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
历史的基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实证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
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训诂学、辨伪学)等。版本指(刻本、印本也兼及写本)。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
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部分。
现在知道的最早的刻本书是公元868年中国唐朝刊刻的(《金刚经》)卷子。
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中后期是(兰克学派),下半叶是(实证主义史学)
提倡总体史学,从下往上看是学,问题史学的史学流派是(年鉴学派)
西方心理史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即(个体心理传记、群体心理史、童年史和家庭史。)
中国古代三大史书体裁是(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而近代以来史书体裁的主流是(章节体。)
历史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1958年康拉德和迈耶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经济》)。被称为美国计量史学的第一部代表作。
德国学者伊纳马?斯坦格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历史与统计学》)是最早的关于计量史学的著作。
1972年英国史学家R?弗拉特出版了(《历史学家计量方法导论》)是目前国际计量史学的经典性著作。
比较史学发展之初:(布洛克)的贡献:布洛克在1928年发表的(《欧洲社会历史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比较史学的理论。
比较史学的分类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哈佛大学教授斯哥克波尔1980年在《社会和历史比较研究》上发表的文章(《历史比较在宏观社会研究中的运用》)
(佛洛依德)是西方心理史学的奠基人,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法)后来成为许多历史学家进行心理研究的主要依据。
1967年,成立(美国口述史学协会),1971年出版了(《口述历史评论杂志》);
(李济)被称为现代中国考古学之父。
我国古代史书中的传、数、训、诂、记、(注、笺、解)等都属于(注释)。
名词解释
a、历史
1、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2、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及历史著述,是经过人脑的思考、加工而形成的3、指一门学科或一门专业。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事物、现象及其发展过程,它发生在过去而与现在有着不能分割的联系。历史具有客观实在性。
b、历史著述
是指历史记录者、研究者、认识者通过对客观历史

的记录、描述、研究而形成的历史书籍,它是客观历史经过记录者、研究者的主体加工而形成的含有主体烙印的历史。
c、国别史:以某一特定国家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d、地区史:以历史联系较为密切或具有较多历史共性的,包含若干个国家和民族的某一地区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比如拉美史、东亚史
e、目录学:研究文献图书目录的学科。目指书名、篇名、录,指对目的说明和编次,一般包括书的篇数卷数,基本内容:学术价值、作者简介、流传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版本学:是研究版本的渊源、优劣、行款板式、流传情况从而确定其价值高低的一门学科。
f、校勘学:也叫校订,指在各种版本中选样原本,初刻本或善本作为底本,参以其它不同版本作比勘,以校正同一书籍的错误,从而恢复书籍的原始面貌。
g、对校法:以同书的祖本与别本对校。遇不同之处,则注与其旁。此法最简单、最稳当。纯属机械法。
本校法:以同一本书前后内容互校。采用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选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知其谬误之处。
h、校勘:又称校订,更通俗的说法叫校对。是指用古书的原本或定本及有关资料进行核对,比较文字篇章的异同,订正其错误。即主要看其文字是否有脱、衍、讹、倒等情况。古代又称校勘为“校雠”。
i、辨伪学: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就会遇到有一部分古文献存在问题,或书名古而内容不甚古,或书与作者不一致等,因之产生了“辨伪学”。 辨伪,即辨别古书的真伪。
j、类书:是通过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以备检索的书籍。所谓类书,就是采摭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k、编年体: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历史内容逐月逐日的编排叙述的一种史书体裁。编年源于古老的编年记事方式,最早来自结绳记事。这种体裁以年月为经、以史事为纬,能顾及同时发生的各个史事,反映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适用于军国大事和帝王活动,不适用于记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史事。
l、纪传体: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线索来编排叙述的一种史书体裁。纪传体的中心是人物传记,具体分为本记、世家、列传等,分别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以及各类不同人物的事迹。辅以“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和变迁。表:记录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难以立传的人物事迹。伦赞:用以阐述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等。
m、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线索来编排,叙述历史内容的一种史书体例。将某一

