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持续性感染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机制和免疫干预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机制和免疫干预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机制和免疫干预是研究该疾病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机制以及目前可用的免疫干预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将被激活以应对病毒入侵。
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细胞和B细胞,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T细胞被认为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键细胞类型。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NK细胞被激活并释放细胞毒素,直接杀伤感染的肝细胞。
此外,NK细胞也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以促进T细胞的活化。
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识别和杀伤感染的肝细胞来清除乙型肝炎病毒。
CD8+T细胞通过识别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释放细胞毒素来杀伤感染细胞。
而CD4+T细胞则发挥辅助作用,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促进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
然而,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系列的免疫逃逸机制,使得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有效清除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干扰免疫应答,如抑制NK细胞活性、降低T细胞的功能和诱导免疫耐受。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变异也会导致免疫逃逸,使得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攻击具有更强的耐受性。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干预是控制和治疗该疾病的重要策略之一。
目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乙型肝炎疫苗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提供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
除了疫苗接种外,抗病毒治疗也是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目前,核苷酸类似物(如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和干扰素(IFN)是常用的抗病毒药物。
核苷酸类似物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来减轻病毒感染,而干扰素则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来清除感染的肝细胞。
此外,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干预还包括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疾病,它是全球范围内肝炎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病毒的感染途径、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以及宿主免疫反应等。
首先,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的直接接触传播。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输血、共用注射器、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等。
一旦病毒进入人体,它会首先感染肝脏细胞中的肝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稳定性,这使得它能够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并进行复制。
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过程主要涉及病毒的基因组DNA的合成和转录。
病毒通过逆转录酶将其RNA基因组转录成DNA,并将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这种整合过程使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变得持久和慢性化。
在肝细胞内,病毒的DNA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产生病毒的RNA和蛋白质,从而维持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也是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染后,宿主免疫系统会产生针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会释放细胞毒素来杀伤感染的肝细胞。
同时,机体还会产生抗体来中和病毒、阻止病毒进一步感染其他细胞。
然而,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来干扰宿主免疫应答。
病毒的基因组中编码的蛋白质可以抑制宿主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少宿主免疫反应的效果。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还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肝脏组织。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病毒的感染、复制和传播以及宿主免疫反应等多个环节。
了解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当前,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接种和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来解决乙型肝炎的全球流行问题。
乙型肝炎的病毒消除与慢性化机制
乙型肝炎的病毒消除与慢性化机制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感染。
它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健康。
虽然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接种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使得病毒消除成为可能,但仍有大量患者无法摆脱乙型肝炎的慢性化。
乙型肝炎病毒的消除是指通过抗病毒治疗或自身免疫清除等手段,使病毒在人体内完全消失,患者不再具备传染性。
然而,要实现乙型肝炎病毒的消除并非易事。
乙型肝炎病毒具有高度的遗传变异性,这使得病毒能够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进而导致慢性感染的发生。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还能够在肝脏内形成共价闭合的环状DNA(cccDNA),这种形式的DNA非常稳定,难以被宿主细胞或药物清除。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消除,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减少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最终达到病毒消除的效果。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的关键酶活性,从而减少病毒的产生和释放。
然而,抗病毒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部分患者可能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或无法耐受药物的副作用。
