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之颅骨!附:颅底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课后习题运动系统(含答案)

人体解剖学课后习题运动系统(含答案)

《人体解剖学》第三章运动系统一、大纲要求1.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2.掌握骨的连结和关节的构造3.掌握躯干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及骨性标志4.理解躯干骨的连结5.了解颅骨的组成、整体观、体表标志6.理解新生儿颅骨特征7.了解颅骨的连结8.掌握四肢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及骨性标志9.理解四肢骨的连结10.了解肌的概述11.理解躯干肌、头肌和四肢肌的名称、分布及其功能12.理解常用肌性标志二、内容概要躯体的概念骨连成骨骼1 .概述运动系统的组成骨连结肌骨性标志体表标志肌性标志2.软骨、骨、骨连结结构软骨膜软骨组织软骨细胞软骨软骨基质透明软骨分类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细胞骨组织胶原纤维骨质细胞间质基质分类骨密质钙盐结构骨松质骨膜--结构和功能骨髓红骨髓黄骨髓骨长骨分类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概念纤维连结骨连结直接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形式概念关节面基本结构关节囊间接连结关节腔结构韧带辅助结构关节盘半月板椎体椎弓根椎骨的一般形态椎弓椎弓板棘突突起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间盘脊柱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骨的连结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寰枕关节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前面观3.躯干骨脊柱的整体观后面观及连结侧面观胸骨柄胸骨胸骨体剑突胸廓肋骨肋构成肋软骨肋骨的形态胸廓的整体观胸廓的运动骨性标志脑颅颅的组成各骨的名称和位置面颅颅顶外面:缝颅前窝颅底内面颅中窝颅后窝颅整体观颅底外面颧弓4.颅骨颅的侧面翼点及连结眶颅的前面骨性鼻腔鼻旁窦新生儿颅的特点---囟缝颅骨的连结软骨连结关节---颞下颌关节骨性标志肩胛骨锁骨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上肢骨及连结手骨掌骨指骨肩关节上肢骨的连结肘关节桡腕关节5.四肢骨髋骨及连结股骨髌骨下肢骨胫、腓骨跗骨足骨跖骨下肢骨及连结趾骨骨盆髋关节下肢骨连结膝关节踝关节(1)概述6. 肌(2)头肌(3)躯干肌(4)四肢肌长肌分类:根据形态短肌扁肌分类和构造轮匝肌肌腹构造肌腱(1)概述浅筋膜筋膜深筋膜辅助结构滑膜囊腱滑膜鞘面肌 (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2)头肌咀嚼肌(咬肌、颞肌)颈肌(胸锁乳突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斜方肌浅群背阔肌背肌深群竖脊肌胸大肌胸肌前锯肌肋间外肌肋间肌肋间内肌腹直肌(3) 躯干肌膈前外侧群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肌后群---腰方肌腹直肌鞘和白线局部结构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会阴肌肩肌:三角肌臂肌前群:肱二头肌、肱肌后群:肱三头肌浅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上肢肌前群肌、尺侧腕屈肌深层: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臂肌前方肌浅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后群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深层: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4)四肢肌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手肌:外、中、内侧群前群:髂腰肌髋肌臀大、中、小肌后群梨状肌闭孔内肌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下肢肌股肌内侧群:长收肌、耻骨肌后群:股二头肌前群:胫骨前肌小腿肌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后群浅层:小腿三头肌深层:胫骨后肌足肌(外、中、内侧群)三、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胸骨角2.椎间盘3.界线4.翼点5.骨髓6.蝶鞍7.关节腔 8.肋弓9.鼻旁窦 10.髂结节 11.骨盆 12.足弓 13.肩峰 14.椎管 15.骶角 16. 腹直肌鞘 17.盆膈 18.股三角 19.腹股沟管(二)填空题1.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人体解剖学》__颅骨(1)

《人体解剖学》__颅骨(1)
鼻窦同时受累.
额 窦 炎: 晨重晚轻 上颌窦炎: 晨轻晚重
额窦
上颌窦
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2种.急性鼻窦炎病程 <12周,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较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包括鼻堵、脓涕、头痛等.慢性鼻窦炎的病程>12周.
1.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毒感染可 同时并发.常见细菌菌群是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和葡萄球菌等多种化脓性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和 卡他莫拉菌属,后者常见于儿童.其他的致病菌还有链球 菌类、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由牙病引起者多属 厌氧菌感染,脓液常带恶臭.真菌及过敏也有可能是致病
名称 额窦
前群 筛窦 中群
后群 蝶窦 上颌窦
位置 眉弓深面 筛骨迷路前部内 筛骨迷路中部内 筛骨迷路后部内 蝶骨体内 上颌骨体内
鼻旁窦的功能:
1.减轻颅骨的重量 2.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开口 中鼻道 中鼻道 中鼻道 上鼻道 蝶筛隐窝 中鼻道
鼻窦炎
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 高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 鼻窦炎2种.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 毒感染可同时并发.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
新生儿颅特征和生后变化
• 新生儿面颅占全颅1/8,成人占1/4.故而,新生儿颅脑颅大于面 颅.
• 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 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前囟 〔额囟,最大,呈菱形,位于矢状 缝与冠状缝相接处.后囟〔枕囱,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会合处, 呈三角形.另外,还有项骨前下角的蝶囱和顶骨后下角的乳突 囱.前囱在生后l~2岁时闭合,其余各囟都在生后不久闭合.

