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的儿童提供的教育服务。

它在推动儿童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国民素质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学前教育在我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问题一:资源不足学前教育资源的不足是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相应的保教资源也不足,导致许多家庭无法顺利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前教育。

此外,在城市社区中,学前教育资源也各不相同。

一些有钱的家长可以注册最好的学前教育机构,而大多数家庭则只能选择性价比不高的机构。

此外,一些机构也存在“以利益为先”的问题,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高,导致不良的教育质量。

解决策略要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学前教育属于公益事业,政府需要负责为广大群众提供学前教育资源。

其次,需要推广“小区幼儿园”。

建立社区幼儿园可以缓解家长因为交通不便难以将孩子送到学前教育机构的问题。

第三,优化教育结构,适应社会和家庭的需求。

推进“家庭式学前教育”,广泛开展普惠幼儿园建设,在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农村和贫困地区等全面覆盖,并建立“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问题二:缺乏专业教师学前教育需要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来推动儿童成长。

然而,在我国,尤其是在基层学前教育机构,存在教师素质低、专业知识不足、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这使得一些具有教育专业能力的人才流失严重。

解决策略要解决缺乏专业教师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策略:首先,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教育专业人才,政府需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机制,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公共形象。

其次,为了缓解教师素质低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对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学前教育教职人员建立全国统一考核、职称制度和评价认证体系。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家长和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因为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

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这些问题的症状和对策,并学习一些辅导技巧来帮助儿童度过难关。

一、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症状1.焦虑:焦虑是常见的学前儿童心理问题,表现为担心和害怕。

儿童可能因为分离焦虑、社交焦虑、强迫症状等而感到焦虑。

2.注意力不集中:学前儿童由于大脑发展不成熟,很容易分心和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3.情绪问题:学前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大、易激动、易哭闹等情况,这与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还不成熟有关。

4.社交问题:学前儿童可能会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问题,例如缺乏合作意识、不懂得与他人交流等。

二、对策与辅导技巧1.缓解焦虑: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缓解学前儿童的焦虑,例如陪伴、倾听他们的心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等。

2.提高注意力:为了提高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通过游戏、音乐、手工等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逐渐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3.情绪管理:学前儿童的情绪管理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指导,他们可以通过情绪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帮助儿童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4.社交技能:家长和老师们可以通过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学习与他人交流、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等方式来帮助学前儿童改善社交问题。

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是多方面的,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在实际操作中,他们还可以参考一些辅导技巧来更好地帮助学前儿童度过难关。

1.倾听和陪伴:家长和老师们需要耐心倾听学前儿童的内心声音,并给予他们适当的陪伴和支持。

2.正面教育:在面对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时,家长和老师们应该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鼓励和赞扬他们的进步,而不是指责和批评。

3.心理咨询:对于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们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以帮助学前儿童度过难关。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学前儿童是一群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引导。

因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成长,也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些有效的对策和辅导技巧,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1.注意力不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很难专注于一件事情上。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1)游戏引导: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玩耍中获得专注的体验。

(2)分段学习:将学习内容分成小段,让学前儿童逐步适应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时长和专注能力。

2.情绪管理困难(1)冷静沟通:当学前儿童情绪失控时,我们可以耐心理解他们的情绪并进行冷静的沟通,引导他们理性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2)情绪管理训练:通过一些情绪管理训练的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学会控制情绪,表达情感,并逐步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3.焦虑和紧张学前儿童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感到焦虑和紧张,这种情况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1)情绪宣泄:给学前儿童提供一些情绪宣泄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画画、玩耍等方式来释放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2)正面引导:我们可以通过正面引导和鼓励,帮助学前儿童树立自信心,增强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1.关注情感交流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在其情感表达和交流上,我们需要通过关注他们的情感交流来进行有效的辅导。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2.培养积极心态在面对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

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言辞和行为来鼓励学前儿童,让他们乐观面对困难,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3.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密切相关,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和挑战。

