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辅导讲义)

合集下载

血管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血管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血管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一)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无法下床,排便方式改变而造成尿潴留、便秘等;练习深呼吸咳嗽排痰,术后有效排痰对于预防肺部感染非常重要:练习有效下肢踝泵运动,术后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二) 术前一日卫生处置,如清洗、更衣、剔须、剪指甲等。

(三) 女性患者如果即将月经来潮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 术前一天遵照医嘱进行肠道准备,一般局麻患者不禁食水,腰麻、硬膜外、颈丛及全麻患者术前需禁食 8-12 小时,禁水 4 小时。

(五) 术前一晚如果紧张导致无法入睡,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给予患者助眠药物。

(六) 手术当日皮肤准备。

(七) 入手术室前取下假牙、眼镜、发夹、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保管。

二. 术后护理
(一) 体位: 全麻、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完全清醒后方可垫枕;腰麻患者需去枕平卧 6 小时后方可垫;颈丛麻醉患者术后清醒后抬高床头 15 度。

(二) 饮食:术后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相应饮食指导。

(三) 病情观察:术后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各种置管妥善固定,预防脱出、阻塞。

(四) 疼痛护理:术后患肢或伤口疼痛,及时对症处理。

避免疼痛影响患者术后休息及康复。

(五)活动:术后每 1~2 小时翻身一次,以防止发生压疮;有效深呼吸、咳嗽 10 次/小时;有效下肢踝泵运动 20 组/小时;自主翻身、抬臀、抬腿,以促进血液循环及胃肠道蠕动。

(六)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七) 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卧床休息,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需有护士陪同在旁,以防止发生意外。

心血管病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病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病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以下内容:
1.入院时测体重及血压,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2.测体温、脉搏2次/d,观察3d正常者改每日下午4时测量一次。

患者若有发热,测体温至少3次/d。

若因房颤有心律绝对不齐者,应测量脉搏、心率。

3.按分级护理医嘱,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或适当活动。

4.指导肺部感染疾病咳痰较多者顺位排痰,并记录每日痰量。

5.严格根据医嘱,按时用药。

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服强心甙类药物前,应先测脉率或心率,如<60次/min者暂不给药,并及时与医生联系。

6.执行饮食医嘱,观察患者(特别是食管疾病患者)的饮食情况,主动与医师联系,及时修订饮食治疗方案。

7.重危及手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

若有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剧烈胸痛、心前区痛、脉搏不规则及有心力衰竭、休克等表现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予适当处理。

咯血时,应记录咯出物的性状与量。

发现脉搏不规则时应记录脉率及心率;有绌脉者,记录脉搏短绌图表。

8.凡胸科大手术后、或为胸部严重创伤、大咯血、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危重患者,应加特别护理,并转入监护病室。

9.病室中应经常备有急救设备,如吸氧装置、吸引器、开口器、喉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胸腔穿刺包、静脉切开包、开胸心脏按压包、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和各种急救药品等。

10.术后监护病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1次,每周进行空气消毒1次。

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概述心血管外科护理是针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进行的手术护理。

本文档旨在介绍心血管外科护理的常见规范和步骤。

术前护理- 准备: 确保手术室和护理设备的准备工作完成,包括检查手术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准备: 确保手术室和护理设备的准备工作完成,包括检查手术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患者评估: 细致评估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和药物过敏情况,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风险因素。

患者评估: 细致评估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和药物过敏情况,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风险因素。

- 准备手术室: 清洁手术室并准备所需的器械、药物和消毒液。

准备手术室: 清洁手术室并准备所需的器械、药物和消毒液。

- 患者准备: 按照相关指导要求做好患者皮肤准备,包括消毒、标记和患者定位等。

患者准备: 按照相关指导要求做好患者皮肤准备,包括消毒、标记和患者定位等。

术中护理- 协助手术准备: 合理安排手术台、床单、护理设备和药品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协助手术准备: 合理安排手术台、床单、护理设备和药品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监测: 连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监测: 连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 提供器械和药物: 根据医生的指示,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提供器械和药物: 根据医生的指示,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 引导患者配合: 协助患者配合手术操作,包括正确呼吸和位置调整。

引导患者配合: 协助患者配合手术操作,包括正确呼吸和位置调整。

-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监测手术切口和导管的情况,及时处理任何感染风险。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监测手术切口和导管的情况,及时处理任何感染风险。