正常人体解剖学颅骨笔记

正常人体解剖学颅骨笔记

正常人体解剖学颅骨笔记第一节:颅骨的简介1. 颅骨是人体头部骨骼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保护脑部和感官器官的重要作用。

2. 颅骨由多个骨骼组成,包括颅顶骨、颞骨、枕骨、额骨、蝶骨等,每个骨骼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功能。

3. 颅骨的主要特点是坚硬且结构复杂,受到外力时能够有效保护脑部免受损伤。

第二节:颅顶骨1. 颅顶骨位于头顶部位,由两块骨板构成,中间通过缝隙连接。

2. 颅顶骨具有保护脑部功能,同时也是头部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在颅顶骨上可以触及到枕大管、额大管等突起,与颅腔内部的解剖结构相联系。

第三节:颞骨1. 颞骨位于颅骨的侧部,由颞鳞骨和颞骨突构成。

2. 颞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耳和听觉器官,同时也参与咀嚼运动。

3. 颞骨内部有颞骨岩部,其中包含听骨小室和颞骨蝶孔等重要结构。

第四节:枕骨1. 枕骨位于颅后部,形状呈凹槽状,与颈椎相连。

2. 枕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的下部和上段脊髓,同时也是颅底的一部分。

3. 在枕骨的内部还有枕大孔、大后孔等重要的孔洞,与脑干和神经血管有关。

第五节:额骨1. 额骨位于前额部分,具有覆盖额叶和眼眶的作用。

2. 额骨的上缘能够接触到前颞孔和额额上沟,与脑组织有密切的联系。

3. 额骨还参与到表情的形成和额外肌肉的运动。

第六节:蝶骨1. 蝶骨位于颅底部,呈蝶翼状,分为中央颞周和外周部分。

2. 蝶骨是颅底最重要的骨骼之一,与鼻腔、眼眶、中耳、咽和颅腔相连接。

3. 蝶骨的内部有蝶窦,是最大的颅窦之一,与颅腔内部的循环系统密切相关。

颅骨作为人体头部骨骼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保护脑部的功能,还与感官器官、咀嚼运动以及表情形成等方面密切相关。

正常人体解剖学颅骨笔记中介绍了颅顶骨、颞骨、枕骨、额骨和蝶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颅骨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不同部位颅骨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体头部结构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颅骨

人体解剖学:颅骨

外侧壁:有眶上裂和眶下裂
骨性鼻腔
筛骨的垂直板
骨性鼻中隔 犁骨
上鼻甲 上鼻道
鼻 中鼻甲 中鼻道 腔
下鼻甲 下鼻道
额窦
鼻 筛窦 旁 窦 上颌窦
蝶窦
显示外 侧壁的 内面观
鼻 旁 窦 的 通 道
蝶窦
鼻 筛窦

窦 额窦
后组 中组 前组
上颌窦
蝶筛隐窝 上鼻道 中鼻道
颅的侧面观
颞窝
翼点
颞下窝
翼腭窝
颧弓
pterion
颅的整体观
前面观 侧面观 后面观 颅顶 颅底
眼眶、骨性鼻腔、骨性口腔 颞窝、颞下窝
内面、外面 内面、外面
颅的前面观
眼眶 骨性鼻腔 骨性口腔
眼眶
四面锥体形,分底、尖、四壁 (上、下、内、外侧)。
眶上缘:有眶上切迹(孔)
眶 眶下缘:有眶下孔 底 内侧缘
外侧缘
上 壁:有泪腺窝
四 下 壁:有眶中窝 颅后窝
鸡冠 筛板、筛孔
垂体窝 视神经管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破裂孔 三叉神经压迹
枕骨大孔 舌下神经管 枕内隆凸 斜坡
横窦沟 乙状窦沟 颈静脉孔 内耳门
颅底内面观
外观 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特征 ✓阶梯状排列 ✓孔裂管道多 ✓颅骨的内膜与硬脑膜紧密相贴
颅底外面观
颅 skull
颅骨有哪些?
脑颅
(8块)
成 对 、 顶骨parietal bone 颞骨temporal bone
不成对
、 筛骨ethmoid bone 蝶骨sphenoid bone 、 额骨frontal bone 枕骨occipital bone
面颅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4) ——颅骨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4) ——颅骨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4) ——颅骨“视频教学“重点提要(四)颅骨成人颅skull 由23块颅骨cranial bones 组成,另有6块听小骨(见前庭蜗器章节)。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和软骨牢固连接。

