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j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经典推荐)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及译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 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就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No zuo no die. 不 作 不 死
献给学渣们
学渣梅爱偲娶18岁乌克兰老婆
河北小伙梅爱偲, 十几年前,还是一个高 考落榜的loser,然而 在经历了孤独的异国求 学生活、离婚等种种不 顺后,如今已经迎娶乌 克兰娇妻、当上公司 CEO,华丽转身成为 人生赢家。娇妻萌娃左 右环绕正是很多宅男梦 寐以求的生活。二人在 乌克兰买3000平方米 土地建房。
拓展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ò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 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若是其大乎?”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 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 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 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 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 以为大,不亦宜乎?”
/us/5087881/76519026.shtml
与民同享,虽大犹小; 不与民同享,虽小犹大。
微笑书记
2012年8月26日发生在陕西延安的特大车祸举 国震惊,然而,车祸现场竟然有一名官员面带微笑。 经网友核查,该官员是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 然而,随着网友对杨达才关注度的提高,网友们发 现,杨在出席不同的活动时,经常更局长的“表” 比表情更值得探究。
表哥局长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四川省绵阳市委 书记谭力笑容满面地走在中央领导同志身后 的照片被网友称为微笑书记,2014年7月, 谭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的 消息一经公布,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混账官唐国彪
2014年12月11日,有网友在微博发布消息称,云 南省巧家县通乡油路工程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处理, 农民工12月10日去县委反映情况。副县长唐国彪竟笑 称,“随便你们上访,死了人事情就好办了。”一农 民工李发林一气之下在县委大院内当着副县长的面拿 出毒药敌敌畏一饮而尽。 农民工李发林经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这算是不 幸之中的万幸。但副县长的冷漠之语,却让人无法平 抑心中激愤!
《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经典课件
4、为民父母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 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 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 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 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 为民父母。(《梁惠王上》)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
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 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 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 頞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 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孟子说,‚那就让我来为大王讲讲娱乐吧!假如大王 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奏笛的音声, 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音乐,为什 么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 儿分离流散。’假如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 的声音,见到旗帜的华丽,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说:‘ 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 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 原因,是由于不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何以能鼓乐也? 宾语前置句
何以能田猎也? 宾语前置句
合作探究
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 译成现代汉语。
1. 暴见于王,
我被齐王召见,(被动句,“于”表示被动。)
2. 王语暴以好乐,
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状语后置)
3. 何以能鼓乐也?
凭什么(为什么)能奏乐呢?(宾语前置)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思考: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 现?为什么? 针对春秋战国朝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 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 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它对两千年来的中国 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 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 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 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 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 己的这种权利呢?这种思想不过是空想而已。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精美课件)
”
《诗经》上说:‘开始营建灵台,于是反复地度量。百姓制造,
不到一天就把它筑成了。开始营建时文王说不要着急,可是百
姓十分踊跃,就好像儿子跑了为父亲做事一样。文王在那饲养
禽兽的灵囿中,看到母鹿趴在那里,母鹿长得胖嘟嘟的并且有
光泽,鸟儿则长着洁白而有光泽的羽毛。文王在那灵沼旁边,
满池的鱼儿在欢悦。’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人民
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
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巡游,我
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游乐,我怎么能得到救助?
一巡游一游乐,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
18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 虐民, 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 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 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 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 君者,好君也。”
正反对比,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 为论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 的思想主张。从而又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仁慈的政治领导人 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残暴专制独裁者穷奢极欲,不顾老百姓 的死活,其结果是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 快乐。
14
15
自主学习
放于琅琊 fǎng yá 秋省敛而助不给 xǐng jǐ 睊睊 juàn 慝 tè 徵招 zhǐ sháo
9
10
自主学习
经史勿亟 jí 麀鹿攸伏 yōu yōu 於牣鱼跃 wū rèn
王在灵囿 yòu 麀鹿濯濯 zhuó
zzj乐民之乐_忧民之忧
3、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 敛,深耕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 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 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4、为民父母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 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 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 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 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 为民父母。(〈梁主张的?该主张 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 正反对比,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为论 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的思想主张。 从而又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仁慈的政治领导人与民同 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残暴专制独裁 者穷奢极欲,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其结果是自 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经始勿亟
jí yōu wū
王在灵囿
麀鹿攸伏
於牣鱼跃
yōu rèn
yòu 麀鹿濯濯 zhuó
时日害丧 害,通‚曷‛,何日,何时。
予及女偕亡 女,通‚汝‛。 亟:同“急”。 经始勿亟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古之人与民 偕乐,故能 乐也。
《汤誓》曰:时日何丧,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 独乐哉?
