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安排》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优质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优质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对韵歌》。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六个生字,学习书写三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熟读并背诵《对韵歌》,感受对子韵味。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六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2. 理解课文词语意思,熟读并背诵《对韵歌》。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书写生字,理解词语,熟读背诵《对韵歌》。
难点:对韵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大自然美景,引导学生们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什?它们给你什感觉?”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引出本课主题——《对韵歌》。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让学生们边读边圈出生字。
(2)教师领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讲解生字词意思,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
3.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们认读生字,并用生字造句。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一个对子,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解对子特点。
5. 随堂练习出示几个对子,让学生们判断是否对仗工整,并进行修改。
6. 背诵课文引导学生们用优美语调背诵《对韵歌》,感受对子韵味。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对韵歌》2. 生字:山、水、云、鸟、花、虫3. 对子:山对水,云对鸟,花对虫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每个写五遍。
2. 背诵《对韵歌》。
3. 课后实践:找一找生活中对子,记录下来。
作业答案:1. 抄写生字略。
2. 背诵《对韵歌》略。
3. 示例: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通过本节课学习,发现学生们对对子兴趣较浓,但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们解对子起源,并尝试自己创作对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扣教材,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生字、理解词语,并熟读背诵《对韵歌》。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教育学》教材第五章“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详细内容涉及第三节“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培养”。
重点围绕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基本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基本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幼儿基本运算能力的发展规律,学会设计适合幼儿的运算活动。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重点:幼儿基本运算能力的发展规律及运算活动的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学具:练习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幼儿进行数数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分析基本运算能力的发展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播放教学视频,展示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典型的幼儿数概念和运算能力的培养方法。
5.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设计适合幼儿的数学活动,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数概念形成过程2. 幼儿运算能力发展规律3. 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设计一个针对幼儿基本运算能力的数学活动。
2. 答案:(1)幼儿数概念形成过程:感知阶段、表象阶段、概念阶段。
教育方法:提供丰富的数学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思考,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幼儿数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国内外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精品教案设计通用
八年级上册语文《唐诗五首》精品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唐诗五首》。
具体包括:《登高》、《望岳》、《春望》、《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这几首诗均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等所作,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五首唐诗。
2. 分析诗歌主题、意境、手法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主题、意境、手法,理解诗人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唐代诗人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解唐诗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实践:让学生分享他们解唐诗或诗人故事。
2. 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韵律美。
(2)逐句讲解,分析诗歌主题、意境、手法。
以《登高》为例,讲解诗中意象、意境,分析诗人情感。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其他四首诗主题、意境、手法。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诗,分析其主题、意境、手法,并讲解如何鉴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中艺术特色,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唐诗五首和作者。
2. 在黑板上列出每首诗主题、意境、手法等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唐诗五首。
(2)选取一首诗,写一篇300字左右鉴赏文章。
(3)查找其他唐代诗人作品,与唐诗五首进行对比分析。
2. 答案:(1)见教材。
(2)例文:《登高》是杜甫代表作之一。
诗中描绘诗人登高远望景象,表达他对国家和人民忧虑。
这首诗主题深刻,意境开阔,手法高超。
通过描绘秋天景象,诗人抒发自己内心忧愁。
这首诗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意象运用、情感抒发和结构严谨。
(3)见学生查找资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诗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残疾儿童10至15课时语文送课上门精品教案(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1. 《古诗两首》:包括《春晓》和《静夜思》;2. 《寓言故事》:包括《狐假虎威》和《守株待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诗词和寓言故事寓意;2.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能力;4. 增强学生对生活热爱,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韵律和寓意,寓言故事理解;2.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与感悟,表达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2.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2. 课文朗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词和寓言故事韵律美;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诗词和寓言故事寓意;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练习题,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成果;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沟通能力;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两首:《春晓》、《静夜思》;2. 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守株待兔》;3.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理解寓意、表达能力培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春晓》和《静夜思》,并默写其中一句;(2)用自己话复述《狐假虎威》和《守株待兔》故事;(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个寓言故事理解。
