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播与受众概论
传播学概论第七章受众分析
受众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受众的心理特征包括认知、情感和态度等,这些特征受到个体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其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影 响。
受众的意见领袖和社交影响
意见领袖在受众中具有影响力,他们的意见和行为可以对其他受众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受众的态度和行为
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是受众分析中的重要方面,它们可以影响受众对内容和传播活动的接受程度。
传播学概论第七章受众分 析
本章将深入探讨受众分析的重要性以及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包括受众的特征、 行为、态度和心理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
受众研究的意义
了解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可帮助我们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满足受众的需求。
受众的定义和分类
受众可以分为不同的群体,如目标受众、潜在受众和大众受众,每个群体都 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需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是影响其对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和选择的重要因素。
受众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受众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对其对不同议题和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起着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第一章:广播电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理解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广播电视的基本特点和类型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的传播原理和传播方式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广播电视节目2.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和策划要点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广播电视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理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技术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发展趋势和挑战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接收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演进和应用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广播电视媒体经营与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4.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实际案例,理解其责任和伦理问题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责任和伦理问题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与批评5.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批评原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与创新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社会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则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创新对社会的影响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7.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7.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制作过程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与环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与规范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创意与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第八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与采编8.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掌握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理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8.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协调与配合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要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采编的基本技巧与原则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与采编工作的协调与配合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广播电视受众研究9.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掌握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的相互关系9.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的实际案例,理解其相互关系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受众的基本特征与需求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受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需求相互关系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10.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掌握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在实践中的应对10.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案例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的伦理原则与责任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与伦理问题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对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法律环境与规范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第十一章:广播电视产业的未来发展11.1 教学目标了解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理解广播电视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策略11.2 教学内容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实际案例,理解其角色与策略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当前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与策略的掌握程度第十二章: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创新与拓展12.