对于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辅导。

本文将就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和辅导技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应对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对于学前儿童的情绪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关注。

他们需要学会倾听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尽力给予支持和安慰。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亲子互动游戏、情绪训练等方式,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机制,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对于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在面对学前儿童的挑衅、冲突或者攻击行为时,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冷静,避免使用强硬的态度或者惩罚手段,而是应该通过理性的沟通、积极的引导,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予适当的正面激励,引导学前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

对于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念。

他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团队游戏等方式,培养学前儿童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家长和老师应该与学前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他们有机会倾诉内心的烦恼和困惑,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做到倾听、理解和尊重,避免给学前儿童施加压力,让他们感到被支持和关心。

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和表达。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导学前儿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给予积极的回应。

他们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前儿童了解情感、表达情感,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水平,减轻情感压力。

要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认知训练、情绪训练等方式,帮助学前儿童认清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第十章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第十章

1/6/2015
19
(三)建立行为规范
1.制定规则 • 一起制定,并告知行为的好坏 2.实行奖惩机制 • 成人要坚持一贯的要求
1/6/2015
20
四、儿童情绪自控问题咨询与辅导
(一)情绪自控概述
• 情绪自控包括不随便发脾气、忍让、经受 得住批评、承受失败与挫折
1/6/2015
21
(二)辅导策略 1.建立理解、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 • 帮助儿童实现情绪的发泄 2.教给儿童一些自我控制情绪的方法 • 如冷处理,设法转移注意力等
31
4.延迟满足 • 要让儿童在学习时间观念中学会等待
1/6/2015
26
第四节:儿童交往技巧问题的咨询 与辅导
一、儿童交往技巧及表现 (一)常见儿童交往技巧问题P266
(二)儿童交往技巧的表现 1.参与群体的活动 2.获得同伴的支持 3.化解矛盾冲突 4.机智应对事件
1/6/2015 27
二、儿童交往技巧的培养
1/6/2015
15
(三)儿童自控问题
• 儿童的自控能力包括:认知的控制、情绪 的控制、行为的控制 • 自控能力整体差原因: 一是与孩子的自然生理发育有关 二是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1/6/2015
16
二、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 (一)外部控制阶段 • 缺乏自控能力,独立判断能力 (二)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过渡的阶段 • 外在力量控制 内在规则或道德力量控制 (三)自我控制阶段 • 内在准则,自己的价值和判断
第十章:儿童社会适应能力问 题咨询与辅导
1/6/2015
1
第一节:社会适应能力概述
一、社会适应的概念 •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 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 其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 程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学前儿童是指年龄为3至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将建立他们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重要人格特征。

因此,对于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和干预显得极为重要。

在学龄之前,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都还不够完善。

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处理情感、应对挑战和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可能会出现以下心理问题:1.焦虑和分离感许多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会遭受到各种感受到的挑战和不安全感,比如离别、担心父母、害怕黑暗等。

当他们的不安全感加剧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恐惧和分离感。

2.注意力不集中许多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集中注意力。

他们可能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无法长时间关注于某一项任务。

3.依赖性许多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极度依赖性。

他们可能会依赖父母和看护者做决定和执行任务,而不是尝试自己做。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性不足。

4.情感控制许多学前儿童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因此可能会表现出极度情绪化或缺乏表达情感的能力。

辅导接近儿童是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

家庭、学校和社区是提供支持和辅导的关键环境之一。

下面是一些针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辅导技巧:1.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是建立稳定、安全和敬重的关系的基础。

这也是帮助学前儿童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关键。

2.关注情感管理和情绪正常化许多学前儿童尚未完全掌握情感管理的技能。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情绪失控、激动或退缩,需要适当地引导和指导。

教会孩子基本的情感管理技能,帮助他们理解情感、管理情感和正确表达情感。

3.积极行动由于应对技能有限,许多学前儿童可能会变得被动、胆怯和害羞。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积极性,教他们如何控制愤怒和焦虑情绪,以及如何积极应对不良行为。