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机制是指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并持续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过程。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宿主免疫系统会对病毒产生应答,引发炎症反应。
然而,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变异性和cccDNA的存在,病毒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使得炎症反应无法有效清除病毒。
长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肝脏组织的损伤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机制还涉及到宿主免疫系统的调节失衡。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以清除病毒。
然而,在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受到破坏,免疫耐受状态得不到维持。
这导致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应答能力下降,炎症反应无法被有效控制。
同时,慢性炎症还会导致免疫细胞的功能异常和免疫耐受细胞的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伤。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进展
⼄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进展综述⼄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摘要:近年来,⼄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个严重的公共卫⽣问题,我国尤为突出。
近年来,⼄肝在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排序中⼀直位居前三位,每年报告⼄肝患者百万⼈左右。
⾯对⼄肝病毒感染蔓延的局⾯,各国进⾏了⼤量研究以求从根源治疗⼄肝。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类依旧未找到有效治疗慢性⼄肝的⽅法。
⼄肝防治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要⾯临的重要任务,因此,探寻⼄肝活动的规律特点、把握⼄肝防治的宏观态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通过综述的⽅式对⼄肝的感染以及防治⽅⾯进⾏了分析。
关键词:⼄肝病毒;流⾏病学;⼄肝表⾯标志物;⼄肝疫苗⼄型肝炎是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世界流⾏趋势。
慢性⼄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最为⼴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
我国现有9000万慢性⼄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约2800万为慢性⼄肝患者。
每年有90万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约30万患者发展为原发性肝癌[1]。
⼄肝的流⾏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给国家的卫⽣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同时给患者的⼼理和家庭带来了负⾯影响,造成了⽣活质量下降。
因此,解决⼄肝防治的难题,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各个国家对⼄肝的防⽌研究⼒度加⼤。
进⼊免疫时代以来,免疫预防控制⼄肝在世界各国均取得明显的成效。
1 ⼄肝病毒感染1.1 ⼄肝病毒简介及其基因型分布⼄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简称⼄肝病毒,是⼀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是引起⼄型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的病原体,其基因组为闭合环状双链DNA,⼤⼩约为3.2kb,在负链DNA核⽢酸序列为模板转录的RNA 上含有四个ORF,分别称为S、C、P、X区[2]。
⼄型肝炎是⾎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1988年OKAMOTO[3]⾸先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的标准将其分为A、B、C、D4种基因型,随后⼜根据这⼀标准将HBV基因型增加到8种(即A~H),每个基因型⼜可分为不同亚型,且存在基因型之间的重组现象。
HBV感染的免疫清除机制与某些转化疗法
HBV感染的免疫清除机制与某些转化疗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
虽然疫苗可以预防HBV感染,但是许多人还是感染了该病毒,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HBV感染的免疫清除机制和某些转化疗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HBV感染的免疫清除机制1.1 病毒清除HBV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并扩增对该病毒的免疫反应,使得病毒在初期感染阶段被大量清除。
幸存的病毒则在系留在肝脏中并进行复制。
在感染后的第1~3周,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如T细胞)被激活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导致肝细胞的炎性浸润和细胞损伤。
这种免疫反应被称为“免疫清除期”。
1.2 免疫耐受免疫清除期之后,一部分患者(约90%)继续活化免疫系统攻击病毒。
但是,其他患者表现出免疫耐受,即免疫系统不再攻击病毒。
免疫耐受的病人病毒在肝脏中长期存留,最终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免疫耐受是基于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这种机制导致T细胞和B细胞功能受到抑制。
1.3 免疫恢复一些具有慢性HBV感染的患者经历了免疫耐受期,但最终免疫系统会恢复活力并开始攻击病毒。
这种免疫反应被称为“重启免疫清除期”,其特征包括强烈的炎性反应和肝细胞损伤。
重启免疫清除期可以促进病毒清除,但也会导致肝脏炎性浸润和,请注意对患者的治疗。
二、某些转化疗法虽然有疫苗预防,但是许多人仍因HBV感染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已经探索了各种治疗方法。
现在,加强免疫为基础的治疗在许多国家被广泛采用。
2.1 常规抗病毒药物目前,基于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法是慢性HBV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
核苷酸:如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曲他滨。
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与释放。
但是,病毒刚被感染时使用抗病毒药可能不太有效。
2.2 免疫抑制剂一些患者通过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使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从而降低肝脏炎症及损伤,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免疫抑制药物有环孢素、甲基泼尼龙等。
重要病毒持续性感染形成和维持
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本项目以HBV和HIV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部分环节上以疱疹病毒的成熟研究体系为参照,从靶细胞和机体两个水平探索病毒持续性感染形成和维持的机制。
靶细胞水平选择的关键环节包括病毒入侵细胞、病毒复制的调控和病毒拮抗细胞凋亡;机体水平选择的关键环节为病毒诱导的免疫耐受和免疫功能损伤。
这些环节基本上是所有持续性感染的病毒在形成和维持持续性感染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