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性12.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实际案例,理解其新方向与可能性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性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方法与策略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拓展的新方向与可能的掌握程度第十三章:广播电视媒体的国际化发展13.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掌握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理解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3.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地位与作用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背景与动力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国际化的策略与挑战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掌握程度第十四章: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14.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掌握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案例,理解其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与策略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媒体数字化转型对行业的影响与挑战的掌握程度第十五章:广播电视教育的实践与创新15.1 教学目标了解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掌握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理解广播电视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2 教学内容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广播电视教育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广播电视教育实践的创新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广播电视教育实际案例,理解其在行业发展中的角色与责任1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挑战的理解程度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广播电视概论展开,涵盖了广播电视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传播原理、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媒体经营与管理、节目评估与批评等多个方面。
传播学概论-第八章受众
二、受众的动机 1、动机的审视 受众的动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审视 (1)、强度 有的强烈、激越,有的微弱、舒缓。马加爵 (2)、深度 有的将其挂在嘴上,有的深藏内心。薛宝钗 (3)、亮度 有的动机明显、清晰,有的动机模糊,没有特定的追求目标(考 研) (4)、广度 有的目标远大,有的鼠目寸光,只盯着眼前利益。 2、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受众的所有信息接受行为,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发生的。 (2)、指向功能 人的行为受动机所指引。 (3)、强化功能 受众怎样知觉、如何理解、如何思考,都要受到接受动机的性质和强度的影 响与左右。 3、外加动机与内发动机 4、表层动机与深层动机 受众的一些深层动机包括:逃避现实、发泄不满、印证偏见、平衡心理、幸 灾乐祸、寻找求爱秘诀、窥探性的秘密、搜寻闲谈话题、获取特殊经验等。
得社会威信的手段;(5)社交的手段(提供丰富的话题);(6)、读报本身的变化
(读报成为一种习惯,读不到报纸就会觉得缺少了什么)。
(三)、对电视媒介“使用与满足”的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麦奎尔对新闻、知识竞赛、家庭连续剧、青年冒险电视剧
等六种节目进行调查,抽出了它们之间共同的四种基本类型:
1、心绪转换(diversion)效用——电视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
一文中,认为读书的普遍动机有:实用动机、休憩动机、夸示动机、逃避动机(转
移日常生活烦恼)等;1949 年,发表的《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中,认为人们
对报纸有六种利用形态:(1)、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2)、日常生活的工具
(如天气预报、交通、购物等消息);(3)、休憩的手段(安静和休息);(4)、获
广播电视概论完美版PPT
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关乎利益和信任的领域,而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更是这个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
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直接影响着金融市场的健康与稳定,对于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
1. 诚实守信金融从业人员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肩负着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责任,必须以诚实守信为基本准则。
他们应当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金融产品的风险,不得违背客户的意愿进行不当操作。
金融从业人员应当尽快向客户透露相关信息或首次发现的内部信号,以维护市场的公平。
此外,金融从业人员还应坚守合法合规的原则,遵守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
他们不得操纵市场价格、虚报交易数据,或者向客户提供虚假信息。
金融从业人员应当以言行一致的态度对待客户,以诚信为基础建立并维系良好的商业关系。
2. 专业素养金融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保证为客户提供准确、有效的服务。
他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了解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和法规变化。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金融从业人员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此外,金融从业人员也需要保持谦虚和勤奋的态度。
他们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业限度,不应当盲目承诺或从事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业务活动。
金融从业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客户尽职、尽责。
3. 公正正直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操守要求他们遵守公正原则,不得以个人利益为重,不得偏袒一方。
金融从业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地处理客户的交易请求,不应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他们应该遵循分析和决策的客观性原则,不被暴利蒙蔽双眼,以客观的态度为客户提供专业意见。
