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f92af9b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b.png)
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2.(有答案)1.积累运用(10分)1.(5分)按题目要求填空。
1)___来,而无车马喧。
(___《饮酒》)2)“家住___,人在___”,出自北宋词人___的《青玉案·元夕》。
3)《琵琶行》中,描写乐曲奏完后众人依然沉浸其中的场景的两句是“欲弹琵琶马上催,又恐琵琶声催泪”。
2.(2分)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B.___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3.(3分)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作为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曲艺是更是有着整套自觉遵循的演观规则的“自律的艺术”,在雅俗之间游弋。
二、阅读(70分)4.(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___的质疑1917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
法国艺术家___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
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
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
___用自己的行动对惯性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那么,从现代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呢?美学上对艺术的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种概念,其中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属概念,比如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等。
在这方面,美国当代著名学者___提出了一个艺术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艺术这个方程实际上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世界(指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世界或情感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
他用示意图来加以说明:在这四个要素中,___并不看重“作品”本身。
对于他来说,作品不必是某种精湛的技艺或美感的表现,而是一种观念的表达。
艺术家的作用是发掘和表达这种观念,欣赏者的作用是理解和接受这种观念。
(审核版)上海市长宁、金山、青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审核版)上海市长宁、金山、青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83260ede7c1cfad6195fa7f2.png)
上海市长宁、金山、青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第一部分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2.按要求选择(5分)(1)一位同学要在“高三毕业典礼”上表达愿景,下列适合在发言中引用的一项是()。
(2分)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D.是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某电视台邀请一对父子艺术家为嘉宾。
老艺术家曾接受过该台采访,而此次未能前来。
电视台主持人对年轻艺术家说的开场白,得体的一项是()。
(3分)A.我上次采访过您父亲,家父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B.我上次访谈您父亲,亲聆先贤对当今影视作品的高论,令人钦佩不已。
C.令尊曾光临本台,老人家对当今影视作品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不已。
D.我曾垂询令尊对当今影视作品的看法,他的真知灼见,令人钦佩不已。
第二部分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9题。
(16分)给孩子一个合适的诗词读本钟锦版社很快又推出一个“讲诵版”,并且附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先生自己的吟诵和讲解。
这些讲诵有人在微信圈里转,我顺手点开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一首,一听之下即为叫绝。
急忙买回,用了两天时间通读一遍。
这一读,引起了我对“给孩子”的思考。
总得到六七岁吧。
六七岁前的孩子,其实读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认识一个朋友,据说四岁就能背诵《长恨歌》,但现在记忆的诗词并不多,理解尤其不深入。
而从六七岁到十八岁,起码有两个阶段,就以小学毕业的十二岁为界,前后的领悟能力实在是截然不同的。
假如“给孩子”是给六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这个选择尤其应该慎重。
真正领会那些精妙深微的诗词作品。
叶先生自己就曾写下她读诗时的真实感受:“我想人的心灵大概也和肉体一样,是可以因摩擦日久而生胝起茧的。
第一次摩擦接触的感觉,该是最鲜明生动而富有刺激性的,但是可惜我第一次读这些作品时,竟幼稚得没有感受的能力。
等到我有了感受的能力,我的心灵对这些作品却已因摩擦日久而生茧了。
答案(2020二模语文整合卷(二)参考答案
![答案(2020二模语文整合卷(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4050dda8114431b80dd811.png)
2020 二模语文整合卷(二)参考答案(松江、奉贤、静安卷)一、文言文(39 分)(一)默写(16 分)(共16 分,前 4 题每题 3 分,第 5 题每空 2 分,错、漏、改一字扣 1 分,扣完为止)1.但余钟磬音2.蜂蝶纷纷过墙去3.桃花依旧笑春风4.静影沉璧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推荐理由: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文时关注揭示主题的中心主旨句或名句)(二)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 6—9 题(12 分)6.辛弃疾(1 分)破阵子(1 分)左传(1 分)★(推荐理由:引导学生在古诗文复习时从各个角度归纳诗文的异同点)7.A(2 分)8.打了胜仗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2 分)9. 爱国(1 分)抗金决心(1 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1 分)取信于民(1分)善于把握战机(1 分)★(推荐理由:主旨理解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明确诗文理解的复习指向)(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2 题(12 分)10.(1)容易(2 分)(2)比得上(2 分)11.C(3 分)★(推荐理由:引导学生关注选项之间语言表述的差异性和精准性。
C 选项“只要”“一定”等语言过于绝对)12.(1)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