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近卵圆形,形成颅腔,容纳和保护脑;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形成面部的基本轮廓,并参与构成眶、鼻腔和口腔。

1. 脑颅骨bones of cranium 共8块,包括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和成对的顶骨及颞骨。

图4-1(1)额骨frontal bone 1块,位于颅的前上部,分为额鳞、眶部和鼻部,构成颅盖和颅底前部。

额鳞内含有空腔,称额窦。

眶部为后伸的水平薄骨板,构成眶上壁。

鼻部位于两侧眶部之间。

图4-2图4-3(2)筛骨ethmoid bone 1块,为骨质菲薄的含气骨。

位于两眶之间,呈“巾”字形,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

筛板呈水平位,构成鼻腔的顶,其前份正中上突的骨嵴为鸡冠。

垂直板自筛板中线下垂,构成鼻中隔的上部。

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的两侧,由许多蜂窝状小房构成,称筛窦(筛小房)。

迷路内侧壁有上、下两个向下卷曲的骨板,即上鼻甲和中鼻甲。

图4-4(3)蝶骨sphenoidbone 1块,形似蝴蝶,位于颅底中央,其中部为蝶骨体,内有含气腔,称蝶窦。

图4-5(4)枕骨occiptalbone 1块,位于颅的后下部,呈勺状。

前下部有枕骨大孔,空下方两侧由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髁,与寰椎相关节。

图4-6图4-7(5)顶骨parietalbone 2块,外隆内凹,位于颅盖部中线的两侧,介于额骨与枕骨之间。

(6)颞骨temporalbone 2块,位于颅的两侧,参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

它参与构成颅底的部分呈椎体形,嵌于蝶骨和枕骨之间,称颞骨岩部,其内有前庭蜗器。

图4-8图4-92. 面颅骨bones of facial cranium 共15块,包括成对的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和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

人体解剖生理学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颅骨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颅骨ppt课件
23
额窦 上鼻甲 上鼻道 中鼻甲 中鼻道
下鼻甲 下鼻道 切牙孔 上颌骨腭突
筛板 蝶筛隐窝 蝶窦
蝶腭孔
翼突 腭骨垂直板 腭骨水平板
.
24
3、鼻旁窦
①额窦:位于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 ②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③筛窦:位于筛骨内 ﹡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 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④上颌窦: 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 ★最大、窦口位置较高
眶缘 (眶上孔)眶上裂
眶下孔 蝶骨大翼
眶下裂 眶下沟
颧骨
.
眶上孔 (切迹) 视神经管 筛骨眶板 泪骨 泪囊窝
眶下孔 上颌骨
22
2、骨性鼻腔
两口:前口---梨状孔 额窦 后口---鼻后孔
鼻中隔
外侧壁:上中下鼻甲
筛骨 垂直板
上中下鼻道
切牙管 上颌骨 腭突
.
鸡冠 筛板 垂体窝 鞍背 蝶窦
犁骨
翼突(蝶骨) 水平板(腭骨)
枕骨
顶骨
.
4
蝶骨
.
5
上面观
后面观
筛骨
.
6
.
7
.
8
.
9
顶骨 上颞线 下颞线
人字缝 枕外隆凸
颞窝 外耳门 乳突 茎突 下颌角.
冠状缝 额骨 翼点 蝶骨大翼
泪骨 鼻骨 眶下孔 颧弓 上颌骨 颏孔 下颌骨
10
额骨
顶骨