同时,金融从业人员也要求他们正直无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处理与客户的利益冲突。
他们应当克制自己的个人欲望,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避免出现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4. 保护客户隐私金融从业人员了解客户的个人和财务信息,并在其职业生涯中处理和使用这些信息。
第六讲传播者和受众
五是利益一致(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唇亡齿寒)
受众的心理效应(三)
晕轮效应
指受传者在接受活 动中将认知对象的 某种印象不加分析 地扩展到其他方面 去的接受倾向,从 而得出全部好或全 部坏的整体印象。
晕轮效应具有使信 息接受变简单、便 捷的特点,因而合 理地加以利用可迅 速取得某种传播优 势,获得即时的短 期的传播效果。
受信息的人,它既包括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接受群体— —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 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和对话人。
受众的角色
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2.传播符号的“译码 者”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受众的特点:
就受众在空间上分 布、存在的态势看, 表现为:众多性、 混杂性、分散性和 隐匿性
受众的心理效应(一)
威信效应
传播者个人或群体 的权威性、可信性 对受众的心理作用, 以及由此产生的对 传播效果的影响。
在传播活动中,受 众威信效应的产生 主要取决于传播者、 传播机构或信息来 源在受众心目中的 威望和地位
“名片”效应
这是指传播者先向
受众传播一些他们 所能接受的和熟悉 并喜欢的观点或思 想,然后再悄悄地 将自己的观点和思 想渗透和组织进去, 使受众产生一种印 象,似乎传播者的 思想观点与他们已 认可的思想观点是 相近的。
概要:课堂讲授进入点的层面。介绍
传播媒介的发展、分类及各自特点。 重点讲述受众的传播行为、类型和特 征,受众研究理论及其流变。
练兵上推选代表发言,最后由教 师总结点评的方式,训练学生把握重 点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 神
受众(Audiences,又译为受传者、接受者),就是接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一、电视信号传播
1、电视收发信基本知识
a)基本原理
电视信号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无线电波,通过活动进行传播和接收。
它是由电视台发射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它被电磁波传播到空气中,然后接收者把这些电磁波转换成电视图像和声音。
b)传输方式
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有地面广播、卫星传输、有线传输和光纤传输四种。
地面广播:一般使用大功率发射台进行发射,广泛覆盖广播区域,接收者一般使用普通的空中接收天线即可接收。
卫星传输:使用高空小功率的发射台发射出电视信号,采用宽带信号传输,一般接收者需要安装专门的发射台和接收天线,以及单路放大器和滤波器。
有线传输:一般使用光缆和同轴电缆两种传输媒介,光缆传输可以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同轴电缆传输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光纤传输:使用光纤缆将电视信号传输至目的地,光纤传输的优势在于信号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传输多频道数据,无需进行信号增益。
二、电视发射技术
1、电视调频技术
电视调频技术是指在高频电磁波中携带视音信号,然后传输给接收端并进行接收的一种技术。
广播电视概论大纲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大纲广播电视概论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代码:XXX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广播电视概论》是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授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传播特性、社会功能、业务流程、经营管理、节目类型、受众研究、产业发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广播电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熟悉广播电视的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理解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影响,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和传播的基本能力,形成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全面认识和深入思考。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广播电视概述(2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理解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区别;3. 掌握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影响。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理解广播电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特点;3. 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和传播方式;2. 理解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和传播劣势;3. 掌握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和受众心理。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功能;2. 理解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功能;3. 掌握广播电视的文化传承功能。
第五章广播电视的业务流程(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2. 理解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和传输;3. 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营销和评估。
第六章广播电视的经营管理(4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经营模式;2. 理解广播电视的市场竞争和营销策略;3. 掌握广播电视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
第七章广播电视的节目类型(6 学时)1. 了解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社教节目等主要类型;2. 理解不同类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和制作要求;3. 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广播电视概论》课件
192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电 视机,1920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商业广播电台 。
技术进步与变革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技术也不断进步,从黑 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画面质 量越来越清晰。
变革
广播电视不仅在技术上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内容上也发 生了很大变化,从单纯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到各类专业频 道和互动性节目的出现,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未来趋势与展望