术后护理- 监测恢复: 在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复苏情况,包括观察其意识水平、呼吸和循环状态。

监测恢复: 在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复苏情况,包括观察其意识水平、呼吸和循环状态。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心率、血压、脉搏的强弱、节律与频率、体温,观察心电示波,了解心律变化。

2、注意皮肤颜色、温度、干湿度以及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警惕低心排征象的发生。

3、观察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呼吸音以及血气变化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观察患者意识、精神状态、瞳孔变化以及肢体活动情况。

5、观察每小时尿量并累计记录尿量,注意尿液的颜色、性状。

记录每小时静脉输液量并累计。

6、观察心包、纵隔引流管或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7、观察术后电解质及出入量情况。

【护理措施】1、ICU术后患者应安排专人护理,于病情稳定后按医嘱转回病区。

密切观察并注意病情变化。

2、监测体温:持续监测肛温,体温回升慢,需加盖被保暖或用热水袋、电热毯复温。

复温过快时,产生高热,应用物理降温,如头置冰枕、大动脉冰敷、酒精檫浴等。

3、气管插管及辅助通气者,头颈应保持平直位,注意防止气管插管折曲而影响通气,按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注意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呼吸音以及血气变化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保持各输液管、测压管、尿管及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质及液量以及切口有无渗血现象。

5、准确的记录单位时间内或交接班时的出入量,并按急缓顺序执行各项术后医嘱,注意保持好血容量,并防止单位时间内补充过量,导致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6、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发生并发症。

7、按医嘱给抗生素、镇静或止痛药。

8、病人清醒、有自主呼吸、病情稳定,拔除气管插管后,可取半卧位,应及时实施胸部体疗,依照病情,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并咳嗽,有利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

9、一般全身麻醉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后,4-6小时就可以饮水,由少至多,也可进半流质,术后饮食无特殊禁忌,但要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食物要干净,避免食后腹泻,水分要控制,口渴可适量食用水果如梨、橘子、香蕉、西瓜等。

手术后鼓励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增加心脏负担为准,两三天后可下床活动。

心血管专科护理常规课件

心血管专科护理常规课件

跨国合作开展心血管疾病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02
国际心血管护理联盟
推动全球心血管护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护理水平。
03
国际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
汇聚世界各地的心血管领域专家,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 计划,控制盐、脂肪、糖的摄
入。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适当的运动 计划,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
动。
特殊护理常规
药物治疗护理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观察药物 疗效及不良反应。
心导管术护理
对接受心导管术的患者进行术 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 。
心律失常护理
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监测,及 时发现并处理。
02
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与体征
心悸
自觉心跳快慢不齐、强弱不等, 或心慌不安,可见于各种类型的 心律失常。
呼吸困难
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费力、气 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夜间阵 发性呼吸困难。
水肿
下肢、腹部、腰背部等部位出现 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 性水肿。
心绞痛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 前区与左上肢,常因运动、寒冷 或情绪激动所诱发,休息或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正基因缺陷来治疗疾病。
新型药物与疗法
靶向药物
针对特定心血管疾病发病 机制的靶向药物,如针对 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 靶向药物。
细胞疗法
利用干细胞等细胞资源对 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如 心肌细胞移植等。
免疫疗法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 心血管疾病,如自身免疫 性心肌炎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
01
国际心血管疾病研究合作项目

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全

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全

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全
心血管外科是一种高危、高复杂性的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和细致的护理以保证手术成功。

以下是心血管外科护理的常规流程和注意事项:
术前护理
- 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病史和手术情况,包括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

- 安排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等必要检查,评估患者手术风险。

- 患者应禁食12小时以上,保持肠胃道清洁,避免手术中发生误吸及术后恶心呕吐。

- 安排手术室、手术器械和药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术中护理
- 保持患者意识清醒,监测心率、呼吸和生命体征等。

- 根据手术情况协助医生操作,给予必要的药物支持,控制术
中出血。

- 管理导管和各种监测仪器,定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
过程。

术后护理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手术部位是否出现感染、出血或
其他并发症。

- 给予有效的镇痛和止血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 协助患者转移至重症监护室等适当的病房,继续监测和护理。

