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含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含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2、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教学重点: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教学难点: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环保事业的关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风胡杨》,板题,读题。

2、作者眼中的胡杨有什么特点?(板书)这三个特点你在哪里找到的?(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这种写法就是先概括后具体,先总后分。

(板书)二、品读胡杨学习2-4自然段:1、我们先来学习第2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胡杨的坚韧的?交流:哪些词句读出了坚韧?突出这些词语重点读一读,再来读一读?教师引读:尽管沙漠缺少泥土和水,但是胡杨的根茎很长,生接“胡杨的根茎很长,……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所以作者说——“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2、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胡杨的无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胡杨的无私?齐读,读出胡杨的无私。

所以作者说——“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3、出示: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根据提示自学第四自然段。

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胡杨的悲壮?生交流,应该怎么读?三、感悟胡杨1、为了脚下这片热土,胡杨生前战斗过,死后坚定地挺立着。

可是这样的胡杨却哭了,在5-6自然段找找,胡杨为什么哭泣?出示资料。

2、作者听到了胡杨的哭泣,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人们,女生接读:(1)女生齐读“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祈求”是什么意思?(恳切的希望)作者希望什么?全班齐读。

(3)让我们也和作者一起祈求吧!生齐读祈求的内容。

(4)作者始终坚信:(生接读)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泪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教案+教学反思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教案+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4.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教具学具】教具:有关沙漠、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2.《课课测评》学生用书【授课类型】精读课文【教学方法】诵读法、引领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PPT出示沙漠的图片1.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生:沙漠)通过大家课外的了解,对沙漠你有什么认识或看法?说说与沙漠有关的词。

2.生谈看法。

(干旱、荒无人烟、难以生存……)3.师: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植物,你知道的有哪些?(生列举:仙人掌、胡杨)4.引入课题。

师:仙人掌不仅沙漠中有,在你的周围见过吗?而胡杨呢?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风胡杨》。

(板书课题:西风胡杨)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内交流课前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3.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生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周围见不到胡杨?(2)师:文中的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PPT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中第一句话)一个“只”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胡杨的珍贵和与众不同。

从这段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3)引导学生了解①胡杨最美、最古老;②胡杨的生长地、数量。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S版五年级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S版五年级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S版五年级教学反思)
当然初次尝试“洋思”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存在不少缺点:
1.初次使用洋思教学模式,由于对其先进理念领悟不深,因而还处在摸索阶段。

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太充足,导致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2没能完成,不得不延续到第二课时,造成“前松后紧”的局面。

2.虽然花了很大的精力自己制作课件,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遗忘播放现象。

究其原因是教学思路清晰,但对课件的使用梳理还很不够。

3.第7、8自然段虽然能抓住“祈求”和“坚信”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但没有讲透。

这一点我们几位老师都感到特别困难,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4.学生在汇报第3、4段胡杨“无私”和“悲壮”的品质时,如果能全部板书上就能更好地为学生背诵其中的一段理清思路。

但是由于我写粉笔字的速度较慢,只能板书中心词.从而导致学生的背诵没能更好地完成.
5.在“总结写法,指导写法”这一环节,草草了事,后来又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补救。

以上几点不足都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很有限,基本功不扎实,时间分配不合理,在处理教材等问题上与老教师还存在很大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探究新课程标准,深刻领悟其理念。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扎实训练教师基本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

以新课标以读促讲,自主感悟的理念为指导,课前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理念:1、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文章语言优美,充满激情,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共鸣。

2、抓住“两个板块”,体会两种情感。

一是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二是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胡杨的同情。

围绕这两个环节我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

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第一个环节的学习效果还不错,能够有感情的读课文,读的过程中也有体会,能抓住重点词句来概括胡杨是最美丽、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

同时在读的过程中也能读出对胡杨的赞美之情。

比预期效果要好,很是欣慰。

在第二环节的学习中,因为胡杨是生长在沙漠里的一种树。

学生并不熟悉,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但是并不清晰。

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让学生更了解胡杨。

只是,在图片的播放上我是把图片先放映了,如果能让图片和文段内容结合着播放,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一些。

课下和老师们交流时,听课的梁老师给我提出了这个设计方法,这样让文章和图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效果会更好。

这种设计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胡杨之悲”部分是课文的难点,课下预习时,我让孩子们通过班班通查阅了有关西域文明、罗布泊、龟兹等相关资料,学生有了一定的资料搜集,对这部分的内容也能较为深刻的理解。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一节课容量有点大,如果分成两节课去学习的话,学生可以在第一节课只完成“胡杨之最”这一部分,让小组合作,熟读成诵。