(2)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
(3)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
(3 选2)(4 分)二、现代文(39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7 题(19 分)13.《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分)★(推荐理由:调动学生积累和运用)14. A(3 分)15. 寂寞之苦勤勉之苦坚忍之苦(3 分)16.(1)人生需要“顶住”。
(2 分)(2)“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
(2 分)(3)坚忍不拔。
(1 分)★(该词语的概括来自于后文内容的信息提示)(4)“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
(2 分)★(推荐理由:梳理文章的基本写作思路,理清段与段的关系以及首句和该段内容的关系。
)17.不能,画曲线部分运用了举例论证(事实论据),列举了马克思坚持了 40 余年完成了《资本论》的研究撰写的事例,与红军坚定目标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事例从中、外两个角度,更全面地阐释了“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的内涵。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精选汇编2(18页)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精选汇编2(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632efb4284254b35eefd34b6.png)
上海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精选汇编2试题精选汇编奉贤区(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11分)通蔽(清)方苞①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心术之公患也;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
君子则不然。
誉乎己,则惧焉:惧无其实而掠美也;毁乎己,则幸焉:幸吾得知而改之也,同乎己,则疑焉:疑有所蔽而因是以自坚也;异乎己,则思焉:去其所私以观异术,然后与道大适也。
②盖称吾之善者,或谀佞之虚言也;非然,则彼未尝知吾之深也。
吾行之所由,吾心之所安,吾自知之而已。
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
与吾言如响,必中无定识者也;非然,则所见之偶同也。
若辨吾之惑,则不当者鲜矣。
理之③吾友刘君古塘,行直而清。
其为学常自信而不疑,心所不可,虽古人之说不苟为同也,而好人之同乎己。
夫古人之说,不能强吾以苟同,而欲人之同乎己,非心术之蔽乎?知君者,犹以为自信之过也;不知者,将以为有争气也[18]。
君与吾离群而素居久矣,会有所闻,书以质之。
21.下列说法,作者全都认同的一组是()。
(2分)①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②盖称吾之善者,或佞之虚言也③誉乎己,则惧焉;毁乎己,则幸焉④其为学常自信而不疑⑤虽古人之说,不苟为同也,而好人之同乎己⑥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有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D.②⑤⑥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虚词是()(2分)A.焉B.矣C.耳D.哉23.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3分)24.本文以“通蔽”为题,第②段中却并未出现“蔽”字。
结合全文,分析第②段和“通蔽”的联系。
(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
(11分)21.(2分)c22.(2分)B23.(3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正面强调了面对毁誉异同的正确态度,君子应当惧誉、幸毁、疑同、思异。
句式整齐,条理分明,语势强烈。
上海市虹口区2020年高三语文二模考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20年高三语文二模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106cb6aaea998fcd220e65.png)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1.按要求填空。
(1)一箪食,一瓢饮,__________。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2)______________,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_________》)(3)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
”2.小明克服病情,在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同学想表示祝贺,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A.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B.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各政府职能部门横向上相互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①下一级对上一级层层负责②分别行使不同的管理职能③整个行政系统内部实行垂直领导④纵向上具有明显的权力行使的单向性A.④②①③B.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
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度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
印度的《吠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六经”《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元典”。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②文化元典是特定时代、实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
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断刻勒,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范式造成深远而长期的影响。
元典的这种超越性是由其基本特质所致: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普遍性问题。
同时,元典在回答这些始终困扰人类的普遍性问题时,提供的是一种哲理式的框架,而非实证性的结论,是开放式的原型,而并非封闭式的教条。
202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3c7b5feaf1ffc4fff47ac90.png)
2020年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1.(★)按要求填空。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两则关于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以远方亲友的殷勤致意,引发词人的凄伤哀怨。
