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南北朝社会对于文人心理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
论文题目论魏晋南北朝社会对于文人心理的影响
班级高一六班
课程语文选修
指导教师赵利世老师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
2009年12月20日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一个充满着希望的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从来没有忘怀过‚定于一‛的教导(孟子答梁襄王问‚天下恶乎定‛语,见《孟子〃梁惠王》上),他们艰苦奋斗,一批人失败了,另一批人继之而起,终于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对我国魏晋南北朝社会现状对于魏晋文人心理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魏晋时期历史概论及各阶级的生活状况
(一)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状况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第一,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有的还发生过多次。
第二,大片古代文明被毁灭,相当发达的地区竟变得与洪荒的原野不相上下。;
第三,人口也大面积锐减,记录的数字还不到汉代盛世的三分之一;
第四,各族之间,尽管有相互虐杀的悲惨事实,然而交流、融合毕竟是历史的主流。三百多年后,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在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这可以说是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
第五,两晋南北朝又是中国文化成就大量涌现的时期。哲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艺都有美不胜收的成就。在多灾多难的时期中,古
人成就之丰富多彩,令人不能不赞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惊人的创造能力。而印度文化的大量输入,又使中土文化更增华采,格外耀目。
(二)社会阶级等级状况(士与庶之别)
两晋南北朝时,士族和庶族有严格的区别,而且在南朝时特别严重,是当时极重要的社会现象。
1.士庶之别究竟严格到什么程度,我们只要看几件轶事,就可以明白。
刘宋有个徐爰,熟悉朝章国故,文帝命将出师,常派他到军前传达机宜。文帝要提高他的社会地位,命王球和殷景仁同他相知。王球出身于门第最高的琅邪临沂王氏,他拒绝和徐爰往来,说:‚士庶区别,国之章也,臣不敢奉诏!‛文帝碰了这个钉子,非但不能强迫他,而且还要自己承认不对。刘宋时还有两件性质相同的事。中书舍人秋当、周赳去访问同事张敷。周赳怕他不肯接待,说还是不去的好。秋当却很有信心,说:‚我们都是员外郎了,如何不能同坐。‛两人到了张家,刚刚坐定,张敷便命左右把自己的坐床移得离客人远些。秋、周二人无可奈何,只得灰溜溜地告辞而去。这是一件。右军将军王道隆是个有权有势的人士,但是他到了从荆州刺史任上被召还都的蔡兴宗家里,蔡兴宗不叫他坐,他就只得一直站着。这是又一件。
南齐武帝时,又有中书舍人纪僧真求为‚士大夫‛(士族)不得的事情。中书舍人官品不高(七品),但是‚入值阁内,出宣诏命‛,是皇帝身边的要人,有权有势,‚外快‛也多。纪僧真出身武吏,做官做
到这地步,已经踌躇满志,又替儿子娶了出身高门的媳妇,他只将自己不是出身士族引为憾事,便向武帝讨个‚士大夫‛的身份。武帝说:‚这归江敩、谢瀹决定,我不好作主,你自己去见他们好了。‛纪僧真以为奉旨而去,一定能够如愿。不料到了江家,他刚坐下,江敩便命左右移座。纪僧真见了这等模样,口也不敢开,垂头丧气而退。他回宫对齐武帝说:‚士大夫固非天子所命!‛
在君主专制时代,皇帝的嘴叫‚金口‛,他说什么,臣下都必须照办。但是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他也不能消除士庶之别。他可以任命一个庶族人做大官,但不能改变他庶族的身份。
2.士与庶的来历。
东汉时,随着大地主阶级的发展,‚部分世代官宦的家族,势力日益见大。如汝南汝阳袁氏从章帝时袁安任司空起,四世五人位至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门阀特权自然也决定了官吏的选举。曹丕于受禅前夕,采用陈群的建议,立九品官人法,在州郡设中正,分九等(从上上到下下)评定士人,依其德才选拔录用。这就是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以一、二品为上品,三品以下都是卑品。大致三、四品还勉强可以,再低对仕进的影响就极严重,一般不能做官,只能充吏了。
中正不敢或不肯得罪当地的门阀势力,所以到了西晋初年、便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见太康五年,284年,刘毅请废九品中正制疏)。这样,九品中正制就对门阀势力起了巩固和维护的作用。南朝士庶之别最严,就是因九品中正制发挥得最为充分。
3.士与庶所造成的影响。
因为风俗如此,出身寒微的人,即使建立功业,做了大官,也不敢比同世族。刘宋的陈显达,在宋、齐从幢主(幢,本义为旗臶,此为军队建制单位。幢主,低级军官)做到方面大员。他告诫儿子们说:‚我本意没有想到会做这么大的官,尔等切勿以富贵骄人!‛又说:‚麈尾是王、谢家的东西,你们不要学他们拿这种东西!‛刘宋屠狗出身的王敬则和王俭同拜开府。王俭对褚渊说:‚老子遂与韩非同传。‛《史记》有《老子韩非列传》。时人尊重老庄,轻蔑商鞅、韩非,所以王俭有此说法。有人把这话告诉王敬则,王敬则并不生气,说:‚我本来只是一个小吏,现在能同王卫军(卫将军,官名)同拜三公,高兴还来不及,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从这些事例可知,当时人把门第高下视为理所当然。
高门大族的人士不需竭智尽心,便可以做到大官,其才能也往往平常得很。读者只要翻本书东晋南朝部分,便可以知道,琅邪临沂王氏除王导、王敦、王彪之等几人外,梁国阳夏谢氏除谢安、谢玄等外,其余各人在事功方面几乎都无所建树。有些大名士徒有虚名,一旦委以重任,往往偾事,殷浩、谢万是两个典型人物。不仅此也,高门大族的人士往往吟啸自高,把国家大事当作俗务,不肯认真办理。这种情形,越到后来越严重,上面列举的王、谢两氏能够建功立业的都是晋时的人,面在宋、齐、梁、陈四朝,一个也举不出,这就可以说明问题了。
(三)魏晋南北朝统治者简要概括
1. 晋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