把“胡杨之悲”这一部分再放一节课去讲,这样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也可以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轻松一些。

以后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下功夫的。

同时,通过语文课的教学,我也深刻的认识到要教好语文,首先自己要加强学习,丰富语言。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西风胡杨》教学设计9《西风胡杨》教学冃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4、辅导学生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掌握12个词语;5、帮助学生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胡杨的特点及作者对胡杨深情的爱。

难点:理解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及对环保事业的关注。

课文重点;课文第2、3、4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课文第2、3、4自然段。

读说结合点:假如你是上游的人们,面对胡杨的艰难命运,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课前准备:1、阅读课后“指南针”,在“指南针”指导下进行质疑;2、阅读课后“学习链接”,查找有关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资料,搜集胡杨林的一些照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老师看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散文,是写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生命。

请大家观看胡杨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屏幕,出示胡杨图片1)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就是潘岳笔下的《西风胡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描写胡杨的文章。

师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西风胡杨》。

2、了解作者。

(课件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课文朗诵,看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课件3)(或:学生默读全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全班一起朗读第一段。

你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课件4)(胡杨是秋天最美的树, 胡杨生长在沙漠,是古老的树种,全世界的胡杨树绝大部分在中国塔里木,很珍贵。

)2、出示句子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卅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

⑴指名朗读这句话。

⑵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胡杨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并且对人类的帮助是很大的,它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⑶全班一起朗读这句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精选3篇)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精选3篇)

Happiness is a kind of perfume that cannot be poured on others, but oneself does not touch som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西风胡杨》教学反思(精选3篇)《西风胡杨》教学反思1今天有节公开课,上的是初三的《西风胡杨》。

上完课,便听评课。

评完课,听取了许多老师的意见,我对我的教学作出如下的教学反思:1、没能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2、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质疑;3、重难点不突出。

所以,针对这三点,我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增强时间意识;2、寻找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3、如何突出重难点,很好地解决问题。

反观第一点不足,有两点原因造成:1、复习引入部分过长;2、学生质疑时间过长。

可以在这两方面改进。

另外,有个老师给了我有趣的提议:不断看手表。

在质疑的过程,有个问题也很急切地摆在面前:给多少自由度学生?教师在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质疑的过程中,应统多少?放多少?纵观我自己刚上完的这节课看来,让学生质疑的部分明显缺乏指导,效果欠佳。

所以,我对上述问题的态度是:在理解《西》的时候,学生质疑部分教师导的要多一点。

对像《西》这样的__,比较深,比较难,一般都适宜采取这样的办法。

解决重难点的关键词眼是:围绕重难点反复。

扣住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

教研员给我的好建议:1、让学生用书本里的语言回答问题,把课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例如我有个问题是:面对这样的胡杨,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学生一般答得笼统,这个时候如果引导他们用课本的语言回答会很好:“胡杨,你是秋天最美的树”、“胡杨,你是最坚韧的树”、“胡杨,你是最无私的树”、“胡杨,你是最悲壮的树”、“胡杨,你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2、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

这次教学大大有别与以往:1、以往上课,借鉴名家的多。

例如07年上《清平乐村居》,获市优秀课例一等奖,借鉴窦扣梅。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二、欣赏胡杨,感悟品格 1、多媒体出示胡杨的生 存环境,引出第一自然段 2、作者笔下,胡杨是一种的 树?详细引导学生学习第 2 自然段后,用相同的方法学 习第 3、4 自然段。3、引导学生发现 2-4 自然段在结
构上的相似之处,学习先总后分的写法。4、指导有感 情地朗读 2-4 自然段。5、写一句赞美胡杨品格的话。 1、作者在这一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2、阅读第 2- 4 自然段,在关键的文字上圈圈画画,写上自己的感受。 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3、结合课文说说,作者 为什么要赞美胡杨?4、有感情地朗读 2-4 自然段 5、 学生写一句赞美胡杨的话,并有感情地读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理解字词句子,理解段落的结构 特点。并能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感受,练练笔。
1、用真实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伊始,我
先给学生展示一组胡杨的图杨留给自己的印象是美,
有的学生说胡杨已经伤痕累累,太可怜了!还有的说胡
课例研究综 杨在沙漠中很孤独!……进而出示有关于作者潘岳的简