通过深入研究,在揭示这些病毒形成和维持持续性感染的特性的同时,争取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为HBV和HIV等病毒持续性感染的防治提供特异性和广谱性的干预靶点。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拟开展以下研究:(一)HBV和HIV等与靶细胞相互作用形成和维持持续性感染的机制1.HBV和HIV入侵靶细胞的机制:1)利用感染细胞模型与原代肝细胞培养体系,研究HBV吸附肝细胞过程中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及介导病毒入侵的机制;2)利用病毒内吞和膜融合的细胞模型,研究影响HBV和HIV表面蛋白介导的病毒内吞和膜融合的因素,探寻参与病毒内吞过程的细胞分子并研究它们与病毒表面蛋白的相互作用;3)利用肠道粘膜活组织模型,探索HIV跨越粘膜屏障及在细胞间传递(感染突触)的机制,研究感染微环境中各种因素(如病毒的存在形式、趋化因子等)对感染过程的影响。
2.持续性感染中病毒复制的调控机制:1)研究HBV表面蛋白调控cccDNA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临床常见HBV准种的表面蛋白在调控cccDNA形成中的功能差异及与临床疾病进展的关系;2)研究HIV-1感染靶细胞后,病毒蛋白或基因通过与宿主细胞内元件的相互作用,抑制免疫信号传递的分子机制;3)研究HBV影响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4)比较HBV和疱疹病毒在调控自噬作用机制上的异同,发现共同的关键节点分子。
3.持续性感染病毒拮抗细胞凋亡的机制:1)研究和确定HBV和疱疹病毒抑制细胞凋亡的主要通路(如死亡受体通路、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或细胞周期检验点等);2)鉴定抑制细胞凋亡的病毒因子,分析其抑制机制及相互作用的关键宿主蛋白;3)比较不同病毒在持续性感染状态下拮抗细胞凋亡的共性。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病毒持续感染的机制
病毒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必须满足下列三个 条件:
1、能够感染宿主细胞但不表现出致病作用; 2、保持自身的基因长期存留于宿主细胞中; 3、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
资料仅一定数量的宿主细胞能够存活下来是病 毒建立持续性感染的基本要求。因此,病毒 只有在不杀死宿主细胞或者对宿主不产生严 重伤害时,才能够在宿主细胞中潜伏下来。
感染类型图示
1、急性病毒感染,随 后被宿主免疫系统清 除;
2、急性病毒感染,随 后是潜伏性感染及间 歇性的再激活;
传染新的个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急性病毒感染,随后是 慢性感染
宿主免疫系统不能完全 清除在急性感染期间产生的 病毒粒子,病毒就可以建立 慢性感染。
4、病毒的慢感染自始 至终均为慢性感染, 并无急性感染过程。
宿主细胞也可能发生获得性突变。
Hela细胞在脊髓灰质炎病毒或柯萨奇A9病毒的 选择压力下,会逐步增加对这些病毒的抗性。
增加了抗性的Hela细胞变异株可以阻断脊髓灰 质炎病毒生活史中的多种步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持续性感染状态细胞及病毒变化
病毒突变为缺陷型 病毒降低了致病性 病毒丧失了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 细胞中某些分子发生变化,限制病毒的复制 细胞提高了对病毒损伤的抗性
子。如人类的腺病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病毒变异株的进化
一些通常情况下能够杀死宿主细胞的病毒在 感染体外培养细胞时会产生改变了溶细胞特 性的突变株。
包括:温度敏感型突变株、小空斑型突变株 以及缺陷干扰性粒子等。
预示着这些病毒可能在体外建立了持续性感染。
乙型肝炎及其慢性化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0264.2021.06.025乙型肝炎及其慢性化机制研究进展*张莹1聂红明"汪蓉3姜煜资1俞嫣青1王灵台$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3.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机制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志码A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至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终极目标。
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m,据此推算,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有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
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本病所致的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
虽然近年来已加大乙型肝炎免疫疫苗的接种和普及,但HBV感染在我国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
CHB发病率高,且易发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肝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目前HBV感染后的慢性化机制尚未明确,本文综合最新国内外进展对HBV感染后慢性化的发生机制行综述。
1宿主因素HBV侵入机体后,形成慢性感染与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机体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程度是HBV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因素。
胎儿及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此时容易发生免疫耐受。
研究表明,乙肝携带者主要与母婴传播方式有关⑵。
成人感染HBV后,病毒侵入肝细胞形成cccDNA不断进行复制,激发人体的非特应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进一步对肝脏造成损伤。
同时乙型肝炎慢性化还与宿主的HLA基因型差异有关,使得HBV肝外不断复制得以免疫逃逸而致慢性化。
1.1免疫应答1.1.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和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
持续性HBV或HCV感染与免疫稳态 周云
8 5 1
B VP H C VQRS%&TU NOC H
周㊀云,连建奇,贾战生
(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感染病·肝病中心, 西安 7 1 0 0 3 8)
摘要: 机体与病毒相互作用维持稳态是一种自然属性。免疫系统一方面需要活化免疫应答作用, 杀灭或清除病毒; 另一方面要 调控免疫应答不要过度, 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状态。持续性肝炎病毒感染( 如H B V 、 H C V ) 的原因是病毒分子成分损害机体免疫系 统并发生变异逃逸免疫清除。机体与病毒长期共存是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的过程, 是机体在抗病毒免疫应答过程中维持自身 稳态的结果。对持续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细胞与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肝炎病毒; 免疫系统; 稳态应变 中图分类号: R 5 1 2 . 6 ㊀㊀㊀文献标志码: A ㊀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1- 5 2 5 6 ( 2 0 1 4 ) 0 9- 0 8 5 1- 0 4
抑制。适应性免疫作用为产生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 T淋巴细 C T L ) , 特异性地识别和裂解病毒感染的细胞, 产生病毒特 胞( 异性抗体, 中和细胞外的病毒颗粒。但是不同的病毒通过不同 的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病毒持续存在于机体, 导致持续 性病毒感染。 N K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和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在预 防病毒传播的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N K细胞可能通过促进树 D C ) 的功能, 从而递呈抗病毒效应 T细胞, 在早期控 突状细胞( 制H B V/ H C V感染有重要的作用。N K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
A b s t r a c t : H o m e o s t a s i s b e t w e e nt h e h o s t a n dv i r u s e s i s n a t u r a l l y m a i n t a i n e d . O nt h e o n e h a n d ,t h e i m m u n e s y s t e ma c t i v a t e s t h e i m m u n e r e
