)gρg 由此可知:浮沉子在临界状态x0位置与浮沉子的重量和浮沉子初始管内气体的体积有关。

当x>x0时,F>0即合力向下,松开气球膜后浮沉子下沉;当x<x0时,即F<0即合力向上,松开气球膜后浮沉子上浮;而x=x0时,合力为零,浮沉子受力平衡。

二、实验器材长玻璃管、注射器、气球、刻度尺、水杯、锡条丝(增加注射器的重量)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奇异的浮沉子1、用锡条丝绕几圈注射器,以增加注射器的重量。

在长玻璃管内装近满水,把注射器倒置在玻璃管内,调节注射器中水的高度,使其顶部有一定量的空气,旋紧注射器盖子。

用气球封住玻璃管开口(用橡皮筋绑住,使不漏气)。

2、用手指向下压气球膜使注射器下沉,至深度x将手指松开,观察浮沉子的状态。

改变x的大小,观察浮沉子的浮沉状况。

3、寻找浮沉子的浮沉临界点,即注射器处于悬浮状态的深度x0,建立注射器所受合力与深度的数学关系式并用图像表述。

(二)小试管上升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水,再把一只小试管底朝下插入水中。

然后把长玻璃管倒转过来,观察实验现象。

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注射器质量m壳=4.0g,体积 V壳=2.63mL=1.01⨯105Pa 开始时,注射器中气体:V0=1.4mL,P0临界点处,注射器中气体:V1、注射器质量G=m壳气=1.42mL,X0=240.5mmg=4.0×10-3×9.8N=3.92×102N浮注射器所受浮力:F=pg(V壳+V气)=1×103×9.8×(1.42×10-6+2.63×10-6)=3.97×102N故G≈F浮,可验证在临界点处,注射器所受合力为0.2、计算C的值:C=P0V0=1.01×105×1.4×10-6N=0.141pa.m33、作F合F=m壳-x关系图g-pg(V壳+C/(P0+pgx))-=3.92×102-103×9.8(2.63×10-6+ =1.34 ×102--做F合-x关系图如下所示曲线与x轴交于点(202,0),即理论上临界点为X0=202mm 当x>x0时,F>0即合力向下,松开气球膜后浮沉子下沉;当x<x0时,即F<0即合力向上,松开气球膜后浮沉子上浮;而x=x0时,合力为零,浮沉子受力平衡。

4、分析实验误差来源实验相对误差E=(240.5-202)/202=19% 由于测量x0时,玻璃管的稍微抖动容易导致浮沉子受力失去平衡,所以在临界点处只能快速读数,故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量原点和临界点把握不准确和读数的误差。

(二)小试管上升由实验观察可知,小试管非但不会下落,而且将一直上升到顶端。

这是由于小试管所受浮力总大于重力,所以才上升至顶端。

五、实验总结1、操作难点根据我们制作的浮沉子,有三种情况:①浮沉子不会下沉,始终停留在玻璃管口。

②浮沉子一直下沉,不压气球膜还是在下沉。

③初始浮沉子漂浮在玻璃管内,在深度较小时,撤去压力后,浮沉子上浮;用力压使浮沉子逐次增大深度,撤去压力后,浮沉子可能上浮,也可能会逐渐下沉到水底。

在寻找临界点时,由于深度的稍微过大,浮沉子便立刻下沉到水底,导致我们还没来得及测量临界点的位置,只能重复进行多次实验,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2、经验总结(1)制作浮沉子要掌握两个要点:第一,浮沉子内部必须有适量的气体;第二要控制好整个浮沉子的重量,太轻只会漂浮,而太重则只会下沉。

(2)寻找临界状态过程中,观察到浮沉子来回摆动,测量高度时要保持玻璃管竖直不动,因为一旦有某种干扰,平衡即被破坏,浮沉子可能会下沉或上浮。

六、参考文献[1] 李明亮.浮沉子的巧妙制作及原理[J].学苑教育,2011,(第19期).[2] 常建,丁智勇.“浮沉子”水下平衡的定量探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1,(第9期).[3] 刘炳昇.探究浮沉子撤压后浮与沉的规律[J].物理教学,2011,(第2期).[4] 杨波.浮沉子实验中的反常现象研究[J].考试周刊,2010,(第15期).第二篇: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内容摘要:化学实验探究型教学是指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科学方法论为依据,把认知科学知识的活动变成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一种过程,它要求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过程,而不仅仅作为结果来教。

本人认为要进行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学生的问题空间,增强实验内容的开放性;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

本文从五个方面谈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化学实验有效性科学探究创造性思维化学实验探究型教学是指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科学方法论为依据,把认知科学知识的活动变成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一种过程,它要求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过程,而不仅仅作为结果来教。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实验情景,激发好奇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更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积极地改进实验装置和操作,简化复杂的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性,通过不可预测的实验现象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

因此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化学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为此,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初中学生而言影响更为深远,因为学生会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步入化学殿堂,期盼着有更神奇的现象映入眼帘,能早日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

因此在上第一节课时,用“雨落红花现”、“魔棒点灯”、“瓷盘煎鸡蛋”、“烧不坏的手帕”等小魔术,把学生带入一个神秘的化学世界。

”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

另外在涉及到物质的性质时我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情景创设,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因为有了好奇心才会有问题,有了问题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

有了学习的欲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自主积极获取知识,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二、让学生参与实验,培养探究能力教师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据,合理安排学生做好实验。

并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能让学生做的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金属的锈蚀的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探究等。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实验,从而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启迪了思维,培养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料”的化学实验;用厨房中的一些物质怎样区分白糖、碱面、食盐等。

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三、创设必要的实验情境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

因此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精心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那么探究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我是这样创设实验情境的。

【故事情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几名士兵和一名军官闯进波兰一位化学家的实验室,要求化学家为他们服务,化学家誓死不从。

军官恶狠狠地指着桌上的一瓶浓盐酸说“如果不同意就把它喝下去!”化学家从容地拿起浓盐酸倒在一只大烧杯里,说:“反正是死,还是死得更快些吧!”说着又拿过来另一瓶液体也倒了进去,搅拌了几下,一饮而尽,然后躺在地上等死。

德国士兵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他们走后,化学家又站了起来,继续做他的实验。

你知道为什么化学家没有死吗?他拿来的另一瓶液体可能是什么?【猜想】学生大胆猜想,畅所欲言。

【问题】化学家对药品间的反应把握得非常准,你不能随意效仿,因为你不知道两种药品是否正好完全反应。

但是我们借助什么试剂就可以知道酸碱混合时发生了变化呢?什么时候两者正好完全反应呢?【猜想】①用PH试纸测试②用石蕊做指示剂③用酚酞做指示剂④酸碱等体积混合⑤酸碱等质量混合。

【学生探究】学生分小组研究制订,教师指导。

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探究什么时候两者正好完全反应。

【交流与评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有关的分析说明。

四、注重对比型实验的分析对比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通过对比有助于发现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

在实验教学中运用一些对比性的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讲前用石蕊浸泡过的滤纸晾干制作了五朵小花,一朵喷食醋,小花变红;第二朵喷水,小花不变色;第三朵直接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小花也不变色;第四朵先喷水再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小花变成了红色。

通过实验对比学生们就会想到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那么喷了水的小花放在充满二氧化碳的瓶中为什会变红?这一问题就会激发学生去思考。

老师顺势利导再补做一个实验,将稀盐酸喷在石蕊浸泡过的小花上,小花也变红了。

通过对比和补充实验使学生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原来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