介和“帮你了解”两个补充内容为学生后面理解作者
的情感做铺垫。
差,对于一篇课文的字、词、句、篇的认识、理解都建
教材分析 立在老师的引导下,综合阅读能力差。而且对于课文很
少开动脑筋提出什么问题。读书有唱读的坏习惯,改不
过来,指导朗读是每篇课文的重要教学环节。课堂气氛
不够活跃,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也是一个难题。相对于这
篇课文来说,学生对于胡杨和关于课文中提到的塔里
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都是陌生的。学生理解作者
3、还有我发现文章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 同,内容相似,就有了我先详细讲解第二自然段内容, 三、四自然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想法。在讲解第二 自然段时,从抓中心词和重点句入手,帮助他们深刻理 解胡杨的品质。在此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关注学 法,讲完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段的学法,回答问题的 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三、四个步骤,我又用 PPT 完整地 展示学法,在明确学法后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

以新课程标准以读促讲

以新课程标准以读促讲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西风胡杨》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

由于这不是一篇单纯状物的文章。

作者借胡杨的天然素质和品格,表达自己对人类崇高理想和可贵品格的追怀,从而引发读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对小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深刻思想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所以我首先定为让教师少讲,学生多读,让他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出准确,读出感情,读出感动。

第一课时,简单谈话引入,介绍作者以及他创作的背景资料。

结合一组组真实的图片,老师充满感情的读。

也许是受了老师激情昂扬的朗读的影响,学生第一遍也读得有滋有味;然后再让学生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和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学生兴趣盎然,时间转瞬即过。

第二课时,让学生理解胡杨的品格。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了“坚韧、无私、悲壮”这三个拨动心弦的词语,利用一张张震撼人心的图片,适时引导,把学生的认知愿望和情感完全激活了。

这部分是一种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除了让学生读,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胡杨的品格以外,还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式,进入相关形式的语段练习。

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多读多讲,而老师主要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差强人意,学生的反应跟我预想的有点差距,不敢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

不过在朗读方面,学生还是很有兴趣也很乐意去读,而且读的方面来说,学生都能读出感情,读出课文的韵味。

这一点做得是比较好的。

整节课下来,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得不够好,不够到位。

比如说分析胡杨的特点时,就遗漏了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

对于一关键的字词学生没有提到的,我也忘了讲。

时间安排得太紧,很多学生写了赞美胡杨的话却都没有机会说。

读的方式比较少,都是全班齐读的多,应该还分男女生读可能会更好。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在朗读方面的修养,通过指导学生默读、朗读、齐读、精读、重点读等各种形式的读,来品味文章的“美”,在读中陶冶学生的性情,是学生既领会了文章的主旨。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西风胡杨》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以神奇的大自然为题材,共选了五篇五篇课文,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感受大自然美的同时更要意识到:人类不但有热爱它的权利,更有保护它的责任。

在《西风胡杨》的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外,还要学习作者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

以新课标以读促讲,自主感悟的理念为指导,课前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理念:1、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

文章语言优美,充满激情,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共鸣。

2、抓住“两个板块”,体会两种情感。

一是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二是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胡杨的同情。

围绕这两个环节我实行了本节课的教学。

从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第一个环节的学习效果还不错,能够有感情的读课文,读的过程中也有体会,能抓住重点词句来概括胡杨是最美丽、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

同时在读的过程中也能读出对胡杨的赞美之情。

比预期效果要好,很是欣慰。

在第二环节的学习中,因为胡杨是生长在沙漠里的一种树。

学生并不熟悉,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但是并不清晰。

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图片,让学生更了解胡杨。

仅仅,在图片的播放上我是把图片先放映了,如果能让图片和文段内容结合着播放,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一些。

课下和老师们交流时,听课的梁老师给我提出了这个设计方法,这样让文章和图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效果会更好。

这种设计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胡杨之悲”部分是课文的难点,课下预习时,我让孩子们通过班班通查阅了相关西域文明、罗布泊、龟兹等相关资料,学生有了一定的资料搜集,对这部分的内容也能较为深刻的理解。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一节课容量有点大,如果分成两节课去学习的话,学生能够在第一节课只完成“胡杨之最”这个部分,让小组合作,熟读成诵。

把“胡杨之悲”这个部分再放一节课去讲,这样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也能够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轻松一些。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西风胡杨》