二、选择题2.(★★)政治老师将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为题做一次讲座,以下哪一句是最不可能出现在这次讲座内容中的?()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C.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全班同学围绕“传言”这个话题进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以下是某位同学的笔记:①讨论“传言”应区分“不准确的信息”和故意编造的“误导信息”。
②“传言”是不能尽快得到证实或无法得到证实的信息。
③许多传言是后来被证实或部分证实的。
④那些未能证实的传言也不等于就是无中生有。
⑤传言有时也可能是一种制造舆论的手段。
对这些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梳理最合理的一项是()A.B.C.D.二、阅读理解共5小题,满分7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陈嘉映①自然概念以人的日常生活为基准,科学概念则不受这种约束。
对我们来说,火是热的,冰是冷的,但在科学话语中,冰同样包含热量。
热量是由分子的运动规定的,而不以我们的感觉为基准。
在日常话语中,地球是静止的,并以大地为参照规定了什么在动,什么静止不动。
而在科学话语里,这个参照系被废除了。
②自然概念以经验为基准,而经验是互相交织的,与此相应,自然概念是互相渗透的。
在我们的自然理解中,圆和圆满,正方和方正是联系在一起的,几何学的圆则通过定义和其他概念构成联系,[洗净]了圆这个自然概念的内容,和圆满、圆滑没有任何关系。
2020年上海松江区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松江区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314c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6.png)
2020年上海松江区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枪挑紫金冠李修文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
霸王变作了红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
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
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胆大妄为与匮乏。
羞愧地离席。
出了剧院。
没来由想起了甘肃,一个叫做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
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
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
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
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
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
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
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
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
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刻骨的一出戏。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https://img.taocdn.com/s3/m/1cfcbdf15901020206409c16.png)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宝山区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秋的旋律韩秀①入秋了,2008年的华府,空气有点冷,带着硬度。
②10月初,里诺从事玻璃艺术六十年的回顾展,在白宫对面的美国艺术艺廊 Renwick Gallery 盛大登场。
里诺如同一阵暖风,从玻璃之都威尼斯的莫拉诺飘然抵达华府。
10月3日,展览开幕,里诺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轻松自在地和华府人见了面,签书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展品前人头攒动,一时间,白宫周遭的温度迅速上升,华府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③美国是莫拉诺艺术玻璃的巨大市场,而里诺却是整整一代美国玻璃艺术家的良师益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从来没有念过英文、从来没有搭乘过飞机的里诺来到了西雅图北部的皮尔查克玻璃学校。
这位“驻校艺术家”讲的英文没人懂,手里握着奇奇怪怪的工具,吹着口哨,哼着意大利舞曲,玻璃就在他的手里舞动起来并成为他要的优美形状。
里诺笑说,“玻璃就是语言”,玻璃帮助他和美国年轻的艺术家们打成一片。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今天已经赫赫有名,但是他们回忆起里诺,还是一往情深。
“没有秘密,”里诺说,“我放手大干,一览无余。
”④美国艺术家们对里诺工作的热情和体力印象深刻:“早上七点钟,里诺就要大展身手,我们只好六点半准备好一切。
里诺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根本不停!我们的年龄是他的一半,都需要轮流躲在一边喘息一下!”⑤1934年里诺出生在莫拉诺,体力并非天生,他从十岁就开始吹玻璃了,十一岁的时候拿到第一份薪水。
那时候,里诺的工作时间就是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有时候加班到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清早照样出现在滚热的炉前。
里诺二十岁的时候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Maestro(意思是“大师”)。
如同大指挥家一样,带领着四人团队在玻璃艺术的世界里扬名立万。
与里诺合作过的美国艺术家屈胡利一再告诉世人,在玻璃世界,没有人比意大利人更能发挥团队的威力。
里诺笑说:“玻璃知道今天是谁在指挥!”真是豪气十足。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
![2020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https://img.taocdn.com/s3/m/e668d113bceb19e8b9f6ba51.png)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宝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2分)永州龙兴寺西轩记(唐)柳宗元①永贞年,余名在党人,不容于尚书省。
出为邵州,道贬永州司马。
至则无以为居,居龙兴寺西序①之下。
余知释氏②之道且久, 所愿也。
然余所庇之屋甚隐蔽,其户北向,居昧昧也。
寺之居,于是州为高。
西序之西,属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
于是凿西墉③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以临群木之杪④,无不瞩焉。
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
②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向者之处也。