视神

经管

眶上裂

眶下裂

眶下沟
泪囊窝 眶下孔
犁状孔
颏孔
.
眉弓 眶上 切迹 顶骨 颞骨 蝶骨 泪骨 颧骨
.
35
.
19

人体解剖学课件:颅骨

人体解剖学课件:颅骨
枕髁
5.颅侧面观
组成
脑颅: 额骨、顶骨、枕骨、蝶骨、颞骨 面颅: 颧骨、上、下颌骨
颞窝
翼点
颞下窝
外耳门 翼点:为额、顶、颞、蝶四骨结合处,内 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质最薄。
乳突
颧弓
21
6.颅前面观
眶 犁状孔
22
泪腺窝 眶上裂 眶下裂 眶下沟
视神经管
眶上切迹 泪囊窝
眶下孔
鼻泪管
眶的交通
底(眶口)与外界相通 经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 经鼻泪管与鼻腔相通 经眶下裂与翼腭窝、颞下窝相通 经眶下孔与面部相通 经眶上裂与颅中窝相通
《人体解剖学》
颅骨
1
颅骨
2
颅骨
脑颅骨
成对(2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4块):额骨、蝶骨、筛骨、枕骨
面颅骨
成对:上颌骨、腭骨、鼻骨、颧骨、泪骨、 下鼻甲
不成对:下颌骨、舌骨、犁骨
颅骨
知识目标 1.掌握:颅骨组成和整体观,颞骨、筛骨、蝶骨、枕骨、 下颌骨的主要结构。 2.熟悉:鼻旁窦的位置和特点。
人字缝 枕外隆凸
18
颅前窝
鸡冠
3.颅内面观 颅中窝
颅后窝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三叉神经压迹
内耳门 舌下神经管内口
枕骨大孔
19
筛板 筛孔 视神经管
垂体窝 破裂孔 颈静脉孔 乙状窦沟
横窦沟
颅底外面观
切牙孔 腭大孔
茎突 外耳门
乳突 茎乳孔
20
骨腭 鼻后孔 颧弓 关节结节 下颌窝 颈动脉管外口 颈静脉孔
能力目标 1.能够在体表找到翼点、下颌角、枕外隆凸、乳突等结构。
3
分为脑颅骨、面颅骨

运动系统--颅骨

运动系统--颅骨

(3)、下颌骨
分一体两支。 体:有颏隆凸、颏孔和下牙
槽弓。
下颌支:有下颌角。冠突、 髁突,下颌头、下颌切迹等
3、颅的整体观
(1)颅顶(即颅盖)
①颅底内面观
(2)颅底 ②颅底外面 (3)颅的前面 (4)颅的侧面
(1)颅顶(即颅盖)
从前向后观察有三条缝: 冠状缝——额骨和枕骨之间的横位
的缝.
矢状缝——两侧顶骨之间的缝
(一)脑颅
1. 脑颅骨的配布 额骨 人字缝 脑颅骨有 8 筛骨 块: 蝶骨 额骨 1 块 顶骨 2 块 颞骨 枕骨 1 块 颞骨 2 块 筛骨 1 块 蝶骨 1 块
枕骨 枕骨
顶骨
冠状缝
额骨 鸡冠 筛板 筛孔
小翼 大翼 颞骨
颞骨
蝶骨 (大翼)
枕骨大孔
2. 筛骨
为最薄弱的含气骨,位于两眶之间,参与构成颅腔 的底、鼻腔的顶和侧壁。 此骨在额状切面上呈“巾”字 形, 可分为: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分。
颅前窝
额骨眶部 筛骨筛板 蝶骨小翼 蝶骨 体 颅中窝
颅后窝
5. 颅底外面观
颅底外面高低不平,分前、后两部分。结构复杂,有许多神 经血管通过的孔裂。前面为分隔口腔和鼻腔的水平骨板,称骨 腭。后部可见枕骨大孔。 上颌骨 切牙孔 上颌骨腭突 颧骨 牙槽弓 腭骨水平板 骨腭 颧弓 翼突内侧板 腭大孔 腭骨 翼突外侧板 后鼻孔 卵圆孔 蝶骨 犁骨 棘孔 关节结节 犁骨 下颌窝 茎突 颞骨 破裂孔 乳突 颈动脉管 茎乳孔 枕骨 颈静脉孔 枕髁 舌下神经管 顶骨 髁管 上项线 枕骨大孔 枕外隆凸
顶骨
额骨
蝶骨
颞骨 颧骨 鼻骨 枕骨
上颌骨
下颌骨
颞下颌关节
颅23:由脑颅和面颅构成

人体解剖学-颅骨

人体解剖学-颅骨
矢状缝 顶结节
(二 )颅的侧面
关节结节 颧弓 翼点 人字缝
枕外隆突
乳突
外耳门 茎突
冠状缝 额结节 泪囊窝 眶下孔
颏孔
(三)、颅的前面:
1)眶:四棱锥形,泪腺窝、眶上切迹(孔)、 眶下孔;泪囊窝;眶上裂、眶下裂。
2)骨性鼻腔:居中央,四壁及交通;骨 鼻中隔;上、中、下鼻甲(鼻道)。
3)鼻旁窦:位鼻腔周围颅骨内,含有空气 的空腔或小房,与鼻腔相通。 共四对是a、筛窦、b、蝶窦、c、额 窦、d、上颌窦(最大)。
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
颅前窝
垂体窝 颅中窝
舌下神经管
乙状窦沟 小脑窝
颅后窝
鸡冠 筛孔 视神经管 圆孔 卵圆孔 棘孔 内耳门 颈静脉孔 枕骨大孔
横窦沟
后囟
新生儿颅特点:
骨化不全,骨间为膜性。 前囟:菱形1—2岁闭合。
囟 后囟:三角形很快闭合。
前囟
人字缝 矢状缝 冠状缝
颅的连结:致密结缔组织、软骨、关节
容纳感觉器。 形成面部骨性支架。 消化、呼吸道的起始。
颅的分部 脑颅
眶上缘 面颅
外耳门上缘
一、颅骨的组成:(脑颅+面颅)
(一)脑颅:位颅的后上部;8块(2对4单),
围成颅腔可容纳、支持、保护脑;
顶称颅盖、底称颅底。
顶骨
成对
组成
颞骨
单一: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额骨(1)
顶骨(2)
枕骨(1)颞骨(2)
蝶 骨(1)
筛 骨(1)
前群 中群
后群
(二)面 颅
位颅的前下部,15块(6对3单);形成面部 骨性基础,支持、保护感觉器,是消化道和呼吸 道的起始部。
组成