• 1.想象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场景 • 梁惠王正在花园中休闲散心,那个劝他不要谈利的‘ 叟’——孟老头又去拜见他了。他一边左顾右盼地观 赏园林池台中的珍禽异兽,一边漫不经心的问:‚你 们这些不言利的贤人先生们觉得这园林风光,这珍禽 异兽怎样啊?你们也会以此为乐吗?‛语辞间满含奚 落的味道。想不到孟老先生聪明人装糊涂,就像没有 觉察出什么来似的,反而将话就话,接过他的话头来 就亮出了自己的主题:‚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 此不乐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与译文
《xx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11)田猎:在野外打猎。
高中语文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与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原文和译文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4)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5)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1)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8)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9)‘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0)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11)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12)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国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注释】(1)庄暴:齐国大臣。
(2)见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3)好乐何如:这句话也是庄暴所说的。
(4)庶几:差不多。
(5)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6)直:不过、仅仅。
(7)独乐乐:独自一人娱乐的快乐。
前一个“乐”作动词用(音yào 药),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8)管龠(yuè月):管,笙;龠,萧。
(9)举:皆、都。
疾首蹙额(cùè促遏):优愁的样子,赵注云:“疾首,头痛也;蹙额,愁貌。
”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
” 就是鼻梁,蹩额即皱起鼻梁来。
(10)极:朱熹《集注》云:“穷也。
乐民之乐_忧民之忧(整理)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 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 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 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 也。
• 2.孟子是如何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该主 张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 正反对比,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 为论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的 思想主张。从而又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仁慈的政治领导人与 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残暴 专制独裁者穷奢极欲,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其结果是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 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 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 鱼 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 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 哉?‛
可得闻与
与,通“欤”。
今王田猎于此
田,通“畋”,打猎。
今王鼓乐于此
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
独乐乐,与人乐乐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形容词作名词,少数 人,多数人 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成就 王业,取得天下
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
被动句 被动句 省略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
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
鼓乐、田猎 疾首蹙颚 —— 悲惨图景 鼓乐、田猎 欣欣然有喜色——太平景象
反面 对比 正面
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对比,揭示是否与民同乐带来的不同 的政治效果。作为君王自然希望百姓们能够欣欣然有喜色, 能够关心自己爱戴自己,那么王应与民同乐。齐王在不知 不觉中理解了孟子的主张,也家一起欣赏才好,那么自然 就是与民同乐!两幅画面的对比更加没法驳斥,难道你喜 欢百姓们看见你就头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3.用“见”“见„„于„„”表被动
(1)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5.动词本身表被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王语暴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今王田猎于此
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
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两幅画面:
悲景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
乐景图:举欣欣然而相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小结
• 这则故事中,孟子主要想要告诉君主:仁 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全章 以音乐为题,说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 心;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治天下。 这「与民同乐」与儒家礼乐治天下的思想 是一致的。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发出“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宣言,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鲁迅曾在诗中 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 达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汶川地 震后的废墟上,温总理苍老、忧心、疲惫的面容 让我们看到一个与老百姓心连心的国家领导人形 象。他们这些人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以百姓的 快乐为快乐,那么这种忧乐思想的源头在哪里? 他就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那儿。今天我们学习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篇课文,来了解孟子 “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孟子是如何一步步达到目的的?试着
分析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论辩技巧
引入话题 →转换话题 →直切正题 →得出结论 投其所好 布下陷阱 由谈乐(yuè )而言乐(lè )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对照说理 形象生动的对照引出与民同乐 水到渠成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精美课件)
忧民之忧的来源
忧民之忧来源于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 热爱,是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关心, 是对人民福祉的追求和努力。
忧民之忧来源于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和弘扬,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 承和发展,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 和贡献。
忧民之忧来源于对社会责任和担当的 认识和觉悟,是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和 保障,是对社会公正和进步的追求。
环境。
忧民之忧
我们应该关注人民的困难和问题 ,积极解决他们的困扰和挑战。
平衡发展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 能忽视人民的福祉和利益,需要
