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串讲笔记(2)
自考04729《大学语文》重点笔记
自考04729《大学语文》重点笔记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笔记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
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诗歌)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诗歌)一、单元知识要点诗词基本知识要点1.《沁园春雪》。
这首词作者为毛泽东。
该词通过描绘北方壮丽雪景,评说历史上的一些封建雄主,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对今日人民创建新中国的殷切期望与坚强信心。
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
2.《迢迢牵牛星》。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不详。
本词借牛郎织女传说来抒发世间女子别离相思之苦,通篇采用比兴手法。
3.《归园田居(其一)》。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田园诗,作者为东晋陶渊明。
本诗主要抒写了诗人崇尚自然的心志,表达了他归隐田园后的喜悦心情,采用比喻、对比修辞手法。
4.《出塞》(其一),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诗人。
该诗慨叹边塞战争的经久不息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希望能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国家的安宁。
诗中借用典故,寓意深重。
5.《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七言长篇抒情古诗,作者张若虚,唐代诗人。
诗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抒写了人间的离情别绪,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
此诗在抒情方法上主要采用借景抒情,并运用了暗示的手法。
6.《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首七言绝句。
也是首送别诗。
作者王维,盛唐诗人。
本诗通过送别地点与饯行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该作兼用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两种表现方法。
_7.《登金陵凤凰台》,这是首七言诗,属怀古诗。
作者李白,盛唐伟大诗人。
该诗抒写诗人登临金陵凤凰台的所见所感,并运用了对比、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
8.《蜀相》,七律诗,属怀古诗,作者杜甫,盛唐伟大诗人。
诗中记述了诗人初居成都,寻访武侯相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诗作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相结合,并运用了设问句。
9.《枫桥夜泊》,七绝,周羁旅诗,作者张继,中唐诗人。
该诗通过描写夜泊枫桥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夜特有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惆怅心情。
该诗最大的特点是诗中有画,借景抒情。
10.《游子吟》,五言古诗,也是作者自创的新乐府诗。
自考《大学语文》诗歌单元复习要点
自考《大学语文》诗歌单元复习要点1、《蒹葭》学习要点(1)本诗是《诗经·秦风》中一篇意境优美、情愿深长的恋歌,属于民歌。
(2)诗分三章,每章首两句借景起兴。
蒹葭茂密,霜露高洁,烘托出痴情者挚热的追求和纯洁的感情。
三、四句点明主题:深切思念,隔河企望,追寻“伊人”。
后四句描述追寻的两种境况: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
两者的结果都是可望难即,“伊人”不可得。
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3)意境朦胧、含蕴不尽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
但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具有多种象征意义。
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者。
如果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那么这首诗就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惆怅,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失落,也都可能从《蒹葭》的意境中得到回应。
(4)本诗采用的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仓一片,十分茂密,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求对象的飘忽难觅。
虽然只是换了几个字,但其间微妙的变化和幽深的意蕴却十分耐人寻味。
诗中“伊人”飘忽不定,幻象丛生;主人公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
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
这就是本诗的朦胧美。
2、《湘夫人》学习要点(1)本诗是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祭祀水神乐歌改编而成的抒情诗(爱情诗)。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大学语文》共分为四大部分,具体每一部分及具体课文的学习要点与难点,都在每一部分和课文的学习中进行了讲授。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涉及全书的,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十分重要,同学掌握起来有必然的难度,考试时失分很多,因此同学们更要好好掌握这部分的内容知识。
1、表示手法:共九种。
很重要(1)对比:将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照比力。
其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都江堰》。
(2)侧面烘托:借助对甲事物的描述,来表示乙事物,或者借助对同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来表示该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其作用:更有力地渲染,强调所要表示的事物。
如《哀溺文序》《箱子岩》(3)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性格展示,或为主要事件的发生,以及高潮的到来创造条件。
其作用:为主要内容奠定充分表示的基础。
如《拣麦穗》《柳敬亭说书》(4)暗示:不直接表述某个内容或意思,而是借助于读者的联想,用间接方法来表示。
其作用:促使读者本身思考,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5)比兴:借助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