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将朝着更加多元 化、互动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展望
未来广播电视将更加注重与新媒体的融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内容质量和用户 体验,同时还将探索更多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形态。
02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传播方式与特点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与管理
产业现状与格局
01 产业规模
全球广播电视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庞大 。
02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日趋多元化,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 合发展。
03 竞争格局
市场竞争激烈,大型媒体集团占据主导地位。
广告经营与盈利模式
广告收入
广告收入是广播电视产业 的主要盈利来源。
盈利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付 费内容、品牌合作等。
《广播电视概论》 PPT课件
目录
•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 广播电视的类型与节目形态 • 广播电视产业经营与管理 • 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与责任
01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01 起源
19世纪末,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 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声音和图像。
广播电视概论完整版
第一章1、广播电视的定义: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
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2、广播电视分类广播电视可统称为“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无线广播、有线广播、无线电视、有线电视。
3、电视节目的创作也显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电视纪实创作、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进入到栏目化的阶段、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说》的开播,标志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崛起、1998年岁末起,由湖南卫视发轫,一大批电视游戏娱乐节目走红中国、电视直播。
第二章1、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2、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传送信号的实验,实现了无线电的发送和接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阶段3、1906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费森登播出了《圣经•路加福音》中的圣诞故事、小提琴演奏的圣歌、并祝贺大家圣诞快乐。
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语言广播,听众是当时附近船上的报务员们。
宣告了广播的诞生。
4、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分配给西屋公司一个商业海岸电台呼号:KDKA。
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
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5、广播的发展:1 )、开办广播:1920年前后,广播在各国普遍出现。
(如: 1919年英国、1920年美国、1923年德国、中国,1925年日本)初期的广播电台规模小,设备简陋,发射功率低,广播时间短,主要是对国内广播。
2)、对外广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和控制,开始利用对国外广播3)、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广播:广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苏、美、英、等国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电波战”(广播战)。
广播电视学概论范文
广播电视学概论范文广播电视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广播电视媒体的学科,研究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媒体功能、传播理论等内容。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广播电视学概论对于了解广播电视的本质、特点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广播电视学的起源与发展、广播电视的媒体功能、传播理论等方面探讨广播电视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广播电视学概论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广播电视媒体的诞生带来了媒介技术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
广播电视学概论在研究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过程中,探讨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无线电广播到电视的诞生和发展,然后到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的出现,广播电视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研究这些阶段的发展动态对于了解广播电视媒体的特点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具有丰富的媒体功能。
首先,广播电视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通过广播电视媒体,人们可以获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信息。
其次,广播电视也是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媒体,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各种信息和观点。
同时,广播电视也是娱乐文化的重要形式,通过广播电视媒体,人们可以获得各种娱乐内容,如电视剧、电影、音乐等。
除此之外,广播电视还具有引导和塑造公众意识、传播价值观念等社会功能。
广播电视学概论还探讨了广播电视的传播理论。
传播是广播电视的核心活动,广播电视传播理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广播电视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和作用。
最早的传播理论是传递理论,认为广播电视媒体是信息的传递工具,通过广播电视媒体传递内容给受众。
后来,伴随着媒介效应理论的提出,研究者开始关注广播电视媒体对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理论不断发展,媒介效应理论逐渐演变为现代社会资源理论、人际媒介交往理论、媒介输出理论等,这些理论旨在深入探索广播电视传播的机理和规律。
广播电视学概论也涉及到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和市场研究。
广播电视学概论必考知识点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
它被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广播的优势:受众多、覆盖面广,伴随性收听,移动性收听;声情并茂,引发联想;参与性强,及时反馈;技术简便,成本低廉;广告便宜,相对回报比较实惠。
广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容易产生歧义;线性传播的制约性电视传播特点: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视听兼备多元信息符号;时效性强;家庭式收视;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显著的广告效应。