人体解剖学实训报告颅骨

人体解剖学实训报告颅骨

一、引言颅骨是人体头部的重要骨骼结构,由23块骨头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大脑、支持面部结构以及参与听觉和视觉的形成。

在人体解剖学学习中,颅骨是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本次实训报告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颅骨结构的认识,提高解剖学实践技能。

二、实训目的1. 了解颅骨的组成、位置及功能;2. 掌握颅骨的形态结构特点;3. 学会使用解剖工具进行颅骨的观察和测量;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实训材料与工具1. 实训材料:新鲜或干尸颅骨;2. 实训工具:解剖镊子、解剖剪、解剖针、解剖镜、解剖图谱等。

四、实训步骤1. 观察颅骨的整体结构首先,观察颅骨的整体形状,了解其大致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

脑颅骨位于颅腔内,负责保护大脑;面颅骨位于颅腔外,构成面部的基本框架。

2. 观察脑颅骨(1)额骨:位于颅的前上部,分为额鳞、眶部和鼻部。

额鳞是构成前额的基础部分,眶部位于眶和颅腔之间,鼻部位于左右眶部之间,呈马蹄铁形。

(2)顶骨:位于颅顶中部两侧,为方形扁骨,中央隆起处叫顶结节。

(3)枕骨:位于顶骨之后,并延伸至颅底。

在枕骨的下面中央有一个大孔,叫枕骨大孔,脑和脊髓在此处相续。

(4)颞骨:位于颅的两侧,分为鳞部、岩部和鼓部。

颞骨与下颌骨形成颞下颌关节。

(5)蝶骨:位于颅底中部,呈“巾”字形,包括蝶骨体、小翼和大翼。

(6)筛骨:位于颅底前部,呈“巾”字形,包括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

3. 观察面颅骨(1)上颌骨:位于口腔上方,左右各一块,构成上颌骨弓。

(2)颧骨:位于面颅的外上方,左右各一块,形成面颊部。

(3)鼻骨:位于鼻腔上方,左右各一块,构成鼻腔的骨性支架。

(4)泪骨:位于眼眶内侧,左右各一块,与鼻骨相连。

(5)腭骨:位于口腔上方,左右各一块,构成硬腭。

(6)下鼻甲:位于鼻腔内,左右各一块,与鼻骨相连。

(7)犁骨:位于鼻腔正中,一块。

(8)下颌骨:位于颅腔外,唯一能活动的颅骨,与颞骨形成颞下颌关节。

运动系统--颅骨

运动系统--颅骨

2、顶骨:位于颅顶中部,呈四边形,是 典型的扁骨。
3、枕骨:位于颅的后下部,前下部有枕骨 大孔,枕骨大孔前外侧有椭圆形的隆起, 称枕髁。
4、筛骨:位于两眶之间。筛骨冠状面呈 “巾”字形,其多孔的水平骨板称筛板, 参与颅前窩的构成,亦为鼻腔的顶。其 垂直的骨板上部称鸡冠,突向颅腔,下 部居正中参与骨性鼻中隔的构成。两侧 部为筛骨迷路,其骨质内含诸多的小腔 隙,称筛窦;迷路外侧壁菲薄,参与构 成眶内侧壁;迷路内侧壁具有2个卷曲的 小骨片,即上鼻甲和中鼻甲,参与鼻腔 外侧壁的构成。
额窦 上鼻甲 上鼻道 筛板 蝶筛隐窝
蝶窦
蝶腭孔Biblioteka 中鼻甲 中鼻道下鼻甲 下鼻道 切牙孔
翼突
腭骨垂直板
上颌骨腭突
腭骨水平板
额骨、上颌骨、筛骨和蝶骨内有含气的空腔, 位于鼻 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总称为骨性鼻旁窦。即额窦、筛窦、 蝶窦和上颌窦。
鸡冠 筛板 筛板 额窦 筛骨迷路 上鼻甲 眶 筛窦口 上鼻甲
蝶窦
眶 后筛窦口 筛小房 蝶腭孔
筛泡 上鼻道 上颌窦 中鼻甲 下鼻甲 垂直板 探针通 下鼻甲 鼻泪管 下鼻道 腭 突 (上颌骨 ) 犁骨
翼突 上颌窦开口 腭骨垂直板 上颌窦 腭骨水平板 上颌骨
2、颅的侧面
中部有外耳门,门后方为乳 突,前方是颧弓,二者在体表可 摸到。颧弓的内上方有一浅窝, 称颞窝。下方的称颞下窝。颞窝 内在额、顶、颞和蝶骨会合处称 翼点。此处骨质较薄弱,其内面 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故外伤 骨折时,易伤及该血管,引起颅 内出血。(翼点——在颞窝区内, 有额、顶、颞、蝶 4 骨的会合处 形成的“ H ”形的骨缝称,即太 阳穴位置,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 前支通过。)
• 6、鼻旁窦歌诀: • 鼻旁窦口通鼻腔,蝶窦筛窦后小房,蝶 筛隐窝上鼻道,其余开口中鼻道,莫忘 最大上颌窦,开口较高引不畅。 • 7、颅的侧面歌诀: • 颅的侧面外耳门,额顶颞蝶交翼点。 • 8、新生儿颅的特征歌诀: • 新生儿颅有特点,头大脸小颊饱满,额 顶骨间有前囟,闭合约在一岁半。

正常人体解剖学之颅骨

正常人体解剖学之颅骨