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⑤,舍大暗为光明。
夫性岂异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⑥之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与为徒。
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⑦焉。
[注]①西序:西厢房。
②释氏:释迦牟尼,这里指佛教。
③墉:墙。
④杪:树梢。
⑤正觉:佛教中指大觉悟。
⑥灵照:谓神灵光辉照耀。
⑦巽上人:指龙兴寺僧人重巽。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固B.岂C.以D.亦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叙述了作者贬官到永州的不幸遭遇。
B.没有居住之地,就住在寺庙西厢房。
C.居所隐蔽不为人知,适合隐居生活。
D.寺庙居永州高处,西面有大江山谷。
23.分析第②段两处画线句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①段记叙,第②段议论,分析这两段文字如何做到叙议结合。
2020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
![2020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4a4ab658fb770bf78a5592.png)
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逸马杀犬于道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
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
”一曰:“有犬卧于道衢,逸马蹄而杀之。
”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
”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
”相与一笑。
9.对选段中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下项是()(4分)A.如果让你们撰写史书,再多卷册也写不完。
B.这样使得你们撰写史书,很多卷册都写不完。
C.即使让你们翻阅史书,再多卷册也看不完。
D.如果让你们翻阅史书,很多卷册都看不完。
10.下列三句句子都在写相同的“一事”,即“奔马毙犬”,但是A句和B句不同处在于;B句和C句不同处在于_。
A.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B.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
C.逸马杀犬于道。
11.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在写作时要9.(4分)A10.(4分)(叙述)A、B句的主语各不相同B句相对啰嗦(或者说C句更加简洁)(或者从语序角度、过错方角度回答,也可以)11.(4分)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角度叙述)崇明区(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莱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莱倾于地。
翁摔①其御者,置且殴,索偿莱值。
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
”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
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
”公为之署。
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③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
”翁始煌恐,叩首乞哀。
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
”指挥如数与之。
翁叩谢去。
公仍停绪,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北驭去。
注释:①摔(zu6):秋。
②景(11):骂。
③起居:问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乘车过宣武门大街()(2)假贯钱足矣()11.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汤敦甫因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
B.汤敦甫因为卖菜翁飛飛逼人的态度而感到困窘急迫。
2020年上海高三语文二模试卷汇编及学生版
![2020年上海高三语文二模试卷汇编及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761bdcf111f18582d05abf.png)
19-2宝山区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分)(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列坐其次。
(《兰亭集序》)(2分)(3)杜甫《月夜》中描写妻子美好形象的“,”两句诗。
(2分)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小孙反驳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很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艰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诫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要改良教育,必须从养成良好风俗下手。
有了良好的风俗,庶几对于民众和青年学生,才能,,,。
足见转移风俗与陶铸人才,实是一事的两面。
①施之以无言之教②不知不觉中可以陶冶出许多人才③熏陶感化于无形④如春风之普被、细雨之滋润,A.③①④②B.①③②④C.④①③②D.③④①②1. (5分)(1)遥岑远目(2)引以为流觞曲水王羲之(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2. (5分)(1)D (2分)(2)A(3分)19-2崇明区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
(荀况《》)(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小孙对上司指出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汇编:文言文(二)](https://img.taocdn.com/s3/m/ca65da71a1c7aa00b52acbdc.png)
2020 高三二模:文言文(二)2020 二模·长宁区吾庐记(清)魏禧①季子礼,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 ,名曰“吾庐” 。
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
于是高下其径,折而三之。
松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之华荫于径下。
架曲直之木为槛,垩以蜃灰,光耀林木。
②客曰:“斗绝之山,取蔽风雨足矣,季子举债而饰之,非也。
”或曰:“其少衰□?其将怀安也?”③方季子之南游也,驱车瘴癞之乡,蹈不测之波,去朋友,独身无所事事,而之琼海。
至则飓风夜发屋,卧星露之下。
兵变者再,索人而杀之,金铁鸣于堂户,尸交于衢,流血沟渎。
客或以闻诸家,家人忧恐泣下,余谈笑饮食自若也。
及其北游山东,方大饥,饥民十百为群,煮人肉而食,千里之地,草绝根,树无青皮。