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黄茵;陈智
【期刊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1(028)002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易形成慢性化,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机制是宿主对HBV的各种抗原产生完全或不完全性免疫耐受.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发展过程中有三个连续的免疫病理阶段,宿主对HBV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中有许多环节可能形成免疫耐受.近几年对HBV持续感染免疫耐受形成机制的研究为确定有效的抗病毒策略、结束慢性HBV感染或降低肝细胞损害的免疫治疗措施提供了思路.
【总页数】4页(P57-60)
【作者】黄茵;陈智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研究所,31000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研究所,3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应否治疗? [J], 庄辉
2.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精准抗病毒治疗 [J], 李婷婷;姜艳芳
3.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抗病毒治疗有益于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J], 贾红宇;刘克洲
4.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应积极抗病毒治疗 [J], 黄缘
5.动态监测脾脏大小和肝硬度值协助判断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J], 孙凤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免疫应答的启动、病毒清除和免疫耐受等方面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
免疫应答的启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毒颗粒进入机体后,首先会被肝脏中的树突状细胞(DCs)捕获,并被其表面的受体识别。
DCs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抗原呈递细胞,其捕获和处理病毒颗粒后,会将病毒抗原呈递给淋巴结中的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DCs通过呈递病毒抗原激活特异性T细胞,其中包括CD4+辅助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
CD4+ 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促进病毒清除。
而CTL则直接杀伤感染肝细胞的病毒,起到清除病毒的作用。
病毒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来清除病毒。
细胞免疫主要依赖CTL的作用,CTL通过识别并杀伤感染肝细胞的病毒,将病毒清除。
体液免疫则主要依赖抗体的作用。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抗体,主要是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抗体。
这些抗体能够与病毒颗粒结合,阻止病毒进一步感染肝细胞。
此外,抗体还能够通过补体激活途径参与病毒的清除。
免疫耐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中,免疫耐受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或外源性抗原产生免疫无应答或应答减弱的状态。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为了避免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肝脏损伤,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会产生一些免疫抑制性细胞和分子,如调节性T细胞(Treg)和抑制性细胞因子。
这些细胞和分子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弱免疫应答的强度,从而减少肝脏损伤。
总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
病毒持续性感染难治愈的因素及对策
病毒持续性感染难治愈的因素及对策闻玉梅【摘要】病毒持续性感染引起的病程多为慢性或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在部分患者甚至可引发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造成社会重大经济负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持续性感染难以治愈的原因涉及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或以附加体的形式长期存在,以及病毒的酶或蛋白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等特性。
此外,机体天然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低下、免疫网络失调及感染微环境改变等,也是病毒建立并维持持续性感染的原因。
本文根据持续性感染难以治愈的原因,从病原学与机体免疫应答两方面研讨一些对策,希望以此为切入点,为治疗持续性感染提供新思路与新策略。
%The clinical course of 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sis usually chronic and recurrent ,which may lead to development of tumor or autoimmune diseases , etc . Since persistent infectious diseases occur in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these infections not only are important issues for public health but also can cause heavy economic burden to thesociety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the“difficult‐to‐treat”viral persistent infec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viruses ,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host chromosomes , either via integration or by presence as episomes , and various inhibitory mechanisms of host immune responses mediated by viral enzymes or proteins .In addition ,defects in host innate and (or) acquired immunity , dereg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ive network ,and alterations in the local infected microenvironment are also involved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s .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viral and host factors in difficult‐to‐treat persistentviral infections , and presents some idea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s .【期刊名称】《微生物与感染》【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67-72)【关键词】持续性感染;病毒;免疫应答;免疫治疗【作者】闻玉梅【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中,除急性感染外有一大类被称为持续性感染。
乙型肝炎的病毒感染和免疫应答机制
乙型肝炎的病毒感染和免疫应答机制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如性接触、母婴传播和共用注射器等途径。