主要在诗歌中运用。
其作用:强化作品的表示力。
(6)象征: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示某种抽象思想,事理的手法。
其作用;使抽象的概念,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表达效果。
如《秋夜》《拣麦穗》(7)白描;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练质朴的文字,勾勒对象的形象或神态。
其作用:以少胜多,更加突出。
(8)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议论。
其作用:加深对叙述事实的理解和认识。
如《箱子岩》《都江堰》(9)语意双关:明言在此,实际在说彼。
如《毛颖传》。
2、修辞手法:共12种,很重要(1)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别的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2021年4月大学语文自学考试考前串讲笔记(二)(3)
2021年4月大学语文自学考试考前串讲笔记(二)(3)2.完全归纳论证法完全归纳论证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通常有两种类型: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
一般说来,在写作中,由于不成能或不必要举尽所有的个别性事例,人们经常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即通过部分个别性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而完全归纳法是通过全部个别性事例达到一般结论的方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对******同志提出的关于创业精神的64个字的总体评价,文章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对这64个字从八个方面加以分析阐述,结论便是这八个方面的内涵与共性的全面概括,即一般性结论恰好是从全部个别性事例中得出的,这是运用完全归纳法的典型范例。
《科学的春天》这篇讲话稿中,郭沫若除了应用论证方法之外,还应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这是本文的重点,需要全面掌握。
在文中,对论证方法的掌握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难点,需要深刻领会。
1.论证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种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演绎论证法。
(l)归纳论证法。
如第2自然段从历史过程和个人经历中归纳出“科学的春天到来了”这一论点,从媳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都变为现实来论证科学需要异想天开。
(2)类比论证法。
如第3自然段,作者把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与我们的时代进行类比,得出我们的时代和科学需要巨人的结论。
(3)演绎论证法。
本文有典型的演绎论证法的运用。
演绎法通常指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由遍及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如第4自然段中,运用了演绎论证方法论证了我国科学家需要探索精神,具体表示形式是:大前提:“人的本分在于勇于探索真理”和“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的”。
小前提在文中被省略了:我国科学家是人,是我国人民的一分子。
结论:我国科学家需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和开拓道路的精神,也就是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
2.修辞手法本文大量运用了比方、拟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大学语文串讲笔记2
基本知识要点归类1.关于作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人民日报》社论。
《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现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王蒙,当代著名小说家。
《论气节》: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
《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周培源,中国著名物理学家。
《咬文嚼字》: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散文创作谈》:秦牧,当代著名散文家。
《谈<水洗>的人物和结构》: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文艺评论家。
《论语十则》:孔子。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孟子,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唐代著名政治家。
《朋党论》:欧阳修,号醉翁,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2.作者分类。
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家:欧阳修、王安石。
属北来的作家:欧阳修、王安石。
属“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朱自清、茅盾。
属思想家的作者有:邓小平、鲁迅、孟子、孔子。
3.体裁归类:属奏疏文体的文章:《谏太宗十恩疏》,《朋党论》。
属文艺专论的议论文:《咬文嚼字》人散文创作谈》。
属讲话稿的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的春天》、《论气节》(演讲稿)。
4.论证方法归类:以反驳论点为主的文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司马谏议书》。
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文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谏太宗十思疏》、《朋党论》。
主要运用归纳论证方法的文章:(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科学的春天》,《论气节》,《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咬文嚼字》,《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
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自考本科是高等教育自考考试本科的简称,自考本科是我国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学习方法及常考知识点。
第一,应当熟读课文原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重点语句熟练掌握;第二,课文后面的【提示】内容非常重要,一定要进行理解性记忆,把该背的背下来;第三,对于文言文和有文言色彩的课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进行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在【注释】当中;第四,对于每个阶段的文体知识的总结内容要重点去看去记,考试也是经常出题的。