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
④客有让余者曰:“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余笑曰:“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
吾之视季子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
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
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耍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
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之使守其家。
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
'夫若是者,吾所不能也。
吾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⑤庐既成,余为之记。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①季子礼:魏禧之弟,名礼,自号季子。
②垩以蜃灰:涂刷蚌壳粉。
垩,涂刷。
蜃灰,蚌壳烧成的灰。
③选耍趑趄:怯懦不前。
2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 乎B. 然C. 之D. 矣22. 对第④段“余笑曰”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季子冒险危而游与饰其庐都要借债,所以性质相同。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精校Word版)(教师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精校Word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9ee3546bd97f192279e9e2.png)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宝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2分)永州龙兴寺西轩记(唐)柳宗元①永贞年,余名在党人,不容于尚书省。
出为邵州,道贬永州司马。
至则无以为居,居龙兴寺西序①之下。
余知释氏②之道且久, 所愿也。
然余所庇之屋甚隐蔽,其户北向,居昧昧也。
寺之居,于是州为高。
西序之西,属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
于是凿西墉③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以临群木之杪④,无不瞩焉。
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
②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向者之处也。
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⑤,舍大暗为光明。
夫性岂异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⑥之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与为徒。
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⑦焉。
[注]①西序:西厢房。
②释氏:释迦牟尼,这里指佛教。
③墉:墙。
④杪:树梢。
⑤正觉:佛教中指大觉悟。
⑥灵照:谓神灵光辉照耀。
⑦巽上人:指龙兴寺僧人重巽。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固B.岂C.以D.亦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叙述了作者贬官到永州的不幸遭遇。
B.没有居住之地,就住在寺庙西厢房。
C.居所隐蔽不为人知,适合隐居生活。
D.寺庙居永州高处,西面有大江山谷。
23.分析第②段两处画线句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①段记叙,第②段议论,分析这两段文字如何做到叙议结合。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016cdff7ec4afe05a1df5c.png)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一箪食,一瓢饮,__________。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2)______________,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_________》)(3)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
”【答案】(1). 在陋巷(2). 凤凰台上凤凰游(3). 登金陵凤凰台(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及篇名默写的能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此题中的“在陋巷”一句容易与《论语》中其他句子背串,或是“巷”这个字写错。
最后一小句“望尽天涯路”虽也有“望断天涯路”一说,但由于此处考查的是课本上三种境界中的第一境,故应严格按照课本内容来。
第三句的“独上高楼”容易与“独上西楼”、“独上层楼”混淆,应细心辨别记忆。
2.小明克服病情,在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同学想表示祝贺,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A.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B.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C.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察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理解能力。
答题时,依据古诗文中出现的关键字词,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诗句的主旨,然后结合题干给出的条件与语境,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项,“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的意思是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
出自李白的《上李邕》,表现出一股少年锐气。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专题汇编:现代文(二)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专题汇编:现代文(二)](https://img.taocdn.com/s3/m/ae88df1ce518964bcf847cb9.png)
2020高三二模:现代文(二)2020二模·长宁区今生今世的证据刘亮程①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毀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
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
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②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