平衡发展。
对未来的展望
持续改善
01
我们应该持续关注和改善人民的福祉,不断推进社会进步和发
展。
创新驱动
02
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
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如何平衡乐民与忧民
制定合理的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符合人民利 益的政策,既关注人民的 疾苦,又促进人民的快乐 。
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通过改善民生、加强社会 福利等措施,提高人民的 幸福感和满意度。
强化社会责任感
个人和组织应该积极履行 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 ,为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 。
乐民与忧民的未来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
乐民之乐表现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
乐民之乐表现为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
乐民之乐的来源
乐民之乐来源于人类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共同 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乐民之乐来源于对社会责任和 义务的认识和承担,是对人类 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求。
忧民之忧的表现
忧民之忧表现为对人民生活的深 入了解和关注,了解人民的需求 和困难,积极为人民排忧解难。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资料
2019/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情提 供
问题探讨
3、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 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人人都 “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 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通过 描写来说理,形象,生动,直观,通 过对比说理,更加突出观点,在议论 文中可以借鉴使用。
何以助?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观也
2019/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情提 供
状语后置句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吾欲观于转附、朝儛
2019/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情提 供
课文层次及内容初步理解
第一层:庄暴向孟子讨教“王之好乐, 则何如?”
第二层:孟子缓解齐宣王的窘态,借 题发挥
第三层:孟子通过引导及描述讲解 “与民同乐”的道理。
2019/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情提 供
问题探讨
1、读第一层:庄暴见齐王,王语暴以好 乐,暴为何未有以对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19/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情提 供
课文语句理解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 对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 乐耳。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2019/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情提 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leminzhileyouminzhiyou
2019/11/30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知识清单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知识清单“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深刻地表达了统治者与民众之间情感相通、命运相连的关系。
理解“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一理念,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内涵“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简单来说,就是统治者能够以民众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民众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这不是一种表面的姿态,而是要真正深入了解民众的需求,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努力为他们创造幸福的生活条件。
从“乐民之乐”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统治者要关注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在物质方面,要致力于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例如,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稳定的物价、完善的基础设施等。
在精神方面,要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教育公平,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让民众在充实的精神世界中感受到快乐。
“忧民之忧”则要求统治者对民众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感同身受。
比如,关心贫困家庭的生活困境,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难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历史上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统治者能够践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理念,从而赢得了民众的拥护和爱戴,开创了繁荣昌盛的时代。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虚心纳谏,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同时,他重视人才选拔,完善科举制度,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汉文帝刘恒也是一位心系百姓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多次下令减免田租和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
他生活节俭,以身作则,不搞奢华的宫殿建设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他还鼓励农业生产,亲自下田耕作,为百姓树立了榜样。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原文及解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原文及解释名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摘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解释:执政者如果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为执政者的快乐而快乐;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做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
赏析:孟子主张,治理国家的统治者应该“与民同乐”,要求统治者推己及人,施恩于民,关心苍生疾苦,达到此般境界,才能实现仁政的最高理想。
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原文: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睊睊胥谗,民乃作慝。
方命虐民,饮食若流。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
惟君所行也。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
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
以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写作文
以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写作文先说第二个比较简单的,孟子说的“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个是王者,是说成君主听,希望君主能够听从自己的主张,实行与民共尔、与民同忧的政治政策。
而且孟子强调了这种政策的效果“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百姓也倒过来会关心君王,讲的是一种君民交流、朝野互动。
最终的终极结果”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定能够成为,统治全天下的君王。
范仲淹的就简单多了,纯粹是一种个人境界、思想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一个顺序关系,孟子是与民同乐,而范仲淹是天下之后才乐,境界更高,难度更大,而且不强调互动交流的,即使得不到理解,也要坚持。