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其中约有60万人因乙型肝炎相关疾病而死亡。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肝脏炎症和损害,导致肝细胞的破坏和再生。
乙型肝炎的病毒感染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染、急性炎症、慢性感染和肝硬化/肝癌。
感染阶段是指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开始复制和感染肝细胞。
在此过程中,免疫系统会对病毒产生应答,包括病毒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和细胞免疫的参与。
然而,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可以抑制宿主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病毒的持续感染。
急性炎症阶段是指在感染后的数周内,病毒复制活跃,肝细胞受到炎症反应的损害。
临床上,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
在这个阶段,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病毒特异性抗体,以清除病毒。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急性乙型肝炎可以自愈,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发展成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是指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
慢性感染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感染会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在这个阶段,免疫系统的应答机制可能会发生改变,导致免疫耐受状态的形成。
这使得病毒能够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并且增加了肝脏疾病的发展风险。
肝硬化和肝癌是乙型肝炎的严重并发症。
慢性感染的患者中,约有15-40%会发展成肝硬化,进而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这与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炎症反应和肝细胞损伤有关。
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免疫应答机制在乙型肝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感染初期,免疫系统的应答可以帮助清除病毒。
然而,乙型肝炎病毒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的应答,包括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逃避免疫识别等。
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产生机制和免疫调控
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产生机制和免疫调控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的病毒,感染人类肝脏并引起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导致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在乙型肝炎的病程中,机体通过产生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来抵抗病毒感染。
本文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产生机制和免疫调控。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应答。
这些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的介导来清除感染的细胞,而体液免疫则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病毒及其毒素。
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产生主要依赖于B细胞的免疫应答。
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入人体后,病毒的表面蛋白HBsAg会被人体的抗原呈递细胞(APC)摄取并加工,然后呈递给B细胞。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与抗原结合,进而启动免疫应答。
在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一系列信号转导途径被激活,包括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共刺激分子信号转导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等。
这些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最终导致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一部分被激活的B细胞会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体。
这些抗体可以与乙型肝炎病毒结合,阻止其进一步感染肝细胞,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除了浆细胞的分化,另一部分被激活的B细胞会形成记忆B细胞。
这些记忆B 细胞具有长期存活的能力,并且在再次遇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能够迅速应答,产生大量的抗体。
这种记忆B细胞的存在使得机体在再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清除病毒,从而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产生受到免疫调控的影响。
免疫调控是机体对免疫应答进行调节和平衡的过程,旨在保持免疫应答的适度和持久性。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免疫调控的失衡可能导致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使病毒更容易复制和传播。
免疫调控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免疫调节细胞和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细胞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和抑制性B细胞(Breg)。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嗜肝DNA 病毒属(Orhtohepadnavirus),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HB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世界HBV携带者高达3.5亿。
我国人群HBV携带率约为10%,HBV携带者超过1.2亿。
(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电镜下HBV感染患者血清中可见三种形态的病毒颗粒,即大球型颗粒,小球型颗粒和管形颗粒。
(1)大球型颗粒:又称为Dane颗粒,是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直径42mm,电镜下呈双层结构的球型颗粒。
外层相当于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和病毒基因编码的包膜蛋白组成,包膜蛋白包括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前S1抗原(Pre S1)和前S2抗原(Pre S2)。
内层为病毒的核心,相当于病毒的核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核心表面的衣壳蛋白为HBV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 ,HBcAg)。
病毒核心内部含病毒的双链DNA分子、DNA多聚酶等。
(2)小球型颗粒:直径为22nm,为一种中空颗粒,成分为HBsAg,是HBV 在肝细胞内复制时产生过剩的HBsAg装配而成,不含病毒的DNA及多聚酶,无感染性。
这种小球型颗粒大量存在于血液中。
(3)管形颗粒:由小球型颗粒聚合而成,颗粒长100~500nm,直径22nm,成分与小球型颗粒相同,具有与HBsAg相同的抗原性。