2. 答案:(1)略;(2)略;(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诗词和寓言故事,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本教案实施,我相信残疾儿童在10至15课时内能够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我特别关注诗词和寓言故事教学。
这两部分内容不仅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而且对于培养残疾儿童审美情感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诗词、成语接龙和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成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古诗《静夜思》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诗词《静夜思》:引导学生朗读、背诵,理解诗词意境,学习生字词。
(2)成语接龙《一心一意》:讲解成语含义,让学生用成语造句,进行课堂互动。
(3)看图说话《小兔乖乖》: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进行口语表达。
3. 随堂练习: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进行诗词朗读、成语造句和看图说话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诗词《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成语接龙《一心一意》:一心一意 > 意气风发 > 发扬光大 > 大公无私3. 看图说话《小兔乖乖》: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词语描述图片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诗词《静夜思》,并抄写生字词。
(2)用成语“一心一意”造句。
(3)看图说话:《小兔乖乖》图片描述。
2. 答案:(1)诗词《静夜思》生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低、思、故乡。
(2)示例:一心一意地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3)示例:小兔子乖乖地坐在草地上,吃着胡萝卜,看起来很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诗词、成语故事,提高语文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游戏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重点生字、词语、句子,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文化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句子理解和应用;写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阅读理解的提高;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展示图片等。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讲解重点词语,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3. 课文学习: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6. 写作指导:结合课文,教授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①《鸟的天堂》中,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②《火烧云》中,火烧云的特点有哪些?③《爬山虎的脚》中,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作用?(3)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手段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课外活动,如观察大自然、进行小调查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教学内容应紧扣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顺序,突出重点章节。
蒙氏教案(精选5篇
蒙氏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蒙台梭利教育理念,选取《蒙台梭利教学法》第3章至第7章的内容,详细涵盖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四个方面。
1. 感官教育:使用各种感官教具,培养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2. 语言教育:通过朗读、讲故事、字母游戏等形式,激发孩子对语言的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3. 数学教育:运用具体的数学教具,让孩子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4. 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如穿衣、洗手、整理物品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感官、语言、数学和日常生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感官教具:色板、触觉板、嗅觉瓶、听觉筒等。
2. 语言教具:字母拼图、字卡、故事书、录音机等。
3. 数学教具:数字棒、计数珠、算术板等。
4. 日常生活教具:穿衣架、系鞋带板、清洁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起孩子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教学领域,选取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孩子了解学习内容。
3. 随堂练习:让孩子运用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蒙台梭利教案(精选5篇)2. 内容:分四个板块,分别列出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用感官教具进行观察和描述,不少于5个例子。
b. 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并用字母拼图拼写出来。
c. 运用数学教具,完成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d. 记录一周内的日常生活,包括穿衣、洗手、整理物品等。
2. 答案:a. 观察和描述的例子:色板1、触觉板2、嗅觉瓶1、听觉筒1。
b. 故事及拼写:略。
《选择与安排》教案
《选择与安排》教案教学目标:一、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学习引用、列举典型的文史资料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三、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教学重点:一、学习引用、列举典型的文史资料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二、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文是一篇论述怎样在作文运思中,对材料进行选择与安排的文章。
虽是谈写作理论问题,但是读来并不像有的写作理论文章那样深奥难懂。
原因有三:其一是全文有一个明晰的思路,上下贯通。
这正是实践了本文中的一段话:“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
其二是作者广征博引,引用、列举大量典型的文史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这不但使自己的立论有了事实依据,基础坚实,而且容易把道理讲得明白,说服力强。
其三是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易于为读者接受,同时也使文章显得活泼,增强了可读性。
这三点其实也就是这篇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时可以扣住以上三点,将教学分三大块进行,以落实教学要求。
首先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作者论述“选择与安排”问题的要点整理出来,在完成这项工作的同时,学生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其次要弄清作者引用、列举的文史资料分别证明了什么观点。
再次要将文章运用比喻的地方勾画出来,看看比喻中所含的是什么道理,并体会这样说道理的好处。
全文共9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论说对材料加以选择与安排,能给材料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他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实际上它强调的是“选择与安排”对于写文章的重要性。
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一点:“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
每个人写作的材料大致相同的,后人所想说的,前人大体都已想过说过,作者用一个倒装句强调,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新的生命的话,那么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和口语交际。