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
房子,你能撑到哪一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③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④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
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
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
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
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
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
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
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⑤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
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⑥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
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精校Word版)(学生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精校Word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4ec456227916888486d7e2.png)
2020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宝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2分)永州龙兴寺西轩记(唐)柳宗元①永贞年,余名在党人,不容于尚书省。
出为邵州,道贬永州司马。
至则无以为居,居龙兴寺西序①之下。
余知释氏②之道且久, 所愿也。
然余所庇之屋甚隐蔽,其户北向,居昧昧也。
寺之居,于是州为高。
西序之西,属当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众。
于是凿西墉③以为户,户之外为轩,以临群木之杪④,无不瞩焉。
不徙席,不运几,而得大观。
②夫室,向者之室也;席与几,向者之处也。
向也昧而今也显,岂异物耶?因悟夫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⑤,舍大暗为光明。
夫性岂异物耶?孰能为余凿大昏之墉,辟灵照⑥之户,广应物之轩者,吾将与为徒。
遂书为二:其一志诸户外,其一以贻巽上人⑦焉。
[注]①西序:西厢房。
②释氏:释迦牟尼,这里指佛教。
③墉:墙。
④杪:树梢。
⑤正觉:佛教中指大觉悟。
⑥灵照:谓神灵光辉照耀。
⑦巽上人:指龙兴寺僧人重巽。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固B.岂C.以D.亦22.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叙述了作者贬官到永州的不幸遭遇。
B.没有居住之地,就住在寺庙西厢房。
C.居所隐蔽不为人知,适合隐居生活。
D.寺庙居永州高处,西面有大江山谷。
23.分析第②段两处画线句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第①段记叙,第②段议论,分析这两段文字如何做到叙议结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精校Word版)(学生版)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精校Word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1f3fc98762caaedd33d4e2.png)
2020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宝山区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秋的旋律韩秀①入秋了,2008年的华府,空气有点冷,带着硬度。
②10月初,里诺从事玻璃艺术六十年的回顾展,在白宫对面的美国艺术艺廊 Renwick Gallery 盛大登场。
里诺如同一阵暖风,从玻璃之都威尼斯的莫拉诺飘然抵达华府。
10月3日,展览开幕,里诺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轻松自在地和华府人见了面,签书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展品前人头攒动,一时间,白宫周遭的温度迅速上升,华府人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③美国是莫拉诺艺术玻璃的巨大市场,而里诺却是整整一代美国玻璃艺术家的良师益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从来没有念过英文、从来没有搭乘过飞机的里诺来到了西雅图北部的皮尔查克玻璃学校。
这位“驻校艺术家”讲的英文没人懂,手里握着奇奇怪怪的工具,吹着口哨,哼着意大利舞曲,玻璃就在他的手里舞动起来并成为他要的优美形状。
里诺笑说,“玻璃就是语言”,玻璃帮助他和美国年轻的艺术家们打成一片。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今天已经赫赫有名,但是他们回忆起里诺,还是一往情深。
“没有秘密,”里诺说,“我放手大干,一览无余。
”④美国艺术家们对里诺工作的热情和体力印象深刻:“早上七点钟,里诺就要大展身手,我们只好六点半准备好一切。
里诺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根本不停!我们的年龄是他的一半,都需要轮流躲在一边喘息一下!”⑤1934年里诺出生在莫拉诺,体力并非天生,他从十岁就开始吹玻璃了,十一岁的时候拿到第一份薪水。
那时候,里诺的工作时间就是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有时候加班到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清早照样出现在滚热的炉前。
里诺二十岁的时候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Maestro(意思是“大师”)。
如同大指挥家一样,带领着四人团队在玻璃艺术的世界里扬名立万。
与里诺合作过的美国艺术家屈胡利一再告诉世人,在玻璃世界,没有人比意大利人更能发挥团队的威力。
里诺笑说:“玻璃知道今天是谁在指挥!”真是豪气十足。
2020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7654554a7302768e9939df.png)
2020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1)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2)“____________________,此心吾与白鸥盟”出自诗人__________的《登快阁》。
(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运用比喻暗示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1)小明一心读书,不愿参加课外社会调查活动。
以下选项中适合用以劝说他的是()。
(2分)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下列选项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汉字字体演变的界限,有时并不是泾渭分明。