不象孟子说的那样,有一个“王天下”的终极目标,范促淹纯粹是一个品格上的要求。
如果说孟子强调的是交流互动、兼济天下,范仲淹强调的就是修身慎独、独善其身。
答案补充再说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
《尚书》是历史散文形成的标志。
是一部夏商、西周时代的历史文献集。
《春秋》是孔子整理的编年史散文。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历史散文》《左传》是以《春秋》为纲,添加了许多历史材料,叙事方法比较成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比较完备)历史散文集。
《战国策》是另外一部国别体历史散文,文中通过语言、动作能够刻画出人物性格。
是相当成熟的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的发展有时显的语录体、论辩体、专题论文三个阶段。
《老子》警句式的散文集。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
第二阶段:《孟子》是论辩式文体的代表作。
《墨子》把同一主题的语录汇集起来,既是语录形式,又有专题汇集。
《庄子》是论辩式散文集,已经包含了专题论证的内容。
第三阶段:《韩非子》《荀子》都是专题论说文。
其中有《韩非子》有立论,有驳论,峻峭挺拔,切中要害,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诸子散文成熟的标志。
释义:君主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君主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愁为忧愁。
乐民之乐_忧民之忧
孟子说,‚大王如果 ()曰: ‚王之好乐甚, 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 则齐其庶几乎! 怕就很不错了!在这件事 上,现在的音乐与古代的 今之乐犹古之乐 音乐差不多。‛宜王说: 也。‛()曰: ‚能让我知道是什么道理 ‚可得闻与?‛ 吗?孟子说:‚独自一人 ()曰:‚独乐 欣赏音乐快乐,与和他人 乐,与人乐乐, 一起欣赏音乐,哪个更快 孰乐?‛()曰 乐?‛宣王说:‚不如与 他人一起(娱乐更快乐)。 :‚不若与人。‛ ()曰:‚与少 孟子说:‚和少数人一起 乐乐,与众乐乐 娱乐,与和多数人一起娱 乐,哪个更快乐? 宣王说 ,孰乐?‛() ‚不如与多数人一起娱乐 曰:‚不若与众 更快乐。 。‛
可得闻与
与,通“欤”,吗 表疑问语气。
今王田猎于此
田,通“畋”,打猎。
今王鼓乐于此
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
独乐乐,与人乐乐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形容词作名词,少数 人,多数人 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成就 王业,取得天下
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
被动句 被动句
不若与人(乐乐)省略句 不若与众(乐乐) 省略句 好乐(亦)何如省略句 ?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 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 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 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 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 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 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 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游历一巡视,足以作为诸侯的法度。‛
《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 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 天建成 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 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 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 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 周文王 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 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讲义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讲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这是一句古老而深刻的名言,它传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治国理念,那就是统治者应当与民众同欢乐、共忧患。
在当今社会,这一理念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适用于政府治理,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态度。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首先体现了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
当我们能够关注到民众的快乐,为他们的幸福而努力,这意味着我们真正将人民放在了心中重要的位置。
这种关怀并非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比如,政府努力改善民生,加大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投入,为民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便是乐民之乐的具体表现。
忧民之忧,要求我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到民众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
当民众为生计发愁,为疾病困扰,为不公平的待遇而愤怒时,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而是要积极地去了解他们的困境,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这可能需要我们深入基层,倾听民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对他人的痛苦和快乐漠不关心,那么这个社会必然充满矛盾和冲突。
相反,如果大家都能够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以他人的忧愁为忧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充满温暖和凝聚力。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能够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共同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些能够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统治者往往能够赢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关心百姓疾苦,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而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死活的统治者,最终都被民众所抛弃,导致政权的覆灭。
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政府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 2.孟子是如何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该主 张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正反对比,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为 论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的思想主 张。从而又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仁慈的政治领导人与民同 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残暴专制独裁 者穷奢极欲,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其结果是自 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于是反复地量度。百姓 筑作,不几天就建成了。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 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 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 周文王 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 把 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 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 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 啊,什麽时候 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 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 吗?”