(1)词语盘点: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生字词,巩固记忆。
(2)读读写写: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培养学生的语感。
(3)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名言警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我爱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读写本单元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培养学生的语感。
(3)积累名言警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能理解短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培养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和口语交际。
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短文的阅读理解、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单元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复习。
2. 词语盘点(10分钟)(1)引导学生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挑选几个词语,让学生造句。
3. 读读写写(10分钟)(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背诵,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4. 日积月累(10分钟)(1)教师出示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朗读、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
5. 我爱阅读(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
6. 口语交际(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讨论主题为本单元所学内容。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中心:语文园地七2. 副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口语交际3. 内容:生字词、名言警句、短文阅读、口语交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单元生字词,每个写5遍。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的技巧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的技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是每位教师都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个好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 理解学生需求: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求。
了解学生的兴趣、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将其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
例如,当教授高年级学生数学时,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供真实的案例、情境和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思。
例如,在教授历史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进行历史模拟游戏,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多元化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视听资料、互联网资源等多种渠道获取各种教学材料。
通过选择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兴趣。
例如,在教授英语口语时,教师可以使用录音资料、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引入趣味性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当学生对学习感到乏味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入趣味性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物理实验时,可以设计有趣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增加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5. 灵活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与安排时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的技巧包括理解学生需求、体验式学习、多元化教学资源、引入趣味性因素和保持灵活性。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技巧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024年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精彩教案
2024年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正确书写和朗读。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不同的树叶,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懂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认识不同的树叶,关爱小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秋天到了》,让学生跟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秋天的特点。
(2)学习《树叶》,让学生观察不同树叶的形状,学会描述树叶的特点。
(3)学习《小兔子乖乖》,引导学生关爱小动物,懂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4)学习《小松鼠找花生》,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3.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词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词,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语文园地六2. 内容:(1)秋天到了:生字词、秋天的特点(2)树叶:树叶形状、描述方法(3)小兔子乖乖:关爱小动物、和谐共处(4)小松鼠找花生:观察力、想象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彩笔描绘出你最喜欢的树叶,并描述其特点。
(3)写一篇关于关爱小动物的短文,不少于50字。
2. 答案:(1)略(2)略(3)例文:我们要关爱小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
比如,我们要爱护小兔子,不要捉它们玩耍,让它们在大自然中快乐地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讲解课文内容、练习生字词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秋天的特点,认识不同的树叶,关爱小动物。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汉语拼音iuü》标准教案
2024年《汉语拼音i u ü》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汉语拼音教学教材第一章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汉语拼音中元音字母i、u、ü学习。
通过学习这些元音字母发音、书写及其在词语中应用,使学生掌握基本汉语拼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元音字母i、u、ü发音及书写;2. 培养学生正确拼读和书写含有i、u、ü词语;3. 培养学生运用i、u、ü进行简单语言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i、u、ü发音区别及正确书写;2. 教学重点:含有i、u、ü词语拼读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拼音知识;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拼音字母认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内容展示介绍元音字母i、u、ü发音要领,并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讲解i、u、ü书写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3.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含有i、u、ü词语进行表达;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规律;逐个讲解,让学生明确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进行拼音书写和词语拼读练习;及时检查,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汉语拼音i u ü》2. 内容:i、u、ü发音方法;i、u、ü书写方法;含有i、u、ü词语举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妈妈māma、爸爸bàba、弟弟dìdi、妹妹mèimei、哥哥gēge、姐姐jiějie;小鱼xiǎoyú、小雨xiǎoyǔ、小兔xiǎotù、小鹿xiǎolù、小牛xiǎoniú。