4.提供安全、稳定和有规律的环境学前儿童需要安全、稳定和有规律的环境。

环境的不安全和不稳定会增加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

试论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与辅导技巧学前儿童心理问题是指3-6岁的儿童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焦虑、孤独、攻击性、夜间惊醒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辅导技巧。

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的关键任务是建立安全稳定的情感依恋关系,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或照顾者的支持、关爱和被理解,才能培养出一种良好的内在情绪调节机制。

所以,家长和照顾者要注重与儿童的亲子互动,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通过陪伴、鼓励、肯定和体贴的方式来与儿童建立积极关系。

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学前儿童对安全的需求非常强烈,他们需要一个稳定、可预测的生活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身心。

家长和照顾者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整洁、有秩序的居住环境,保持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和节奏,以及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时间进行自主游戏和自我探索。

帮助儿童表达情感和解决问题。

学前儿童由于语言和表达能力有限,常常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从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

家长和照顾者可以通过鼓励儿童说出自己的感受,倾听和接受儿童的情感表达,帮助他们逐渐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家长和照顾者还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手工等活动的方式,帮助儿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积极的行为管理方式。

学前儿童常常表现出攻击性、冲动、不服从等问题行为,这些行为一方面是他们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情绪和认知控制能力尚不成熟的表现。

家长和照顾者要采取积极的行为管理方式,如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以及用亲和力和耐心引导儿童逐渐改善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和辅导技巧主要包括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帮助儿童表达情感和解决问题,以及建立积极的行为管理方式。

这些策略和技巧不仅能有助于解决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还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前教育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考试资料

学前教育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考试资料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简答题1.简述问题儿童和儿童发展问题两个概念的异同。

不同点:首先定义不同;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

儿童发展问题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其次;儿童发展问题是一个满怀期望与发展期待的概念。

这种问题有被克服、被矫正的可能性,给教育者和社会无限期望。

相同点:儿童发展问题在研究内容上与问题儿童有相同之处。

2.简述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

感统失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2)结构和恐惧知觉障碍;3)身体平衡功能障碍;4)听知觉问题及语言障碍;5)触觉防御障碍。

3.简述儿童多动症的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指帮助家庭成员正确认识多动症的性质,树立治疗信心,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儿童多动症进行矫正的一种方法。

家庭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疾病性质,协调家庭关系2)规矩应简单,要求应明确3)对过多的精力给予引导4)奖罚分明5)订立合理的作息制度6)发现儿童的特长和爱好。

4.如何进行听觉理解能力的日常检测和评价听觉理解能力差的儿童,在平常生活中显得比较木讷,对大人发出的指令反应迟钝甚至充耳不闻,需要成人重复指令甚至需要成人的直接带领。

这样的儿童在幼儿园里往往听不懂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师发出指令后他们常常先看看别人怎么行动自己再动,反应较慢,有时还需要教师单独提醒。

当教师讲故事时,这类儿童听不懂故事的大意,当被要求对两个以上句子进行概括时,缺乏想象力。

当回答教师关于故事内容的提问时。

缺乏归纳总结能力。

有些儿童虽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课内容却听而不闻。

5.简述儿童焦虑症的辅导策略。

查明病因,解除负面因素,如父母过高的期望,加强挫折教育等。

进行心理治疗,可采用认知疗法,建立正确的观念,进行放松训练。

6.简述对儿童攻击与破坏行为的辅导策略。

(1)道德观念的培养;(2)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3)对儿童日常环境进行适当控制;(4)控制愤怒的训练;(5)行为后果的处理。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

1.群体差异依据不同标准划定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2. 2.感觉运动统合简称感统 是之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 并且作出正确的反应决策 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的过程。

3. 3.多动症专业术语叫注意障碍多动综合症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是儿童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 这种障碍发生时常伴有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情绪障碍以及学习障碍。