生本课堂教学设计及反思《西风胡杨》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执教者:温燕玲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之心。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展示、质疑,汇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前置性作业(课前小研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西风胡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

(点名回答课文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走近其貌不扬却感天动地的胡杨,让我们深切地感受胡杨不朽的生命,感受胡杨永存的精神。

二、对话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小研究”分小组交流讨论。

(每个问题三分钟)2、指定三个小组逐一汇报以下三个问题:①课文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胡杨的哪几个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与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交流。

②课文第三、四部分你读懂了什么?写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体会。

③拓展延伸:如果你是文中提到的“上游的人们”,你会怎样做?你还找到哪些与胡杨相关的知识。

3、每个小组成员汇报完后,马上与其它小组成员交流、质疑、探讨。

4、待小组汇报完毕,其他要补充的同学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5、师随机板书。

三、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小组汇报,讨论与交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胡杨所表现的不朽的精神,让我们铭记胡杨的精神,用胡杨的精神鞭策自己,做一棵顶天立地的胡杨。

板书设计:9、西风胡杨最坚韧勇士最无私战士最悲壮壮士热爱、赞美同情、关注教学反思:《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的散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关注和赞美之情。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西风胡杨》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单纯状物的文章。

作者借胡杨的天然素质和品格,表达自己对人类崇高理想和可贵品格的追怀,从而引发读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对小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深刻思想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所以我首先定为让教师少讲,学生多读,让他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出准确,读出感情,读出感动。

下面我将《西风胡杨》一课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做一下反思:1.用真实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课伊始,我先给学生展示一组胡杨的图片,让他们对胡杨有初步的了解。

看完以后,有的学生说胡杨留给自己的印象是美,有的学生说胡杨已经伤痕累累,太可怜了!还有的说胡杨在沙漠中很孤独!……进而出示有关于作者潘岳的简介和“帮你了解”两个补充内容为学生后面理解作者的情感做铺垫。

2.用清晰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用PPT出示学习目标(我认为学生只有在明确的目标做引导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激发起学习动机),然后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提示要求,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师生一起反馈自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解决。

比如,在解决“西风胡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时,由于目标及提示(默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应的句子)一直展示在多媒体上,所以学生们就会一直围绕问题集中精力讨论,避免了教师口头发问的重复。

同时教学目标的出示也让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系统性,改变过去老师灌多少学生学多少直至头昏脑胀没有尽头的苦恼。

由此看来,出示教学目标及提示让学生学得轻松,也让老师上得舒心……3.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比如给文章划分层次这一教学环节,我总是和学生一起重温给文章划分层次的要领,久而久之,多数学生根据要领能很快完成。

当然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有时候学生们争论得很激烈,我认为学生们围绕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应当是好事,因为课堂上本来就应该有异样的声音存在,这才能使大家进步。

《西风胡杨》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及反思

《西风胡杨》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及反思

《西风胡杨》随文练笔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西风胡杨》,文章描绘了胡杨树在恶劣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和坚韧精神。

教学时,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胡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课文学习,理解胡杨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写作,以及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人生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胡杨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胡杨树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课文学习(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胡杨树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文练笔(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提出练笔要求:请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描绘一种你喜欢的自然景观。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练笔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5. 课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西风胡杨板书内容:特点:顽强生命力、坚韧精神象征: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描绘一种你喜欢的自然景观。

答案:略2. 从胡杨树身上,我们可以感悟到哪些人生哲理?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随文练笔,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写作,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后拓展环节,学生从胡杨树身上感悟到了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人生哲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引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精心整理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五年级邓润琴
今天上了《西风胡杨》这篇课文,现在我对这篇课文做个教学反思。

才能有避 多数学段时,从抓中心词和重点句入手,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胡杨的品质。

在此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关注学法,讲完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本段的学法,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说出其中的三、四个步骤,在明确学法后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办法,让他们自学。

语言是一门艺术,我用了一些激励性的话语使学生自学氛围空前高涨,每个人都是一副不甘示弱的样子。

在反馈时学生们都争着、抢着回答,效果很好。

精心整理
---文章来源网络
配乐朗诵,激发情感。

学生朗读时我选用了不同的背景音乐。

文中1-4自然段是介绍胡杨的地理位置及赞美胡杨的品质的内容,我选用了比较柔美的音乐用录音机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走进意境。