正面直接回答说我喜欢的就是世俗音乐,这也就 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等于堵住了孟 子的嘴巴,让孟子无话可说。 ——————孟 子的询问显出被动。
•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 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 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 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 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 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 鹿鱼鳖。 文王虽然靠百姓的力量建了高台深池,可是 百姓却非常高兴,把他的台子叫做灵台,把 他的池沼叫做灵沼,对它有禽兽鱼鳖感到高 兴。
• 1.想象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场景 • 梁惠王正在花园中休闲散心,那个劝他不要谈利的‘ 叟’——孟老头又去拜见他了。他一边左顾右盼地观 赏园林池台中的珍禽异兽,一边漫不经心的问:‚你 们这些不言利的贤人先生们觉得这园林风光,这珍禽 异兽怎样啊?你们也会以此为乐吗?‛语辞间满含奚 落的味道。想不到孟老先生聪明人装糊涂,就像没有 觉察出什么来似的,反而将话就话,接过他的话头来 就亮出了自己的主题:‚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 此不乐也。‛
• • • • • • • • •
1 、给加点字注音: 朝儛( ) 放于琅邪( fǎng ) ( yá ) wǔ 秋省敛而助不给 ( xǐng ) ( liǎn ) ( jǐ ) 睊睊胥馋( juàn ) ( xū ) 民乃作慝( tè ) 徵招 ( zhǐ )( sháo ) 2、找出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 ( “返”,返回 ) 景公 说 ,大戒于国 ( “悦”,高兴 ) (“慉”,喜欢 ) 畜 君何尤
• 运用古今对比来启发齐宣王。先说古时 候,天子诸侯或者巡游或者述职,都是国家大 事。他们出游是为了百姓,急百姓之急,因此 百姓殷切盼望他们出游。再说眼下,君王出游 无非是兴师动众靡费民财为百姓添乱增忧。
•
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来启发齐宣王要“乐 以天下,忧以天下”,使主旨更加鲜明有力。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
译:天子到诸侯国视察叫做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 视诸侯守卫的疆土。
③为我作君臣相 说之乐!
译:替我创作出君臣同乐的歌曲!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如何委婉劝谏 的? • 中心论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 孟子引用晏婴劝齐景公的故事来委婉劝谏的。
3、孟子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通过什么表现 手法来启发齐宣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经史勿亟
jí yōu
王在灵囿
yòu
麀鹿攸伏
於牣鱼跃
yōu
麀鹿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zhuó
wū rèn
时日害丧 害,通‚曷‛,何日,何时。 予及女偕亡 女,通‚汝‛。 亟:同“急”。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 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进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曲池边,环视着鸿 雁麋鹿,说:“有才有德的人也以此为乐吗?”
【译文】 开始规划筑灵台,经营设计善安排。百姓出力共兴建,没花几天成功快。 开始规划莫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 君王在那大园林,母鹿懒懒伏树荫。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真洁净。 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满池鱼窜蹦。 钟架横板崇牙配,大鼓大钟都齐备。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 啊呀钟鼓节奏美,啊呀离宫乐不归。敲起鼍鼓声蓬蓬,瞽师奏歌有乐队。[1]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 不乐也。
孟子回答说:“只有有才有德的人才能够以此为 乐,无才无德的人即便有这些也不能乐。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 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 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诗经· 大雅· 灵台》说:‘开始营建灵台,于是 反复地量度。百姓筑作,不到一天就把它筑成了。 开始营建的时候文王说不要着急,可是百姓十分 踊跃,就好像儿子为父亲做事一样跑来。文王在 那饲养禽兽的灵囿当中,看到母鹿趴在那里,看 到母鹿长得胖嘟嘟的并且有光泽,鸟儿则长着洁 白的羽毛。文王在那灵沼旁边,满池子里的鱼儿 在欢喜跳越。’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 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
现在可不是这样。兴师动众而行,并且征集粮食, 运转粮食而食,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劳苦的人 得不到休息。百姓侧目而视,都发出批评埋怨, 于是他们就为非作歹了。违背王应当遵循的政教 而残害百姓,大吃大喝仿佛水流一样(没有穷 尽)。
晏子回答:‘问得好啊!天子到诸侯的国家去叫 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查诸侯驻守、掌管的疆 土。诸侯朝见天子叫述职;所谓述职,就是向天 子陈述自己履行职守的情况。这些活动没有不是 国家大事的(没有不和政事关联的)。春天视察 耕种的情况,见百姓缺粮就补助他们;秋天视察 收获的情况,见百姓歉收就救济他们。夏朝的谚 语说:“我们的王不巡游,我们如何能够休息?