考试常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个别语句的意思,诗歌中的意象、主旨、情感基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论证方式、抒情方法的运用(其中“象征”手法几乎每次都考)。
词语解释题基本会出在文言文(包括诗歌)和文言色彩的课文的【注释】中。
作文题也是得分重点,建议平时勤加练习。
作文主要在于平时积累。
平时应当在阅读优秀作文的时候会借鉴,借鉴不等于抄袭,而是把一些好词佳句整理下来,加以背诵和灵活运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另外对于写作的技巧和手法方面,也是应当掌握的。
另外,素材的积累很重要,一些名人轶事,古今事例,应当多看多学多记。
写作光靠看也是不行的,平时也应当勤加练笔,自己动手去写非常重要,否则临场很容易写不出来东西。
下面给一篇议论文范文,大家可以借鉴一下:母语需要捍卫近些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有懂得镭射而不知何谓激光的……母语,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
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
”的确,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一旦丧失,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
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记叙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记叙文一、知识要点总括各课基本知识要点1.《追悼志摩》,作者胡适,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
这是一篇追悼性写人散文。
作者引用三封信作为典型论据来说理,还大量引用志摩的诗句来抒情写意,主要抒情方式是在议论中抒情。
2.《秋夜》,作者巴金,现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之一。
这是一篇写人散文,其总体特点是通过记叙梦境来抒情写人、还多次运用象征手法和排比句式。
3.《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
这是一篇记事散文。
4.《箱子岩》,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
这是一篇游记,文章富有思辩色彩。
5.《哭小弟》,作者宗法,当代著名女作家。
文章开头所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
文章的总体特点是抒情、叙事、写人相融合。
6.《都江堰》,作者余秋雨,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
这是一篇游记,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7.《拣麦穗》,作者张洁,当代著名女作家。
这是一篇记事散文。
文中写的“小火柿子”具有象征意味。
8.《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
这是一篇记事散文,通过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来表现母爱。
文章写母爱,却落笔地坛,这实质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9.《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代表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
10《毛颖传》,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是一篇寓言性传记,基本写作方法是拟人化,还运用了语意双关、象征寄托的表现方法。
11.《寓言二则》,作者柳宗元,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是两则讽刺性寓言。
《哀溺文序》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方式来刻画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
《蝜蝂传》前后两部分,一写小虫,一写官僚,两部分之间是类比关系。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说明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说明文一、课程内容概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介绍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有两个显著特点:知识的科学性,表达的客观性。
学习说明文这一单元,应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与结构及常见的说明方法。
1.说明文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说明文进行以下几种分类:(l)按说明对象划分,可分为两类: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
前者如《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苏州园林》以及《我们肚子里的食客》四篇文章。
后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和《统筹方法平话引子》四篇。
(2)按文章表达的语体划分,可分为两类:文艺性说明文,非文艺性说明文。
前者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菊花》、《白丝翎羽丹砂顶》和《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苏州园林》(均为科学小品)。
后者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桥的运动》。
2.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结构A.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概括起来有三种:(l)时间顺序,如《菊花》。
(2)空间顺序,如《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3)逻辑顺序,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B.最常见的说明文结构方式有两种:(1)总分关系。
“总一分”方式,如《苏州园林》:“总一分一总”方式,如《桥的运动》:“分一总”方式,如《白丝翎羽丹砂顶》。
(2)并列关系。
如《菊花》。
3.常用的说明方法(1)下定义法。
其公式为:被定义概念=属十种类。
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中对“物理”的说明。
(2)诠释法(解释法),如《苏州园林》说明花草树木讲究映衬的特点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说明“海市蜃楼”的成因。
(3)比较法,如《苏州园林》说明苏州园林建筑布局不讲究对村的特点,就与古代宫殿和近代住房比较。
(4)比喻法,如《桥的运动》用人坐板凳造成板凳变形,比喻说明车过桥上引起“变形”的力学原理。