[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人·自然·社会》精品教案
[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人·自然·社会》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浙教版《人·自然·社会》四年级教材第三章“多样生物”中,深入探讨第一节“奇妙生物世界”。
具体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分类、生态系统中相互关系以及人类与生物多样性互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掌握生物分类基本方法,认识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现象能力,提高他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热爱,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关爱生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概念及生物分类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现象能力,提高他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挂图。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生物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世界奇妙,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物多样性是什?”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多样性概念,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分类方法。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学会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例子,让学生解不同生物在其中相互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生物观察记录表,加深对生物多样性认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概念2. 生物分类方法3. 生态系统中相互关系4.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及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今天所学生物分类知识,观察家附近生物,记录它们特征和分类。
2.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观察,正确记录生物特征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生物观察活动,关注生物保护方面新闻,提高他们生物素养。
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散文阅读与欣赏第1课:《背影》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长江三峡》第4课:《大自然的语言》2. 第二单元:诗词阅读与鉴赏第5课:《诗词五首》第6课:《诗词三首》第7课:《诗词两首》3.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第8课:《愚公移山》第9课:《扁鹊见蔡桓公》第10课:《狼》第11课:《为学》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文学素养。
3.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表达、交流、写作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诗词的鉴赏。
2. 教学重点: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词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展示不同季节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体会散文中的自然美。
第二单元:播放古典诗词吟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第三单元:讲述古代文化故事,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课文学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讲解课文难点,指导阅读方法。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以课文为例,讲解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2. 第二单元: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3.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第一单元:描写一个你熟悉的季节,要求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
第二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单元:翻译一篇文言文,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2. 答案示例:第一单元:例文《秋天的校园》。
第二单元:示例:《静夜思》艺术特色分析及个人感受。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词语接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接龙游戏,加强词语记忆。
2. 趣味成语:学习并运用趣味成语,丰富学生语言表达。
3. 诗歌欣赏:欣赏并学习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接龙游戏,掌握三个趣味成语,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学会欣赏诗歌,感受自然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和反应速度;通过趣味成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热爱;通过诗歌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接龙游戏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词语搭配不恰当的问题;趣味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诗歌的意境体会。
2.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词语进行接龙;掌握三个趣味成语;学会欣赏诗歌,感受自然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词语卡片、成语卡片、诗歌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词语接龙:a.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接龙游戏;b. 学生自主进行接龙游戏,教师巡回指导;c. 学生展示接龙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 趣味成语:a. 教师出示成语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成语含义;b. 学生运用成语进行造句,教师点评;c. 学生互相交流成语运用心得,共同进步。
4. 诗歌欣赏: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b. 学生分组讨论,体会诗歌的意境;六、板书设计1. 词语接龙:大海→天空→白云→绿色→草地2. 趣味成语:狐假虎威、掩耳盗铃、画蛇添足3. 诗歌欣赏:《江雪》(柳宗元)七、作业设计1. 词语接龙:用所学的词语进行接龙,至少接5个词语。
2. 成语运用:运用所学成语造句,至少写3个句子。
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案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教育工具,它明确了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在编制教案时,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的相关要点。
一、分析教学目标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需求,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层次,教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来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来源,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教学内容的来源可以包括教材、教学大纲、学科标准和前期教学积累等。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参考这些来源,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安排。