4. 4.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5. 5.森田疗法要求患儿对症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而不要压抑 采取不怕、不理和不对抗的态度 使症状逐渐从意识中淡化以致消失。

6. 6.儿童焦虑症是儿童时期无明显原因下发生的发作性紧张、莫名恐惧与不安 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 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7.7.儿童恐怖症是一种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 往往因为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度的、持续的、不适宜的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8. 8.儿童退缩是指儿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表现的过分胆怯、孤独 不敢去陌生环境不愿与小朋友一起玩 等9. 1.简述问题儿童和儿童发展问题两个概念的异同。

一、不同点 首先定义不同 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

儿童发展问题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其次 儿童发展问题是一个满怀期望与发展期待的概念。

这种问题 有被克服、被矫正的可能性 给教育者和社会无限期望。

相同点 儿童发展问题在研究内容上与问题儿童有相同之处。

10.2.简述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

感统失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身体运动协调障碍 2 结构和恐惧知觉障碍 3 身体平衡功能障碍 4 听知觉问题及语言障碍5 触觉防御障碍11.3.简述儿童多动症的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指帮助家庭成员正确认识多动症的性质树立治疗信心 加强心理承受能力 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儿童多动症进行矫正的一种方法。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常见问题解答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常见问题解答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与常见问题解答学前儿童是指处于3至6岁之间的孩子,这个阶段是孩子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及时解答常见的问题和困惑,以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并解答一些常见问题。

一、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1. 感知和认知能力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迅速增强。

他们通过观察、倾听、触摸等感官活动来获取信息,并通过思考和记忆来组织和理解所获得的信息。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来进行分类和排序。

2.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提高语言对于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语言交流,他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他人的意思。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和结构,逐渐增加词汇量,并通过说、听、读、写等方式来提高语言和沟通能力。

3. 思维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逐渐掌握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本能力。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对比、联想和归纳来理解和记忆事物。

4. 空间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学前儿童的空间和数学思维在这个阶段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玩具积木、拼图等活动,他们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建立几何概念。

在数学方面,他们可以通过数数、比较大小等活动来逐渐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符号。

二、常见问题解答1. 如何提高学前儿童的注意力?注意力是学前儿童学习和认知发展的基础。

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给予适当的物质刺激,如丰富多样的玩具;制定有序的学习计划,保持学习环境的安静和整洁;利用游戏和趣味活动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2. 学前儿童善于模仿,如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学前儿童的模仿能力强,这对于他们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

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和艺术品,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和表达。

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参与角色扮演和自由玩耍等活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指导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指导

重点掌握儿童发展问题的概念;儿童发展问题的成因一、差异具有普遍性,包括生理、心理差异二、差异的种类群体差异:依据不同标准划定的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个体差异: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的生理、心理上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即个体之间的不同。

个体内差异:个体内部生理和心理诸要素之间,主要是发展的诸要素之间发展的不协调性或不平衡性。

三、概念辨析问题儿童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

人格性、反社会性、难以矫治。

儿童问题行为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如攻击、焦虑、退缩等。

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因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的差异而需要给予区别于一般帮助的特殊服务的儿童。

儿童发展问题指的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

儿童发展问题是一个满怀期望与发展期待的概念,这种问题,有被克服、矫正的可能性,给教育者和社会无限期望。

四、儿童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要注意区分哪些是内因,哪些是外因。

1.生物学脑损伤或功能失调生化失调(神经化学物质、营养素、内分泌、铅中毒、添加剂等)2.家庭与父母(家庭关系,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等)3.机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4.社会环境(社会道德标准、网络传媒等)5.城市化(交往空间,噪音、污染、环境第二章重点重点掌握:儿童前庭平衡失调、触觉失调和本体感失调的主要表现;感统失调儿童的训练和辅导。

一、感觉统合和感统失调感觉统合: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且做出正确的反应决策,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的过程。