电视传播的局限: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线性传播,选性差;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电视之父:英国人白尔德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
调幅波与调频波的区别:①调幅波抗干扰性能差;调频波抗干扰强,音质逼真②调幅波声音保真度较差;调频波声音保真度较高③调幅波除直线传播外,还能通过地面绕射,电离层反射,所以传播距离远,可达数千公里以上,但容易造成电台互相串音或差拍啸叫。
而调频波是直线传播,传播距离较近,一般只达一两百公里,需用微波中继传送才能达到远方。
(卫星传播当然就更远了)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无线电波的传播因波长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反射的情况还与电波本身的频率有关;无线电波的传播与电离层中的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的密度有关。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国营制度型;公共制度型;商业制度型。
.电视传播的制式:NTSC 制、塞康制(SECAM)、帕尔制(PAL)。
中国PAL制(帕尔)俄罗斯SECAM制(赛康)美国NTSC 美国四大广播电视网:NBC、CBS、ABC、CNN科学技术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先导作用;广播电视事业需要先进的管理;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广播电视事业的运行环境。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时也特指精神文化,及所有的价值结构,规范结构,信仰结构等。
《传播学概论》第十章
3,讨论权 受众享有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的权利。 对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4,隐私权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 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
隐私权,就是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 受侵害的权利。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人事项, 有权要求他人不打听、不搜集、不传播,也有权要求 新闻媒介不报道、不评论以及不非法获得。 二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有 权要求他人不得任意干扰,包括自己的身体不受搜查, 自己的住宅和其他私生活区域不受侵入、窥探。
部分西方国家的地方自治体规定商业电视台必 须开设“开放频道”(open channel),允许 一般大众自主参与。 电视观众的个人或团体可以根据排队原则 (queuing principle,先来后到,先到先得), 按申请时间的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作的节目。 德国早在1993年就已经有八个联邦州的三十 多个城市有线电视台开设了此类开放频道。
巴伦指出,当时的大众媒介垄断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 公众使用媒介传播所需信息和观点的权利,因此应当 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增加公众对媒介的接近权。 巴伦认为,“媒介接近权”是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 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 而 且,“为确保大众的言论自由,也必须由宪法确认大 众‘接近’媒介的权利”。也就是说,“一般社会成 员可以也应该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 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 赋予了传播媒介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台湾:公民新闻运动 公共电视.tw/:“你的公共电视” PeoPo公民新闻/:“你的小 故事就是我们的大新闻”。 CALL IN节目:TVBS《2100全民开讲》
广播电视学概论
广播电视的基本原理
广播电视的传输原理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信息的。无线电波的传播受地形 、建筑物等影响,但覆盖范围广;有线电视信号通过光纤和同轴电缆传输,信 号质量稳定但需要铺设线路。
广播电视的接收原理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包括电视机、收音机、电脑等。通过天线或有线电视线接收 电波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
广播电视学的特点
广播电视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它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 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研究 广播电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为主线,揭示广播 电视媒发展历程
初创阶段
20世纪初,随着无线电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媒体开始出现。早期的广播电 视媒体主要承担的是新闻报道和娱乐节目的职能。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磁波的传 播和接收技术上。
广播电视作为家庭和城市的重要信息传播平台,未来将更 加深入地融入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成为连接家 庭和城市的桥梁。
THANKS
感谢观看
广播电视学概论
目录
• 广播电视学概述 • 广播电视技术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 广播电视产业与运营 • 广播电视的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广播电视学概述
广播电视学的定义与特点
广播电视学的定义
广播电视学是研究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社会服务和文 化传承中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以广播电视媒体为中心,探讨 其信息传播、社会影响、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规律 和应用。
压缩技术
为了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存储空间, 采用了多种压缩技术,如MPEG、H.264等。
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信号发射
《广播电视学概论》课件
伦理规范
从业人员应遵循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 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坚决杜绝有 偿新闻和虚假报道等不良行为。
广播电视行业的自律与他律机制
自律机制
行业内部应建立自律机制,通过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等组织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推 动行业健康发展。
他律机制
除了自律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他律机制, 包括公众监督、媒体曝光和法律制裁等手段 ,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惩罚,维护行
营销策略
通过合作、赞助、广告等方式,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受众。
推广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扩大节目传播范围,提高节目覆盖率。
06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与伦理问题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体系与监管机制