2.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HBVDNA分子为不完全双链环状DNA,两链长短不一。
长链是负链,约有3200个核苷酸,短链为正链,是长链长度的50%~100%。
HBVDNA负链含4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称为S,C,P,X区。
其中S区有3个启动子,分别编码主蛋白(含HBsAg)、中蛋白(含PreS2Ag和HBsAg)和大蛋白(含PreS1Ag、PreS2Ag、HBsAg)。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严重者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然而,HBV感染后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机制尚不完全清晰。
一、HBV感染的免疫应答水平的HBV特异性抗体对于通过肝功能检测检测到的HBV感染的确诊至关重要。
水平的HBsAg抗原和HBV DNA含量可用于检测HBV感染的严重程度。
HBcAg特异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与HBV感染的去除有关,因为它们可以直接致死感染的肝细胞。
而针对HBV感染的免疫机制与其他微生物感染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抗病毒免疫应答和清除病毒方面。
二、抗HBV免疫应答的机制HBV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主要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国内外研究表明,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HBV感染,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起着最重要的免疫清除作用。
在HBV感染初期,NK细胞可以通过释放细胞毒素杀死感染肝脏内的病毒性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也能通过CD4+T细胞的模式发挥抗原递呈和模式识别作用。
CD4+T细胞控制免疫应答和HBV病毒清除,它们主要通过制造干扰素的方式来发挥抵抗力。
而体液免疫应答则主要涉及到抗HBV抗体的生成。
在HBV刺激下,B细胞可以分化为抗HBV的记忆B细胞,以防止再次感染。
然而,HBV感染会导致B细胞“疲劳”,从而影响它们产生充足的与HBV抗原结合的抗体。
三、新的研究进展新的研究揭示了HBV感染与免疫应答的复杂机制。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蛋白质位点UFM1在HBV感染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该研究显示,HBx蛋白可以激活UFM1,并促进HBV的复制,从而使病毒对免疫系统有所保护。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UFM1可能作为治疗HBV感染的靶点。
此外,一项针对CD4+T细胞周期蛋白D2的研究还显示,在HBV感染的早期,CD4+T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受到严重抑制。
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这种被抑制的细胞功能才逐渐得到恢复。
这些研究为研究HBV感染的免疫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已成为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乙肝病毒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疗策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病毒学特征HBV属于部分双链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途径传播。
其特点是高度感染性、变异数、潜伏期长、易产生慢性感染和发展为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毒复制及毒力机制的研究进展1、病毒复制机制病毒复制是HBV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对其复制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发病机制。
目前已确定HBV复制过程中的环节和关键酶,如HBV DNA聚合酶、转运酶等,这些都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
2、毒力机制HBV毒力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经发现HBV病毒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HBx蛋白,它是HBV中的一个非结构蛋白,参与了HBV 的复制和发病过程。
三、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安泰、恩替卡韦等。
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慢性乙肝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治疗中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指利用干扰素、肝炎丙种球蛋白以及植物碱等药物来调节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
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体细胞或组织进行干预,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乙肝方面,基因治疗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
四、未来展望在治疗HBV方面,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新策略,例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
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靶点不断被研究和发现,将会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精准度。
同时,人们也需要增强自我预防和控制的意识,积极参与进行乙肝防范工作,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总之,随着对HBV病毒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高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HBV致病性与免疫性
HBV致病性与免疫性
乙型肝炎病毒(HBV):
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HBV主要的传染源是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sAg携带者。
HBV可导致急、慢性肝炎和亚临床型感染。
人感染HBV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
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
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
2)传播途径:经血液、血制品等传播;母-婴传播(主要是围生期感染);性接触
传播。
3)致病性:
①HBV感染与慢性化: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者中,仅5%-10%发展成慢性,一般无免疫耐受期。
②慢性感染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硬化的高危因素包括病毒载量高、HBeAg持续阳性、ALT水平高或反复波动、嗜酒、合并HCV、HDV或HIV感染等。
③HBV变异与免疫耐受及耐药性:HBV前C及C基因发生变异,可导致HBeAg和抗-HBc均阴性;前S及S基因发生变异,可导致HBsAg为阴性,而HBV DNA的复制仍然活跃。
④HBV感染与肝细胞癌(HCC):HBV感染是HCC的重要相关因素,HBsAg和HBeAg均阳性者的HCC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HBsAg阳性者。
4)免疫性:人感染HBV后,最早出现抗-HBcIgM,然后是抗-HBc IgG。
前者可
作为感染早期的指标,而后者在疾病恢复后仍可持续阳性,可作为既往感染HBV的
指标。
T细胞免疫,尤其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对机体清
除HBV至关重要。
人在急性HBV感染恢复后,可产生抗-HBs中和抗体以及HBV特异的C D4十和CD8十T淋巴细胞,二者共同构成对HBV的免疫记忆和保护性免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BV持续性感染机制?