感统失调:大脑不能顺利处理感官传递的信息,以致个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发生障碍,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功能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导致行为失调。

表现:1.身体运动协调2.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3.身体平衡功能障碍4.听知觉问题及语言障碍5.触觉防御障碍。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先天不足(如胎位、羊水、剖腹产、保胎缺乏运动等)缺乏活动(缺少爬行,小推车等)生活环境封闭育儿方式三、感统训练日常游戏训练运动疗法(器材训练)四、儿童前庭平衡失调前庭器官控制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与个体空间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课件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课件
与儿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 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关 注和支持,增强他们的合作 意愿和积极性。
灵活运用语言
使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 语言与儿童和家长交流,注 意语调和表情,增强沟通效 果。
激发儿童兴趣
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等形 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持续跟进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 课件
目 录
• 学前儿童常见问题概述 • 学前儿童常见问题类型 •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方法 •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案例分析 •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的未来发

01
CATALOGUE
学前儿童常见问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学前儿童问题是指儿童在发展过 程中出现的行为、情绪、认知、 社交等方面的问题。
详细了解孩子攻击性行 为的情况,包括频率、 方式等。
评估孩子的情绪和社会 环境,如家庭氛围、同 伴关系等。
制定个性化的攻击性行 为干预计划,包括情绪 调节、沟通技巧训练、 行为矫正等。
案例三:分离焦虑的咨询与指导
01
总结词:分离焦虑
Hale Waihona Puke 02030405
详细描述:分离焦虑是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 题之一,可能表现为孩 子与父母分离时的焦虑、 不安等情绪。针对分离 焦虑,家长和教师可以 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咨询 和指导
加强专业培训和提高从业人员的 专业水平,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服务。
创新教学方法
结合新技术和创新教学方法,提 高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的趣
味性和实效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践创新
鼓励在实践中探索创新, 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应 用,提高咨询与指导的实 效性。

帮助孩子适应学前教育的常见问题解答

帮助孩子适应学前教育的常见问题解答

帮助孩子适应学前教育的常见问题解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学前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帮助孩子适应学前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然而,很多家长对于学前教育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下面我将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在孩子正式进入小学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课程来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过程。

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问题二: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

具体来说,学前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运动技能。

问题三: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学前教育?首先,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前教育中的感受和困惑。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家长可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其次,家长可以与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前教育中的表现和进展。

与教师的合作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另外,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为孩子提供适合的学习材料和玩具,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问题四: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帮助他们适应学前教育的关键。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孩子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家长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游戏、绘画、手工制作等,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启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咨询问题

启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咨询问题

重要!学前儿童面临问题解读▲学前儿童情绪、情感问题:1.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是一说去幼儿园就哭着不去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从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三个方面找原因。

首先,家长们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除了距离上的考虑外,也要对幼儿园的资质、教育理念、教师的能力素质有所了解。

其次,选好幼儿园后,应该把孩子的具体情况、需要特别照顾的地方与老师做细致沟通,以便减轻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

在决定入园前的一个月左右时间里,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理和自我表达的习惯,如自己穿衣、吃饭、如厕、较为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等,并尽量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生活。

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看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场景,如有可能家长陪伴入园感受一段时间则更好,可以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生活,引导孩子对集体生活的兴趣。

但即便是这样,孩子在初入幼儿园时仍会因为不愿和家长分开而焦虑地大哭(有的表现在刚入园的时候,有的则在入园几天后发生),对此,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启加家庭教育建议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不会离开你。

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也很喜欢你,妈妈会在什么时间来接你。

开始可以在午饭前接回家,渐渐延长时间,直到孩子适应。

只要家长坚持天天按时接送,通常来说,孩子会在2~4周后把上幼儿园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渐渐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

2.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情绪幼儿情绪易受内外因素影响。

若消极情绪积累过多,会导致幼儿出现情绪障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因此,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很早就提出要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他主张从三个方面培养:①让幼儿学会欣赏。