(5)图表法,如《统筹方法平话引子》运用箭头图表示工序。
(6)数据说明法。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2)
08年自考“大学语文”串讲笔记(2)10.《史记》的艺术成就《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示在:(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写人来反映历史,所以全书记载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小人物,构成丰富的人物画廊。
这些人物既有各阶级、阶层的、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富有典型性,这些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笔下个个都维妙维肖、形象鲜明、呼之欲出。
如张良的善谋,项羽的勇猛、刘邦的奸诈,韩信的多智,商鞅的刻薄,李斯的贪利、李广的善射等。
这是因为司马迁恰本地运用了一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独具匠心(3)强烈的抒情性(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11.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示个人安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消问答体,通篇用韵文。
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表示的是对世事的厌倦和对恬淡生活的追求,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它一扫汉大赋那种铺采摛文、夸张堆砌的手法,用短小精悍的篇制和优美朴素的语言,集中抒写本身的怀抱。
作者的苦闷、不满、追求和意趣贯穿全篇。
《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
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
12.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最早设于秦朝。
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
据记载,汉武帝时的乐府开始采集民间歌辞和乐曲。
六朝时,将乐府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称为乐府,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
13.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
曹操诗歌《蒿里行》反映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笔记
绝句:四句。 律诗:八句。杜甫《秋兴八首》七律、杜牧 《早雁》七律、《长恨歌》长篇叙事诗 词分为长调、中调、小令三类:58字以内为小 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长调 即慢词。 小令:李煜《虞美人》贺铸《鹧鸪天》 慢词:柳永《八声甘州》李清照《声声慢》辛 弃疾《摸鱼儿》
《秋水》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吃饭》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 “揭示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 态”。
二、注意论据证明的论点 • 1、用非常贴切的事实材料来证明一定道理 的范例: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 食”和“涂有饿莩”来说明: 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四、古代诗歌文体 汉乐府 :主要是指自两汉至南北朝由当时的 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人乐的诗歌。《陌 上桑》 旧题乐府:按照乐府旧的曲谱或沿用乐府旧题, 模仿乐府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来写作的。李白的 《行路难》 新题乐府:不依旧谱,不入乐,而且乐府旧题 也取消不用,在创作方法上、表现手法上对汉乐 府有所继承和模仿。中唐元稹、白居易。
《咬文嚼字》: 《史记》李广射虎的事实,证明: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 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 韩愈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证明: 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并不仅仅是为了语句的通畅或漂亮,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亚里斯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以证 明: 要观察(科学的认知态度)。 我年轻时在外国住过很长时间,以证明: 要摆脱某些武断的看法,了解不同人的看法 (兼听则明) 圣雄甘地对铁路、轮船、机器深表遗憾,以证明: 用“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对话描写 《先妣事略》: 细节描写 《哭小弟》 :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我与地坛》 : 行为、心理、侧面烘托
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笔记(二)
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笔记(二)
2014年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笔记(二),更多2014年10月自考资讯,复习指导,经验技巧等信息,敬请关注2014年自考《大学语文》知识点笔记汇总
《秋夜》
本课主要考核点:
作者胡适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议论中抒情的特点;文章通过引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的方法,文中所引用的三封信的作用;文章大量引用徐志摩的诗句来抒情的特点,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这些诗句的寓意,指出其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这是一篇追悼性写人散文。
文章抒写了作者对徐志摩因失事而遇难的无限悲痛之情,主要称赞了徐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理想及其为这一理想而挣扎、奋斗的精神。
在学习时,应注意掌握好本文的以下重点内容,达到综合应用的能力。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通用3篇)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通用3篇)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篇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竺可桢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本文所说明的重点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认知本文将说理与叙事结合起来的特点,读来引人人胜,简要说明开头的叙事有什么作用;识别本文主要运用的诠释说明方法。