法规体系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体系由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等多个 层级构成,确保行业有序、规范发展。
《广播电视学概论》ppt课件
目录
• 广播电视学概述 • 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 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与特点 •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编排 •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与市场分析 • 广播电视行业的法规与伦理问题
01
广播电视学概述
广播电视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广播电视学是一门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的学科,其特点包括跨学科性、实践性和应用 性。
宣传语和海报设计
创作吸引人的宣传语和海报,提高节目知名 度。
活动推广
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如观众见面会、话题讨 论会等,吸引关注度。
05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与市场分析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特点与需求分析
受众特点
受众群体广泛,年龄、性别、职业、 地域分布多样;受众需求多样化,包 括娱乐、信息、教育等方面。
传播学概论 第七章 受众分析
二、“自助餐厅” 自助餐厅”
(二)大众社会理论假说
•1、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头脑、并直接影 、媒介具有直达普通人头脑、 响普通人头脑的力量 •2、一旦普通人头脑被媒介所影响,不仅 、一旦普通人头脑被媒介所影响, 会破坏个人的生活,还会产生大规模的社 会破坏个人的生活, 会问题 •3、普通人容易受到媒介影响是因为他们 、 被从与传统集体和机构的关系中隔绝和孤 立出来
问题改变了: 问题改变了: 以前: 讯息如何作用受众? 以前:“讯息如何作用受众?” 现在: 受众如何处理信息” 现在:“受众如何处理信息” 受众是固执的,他们拒绝倒下。 “受众是固执的,他们拒绝倒下。而且 传播的讯息也并不像枪弹, 传播的讯息也并不像枪弹,它们并不是 射向接受者的” 射向接受者的”,而是放置在接受者可 以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 以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地方。” ——施拉姆 施拉姆
(二)大众社会理论假说
一个前提假说,一个结果假说: 一个前提假说,一个结果假说: •1、媒介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癌症一般 、媒介是一种非常有害的、 的社会力量 •2、必须对媒介进行净化或者彻底的重 、 构——建立极权社会秩序一定能解决由 建立极权社会秩序一定能解决由 媒介引发的社会混乱
二、魔弹和靶子
即: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收到, 媒介的信息只要被受众接收到, 便会对他产生预期的效果。 便会对他产生预期的效果。
第二节 联合抵御的受众
传播的模式: 传播的模式: 媒介 缓冲体 受众
个人差异 社会类型 社会关系
一、个人差异 二、社会类型 三、社会关系
四、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保留/ 选择性保留/
第一节 中弹即倒的受众
传播的模式: 传播的模式: 媒介 受众
09343电视传播概论解构电视重点整理
电视传播概论串讲讲义绪论一、电视传播的研究对象1.电视的定义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区播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
直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亦简称为“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亦简称为“电视”。
电视,亦称“电视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区播送声像一体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两大类。
2.电视传播电视传播是电视从业者使用电子媒介广泛、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的活动。
广义的电视传播,包括电视传播事业的宏观决策与管理、节目的摄制与编播、节目的传送与覆盖、传播效果与观众反馈。
五个环节狭义的电视传播主要指电视节目的传播活动,仅仅限于节目容及其效果。
二、电视传播的定义及其特点1.电视传播研究:指围绕或通过电视媒介所进行的传播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的研究。
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容(节目)、电视媒介、观众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2.电视传播学:研究电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电视传播学的学科特点:社会性、开放性、整合性。
第一章电视传播发展论一、人类传播的发展机理1.人类传播的历史脉络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四次信息革命:语言、文字、印刷、电子。
(1)口语→图画→文字(2)造纸→印刷→纸媒介(3)电报→→电传真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有线电报的诞生,开创了电力传播的新纪元,电通信时代由此开始。
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是大众电子传播的一大飞跃。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与俄国人波波夫同时宣告发明了无线通信技术。
1876年,贝尔发明。
的发明标志着电传声音的时代开始了。
(4)电影→广播→电视电影是与电视关系最为密切的技术艺术媒介。
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影诞生日。
电视图像传输的技术原理:光→电→光光电效应和荧光效应。
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电流的强弱与光照的强弱成正比。
[文学]广播电视概论教案
《广播电视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广播电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一广播电视学的含义1 广播电视的诞生“电话的恐怖”“神奇的电话”“电话望远镜”美军上尉克莱. 雷里的妻子---斯蒂芬尼技术----广播电视无线电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远程传输信息的能力成为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
电磁学理论---无线电通讯技术---无线电传声实验---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正式的广播电台出现1900年,费森登:交流发电机所产生的电磁波能够传递人的声音和音乐。
1906年,世界上第一次无线电声音广播。
1916年,萨尔诺夫:“无线电音乐盒”计划。
1920年11月2日,第一个获得美国商务部颁发营业执照并批准呼号的电台KDKA正式开播,成为世界广播事业史的发端。
光电效应:电视传播的理论基础。
任何表现物体的影像都可以通过电子信号予以传播。
1936年11月2日,BBC在伦敦北郊亚历山大宫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电视的萌芽时期。
二战后是世界范围内电视的成长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欧洲和北美逐渐超过电影,成为最流行的娱乐媒介。
2 什么是广播电视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
按照传输信号分:只传递声音的,叫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传送声音和图像的,叫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人们以广播、电视为媒介,建立专门的机构并形成一定的系统和规模,向社会提供信息、娱乐、服务等,是社会影响力巨大的大众传播活动之一。