欣赏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心灵之美。

成人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可欣赏的事物,而且要引导幼儿正确欣赏。

这些美好事物对幼儿的熏陶不仅可以缓解幼儿的紧张与焦虑,而且能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②让幼儿快乐。

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教育不仅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还会使儿童感到快乐。

因此,幼儿教育需要成人的笑口常开。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第四章ppt课件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第四章ppt课件

14
• 根据琪琪的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个别教育计 划,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5
• 一.营造爱的氛围,使其适应集体生活。
• 二、爱护与要求相结合,增强其自律自信意识。 • 三.注意心理保育,促进其充分发展。
16
• 一.营造爱的氛围,使其适应集体生活。 • 琪琪刚来幼儿园时,对老师和同伴不太加以理会,很 多时候都是自顾自的玩,自由活动时随机性大,常常看到 别人玩什么,他就玩什么。桌上老是东一框西一框的玩具、 积塑,还有橡皮泥,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我们认为老师的 爱是教育中最为宝贵的营养,沐浴于爱的甘露下的幼儿才 会有安全感,而有了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所以, 我们除了精心照顾他的生活以外,还用亲切的语言、轻柔 的身体接触等方式去亲近他、爱他,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影 响孩子们接纳他,在他能初步接触老师和同伴后,如愿意 老师抱抱他,能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起时我们才开始有计 划地引导他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17
• 如针对他午睡时不会一个人睡:高兴了就叽哩咕 噜,不高兴时就发出各种怪叫;听到远处传来的 吹喇叭声就昂起头听;睡醒后把别人弄醒等情况。 我们进行了分阶段培养,逐步提出要求:第一阶 段,能在老师的陪同下坐在床上不发出声音。第 二阶段,能在老师的陪同下躺在床上不发出声音。 第三阶段,能不发出声音独自入睡,第四阶段, 醒来后能不去影响别人。每个阶段所需时间少则 1~2周,多则2~3周,目的是让他有个逐步 适应的过程。
19
• 二、爱护与要求相结合,增强其自律自信意识。 • 残疾儿童既有不同于普通儿童的“特殊性”, 也有和普通儿童没有什么区别的“非特殊性”, 怎样既照顾他们的特殊需要,又培养他们适应社 会的能力呢? • 琪琪由于年龄已是中班的孩子,行走动作、 手的灵活性都比小班孩子强一些,但他的动作敏 捷又缺少自律,常常表现出鲁莽的举动,甚至有 意攻击别人,把咬别人的手指当作乐事。班中的 小朋友因为知道他有病,都让着他,放弃对他不喜 欢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指导。由于他的行为比较 散漫,常常坐不安稳,说话又不清楚,我们为此 常常给他开“小灶”,给他耐心的指导,给家长 摘录幼儿园所学知识内容。平时及时肯定他的点 滴进步,激发他积极、愉快、向上的情感,是他 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第三章

学前儿童问题咨询与指导第三章
– 一般症状最突出的时期是小学3~4年级
– 到少年期后部分儿童的症状减轻或消失 – 一些儿童的部分症状持续到成年期。
发展过程与预后
1、婴幼儿期
• 一些患儿在胎儿期的胎动频繁而强烈。 • 在婴儿期,活动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儿童,兴奋性高,在把屎、把尿、
洗澡、穿衣、喂食时不安分。睡眠混乱而缺乏规律,睡眠时间少。进 食不好,辅食添加困难。过分哭闹,发生肠绞痛的频率较高。
– 学习成绩下降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智力水平高低、学习 兴趣大小、家庭环境好坏、家庭对学习管理程度等因素相关 。
– 严重的患儿在进人学校后就表现出学习成绩不好,一般 患儿是在小学3年级左右才出现学习成绩的明显降低。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5、神经发育障碍
– 部分患儿存在感知觉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生理功能的异常。 – 如手指精细协调困难,手指快速轮替、双手交替翻掌等活动不灵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2、注意力障碍
– 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常 。
• 注意力涣散,注意不能持续较长时间。 • 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常常是一件事情没干完又去干别的事情。
• 在从事需要使用脑力、注意细节的任务时表现突出,很难完成这些任务。
• 有的儿童表现为脑力易于疲劳,在从事短时间的任务时可以集中注意,时间稍微 延长就表现出注意维持困难。
– 如父母的命令,故意与父母对着干;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违反 学校纪律,说谎,打架、逃学、旷课和外出不归。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7、情绪问题
– 多动症患儿常常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不足,把自己看成不成 功和无能的人。
– 部分患儿出现情绪问题,表现为烦操、烦恼、激越、烦 闷、不高兴,甚至也出现自伤、攻击他人的行为。