- 按照医嘱执行抗感染、抗凝等治疗,加强术后康复和护理。

总之,心血管外科护理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和个性化的护理,围绕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特点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全程跟踪和监控患
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成功
和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常用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常用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根据病人心功能分级决定活动量,告诉病人体力和精神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利于心功能恢复。

督促病人坚持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心功能I级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必须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心功能II级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午睡时间,强调下午多休息,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心功能III级严格限制一般体力活动,每天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心功能IV级须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

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

注意做好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二、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根据病情,适当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量,注意少食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三、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体温、呼吸、咳嗽、咳痰的量及性质、尿量、周围循环情况等。

四、呼吸困难者可给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必要时应取半卧位;肺水肿的病人应取端坐位,并可吸入经50%酒精湿化的氧气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通气效果。

五、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者,服药前应测心率,心率低于60次/分者,暂停服一次;应用扩血管药物者,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利尿剂者应记录好出入量,注意水电平衡;六、根据护理级别,加强病室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病情变化应分秒必争,配合医生立即抢救。

七、长期卧床及全身浮肿的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按时协助翻身,防止发生褥疮。

八、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和仪器,放于固定位置,药品要齐全、足量,并定期检查数量及有效期;保持仪器性能完好。

九、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及除颤器的应用,掌握心电图知识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抢救措施等。

十、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指导病人正确配合治疗。

注意保持病室的安静、清洁,湿温度适宜;减少探视,预防交叉感染,并注意防止增加心脏负担的各种诱因。

心血管外科护理介绍心血管手术病人的护理要求

心血管外科护理介绍心血管手术病人的护理要求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营养评估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其饮 食习惯和摄入量。
营养支持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方案,如补充蛋白质
、维生素等营养素。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术前进行饮食调整,如 低脂、低盐、易消化等饮食,以
适应手术需要。
术前准备与用药指导
术前检查
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 线等。
03
术前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对手术和疾病的认知程 度,评估其焦虑、恐惧等心理状
态。
心理干预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个性化的 心理干预,如心理疏导、认知行为 疗法等,以缓解不良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必要性 、手术过程、术后恢复等,提高患 者对手术的认知和信心。
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必要时给予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促进康复和舒适
心理护理
关注病人心理需求,提供 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焦 虑和恐惧情绪。
疼痛管理
评估病人疼痛程度,给予 合适的镇痛措施,提高病 人舒适度。
康复训练
根据病人病情和医嘱,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促进病人功能恢复和生 活质量提高。
术前评估与准备
术前评估
在手术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包括心理调适、营养支持、呼吸道准备等。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床上排便等适应性训 练,以提高手术耐受性。同时,需根据手术要求备皮、备血等。
02
心血管手术病人护理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前教育

心血管外科围术期护理常规

心血管外科围术期护理常规

心血管外科围术期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1、行入院宣教,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家属的顾虑,取得合作与支持。

2、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体重,了解患者现病史、过敏史、女患者月经时间。

(3)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及发生压疮、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风险。

3、指导患者预防感染:保持个人、环境清洁卫生,尤其口腔卫生,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合理饮食,增强营养;多吃蔬菜、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睡眠规律,增加抵抗力。

5、体位与活动:根据心功能情况确定卧位及活动量。

有吸烟、饮酒史患者,指导其戒烟、戒酒。

6、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

7、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微量泵等治疗。

8、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律失常药物等高危药品患者,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讲解用药期间注意事项,保证用药安全。

9、指导患者学习、练习床上活动、排便、腹式呼吸、有效咳嗽。

10、术前一日准备:(1)再次检查术前各项化验、检查结果。

(2)皮肤准备:理发、剃须、清洁皮肤、剪指(趾)甲、更衣。

(3)遵医嘱备血,通知输血科进行血型鉴定,准备术中用血。

(4)遵医嘱进行抗生素过敏试验。

(5)测量体重。

(6)合理安排饮食并告知禁食水时间。

(7)清洁肠道。

(8)心理指导:鼓励、指导患者放松,晚间好好休息。

11、手术当日准备:(1)手术前测生命体征。

(2)取下假牙、眼镜、发夹、手表及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3)按医嘱注射术前用药。