这是一篇运用科学原理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说明文。
文章着重说明了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
所以,在学习时,应予注意把握好下面重点内容:1、写作特色本文最主要的一个特色是:说理与叙事相结合。
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所以这篇科学小品行文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把说理同叙事结合起来,在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时,将古今中外人们的耳闻目睹以及经历、感受等穿插在说理过程中,形成近似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介绍“现象”,在解释“现象”的同时不时插入科学道理的讲述,读来引人人胜。
2、说明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诠释说明方法。
这种说明方法使因果条件充分,事理逻辑周密,易于被人理解与接受。
而且行文较自由,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从而将事理诠释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文的说明中心是解释“海市蜃楼”与“鸣沙”两大怪异见象的成因,作者因此主要运用了诠释说明方法,将形成这些现象的特定条件逐一解释清楚。
《桥的运动》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茅以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文章说明的中心和要点,以及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识别文中所运用的义、列举两种说明方法;识别文中运用比喻说明和引用说明法的地方,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练、析理精深的科学小品,是阐述桥的运动的说明文。
作者运用辨证唯物观点和物理学知识,剖析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原因,说明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前言本次串讲的内容有:1、介绍新版《大学语文》;2、介绍考试题型;3、介绍学习《大学语文》的方法;4、进行整门课程的总复习;5、介绍《大学语文》的作文。
一、新版《大学语文》的特点《大学语文》是考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属于公共课。
其中注意的方面是:在这本教材中,70%的文章可能在高中时都已经学过,但是在大学还得再学习一遍,因为在大学学习有大学的难点、标准。
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我们小学时都已经学过了,可是在大学中还得再学习一遍。
在小学学习时,是学习它歌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和拼搏精神的,而在大学学习时它是一首送别诗。
新版《大学语文》为四个部分,别离是议论文、记叙文、诗词和小说部分,这四大部分从整个教材的比例看记叙文和诗歌部分的比例是比力重的。
二、考试题型考试题型一般分为单选题、多选题、词语解释、简答题、分析题和作文。
其中单选题在考试中一般占20分。
多选题的选项一般是五个,其中有两个到五个是正确答案,在考试中一般占10分。
词语翻译中一般有两种课文需要翻译,一类是古文,一类是现代文中一些词句。
古文的翻译要注意三部曲,第一部曲要把古文所有的内容都要八九不离十的读懂,第二部曲是重点的字词,要注意课文后面的注释的一些重点字词,同学们要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尤其是一些使动用法、被动用法,这些用法更是同学们重中之重需要掌握的。
词语翻译一般占到10到20分。
分析题中有一道题是从课外找来的,大部分分析题都是课文中的内容。
教材外面找的这一道题,同学们就要用我们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来进行分析。
作文题一般是30分,一般要拿到20分。
三、学习《大学语文》的方法学习《大学语文》,归纳成三部曲,第一部曲是要认真研读课文,把教材中52篇课文非常熟练的研读,研读是一边钻研一边读,要把课文都读懂、读通、读透;第二部曲是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依据,考试大纲的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熟练的掌握,要吃透、吃深、吃准;第三部曲是在前两部曲的基础上要适当练习,在理解课文,并且把考试大纲中规定掌握的知识点都一一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再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议论文二)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议论文二)一篇议论文,通常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1.论点是一篇议论性文章中所阐明的思想观点。
就数量而言,可以是一个(如(科学的春天》),也可以是几个(如(散文创作谈》);就位置而言,可在文章的开头(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D,可在中间(如《咬文嚼字》),可在结尾(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者即为文章标题(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需要概括(如《论气节》)。
一篇议论文,要做到论点正确、鲜明、新颖。
在我们在阅读时应重点把握,以收到提纲挈领之效。
2.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论证论点的根据。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
前者如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和感受等,后者如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谚语和俗语、科学公理和定律等。
论据的使用要以论点的证明为中心,并为之服务,力争做到论据确凿、典型并与论点相统一。
3.论证是对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揭示,分立论和驳论两种方式。
立论从正面人手,以充足的论据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驳论则反驳别人论点的错误。
立论和驳论均为论证方式,采用任何一种论证方式都需要运用一定的论证方法。
基本的论证方法有三种: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类比法和对比法)。
(1)归纳法: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分完全归纳与不完全归纳。
一般为不完全归纳,使用完全归纳法的较少,如《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一文。
归纳法按照举例的先后可分为两种:先列事例后归纳,或得出结论再举例说明。