培养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方法与策略

培养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方法与策略

培养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方法与策略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学前儿童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困难,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和社交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用于培养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提供有挑战性的游戏和任务学前儿童的大脑发展迅速,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通过提供有挑战性的游戏和任务,可以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搭建积木、拼图、找出错误等游戏,都能够让儿童面对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倾听和引导儿童的问题儿童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作为成人,我们需要耐心聆听他们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案。

帮助儿童整理思维,提问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同时,也要教导他们如何寻求帮助和资源,培养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分析、评估和推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并判断哪种方法最有效。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给儿童提供一些有关环境保护、道德行为等问题的故事和情境,引导他们思考,并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四、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也是培养学前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与其他儿童或成人一起合作,分享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共同实施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集体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创造力。

五、创设学习环境和情境创设适合学前儿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和情境,对于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搭建角色扮演的场景,让儿童扮演不同角色,在情境中体验和解决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应对能力。

另外,营造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氛围,让儿童敢于表达问题和尝试解决方法。

六、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听觉注意障碍的儿童上课听课特别不专心,幼儿期也不喜欢 听故事,平常别人对他说话他似听非听,甚至给人他耳朵有问 题的感觉。因此,这些患儿难以服从指令任务,甚至要大人连 续不断的发出语言命令时才开始去执行任务。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3、冲动控制能力差
– 表现为没有耐心,不能等待,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 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做事粗心大意,行为冲动而不考 虑后果,不接受成人的管教与行为约束,容易犯错误 。
欢并且很难做到坐下来从事安静的活动。 – 坐着时身体扭转不安,手脚不停,话多而高声,喜欢
喧闹。 – 这些表现在上课与做作业等需要安静的环境中更为突
出。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2、注意力障碍
– 表现在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特征上的异 常。
• 注意力涣散,注意不能持续较长时间。 • 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常常是一件事情没干完又去干别的事情
强。 – 当DA增高,或NE与5-HT降低时,就会发生多动、注意
力不集中和行为控制能力降低。
儿童多动症
• 铅中毒(生化环境因素) • 轻微铅中毒会影响神经生理功能。导致学
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
儿童多动症
• 社会环境因素
– 家庭与社会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相对次要。 – 不良的社会环境、破裂家庭、家庭贫困、住房
过于拥挤、父母有性格与其他心理障碍等都是 影响多动症症状发展与预后的危险因素。
• 感统失调 • 教育环境因素
四、多动症的疗效标准
• 1.多动症的疗效标准(P52) • 2.多动症的预后