备术前及术中用抗生素。

(4)着手术衣,再次核对腕带信息。

(5)与手术医生核对、确认手术部位标记无误。

(6)使用轮椅或平车推入手术室。

(二)术后转入CICU:1、循环系统监护(1)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变化,观察有无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失常等,避免酸碱电解质紊乱、低氧、容量过度充盈及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心律失常。

(2)持续监测有创动脉压、无创血压、中心静脉压、中枢温度及末梢皮温。

(3)控制出入水量:补充及调整循环血量,同时结合术后补液公式控制出入水量,既保证有效循环血量,又不能过多过快补充液体加重心脏负荷。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心脏和血管的疾病统称,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年龄、不良生活方式等。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遗传因素:某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肥厚型心肌病等。

遗传因素可导致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或使疾病在较年轻的时候发病。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变化,血管弹性降低,心脏功能减退,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

高脂饮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可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精神压力: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其他因素: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壁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感染:某些感染,如风湿热、病毒性心肌炎等,可累及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发病机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首先,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内。

接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泡沫细胞。

随着病情的发展,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粥样斑块。

粥样斑块可导致血管狭窄、堵塞,影响心脏和血管的血液供应,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

心血管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

心血管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

心血管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护理常规】1.术前(1)住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

每周测体重1次,心律失常患者应分别记录心律及脉搏。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勿暴饮暴食,保持排尿、排便通畅,必要时按医嘱记录24h尿量。

(4)根据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或半卧位等护理措施。

(5)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以备急救。

(6)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血常规、粪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肝炎全套、血气分析、心脏超声等。

(7)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情绪反应,解除患者对手术的忧虑和恐惧。

(8)健康教育:戒烟酒,预防感冒,介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适应在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保持皮肤、口腔卫生,询问女患者妇科病史及月经来潮日期。

(9)术前准备:皮肤准备、药物敏感试验、做交叉配血试验及配血备用、术前1d晚给予肠道准备,睡前口服镇静药物,保证睡眠、术前 4h禁饮水,6h禁食。

(10)手术日晨准备:①更换清洁病员服;②取下活动性义齿、饰品及贵重物品等交给其家属保管;③去手术室前,指导患者排尿,排空膀胱;④核对患者腕带情况、术中用药、病历、X线片、备用引流瓶等,与手术室人员核对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给予平卧位,循环稳定后抬高床头30°,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根据病情鼓励逐渐下地活动。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四肢末梢温度、湿度的变化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观察有无心律、血压的异常并及时处理;及时进行血气分析,观察有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观察意识状态,有无嗜睡、意识模糊、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多语、错觉等症状。

(3)伤口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切口疼痛影响患者呼吸的深度和幅度,不利于术后肺部扩张,及时进行疼痛评估,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利于患者休息和康复。

(4)管路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颜色变化。

心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入院后嘱患者绝对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加强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以清淡为主,保持大便通畅。

适量
增加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及受凉后诱发的心绞痛、心衰,适当限制活动。

(4)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增加机耗氧量,限制探视人员。

(5)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末梢温度、湿度的变化。

(2)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控制液体滴数,向家属讲明微量泵注意事项,特殊药物的作用及反应,防止液体外渗。

(3)加强肺部护理,1~2小时拍背一次,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4)密切观察心包、胸腔引流量积颜色,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管道,24小时记录引流量,常采取坐起或半卧位,利于
引流。

(5)鼓励患者早期进半流质、已消化的饮食,肠功能恢复后,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少量
多餐。

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6)注意大小便的颜色及量,大便最少3天一次,必要时给开塞露或灌肠,如颜色为黑色,或柏油色应及时送检,成人尿量
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肥胖者应每天测体重衡量出入量。

(7)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心律紊乱。

(8)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做肢体运动。

心血管护理常规课件资料

心血管护理常规课件资料

第二章心血管系统护理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一、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评估患者三、根据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决定休息,重症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增加活动量,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心功能不全者取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四、给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少食多餐,进食不宜过饱。

伴有水肿者应适当限制水分摄入。

禁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五、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与缓泻剂,防止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免发生意外。

六、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给氧气吸入,并根据病情,随时调节氧流量。

七、掌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

1.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准确掌握剂量,用药前后密切注意心率、心律变化。

2.应用利尿剂应注意尿量及电解质变化。

3.应用扩血管药物应定期测量血压,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浓度、速度。

4.使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八、注意口腔、皮肤的清洁。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九、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心率、心律、血压及呼吸的变化,注意有无咯血、呼吸困难、剧烈胸痛、肢体疼痛、心率过快、脉搏缓慢或昏迷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十、熟练掌握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法、电除颤等操作技术。