☆2颅底外面
鼻后孔、枕髁(前外有舌下神经管外口、外侧为颈静脉孔)、 颈动脉管外口、茎突、乳突、下颌窝、枕外隆凸。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3颅侧面
❖ 翼点:颞骨窝处,额、顶、颞、蝶骨会合而成,此处骨质比
较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骨折时容易
(3)颞骨鼓部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筛骨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蝶骨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1、成对: 二、面颅骨(15块)
前囟——12个月左右闭合 后囟——3个月左右闭合
临床意义——婴儿发育
颅压变化反应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二)颅底(内外、侧面、前面观)
☆1颅底内面
◆三个窝:许多孔、裂、管有神经血管通过。
①颅前窝:筛骨的筛板、筛孔 ②颅中窝:蝶骨体、垂体窝、视神经管、眶上裂
(1)鼻骨 (2)泪骨 (3)颧骨 (4)上颌骨(上颌窦) (5)下鼻甲 (6)腭骨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1、成对:
(1)鼻骨 (2)泪骨 (3)颧骨 (4)上颌骨 (5)下鼻甲
(6)腭骨
面颅骨(15块)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五十九分。
下鼻甲
位于鼻腔外
侧壁,薄而卷 曲,贴附上颌 骨内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之颅骨!附:颅底人和脊椎动物头部的骨架。

以眶上缘及外耳门上缘连线为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不成对的额骨、蝶骨、枕骨和筛骨,共8块,围成颅腔,容纳脑。

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分,包含成对的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及鼻甲骨,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共15块,构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

中文名颅骨外文名skull块数23块位置脊柱上方功能保护和支持解剖结构人的颅骨由23块骨组成,能支持和保护脑等重要器官。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各骨之间都借缝或软骨相连,属不活动的连结。

颅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前者围成颅腔,后者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脑颅骨共有8块;包括前部1块额骨,后方1块枕骨,上方2块顶骨,两侧各有1块颞骨,颅底前部中央的1块筛骨和颅底中部的1块蝶骨。

面颅由15块骨组成:口腔上方,左右各有1块上颌骨,上内侧有1对鼻骨,后方有1对泪骨,外上方有1对高起的颧骨,后方接1对腭骨。

内侧有1对伸入鼻腔的下鼻甲骨,鼻腔正中的骨板是犁骨。

下颌骨是构成关节而能活动的颅骨。

另外,还有游离的骨块即舌骨。

各结构组成颅骨由脑颅和面颅两部分组成。

脑颅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

(1)颅盖骨由外板、板障及内板组成,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及部分颧骨和蝶骨大翼,经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和鳞状缝连接在一起。

颅盖骨的内面凹陷,压迹为脑回、蛛网膜粒、静脉窦及脑膜血管压迹构成。

(2)颅底骨颅底内面高低不平,由前至后以蝶骨嵴和岩骨嵴为界,形成三级阶梯状的结构,分别称为前、中、后颅窝。

前颅窝的中央小部为筛骨筛板,两侧大部为额骨眶板,后部为蝶骨小翼,容纳额叶。

中颅窝由蝶骨体和蝶骨大翼组成,呈蝶形,分为较小的中央部(鞍区)和两个较大而凹陷的外侧部(容纳颞叶)。

蝶鞍位于中颅窝中央,蝶骨体上方,前方正中突起称鞍结节,两侧为前床突,下方为视交叉沟和视神经管,是视神经出颅通道,鞍的中央凹陷为容纳垂体的垂体窝,后方骨板的上突起叫鞍背,两侧外上角为后床突。