三、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该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连贯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该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教师需要合理组织和编排教学内容,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有机地连接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效果。
五、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如实物、图片、视频等,增加教学内容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
六、定期评估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质教案《dtnl》优质教案一等奖
小学一年级语文优质教案《dtnl》优质教案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dtnl》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对“d”、“t”、“n”、“l”四个声母学习和认读,通过趣味故事、儿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这四个声母正确发音和书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d”、“t”、“n”、“l”四个声母正确发音。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这四个声母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拼音兴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区分“d”和“t”,“n”和“l”发音。
2. 教学重点:掌握“d”、“t”、“n”、“l”四个声母正确发音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挂图、故事书、儿歌CD。
2. 学具:拼音卡片、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d”、“t”、“n”、“l”故事,引起学生对这四个声母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我分别讲解“d”、“t”、“n”、“l”发音、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跟读、模仿。
3. 随堂练习(15分钟)我发放拼音卡片,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书写错误。
4. 趣味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我给出一个包含“d”、“t”、“n”、“l”儿歌,让学生们比赛唱出来,增强记忆。
我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学习心得,并对学生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挂图,展示“d”、“t”、“n”、“l”四个声母卡通形象。
2. 在旁边书写这四个声母正确书写方法,并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d”、“t”、“n”、“l”各10遍。
(2)用“d”、“t”、“n”、“l”四个声母组成一个词语,并写下来。
2. 答案:(1)略。
(2)例如:大地、天空、牛奶、绿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儿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掌握“d”、“t”、“n”、“l”四个声母。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2. 第二单元:《搭石》3. 第三单元:《不懂就要问》4.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5. 第五单元:《钓鱼》6. 第六单元:《狼牙山五壮士》7. 第七单元:《黄果树瀑布》8. 第八单元:《我的舞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字词的掌握,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第一单元: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这个场景中的感受。
2)第三单元:提问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会怎么办,引出课文主题。
2. 课文学习: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1)第一单元:解析诗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第三单元:通过课文实例,教育学生勇于提问,敢于探索。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标注重点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关键信息,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以“我的舞台”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补充说明:1. 在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方面,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情感和结构,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手法。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含反思
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三》优质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具体内容包括:1. 阅读理解:《白公鹅》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积累词汇。
2. 习作:写一种小动物学习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观察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3.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阅读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白公鹅》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2. 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积累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运用观察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白公鹅》文章的主旨,学会运用观察方法写作。
2.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种小动物,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阅读理解:《白公鹅》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b.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c. 学生交流讨论,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d. 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3. 习作:写一种小动物a.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方法,描述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b. 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老师巡回指导。
4. 语文园地a. 交流平台: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b. 词句段运用: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句子仿写。
c. 日积月累、阅读:学生阅读相关文章,积累词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语文园地三》2. 板书内容:a. 《白公鹅》:文章主旨、生字词b. 写一种小动物:观察方法、写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b. 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以小动物为主角的作文。
2. 答案:a. 生字词:略b. 作文: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习作、语文园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沏茶问题》优质教案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沏茶问题》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沏茶问题》,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内容,详细探讨如何利用基本四则运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沏茶过程中涉及时间计算、水量控制以及茶叶配比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四则运算,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将四则运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时间、比例等问题。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运算,并能结合实际情景进行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时器、沏茶器具、粉笔。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沏茶为背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泡茶任务,引出时间计算和配比问题。