A.文中孟子先承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 借题发挥,提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 中心论点。 • B.文中的晏子借夏谚“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 王不豫,吾何以助?”来肯定君主外出巡游的正确 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 • C.晏子在对话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 先王出游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百姓的需要,现在的君 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文章记叙生动,形象鲜 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逼真地再现了齐相晏子的 机智灵活和雄辩才能。 • D.文中孟子主要是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 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 《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 君也。”
景公听了很高兴,在国都内大力做准备,出去 住在都城之郊,在那里开始派人开仓取粮来救 济贫困的百姓。景公又召见乐官说:‘给我创 作君臣同乐的乐曲。’这乐曲大概就是《徵招》 《角招》。歌词说:‘畜君有什么过错?’畜 君就是喜欢国君。”
灵台 经始灵台⑴,经之营之。庶民攻之⑵,不日成之。经始勿亟⑶,庶民子来⑷。 王在灵囿⑸,麀鹿攸伏⑹。麀鹿濯濯⑺,白鸟翯翯⑻。王在灵沼⑼,於牣鱼跃⑽。 虡业维枞⑾,贲鼓维镛⑿。於论鼓钟⒀,於乐辟雍⒁。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鼍鼓逢逢⒂。蒙瞍奏公⒃。[1]
【注释】 ⑴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攻:建造。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 ⑹麀(yōu)鹿:母鹿。 ⑺濯濯:肥壮貌。 ⑻翯(hè)翯:洁白貌。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wū):叹美声。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 载钉,用以悬钟。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诗考 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逢(péng)逢:鼓声。
齐宣王在他的离宫雪宫当中接见孟子。齐宣王 说:“有才德的人也有这种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有。百姓得不到(这种快乐) 就会责怪、非难他们的君王。得不到这种快乐而 责怪、非难他们的君王,是不对的。做一国之君 却不跟百姓同乐,也是不对的。以百姓的快乐为 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 的忧苦为忧苦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苦为忧苦。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 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 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流、连、荒、亡,成为诸侯的担忧。顺流而下忘 记返回叫做流,溯流而上忘记返回叫做连,追赶 野兽而不知道满足或节制叫做荒,喜欢喝酒而不 知道满足或节制叫做亡。过去的圣贤之君没有流、 连的欢乐,没有荒、亡的行为。(一方面是当今 君王流、连、荒、亡,一方面是古代贤王无流连 之乐、无荒亡之行,勤勤恳恳地省视春耕秋收, 补助贫困的百姓)就看您何去何从了。’
2、第三则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如何委婉进 谏的? 3、孟子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来启发
• 1、翻译下列语句,试着揣测各句的得分点。 ①乐 民之乐者,民亦乐 其乐; 民之忧者,民亦 忧 忧 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也。 译: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 • 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虑 • 为忧虑。跟天下一起快乐,跟天下一起忧愁,这样却不能 • 称王的,还不曾有过。 适 • ②天子 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3.请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贤者而后乐此,不贤 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理解。 • 从历史的情况看,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 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楼, 宋徽宗筑艮岳,慈禧太后建颐和园等,大兴土木,原本 都是为了享受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 结果是民怨鼎沸,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 享受到了真正的舒心的快乐。这些都证实了孟子‚与民 同乐‛思想的正确性。 • 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重要,比 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一心想中饱私囊,捞它 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工的福利,走大家共同 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往 往那些只顾自己,不惜铤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在短 时间内满足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欲壑 难填,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 快乐。 •只有行为方式对了,人才能获得快乐。行为方式不对,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 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 说:‘我想去转附山、 朝儛山游览,沿着海 岸南行,一直到琅邪 (或以为邑名,或以 为山名,实际上可能 并不矛盾)。我做点 什么才可以比得上先 王的游览呢?’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 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 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 豫,为诸侯度。”
• 3、词类活用。 • ① 民之乐者,民亦 乐 乐 其乐。 民之忧者,民 忧 亦忧其忧。 • ( 乐、忧:意动,以…为乐/忧 ) ②遵海而南 ( 名作动,向南行 ) • ③乐酒无厌谓之亡( 意动,以…为乐 ) • ④出 舍于郊 ( 名作动,居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