中颅窝有很多骨孔和裂隙与颅外沟通,是神经、血管的通道,其中包括:①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和眼上静脉通过;②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在蝶骨大翼根部从前向后排列,分别为三叉神经第二支、第三支及脑膜中动脉通过;③破裂孔:位于蝶鞍与岩尖之间,有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通过。

后颅窝大部分由枕骨构成,两侧部的前壁为岩骨的后面,容纳小脑、脑桥和延髓。

窝中央是枕骨大孔,为颅腔与椎管相连处,延髓经此与脊髓相连,并有椎动脉和副神经颈支通过。

枕骨大孔的前方为斜坡,斜坡下端的两侧各有一圆形隆起为颈静脉结节。

岩骨嵴后面有内耳孔,为面神经、听神经和迷路动、静脉通过。

枕内隆突为窦汇所在处,横窦起自窦汇的两侧,走向颞骨岩部上缘的后端,续于乙状窦。

颈静脉孔内有颈内静脉、舌咽、迷走和副神经通过。

常见疾病与治疗颅骨骨折是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包括骨质连续性的中断及碎裂,直接征象为骨质内外板的连续性中断。

CT检查的优势颅骨骨折可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以顶骨最多,其他依次为额骨、颞骨、枕骨。

CT是横断位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无重叠,因此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比线形骨折显示明显。

若发现颅底骨折的间接征象,同时加做薄层扫描,则对颅底骨折的诊断及颅脑创伤的综合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颅底骨形态较复杂、不规则,自然的间隙及孔道多,所以对无移位的线形骨折显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重建的薄层图像连续细致观察,尤其是依据三维重建图像所提供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丰富信息,为颅骨骨折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尽量避免误诊。

紧急处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如果是开放性颅骨骨折或脑组织已外露,应注意防止感染。

可将伤口周围5厘米范围内的头发剪去,轻轻覆盖上无菌纱布包扎。

对于伤口内的脏东西,不要擅自取出,以免扩散感染。

2、对脑脊液的处理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堵塞鼻腔和耳道,也不能用水冲洗或向耳鼻内滴药水,而是应该任其自流。

因为脑脊液连同血液在流经不清洁的鼻腔、耳道时已被污染,如用棉花等物堵塞,液体返流入脑内就容易发生颅内感染,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死亡。

同时要告诫病人不要用力擤和咳嗽,不擦、摸外耳道,可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应让病人头部处于高位,可将床头抬高15~30度,以免颅内感染或积气发生。

4、不论身处何处,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颅骨损伤一般伴有脑损伤。

颅骨损伤,骨折愈合约需3月以上。

在提前愈合方面,西医治疗尚无较好方法。

明显开放性颅脑损伤者,立即进行手术抢救治疗。

对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鼻漏及耳漏采取平躺保守治疗2周,症状消失,治疗效果不佳,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对闭合性颅脑损伤分别给予手术或保守治疗,对颅骨骨折并单纯硬膜外血肿术前无昏迷、CT示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者,行血肿清除术或颅骨成形术;对硬膜外血肿术前昏迷、CT示中线结构明显移位者,或合并硬膜下血肿,脑挫伤者,行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对非功能部位单纯颅骨凹陷骨折,小面积且深度不超过1cm,无颅高压症状者,保守治疗;单纯颅骨线型骨折,保守治疗。

其术后及保守治疗病人均用抗生素、脱水剂、脑神经营养药物,并维持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

治疗早期用中药口服或鼻饲,可促进血肿机化,使肉芽组织提前形成纤维结缔,再变为软骨,然后软骨细胞经过增生、变性、钙化,以达骨折早期愈合。

颅脑损伤,西医对原发脑损伤尚无有效治疗手段。

保守或术后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或鼻饲并针灸治疗,可起到逐瘀泄热,接骨续损,祛瘀醒脑之作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预后。

中医理论认为,颅骨、脑损伤之后,骨折筋伤,血离经脉,凝聚成瘀,踞于经遂,瘀积不散。

血不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

瘀血不去,阻滞脑脉,蒙蔽清窍,则神昏,故中药及针灸治疗,可收清热醒脑,祛瘀开窍之功。

颅底颅腔底部称为颅底。

是医学上重要的部位。

中文名颅底外文名basis cranii解剖从外面看颅底又可分为前部和后部,主要结构:枕骨大孔、枕髁、破裂孔、髁管、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茎突、茎乳孔、舌下神经管外孔、下颌窝、枕外隆凸、上项线、骨腭、切牙孔、腭大孔、鼻后孔、卵圆孔、棘孔。