3 什么是广播电视学(区别广播电视学与大众传播学和新闻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新闻只是作为大众传播的内容之一,新闻学是研究新闻这一特定大众传播内容的科学。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广播电视学是研究这种特定媒介形式下传播活动的规律,包括内容研究,管理机制研究,受众研究,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研究等与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相关的各个层面。
广播电视概论第四章广播电视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概论第四章广播电视传播特性介绍广播电视传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电缆等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大众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讨论广播电视传播的特性,包括无线传播特性、传播媒介特性和传播方式特性等。
无线传播特性无线传播是广播电视传播中最常见的形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广播电视信号可以跨越较远的距离传播,从而覆盖广大地区的受众群体。
2.无线传播具有广播性质,即一个信号可以被多个接收设备接收到。
3.无线传播信号容易受到物理障碍物的干扰,如建筑物、山脉等。
这种干扰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或无法接收到信号。
为了克服无线传播的障碍,广播电视系统通常会建立多个发射台,以覆盖更广的范围。
此外,使用天线来接收信号也可以提高信号质量。
传播媒介特性传播媒介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础,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1.无线电波传播:广播电视信号通过无线电波传播,无线电波具有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的特点。
但由于无线电波受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传播距离和信号质量会有所减弱。
2.有线电缆传播:有线电缆传播具有稳定、高质量的特点。
信号通过电缆传输,不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因此信号质量较好。
但有线电缆传播的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广播电视系统通常会综合利用无线电波和有线电缆两种传播媒介,以确保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传播方式特性广播电视传播方式是指信息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传播方式。
传播方式分为广播传播和点播传播两种。
1.广播传播:广播传播是指将信息通过广播信号广泛传播给大众,所有接收设备都可以接收到同一信号。
广播传播具有广泛覆盖范围、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特点,适合大规模公开信息的传播。
2.点播传播:点播传播指的是用户根据个人需求主动选择和获取特定的信息内容。
与广播传播不同,点播传播是一对一的传播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想要观看的节目。
通过广播传播和点播传播的结合,广播电视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总结广播电视传播具有无线传播、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等特性。
广播电视概论一、二、三章
天波传播 在地球大气层的上层(约六、七公里至二、三百公里的 高空中),由于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或宇宙射线的激发,空气 分子和原子发生了电离,形成了带电荷的离子,它们构成了 所谓的“电离层”。它对无线电波特别是广播用的中波和短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波,能像镜子对可见光一样进行反射。随季节、昼夜、地理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环境、太阳黑子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高低和密度的变化,所 以往往也影响到无线电波的传送和接受。
第三节
广播电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 指一个国家在播放电视节目时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 基于世界各国对于彩色电视三基色(红、绿、蓝)基本光束 采用的编码、解码方式不同,有三种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 NTSC、PAL、SECAM。 • 以上三种制式的产生,是20世纪60年代美、德、法三国在技 术上激烈对抗的结果。 • 我国电视使用PAL-D制;美国使用N制;法国使用S制;
广播电视概论
主讲:栾青
课程介绍
《广播电视概论》,又称“广播电视学”,是广播电视 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对中外广播电视发展历史、广播电视发展规律、 广播电视传播观念及社会功能、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广播电视 传播语言、广播电视界面人物、广播电视生产制作、广播电视 事业管理、广播电视受众分析、广播电视产业数字化变革等方 面有关知识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及发展 过程,了解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对广播电视的基本形态、基 本知识、基本概念有宏观的了解和掌握,对广播电视学科有初 步的认识。 为进一步学习广播电视节目的编辑、制作,尤其是广 播电视新闻的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了广播电视机 构的某些特性
经营性 商品性 竞争性
决定了广播电视节 目的某些特性
娱乐性 针对性 波动性
路漫漫其悠远
3.“受众即市场”受众观的社会后果
传受双方复杂的社会 传播关系被简化成了 单纯的买卖关系
节目设置及内容更多的着眼于受众 的购买力及消费特点
收视收听率成为判断传媒成败的唯 一标准,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被忽视
传受双方复杂的社会传 播关系被简化成了我说 你听的单项灌输关系
节目设置及内容完全从传播者 的需要出发,不顾及受众兴趣
内容僵化、传播效果差成为不 可避免的结果
受众作为社会成员的 正当权益遭到忽视和 侵害
路漫漫其悠远
知情权 监督权 表达权
(二)受众差异论—实证主义: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前,就 具有倾向性,而这些倾向性则与受众的社会经历、所处的社 会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
路漫漫其悠远
广播电视的受众需求
享受娱乐 “逃避” 获取信息 “媒体依赖性” 受众参与 “受众本位” 自我实现
路漫漫其悠远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1.广播电视的真正大众化 器材 发布接收渠道 从博客到播客到维客
所谓维客即 Video Blog
路漫漫其悠远
2.传统大众媒介的变革
原有节目增强互动性
受众作为社会成员的 正当权益遭到忽视和 侵害
知情权 监督权 表达权
路漫漫其悠远
(三)受众主动论: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 目的。受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有主见的信息使用 者和创造者。
“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行为理论: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 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 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 程。
手段。
《革命周年祭》 《十月革命》
《列宁》
[前苏联]吉加·维尔托夫
路漫漫其悠远
案
二战期间,交战双方对纪录片宣传 作用的认识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发展
例
和应用,使其成为全球对抗的一个重
要武器。
路漫漫其悠远
[美]弗兰克·卡普拉
我们为何而战
战争序曲
俄国之战
英国之战
纳粹运动
分化与征服
路漫漫其悠远
战争逼近美国
节目特色:每天选定主题,邀请观众短信参与,时时插播!