时间段的历史内容分为若干大事、每事一篇,篇与篇之间按时间顺序编排,叙述完整。是在编年体和纪传体基础上产生的,综合其所长避其所短。是古代历史编纂学上的重大突破
n、章节体:是西方近代历史编纂学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以章节为顺序来编排内容。叙述史实的史书体例。全书以卷、章、节等层次编排,全书之首冠以叙言或导论,节末附跋、表、附录、参考书目、文献目录、注释等内容。既能分门别类的叙述,也能综合贯通。可用作教科书体裁,篇幅适宜,脉络清晰。
o、历史认识的主体: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即人类,狭义即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
p、历史认识的客体即客观存在的历史它是一个与历史认识主体相对应的范畴,可分为潜在的历史认识客体和现实的历史认识客体两类
q、直接引证:(加注释,注明史料来源,出版社)页码标注、原词原句
r、间接引证:复述后作注释观点是谁的、出自哪里。相同点:都要求注明出处、作者、页码、出版社、哪一年出版
s、自注: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注释,他注:即他人对本书的注释
t、考古学:是以实物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考古学研究古代人们遗存下来的各种遗存、遗物等。现代化学、物理学等最新成果引入考古学科,是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加先进。
u、世界史:从总体上研究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及相互联系和总体趋势的学科,它不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简单汇聚,而是致力于探讨和演示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和规律。
考古学: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证主义史学:在历史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分析,关注历史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历史当作一个客观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试图揭示出隐藏在历史活动背后的规律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证主义史学家身上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
解答:
1、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概念与性质的区别;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历史著述是主观的认识;历史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而历史认识则是丰富多样的

,不断变化的。(2)联系:二者关系密切,原材料与加工品之间关系,前者为基础,著述极力反映真实的历史。
2、历史记录与历史著述的区别
历史著述是指历史记录者、研究者、认识者通过对客观历史的记录、描述、研究而形成的历史书籍,它是客观历史经过记录者、研究者的主体加工而形成的含有主体烙印的历史。历史著述以其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程度可分为两个层次
初始层次:历史记录、侧重记人、记事、记物,而少分析其因果关系或互相联系。
较高层次:史学著作,它是历史认识者、研究者通过对历史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把握,借助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对包括历史记录在内的各种史料进行鉴别、分析而达到的对历史时间或过程的相互联系,性质、特点等等的认识
历史记录是历史著述的初始层次,侧重记人、记事、记物,而少分析其因果关系或互相联系。
3、历史学与自然学科的关系
(1)、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都是以揭示客观世界运动的某个领域内的规律为任务。
(2)、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由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科学与历史学因而具有统一性
自然科学的发生发展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自然界与社会本身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
(3)、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4、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1)、历史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和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是实证性很强的学科。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其有高度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思辨色彩浓厚
(2)、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史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平行而是一般和个别、指导理论和实证性基础的关系;史学的发展也会促进哲学内容的更新,提供经验和依据
;史学离开哲学指导寸步难行,不受任何哲学指导的历史学不存在、;两者有学科上的交叉融合,历史哲学和哲学史
5、历史认识主体能力的构成和要素
首先是历史认识主体的感知和思维能力,主体依靠这些要素进行历史信息的采集、传递、储存和加工等等活动。
历史认识能力的第二个方面是由理论、方法、知识等要素构成的。
主体认识要素的第三个方面是由情感、意志等非理性要素构成
史学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史学理论是史学对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反省、反思和认识的理论产物。它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组成部分。
史学本体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论,

其核心是社会历史观。主要研究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学思想的发展与历史观的演变、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思和运用。
史学方法论是对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的规则、步骤和指导原则的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所做的理论阐释。主要内容包括史料的收集、整理与鉴别;重构历史过程;新史学方法。
史学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反思。主要研究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历史认识的过程与思维方式的特征、历史认识的检验和历史真理的求索
人类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三、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
1、单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是有目的、有意图的,但每个人的社会活动都必然感受到他人不同目的,意图的制约。
2、人的活动的历史前提也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产物,客观实在性是历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资格,决定了客观历史可以为人类所认识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历史客观性问题上的主张
1、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独立于认识者、研究者主体意识之外
2、人类历史有自己独特的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运动规律
3、人类历史及其规律可以被认识,只是它被认识的途径、特点、方法与其它学科有差别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别
大传统即贵族文化,强调精英的作用它的影响是自上而下的。在传统的历史文献中尤其明显,西方传统史学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精英人物及其精神作用的结果,普通人往往是大人物的陪衬,是精英统治下的牺牲品。
小传统即平民文化,强调平民的作用,其影响是自下而上的。口述史学恢复了普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
、实证主义史学局限性
①偏重对政治的研究,忽视了政治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忘记构成民族、国家的人、普通人。弗里曼甚至说“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政治就是当前的历史”。
②由于强调了史学向科学看齐,矫枉过正,结果就忽视了与其他学科交流的关系,
③实证主义也忽视了历史这门学科的人文性质。
史料校勘的方法有哪些?
校勘对于运用史料是很重要的,只有运用的史料准确,接近史实才能够得出较为历史的准确地结论。因此校勘很重要。悠久的校勘工作,在陈垣先生处总结成了“校法四则”,即人们熟悉的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首先要依据善本,辑之以其他史料
其次注意史学方法
a对校法:以同书的祖本与别本对校 。
b本校法:以同一本书前后内容互校。
c他校

法:以他书校本书。
d理校法:根据书文的体制和遣词造句的特点、或事物的常理校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