备齐一切抢救物品及药物。

十一、健康教育1.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2.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饮食,少食多餐,忌烟酒。

4.根据不同疾病指导患者掌握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任何精神刺激。

第二节高血压病护理【一般概念】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主要是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活性物质分泌增加;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调节失调,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其他如遗传、肥胖、摄盐过多、饮酒等因素有关。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及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可分为高血压1级、2级、3级。

《心脏外科护理常规及疑难问题课件》

《心脏外科护理常规及疑难问题课件》
《心脏外科护理常规及疑
难问题课件全面优质的护理和
康复。
心脏外科护理概述
1
手术步骤
了解心脏手术的常见步骤和操作流程。
2
护理原则
掌握心脏护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概念。
3
常见风险 ⚠️
识别并处理心脏外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和并发症。
4
新技术 ✨
了解心脏外科护理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创新。
心脏外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
患者评估
手术风险 ⚠️
详细评估患者的病历、体格和心脏状况,以确
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可行性,制定个性化的
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手术计划。
家属教育
术前准备
向患者家属提供必要的术前教育,解答他们的
执行术前准备工作,如禁食、体位调整和预防
疑问和担忧。
感染措施。
心脏手术患者的护理常规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常功能。
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康复计划
膳食指导
情绪支持
制定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计划,帮
提供营养支持和膳食指导,促进
提供心理和情绪上的支持,帮助
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患者应对术后压力和焦虑。
心理护理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1
术前准备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情绪支持
手术期间
2
和必要的心理准备。
3
术后关注 ❤️
通过心理干预技术,缓解患者的手术焦
虑和恢复压力。
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支持,帮助患者适
应和恢复正常生活。
心脏手术后的营养支持
能量需求 ⚡️
蛋白质摄入
满足患者手术后的能量需求,提供丰富的营养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1页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普通护理
1、普通护理常规
2、休息
3、饮食护理
4、排泄护理
5、药品护理
6、心理护理
7、抢救药品、器械准备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2页
1、普通护理常规
(1)依据病情安排床位 (2)病室阳光充分,空气流通,防止直接吹风。保
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50-60%为宜。 (3)测生命体征、体重 (4)依据病情做好分级护理、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5)做好宣传教育、留取标本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做好心理疏导
床,环境平静、限制探视
(2)通知病人和家眷休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 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40页
2、吸氧:
流量:2-5L/min 吸氧有利于梗死区缺血心肌氧供,从而限制梗
死面积扩充,使受损心肌能有效地泵血。 吸氧有利于减轻疼痛及消除担心情绪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醛固酮分泌增多--钠水潴留。
2)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毛细血管静脉端静水压 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加--回吸收降低--水肿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第26页
心源性水肿
心血管护理专题知识讲座
心源性水肿
第27页
心源性水肿特点:
1)水肿从身体最低垂部位开始 2)卧床病人,出现背骶部及会阴部水肿 3)非卧床病人出现足踝部、胫前部 4)指端加压水肿部位,局部出现凹陷 5)重者可延及全身,出现胸水、腹水 6)可伴有少尿,体重增加
表现形式: (1)劳力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竭最早出现, 系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房压力升高,加重 肺淤血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心血管外科疾病护理常规、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第一节心血管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做好卫生宣教,加强心理护理,给予情绪支持,耐心讲解各种治疗护理要点。

3.准确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

4.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嘱其卧床休息,遵医嘱给氧,半卧位。

5.注意病室内温度,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预防感冒,有吸烟史者劝其戒烟。

6.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安排相应的膳食如高血压饮食、糖尿病饮食、低盐饮食,一般为普食。

7.及时留取各项化验标本。

8.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维持出入量及电解质,酸碱平衡。

9.术后放入监护病房,由专人护理,备好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物品。

第二节心血管外科常见手术护理常规一、心脏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手术术前护理常规。

2.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盐饮食,改善营养。

多吃蔬菜、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

4.做好卫生宣教;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大致过程,各种管道的作用,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讲解呼吸治疗对肺部复张的重要性与方法,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