第二节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
• 临床表现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1、活动过度
– 躯体活动、手的活动以及言语活动均明显增多。 – 整个身体多动不宁,来回奔跑,喜欢户外活动,不喜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5、神经发育障碍
– 部分患儿存在感知觉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生理功能的异 常。
– 如手指精细协调困难,手指快速轮替、双手交替翻掌 等活动不灵活,拿筷子、握笔书写、扣纽扣、系鞋带 、做手工操作等动作笨拙。
– 手眼协调性差,视运动功能障碍,空间位置障碍,左 右分辨困难,眼球轻微震颤。
儿童多动症
• Barkley认为,行为抑制能力差是多动症的主要特 征,甚至是区别多动症与非多动症个体最有力的 指标。
• 而注意障碍是由于行为不能抑制所致,执行控制 功能失调是导致注意障碍、多动、冲动三个核心 症状的基础。
儿童多动症
• 发病率 • 国外报道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多集中在3%~5% • 一般认为学龄儿童中的3% • 男:女≈3: 1 • 北京的调查显示,小学生患病率超过8%,男孩女
。 • 在从事需要使用脑力、注意细节的任务时表现突出,很难完成这些
任务。 • 有的儿童表现为脑力易于疲劳,在从事短时间的任务时可以集中注
意,时间稍微延长就表现出注意维持困难。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2、注意力障碍
– 可能表现为对视觉刺激,对听觉刺激或对视听刺激混 合的注意障碍。
• 有视觉注意障碍的儿童不喜欢看书,阅读时粗心马虎,容易出 错。
第三章 儿童多动症问题咨询与 辅导
罗丽红
• 重点: • 1.儿童多动症的定义及主要成因 • 2.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表现 • 3.个案分析 • 4.区分多动症儿童与其他特殊儿童 • 5.给多动症儿童制定辅导方案
第一节 多动症的概述
• 定义: •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kinetic disorder , 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期精神障碍之一。 • 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注意障碍、活动过度 、行为冲动,继发性伴随学业损害、同伴 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的异常。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6、品行问题
– 由于患儿行为控制能力差,对环境中抑制性信息反应 缺乏,难以接受约束和控制,容易违反社会常规,所 以部分多动症儿童出现违抗性、攻击性和反杜会性行 为。
– 如父母的命令,故意与父母对着干;在学校不听老师 的话,违反学校纪律,说谎,打架、逃学、旷课和外 出不归。
儿童多动症
结构或功能的异常。
– 核磁共振发现前额叶容积降低,尾状核、苍白球、胼胝体和小脑 蚓部变小。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显示左额叶和左顶叶皮质血流灌注降低。 – 正电子发射扫描发现额叶、颞叶、丘脑和海马区域葡萄糖代谢率
降低,这种异常在女孩表现更明显。 – 数字化电图显示脑前部的额叶与正中部位。活动增加,颞顶部日
活动减少,当进行认知活动时这种变化变得更明显。
儿童多动症
•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发育迟缓)
– 围绕多动症进行的神经递质研究主要是涉及单胺类递 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 NE )、多巴胺(DA)和5 -羟色胺 (5-HT )。
– NE、DA、5-HT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DA使行为外向化,导致攻击与激越行为。 – NE和5-HT的作用则相反,引起注意集中和行为控制增
– 征收等(1997年)报道多动症的遗传为0. 75~ 0. 91。
儿童多动症
• 气质因素
– 一些长期追踪研究显示,从小为难养气质的儿 童发展为多动症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 许多多动症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表现为高活动 水平、注意涣散、坚持性低的气质特点。
儿பைடு நூலகம்多动症
• 脑损伤和脑发育异常 • 近10多年来许多影像学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存在一些脑部
孩发病比例约比4-9 : 1 • 多动症的高峰 就诊年龄为8~10岁
• 病因
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
• 遗传因素
– 40%多动症儿童的父母或同胞有多动症病史。 – 父母一方患多动症,其子女有57%的可能发生
多动症。 – 双生子研究
• 同卵双生子同病率:59%~84% • 异卵双生子同病率:29% ~ 33%
儿童多动症
• 临床表现 • 4、学习困难
– 多动症儿童在学业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成绩波动性大, 一般都呈现学习成绩低下。
– 学习成绩下降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智力水平高低 、学习兴趣大小、家庭环境好坏、家庭对学习管理程 度等因素相关。
– 严重的患儿在进人学校后就表现出学习成绩不好,一 般患儿是在小学3年级左右才出现学习成绩的明显降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