前部主要为面颅骨,前部中央的被称为骨腭的水平薄板由上颌骨与腭骨构成,骨腭前方是牙槽弓,上腭的牙齿排列在此处。

骨腭正中的腭中缝后方是供腭大动脉进入鼻腔的切牙孔。

其后方为腭大孔,腭大动脉从此出颅再进入切牙孔。

腭大孔的位置在颌第2磨牙、第3磨牙腭侧之间,具体位置则因人而异,主要以第3磨牙腭侧为主。

再往后是被鼻中隔后缘分成左右两半的鼻后孔。

鼻后孔两侧的垂直骨板称为翼突内侧板。

翼突外侧板根部后外方排列着卵圆孔和棘孔。

前部两侧是属于颧骨的颧弓。

颧弓根部后方有是与下颌头组成关节的下颌窝。

窝前缘有称关节结书的隆起。

后部中央,鼻后孔后方为枕骨大孔。

25岁以后,孔前方的枕骨基底部与蝶骨体直接结合(之前通过软骨结合)。

枕骨大孔两侧为枕骨髁,枕骨髁同寰椎侧块上关节的关节窝。

其后方为髁孔,髁前方外侧为舌下神经管外口。

枕髁外侧,位于枕骨与颞骨岩部之间前后依次分布着不规则的颈静脉孔和圆形的颈动脉管外口。

两对颈静脉孔和颈静脉窝之间、枕骨大孔前方是咽结节。

颈动脉管外口内侧可见蝶骨、枕骨和颞骨围成的破裂孔,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是茎突,颈突前外侧是外耳道。

茎突根部后方为茎乳孔。

再后方为乳突。

最后方为枕骨的枕外隆凸及两侧相互平行的上项线与下项线。

从内面看颅底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

主要结构:①颅前窝----鸡冠、筛孔。

②颅中窝----垂体窝、交叉前沟、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

③颅后窝----枕骨大孔、斜坡、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耳门、内耳道。

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

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

筛板外侧颅前窝的底由薄而不平的额骨眶板构成,它同时又是额窦和筛窦的顶以及眶顶。

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形状如蝴蝶。

颅中窝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

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

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

中间部分是蝶骨骨体,骨体中的空穴称为蝶窦,骨体上方垂体窝及垂体窝后方的骨隆统称蝶鞍,蝶鞍中央凹陷处是容纳脑部垂体的垂体窝,垂体窝两侧与蝶窦仅相隔一薄骨层,大脑垂体位于此处。

蝶鞍后方高起的鞍背两侧角称为后床突,蝶骨小翼后缘的内侧端也明显增厚,称为前床突。

蝶鞍前方是视交叉沟,沟的两端同时也是垂体窝的外侧是视神经管,视神经从此处通向眶腔。

视神经管外侧为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由此入眶。

蝶鞍两侧有颈动脉沟、破裂孔、海绵窦、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颈动脉沟为一浅沟,向前通入蝶骨大翼、小翼间的眶上裂。

破裂孔则续于颈动脉管内口。

海棉窦为一空腔,从眶上裂内侧延伸至颞骨岩部尖端。

其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支、外展神经。

海棉窦外侧壁内,又分别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

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三叉神经上颌神经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进入入颅腔的通道。

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

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

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

大孔后方可看见称为横沟的浅沟,横沟前方是容纳小脑的小脑窝。

横沟与另一条起自枕骨大孔的纵沟相交汇,交汇处形成称为枕内隆凸的十字形隆起,横沟向上延续与颅顶内面的上矢状窦沟连接,向下通枕内嵴连接,两侧续于横窦沟后又转向前下方同乙状沟相连,止于枕骨大孔外侧的颈静脉孔。

颈静脉孔内的乙状窦出颅后成为颈内静脉。

颈静脉孔又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进出颅腔的通道。

枕骨大孔前方斜面为斜坡。

孔的前方外侧有供舌下神经通过的舌下神经管内口。

在颅中窝与颅后窝之间为弓状隆起,而弓状隆起后方同时也是颞骨岩部后面开孔称为内耳门,面神经与位听神经经由此处通往颅腔。

颅底骨折属于颅骨骨折的一种。

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

颅骨骨折的伤者,不一定都合并严重的脑损伤;没有颅骨骨折的伤者,可能存在严重的脑损伤。

毕竟,颅骨骨折的存在提示伤者受暴力较重,合并脑损伤机率较高。

颅骨骨折按骨折部位分为颅盖与颅底骨折;按骨折形态分为线形与凹陷性骨折;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和累及气窦的颅底骨折有可能合并骨髓炎或颅内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