介绍术后监护的配合,解除其恐惧心理。

5.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及练习床上大小便。

6.避免剧烈活动,适当休息,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7.术前1~2周根据病情吸氧。

8.根据病情、血钾指标给予静脉输注极化液,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

9.术前5天停用阿司匹林、双密达莫或华法林类药物,术前3天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及利尿药。

10.术前1天晚灌肠,成人术前8~12小时,婴幼儿术前4~6小时禁饮食11.备好监护室内一切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物品。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术后及全麻后护理常规。

2.患者术后循环稳定,给予半卧位。

3.鼓励进食易消化、高蛋白质、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

4.循环系统监护:①术后48~72小时连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动脉压、每15~30分钟l 次;②每小时测中心静脉压l次;③观察口唇颜色,颈静脉怒张,肢体皮温等。

5.呼吸系统监护:①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24~48小时,注意气管插管的深度,听诊双肺呼吸者,观察胸廓运动及自主呼吸情况;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严格无菌操作;③患者清醒脱机拔管后协助、鼓励患者咳嗽排痰,进行体疗,给予雾化吸入;④气管切开后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6.中枢神经系统监护:注意患者的意识情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观察定向力,四肢活动情况,观察有无颅内出血的征象。

7.肾功能监护:术后1~2天内,测量每小时尿量,观察尿颜色、比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参考血压、脉搏和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避免增加心脏负担或引起肺水肿,监测血钾浓度,维持血钾4~5.5mmol/L为宜。

9.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1次,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10.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准确记录每小时引流量并观察其颜色、性状,每小时大于100ml 连续3小时或突然增多、减少均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1.加强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酌情积极治疗处理,防止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

12.加强基础护理。

13.做好术后用药指导和健康指导。

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1.患者取半卧位,给予低流量氧气吸人。

2观察有无气体排出和长管中的水柱波动,定期挤压引流管,鼓励咳嗽,深呼吸及变换体位。

3.维持引流系统密封:水封瓶的长管应置在液面下2~3cm,引流管周围要用凡士林纱布包盖严密。

搬动患者或更换水封瓶时应先夹闭胸管防止空气进入。

如水封瓶损坏或引流管连接处脱落,应立即夹住胸管,另接一水封瓶,然后开放钳子。

4.观察记录胸腔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及气体排出情况。

5.预防感染:更换引流瓶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立即更换。

6.患者下床活动时,须防止引流管移位脱出,引流瓶的位置应置于患者胸部水平下60~lOOcm 处;叮嘱患者切勿使引流瓶和连接管高出胸壁引流口的水平,以免引流液逆流迸胸腔。

儿童患者尤须注意。

7.定时听诊,了解肺部呼吸音和肺膨胀情况。

8.拔管:胸腔引流管安置48小时后,如12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患者无呼吸困难,经胸片示肺完全复张,即可拔管。

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有否呼吸困难、气胸或皮下气肿,要检查引流口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2天应更换敷料。

三、体外循环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心外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和紧张,恐惧情绪,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3、术前防止受凉,适当限制活动。

4、术前一天量身高体重.5、术前一日中午给服轻泻剂,下午给半流饮食,送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大便.6、术前晚督促病人及时休息,并服镇静药,必要时灌肠。

(二)术后护理1、按心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置监护病房加强护理。

立即连接好呼吸机、心电监测仪、动脉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左心房监测;连接好导尿管、胃管、起搏导线和肛温电极等,保持各种监测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3、调整病人体位,约束四肢至病人清醒,能合作者可解除约束。

4、向麻醉医生和术者了解术中情况,如有无意外,如何处理,术中出入量(含胶体和晶体)、输血量、尿量、电解质平衡、血气分析和肝素中和情况等,目前特殊用药的用法和用量。

5、监测体温、根据需要保温或降温。

6、有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者,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

7、对血压、心律、心率、呼吸、尿量、神志等进行严密监测和记录,有异常情况者及时报告医生。

8、病人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后无恶心呕吐者,可分次小量饮水;术后24小时,无腹胀、肠鸣恢复可进流质饮食,逐渐增加进食量和更改品种。

9、病人病情稳定后,可转普通病房。

应做好交接班工作,并继续加强巡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各项术后护理工作。

四、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1.肺动脉压监测:根据肺动脉压力指导治疗,维持肺动脉平均压在20—30mmhg。