路漫漫其悠远
3.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
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型受众观:每个人
都是生活的导演(记录者和表达者)
新技术条件下的广播电视的“经营”
从宣传角度说:改变说教模式,把 观点隐藏起来是新时代的生存之道
例:好莱坞大片VS 主旋律影视作品
从盈利角度说:提供展示平台是广 电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表面上看,受众是新闻传播媒介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 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从根本上看,他们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新 闻传播效果的检验者,是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决定者。
路漫漫其悠远
二、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一)受众被动论—前实证主义: “人群就是乌合之众”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主动的,受众则是被动的,
从淘宝网获得的启示
路漫漫其悠远
好莱坞大片 VS 主旋律电影
Great power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路漫漫其悠远
减少人为美化, 还原历史真实。
三、受众调查
受众的需求和选择最终决定新闻媒介的命运,因此 在新闻传播中必须明确“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
反馈,是构成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它是指受传 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和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 的反作用。
例如,短信参与
为受众开辟展示平台
案 例
每周一至周五21:00~21:20,CCTV-10播出
路漫漫其悠远
案 例
内容定位:早间经济资讯节目
节目特点: 早间的“氛围”——轻松、温暖、明快、向上 早间的“味道”——经济味、早间味、人情味 整体风格——实用、鲜活、大气
板块简介: 第一时间·新闻
·马斌读报 第一时间·时尚
受众的历史发展 书籍、报纸、广播、电视 、 网络,对于不同的传播类型来说,其受
众也不尽相同。 受众含义的几度扩张:
受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受众参与和接受信息传播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受众在接受和传播信息时的身份和地位的差别在消失。
路漫漫其悠远
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受众是新闻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复杂的子系统,他们是新闻信息的受传者,
路漫漫其悠远
作为推销手段的广播电视与受众
1.经济语境下的广播电视受众观
内涵
发展 概况
把受众看作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消费者和广播、电视 企业的经济来源。
这种观点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大众媒介向企业经营 形态转变的过程中出现,如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 流观点。
受众即市场
路漫漫其悠远
2.“受众即市场”受众观的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传播效果直接而明显。 “子弹论”
路漫漫其悠远
作为宣传机器的广播电视与受众
1.政治语境下的广播电视受众观
内涵
发展 概况
广播电视被视为向大众灌输某种观点的工具, 是某个组织赢得人心的法宝。
这种观点在战争时期、对外宣传以及实行广播电 视产业公有国营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充分体现。
路漫漫其悠远
案 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首 次把文献纪录片当成一种重要的宣传
中国之战
案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的宣传里芬斯塔尔
2.宣传机器受众观的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广播电视机 构的性质
非盈利性 非商品性 非竞争性
公有国营类 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类
广播电视节 目的特性
从传播者的需要出发 一定程度的强迫性性
相对的稳定性
路漫漫其悠远
3.宣传机器受众观的社会后果
广播电视传播与受众概 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6
一、概念解析
受众(audience)
(广义)指所有一对多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如会场的听众、戏剧表演、体育比赛的观众等
(狭义)由于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是典型的一对多
传播模式,因此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瞩目的受众是大众媒介的受 众。
路漫漫其悠远
又是反馈信息的发布者。
规模的巨大性、广泛性
从人口特征来说
身份的模糊性、不确定性
彼此联系的稀薄性、独立性
从行为特征来说
随意性(或称伴随行) 能动性 非强制性
路漫漫其悠远
隐匿性
广播电视受众的地位
广播电视传播者把受众摆在什么位置,不仅是一个业务问题 和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广播电视性质的原则问题。
受众和传播媒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