2. 例题讲解:(1)假设泡一壶茶需要5分钟,现有10分钟时间,问最多可以泡几壶茶?(2)若每泡一壶茶需要2勺茶叶,现有8勺茶叶,最多可以泡几壶茶?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例题,自编类似问题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沏茶问题》2. 内容:(1)时间计算(2)茶叶配比(3)四则运算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家泡茶需要6分钟,现有15分钟时间,最多可以泡几壶茶?(2)若每泡一壶茶需要3勺茶叶,现有12勺茶叶,最多可以泡几壶茶?2. 答案:(1)15 ÷ 6 = 2.5,取整数部分,最多可以泡2壶茶。
(2)12 ÷ 3 = 4,最多可以泡4壶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时间、比例等问题处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涉及四则运算实际问题,如购物、烹饪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我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特别关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问题,以《沏茶问题》为例,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场景,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与安排》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学习引用、列举典型的文史资料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三、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教学重点:
一、学习引用、列举典型的文史资料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
二、体会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文是一篇论述怎样在作文运思中,对材料进行选择与安排的文章。
虽是谈写作理论问题,但是读来并不像有的写作理论文章那样深奥难懂。
原因有三:其一是全文有一个明晰的思路,上下贯通。
这正是实践了本文中的一段话:“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
其二是作者广征博引,引用、列举大量典型的文史资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这不但使自己的立论有了事实依据,基础坚实,而且容易把道理讲得明白,说服力强。
其三是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生动,易于为读者接受,同时也使文章显得活泼,增强了可读性。
这三点其实也就是这篇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时可以扣住以上三点,将教学分三大块进行,以落实教学要求。
首先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作者论述“选择与安排”问题的要点整理出来,在完成这项工作的同时,学生也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其次要弄清作者引用、列举的文史资料分别证明了什么观点。
再次要将文章运用比喻的地方勾画出来,看看比喻中所含的是什么道理,并体会这样说道理的好处。
全文共9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段),论说对材料加以选择与安排,能给材料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文章开篇第一句话就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他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
实际上它强调的是“选择与安排”对于写文章的重要性。
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一点:“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
每个人写作的材料大致相同的,后人所想说的,前人大体都已想过说过,作者用一个倒装句强调,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新的生命的话,那么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
作者用文学史上不同的大作家写过的守财奴形象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部分
(第二段),论说选择与安排的作用。
第2段引用英国小说家斯沃夫特的“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来说明,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明确了选择与安排在写作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用“用兵”来比喻作文。
用兵不在多,而在精,比喻文章选用的每一个意思或字句都必须是精锐。
用摆阵势比喻文章的布局,说明要将选出的精锐(材料)按部就班,每一段都摆在最得力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论述了选择与安排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
第三部分
(第3-8段),写如何进行选择与安排。
第一层次
(第3-4段),论述了写文章“不知选择”的通病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选择。
第3 段作者引用斯蒂芬生甩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说明选择必有排弃,有割爱的道理,指出“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生的错觉”。
作者用大学生论文中存在的不分主次和雷同的通病证明了这一看法。
接着,作者用比喻、引用、类比等论证方法来说明如何选择。
文章再次用“用兵”作喻,用“用兵致胜的要决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来比喻写文章要进行选择,要有轻重之分。
后面引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拿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跟写文章进行类比,拿“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作喻,都说明了如何进行选择的道理。
第4段拿戏剧小说来说明选择的道理。
这一段用了不少的事例来进行论述。
作者用“劫生辰纲”“哈姆雷特”“严监生”“妙玉”等故事形象说明了如何选择的道理。
第二层次
(第5-8段),论述了好文章应讲究布局,及如何进行布局,也就是谈“安排”的问题。
第5段论述好的文章应有好的布局。
本段大量运用引用、比喻。
先引兵家的“常山蛇阵”的特点,再引亚里士多德《诗学》里关于戏剧结构的论述,点明两者相通之处,说明“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
有生命的东西必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意即好的布局可以使文章获得生命。
随后,用兵家的阵形来比喻文章的布局,说明好的文章如同好的阵形,应该讲究布局。
第6-8段写如何进行布局。
第6段论述想懂得布局的决窍,就要分析完美的作品,同时习作时多费苦心衡量斟酌。
第7-8两段分别论述完美的作品在结构(布局)上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层次清楚。
关于这一点,作者用了“幼芽生发出根干枝叶”的比喻,说明文章上文的意思生发下文意思,上文有所生发,下文才有所承接,顺着意思的自然生发,文章才能成为完整的有机体,否则文章就会“不通”。
作者列举了章学诚在韩愈《送孟东野序》里挑出来的一个例子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第二个条件是轻重分明。
关于这一点,作者用了“‘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有如照像投影的焦点……”作喻,说明主旨为重,其他为轻的观点。
然后写了在文章中显出轻重的两种办法,即“在层次上显出”和“在篇幅分量上显出”。
第四部分
(第9段),说明本文只谈了基本原理,而变化运用还要靠各人的巧思妙运。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具有准确与生动的特点。
准确性首先表现在作者选用表达概念的词或词组时,非常明确,没有模棱两可的现象。
这就保证了论述中判断的恰如其分,推理的合乎逻辑,从而使文章的内容符合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在说了“莎士比亚写过夏洛克以后,许多作家接着写过同样典型的守财奴……,也还是一样入情入理”后,作者分析道:“材料尽管大致相同,每个作家有他的不同的选择与安排,这就是说,有他的独到的艺术手腕,所以仍可以有他的特殊的艺术成就。
”由“大致相同”到“不同”构成了转折关系,由此带来了作家“独到的艺术手腕”,因此也就有了“特殊的艺术成就”。
这里面使用了明确的概念,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推出的结论也顺理成章。
其次,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对某些判断加了一些必要的限定。
例如,“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
”这里,“往往”就在事情出现的频率上作出了限定。
“尤其”就在诸种情况中特别指向一种。
这些限定性词语的运用,使意思表达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大量引用文史资料和运用比喻等方法上,这使作者的行文形象生动,富于变化。
这一点在上面的逐段分析中已有涉及,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