2.呼吸管理:恢复和维护肺功能,防止肺部并发症是肺高压术后病人恢复的关键。

术后必须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重度PH病人吸入氧浓度应设为100%,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大于72小时,设定合适的PEEP值,注意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重度PH患者吸痰前应给予镇静剂,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有无缺氧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吸痰前后要吸纯氧,适度的过度通气。

持续监测肺顺应性和肺阻力的变化并准确记录,以了解肺功能的变化。

拔除气管插管后要保证充分给氧,加强胸部体疗,避免强行气管内吸痰,以免造成严重缺氧。

3.维持适当的心排血量,正确的评价肺循环状态,及时应用减少心脏后负荷和改善左心做功的药物,如米力农、硝普钠、硝甘等以直接或间接的改善肺部循环。

4.有效镇静:有效镇静可以降低病人的应激性,避免因外界刺激引起病人躁动,耗氧量上升,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因此应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药物。

5.NO气体的吸入。

第三节心血管外科专科用药护理常规一、极化液使用常规1.根据病情、血钾指标给予静脉输注极化液。

2.10%葡萄糖500ml、10%氯化钾lOml、普通胰岛素6~8个单位,静脉输入,每日1次,连续5~7天,以利于细胞内补钾、细胞内糖原合成为心肌提供能量。

3.使用期间定时复查电解质,正确采集血标本,禁止从静脉输液处抽血。

4.输液速度宜慢,注意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5.配制药物时胰岛素应在使用时再加入。

二、强心苷(地高辛、西地兰)使用护理常规1.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可遗忘、漏服,也不可任意加减药量或擅自停药,更不可因漏服而加倍补服。

2.每次给药前,应先测量心率,如成人每分钟少于60次,小儿每分钟少于70次,应停药,并报告医生酌情复查心电图。

3.给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视力模糊、“黄视”或“绿视”.及血压改变、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停药,并给予利尿药和心电监护。

4.为避免洋地黄中毒应注意维持血钾浓度,控制钠摄入量,定期复查血电解质。

5.静脉给药时,必须以5%~2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不可直接推注,以免引起血管刺激反应,每次注射时间至少应在5分以上,还应注意不要漏出血管。

6.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尤其不得与钙盐注射剂合用。

三、抗凝药(华法林)使用护理常规:1.给药前应遵医嘱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以确定用药剂量,通常维持在正常值的1.5~2倍(18~25s)活动度在30%~40%左右,并定时复查以达到剂量的精确及个体化,如需拔牙或接受其他手术,应在手术前暂停药2天,以防出血。

2.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须终生不间断抗凝治疗,嘱患者不可擅自停药或任意加减药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用药期间应告之患者注意观察有无鼻腔牙龈出血、血尿、腹痛、皮肤青紫瘀斑、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如有上述症状及时复诊调整药量或停药。

4.及时发现心力衰竭、脑血管或四肢血管栓塞症状,心瓣膜音异常等抗凝药不足现象。

5.告之患者影响化验结果及体内抗凝药效力的诸多因素,如药物、食物等。

第四节心血管外科常见并发症护理常规一、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护理常规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30~60分钟监测l次,监测心电图、血气、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2.及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面色、口唇颜色、肢体皮温等,及时发现低心排早期征象。

3.每小时测中心静脉压l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4.遵医嘱补足血容量,注意单位时间内容量和滴速,保证24小时匀速滴人。

5.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量。

6.遵医嘱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强心利尿药。

7.鼓励患者多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二、心包压塞护理常规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60分钟监测l次。

2.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受压、扭曲、打折、脱出,保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每l5~30分钟l次。

3.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准确测量引流量,注意有无血凝块及引流不畅或先前持续较多的引流突然停止或减少现象。

4.每小时测中心静脉压l次,观察有无颈静脉怒张现象。

5.遵医嘱使用止血药。

6.准确记录尿量,观察患者神志变化。

7.协助床旁拍片。

8.床旁备紧急开胸包,必要时配合紧急开胸。

第五节血、气胸一、血胸、气胸护理常规1.按心血管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取半卧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促使肺复张。

3.给予易消化、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如有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应立即抢救。

5.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6.根据情况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