后者被称为“例证法”。
(2)演绎法:这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就形式而言有以下几种: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主要为三段论。
三段论是由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前提推出结论的演化演绎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大、小前提有时可为一项。
(3)比较法: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通常分两类,一类是类比法,一类是对比法。
前者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进而引出结论,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议论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自考“大学语文”考试是一门考察考生在语文方面综合运用能力的科目。
对于许多自考生来说,参加“大学语文”考试可能是一次很难的挑战,因为它涉及到的范围广泛,难度系数也不低。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大学语文”考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该考试的考点和考试技巧。
考试大纲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学语文”考试的大纲。
该考试共有三个部分:阅读写作、作品分析以及语言应用。
以下是考试大纲的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1.阅读写作这个部分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
它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
阅读理解可以分为普通阅读和读后感两个方面。
写作包括议论文和其他非议论文体(例如记叙文、描写、说明文等)。
2.作品分析这个部分要求考生阅读选定的文章或书籍,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这里的文章或书籍可能涉及文学、历史或其他人文学科等领域。
3.语言应用这个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词语辨析、语法以及修辞等。
了解考试大纲的内容,考生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备考计划和实践总结。
重点考点解析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考点,以便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1.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大学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要求考生在500~800字的篇幅内,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有力的论述和分析。
要想在议论文考试中获得高分,考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来展开写作:•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论点;•展开论点,构建内部结构;•运用论据进行证明;•运用法律、命题者和个人经验等来进行举例分析;•进行总结和全文情感的宣泄。
同时,考生需要注意一下写作技巧:•文章的结构要清晰明了,段落要分明;•关注问题要尽量简述,不要过多追求深度;•论证要有重点,不能泛泛而谈;•议论文整体篇幅要把握在500~800字之间,不要超出限制。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另一个重点考点。
在阅读理解考试中,考生会遇到各种主观题和客观题。
以下是几个重点考点的介绍:•权衡利弊的题型:该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多元思维和分析能力。
09年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诗歌2)
09年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诗歌2)《乌衣巷》本课主要考核点是:刘禹锡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示手法。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凭吊金陵古迹乌衣巷,描绘具有特征性的景物,感叹白云苍狗,暗示社会总在发展变化,豪门大族不成能永享富贵的情景。
在理解本诗时应注意对抒情手法的把握,这是因为此诗全篇寓情于景。
诗人咏怀古迹,通过自然景物(野草、斜阳、燕子)的描写,来表现本身的不雅点,抒发内心的感叹,却没有发一句议论。
《赋得古原草送别》本课主要考核点是:白居易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示手法。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咏物以送别,借描写古原上春草离离的景象,寄托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挚情意,以示送别。
诗人描写春草的茫茫无际,赞颂春草生命力顽强,表达了对伴侣的关切与祝福。
在表示手法上,此诗巧用典故。
此诗乃咏物抒怀之作,描写春草以示送别。
春草与拜别最早结缘,源于《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婆婆”,白居易的“又送王孙去,美美满别情”,这里巧妙地化用原诗意,将春草与拜别之情融为一体,进一步开拓意境,丰富内涵,总束全诗。
以下的标题问题有助于对课文重点知识的理解。
仔细阅读课文,简答下列问题:(1)诗的前四句与送别有什么关联?(2)全诗分为几层?从送别的意义上看,各自有什么特点?_参考答案:(1)以草的枯荣,象征人间的离合,坚信别离必有再聚时,也以春草再生鼓励离人坚持不懈。
(2)前六句为一层,借春草安慰离人,鼓励离人;后二句为一层,点明送别。
本题旨在考查对本诗的层次划分和表示手法的掌握情况。
《江南春》本课主要考核点是:杜牧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背诵本诗,概括并记忆本诗的情感内容;认知诗词的基本抒情方法和主要表示方法。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描绘江南春景,寄寓历史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串讲笔记(2)
2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政治开明。
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
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繁荣。
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23.唐诗的繁荣与发展轨迹
原因:经济的繁荣是诗歌发展的温床、民族的大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治国方针、科举取士制度、诗歌本身的发展已臻完善。
(1)初唐: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初唐四杰”、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