在汉字的历史上,大篆和小篆、篆文和隶书都有同时通行的阶段,彼此之间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者的界限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我们讲字体的发展,只是通过一种字体的典型形态来分析它们的整体差别,很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确定字体产生的准确时间B.把握字体演变的整个过程C.区分不同字体的字形变化D.解释各种字体的演变规律【答案】1.(5分)(1)回也不改其乐(2)万里归船弄长笛黄庭坚(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1)(2分)D (2)(3分)A【解析】1.此类题目考查的是课本上需要背诵的诗句,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应牢记考纲内规定的古文篇目。
本题中应注意个别易错字。
平时要多记诵古诗词和文言文,熟练掌握。
默写时要注意所给的限制性条件,如诗的题目、词牌名、曲牌名等。
第三句为情景式默写,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报国无门”,题目要求是暗示的句子,自然就得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A选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题干不符。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https://img.taocdn.com/s3/m/239c978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5.png)
2024年上海高考语文二模典型题目解析|文言文阅读(二)文论记类文言文阅读:太傅王文恪公传(金山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10分)黄杨(清初)李渔①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②分毫,至闰③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
值此宜生怜悯之心。
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
使以他木处此,即不能高,亦将横生而至大矣;再不然,则以才不得展开而至瘁,弗复自永其年矣。
困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最可悯者,岁长一寸是已。
至闰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闰而己不闰,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④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
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
莲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孰知之哉?(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①李渔(1611年—1680年),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②溢:超出。
③闰:余数。
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闰年。
④刻:割,引申为克扣。
19.可填入方框中的一项是()。
(1分)A.也B.矣C.哉D.焉解析:C20.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从句式角度加以赏析。
(3分)解析:“赏析”题,“四方面”答题,严格按照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思考、分析、答题,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语段全面、准确、规范答题,还是考察逐字逐字准确翻译,参考答案如下:(3分)答案示例: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1分),显得错落有致,富有节奏(1分),写出了黄杨与众不同的生长习性以及天地对其不公的情景,与后文感慨黄杨不怨天恨地而自强不息的特点形成对比(1分)。
评分说明:句式特点、内容和表达效果各1分。
21.下列不属于本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项是()。
(2分)A.对比B.托物言志C.类比D.欲扬先抑解析:D22.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三二模:文言文(二)2020二模·长宁区吾庐记(清)魏禧①季子礼,既倦于游——南极琼海,北抵燕,于是作屋于勺庭之左肩,曰“此真吾庐矣”,名曰“吾庐”。
庐于翠微址最高,群山宫之,平畴崇田,参错其下,目之所周,大约数十里,故视勺庭为胜焉。
于是高下其径,折而三之。
松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之华荫于径下。
架曲直之木为槛,垩以蜃灰,光耀林木。
②客曰:“斗绝之山,取蔽风雨足矣,季子举债而饰之,非也。
”或曰:“其少衰□?其将怀安也?”③方季子之南游也,驱车瘴癞之乡,蹈不测之波,去朋友,独身无所事事,而之琼海。
至则飓风夜发屋,卧星露之下。
兵变者再,索人而杀之,金铁鸣于堂户,尸交于衢,流血沟渎。
客或以闻诸家,家人忧恐泣下,余谈笑饮食自若也。
及其北游山东,方大饥,饥民十百为群,煮人肉而食,千里之地,草绝根,树无青皮。
家人闻之,益忧恐,而季子竟至燕。
④客有让余者曰:“子之兄弟一身矣,又唯子言之从,今季子好举债游,往往无故冲危难、冒险阻,而子不禁,何也?”余笑曰:“吾固知季子之无死也。
吾之视季子之举债冒险危而游,与举债而饰其庐,一也。
且夫人各以得行其志为适。
终身守闺门之内,选耍趑趄,盖井而观,腰舟而渡,遇三尺之沟,则色变不敢跳越,若是者吾不强之适江湖。
好极山川之奇,求朋友,揽风土之变,视客死如家,死乱如死病,江湖之死如衽席,若是者吾不强之使守其家。
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
’夫若是者,吾所不能也。
吾不能而子弟能之,其志且乐为之,而吾何暇禁?”⑤庐既成,余为之记。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注]①季子礼:魏禧之弟,名礼,自号季子。
②垩以蜃灰:涂刷蚌壳粉。
垩,涂刷。
蜃灰,蚌壳烧成的灰。
③选耍趑趄:怯懦不前。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乎B.然C.之D.矣22.对第④段“余笑曰”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季子冒险危而游与饰其庐都要借债,所以性质相同。
B.季子本是性格懦弱的人,鼓励其出游是为了锻炼他。
C.我不赞同季子冒险危而游,但会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D.季子所为顺乎本心,慷慨无畏,哪怕危险我也支持。
23.对第①段画线部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描写兼顾了远近高低,视角多变。
B.色彩丰富且富有层次,虚实相生。
C.描写外景,对庐舍内景只字不提。
D.用简笔勾勒概貌,用繁笔详述布置24.本文题为“吾庐记”,但直接写“吾庐”的文字很少,是否脱离了记的对象?请加以分析。
(5分)21.A(1分)22.D(3分选C得1分)23.B(3分)24.答案示例:没有脱离。
本文用较多笔墨写季子的为人,就是在记“吾庐”之“吾”,以“吾庐”主人的精神风貌来表现“吾庐”的不凡。
所写的“吾庐”主人季子“以得行其志为适”,喜欢“举债冒险危而游”,具有“志士不忘在沟壑”的精神,这种精神风貌与“吾庐”的选址、布置及“举债而饰其庐”的做法非常契合,使所写的“吾庐”形神兼备,特质鲜明。
从写法看,本文以“吾庐”起,又以“吾庐”终,前后呼应,能撇得开也能收得住,操纵自如。