5-6自然段写的是胡杨孕育了西域文明,但拓荒与征战破坏了它的生存环境,我选采用了班得瑞的名曲《童年》,那哀伤的音乐透露出胡杨对往日西域文明的惋惜以及唤起民众对自己命运的关注。

在不同的背景音乐的陪衬下,学生朗读起来更能够走进作者心灵,走进胡杨。

但对 第7 在处理教。

澄城县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西风胡杨教学反思参考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西

澄城县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9西风胡杨教学反思参考2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西

西风胡杨自开学以来,学校积极响应洋思教学的先进理念,不遗余力地鼓励并号召我们全体教师尝试运用“洋思”模式在教学中实践.我以《西风胡杨》为例做了大胆的尝试。

现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如下:1.用真实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课伊始,我先给学生展示一组胡杨的图片,让他们对胡杨有初步的了解。

看完以后,有的学生说胡杨留给自己的印象是美,有的学生说胡杨已经伤痕累累,太可怜了!还有的说胡杨在沙漠中很孤独!……进而出示有关于作者潘岳的简介和“帮你了解”两个补充内容为学生后面理解作者的情感做铺垫。

2。

用清晰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用PPT出示学习目标(我认为学生只有在明确的目标做引导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激发起学习动机),然后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提示要求,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师生一起反馈自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解决。

比如,在解决“西风胡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时,由于目标及提示(默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应的句子)一直展示在多媒体上,所以学生们就会一直围绕问题集中精力讨论,避免了教师口头发问的重复。

同时教学目标的出示也让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系统性,改变过去老师灌多少学生学多少直至头昏脑胀没有尽头的苦恼。

由此看来,出示教学目标及提示让学生学得轻松,也让老师上得舒心……3。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比如给文章划分层次这一教学环节,我总是和学生一起重温给文章划分层次的要领,久而久之,多数学生根据要领能很快完成。

当然也有产生分歧的时候,有时候学生们争论得很激烈,我认为学生们围绕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应当是好事,因为课堂上本来就应该有异样的声音存在,这才能使大家进步。

在我的引导下,意见最后达成一致。

还有我发现文章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就有了我先详细讲解第二自然段内容,三、四自然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想法.在讲解第二自然段时,从抓中心词和重点句入手,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胡杨的品质。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西风胡杨_语文s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西风胡杨_语文s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西风胡杨_语文s版西风胡杨最近有幸聆听老师执教的《西风胡杨》,受益颇多。

静下心来,回顾整个教学环节,无不让人回味。

关于课堂教学,有一位教育专家曾作如下阐述: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课堂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课堂的动态生成。

而所谓生成,即指课堂中依据学生的现场思维成果成疑难问题,及时调整预设的教案而重新生成的教学流程。

其主要特点是偶然性和差异性。

生成的契机也因师生、文本及师生互动程度而异,因而,它是一个具有勃勃生机的、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智慧碰撞过程。

一、看似“闲话”却精彩艺术没有主题就成不了艺术,而“闲话”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那就真是闲话了。

而这里的“闲话”之所以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闲话,是因为教师心中有着明确的指向性,能针对教学环境、教育对象及教学环节想好“闲话”内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在《西风胡杨》教学伊始,向老师给孩子们说了一段话,让孩子们谈自己听出了什么?看似“闲”聊,实则在培养孩子们认真倾听的习惯,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调:让孩子们会听,会欣赏,会解读。

这一带有明确方向性的对话与文本内容无关,却与大语文的学习观有关。

接下来的谈话以阅读为主题展开,让孩子们围绕自己读书的体会来读,孩子们在教师这一亲切的交谈氛围中放飞思维,谈到了诸多好处,如可以丰富知识、丰富生活,可以懂得人生哲理,可以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可此时,向老师每一句都不是随口而出的“废话”,而是在与读书,自由思考,语文能力和个性得到提升,甚至是思维方式的形成,可谓是一个“傻”字激起了千层浪。

回观这个教学细节,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我们教师唯书唯上,压抑学生个性,推崇统一,就会僵化学生思维,怎么会有“傻”的出现。

有了问题,给孩子们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这样才意味着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角,可如果向老师没能注意到这点,他没有抓住辨析“傻”字的瞬间,学生那一个个闪动着智慧的火花就不会迸发,那流淌着的音符就会被休止,那充满生机的场面就不会生成。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教学反思参考1)西风胡杨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教学反思参考1)西风胡杨