答: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是乙肝病毒持续性感染的关键因素
(1)机体因素:免疫抑制,免疫耐受
(2)病毒因素:主要是变异和抑制
1.HBV持续性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HBV进入人体后,首先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启动细胞凋亡、分泌IFN-α/β等细胞因子途径,杀灭被感染细胞,抑制病毒生长与扩散,同时促进抗原递呈细胞( APC)、HBV特异性CD4+辅助细胞( Th) 、HBV特异性CD8+杀伤性T细胞和B细胞等增殖,建立适应性免疫。
CD4+激活分化为Th1或Th2表型,前者主要调节细胞免疫应答,后者则介导体液免疫,在清除病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可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CTL)快速增殖及抗病毒分子干扰素γ(IFN—γ)、α和穿孔素的产生,从而以细胞裂解和非细胞裂解的方式清除感染HBV 的细胞。
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胞细胞因子的数目和功能失调都可导致宿主对HBV的
清除能力下降,形成HBV持续性感染。
1.1固有免疫异常
INF-α/β受体(INFAR1) 启动子突变可导致激活物PRAR-1表达下降,使INF-α和INF-γ分泌减少,HBV的清除能力降低。
检测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发现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受体( NKR) 的表达水平较低,与之关的细胞溶解效应TNF和INF等因子也低。
这可能是HBV持续感染的原因之一。
1.2抗原提呈细胞(APC) 数目减少、功能降低
未成熟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pDC) 是产生内源性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IFN-γ) 的主要细胞,其可在细胞核内表达Toll样受体-7(TLR-7) 和TLR-9当病毒感染时,pDC通过TLR-7和TLR-9刺激产生大量的Ⅰ型IFN,后者不仅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更重要的还可激活NK细胞、B细胞、T细胞和髓系DC(mDC)细胞,诱导并增强抗病毒的免疫应答。
P HBV感染可下调TLR-9介导的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的表达和核异位,上调pDCs浆膜上负调控因子SOCS-1和IFN-а的抑制性受体BDCA-2的表达,阻断TLR9-MyD88-IRF-7-IFN-а信号途径,从而使IFN-а产生减少。
1.3CD4+、CD8+分化异常
由于CD8+的上升及CD4+T细胞生成的减少,使特异性抗体产生不足,不能有效清除游离的乙型肝炎病毒,而导致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并影响CD8+T细胞活性。
CD8+细胞主要为T抑制(Ts )/T 细胞毒性细胞(CTL ) ,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一定的比例,以维持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CD8+增加是由于抑制性T细胞的增加所致,Ts细胞能够抑制免疫反应,其增殖可加重免疫抑制,使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反应低下。
1.4Th1、Th2水平低下,而Treg水平增高
Th1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在IFN-γ的作用下通过MHC-Ⅱ类分子作用分化而来,主要产生IL-4、IFN-γ; Th2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在IL-4的作用下通过MHC-Ⅰ类分子作用分化而来,主要产生IL-4、IL-6、IL-10和IL-13; 同时IL-4可抑制Th1细胞功能,IFN-γ则抑制Th-1细胞功能; 而Treg可抑制免疫反应。
有学者通过观察HBV转基因小鼠(Tg鼠) DC抗原呈递功能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化状态,发现Tg 鼠DC表面MHC-Ⅱ类分子和CD80 表达低下,DC诱导脾淋巴细胞对HBsAg刺激的增生反应减弱,TC分泌的mIFN-γ、mIL-2、mIL-6及mIL-10均显著减少。
说明TC针对HBV 的免疫活化状态欠佳,包括Th1和Th2功能都受到影响。
也提示HBV相关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受到抑制。