(5分)参考译文:季子魏礼,已经对四方飘游的生活感到厌倦了:他曾经南面直到海南岛,北面到河北一带,于是筑屋于勺庭的左角,说:“这才真是我安身的地方了!”便名为“吾庐”。
吾庐在翠微峰上位址最高,群山围绕着它,高高低低的田地,交错其下,极目四望,大约有几十里,所以要比勺庭幽美。
他又顺应地势,将小径折成三段。
松声迎风鸣于屋上,桃、李、梅、梨、梧桐、桂、辛夷这些花叶,掩映于径下,用曲直不一的木条做成栏杆,涂上了蚌壳灰,它的光泽便闪烁在林木之间了。
有人说:“筑屋于陡峭的山上,只要能遮蔽风雨就够了,季子却借债来布置,实在不值得。
”也有人说:“大概季子的意志有些衰颓了吧,因而想过过安逸的生活。
”当季子南游的时候,车子奔驰在瘴气郁结的异乡,身冒不测的风险,远离朋友,独个儿无所作为,就此前往海南岛。
到了那里,一夜之间大海风便将房屋吹毁,只得躺在露天之下。
又碰到两次兵变,老百姓被乱兵搜寻到就遭杀害,刀剑之声响彻门庭,尸体堆积在大街上,鲜血流注于沟道。
有的人把消息告诉家里,家里人吓得哭了,我却象平日一样谈笑吃喝。
后来他又北游山东,恰巧逢到大荒年,灾民成群结队,煮人肉充饥。
千里之内,连草根树皮都食尽了,家里人听到后,更加害怕,可是季子竟然还能到达河北。
有人责备我说:“您和季子是同胞兄弟,他又事事都听您的话,现在季子喜欢借债远游,常常受到意外的灾难,您为什么不加阻止?”我笑着说:“我原知季子是不会死的呀!我看季子的借债冒险而远游,和他的借债布置屋子是一样道理;而且人都以能实现自己志愿为舒畅。
如果他只想毕生终老于内室之中,连走一步路也瞻前顾后、似进非进,盖上井盖才敢看井,系着腰舟才肯渡水,一见三尺宽的沟,立即大惊失色不敢跳越,象这样的人,我决不会强使他到江湖之上。
反之,如果性喜纵情于奇山异水,寻访良朋好友,吸取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把死在外地看作死在家里,死在变乱中看作死于疾病,死在江湖间看作死在床席上一样,象这样的人,我决不会强使他坐守在家里。
孔子说:‘有志气的人是连死在山沟里也毫不顾虑的。
’象这样的行动,我自己虽然做不到而子弟们却能做到,并且正是出于他们的志趣乐于做去,我连赞成都来不及怎么还能阻止呢?”吾庐筑成后,我就写了这篇《吾庐记》。
2020二模·黄浦区养鱼记程颐①斋之前有石盆池。
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沫①也,不忍,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养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
支颐而观之者竟日。
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戚戚焉,吾之感于中也。
②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禁数罟不得入洿池②,鱼尾不盈尺不中杀,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
物获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宜何如哉?思是鱼之于是时,宁有是困耶?推是鱼,孰不可见耶?感吾心之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③鱼乎!鱼乎!细钩密网,吾不得禁之于彼;炮燔咀嚼,吾得免尔于此。
吾知江海之大,足使尔遂其性,思置汝于彼,而未得其路,徒能以斗斛之水,生汝之命。
生汝诚吾心,汝得生已多,万类天地中,吾心将奈何?鱼乎!鱼乎!因作《养鱼记》。
至和甲午季夏记。
④吾昔作《养鱼记》,于兹几三十年矣,故稿中偶见之。
窃自叹,少而有志,不忍毁去。
观昔日之所知,循今日之所至,愧负初心,不几于自弃者 ?示诸小子,当以吾为戒。
元丰己未正月戊戌,西斋南窗下书。
[注]①煦沫:用唾沫互相湿润,喻不幸者互相扶持。
②数罟:细密的网,用以捕取小鱼。
洿池:池塘。
21.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欤B.矣C.乎D.焉22.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
(3分)23.作者在第③段中两次发出“鱼乎!鱼乎!”的感慨,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分)24.评析文中两个“不忍”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4分)21.(1分)C22.(3分)答案示例:第②段画线句承上启下。
由第①段养鱼的经历推想到古人的仁政,他们要求细密的渔网不得放入池塘,鱼长不足一尺不能捕杀,市场上不得出售,人也不准食用,从而引出圣人之仁的论述。
这一句使文章衔接自然,由事及理地展开论述。
23.(4分)答案示例:作者第一次发出感慨,是因为自己不能禁止细密的鱼网,但以自己绵薄之力使它们的生命暂时得以延续;第二次是感叹让自己内心忧伤的不只是鱼,由鱼推及到天下万物,表现了作者仁怀天下,护惜之情溢于言表。
两次感慨前后呼应,同时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情感、思想更推进了一层。
24.(4分)答案示例:第①段的“不忍”,指将用鱼儿作为猫食,内心的恻隐和悲悯;第④段的“不忍”,指三十年后发现此文,愧对起初心志,丢弃少年时立下的志愿。
第一个“不忍”引出圣人之仁的论述,表明养物而不伤物,推而广之,人类也要“乐其生,遂其性”的思想,这一思想仍有现实意义,警示人们要尊重生命的本性。
第二个“不忍”表明即便历经沧桑也要坚守初心的情感,这一情感对于为世俗之事忙碌而变得麻木、忘记最初梦想的现代人具有警醒的意义,无疑为当下的人们开出了一剂回归初心的药方。
参考译文:①书房的前面有个石盆式的水池。
家里的人买小鱼喂猫,见到鱼儿用唾沫互相湿润,心中不忍,于是选择其中能够活的,有百余尾,养于池中,大的如指粗,小的像筷子。
我用手托着下颔观赏了整整一天。
刚开始把鱼放到水中,内心高兴自得,因为鱼找到了它们的处所;后来再看它们,内心戚戚,有所感触。
②阅读古代圣人的书籍,看到他们为政,规定细密的鱼网不得撒向大池,鱼尾不足一尺长不得捕杀,集市上不得售卖,人们不准食用。
圣人宽厚仁爱,他们养物却不伤害它们就像这样。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捕获生物,那么我们人类乐其生,顺其性,应当怎么办呢?推想生活在那个时候的鱼群,难道有这样的困境吗?推及这条鱼到其它情况,又有什么不能知道呢?感慨我内心的悲戚,难道只是对鱼这样吗?③鱼儿呀!鱼儿呀!那些用细钩密网捕杀你的人,我无权禁止他们;但是烧烤咀嚼鱼肉,我今天没有这样做。
我知道江湖的广大,足够使你随心所欲,很想把你们投放江湖之中,却没有找到办法,只能用斗斛的水,使你们生存。
而这实在是出于我的衷心。
你们生存下来的已经很多,对于天地间的万物,我的心里又该怎么办?鱼儿呀!鱼儿呀!使我内心受到感动的,又岂只是鱼而已呢?于是作了这篇《养鱼记》。
至和元年六月记。
④我之前作《养鱼记》,到现在几近三十年,在以前的旧稿中偶然看到这篇文章。
我不禁叹息,年少有志,不忍毁去。
看昔日所知,依着今日所到的地步,愧对起初的志愿,不接近于自弃吗?给众小儿看,应当以我为戒。
元丰己未正月戊戌,西斋南窗下书。
2020二模·闵行区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苏舜钦①予乙酉岁夏四月,来居吴门。
始维舟,即登灵岩之颠以望太湖,俯视洞庭山,崭然特起,霞云彩翠,浮动于沧波之中。
予时据阑竦首,精爽下坠,欲乘清风,跨落景,以翱翔乎其间,莫可得也。
自尔平居,缅然思于一到,惑于险说,卒未果行, 常若有物膈塞于胸中。
②是岁十月,遂浮轻舟,出横金口。
观其洪川荡涌,万顷一色,不知天地之大所能并容。
水程溯洄,七十里而远,初宿社下,逾日乃至。
泛明月湾,南望一山,上摩苍烟。
舟人指云:“此所谓缥缈峰也。
”即岸,步自松间。
出数里,至峰下,有佛庙号水月者,阁殿甚古。
旁有澄泉,洁清甘凉,极旱不枯,不类他水。
③予观震泽①受三江,吞啮四郡之封,其中山之名见图志者七十有二,惟洞庭称雄其间,地占三乡,户率三千,环四十里。
民俗真朴,历岁未尝有诉讼,至于县吏之庭下,皆以树桑桅甘柚为常产。
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树相参差。
间于岩壑间望之,若图绘金翠之可爱。
缥缈峰又居山之西北深远处,高耸出于众山,为洞庭胜绝之境。
居山之民以少事,尚有岁时织紃、树艺、捕采之劳。
浮屠氏本以清旷远物事,已出中国礼法之外,复居湖山深远胜绝之地,壤断水接,人迹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