(教学反思参考1)西风胡杨《西风胡杨》属于状物吟志的课文类型,作者借胡杨的天然素质和品格,表达自己对人类崇高理想和可贵品格的追怀,从而引发读者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本课教学共分两课时,我所做课为第一课时。

这一课时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胡杨的几个特点,并从中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仔细观察,运用对比,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基调定为读。

对小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的深刻思想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所以我采用教师少讲,学生多读的方法,让他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出准确,读出感情,读出感动。

真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究,锻炼学生的独立求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寻知的意识。

上课伊始,我采用了简单谈话引入,给学生展示一组胡杨的图片,让他们对胡杨有初步的了解。

接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随后细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胡杨的品格。

然后再让学生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和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说说感动的理由。

我紧紧抓住了“坚韧、无私、悲壮”这三个拨动心弦的词语,利用一张张震撼人心的图片,适时引导,把学生的认知愿望和情感完全激活了。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运用形式多样的批注法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调动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学生能通过朗读感受到胡杨的特点,但由于前面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生对于重点词语、句段表达的意思和传递的情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

本文是一种典型的总分构段方式。

除了让学生读,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胡杨的品格以外,还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式,但由于时间不足,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认识有些浮浅。

总的说来,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还是不满意的,只是完成了任务,但实际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我想如果能摒弃平时上课的随意性,精心设计过渡语,让每个环节都能环环相扣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匆匆的胡杨
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早读课,我带着学生朗读课文《西风胡杨》,这篇课文不仅难懂,而且难读,所以先带他们熟悉一下,明天再上新课。

突然接到通知:教育局领导要来听我的课!突然间我有点懵了!有点不知所措,是继续上练习课呢?还是上新课?觉得如果上练习课的话,有点敷衍了事,干脆选择上新课了!
这篇课文我在备课的时候是准备了两个课时,1-4自然段介绍胡杨的特点作第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将生字穿插进来,想尝试一下随文识字。

以前实习的时候,以及在这里教了的一个多月里,一直都是习惯于集中教学生字,所有的生字作为一节课来学习。

想改变一种教学方法。

其实在看到了初中的政治老师杨老师,我便倍感亲切,紧张感也减少了很多。

我知道,她们的到来,不是来看我出丑,而是给我进步的机会!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总结为三大点:
一、知识的整体性不够。

初次尝试随文识字,还不能够灵活熟练的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而是很笨拙的讲一段文章,讲这段的生字,又讲文章,再讲生字······于是给人的感觉就是知识的教授脱节了,不连贯。

本来学生的思维还是在“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胡杨?”这个问题中,但是才讲了“最美、最古老”这个特点,又跳到了讲生字,讲完生字,再回到原先那个问题,学生们很明显的就有点转不过来,以至于很明显的答案都回答不出来。

那么,随文识字应该怎样灵活处理呢?
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知道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明白了我这堂课随文识字的不足在哪儿,可以怎么改进。

五年级的生字不用一个一个全部详细的讲解,只需要重点讲解几个难以掌握的。

所以可以生字这一块放到早读当中,然后在讲课文的时候,在某些情境中再重点讲解一些生字词,这样才能显得更合理,衔接自然。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慢慢改进这种随文识字的方法的。

二、文本解读不够,重点不突出。

我在备课的时候,就一直将感受胡杨的特点作为了重点,直到今天赵老师提醒,才知道,这四段中其实是要教给学生一种写作方法的,这四段成并列式,并且每一段的第一句都是中心句,整段都是围绕着中心句来写的。

可是我备课的时候,是真的完全忽视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要教会学生一种写作的方法。

这也就说明,我对着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根本不到位!
这是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所在,我在自己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去教授这篇课文,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我明白,这是我迫切需要改进、提高的一个地方。

三、情感指导不够到位
说实话,对于胡杨这种植物,我们都不怎么了解。

就凭书上的课文、两幅插图、老师的口头描述,要让学生能够了解、有印象、有体会那是很难很难的。

要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但是体会不够,就没法读出那种感情。

我的口头表述也没有那么生动形象,所以在让学生读出胡杨的悲壮的时候,学生读的感觉确实软绵绵的。

其实在语文朗读中,讲其中的重点语句抓住,就可以读出感情,但是我在分析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时,并没有到位。

所以导致学生没有体会到情感,以至于课堂的气氛显得有点沉闷。

在评课的时候,老师们都是以鼓励为主,提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让我并没有感觉的沮丧,反而更多的是信心!其实我也知道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我也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积累每一点进步,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