另外,宿主体内细胞因子,如Th1细胞因子( IL-2、IFN-γ) 和Th2细胞因子(IL-4、IL-6如IL-10) 的多态现象亦会影响T辅助细胞的活化。
有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CHB ) 患者外周血Treg 频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组,肝脏内Treg频率增加。
CHB患者外周血Treg频率与病毒载量呈
正相关,与HBeAg及HBeAg也呈一定相关性。
提示,细胞亚群失衡将严重扰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而影响感染者慢性化临床转归。
2.HBV自身因素的影响
2.1HBeAg在HBV持续感染中的作用
分泌性的非结构抗原HBeAg不为病毒复制和装配所必须,在病毒生活周期中的作用尚未阐明。
推测在促进病毒持续感染中可能有免疫调节作用。
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表明,HBeAg能通过胎盘在子宫内诱发HBeAg/HBcAg特异Th细胞耐受] Mitich等建立HBeAg 一转基因小鼠同Fas及Fas配体缺陷的Ipr/Ipr和gld/gld突变小鼠杂交的动物模型,Fas —FasL的相互作用诱导凋亡。
用相应的Th细胞肽段刺激,存在Fas活性的HBeAg—Tg/+鼠可产生高滴度的抗一HBe抗体,且均为IgG1型(Th2类抗体优势型)。
而缺乏Fas活性的HBeAg—Tg/Ipr和HBeAg—Tg/gld鼠内产生的抗一HBe明显较低,IgO独特型抗体类型增多,包括IgG2a、IgG2b、IgG3和IgG1(Th1/Th2类抗体混合型)。
说明HBeAg一特异性Thl细胞优先为Fas—FasL介导的凋亡所耗竭。
将HBe/HBeAg特异性Th细胞转入表达HBcAg和HBeAg的转基因鼠,以观察循环中的HBeAg对HBcAg特异性Thl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中HBeAg可以消除Thl介导的抗HBcAg反应,并转为以Th2细胞为主的类型。
提示在HBV感染过程中,HBeAg优先消耗可致病毒清除的炎性HBeAg和HBeAg 特异性Thl细胞,并促使病毒持续感染。
2.2病毒突变
由病毒突变引起的T细胞识别无能是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的原因之一。
HBV自然变异率比RNA病毒低100~1000倍,而比其他DNA病毒高10倍。
从而能有效的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从而达到与宿主长期共存,导致慢性感染。
感染肝外组织,从而在机体其他组织细胞中长期存活。
HBV本身的作用,有研究表明HBV可通过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I型干扰素而阻止机体对HBV的免疫清除。
突变病毒除了不能将细胞毒T细胞(CTL) 表位提呈给T细胞外,T细胞受体(TCR)结合部位的改变使之呈表位肽的类似物同TCR结合,但不能传递刺激信号,其作用相当于拮抗荆。
作用机制仍不明了,可能系因为特异性TCR和变异肽/HLA复合物之间的亲合力较低从而抑制信号传导。
编码HBsAg的基因突变,导致特异性抗一HBs缺乏识别表位而使感染或病毒持续存在;编码前C/C蛋白的基因突变可引起HBeAg消失和抗一HBe生成,而HBV复制持续存在;C基因突变可因TCR拮抗剂样作用而出现感染细胞的免疫逃避;其缺失突变可在长期免疫抑制的病人中积累,与肝脏病变的进行性加重有关;多聚酶基因突变与病毒持续存在和对核苛类抗病毒药耐药有关。
2.3感染细胞表达识别分子之改变
HBcAg可抑制β-干扰素基因的转录,多聚酶蛋白对干扰索y的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说明HBV可能下调免疫调节分子和辅助分子。
病毒还可通过下调自身蛋白的表达以逃避淋巴细胞的识别。
众所周知,HBV整合人人染色体会伴随病毒编码区破坏,病毒基因组广泛重新排列,从而降低对免疫系统的敏感性。
2.4特殊部位的HBV感染
淋巴细胞不易到达的外周组织感染和不表达MHC分子的细胞类型所提呈的抗原,往往为免疫系统所忽视。
通过这种机制,病毒可持续存在和复制,不为淋巴细胞识别,避免在感染组织引起免疫损伤更为重要的是,HBsAg特异性CTL不能到达许多存在微血管屏障、HBsAg(+)的实质细胞。
在肠系膜淋巴结、脾脏、肾脏、胰腺、脑和一些内分泌组织如睾丸、卵巢、肾上腺、甲状腺等部位,长期存在的HBV可再感染肝脏及刺激记忆性T细胞,使感染持续。
胆管上皮细胞占肝内细胞的2 %~5% ,它同淋巴细胞一样是HBV的储存库。
3.饮食因素
乙醇可降低机体对HBV结构蛋白的细胞免疫应答而利于HBV持续。
5.其它未知因素
在某些急性HBV感染病人恢复期,临床症状消失,抗一HBs出现,血清和淋巴单核细胞中仍可检测到HBV DNA、HBsAg和具有完整病毒粒子物化属性的HBV DNA反应性颗粒,并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